CN1183956A - 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3956A CN1183956A CN97120680A CN97120680A CN1183956A CN 1183956 A CN1183956 A CN 1183956A CN 97120680 A CN97120680 A CN 97120680A CN 97120680 A CN97120680 A CN 97120680A CN 1183956 A CN1183956 A CN 11839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agent
- face film
- layer
- mentioned
- black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08—Tissues; Wipes; Patch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和黑头去除性均优良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1,是将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2,与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层3层叠而构成的。基材层2例如以无纺布那样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在其一部分中含浸或埋入构成面膜剂层3的面膜剂。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借此获得高的粘结力。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去除毛孔中形成的黑头(blackhead)的片状面膜剂(facepack sheet)。本发明还涉及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
在人皮肤的毛孔中,因油分等分泌物和灰尘、尘埃等形成黑头,而这些黑头不利于皮肤的健康和美容。作为预防或去除此种黑头的方法,过去使用各种洗面剂洗面,或者可利用装入软管中的液状面膜剂。
洗面在短时间内进行,虽然有预防黑头形成的效果,但要将毛孔中形成的黑头去除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过去的面膜剂的用法,是将液状的水溶性面膜剂涂布在皮肤上,将干燥后形成的被膜从皮肤上剥离,利用被膜的粘着力进行黑头的去除,但是去除黑头的性能不充分。
而且,在使用这种涂布型面膜剂时,使用者要对自己的皮肤以均匀的厚度涂布是困难的,因此在干燥状态下产生部分的差别,使在剥离面膜剂被膜时,干燥不充分部分的面膜剂残留在皮肤上。另外,被膜薄的部分在剥离时易破,破断的碎片残留在皮肤上,因此要将被膜全体除去相当费事。
为消除这样的缺点,就必须加厚涂布面膜剂,并进行更长时间的干燥,但这样做欠简便,缺乏实用性,同时面膜剂的消耗量也多,在经济上也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优良,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除去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它是将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和以乙酸乙烯酯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层层叠而构成。
按照上述的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优良的去除黑头的性能、而且能在短时间内简便有效地进行黑头的去除、并且在剥离时不会发生面膜剂在皮肤上残存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由此,以简单的操作,就可清洁毛孔,使皮肤保持良好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使上述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万~50万。
另外,优选的是使上述共聚物中的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比为5∶95~95∶5。
而且,优选的是使上述面膜剂层中的上述共聚物的含量为20~90%(重量)。
此时,在上述面膜剂层中,含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为佳。
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基材层由多孔质材料构成为佳。
此时,在上述基材层的一部分中含浸或埋入上述面膜剂层的构成物质为佳。另外,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面膜剂层粘合侧的面上施加亲水化处理为佳。
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面膜剂层采用涂布法或转印法形成为佳。
另外,在上述面膜剂层中,也可含对上述共聚物具有增塑作用的增塑剂,而且在上述面膜剂层中,也可含有填充材料。
在本发明中,上述面膜剂层中含有由低级醇和/或水构成的溶剂为佳。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的一面上,涂布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形成面膜剂层。
此时,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为佳。
本发明的再一个主题,是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的一面上,用转印法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
此时,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为佳。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它是在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上,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在转印体上形成上述面膜剂层的步骤,
在上述面膜剂层和/或上述基材层中加水的步骤,以及
将上述面膜剂层转印粘合到上述基材层的一面上,对这两层进行加压的步骤。
进而,本发明还包括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它是在由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基材层上,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在转印体上形成上述面膜剂层的步骤,
在上述面膜剂层和/或上述基材层中加水的步骤,以及
将上述面膜剂层转印粘合到上述基材层的一面上,通过对这两层进行加压,使上述面膜剂层的构成物质含浸或埋入上述基材层的一部分中的步骤。
此时,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为佳。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构成、效果,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及实施方式的说明将更加清楚。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构成例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层构成结构模式的放大剖面图。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构成例的斜视图。如该图所示,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1,是将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层叠而构成。以下对各层的构成进行说明。
基材层2具有规定的透气性和挠性(柔软性)。作为这样的基材层2,可举出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作为多孔质材料,可举出非纤维性或纤维性的多孔质材料。
作为非纤维性多孔质材料,例如可举出膜滤纸、发泡体(发泡聚丙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氨酯等)、各种多孔质薄膜、筛网等。
作为纤维性多孔质材料,例如可举出编织物、无纺布、纸类、短纤维的集合体等。其中,编织物包括纺织布那样的织物和编织物或其类似物。作为织物组织,可以使用供实用的全部种类,例如平织、斜纹织、缎纹织。另外,对编织物组织也不作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纬编(平针组织)、经编(特里科经编)、圆形编、平编、松紧编等。使用无纺布的场合,纤维的填充密度(松密度)等不作特别限制。作为纸类,可使用通常的纸材(西洋纸、日本纸)或其层叠体和各种合成纸。
作为构成这样的纤维性多孔质材的纤维,例如可举出纤维素纤维、棉、棉绒、木棉、亚麻、大麻、青麻、丝、羊毛等天然纤维,尼龙(聚酰胺)、涤特纶、人造丝、铜铵丝、乙酸酯、维尼纶、腈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丙烯等化学纤维,或者这些天然和化学纤维之中二种以上的组合(混纺等)。另外,这些纤维的粗度也按其种类而定,通常优选为0.1~5.0旦尼尔。
这样的基材层2,以自身具有透气性者为佳。其理由是因为在皮肤上贴着后述的面膜剂层3时,面膜剂层3中的溶剂(水分、醇分等)透过基材层2蒸发,以使面膜剂层3的干燥均匀且良好。
基材层2优选具有挠性的。其理由是在将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1例如对着鼻子及其周边等皮肤的弯曲面贴合时,确保对该弯曲面的追随性。
构成面膜剂层3的面膜剂是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
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以下也简单地称为“共聚物”)与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相比,在贴合皮肤时的粘附强度高,除去黑头的性能优越,同时不易发生膜的破损,在剥离时不易在皮肤上发生残存。
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中的共聚比,可在任意范围内选择,但优选5∶95~95∶5的范围,15∶85~85∶15的范围更佳,30∶70~70∶30的范围最佳。在这样的范围内,特别能发挥良好的去除黑头的性能。
另外,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任一种共聚物。
对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不作特别限定,但是优选1万~50万,2万~20万更佳。该平均分子量过小时,面膜剂层3的膜强度降低,干燥后在皮肤易产生面膜剂残留,而平均分子量过大时,对水的溶解性变低,对皮肤的粘附强度不足。
面膜剂层3中的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20~90%(重量),40~80%(重量)更佳。该含量过少时,去除黑头性能的效果提高小,而过多时,面膜剂层3硬化,产生裂纹,操作性变差。
另外,在构成面膜剂层3的面膜剂中,除上述共聚物之外,也可含有乙酸乙烯脂的均聚物、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添加乙酸乙烯酯均聚物有助于面膜剂层3的膜强度提高,在将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1从皮肤剥离时,有效地防止了面膜剂层3的一部分(特别是边缘部)残存在皮肤上。添加N-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有助于提高面膜剂层3对水的溶解度,可提高片状面膜剂1对皮肤的粘附性。
这样的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01~40%(重量),0.1~30%(重量)更佳。
另外,构成面膜剂层3的面膜剂中,也可按需要添加以下所述的种种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可举出对上述共聚物具有增塑作用的增塑剂。作为增塑剂,适于使用以下的化合物和油剂(以下用“油剂”代表)。
即,作为增塑剂,例如可使用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聚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等丁二醇、丙三醇、二丙三醇、三丙三醇、聚甘油等多元醇类,液体石蜡、三十碳烷、凡士林、固态石蜡等烃类,霍霍巴油、蓖麻油、橄榄仁油、蛋黄油、椰子油等天然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硅油,油酸、异硬酯酸等高级脂肪酸,月桂醇等高级醇类,肉豆蔻酸异丙酯等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甘油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N-酰基氨基酸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脂肪族季铵盐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甜菜碱类等。
面膜剂层3中的这些增塑剂的含量,优选为0.01~30%(重量),1~20%(重量)更佳。增塑剂的含量过少时,因上述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含量等原因,面膜剂层3硬化,产生裂纹,操作性变差,另外,增塑剂的含量过多时,因上述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和含量等原因,面膜剂层3软化,对皮肤的粘附力降低,对黑头的去除性变得不足。
另外,可添加到面膜剂中的其它添加剂可举出填充剂。典型的填充剂可举出颜料。作为该颜料例如可举出滑石、绢云母、碳酸钙、高岭土、硅酸酐、含水硅酸、氧化钛、云母钛等无机颜料,以及聚酰胺、聚乙烯、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粉末(特别是球形粉末)等有机颜料,以及将它们用金属皂、酯、硅氧烷等进行疏水处理的颜料。
这样的填充剂(特别是颜料)的含量,优选在60%(重量)以下,1~40%(重量)更佳。填充剂的含量过多时,去除黑头的性能差。
另外,在面膜剂中也可添加乙烯醇、乙烯基烷基醚、苯乙烯、烷基取代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丙烯酰胺、N-烷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乙酰胺、烯丙胺、吖丙啶、丙烯腈、α-氨基酸、苯乙烯磺酸、以及它们的盐等的一般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藻酸、藻酸盐、淀粉、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HEC,CMC)等高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含量优选为0.01~20%(重量),0.1~10%(重量)更佳。
作为其它的添加剂,例如可举出防腐剂、杀菌剂、抗氧化剂、消炎剂、保温剂等。它们可以以不降低面膜剂的去除黑头性能的范围的量添加。
另外,在面膜剂层3中也可含有在调制面膜剂过程中添加的溶剂(或分散剂)的不挥发成分。这样的溶剂(或分散剂)可举出水(无机溶剂),和乙醇、异丙醇等低级醇(有机溶剂)。可使用它们中的1种或1种以上。
面膜剂层3中的溶剂含量优选为30%(重量)以下,20%(重量)以下更佳。特别是这样的溶剂(尤其是低级醇)的含量可以是极微量。
以上的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以一定的粘结力粘合(粘结)。
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粘结力,虽然例如也可通过用粘结剂使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粘结等方式获得,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同图2所示的模式那样,优选采用将面膜剂3构成物质的面膜剂含浸或埋入基材层2的一部分(厚度方向的一部分)中那样的结构。借此用简易的层结构(简易的制造过程),可得到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高的粘结力,以发挥防止上述面膜剂残存在皮肤上的效果。
在这样的结构中,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界面不一定是明确的,在2、3两层的边界附近,2、3两层是相重复的(参照图2)。此时,2、3两层重复部分4的厚度,即面膜剂层3埋入基材层2部分的厚度,是基材层2全体厚度的1~80%为佳,5~50%更佳。
在图2中,是以纤维性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基材层2,但是在用非纤维性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基材层2的场合,面膜剂侵入(埋入)基材层2表面的凹部和空孔中,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提高粘结力的效果。
对这种面膜剂层3的形成方法不作特别的限定,但从形成的容易性、稳定性、生产率等理由出发,优选采用涂布法或转印法来形成。
涂布法、转印法可以容易而且适宜地进行面膜剂层3的形成,同时易于得到如图2所示的层2、3的重复结构,并且,具有易于对该层构成进行控制的优点。采用涂布法、转印法的形成方法在后面详细地叙述。
基材层2的厚度按照其材质等适当决定,但通常优选为0.05~1mm,更佳为0.1~0.5mm。
另外,对面膜剂层3的厚度也不作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05~1mm,更佳为0.1~0.3mm。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例如可采用以下的方法制造。
1、涂布法
首先,调制用于形成面膜剂层3的面膜剂涂布液。面膜剂涂布液的调制,是将上述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其它按需要添加的均聚物和添加剂、无机和/或有机溶剂(分散剂)以各自规定量混合,进行搅拌而构成。面膜剂涂布液的粘度,例如为100~5000cps。
接着,将该面膜剂涂布液涂布在基材层2的一面上;然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层叠体。作为涂布的方法,例如可采取使用辊涂、气动刮刀、刮刀、点涂、凹辊、梅耳棒(mayer bar)、给漆模等的涂敷、喷涂、刷涂、浸涂等方法。
在基材层2由上述多孔质材构成的场合,在涂布面膜剂涂布液时,其一部分含浸在多孔质材料中,成为如图2所示的面膜剂含浸或埋入基材层3一部分中的结构。
再者,可以按其构成材料和表面情况在基材层2中进行预先的亲水化处理或疏水(防水)化处理等。例如可举出对基材层2涂布面膜剂涂布液的面(面膜剂涂布面)进行亲水化处理的情况,对与基材层2的面膜剂涂布面相反侧的面进行疏水(防水)化处理的情况,或者进行上述两者的情况。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能够对面膜剂涂布液向多孔质材(基材层2)中的含浸深度等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另外,也可以将施加过亲水化处理的多孔质片材、施加过疏水(防水)化处理的多孔质片材、未施加过这些处理的多孔质片材中的任意2种以上层叠使用,此时也可发挥与上述同样的效果。
作为亲水化处理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赋予表面活性剂、等离子处理,作为疏水(防水)化处理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赋予硅氧烷化合物、氟化合物。
2.转印法A
与上述同样调制面膜剂涂布液,将该面膜剂涂布液涂布在薄膜等转印体(介质体)的表面上,然后干燥,形成面膜剂层3。
接着,将该面膜剂层3重叠在基材层2上,除去转印体,转印到基材层2的表面上。由此得到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层叠体。另外,在面膜剂层3向基材层2转印时,也可在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之间夹入粘结剂层等中间层。
另外,关于对基材层2的亲水化处理、疏水(防水)化处理,与上述相同。
3.转印法B
与上述转印法A同样进行,在转印体上形成面膜剂层3。
接着,对面膜剂层3和/或基材层2施加加水处理等,提高面膜剂层和/或基材层2的含水率。
然后,将面膜剂层3和基材层2层叠,例如用辊子加压。借此使面膜剂软化,软化的面膜剂埋入基材层2中,成为如图2所示的状态。即,基材层2和面膜剂层3的结合强度增大。
作为加水处理的方法,水蒸汽润温、超声波加湿、喷雾、旋转加湿、浸渍、刷涂、辊涂和凹辊涂等涂层一般使用的方法可以适用。
另外,关于对基材层2的亲水化处理、疏水(防水)化处理,与上述相同。
按照以上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上述优良效果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特别是可以容易控制各层的厚度和层的重复程度等,面膜剂层也能以均匀的厚度形成。另外,生产率又高,可批量生产。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7
调制表1中所示的各种组成的面膜剂涂布液。
首先,向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乙酸乙烯酯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的溶液及填充剂,并进行搅拌。
接着,将增塑剂、油剂溶解、分散到水中,然后添加到上述共聚物溶液内,充分搅拌后将其作为面膜剂涂布液。该面膜剂涂布液的粘度为500~1500cps。
另外,作为基材层,准备由聚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厚度0.4mm)。
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在转印用薄膜的表面上,进行干燥,形成干燥膜厚度0.15mm的面膜剂层。接着,用水蒸汽润湿法对面膜剂层进行加水处理,使之软化,然后将基材层和面膜剂层层叠,用辊子对它们加压,使软化的面膜剂的一部分含浸、埋入在基材层中。基材层和面膜剂层重复部分的厚度是基材层厚度的20%。
照以上那样制成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实施例8~14
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表2所示各组成的面膜剂涂布液,涂布液的粘度为500~1500cps。
另一方面,作为基材层,准备多孔质聚丙烯薄膜(厚度0.05mm)。在该基材层的面膜剂层粘合面一侧的面上,进行为使涂膜粘接性提高的亲水化处理。喷涂并干燥表面活性剂,将其载持。
接着,将上述涂布液涂布在基材层的一面(亲水化处理面)上,然后干燥,形成干燥膜厚0.15mm的面膜剂层。
照以上那样,制成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实施例15~17
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表3所示的各种组成的面膜剂涂布液,同时,除了使用木棉制的纺织布(厚0.5mm)作为基材层之外,与实施例8~14同样进行,制成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基材层和面膜剂层重复部分的厚度,是基材层厚度的20%。
比较例1、2
采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表3所示的各种组成的面膜剂涂布液,对于与实施例1~7相同的基材层,采用同样的转印法形成面膜剂层,制成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比较例3、4
调制下列表3所示各组成的面膜剂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由多孔质聚丙烯薄膜(厚度0.05mm)制成的基材层的一面上,然后干燥,形成干燥膜厚0.15mm的面膜剂层,制成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实验1
将上述实施例1~17和比较例1~4的各个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n=3),贴附在洗面后的人的鼻子及其四周的皮肤上,然后在常温、常湿下放置15分钟(但比较例3、4的场合是30分钟)。在此期间,面膜剂中溶剂的大部分通过基材层挥发,面膜剂层已充分干燥。然后,从皮肤上剥离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观察剥离后的面膜剂层,以已剥离的面膜剂上每单位面积的黑头个数评价黑头去除的程度。其结果示于表4中。
实验2
将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n=3),贴附在洗面后的人的鼻子及其四周的皮肤上,然后在常温、常湿下放置15分钟(但比较例3、4的场合是30分钟),然后以一定的速度由其一个角部将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剥离,调查面膜剂在皮肤上的残存程度(在皮肤上的残存面积)。
其结果示于表5中。
实验结果及考察
如上述表4及表5所示,实施例1~17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任何一种都能在短的粘附时间内发挥优良的去除黑头的性能,同时从皮肤剥离时面膜剂也几乎不残存在皮肤上,操作性也优良。
与此相反,比较例1~4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去除黑头的性能低,特别是比较例3和4,剥离时面膜剂在皮肤上的残存率也大,因此在将其除去的作业中费事费时,操作性差。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优良的去除黑头的性能、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有效地进行黑头的去除、并且在剥离时不易发生面膜剂在皮肤上残存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因此,以简单的操作,就能清洁毛孔使皮肤保持良好状态。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上述效果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
表1 面膜剂涂布液的组成 单位:重量%
1)乙酸乙烯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 ()内的数值表示面膜剂层中的含量 接表22)聚乙酸乙烯酯3)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
P(VAc-co-VP)1)共聚比=7∶3平均分子量=约4万 | - | - | - | - | 39(79.6) | - | - |
P(VAc-co-VP)1)共聚比=5∶5平均分子量=约6万 | - | - | 39(79.6) | - | - | - | 39(78.0) |
P(VAc-co-VP)1)共聚比=4∶6平均分子量=约5万 | 30(62.2) | 33(66.3) | - | - | - | 33(66.3) | - |
P(VAc-co-VP)1)共聚比=3∶7平均分子量=约5万 | - | - | - | 38(73.1) | - | - | - |
PVAc 2) | 0.5(1.04) | 4(8.05) | - | - | - | 4(8.05) | 4(8.00) |
PVP 3) | - | - | 3(6.11) | 3(5.75) | 3(6.11) | - | - |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 | 1(2.06) | 1(2.01) | 0.5(1.02) | 0.5(0.96) | 0.5(1.02) | - | - |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 | - | - | - | - | - | 1(2.01) | 0.5(1.00) |
蓖麻油 | 2(4.15) | 1(2.01) | - | - | 0.5(1.02) | 1(2.01) | - |
三十碳烷 | 2(4.15) | 1(2.01) | 0.5(1.02) | 0.5(0.96) | - | 1(2.01) | 0.5(1.00) |
甘油 | 2(4.15) | 1(2.01) | 1(2.04) | 1(1.91) | 1(2.04) | - | - |
1,3-丁二醇 | - | - | - | - | - | 1(2.01) | 1(2.00) |
二氧化硅 | 10(20.7) | 8(16.1) | 4(8.16) | 8(15.4) | 4(8.16) | 8(16.1) | 4(8.00) |
氧化钛 | 0.5(1.04) | 0.5(1.00) | 1(2.04) | 1(1.91) | 1(2.04) | 0.5(1.00) | 1(2.00) |
乙醇 | 30(0.01) | 33.5(0.01) | 51(0.01) | 48(0.01) | 51(0.01) | 33.5(0.01) | 50(0.01) |
水 | 22(0.50) | 17(0.50) | - | - | - | 17(0.50) | - |
表2 面膜剂涂布液的组成 单位:重量%
1)乙酸乙烯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 ()内的数值表示面膜剂层中的含量 接表32)聚乙酸乙烯酯3)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0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
P(VAc-co-VP)1)共聚比=7∶3平均分子量=约4万 | 35(60.0) | - | - | - | - | - | 33(56.6) |
P(VAc-co-VP)1)共聚比=5∶5平均分子量=约6万 | - | 35(60.0) | - | - | - | 33(66.3) | - |
P(VAc-co-VP)1)共聚比=4∶6平均分子量=约5万 | - | - | 35(60.0) | - | 33(66.3) | - | - |
P(VAc-co-VP)1)共聚比=3∶7平均分子量=约5万 | - | - | - | 35(60.0) | - | - | - |
PVAc 2) | 2(3.46) | 2(3.46) | 2(3.46) | 2(3.46) | 4(8.05) | - | 2(3.44) |
PVP 3) | - | - | - | - | - | 4(8.05) | 2(3.44) |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 | 0.5(0.86) | 0.5(0.86) | 0.5(0.86) | 0.5(0.86) | 1(2.01) | - | 0.5(0.86) |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 | - | - | - | - | - | 1(2.01) | - |
蓖麻油 | - | - | - | - | 1(2.01) | 1(2.01) | - |
三十碳烷 | 1(1.73) | 1(1.73) | 1(1.73) | 1(1.73) | 1(2.01) | 1(2.01) | 1(1.72) |
甘油 | 3(5.16) | 3(5.16) | 3(5.16) | 3(5.16) | 1(2.01) | - | 3(5.16) |
1,3-丁二醇 | - | - | - | - | - | 1(2.01) | - |
二氧化硅 | 15(25.7) | 15(25.7) | 15(25.7) | 15(25.7) | 8(16.1) | 8(16.1) | 15(25.7) |
氧化钛 | 1.5(2.58) | 1.5(2.58) | 1.5(2.58) | 1.5(2.58) | 0.5(1.00) | 0.5(1.00) | 1.5(2.57) |
乙醇 | 35(0.01) | 35(0.01) | 35(0.01) | 35(0.01) | 33.5(0.01) | 33.5(0.01) | 35(0.01) |
水 | 7(0.50) | 7(0.50) | 7(0.50) | 7(0.50) | 17(0.50) | 17(0.50) | 7(0.50) |
表3 面膜剂涂布液的组成 单位:重量%
1)乙酸乙烯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共聚物 ()内的数值表示面膜剂层中的含量2)聚乙酸乙烯酯3)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
P(VAc-co-VP)1)共聚比=7∶3平均分子量=约4万 | - | - | - | - | - | - | - |
P(VAc-co-VP)1)共聚比=5∶5平均分子量=约6万 | - | 35(60.0) | - | - | - | - | - |
P(VAc-co-VP)1)共聚比=4∶6平均分子量=约5万 | 33(66.3) | - | - | - | - | - | - |
P(VAc-co-VP)1)共聚比=3∶7平均分子量=约5万 | - | - | 38(73.1) | - | - | - | - |
PVAc 2) | 4(8.05) | 2(3.46) | - | 30.5(63.2) | - | 30.5(63.2) | - |
PVP 3) | - | - | 3(5.75) | - | 37(74.4) | - | 37(74.4) |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 | 1(2.01) | 0.5(0.86) | 0.5(0.96) | 1(2.07) | 1(2.00) | 1(2.07) | 1(2.00) |
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 | - | - | - | - | - | - | - |
蓖麻油 | 1(2.01) | - | - | 2(4.16) | 1(2.00) | 2(4.16) | 1(2.00) |
三十碳烷 | 1(2.01) | 1(1.73) | 0.5(0.96) | 2(4.16) | 1(2.00) | 2(4.16) | 1(2.00) |
甘油 | 1(2.01) | 3(5.16) | 1(1.91) | 2(4.16) | 1(2.00) | 2(4.16) | 1(2.00) |
1,3-丁二醇 | - | - | - | - | - | - | - |
二氧化硅 | 8(16.1) | 15(25.7) | 8(15.4) | 10(20.7) | 8(16.1) | 10(20.7) | 8(16.1) |
氧化钛 | 0.5(1.00) | 1.5(2.58) | 1(1.91) | 0.5(1.04) | 0.5(1.00) | 0.5(1.04) | 0.5(1.00) |
乙醇 | 33.5(0.01) | 35(0.01) | 48(0.01) | 30(0.01) | 33.5(0.01) | 30(0.01) | 33.5(0.01) |
水 | 17(0.50) | 7(0.50) | - | 22(0.50) | 17(0.50) | 22(0.50) | 17(0.50) |
表4 去除黑头 试验结果 n=3
1)面膜剂上的黑头的个数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
去除黑头性能1) | ○ | ◎ | ○ | ○ | ○ | ◎ | ○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0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
去除黑头性能1) | ○ | ◎ | ◎ | ○ | ◎ | ○ | ○ |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
去除黑头性能1) | ◎ | ◎ | ○ | × | × | × | × |
×:0~5个/cm2
△:6~10个/cm2
○:11~15个/cm2
◎:16个/cm2以上
表5 面膜剂残存试验结果 n=3
1) (残存在皮肤上的面膜剂面积/粘附的面膜剂面积)×100(%)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
面膜剂残存率1) | ○ | ◎ | ○ | ○ | ◎ | ◎ | ◎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实施例10 | 实施例11 | 实施例12 | 实施例13 | 实施例14 | |
面膜剂残存率1) | ○ | ◎ | ○ | ○ | ○ | ◎ | ○ |
实施例15 | 实施例16 | 实施例17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
面膜剂残存率1) | ◎ | ◎ | ○ | △ | × | × | × |
×:大于10%
△:6~10%
○:3~6%
◎:3%以下
Claims (19)
1、去除角质填塞物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将具有透气性及挠性的基材层和以乙酸乙烯酯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层层叠而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共聚物的平均分子量是1万~50万。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共聚物中的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比为5∶95~95∶5。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面膜剂层中的上述共聚物的含量是20~90%(重量)。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材层由多孔质材料构成。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面膜剂层的构成物质含浸或埋入上述基材层的一部分中。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材层与上述面膜剂层粘合侧的面上施加亲水化处理。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上述面膜剂层是采用涂布法或转印法形成的。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层中,包含具有对上述共聚物起增塑作用的增塑剂。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层中,含有填充材料。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层中,含有由低级醇和/或水组成的溶剂。
13、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透气性及挠性的基材层的一面上,涂布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形成面膜剂层。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
15、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透气性及挠性的基材层的一面上,采用转印法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
17、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它是在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基材层上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在转印体上形成上述面膜剂层的步骤,
对上述面膜剂层和/或上述基材层加水的步骤,
将上述面膜剂层转印粘合到上述基材层的一面上,对这两层进行加压的步骤。
18、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它是在由具有透气性和挠性的多孔质材料构成的基材层上粘合以乙酸乙烯酯和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主成分的面膜剂构成的面膜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步骤:
在转印体上形成上述面膜剂层的步骤,
对上述面膜剂层和/或上述基材层加水的步骤,
将上述面膜剂层转印粘合到上述基材层的一面上,通过对这两层进行加压,使上述面膜剂层的构成物质含浸或埋入上述基材层的一部分中的步骤。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面膜剂中,含有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或N-乙烯基-2-吡咯烷酮的均聚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52502/96 | 1996-09-03 | ||
JP8252502A JPH1077212A (ja) | 1996-09-03 | 1996-09-03 | シート状角栓除去パック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PCT/JP1998/001223 WO1999048463A1 (fr) | 1996-09-03 | 1998-03-20 | Feuille de garniture servant a enlever un bouchon keratosiqu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elle-ci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3956A true CN1183956A (zh) | 1998-06-10 |
Family
ID=26439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20680A Pending CN1183956A (zh) | 1996-09-03 | 1997-09-02 | 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013255A4 (zh) |
JP (1) | JPH1077212A (zh) |
CN (1) | CN1183956A (zh) |
WO (1) | WO199904846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3159B (zh) * | 2005-05-09 | 2011-05-2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化妆用贴片 |
CN103251511A (zh) * | 2013-04-15 | 2013-08-21 | 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 | 仿肤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51405A (zh) * | 2019-05-24 | 2019-09-20 | 西施兰(南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草本成分的抗污染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35929B2 (ja) * | 1998-06-10 | 2006-10-18 |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角栓除去用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20000002208A (ko) * | 1998-06-17 | 2000-01-15 | 차동천 | 시트형 화장조성물 |
JP4235594B2 (ja) * | 2004-09-27 | 2009-03-11 | ポーラ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角栓除去ゴマージュ化粧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46929U (zh) * | 1989-09-18 | 1991-04-30 | ||
JPH0454108A (ja) * | 1990-06-20 | 1992-02-21 | Sekisui Chem Co Ltd | シート状パック剤 |
JP2968021B2 (ja) * | 1990-06-20 | 1999-10-25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パック剤 |
JP2935343B2 (ja) * | 1996-03-04 | 1999-08-16 | 花王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パック |
-
1996
- 1996-09-03 JP JP8252502A patent/JPH1077212A/ja active Pending
-
1997
- 1997-09-02 CN CN97120680A patent/CN1183956A/zh active Pending
-
1998
- 1998-03-20 EP EP98909801A patent/EP101325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8-03-20 WO PCT/JP1998/001223 patent/WO1999048463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3159B (zh) * | 2005-05-09 | 2011-05-2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化妆用贴片 |
CN103251511A (zh) * | 2013-04-15 | 2013-08-21 | 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 | 仿肤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51511B (zh) * | 2013-04-15 | 2015-07-01 | 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 | 仿肤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51405A (zh) * | 2019-05-24 | 2019-09-20 | 西施兰(南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草本成分的抗污染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51405B (zh) * | 2019-05-24 | 2023-12-26 | 西施兰(南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草本成分的抗污染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013255A1 (en) | 2000-06-28 |
JPH1077212A (ja) | 1998-03-24 |
WO1999048463A1 (fr) | 1999-09-30 |
EP1013255A4 (en) | 2004-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186797C2 (ru) |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е составы с высокой абсорбцион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ью, абсорбирующий листовой материал, покрытый такими составам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 |
JP6473412B2 (ja) | 人工皮革基材、銀付調人工皮革、人工皮革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人工皮革基材用改質剤 | |
CN1105545C (zh) | 用去污剂浸渗的清洁用品 | |
JP4959310B2 (ja) | 通気性粘着テープ | |
CN1216917A (zh) | 剥离式面膜 | |
CA2493850A1 (en) | Fluid storage material including particles secured with a crosslinkable binder composition | |
TWI293094B (en) | Artificial leather with real feeling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83956A (zh) | 去除黑头的片状面膜剂及其制造方法 | |
EP2108070B1 (fr) | Procédé de fonctionnalisation d'un substrat textile par pontage sous rayonnement ionisant | |
US6562357B2 (en) | Blackhead removing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lackhead removing sheet | |
KR19980024262A (ko) | 시이트형 각질 제거 팩제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3858106B2 (ja) | シート状吸収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
JP5162480B2 (ja) | シワ伸ばし接着シートの使用方法およびシワ伸ばし接着シート | |
CA2670008A1 (fr) | Substrat textile incorporant une composition de regulation thermique entourant des ilots de transfert | |
JPH10245319A (ja) | パック化粧用組成物 | |
JP3944614B2 (ja) | 湿潤粘着性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貼付材 | |
JP3835929B2 (ja) | 角栓除去用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1167608A (ja) | 半透膜支持体 | |
JPH10324614A (ja) | シート状角栓除去パック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5158030A (ja) | 人工皮革、及び人工皮革の製造方法 | |
JP4322970B2 (ja) | シワ伸ばし接着シート | |
TWI335949B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 |
JPH10168780A (ja) | 裏打ち用抄合わせガラス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AU6990498A (en) | Packing sheet for removing keratotic plug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
JP2006109985A (ja) | 液状艶出し剤塗布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