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335443A -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335443A
CN118335443A CN202410532671.6A CN202410532671A CN118335443A CN 118335443 A CN118335443 A CN 118335443A CN 202410532671 A CN202410532671 A CN 202410532671A CN 118335443 A CN118335443 A CN 118335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adhesive layer
coil
film body
ann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5326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鹏
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33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35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基膜,所述基膜上设置有第一胶层;线圈,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上;离型膜,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上,所述离型膜包括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所述第二膜体位于所述第一膜体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膜体设置,且所述第二膜体与所述第一膜体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容置所述线圈;以及被贴物,所述被贴物上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被贴物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附于所述环形槽中的所述线圈上,在基膜与被贴物之间引入离型膜,增加基膜与被贴物之间的间距,改善了基膜的第一胶层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以及基膜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之间的粘黏问题,提高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本申请是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20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申请号为2021115666833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便携需求的发展,电子产品日趋减薄化。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装配中,较薄的线圈不便于组装,通常会用到辅助膜,辅助膜用于线圈的定位及在一些特殊工站的保护作用,但传统的辅助膜在转贴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撕膜的问题。
例如,通过辅助膜将线圈粘附于被贴物上时,由于线圈过薄,辅助膜与被贴物之间的间隙小,辅助膜的胶层和被贴物的胶层可能会粘在一起,导致辅助膜撕除过程中将线圈或产品带走及撕膜失败,且辅助膜自身和被贴物的胶层也可能粘在一起,导致辅助膜撕除过程中将产品撕变形或撕报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可以改善撕膜失败的问题,避免对产品造成损伤,提高产品的良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包括:基膜,所述基膜上设置有第一胶层;线圈,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上;离型膜,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上,所述离型膜包括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所述第二膜体位于所述第一膜体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膜体设置,且所述第二膜体与所述第一膜体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容置所述线圈;以及被贴物,所述被贴物上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被贴物通过所述第二胶层粘附于所述环形槽中的所述线圈上。
可选地,所述线圈与所述环形槽的环状内侧壁相隔有一间距。
可选的,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与所述线圈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二膜体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膜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呈环形,且所述第一胶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槽的宽度;所述第一膜体和所述第二膜体均至少部分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上以使所述环形槽覆盖所述第一胶层。
可选的,所述基膜上具有第一出线孔,所述离型膜的所述第一膜体上具有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出线孔和所述第二出线孔至少部分对齐。
可选的,所述基膜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二膜体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剥离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膜体的外径,所述第一膜体夹于所述第一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以及所述线圈之间。
可选的,所述基膜、所述离型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材,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为压敏胶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圈组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带有环形槽的离型膜、带有第一胶层的基膜、以及带有第二胶层的被贴物;将离型膜贴附于基膜上,且使离型膜的环形槽覆盖第一胶层;将线圈安装于离型膜的环形槽中,且线圈粘附于第一胶层上;将被贴物通过第二胶层与线圈粘附连接;剥离基膜;剥离至少部分离型膜。
可选的,所述离型膜包括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所述第二膜体位于所述第一膜体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膜体设置,且所述第二膜体与所述第一膜体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所述剥离至少部分离型膜时,为剥离所述第二膜体。
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在基膜与被贴物之间引入离型膜,增加基膜与被贴物之间的间距,改善了基膜的第一胶层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以及基膜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之间的粘黏问题,改善了基膜撕膜失败的问题,避免造成产品损伤,提高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电子产品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型膜的第二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装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基膜1,第一胶层11,第一出线孔12,第一剥离部13;
线圈2;
离型膜3,第一膜体31,第二出线孔311,第二膜体32,第一通孔321,第二剥离部322,环形槽33;
被贴物4,第二胶层41;
辅助膜A,第一压敏胶层B,待组装件C,第二压敏胶层D,组装基板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是一种电子产品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其包括辅助膜A,辅助膜A上设置有第一压敏胶层B(压敏胶,PSA,prostate spec i f i c ant i gen),待组装件C可以为线圈,通过辅助膜A将待组装件C转贴于组装基板E(可以是FPC软板)上,且组装基板E上设置有第二压敏胶层D,以使得待组装件C通过第二压敏胶层D胶粘固定在组装基板E上,尔后,剥离辅助膜A,便可将待组装件C通过第一压敏胶层B粘接于电子产品的其他部件上完成组装。在此过程中,为使待组装件C组装稳固,第一压敏胶层B和第二压敏胶层D的宽度通常大于待组装件C的宽度,这造成多余的第一压敏胶层B和第二压敏胶层D之间易相互粘黏,或者,辅助膜A与第二压敏胶层D之间易相互粘黏,造成辅助膜A撕除时发生撕膜失败或撕坏产品。
如图2-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图。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基膜1、线圈2、离型膜3和被贴物4。基膜1上设置有第一胶层11。线圈2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离型膜3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离型膜3包括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第二膜体32位于第一膜体31的外侧包围第一膜体31设置,且第二膜体32与第一膜体31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33,环形槽33用于容置线圈2。被贴物4上设置有第二胶层41,被贴物4通过第二胶层41粘附于环形槽33中的线圈2上。在本实施例中,被贴物4呈圆形,其可以是电子产品内与线圈进行组装的部件;另外,线圈2与环形槽33的环状内侧壁相隔有一间距。
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在基膜1与被贴物4之间增加离型膜3,离型膜3阻隔两侧的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避免了线圈组装过程中基膜1与第二胶层41、以及第一胶层11与第二胶层41之间的粘黏。且相比于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线圈组件结构,增加了基膜1和第二胶层41之间的间距。改善了撕膜失败或撕坏产品的情况,可以提高产品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型膜3的厚度可以与线圈2的厚度相同,以使得线圈2容置于离型膜3的环形槽33中时,线圈2不露出离型膜3的表面。使得离型膜3两侧的基膜1和被贴物4可以较为平整的贴附在离型膜3上,而不会发生翘起等,提高了粘连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膜体32可以包括第一通孔321,第一膜体31位于第一通孔321中,且第一膜体31与第二膜体32之间相隔有间距,进而形成位于第一膜体31与第二膜体32之间的环形槽33。
在本实施例中,线圈2为圆形线圈,第一通孔321为圆形通孔,第一膜体31的外轮廓也为圆形,进而使得环形槽33为圆环形槽。且线圈2与环形槽33的面积与形状相对应,例如,可以是第一膜体31的外径与线圈2的内径几乎相同,进而使得线圈2可以几乎完全填充在环形槽33中,由此,使得线圈2在组装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或晃动等。优选地,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是同心设置的,由此,使得环形槽33沿周向是宽度均匀的,更易于容置线圈2。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层11可以是呈环形,且第一胶层11的宽度大于环形槽33的宽度。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均至少部分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以使环形槽33覆盖第一胶层11。也就是说,第一膜体31可以是呈圆形,其通过外围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第二膜体32具有圆形的第一通孔321,其通过内围或者全部的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由此,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之间形成的环形槽33是完全覆盖第一胶层11的,这使得线圈2位于环形槽33中时可以充分地与第一胶层11粘接,且在组装过程中离型膜3也可以更好地与基膜1固定。其中,第一胶层11的宽度指的是径向尺寸,相似地,线圈2、第二胶层41和环形槽33为圆环形时其宽度也指的是径向尺寸。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胶层41呈圆环形,且第二胶层41的宽度大于等于线圈2的宽度,这使得线圈2与第二胶层41粘接时线圈2可以是完全粘附在第二胶层41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胶层41的宽度大于等于线圈2的宽度,可以是在第二胶层41与线圈2同心设置的情况下,第二胶层41的外径与线圈2的外径相同,第二胶层41的内径小于等于线圈2的内径。由此,第二胶层41可以粘附于线圈2,且不会与离型膜3的第二膜体32粘连,可以避免在第二膜体32剥离后基膜1与第二胶层41及被贴物4的粘黏。
优选地,基膜1、第一胶层11、线圈2、离型膜3、被贴物4和第二胶层41是同心设置,理由不再赘述。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线圈2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方环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相应地,第一膜体31、第一通孔321、环形槽33、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胶层11的内径小于第一膜体31的外径,第一膜体31夹于第一胶层11、第二胶层41和线圈2之间,且让线圈2与环形槽33的环状内侧壁相隔有一间距。换句话说,第一膜体31的上下分别夹持于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外侧则夹持于线圈2内,这使得后续离型膜3在剥离时,仅需剥离第二膜体32,不必剥离第一膜体31,可以节省工序和时间,而且,第一膜体31可以起到撑住线圈2的作用,使线圈2在工艺过程中或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膜1上具有第一出线孔12,离型膜3的第一膜体31上具有第二出线孔311,第一出线孔12和第二出线孔311至少部分对齐。第一出线孔12和第二出线孔311用于供线圈2的内引线端引出。优选地,第一出线孔12和第二出线孔311完全对齐,使得线圈2的引线更易引出。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基膜1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一剥离部13,第二膜体32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剥离部322。第一剥离部13和第二剥离部322可以是方形片状,用于在线圈2组装完成后剥离基膜1和第二膜体32时方便操作,例如可以是通过机械手或人工操作拨起第一剥离部13(第二剥离部322)进而撕下基膜1(第一膜体31)。第一剥离部13和第二剥离部32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例如具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侧。
可选的,基膜1、离型膜3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材,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为压敏胶(PSA)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不限制基膜1、离型膜3、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的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在基膜与被贴物之间引入离型膜,增加基膜与被贴物之间的间距,改善了基膜的第一胶层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以及基膜与被贴物的第二胶层之间的粘黏问题,改善了基膜撕膜失败的问题,避免造成产品损伤,提高产品的良率。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线圈组装方法的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100,提供带有环形槽33的离型膜3、带有第一胶层11的基膜1、以及带有第二胶层41的被贴物4。
可选的,这些均可以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带有环形槽33的离型膜3、带有第一胶层11的基膜1、以及带有第二胶层41的被贴物4具有相同的结构。
S200,将离型膜3贴附于基膜1上,且使离型膜3的环形槽33覆盖第一胶层11。
可选的,离型膜3包括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参见上述实施例以及图2),第一膜体31的外围粘接于第一胶层11的内围,第二膜体32的内围粘接与第一胶层11的外围。由此,环形槽33可呈覆盖式的设置在第一胶层11上。
S300,将线圈2安装于离型膜3的环形槽33中,且线圈2粘附于第一胶层11上。
可选的,线圈2的宽度可以与环形槽33的宽度几乎相同,且线圈2与离型膜3的厚度几乎相同,使线圈2可以几乎完全填充在环形槽33中且几乎不露出离型膜3的表面,理由在此不过多赘述(参见上述实施例)。
S400,将被贴物4通过第二胶层41与线圈2粘附连接。
可选的,第二胶层41的外径与线圈2的外径几乎相同,使得第二胶层41与第二膜体32之间无粘连。
S500,剥离基膜1。
可选的,可以通过第一剥离部13方便的剥离并移除基膜1。由于基膜1的材质(例如PET,为本领域常见的离型材料),第一胶层11与基膜1连接的一侧粘合力小,第一胶层11与线圈2连接的一侧粘合力大,因此,可以在撕下基膜1同时,确保第一胶层11和线圈2不会被带下。
S600,剥离至少部分离型膜3。
可选的,所述至少部分离型膜3指的是第二膜体32。参照上述实施例,第一膜体31夹持于第一胶层11、第二胶层41和线圈2之间,仅需撕去第二膜体32即可,可以通过第二剥离部322方便的剥离并移除第二膜体32。
由此,使线圈2在第二胶层41的一侧粘附于被贴物4上,在第一胶层11的一侧可以在下一工序中贴附至其他部件上。
可选的,在S400之后,及S500之后,可以对线圈组件进行保压,以使得线圈2可以充分地与第一胶层11和第二胶层41粘接。且在保压的过程中,第一胶层11与第二胶层41之间具有离型膜3,不会发生粘黏。
本发明实施例的线圈组装方法适用于对线圈的组装,尤其是适应于体积较薄的线圈,可以确保在组装过程中不会对线圈造成损伤,可以提高线圈组装的成功率以及效率,进一步地,有助于提高电子产品的便携性和灵活性,适应于当下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
基膜(1),所述基膜(1)上设置有第一胶层(11);
线圈(2),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11)上;
离型膜(3),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11)上,所述离型膜(3)包括第一膜体(31)和第二膜体(32),所述第二膜体(32)位于所述第一膜体(31)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膜体(31)设置,且所述第二膜体(32)与所述第一膜体(31)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33),所述环形槽(33)用于容置所述线圈(2);以及
被贴物(4),所述被贴物(4)上设置有第二胶层(41),所述被贴物(4)通过所述第二胶层(41)粘附于所述环形槽(33)中的所述线圈(2)上,所述第二胶层(41)与所述线圈(2)同心设置,所述第二胶层(41)的外径与所述线圈(2)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胶层(41)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线圈(2)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与所述环形槽(33)的环状内侧壁相隔有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的厚度与所述线圈(2)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体(32)包括第一通孔(321),所述第一膜体(3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11)呈环形,且所述第一胶层(11)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槽(33)的宽度;
所述第一膜体(31)和所述第二膜体(32)均至少部分粘附于所述第一胶层(11)上以使所述环形槽(33)覆盖所述第一胶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1)上具有第一出线孔(12),所述离型膜(3)的所述第一膜体(31)上具有第二出线孔(311),所述第一出线孔(12)和所述第二出线孔(311)至少部分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1)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一剥离部(13),所述第二膜体(32)的边缘向外延伸有第二剥离部(3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膜体(31)的外径,所述第一膜体(31)夹于所述第一胶层(11)、所述第二胶层(41)以及所述线圈(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1)、所述离型膜(3)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材,所述第一胶层(11)和所述第二胶层(41)为压敏胶层。
10.一种线圈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带有环形槽的离型膜、带有第一胶层的基膜、以及带有第二胶层的被贴物;
将离型膜贴附于基膜上,且使离型膜的环形槽覆盖第一胶层;
将线圈安装于离型膜的环形槽中,且线圈粘附于第一胶层上;
将被贴物通过第二胶层与线圈粘附连接;
剥离基膜;
进行保压;
剥离至少部分离型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圈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包括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所述第二膜体位于所述第一膜体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膜体设置,且所述第二膜体与所述第一膜体之间相隔形成有环形槽;
所述剥离至少部分离型膜时,为剥离所述第二膜体。
CN202410532671.6A 2021-12-20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Pending CN118335443A (zh)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6683.3A Division CN114141468B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35443A true CN118335443A (zh) 2024-07-12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7552B2 (en) Method for detaching a product substrate off a carrier substrate
CN101683934B (zh) 粘接剂带卷
US20160205776A1 (en) Cover film with high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6273578A (ja) 平板状パネルの保持装置
CN114141468B (zh)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CN118335443A (zh)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CN118335442A (zh) 一种线圈组件以及线圈组装方法
CN215184227U (zh) 一种电池包覆膜、电池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TWM444273U (zh) 背膠以及具有背膠之線路板
CN110534647B (zh) 柔性衬底、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JP2015174318A (ja) シート積層体
CN109041447B (zh) 覆膜方法及刚挠结合板
CN111016402A (zh) 膜材剥离设备和膜材剥离方法
JP2006022225A (ja) 剥離用プルタブ付両面接着テープ
CN112300723B (zh) 电池包装膜、应用所述电池包装膜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装置
TW202311118A (zh) 膜貼組件及組裝方法
JP2006156567A (ja) 表面保護テープ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5601359U (zh) 磁铁承载组件、磁铁产品
JP5551457B2 (ja) 接着シート用支持媒体および支持フレーム
CN113122153A (zh) 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139409A (ja) ダイボンドダイシングシート
WO2018210121A1 (zh) 电子设备的电池及电子设备
TW202419348A (zh) 膜貼組件
TWI519620B (zh) A wafer for processing a wafe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a wafer processing wafer
JP7013191B2 (ja) 粘着層付きパネル、セパレーター付き粘着剤、セパレーター、および、粘着層付きパネル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