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69369B -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69369B CN118269369B CN202410590637.4A CN202410590637A CN118269369B CN 118269369 B CN118269369 B CN 118269369B CN 202410590637 A CN202410590637 A CN 202410590637A CN 118269369 B CN118269369 B CN 1182693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ing mechanism
- pressing
- plastic profile
- wire
- p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SNAAJJQQZSMGQD-UHFFFAOYSA-N aluminum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Al] SNAAJJQQZSMG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包括架体、轨道、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金属线压入机构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该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通过设置轨道对塑料型材进行限位,再通过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金属线压入机构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进行自动将金属线压入至塑料型材内。并且在上一根塑料型材将要的末端将要输送轨道前,通过传感器进行感应,避免塑料型材完全输出,使得下一根塑料型材能够与其对接,使得金属线能够从上一根塑料型材便捷的压入至下一根塑料型材内。并且上料和下料的过程,均采用传感器进行检测,工人无需神经紧绷,且上料过程迅速,无需手持等待塑料型材的端部与金属线对接节省工人较多的体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型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中具有的塑料型材其上并未嵌设有金属线(材料为铝镁合金),而发明人设计出一种带有金属线的塑料型材,但金属线如何安装在塑料型材上,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传统的压线设备无法直接应用于该塑料型材加工。并且塑料型材的长度常温2-3米,这种长度便于运输,而这就导致塑料型材需要频繁的上料和下料,而若是在上料和下料过程中,需要花费工人较多的时间,这就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每当上一根塑料型材加工完成后,下一根塑料型材如何能够便捷的与金属线连接,也成为难题。
因此需要设计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能够将金属线自动压入至塑料型材内,并且上一根塑料型材加工完成后,下一根塑料型材如何能够便捷的与金属线连接,且塑料型材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不会消耗工人较多的体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能够将金属线自动压入至塑料型材内,并且上一根塑料型材加工完成后,下一根塑料型材如何能够便捷的与金属线连接,且塑料型材上料和下料的过程,不会消耗工人较多的体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包括架体、轨道、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金属线压入机构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轨道固定安装于架体的台面,塑料型材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架体内,金属线压入机构安装于架体上,金属线压入机构用于将金属线滚动压入至塑料型材的凹槽内,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固定安装于架体上,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用于对被拉动的金属线进行导向,塑料型材输送机构用于拉动塑料型材进行水平移动,金属线压入机构包括两个滚压轮和两个升降调节机构,两个滚压轮的底部与塑料型材顶部平齐,当金属线压入至塑料型材的凹槽内时,金属线的顶部与滚压轮接触,两个升降调节机构分别与两个滚压轮固定连接,升降调节机构用于带动滚压轮竖直运动。
优选地,塑料型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上压机构、第一下压机构、竖直驱动机构和第一同步位移机构,第一上压机构和第一下压机构均安装于第一同步位移机构上,第一同步位移机构用于拉动第一下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一下压机构的重量大于第一上压机构的重量,竖直驱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架体上,竖直驱动机构用于向下拉动第一上压机构,第一下压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器。第一下压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驱动器传动连接的转轮一;
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对射传感器和第二对射传感器,第一对射传感器位于第一下压机构的左侧,第二对射传感器位于金属线压入机构的右侧,轨道上开设有供第一对射传感器和第二对射传感器激光穿过的避让孔;
当第一对射传感器和第二对射传感器均感应到塑料型材,竖直驱动机构向上释放对第一上压机构的按压,第一下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对塑料型材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驱动转轮一进行运动;
当第一对射传感器感应到塑料型材,而第二对射传感器未感到塑料型材,第一下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对塑料型材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停止驱动转轮一。
优选地,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二上压机构、第二同步位移机构和第二旋转驱动器,第二同步位移机构固定安装于架体的台面上,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二上压机构均安装于第二同步位移机构上,第二同步位移机构用于拉动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二上压机构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二下压机构的重量大于第二上压机构的重量,第二旋转驱动器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上设置有与第二下压机构传动连接的转轮二,第二上压机构与竖直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当竖直驱动机构向下按压第一上压机构时,第二下压机构通过重力向下运动,第二下压机构通过第二同步位移机构带动第二上压机构向上运动,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二上压机构对塑料型材夹持。
优选地,第一同步位移机构包括四个铰接杆、两个导柱一、两个导柱二和两个导座,导柱一固定安装于架体上,第一下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均可输送滑动的安装于两个导柱一上,两个导座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导柱一上,导座的中部开设有供导柱二滑动的导孔,每两个铰接杆的一端均与导柱二铰接,其中一个铰接杆与第一下压机构铰接,另一个转座与第一上压机构铰接。
优选地,第一下压机构还包括转座和转轴,转轴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柱一上,转座与转轴转动连接,转轮一固定安装于转座,第一旋转驱动器与转座传动连接。
优选地,竖直驱动机构包括接触柱一、接触柱二、压柱和电动拉杆,接触柱一固定安装于第一上压机构的底部,接触柱二固定安装于第二上压机构的底部,压柱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架体上,压柱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接触柱一和接触柱二的顶部,电动拉杆固定安装于架体上,电动拉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压柱的端部设置有导滑柱,连接板上开设有供导滑柱穿过的腰行孔。
优选地,导柱一上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两个塑料型材的对接处运动至转轮一的下方时,转轴与压力传感器挤压接触。
优选地,轨道分为两个半边轨道,架体上固定设置有双侧位移机构,双侧位移机构上设置有两个可同时向内或向外运动的位移板,两个半边轨道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上,两个升降调节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上。
优选地,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可转动的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和导向轮三,金属线依次穿过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和导向轮三且压紧与滚压轮的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通过设置轨道对塑料型材进行限位,再通过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金属线压入机构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进行自动将金属线压入至塑料型材内。并且在上一根塑料型材将要的末端将要输送轨道前,通过传感器进行感应,避免塑料型材完全输出,使得下一根塑料型材能够与其对接,使得金属线能够从上一根塑料型材便捷的压入至下一根塑料型材内。并且上料和下料的过程,均采用传感器进行检测,工人无需神经紧绷,且上料过程迅速,无需手持等待塑料型材的端部与金属线对接节省工人较多的体力。
并且,在下一根塑料型材塞入后,且在塑料型材与第一上压机构和第一下压机构接触前,均采用推动塑料型材运动的方式,避免金属线的该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金属线压入至塑料型材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塑料型材输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塑料型材输送机构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塑料型材输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第一上压机构和第一下压机构压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9为竖直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2-塑料型材;3-轨道;4-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a-导向轮一;4b-导向轮二;4c-导向轮三;5-金属线压入机构;5a-滚压轮;5b-升降调节机构;6-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a-第一上压机构;6b-第一下压机构;6b1-转轮一;6b2-转座;6b3-转轴;6c-竖直驱动机构;6c1-接触柱一;6c2-接触柱二;6c3-压柱;6c4-电动拉杆;6d-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1-导柱一;6d2-铰接杆;6d3-导柱二;6d4-导座;6e-第一旋转驱动器;6f-第一对射传感器;6h-第二对射传感器;6n-第二上压机构;6j-第二下压机构;6k-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s-第二旋转驱动器;7-金属线;8-压力传感器;9-双侧位移机构;9a-位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架体1、轨道3、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金属线压入机构5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轨道3固定安装于架体1的台面,塑料型材2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架体1内,金属线压入机构5安装于架体1上,金属线压入机构5用于将金属线7滚动压入至塑料型材2的凹槽内,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用于对被拉动的金属线7进行导向,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用于拉动塑料型材2进行水平移动,金属线压入机构5包括两个滚压轮5a和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两个滚压轮5a的底部与塑料型材2顶部平齐,当金属线7压入至塑料型材2的凹槽内时,金属线7的顶部与滚压轮5a接触,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分别与两个滚压轮5a固定连接,升降调节机构5b用于带动滚压轮5a竖直运动。当塑料型材2被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拉动位移时,塑料型材2将拉动金属线7进行移动,而金属线7的移动主要是由于金属线7的部分已经压入至塑料型材2内,塑料型材2通过与金属线7的卡接以用于带动塑料型材2进行移动。而在金属线7被拉动的过程中,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对金属线7进行导向,使得下方卷盘上的金属线能够被向上沿着轨迹线进行输送。
其中,采用升降调节机构5b能够向下按压滚压轮5a的原因是,当中途发现金属线断裂时,能够通过上抬滚压轮5a,将金属线拉送至滚压轮5a的底部。
需要解释的是,金属线采用的材质是铝镁合金,用金属线简称来代表。
塑料型材即是塑料型材,通过采用塑料的结构进行塑料。
其中,在对塑料型材2进行输送时,需要在塑料型材2插入轨道3前进行抬起,而在塑料型材2插入至轨道3后再进行输送,并且最后一根塑料型材2即将被完全推出轨道3前,需要将停止对塑料型材2的最后一节压紧固定安装在轨道3上,以便于下一根塑料型材2插入时,便于金属线7压入至塑料型材2内。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包括第一上压机构6a、第一下压机构6b、竖直驱动机构6c和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均安装于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上,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用于拉动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一下压机构6b的重量大于第一上压机构6a的重量,即在静止的状态,第一下压机构6b通过向下的重力压紧在塑料型材2上,竖直驱动机构6c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竖直驱动机构6c用于向下拉动第一上压机构6a,而在第一上压机构6a被向下拉动时,第一上压机构6a将通过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向上拉动第一下压机构6b,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均与塑料型材2之间发生分离。第一下压机构6b与第一上压机构6a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下压机构6b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器6e。第一下压机构6b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驱动器6e传动连接的转轮一6b1,转轮一6b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圈。通过第一旋转驱动器6e进行旋转驱动,使得第一旋转驱动器6e带动转轮一6b1进行旋转,而转轮一6b1将通过旋转的摩擦推力推动塑料型材2进行水平运动。其中第一下压机构6b通过增加第一旋转驱动器6e的重量,使得第一下压机构6b的重量比第一上压机构6a的重量大。
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还包括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如图3所示,第一对射传感器6f位于第一下压机构6b的左侧,第二对射传感器6h位于金属线压入机构5的右侧,轨道3上开设有供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激光穿过的避让孔;
在最开始将塑料型材2插入至轨道3内时,当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均感应到塑料型材2,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上释放对第一上压机构6a的按压,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对塑料型材2压紧,随后再通过第一旋转驱动器6e驱动转轮一6b1进行运动,使得转轮一6b1能够推动塑料型材2沿着轨道3的水平滑动。
当第一对射传感器6f感应到塑料型材2,而第二对射传感器6h未感到塑料型材2,即代表塑料型材2将要完全推出轨道3,这时,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对塑料型材2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6e停止驱动转轮一6b1,避免塑料型材2完全被推出轨道3内部,使得塑料型材2的最后一节压紧固定安装在轨道3上。
而上述的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的工作只能建立在塑料型材2输送至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的滚压区域内时,塑料型材2才能够被输送,而在之前的运动均需要采用人工进行推动,这就导致在工人塞入下一根塑料型材2时,需要等待下一根塑料型材2与其接触后,才能松开对塑料型材2的推动。而塑料型材2的输送速度又过于缓慢,这就导致工人在塞入下一根塑料型材2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此,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还包括第二上压机构6n、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和第二旋转驱动器6s,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固定安装于架体1的台面上,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均安装于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上,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用于拉动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二下压机构6j的重量大于第二上压机构6n的重量,第二旋转驱动器6s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下压机构6j,第二下压机构6j上设置有与第二下压机构6j传动连接的转轮二,第二上压机构6n与竖直驱动机构6c传动连接,当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一上压机构6a时,第二下压机构6j通过重力向下运动,同时,第二下压机构6j通过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带动第二上压机构6n向上运动,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对塑料型材2夹持。而在工人塞入新的一个塑料型材2时,通过操作架体1台面上的控制按钮,使得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一上压机构6a,使得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对塑料型材2进行夹持输送。而在工人观察到塑料型材2的端部位于第一上压机构6a与第一下压机构6b之间时,再通过反正操作控制按钮,使得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二上压机构6n,即可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对塑料型材2进行夹持,就可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对塑料型材2进行带动输送。其中,在操作控制按钮时,第二上压机构6n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均处于无感应状态,不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避免控制器干扰竖直驱动机构6c的运动。
为了实现能够同时拉动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进行运动,为此,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包括四个铰接杆6d2、两个导柱一6d1、两个导柱二6d3和两个导座6d4,导柱一6d1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均可输送滑动的安装于两个导柱一6d1上,两个导座6d4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导柱一6d1上,导座6d4的中部开设有供导柱二6d3滑动的导孔,每两个铰接杆6d2的一端均与导柱二6d3铰接,其中一个铰接杆6d2与第一下压机构6b铰接,另一个转座6b2与第一上压机构6a铰接。当第一下压机构6b向下运动时,第一下压机构6b将通过铰接杆6d2向外推动导柱二6d3,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能够被铰接杆6d2向上拉动。
第一下压机构6b还包括转座6b2和转轴6b3,转轴6b3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柱一6d1上,转座6b2与转轴6b3转动连接,转轮一6b1固定安装于转座6b2,第一旋转驱动器6e与转座6b2传动连接。通过第一旋转驱动器6e进行工作,即可使得第一旋转驱动器6e通过转座6b2带动转轮一6b1进行旋转,使得转轮一6b1能够推动塑料型材2沿着轨道3进行水平移动。
为了使得竖直驱动机构6c能够交叉驱动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二下压机构6j进行运动,竖直驱动机构6c包括接触柱一6c1、接触柱二6c2、压柱6c3和电动拉杆6c4,接触柱一6c1固定安装于第一上压机构6a的底部,接触柱二6c2固定安装于第二上压机构6n的底部,压柱6c3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架体1上,压柱6c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接触柱一6c1和接触柱二6c2的顶部,电动拉杆6c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电动拉杆6c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压柱6c3的端部设置有导滑柱,连接板上开设有供导滑柱穿过的腰行孔。通过电动拉杆6c4进行上下运动,使得电动拉杆6c4能够推动压柱6c3进行旋转当压柱6c3向下按压接触柱一6c1时,第一上压机构6a将向下运动。反之当压柱6c3按压接触柱二6c2,将使得第二上压机构6n向下运动。通过控制电动拉杆6c4即可控制对塑料型材2的夹持,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塑料型材2的端部能够贴合的较为紧密,减少在拉动过程中金属线7断裂的概率。并且在下一根塑料型材2插入时,塑料型材2处于被推动的状态,两个塑料型材2之间的金属线7不会受力,在下一根塑料型材2被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进行推动时,两个塑料型材2之间的缝隙已经穿过其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之间,即也不会使得金属线7单独受力,进一步的壁面金属线7断裂的情况发生。
导柱一6d1上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当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运动至转轮一6b1的下方时,转轴6b3与压力传感器8挤压接触。因为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会有缝隙,这就导致转轮一6b1与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接触时,会将对接处压出凹陷,凹陷就会导致转轴6b3下降与压力传感器8接触,而在压力传感器8与转轴6b3接触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转驱动器6e带动转轮一6b1旋转预设的圈数,在旋转完成后,第一旋转驱动器6e停止工作,此时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挤出轨道3的端部,这时工人就可以使用剪刀将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进行剪开,即完成了一节塑料型材2的加工。
而压力传感器8感应效果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第一下压机构6b采用重量下降的方式,并且,在第一下压机构6b与塑料型材2接触时,压柱6c3与接触柱一6c1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能够向上运动且不会被阻挡。
为了使得该设备能够适用于更多宽度的塑料型材2,轨道3分为两个半边轨道,架体1上固定设置有双侧位移机构9,双侧位移机构9上设置有两个可同时向内或向外运动的位移板9a,两个半边轨道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9a上,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9a上。通过向外调节两个位移板9a,使得两个位移板9a能够带动两个半边轨道向外调节,即可使得轨道3能够容纳更宽的塑料型材2。而半边轨道进行调节时,同步的,升降调节机构5b也进行一同调节,使得滚压轮5a与塑料型材2之间保持相同的位置。其中,在两个半边轨道向外运动时,不会与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发生接触。
并且本申请采用对射型传感器,也就是保证的半边轨道进行调节后,传感器依旧能够保证能够对塑料型材2进行感应。
其中两个位移板9a进行同步向外或向内移动是采用丝杆滑台进行操作运动。
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可转动的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金属线7依次穿过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且压紧与滚压轮5a的底部。当塑料型材2带动金属线7进行运动时,金属线7将沿着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进行滑动,在金属线7滑动的过程中,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均能够进行转动,以减少移动时的摩擦力。
使用时,通过将金属线7的端部压入在塑料型材2上,此时,第二对射传感器6h和第一对射传感器6f均能够感应到塑料型材2,通过控制6c释放对第一上压机构6a的下压,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对塑料型材2进行夹持输送。
而在第一对射传感器6f感应到塑料型材2,而第二对射传感器6h未感到塑料型材2,即代表塑料型材2将要完全推出轨道3,这时,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对塑料型材2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6e停止驱动转轮一6b1,避免塑料型材2完全被推出轨道3内部,使得塑料型材2的最后一节压紧固定安装在轨道3上。而随后通过工人将下一根塑料型材2插入至轨道3内,再通过操作架体1台面上的控制按钮,使得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一上压机构6a,使得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对塑料型材2进行夹持输送。而在工人观察到塑料型材2的端部位于第一上压机构6a与第一下压机构6b之间时,再通过反正操作控制按钮,使得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二上压机构6n,即可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对塑料型材2进行夹持,就可使得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对塑料型材2进行带动输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轨道(3)、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金属线压入机构(5)和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轨道(3)固定安装于架体(1)的台面,塑料型材(2)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架体(1)内,金属线压入机构(5)安装于架体(1)上,金属线压入机构(5)用于将金属线(7)滚动压入至塑料型材(2)的凹槽内,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用于对被拉动的金属线(7)进行导向,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用于拉动塑料型材(2)进行水平移动,金属线压入机构(5)包括两个滚压轮(5a)和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两个滚压轮(5a)的底部与塑料型材(2)顶部平齐,当金属线(7)压入至塑料型材(2)的凹槽内时,金属线(7)的顶部与滚压轮(5a)接触,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分别与两个滚压轮(5a)固定连接,升降调节机构(5b)用于带动滚压轮(5a)竖直运动;
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包括第一上压机构(6a)、第一下压机构(6b)、竖直驱动机构(6c)和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第一上压机构(6a)和第一下压机构(6b)均安装于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上,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用于拉动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一下压机构(6b)的重量大于第一上压机构(6a)的重量,竖直驱动机构(6c)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竖直驱动机构(6c)用于向下拉动第一上压机构(6a),第一下压机构(6b)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旋转驱动器(6e),第一下压机构(6b)上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驱动器(6e)传动连接的转轮一(6b1);
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还包括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第一对射传感器(6f)位于第一下压机构(6b)的左侧,第二对射传感器(6h)位于金属线压入机构(5)的右侧,轨道(3)上开设有供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激光穿过的避让孔;
当第一对射传感器(6f)和第二对射传感器(6h)均感应到塑料型材(2),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上释放对第一上压机构(6a)的按压,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对塑料型材(2)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6e)驱动转轮一(6b1)进行运动;
当第一对射传感器(6f)感应到塑料型材(2),而第二对射传感器(6h)未感到塑料型材(2),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对塑料型材(2)压紧,第一旋转驱动器(6e)停止驱动转轮一(6b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塑料型材输送机构(6)还包括第二上压机构(6n)、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和第二旋转驱动器(6s),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固定安装于架体(1)的台面上,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均安装于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上,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用于拉动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同步向内或向外运动,第二下压机构(6j)的重量大于第二上压机构(6n)的重量,第二旋转驱动器(6s)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下压机构(6j),第二下压机构(6j)上设置有与第二下压机构(6j)传动连接的转轮二,第二上压机构(6n)与竖直驱动机构(6c)传动连接,当竖直驱动机构(6c)向下按压第一上压机构(6a)时,第二下压机构(6j)通过重力向下运动,第二下压机构(6j)通过第二同步位移机构(6k)带动第二上压机构(6n)向上运动,第二下压机构(6j)和第二上压机构(6n)对塑料型材(2)夹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同步位移机构(6d)包括四个铰接杆(6d2)、两个导柱一(6d1)、两个导柱二(6d3)和两个导座(6d4),导柱一(6d1)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第一下压机构(6b)和第一上压机构(6a)均可输送滑动的安装于两个导柱一(6d1)上,两个导座(6d4)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导柱一(6d1)上,导座(6d4)的中部开设有供导柱二(6d3)滑动的导孔,每两个铰接杆(6d2)的一端均与导柱二(6d3)铰接,其中一个铰接杆(6d2)与第一下压机构(6b)铰接,另一个转座(6b2)与第一上压机构(6a)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下压机构(6b)还包括转座(6b2)和转轴(6b3),转轴(6b3)可滑动的安装于导柱一(6d1)上,转座(6b2)与转轴(6b3)转动连接,转轮一(6b1)固定安装于转座(6b2),第一旋转驱动器(6e)与转座(6b2)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驱动机构(6c)包括接触柱一(6c1)、接触柱二(6c2)、压柱(6c3)和电动拉杆(6c4),接触柱一(6c1)固定安装于第一上压机构(6a)的底部,接触柱二(6c2)固定安装于第二上压机构(6n)的底部,压柱(6c3)的中部可转动的安装于架体(1)上,压柱(6c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接触柱一(6c1)和接触柱二(6c2)的顶部,电动拉杆(6c4)固定安装于架体(1)上,电动拉杆(6c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压柱(6c3)的端部设置有导滑柱,连接板上开设有供导滑柱穿过的腰行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一(6d1)上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当两个塑料型材(2)的对接处运动至转轮一(6b1)的下方时,转轴(6b3)与压力传感器(8)挤压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3)分为两个半边轨道,架体(1)上固定设置有双侧位移机构(9),双侧位移机构(9)上设置有两个可同时向内或向外运动的位移板(9a),两个半边轨道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9a)上,两个升降调节机构(5b)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位移板(9a)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线导向输送机构(4)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可转动的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金属线(7)依次穿过导向轮一(4a)、导向轮二(4b)和导向轮三(4c)且压紧与滚压轮(5a)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90637.4A CN118269369B (zh) | 2024-05-13 | 2024-05-13 |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590637.4A CN118269369B (zh) | 2024-05-13 | 2024-05-13 |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69369A CN118269369A (zh) | 2024-07-02 |
CN118269369B true CN118269369B (zh) | 2024-08-27 |
Family
ID=9163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590637.4A Active CN118269369B (zh) | 2024-05-13 | 2024-05-13 |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69369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49633A1 (de) * | 2001-10-09 | 2003-04-10 | Basf Ag | Verbund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CN217346607U (zh) * | 2022-04-18 | 2022-09-02 | 浙江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共挤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35821A1 (de) * | 2000-11-21 | 2003-08-20 | EADS Deutschland GmbH | Konfektionstechnisches verfahren, ein spannmodul und ein nähguthalter zur gestaltung von textilen vorformlingen zur herstellung von faserverstärkten kunststoff-bauteilen |
DE102012004499B4 (de) * | 2012-02-28 | 2017-04-13 | INPRO Innovationsgesellschaft für fortgeschrittene Produktionssysteme in der Fahrzeugindustrie mbH | Verfahren zum Fixieren und/oder Anbinden eines Bauteils aus Kunststoff wie aus thermoplasischem Polymer an einem Bauteil aus Metall beim Fügen der Bauteile |
DE102016007059B3 (de) * | 2016-06-03 | 2017-06-01 | Hbs Bolzenschweiss-Systeme Gmbh & Co. Kg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Fixieren und/oder Anbinden mindestens eines Bauteils aus Kunststoff wie aus thermoplastischem Polymer an einem Bauteil aus Metall beim Fügen der beiden Bauteile |
-
2024
- 2024-05-13 CN CN202410590637.4A patent/CN1182693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149633A1 (de) * | 2001-10-09 | 2003-04-10 | Basf Ag | Verbund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CN217346607U (zh) * | 2022-04-18 | 2022-09-02 | 浙江万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共挤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69369A (zh) | 202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33773B2 (en) | Parking facility for motor vehicle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
CN112312685B (zh) | 多层电路板压合设备 | |
CN111873093B (zh) | 一种铺帘工装结构及操作方法 | |
CN118269369B (zh) | 塑料型材自动压线装置 | |
KR100319902B1 (ko) | 파형강판 제조장치 및 그 사용방법 | |
CN116513684A (zh) | 一种具有支架可调式料库的上下料机器人 | |
CN214564398U (zh) | 一种轮胎自动装配的轮胎修整机构 | |
CN114394549A (zh) | 一种型材自动装框机 | |
CN109573691B (zh) | 一种升降转动式手动卷纸机构以及卷带操作方法 | |
CN210150448U (zh) | 一种基于冷敷贴胶带用的切割装置 | |
CN209849574U (zh) | 一种高效铝型材成型装置 | |
CN221476232U (zh) | 一种防变形的胶条导入设备 | |
CN211555584U (zh) | 一种软排线的压延装置 | |
CN220264838U (zh) | 一种便于调试的渐进式安全钳 | |
CN211307377U (zh) | 一种用于片材机的三辊压合装置 | |
CN216917296U (zh) | 一种用于保温板的对中装置 | |
CN221516842U (zh) | 一种卷帘成型机 | |
CN218453804U (zh) | 一种瓦楞纸生产用无轴原纸架 | |
CN218751923U (zh) | 贴签机的自适应调整系统 | |
CN219116530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生产用送料机构 | |
CN220138112U (zh) | 一种变压器铁芯边缘平整装置 | |
CN214214128U (zh) | 一种多功能拼接机 | |
CN220804988U (zh) | 一种型材挤压机的下料装置 | |
CN221694770U (zh) | 一种金属压延推送装置 | |
CN117049105B (zh) | 一种智能型输送带自动下纠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