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97763A - 电感器部件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97763A
CN118197763A CN202311322119.6A CN202311322119A CN118197763A CN 118197763 A CN118197763 A CN 118197763A CN 202311322119 A CN202311322119 A CN 202311322119A CN 118197763 A CN118197763 A CN 118197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ead
axis direction
wiring
coi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21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健
世古笃史
菊地星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9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97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2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out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5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i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01F2017/002Details of via hol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2017/004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the coil helically wound around an axis without a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01F2027/2809Printed windings on stacked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在制造过程中残留在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1A)具备:基体(10);线圈(20),设置在基体(10)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30a),与线圈(20)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基体(10)的表面露出;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与线圈(2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基体(10)的表面露出,基体(10)包含绝缘体,线圈(20)通过将沿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21a),各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线圈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Description

电感器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部件。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包含由石英构成的填料材料、玻璃材料以及树脂材料的感光性的绝缘膏和导电膏的工序;涂敷上述绝缘膏来形成第一绝缘层的工序;在利用掩膜对上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部分进行了遮光的状态下对上述第一绝缘层进行曝光的工序;将上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述第一部分除去,在与上述第一部分对应的位置形成槽深度比槽宽度大的槽的工序;在上述槽内涂敷上述导电膏,在上述槽内形成线圈导体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第一绝缘层上及上述线圈导体层上涂敷上述绝缘膏来形成第二绝缘层的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87286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的制造方法,由于能够增大线圈导体层的纵横比和线圈导体层的截面积,因此能够提高线圈特性。
然而,本发明者们进行了研究后发现:当如专利文献1那样形成具有纵横比或截面积大的线圈布线的电感器部件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连接线圈布线和外部电极的引出布线的附近容易残留较大的应力,因此在进一步增大线圈布线的纵横比或截面积,或者使电感器部件小型化的情况下,以该残留的应力为起点发生引出布线与基体(绝缘层)的界面剥离,结果可能会产生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在制造过程中残留在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电感器部件。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一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分别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二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上述顶面侧,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及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上述第二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中,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在线圈布线与外部电极连接的路径中,将相对于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倾斜且朝向外部电极延伸的布线作为引出布线。在该情况下,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线圈布线及引出布线以两者的连接部为界不存在于同一直线上。此外,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没有找到相当于如上述那样确定的引出布线的布线的情况下,将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不与线圈的环绕部重叠(从线圈的环绕部突出)的布线作为引出布线。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由在制造过程中残留在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电感器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分解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a1-a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b1-b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5所示的结构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三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相对于图6所示的结构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四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结构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又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c1-c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d1-d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e1-e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f1-f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g1-g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h1-h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j1-j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k1-k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m1-m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29是表示图2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n1-n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1D、1E、1E’、1F、2A、3A...电感器部件;10...基体;11a、11b...基体的端面;12a...基体的顶面;12b...基体的底面;13a、13b...基体的侧面;15a、15b、15c、15d、15e、15f、15g...绝缘层;20、50...线圈;21a、51a...第一线圈布线;21b、51b...第二线圈布线;22aa、22aa’、22ab、22ac、22ad、22ae、22af、52aa、52aa’...第一引出布线;22ba、22ba’、22bb、22be、22bf、52ba、52ba’...第二引出布线;23ae、24ae、23af、24af、25af...引出布线部;29a、59a...连接导体;30a...第一外部电极;30b...第二外部电极;121aa、121ab...第一线圈导体层;121ba、121bb...第二线圈导体层;122aa...第一引出导体层;122ba...第二引出导体层;129aa...连接导体层;130aa、130ab、130ac、130ad、130ae...第一外部导体层;130ba、130bb、130bc、130bd、130be...第二外部导体层;CA、CB...线圈轴;D...角部;E21a...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E22aa、E22aa’、F22aa、F22aa’、F22ab、G22aa’...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E30a、F30a、G30a...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F21a...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L...长度方向;T...高度方向;W...宽度方向;W21a...第一线圈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W22ab、W22ac、W22ad...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3ae、W24ae...引出布线部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Xa、Xb、Xc、Xd...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Ya...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b...第二引出布线的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另外,将以下记载的各个优选结构组合多个而得到的结构也是本发明。
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是例示,当然能够进行不同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的部分置换或组合。在实施方式2以后,省略对与实施方式1共通的事项的记载,主要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特别是,对于由相同结构带来的相同的作用效果,在每个实施方式中不依次提及。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特别区分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简称为“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
以下所示的附图是示意图,其尺寸、纵横比的比例尺等有时与实际的产品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表示要素间的关系性的术语(例如,“平行”、“垂直”、“正交”等)以及表示要素的形状的术语不仅是指如字面那样的严格的形态,也指实质上同等的范围,例如包含百分之几左右的差异的范围。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一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上述基体的表面露出;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上述基体的表面露出,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实施方式1]
以下,将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的第一方式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中,第一线圈布线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A具有基体10、线圈2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
在本说明书中,如图1等所示,将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分别设为由L、T以及W确定的方向。这里,长度方向L、高度方向T以及宽度方向W相互正交。
如图1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A中,基体10的表面包括在长度方向L上相对的端面11a及端面11b、在高度方向T上相对的顶面12a及底面12b、以及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的侧面13a及侧面13b。在电感器部件1A中,宽度方向W与线圈20的线圈轴方向平行。即,在电感器部件1A中,基体10的表面包括与线圈轴方向平行的底面12b、和在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T上与底面12b相对的顶面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线圈轴方向设为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方向。
在电感器部件1A中,基体10的底面12b是安装面。更具体而言,基体10的底面12b是在安装电感器部件1A时与安装对象物(例如,基板)对置的安装面。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A中,基体10的安装面,即基体10的底面12b与线圈轴方向平行。
在基体10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即端面11a、端面11b、顶面12a、底面12b、侧面13a以及侧面13b中的至少一个面,施加用于容易识别各面的标记。
基体10的端面11a及端面11b不需要严格地与长度方向L正交。另外,基体10的顶面12a及底面12b不需要严格地与高度方向T正交。另外,基体10的侧面13a及侧面13b不需要严格地与宽度方向W正交。
如图1所示,基体10例如为长方体状。
在本说明书中,长方体状只要是可以说实质上为长方体状的形状即可,例如,如后所述,包含在角部及棱线部带有圆角的大致长方体状。
基体10优选在角部及棱线部带有圆角。基体10的角部是基体10的3个面相交的部分。基体10的棱线部是基体10的2个面相交的部分。
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分解后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基体10包含绝缘体。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绝缘体通过在线圈轴方向上层叠多个绝缘层而形成。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绝缘层包括绝缘层15a、绝缘层15b、绝缘层15c、绝缘层15d、绝缘层15e、绝缘层15f以及绝缘层15g。绝缘层15a、绝缘层15b、绝缘层15c、绝缘层15d、绝缘层15e、绝缘层15f以及绝缘层15g在线圈轴方向上,从基体10的侧面13b侧朝向侧面13a侧依次层叠。
此外,多个绝缘层被一体化,有时不明显地显现这些边界。
此外,多个绝缘层除了上述绝缘层之外,也可以还包括至少一个其他绝缘层。例如,也可以在线圈轴方向上的绝缘层15a与绝缘层15b之间存在至少一个绝缘层。另外,也可以在线圈轴方向上的绝缘层15f与绝缘层15g之间存在至少一个绝缘层。
作为构成绝缘体(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例如可列举以硼珪酸玻璃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陶瓷材料、环氧树脂、氟树脂、聚合物树脂等有机材料、玻璃环氧树脂等复合材料等。作为绝缘材料,特别优选为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小的材料。
构成多个绝缘层的绝缘材料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多个绝缘层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如图1所示,线圈20设置基体10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线圈20的线圈轴方向是线圈20的线圈轴CA延伸的方向,如上所述,与作为基体10的安装面的底面12b平行。
如图1及图2所示,线圈20通过将沿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在图1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21a及第二线圈布线21b。
第一线圈布线21a存在于多个线圈布线中的线圈轴方向上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最外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线圈布线21a通过在线圈轴方向上层叠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a及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b而形成。
在第一线圈布线21a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上述第一线圈导体层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线圈导体层。
第一线圈布线21a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第二线圈布线21b存在于多个线圈布线中的线圈轴方向上的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最外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线圈布线21b通过在线圈轴方向上层叠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a及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b而形成。
在第二线圈布线21b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上述第二线圈导体层之外,也可以进一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线圈导体层。
第二线圈布线21b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此外,在线圈轴方向上的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二线圈布线21b之间,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其他线圈布线。
作为构成线圈布线的导电材料,例如可列举Ag、Au、Cu、Pd、Ni、Al、含有这些金属中的至少1种的合金等。
构成多个线圈布线的导电材料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多个线圈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对于多个线圈布线,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的与线圈布线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即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的宽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多个线圈布线中的在线圈轴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可以经由沿线圈轴方向贯通该相邻的线圈布线间的绝缘层的连接导体电连接。即,线圈20可以通过将沿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经由连接导体电连接而形成。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线圈布线21a和第二线圈布线21b经由沿线圈轴方向贯通绝缘层15d的连接导体29a电连接。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连接导体29a由连接导体层129aa构成。
在连接导体29a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连接导体层129aa之外,还可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连接导体层。
连接导体29a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作为构成连接导体的导电材料,例如可列举Ag、Au、Cu、Pd、Ni、Al、含有这些金属中的至少1种的合金等。
此外,如上所述,在线圈轴方向上的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二线圈布线21b之间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其他线圈布线,即,也可以由在第一线圈布线21a及第二线圈布线21b加入了至少一个线圈布线的三个以上的线圈布线构成线圈20,但通过调整连接导体的位置,能够仅由第一线圈布线21a及第二线圈布线21b构成线圈20。
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线圈20可以是仅由直线部构成的形状,也可以是仅由曲线部构成的形状,也可以是由直线部及曲线部构成的形状。例如,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线圈20例如可以是多边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状。
如图1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与线圈20的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构成线圈20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由第一引出导体层122aa构成。
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第一引出导体层122aa之外,还可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引出导体层。
第一引出布线22aa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如图1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与线圈2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构成线圈20的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一个第二引出布线2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引出布线22ba由第二引出导体层122ba构成。
在第二引出布线22ba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第二引出导体层122ba之外,还可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引出导体层。
第二引出布线22ba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作为构成引出布线的导电材料,例如可列举Ag、Au、Cu、Pd、Ni、Al、含有这些金属中的至少1种的合金等。
构成第一引出布线22aa及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导电材料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
如图1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露出于基体10的表面。
如图1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优选至少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部电极30a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延伸至端面11a的一部分。即,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部电极30a除了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之外,还露出于基体10的端面11a的一部分。
此外,第一外部电极30a也可以仅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部电极30a通过在线圈轴方向上层叠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a、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b、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c、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d以及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e而形成。
在第一外部电极30a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上述第一外部导体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外部导体层。
第一外部电极30a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如图1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露出于基体10的表面。
如图1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优选至少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外部电极30b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延伸至端面11b的一部分。即,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外部电极30b除了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之外,还露出于基体10的端面11b的一部分。
此外,第二外部电极30b也可以仅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外部电极30b通过在线圈轴方向上层叠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a、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b、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c、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d以及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e而形成。
在第二外部电极30b中,在线圈轴方向上,除了上述第二外部导体层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层叠至少一个其他外部导体层。
第二外部电极30b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如以上那样,第一外部电极30a及第二外部电极30b优选至少在基体10的底面12b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部电极30a及第二外部电极30b设置为在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这里为长度方向L)上相互分离。
另外,当第一外部电极30a及第二外部电极30b分别露出于作为安装面的基体10的底面12b时,电感器部件1A的安装性容易提高。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外部电极30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基体10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第一外部电极30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与基体10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外部电极30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基体10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此外,第二外部电极30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与基体10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作为构成外部电极的导电材料,例如可列举Ag、Au、Cu、Pd、Ni、Al、含有这些金属中的至少1种的合金等。
第一外部电极30a可以从线圈20侧依次具有包含上述导电材料(例如,Ag)的基底电极、Ni镀层电极以及Sn镀层电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外部电极30a中,基底电极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a及底面12b)形成一体的面,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a及底面12b)隆起以便覆盖基底电极。
第二外部电极30b可以从线圈20侧依次具有包含上述导电材料(例如,Ag)的基底电极、Ni镀层电极以及Sn镀层电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外部电极30b中,基底电极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b及底面12b)形成一体的面,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b及底面12b)隆起以便覆盖基底电极。
构成第一外部电极30a及第二外部电极30b的导电材料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a1-a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3表示电感器部件1A中的包含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3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
在电感器部件1A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由此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A中,抑制由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引起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另一方面,对于电感器部件,特别是基体的表面,在制造过程中,例如在用于使基体的角部及棱线部带有圆角的研磨处理(例如,滚筒研磨处理)时施加由研磨材料等的碰撞引起的冲击负载,或者在用于形成外部电极的镀覆处理时施加由镀覆液的浸入引起的化学侵蚀负载。因此,在电感器部件中,在制造过程中,这样的冲击负载、化学侵蚀负载等外部负载成为触发,并且与在烧制时残留在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相结合,容易发生引出布线与基体的界面剥离,结果有可能容易产生裂纹。与此相对,在电感器部件1A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由此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因此即使上述冲击负载、化学侵蚀负载等外部负载施加于电感器部件1A,也不易发生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不易产生裂纹。
如上所述,根据电感器部件1A,能够实现能够抑制由在制造过程中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引起的裂纹的产生的电感器部件。
根据电感器部件1A,由于能够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因此即使增大此线圈布线(例如,第一线圈布线21a)的纵横比及截面积的至少一方来提高线圈特性,也能够抑制裂纹的产生。
第一引出布线22aa只要在至少一部分具有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线圈布线21a小的部分即可。即,第一引出布线22aa可以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延伸的方向上,遍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一部分地具有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线圈布线21a小的部分,也可以遍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整体地具有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线圈布线21a小的部分。
线圈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被确定为在与线圈布线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线圈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此外,即使在观察线圈布线的上述截面时线圈布线的外形为凹凸状的情况下,线圈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被确定为包含该凹凸的状态下的线圈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被确定为在与引出布线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线圈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此外,即使在观察引出布线的上述截面时引出布线的外形为凹凸状的情况下,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被确定为包含该凹凸的状态下的线圈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此外,在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沿着引出布线延伸的方向局部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参照后述的实施方式3),针对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不同的每个部分,确定引出布线的上述截面。
如图1所示,第一线圈布线21a和第一引出布线22aa优选在相当于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从第一线圈布线21a的直线状部分开始倾斜且第一引出布线22aa开始延伸的部位的角部D处连接。
在电感器部件1A中,第一线圈布线21a和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上述角部处连接,由此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容易残留应力的上述角部处,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比第一线圈布线21a小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连接,因此抑制残留于上述角部的应力。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A中,即使对基体10的顶面12a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在本说明书中,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在线圈布线与外部电极连接的路径中,将相对于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倾斜,并且朝向外部电极延伸的布线作为引出布线(例如,图1所示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线圈布线及引出布线以两者的连接部为界不存在于同一直线上。此外,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没有找到相当于如上述那样确定的引出布线的布线的情况下,将在从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不与线圈的环绕部重叠(从线圈的环绕部突出)的布线作为引出布线(例如,与图1不同的例子)。
如图1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A中,第二线圈布线21b可以经由一个第二引出布线2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第二引出布线22b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优选小于第二线圈布线21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其他方式优选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方式相同。
电感器部件1A例如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
<制作母层叠体的工序>
首先,例如,通过反复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包含以硼珪酸玻璃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等的绝缘膏,来形成之后成为绝缘层15a的绝缘膏层。
接下来,例如,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以Ag等为金属主成分的感光性导电膏,在绝缘膏层上形成感光性导电膏层。另外,在隔着光掩模对感光性导电膏层照射紫外线等之后,利用碱溶液等进行显影,由此在绝缘膏层上的多个部位形成之后成为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a的线圈导体层、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a及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a的外部导体层、以及与线圈导体层及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二引出导体层122ba的引出导体层。
此外,在形成线圈导体层、引出导体层以及外部导体层时,例如也可以进行不使用光掩模的DI曝光(也称为直接图像曝光或直接写入),来代替使用光掩模的曝光。
接下来,例如,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感光性绝缘膏,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a的绝缘膏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绝缘层15b及绝缘层15c的绝缘膏层。另外,在隔着光掩模对之后成为绝缘层15c的绝缘膏层照射紫外线等之后,利用碱溶液等进行显影,由此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c的绝缘膏层形成通孔及开口。这里形成的通孔的一部分与之后成为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a的线圈导体层重叠,不与之后成为第二引出导体层122ba的引出导体层重叠,并具有与之后成为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b的线圈导体层相同的形状。这里形成的开口与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a及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a的外部导体层重叠。
此外,在形成设置有通孔及开口的绝缘膏层时,例如也可以进行不使用光掩模的DI曝光,来代替使用光掩模的曝光。
接下来,例如,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以Ag等为金属主成分的感光性导电膏,在通孔及开口的内部形成新的感光性导电膏层,并且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c的绝缘膏层上形成新的感光性导电膏层。另外,在隔着光掩模对感光性导电膏层照射紫外线等之后,利用碱溶液等进行显影,由此在通孔的内部形成之后成为第二线圈导体层121bb的线圈导体层,并且形成与该线圈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连接导体层129aa的连接导体层。另外,在开口的内部形成与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a的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b的外部导体层,并且在该外部导体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c的外部导体层。另外,在开口的内部形成与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a的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b的外部导体层,并且在该外部导体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c的外部导体层。
此外,在形成线圈导体层、连接导体层以及外部导体层时,例如也可以进行不使用光掩模的DI曝光,来代替使用光掩模的曝光。
接下来,例如,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感光性绝缘膏,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c的绝缘膏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绝缘层15d及绝缘层15e的绝缘膏层。另外,在隔着光掩模对之后成为绝缘层15e的绝缘膏层照射紫外线等之后,利用碱溶液等进行显影,由此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e的绝缘膏层形成通孔及开口。这里形成的通孔与之后成为连接导体层129aa的连接导体层重叠,并具有与之后成为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a的线圈导体层相同的形状。这里形成的开口与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c及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c的外部导体层重叠。
接下来,例如,通过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以Ag等为金属主成分的感光性导电膏,在通孔及开口的内部形成新的感光性导电膏层,并且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e的绝缘膏层上形成新的感光性导电膏层。另外,在隔着光掩模对感光性导电膏层照射紫外线等之后,利用碱溶液等进行显影,由此在通孔的内部形成之后成为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a的线圈导体层,并且形成与该线圈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b的线圈导体层。另外,在开口的内部形成与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c的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d的外部导体层,并且在该外部导体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e的外部导体层。另外,在开口的内部形成与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c的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d的外部导体层,并且在该外部导体层上形成之后成为第二外部导体层130be的外部导体层。另外,在之后成为绝缘层15e的绝缘膏层上形成与之后成为第一线圈导体层121ab的线圈导体层和之后成为第一外部导体层130ae的外部导体层连接的之后成为第一引出导体层122aa的引出导体层。
最后,例如,通过反复利用丝网印刷等涂布包含以硼珪酸玻璃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等的绝缘膏,形成之后成为绝缘层15f及绝缘层15g的绝缘膏层。
由此,制作母层叠体。
形成线圈导体层、引出导体层、连接导体层以及外部导体层的导体图案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光刻法,例如也可以是使用在导体图案的形状设置有开口的丝网印刷版来印刷层叠导电膏的方法,也可以是在利用溅射法、蒸镀法、压接箔的方法等形成导体膜之后,对导体膜进行蚀刻以便成为导体图案的形状的方法,也可以是利用半加成法形成负图案之后形成镀膜后,通过蚀刻等除去镀膜的不必要部分以便成为导体图案的形状的方法。
在形成线圈导体层、引出导体层、连接导体层以及外部导体层的导体图案时,通过多级形成导体图案来实现高纵横比,由此能够降低由高频下的电阻引起的损失。多级形成导体图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如上所述通过反复进行使用光刻法的工序来反复重叠导体图案的方法,也可以是将通过半加成法形成的导体图案反复重叠的方法,也可以是将通过半加成法形成的导体图案与通过对另外镀覆生长的镀膜进行蚀刻而形成导体图案按不同顺序重叠的方法,也可以是使通过半加成法形成的镀膜进一步镀覆生长的方法。
构成线圈导体层、引出导体层、连接导体层以及外部导体层的导体图案的导电材料不限定于上述以Ag等为金属主成分的感光性导电膏,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溅射法、蒸镀法、压接箔的方法、镀覆法等形成的包含Ag、Au、Cu等金属的导体。
形成绝缘膏层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光刻法,例如也可以是压接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片材的方法,也可以是旋涂绝缘材料的方法,也可以是喷涂绝缘材料的方法。
形成设置有通孔及开口的绝缘膏层的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光刻法,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压接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片材、旋涂绝缘材料、喷涂绝缘材料等的方法形成绝缘膜后,对绝缘膜进行激光加工、钻孔加工等,来设置通孔及开口的方法。
构成绝缘膏层的绝缘材料不限定于上述以硼珪酸玻璃为主成分的玻璃材料,例如也可以是陶瓷材料、环氧树脂、氟树脂、聚合物树脂等有机材料、玻璃环氧树脂等复合材料等。作为绝缘材料,特别优选为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小的材料。
<形成基体、线圈以及外部电极的工序>
首先,通过切割等切断母层叠体,由此将其分片化为多个未烧制的层叠体。
未烧制的层叠体具有:绝缘膏层叠部,通过层叠绝缘膏层而形成;线圈导体层叠部,通过层叠线圈导体层以使相邻的线圈导体层经由连接导体层电连接而形成;以及外部导体层叠部,通过层叠外部导体层而形成。
在分片化为未烧制的层叠体时,例如在未烧制的层叠体的切断面所包含的至少绝缘膏层叠部的底面,使外部导体层叠部在两处露出。
接下来,通过对未烧制的层叠体进行烧制,制作层叠体。
当对未烧制的层叠体进行烧制时,绝缘膏层成为绝缘层,由此绝缘膏层叠部成为基体10。另外,当对未烧制的层叠体进行烧制时,线圈导体层成为线圈布线,由此线圈导体层叠部成为线圈20。另外,当对未烧制的层叠体进行烧制时,两个外部导体层叠部的一个成为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一部分,另一个成为第二外部电极30b的一部分。
接下来,也可以对所得到的层叠体例如实施滚筒研磨处理,由此使基体10的角部及棱线部带有圆角。
最后,将烧制后的两个外部导体层叠部作为基底电极,通过镀覆处理,在各基底电极的表面上依次形成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关于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的厚度,各自例如为2μm以上、10μm以下。
这样,形成从基体10的表面侧依次具有基底电极、Ni镀层电极以及Sn镀层电极的第一外部电极30a及第二外部电极30b。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外部电极30a中,基底电极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a及底面12b)形成一体的面,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a及底面12b)隆起,以便覆盖基底电极。另外,在第二外部电极30b中,基底电极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b及底面12b)形成一体的面,Ni镀层电极及Sn镀层电极从基体10的表面(在图1中为基体10的端面11b及底面12b)隆起,以便覆盖基底电极。
形成外部电极的方法不限定于如上述那样对露出于未烧制的层叠体的切断面(例如,至少绝缘膏层叠部的底面)的外部导体层叠部实施镀覆处理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在如上所述使外部导体层叠部露出于未烧制的层叠体的切断面(例如,至少绝缘膏层叠部的底面)之后,将外部导体层叠部的露出部分浸渍(dip)于导电膏,或者通过溅射法在外部导体层叠部的露出部分成膜导电膏后,实施镀覆处理的方法。
由此,制造电感器部件1A。
电感器部件1A例如被制造为0402(0.4mm×0.2mm×0.2mm)尺寸。电感器部件1A的尺寸不限定于0402(0.4mm×0.2mm×0.2mm)尺寸。
[实施方式2]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感器部件中,第一线圈布线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感器部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相同。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4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B中,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第一引出布线22aa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b1-b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5表示电感器部件1B中的包含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边界以及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b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5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各自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
在图4及图5中,示出了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两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例子,但也可以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三个以上第一引出布线。以下,示出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三个或四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例子。
图6是表示相对于图5所示的结构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三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6所示,作为三个第一引出布线,除了第一引出布线22aa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之外,还设置有位于线圈轴方向上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b之间的第一引出布线22ac。
如图6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各自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
图7是表示相对于图6所示的结构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有四个第一引出布线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7所示,作为四个第一引出布线,除了第一引出布线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之外,还设置有位于线圈轴方向上的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之间的第一引出布线22ad。
如图7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d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d各自小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1a。
如以上那样,在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电感器部件(例如,电感器部件1B)中,同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电感器部件(例如,电感器部件1A)相比,抑制直流电阻(Rdc)的增加。
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优选彼此相同。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彼此相同。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彼此相同。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d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d彼此相同。
如以上那样,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的电感器部件中,与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或者一部分不同的电感器部件相比,抑制直流电阻的增加。另外,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的电感器部件中,多个第一引出布线的形成变得容易,并且线圈20的图案设计变得容易。
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结构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引出布线22ab靠基体10(参照图4)的表面侧。以下,将第一引出布线22aa作为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中的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的一个例子。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引出布线22aa靠基体10(参照图4)的内侧。
在本说明书中,一方的布线位于比另一方的布线靠基体的内侧是指相对于基体的同一表面,一方的布线与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线圈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另一方的布线与基体的表面之间的线圈轴方向上的距离。更具体而言,一方的布线位于比另一方的布线靠基体的内侧是指在线圈轴方向上,一方的布线与基体的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另一方的布线与基体的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即,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距基体10(参照图4)的表面(在图4中为侧面13a)的距离比第一引出布线22aa大。以下,将第一引出布线22ab作为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中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的一个例子。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小于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
图10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0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b之间以与两者相邻。以下,将第一引出布线22ac作为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中的第一中间引出布线的一个例子。
如图10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彼此相同。另一方面,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c。
如以上那样,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或一部分不同的电感器部件中,容易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中的、施加外部负载(特别是化学侵蚀负载)的路径中的应力。
在该情况下,当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小于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时,由于靠近容易施加外部负载(特别是化学侵蚀负载)的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变小,因此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特别容易抑制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附近中的、施加外部负载(特别是化学侵蚀负载)的路径中的应力。
另外,当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b小于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2aa时,容易确保良好的线圈特性。
如图6及图7所示,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存在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优选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间隔Xb彼此相同。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第一引出布线22ac与第一引出布线22ad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c、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d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d彼此相同。
如以上那样,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的电感器部件中,与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或一部分不同的电感器部件相比,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中的、施加外部负载(特别是化学侵蚀负载)的路径中的应力。另外,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的电感器部件中,多个第一引出布线的形成变得容易,并且线圈20的图案设计的自由度提高。
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也可以相互不同,也可以一部分不同。
图11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另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表示图6所示的结构的又一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以及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b也可以相互不同。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大于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b。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b大于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
如以上那样,在多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或一部分不同的电感器部件中,容易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附近的应力中的、施加外部负载(特别是化学侵蚀负载)的路径中的应力。
在该情况下,当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大于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b时,抑制在靠近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区域中引出布线密集,因此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靠近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区域中,残留在引出布线(特别是第一引出布线22aa)附近的应力。
另外,当第一引出布线22ab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b大于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c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Xa时,容易确保良好的线圈特性。
两个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被确定为上述确定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的一方的引出布线的截面中的另一方的引出布线侧的最外端、与上述确定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另一方的引出布线的截面中的一方的引出布线侧的最外端之间在线圈轴方向上的距离。
如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和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与第一引出布线22ab相反侧的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2aa优选位于相同的高度。另外,如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靠基体10的内侧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1a,即距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距离比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大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1a、和第一引出布线22ab的与第一引出布线22aa相反侧的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2ab优选位于相同的高度。
如以上那样,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b在线圈轴方向上尽量分离的电感器部件中,由于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应力的部位分散,因此抑制应力局部地增加。
如图4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B中,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两个第二引出布线22ba及第二引出布线22bb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同样地,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三个以上的第二引出布线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即,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在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引出布线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
多个第二引出布线的方式优选与上述多个第一引出布线的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3]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感器部件中,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感器部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相同。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13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C中,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第一引出布线22ae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第一引出布线22ae具有引出布线部23ae和引出布线部24ae。
引出布线部23ae与第一外部电极30a连接。
引出布线部24ae设置在引出布线部23ae与第一线圈布线21a之间,并且与两者连接。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c1-c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14表示电感器部件1C中的包含引出布线部23ae与引出布线部24ae的边界的截面。
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d1-d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15表示电感器部件1C中的包含引出布线部24ae与第一线圈布线21a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变大。
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从引出布线部23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3ae向引出布线部24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W24ae阶段性地变大。即,在图14及图1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分2个阶段变大。
此外,第一引出布线22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分3个阶段以上变大。
在图13、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例子中,从高度方向T观察时的第一引出布线22ae的外形在基体10的侧面13b侧呈阶梯状,以使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阶段性地变大。
此外,从高度方向T观察时的第一引出布线22ae的外形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呈阶梯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及侧面13b侧的两侧呈阶梯状,以使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阶段性地变大。
第一引出布线22a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逐渐变大。
例如,从高度方向T观察时的第一引出布线22ae的外形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b侧成为倾斜的直线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成为倾斜的直线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及侧面13b侧的两侧成为倾斜的直线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b侧成为曲线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成为曲线状,也可以在基体10的侧面13a侧及侧面13b侧的两侧成为曲线状,也可以是将它们组合多个而成的形状,以使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一线圈布线21a侧而逐渐变大。
如以上那样,在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的电感器部件中,能够抑制电流集中于第一引出布线。
如图13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C中,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第二引出布线22be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如图13所示,第二引出布线22be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随着从第二外部电极30b侧趋向第二线圈布线21b侧而变大。
第二引出布线22be的其他方式优选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22ae的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感器部件中,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此外,引出布线的数量被确定为与引出布线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数量。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感器部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相同。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1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D中,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第一引出布线22af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第一引出布线22af具有引出布线部23af、引出布线部24af以及引出布线部25af。
引出布线部23af与第一外部电极30a连接。
引出布线部24af设置在引出布线部23af与第一线圈布线21a之间,并且与两者连接。
引出布线部25af与引出布线部23af和第一线圈布线21a电连接,使得与引出布线部24af并列。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e1-e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17表示电感器部件1D中的包含引出布线部23af与引出布线部24af的边界的截面。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f1-f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18表示电感器部件1D中的包含引出布线部24af(引出布线部25af)与第一线圈布线21a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数量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增加。
在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数量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从一个(引出布线部23af)增加为两个(引出布线部24af及引出布线部25af)。
此外,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数量也可以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第一线圈布线21a侧而以上述以外的方式增加。例如,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数量也可以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30a侧趋向一线圈布线21a侧而从一个增加为三个,也可以在从一个增加为两个之后,从两个增加为三个。在上述例子中,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数量在最靠第一外部电极30a侧为一个,但也可以为多个。
如以上那样,在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的电感器部件中,能够抑制电流集中于第一引出布线。
如图16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D中,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第二引出布线22bf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第二引出布线22bf的数量也可以随着从第二外部电极30b侧趋向第二线圈布线21b侧而增加。
第二引出布线22bf的其他方式优选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22af的方式相同。
[实施方式5]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感器部件中,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感器部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相同。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g1-g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0表示图19所示的电感器部件中的包含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的边界的截面。
在图19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E中,如图20所示,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
在电感器部件1E中,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A相比,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附近容易残留应力的部位远离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E中,即使对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在图19及图20中,示出了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多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优选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各个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h1-h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2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中的包含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的边界的截面。
图23是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j1-j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3表示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中的包含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线圈布线的边界的截面。
在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E’中,如图22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
在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E’中,如图23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与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2aa位于不同的高度。另外,在图21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E’中,如图23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靠基体10的内侧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1a,即距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距离比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1a大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1a、与位于比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2aa靠基体10的内侧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2aa,即距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a)的距离比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22aa大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F22aa位于相同的高度。
如以上那样,在电感器部件1E’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与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尽量分离,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E相比,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附近容易残留应力的部位远离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E’中,即使对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在图21、图22以及图23中,示出了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多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的方式。在该情况下,优选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各个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的状态下,对于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线圈布线21a的一端部E21a与第一引出布线的一端部位于不同的高度,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线圈布线21a的另一端部F21a和第一引出布线的另一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如图19及图21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两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两端部也可以相互错开。在该情况下,如图21所示,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二线圈布线21b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与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也可以位于不同的高度。另外,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线圈布线21b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靠基体10的内侧的第二线圈布线21b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即距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b)的距离比第二线圈布线21b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大的第二线圈布线21b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与位于比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靠基体10的内侧的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即距基体10的表面(这里为侧面13b)的距离比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b侧的端部)大的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另一端部(这里为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也可以位于相同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以及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示出了基体的安装面与线圈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的例子,但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基体的安装面与线圈轴方向垂直的方式。
[实施方式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感器部件中,基体10的表面包括与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线圈轴方向上与底面相对的顶面,基体的底面是安装面。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感器部件中,多个线圈布线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引出布线靠基体的顶面侧,各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第二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感器部件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感器部件相同。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所示的电感器部件1F具有基体10、线圈5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
如图24所示,在电感器部件1F中,基体10的表面包括在长度方向L上相对的端面11a及端面11b、在高度方向T上相对的顶面12a及底面12b、以及在宽度方向W上相对的侧面13a及侧面13b。在电感器部件1F中,高度方向T与线圈50的线圈轴方向平行。即,在电感器部件1F中,基体10的表面包括与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12b和在线圈轴方向上与底面12b相对的顶面1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线圈轴方向设为与高度方向T平行的方向。
在电感器部件1F中,基体10的底面12b是安装面。更具体而言,基体10的底面12b是在安装电感器部件1F时与安装对象物(例如,基板)对置的安装面。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F中,基体10的安装面,即基体10的底面12b与线圈轴方向垂直。
如图24所示,线圈50设置在基体10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线圈50的线圈轴方向是线圈50的线圈轴CB延伸的方向,如上所述,与作为基体10的安装面的底面12b垂直。
如图24所示,线圈50通过将沿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51a及第二线圈布线51b。
第一线圈布线51a存在于多个线圈布线中的线圈轴方向上的基体10的顶面12a侧的最外位置。
第二线圈布线51b存在于多个线圈布线中的线圈轴方向上的基体10的底面12b侧的最外位置。
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线圈布线51a和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沿线圈轴方向贯通存在于两者之间的绝缘层的连接导体59a电连接。
如图24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与线圈50的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构成线圈50的第一线圈布线5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如图24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延伸至端面11a的一部分。即,第一外部电极30a除了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还露出于基体10的端面11a的一部分。
如图24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与线圈5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构成线圈50的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一个第二引出布线5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
如图24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延伸至端面11b的一部分。即,第二外部电极30b除了露出于基体10的底面12b的一部分之外,还露出于基体10的端面11b的一部分。
如图24所示,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引出布线52ba靠基体10的顶面12a侧。
如图24所示,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引出布线52b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在电感器部件1F中,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二引出布线52b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由此抑制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残留在第一引出布线52aa附近的应力。因此,在电感器部件1F中,即使对第一引出布线52aa附近的基体10及第一外部电极30a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在图24中,示出了第一线圈布线51a经由一个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并且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一个第二引出布线5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的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第一线圈布线51a经由多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并且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多个第二引出布线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的方式。即,也可以第一线圈布线51a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并且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只要各个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第二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即可。换言之,只要所有的第一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大值小于所有的第二引出布线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最小值即可。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实施方式7]
以下,将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的第二方式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说明。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所示的电感器部件2A具有基体10、线圈2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
构成电感器部件2A的基体10、线圈2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分别与构成上述电感器部件1A的基体10、线圈2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线圈轴方向设为与宽度方向W平行的方向。
如图25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与线圈20的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25所示,构成线圈20的第一线圈布线21a经由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如图25所示,优选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电感器部件2A中,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线圈布线2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A相比,抑制直流电阻的增加。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k1-k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6表示电感器部件2A中的包含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26所示,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
在电感器部件2A中,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A相比,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附近容易残留应力的部位远离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因此,在电感器部件2A中,即使对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E30a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如图26所示,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与线圈轴方向及长度方向L正交的高度方向T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一端部G22aa’和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一端部G30a位于相同的位置。由此,抑制第一引出布线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之间的杂散电容。
如图25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与线圈2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25所示,构成线圈20的第二线圈布线21b也可以经由第二引出布线2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
如图25所示,优选第二引出布线22b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线圈布线21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如图25所示,优选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两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在图25中,示出了基体的安装面与线圈轴方向平行的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基体的安装面与线圈轴方向垂直的方式。
优选第一引出布线22aa’及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其他方式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以及实施方式6的第一引出布线及第二引出布线相同。
对于电感器部件2A,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一引出布线22aa’的两端部E22aa’及F2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两端部E30a及F30a相互错开的结构例如通过相对于第一线圈布线21a及第一引出布线2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的电感器部件,减小第一线圈布线21a与第二线圈布线21b之间的绝缘层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或者增大第一外部电极30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来实现。对于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线圈轴方向上,第二引出布线22ba’的两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两端部相互错开的结构,也同样地实现。
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在第三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二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上述顶面侧,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及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上述第二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实施方式8]
以下,将本发明的电感器部件的第三方式的一个例子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感器部件进行说明。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感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3A具有基体10、线圈5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
构成电感器部件3A的基体10、线圈5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分别与构成上述电感器部件1F的基体10、线圈50、第一外部电极30a以及第二外部电极30b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线圈轴方向设为与高度方向T平行的方向。
如图27所示,第一外部电极30a与线圈50的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构成线圈50的第一线圈布线51a经由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电连接。
如图27所示,优选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线圈布线5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在电感器部件3A中,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线圈布线51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F相比,抑制直流电阻的增加。
如图27所示,第二外部电极30b与线圈50的另一端部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如图27所示,构成线圈50的第二线圈布线51b经由第二引出布线5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电连接。
如图27所示,优选第二引出布线52b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二线圈布线51b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如图27所示,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引出布线52ba’靠基体10的顶面12a侧。
图28是表示图2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m1-m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8表示电感器部件3A中的包含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边界的截面。
图29表示图27所示的电感器部件的沿着线段n1-n2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更具体而言,图29表示电感器部件3A中的包含第二引出布线52ba’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边界的截面。
如图28及图29所示,在从与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与线圈轴方向及长度方向L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第一引出布线52aa’的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a大于第二引出布线52ba’的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b。
在电感器部件3A中,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宽度方向W上,第一引出布线52aa’的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a大于第二引出布线52ba’的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b,由此与电感器部件1F相比,在制造过程中的烧制时在第一引出布线52aa’的附近容易残留应力的部位远离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因此,在电感器部件3A中,即使对基体10的侧面13a以及第一外部电极30a中的基体10的侧面13a侧的端部施加外部负载,也能够抑制以外部负载为触发的第一引出布线52aa’与基体10的界面剥离,结果抑制裂纹的产生。
第一引出布线52aa’及第二引出布线52ba’的其他方式优选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以及实施方式6的第一引出布线及第二引出布线相同。
对于电感器部件3A,在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在宽度方向W上,第一引出布线52aa’的端部与第一外部电极30a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a大于第二引出布线52ba’的端部与第二外部电极30b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Yb的结构例如通过相对于电感器部件1F的第一线圈布线51a及第一引出布线52aa在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的结构,使第一引出布线52aa’比第二引出布线52ba’向基体10的侧面13b侧弯曲,或者使第一外部电极30a比第二外部电极30b向基体10的侧面13a侧扩展来实现。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以下的内容。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
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2>根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3>根据<2>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
<4>根据<2>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5>根据<4>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2>~<5>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存在三个以上,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
<7>根据<2>~<5>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以及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之间以与两者相邻,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以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
<8>根据<7>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9>根据<2>~<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10>根据<1>~<9>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
<11>根据<1>~<9>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
<12>根据<1>~<11>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13>根据<12>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一端部位于不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位于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另一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14>根据<1>~<13>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和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相当于在从上述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开始倾斜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开始延伸的部位的角部处连接。
<15>根据<1>~<14>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平行的底面、和在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16>根据<1>~<14>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17>根据<16>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线圈布线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二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上述顶面侧,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上述第二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18>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
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19>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上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露出于上述基体的表面,
上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上述线圈通过将沿上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上述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二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上述顶面侧,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及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上述第二引出布线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20>根据<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一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21>根据<4>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22>根据<7>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23>根据<18>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24>根据<18>或<23>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一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25>根据<18>或<23>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26>根据<25>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
<27>根据<25>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28>根据<27>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29>根据<27>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30>根据<25>~<29>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存在三个以上,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
<31>根据<25>~<29>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以及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之间以与两者相邻,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以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
<32>根据<3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33>根据<31>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34>根据<25>~<33>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35>根据<18>、<23>~<34>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
<36>根据<18>、<23>、<25>~<34>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
<37>根据<18>、<23>~<36>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一端部位于不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位于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另一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38>根据<18>、<23>~<37>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相当于在从上述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开始倾斜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开始延伸的部位的角部处连接。
<39>根据<18>、<23>~<3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平行的底面和在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40>根据<18>、<23>~<3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上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与上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上述第一外部电极及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上述基体的上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41>根据<40>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线圈布线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二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上述顶面侧,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上述第二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42>根据<19>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43>根据<19>或<42>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一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44>根据<19>或<42>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45>根据<44>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
<46>根据<44>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47>根据<46>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48>根据<46>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49>根据<44>~<4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存在三个以上,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
<50>根据<44>~<4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以及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之间以与两者相邻,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以及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
<51>根据<50>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52>根据<50>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上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53>根据<44>~<52>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多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上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的与上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54>根据<19>、<42>~<53>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
<55>根据<19>、<42>、<44>~<53>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上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
<56>根据<19>、<42>~<55>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在从与上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57>根据<56>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一端部位于不同的高度,
在从上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位于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上述一端部靠上述基体的内侧的上述第一引出布线的另一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58>根据<19>、<42>~<57>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上述第一线圈布线和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相当于在从上述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从上述第一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开始倾斜且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开始延伸的部位的角部处连接。
<59>根据<19>、<42>~<58>中任一个所记载的电感器部件,
各个上述第一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上述第二引出布线在上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Claims (19)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
所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所述线圈通过将沿所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所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
各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线圈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经由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彼此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相互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存在三个以上,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彼此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第一内侧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以及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在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之间且与两者相邻的位置,
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以及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中间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包括第一外侧引出布线、和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的第一内侧引出布线,
在从与所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的与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在从所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所述一端部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的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内侧引出布线的与所述第一外侧引出布线相反侧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随着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所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变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数量随着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侧趋向所述第一线圈布线侧而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从与所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一端部位于不同的高度,
在从所述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所述一端部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的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另一端部、和位于比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所述一端部靠所述基体的内侧的位置的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另一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布线和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相当于在从所述线圈轴方向观察时从所述第一线圈布线的直线状部分开始倾斜且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开始延伸的部位的角部处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所述线圈轴方向平行的底面、和在与所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所述基体的所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所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所述基体的所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线圈布线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线圈布线,
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二引出布线靠所述基体的所述顶面侧的位置,
各个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各个所述第二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的尺寸。
18.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
所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所述线圈通过将沿所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所述线圈布线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线圈布线,
在从与所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两端部相互错开。
19.一种电感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体;
线圈,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内部,并且沿着线圈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
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以及
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基体的表面露出,
所述基体包含绝缘体,
所述基体的表面包括与所述线圈轴方向垂直的底面、和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顶面,
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至少在所述基体的所述底面以相互分离的方式露出,
所述线圈通过将沿所述线圈轴方向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电连接而形成,
多个所述线圈布线包括:第一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经由至少一个第二引出布线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引出布线在所述线圈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第二引出布线靠所述基体的所述顶面侧的位置,
在从与所述线圈轴方向正交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在与所述线圈轴方向及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出布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引出布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端部之间的最小距离。
CN202311322119.6A 2022-12-14 2023-10-12 电感器部件 Pending CN1181977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99536A JP2024085157A (ja) 2022-12-14 2022-12-14 インダクタ部品
JP2022-199536 2022-1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97763A true CN118197763A (zh) 2024-06-14

Family

ID=91409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2119.6A Pending CN118197763A (zh) 2022-12-14 2023-10-12 电感器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203631A1 (zh)
JP (1) JP2024085157A (zh)
CN (1) CN11819776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85157A (ja) 2024-06-26
US20240203631A1 (en) 2024-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0138B (zh) 电感器部件
CN108288536B (zh) 电感元件
CN108288534B (zh) 电感部件
JP6520861B2 (ja) 電子部品
CN112951541A (zh) 电子部件
KR20190069076A (ko)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80061555A1 (en)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21027228A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および電子部品
JP2002319519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36336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CN118197763A (zh) 电感器部件
US20220270803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KR101912284B1 (ko) 인덕터 제조방법 및 인덕터
CN118335450A (zh) 电感器部件
JP7352200B2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
US20240153692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JP7435528B2 (ja) インダクタ部品
US20220293329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24018531A (ja) 電子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40012926A (ko) 적층형 전자 부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21141163A (ja) 積層コイル部品
JP2007019438A (ja) チップコイ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