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0373A -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40373A CN118040373A CN202211358244.8A CN202211358244A CN118040373A CN 118040373 A CN118040373 A CN 118040373A CN 202211358244 A CN202211358244 A CN 202211358244A CN 118040373 A CN118040373 A CN 1180403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shell
- maximum width
- cable connector
- ring
- en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97 Zn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该电缆连接器包含一金属壳体、一绝缘座及一缆线;该金属壳体由后至前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一本体及一插接端部,其中该插接端部包含一形成有多个穿孔的端部本体、一自该端部本体向前延伸的环部及多个自该环部向后延伸的弹片;该缆线固定于该绝缘座中,再一并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中;如此,透过一体形成的该金属壳体,可省去繁复的制造及组装步骤并简化制程,且藉由各该弹片自该环部向后延伸的设计,可避免各该弹片于插接过程中承受过大应力而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0A及图10B,现有一种电缆连接器包含一外壳体5、一绝缘座6及一缆线7;该外壳体5系包含独立的一第一壳体51及一第二壳体52,其中该第一壳体51包含一前部511及一后部512,该前部511一体向前延伸形成一环部513及多个弹片514;其中该些弹片514的自由端靠近该环部513,又该绝缘座6匹配容置于该第一壳体51及该第二壳体52的部分之内,且其前端位于该第一壳体51的该环部513的后侧;该缆线7自该第二壳体52后端穿入该第二壳体52,且该缆线7的一芯线70系进一步穿入该绝缘座6,并固定于其中。
由于上述电缆连接器的该外壳体5由独立的该第一及第二壳体51、52组成,为两件式构造,故该第一及第二壳体51、52必须分别制造,并再多经一道相互组装成该外壳体5的步骤,才能制成该电缆连接器,而使得该电缆连接器的组装步骤复杂,且该外壳体5经多次插、拔后,该第一及第二壳体51、52可能有发生相互脱离的疑虑;此外,由于各该弹片514的延伸方向与该电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同向,于插接过程中,若电缆连接器偏离正确插接轨迹,容易使得各该弹片514靠近该环部513的自由端首当其冲地接触偏斜的对应连接器而被过度压迫,承受过大的应力而弯折变形;因此,有必要改良现有电缆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电缆连接器的外壳体为两件式构造,而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出一种改良的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以解决上述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令上述电缆连接器包含:
一金属壳体,由后至前依序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一本体及一插接端部;其中该插接端部包含:
一端部本体,向前延伸一环部,且该端部本体形成多个穿孔;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对应该些穿孔,并自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
一绝缘座,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及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内,并包含二前后贯穿该绝缘座的内导体接触件;以及
一缆线,包含:
一外绝缘套,匹配套接在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内;以及
二内导体,自该外绝缘套突出,并向前穿入该绝缘座中,以分别与该绝缘座中的对应二内导体接触件连接固定。
由上述说明可知,该电缆连接器使用一体形成的该金属壳体,即可供该绝缘座匹配容置于其该本体及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中,并供该缆线穿入其中,而使其二内导体与该绝缘座的对应该内导体接触件连接固定于该绝缘座中,又该插接端部的各该弹片系自其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与该电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反向,且各该弹片的自由端远离该环部,故各该弹片的自由端可避免电缆连接器偏离正确插接轨迹而受到过大应力;因此,本发明一体式的金属壳体可省去繁复的制造及组装步骤,确实能简化制程,且多次插、拔也不会有发生相互脱离的疑虑,又藉由各该弹片自该环部向后延伸的设计,可进一步避免各该弹片于插接过程中承受过大应力,防止各该弹片变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令上述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由后至前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一本体及一插接端部;其中插接端部系包含:
一端部本体,向前延伸一环部,且该端部本体形成多个穿孔;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对应该些穿孔,并自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
由上述说明可知,该金属壳体一体形成并可供电缆连接器使用,又该插接端部的各该弹片自其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与该电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反向,且各该弹片的亦由端远离该环部,故各该弹片的自由端可避免电缆连接器偏离正确插接轨迹而受到过大应力;因此,本发明一体式的金属壳体可省去繁复的制造及组装步骤,确实能简化制程,且多次插、拔也不会有发生相互脱离的疑虑,又藉由各该弹片自该环部向后延伸的设计,可进一步避免各该弹片于插接过程中承受过大应力,防止各该弹片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图1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图1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于插接状态的一使用示意剖面图。
图4:图1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于插接状态的另一使用示意剖面图。
图5:图1的A-A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6: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7:图6的B-B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8: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壳体的一立体图。
图9A:图8的C-C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9B:图8的D-D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10A:现有一种电缆连接器的一侧视平面图。
图10B:图10A的一局部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A:线端连接器 1B:板端连接器
10:金属壳体 100:套接端部
110:本体 111:凹环部
112:第一环段 113:第二环段
120:插接端部 130:端部本体
131a、131b:穿孔 140:环部
150:弹片 151:凸部
160:第一塑胶外壳 170:第二塑胶外壳
180:板端壳体 181:第二绝缘座
190:柱状接触件 191:插接端
2:第一绝缘座 20:内导体接触件
21:容置槽 3:缆线
30:外绝缘套 31:内导体
32:电介质 33:线夹套管
34:外导体 4:遮蔽金属件
40:顶板 41:侧板
42:分隔件 5:外壳体
51:第一壳体 511:前部
512:后部 513:环部
514:弹片 52:第二壳体
6:绝缘座 7:缆线
70: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系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其包含一金属壳体10、一第一绝缘座2以及一缆线3,并可进一步包含一遮蔽金属件4;其中该缆线3系固定于该第一绝缘座2中,再一并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10中。
上述金属壳体10系由后至前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100、一本体110以及一插接端部120;于一实施例,该套接端部100系呈一筒状,并具有一最大宽度;于本实施例,该套接端部100系匹配该缆线3而呈一圆筒状,故如图4所示,该套接端部100的该最大宽度W1即为其外直径,但该套接端部100的形状并不以圆筒状为限。
于本实施例,上述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系大致呈一椭圆筒状,并具有一最大宽度,故如图5所示,该本体110的垂直截面亦大致呈一椭圆形,该本体110的最大宽度即为其相对二侧壁的外表面间的最大距离,但该本体110的形状同样不以椭圆筒状为限;又于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本体110的最大宽度W2系大于该套接端部100的最大宽度W1。
上述金属壳体10的该插接端部120系包含一端部本体130、一环部140及多个弹片150,其中该端部本体130系贯穿形成有多个穿孔131a、131b;于本实施例,该端部本体130系与该本体110同样呈一椭圆筒状,其顶壁、底壁系分别贯穿形成一穿孔131a,其相对二侧壁系分别贯穿形成一穿孔131b,如图1及图2所示,形成于该端部本体130的该顶、底壁的该二穿孔131a的宽度系可大于形成于其该二侧壁的该二穿孔131b的宽度,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该环部140系自该端部本体130向前延伸;于本实施例,该环部140系可进一步自该端部本体130向前延伸并内缩形成。该些弹片150系分别对应该些穿孔131a、131b,并自该环部140一体向后延伸,故该些弹片150的延伸方向系与该电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反向,且各该弹片150的自由端远离该环部140;于本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该环部140的顶壁及底壁可分别对应该端部本体130较宽的该二穿孔131a,一体向后延伸形成二相间隔的弹片150在各该穿孔131a中,又该环部140的相对二侧壁则可对应该端部本体130较窄的该二穿孔131b一体向后延伸形成一弹片150于各该穿孔131b,但不以此为限;又于本实施例,各该弹片150系分别包含一凸部151,各该凸部151系分别自各该弹片150的自由端延伸形成,并突出于该金属壳体10的外侧,其中凸部151系可为一弧形凸部151;于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凸部151与对应穿孔131a远离该环部140的壁面之间系保持一距离L;于本实施例,该距离L可为1mm,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该插接端部120的最大宽度可匹配该本体110的最大宽度,具体而言,即该插接端部120的端部本体130的最大宽度可匹配该本体110的最大宽度。
上述第一绝缘座2系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及该插接端部120的该端部本体130内,并包含二前后贯穿该第一绝缘座2的内导体接触件20;于本实施例,该二内导体接触件20均可为空中接头端子,但不以此为限。于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第一绝缘座2系可包含二前后贯穿形成的容置槽21,以供对应的内导体接触件20穿入并容置于其中。
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缆线3系与该第一绝缘座2保持间距,并包含一外绝缘套30及二内导体31;该外绝缘套30系匹配套接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套接端部100内;于一实施例,该二内导体31系自该外绝缘套30的前端突出,且该第一绝缘座2与该缆线3的间距系令该二内导体31的部分未穿入该第一绝缘座2中;于本实施例,该二内导体31系向前穿经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再穿入该第一绝缘座2中,以分别与该第一绝缘座2中的对应该内导体接触件20连接固定。
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缆线3可进一步包含二电介质32、一线夹套管33以及一外导体34;如图2及图4所示,该二电介质32系分别外露于该外绝缘套30并向前延伸,且位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内,以分别包覆该二内导体31穿经该本体110,且未穿入该第一绝缘座2的部分;于本实施例,该电介质32系以绝缘材料制成,以使该二内导体31相互电绝缘。该线夹套管33系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中,并位于该第一绝缘座2及该缆线3之间,以套设于该二电介质32的部分;于本实施例,该线夹套管33系与该第一绝缘座2保持间距,并靠近该外绝缘套30,以夹合该二电介质32自该外绝缘套30突出的部分,并将该部分收拢于其中。该外导体34的一第一部分系位于该二电介质32与该外绝缘套30及该线夹套管33之间,再如图2至图4所示,该外导体34的一第二部分系一体向前延伸出该线夹套管33后,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中沿该线夹套管33向外、向后反折而套设在该该线夹套管33的外侧,即该第二部分系位于该线夹套管33与该本体110之间,以及该外绝缘套30与该套接端部100之间;于本实施例,该外导体34可为一金属网,借以电连接该金属壳体10,而可将外界噪声及电磁干扰透过该外导体34电性接地并导离该电缆连接器。
上述遮蔽金属件4系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110,并如图3及图4所示,位于该第一绝缘座2及该线夹套管33之间;该遮蔽金属件4系包含一体形成的一顶板40、二侧板41及一分隔件42;该顶板40系位于该二电介质32的上侧与该本体110的顶壁之间;该二侧板41系自该顶板40的相对二侧向下延伸,并分别位于该二电介质32的外侧与该本体110的二相对侧壁之间;该分隔件42系自该顶板40向下突伸入该二电介质32之间,以分隔开该二电介质32;于一实施例,上述缆线3的该线夹套管33系可套设于该二电介质32未被该遮蔽金属件4分隔开的部分。于本实施例,该遮蔽金属件4系可以锌合金一体压铸形成,并可遮蔽电磁干扰,提高该电缆连接器进行高频信号传输的效率。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的电缆连接器可匹配固定于一第一塑胶外壳160内,而形成一线端连接器1A。对应该线端连接器1A的一板端连接器1B系包含一第二塑胶外壳170、一板端壳体180及二柱状接触件190,其中该板端壳体180系匹配固定于该第二塑胶外壳170中,且一第二绝缘座181系匹配容置于该板端壳体180中;该二柱状接触件190系对应该线端连接器1A的该绝缘座二内导体接触件20,并穿入且固定于该第二绝缘座181内,且该二柱状接触件190的一插接端191系分别突出该第二绝缘座181。图3及图4所示的该线端连接器1A系插接于该板端连接器1B,其中该第一及二塑胶外壳160、170系相互固定,使该线端及板端连接器1A、1B不会脱离;该线端连接器1A的该金属壳体10的该插接端部120及该本体110的前端系匹配穿入并容置于该板端连接器1B的该板端壳体180内,且各该弹片150的该凸部151系分别抵靠于板端壳体180内壁面,以进一步使该金属壳体10及该板端壳体180相互固定;该二柱状接触件190的该插接端191系分别穿入并接触对应内导体接触件20,而可进一步进行电性及信号传递。
请参阅图6及图7,系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6所示的电缆连接器系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惟不同之处在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系对应该遮蔽金属件4进一步内缩形成一凹环部111;于本实施例,由于该遮蔽金属件4的位置靠近该套接端部100,该凹环部111系可靠近该套接端部100并远离该插接端部120,且如图7所示,该凹环部111系匹配该遮蔽金属件4,且其内顶壁及二相对内侧壁系分别抵靠于该遮蔽金属件4的该顶板40及该二侧板41。综上所述,于本实施例,该遮蔽金属件4系透过抵靠于该与该金属壳体10的该凹环部111,而与该金属壳体10电连接,可进一步将噪声依序透过该金属壳体10、图3及图4所示的电连接该金属壳体10的该外导体34接地导离该电缆连接器,更加提高该电缆连接器进行高频信号传输的效率。于一实施例,该本体110的该凹环部111系可与该本体110同样大致呈一椭圆筒状,且其垂直截面亦大致呈一椭圆形。
再请参阅图8,系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其系与图1所示的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故图8仅示出该金属壳体10;本发明电缆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该金属壳体10的该本体110系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环段112及一第二环段113,其中该第一环段112系靠近该插接端部120,而该第二环段113系靠近该套接端部100,且该第二环段113的最大宽度系大于该第一环段112的最大宽度。于本实施例,该第一环段112的长度系可小于该第二环段113,其中如图8及图9A所示,该第一环段112系呈一椭圆筒状,其垂直截面大致呈一椭圆形,且该第一环段112的最大宽度可匹配该插接端部120的最大宽度;于本实施例,该插接端部120的该端部本体130系可与该第一环段112同样呈一椭圆筒状。该第二环段113的最大宽度系大于该套接端部100的最大宽度;于本实施例,如图8及图9B所示,该第二环段113亦呈一圆筒状,故其垂直截面呈圆形,该本体110的最大宽度W3即为该第二环段113的外直径,但该本体110的该第二环段113的形状并不以圆筒状为限;于一实施例,该第二环段113的最大宽度W3系大于该套接端部100的最大宽度W4;于本实施例,该第二环段113的外直径系大于该套接端部100的外直径。
由上述说明可知,该电缆连接器系使用一体形成的该金属壳体,不必再使用分别制造的两件式壳体,并可省去繁复的套接、组装步骤;此外,该插接端部的各该弹片系自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与该电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呈反向,且各该弹片的自由端远离该环部,可避免各该弹片的自由端因电缆连接器偏离正确插接轨迹,所承受的过大应力;又透过进一步将该遮蔽金属件匹配容置于该缆线的该二电介质及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之间,可遮蔽该电缆连接器的外部电磁干扰,有效提高该电缆连接器进行高速信号传输的效率;如此,本发明确实能简化该电缆连接器的制程,且纵使进行多次插、拔,该金属壳体也不会发生脱离的疑虑,并可防止各该弹片变形。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壳体,由后至前依序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一本体及一插接端部;其中该插接端部包含:
一端部本体,向前延伸一环部,且该端部本体形成多个穿孔;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对应该些穿孔,并自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
一绝缘座,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及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内,并包含二前后贯穿该绝缘座的内导体接触件;以及
一缆线,包含:
一外绝缘套,匹配套接在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内;以及
二内导体,自该外绝缘套突出,并向前穿入该绝缘座中,以分别与该绝缘座中的对应二内导体接触件连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绝缘座与该缆线保持一第一横向间距,令该二内导体的部分未穿入该绝缘座中;
该缆线进一步包含二电介质,位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内,并分别包覆未穿入该绝缘座中的该二内导体的部分;以及
一遮蔽金属件进一步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中,并位于该绝缘座及该缆线之间,其包含:
一顶板,位于该二电介质的上侧及该本体的顶壁间;
二侧板,自该顶板的相对二侧一体向下延伸,并分别位于该二电介质的外侧及该本体的二相对侧壁间;以及
一分隔件,自该顶板一体向下突伸入该二电介质的内侧之间,以分隔开该二电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遮蔽金属件与该缆线保持一第二横向间距,该二电介质在该第二横向间距中的部分相邻并排;以及
该缆线进一步包含:
一线夹套管,匹配容置于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中,并位于该遮蔽金属件与该缆线之间,以套设于该二电介质相邻并排的部分;
一第一外导体,位于该二电介质与该外绝缘套及该线夹套管之间;以及
一第二外导体,位于该外绝缘套与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以及该线夹套管与该本体之间;其中该第二外导体一体连接该第一外导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插接端部的该环部自该端部本体向前延伸并进一步内缩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弹片近其自由端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凸部,并突出于该金属壳体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弹片的该凸部为一弧形凸部。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蔽金属件以锌合金一体压铸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最大宽度大于其该套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最大宽度匹配其该插接端部的最大宽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其该最大宽度;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与该本体的椭圆筒状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对应该遮蔽金属件进一步内缩形成一凹环部;其中该凹环部的顶壁及二相对侧壁分别抵靠于该遮蔽金属件的该顶板及该二侧板。
11.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包含一靠近该插接端部的第一环段及一靠近该套接端部的第二环段;其中:
该第一环段呈一椭圆筒状,且该第一环段的最大宽度匹配该插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第二环段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套接端部的最大宽度及该第一环段的最大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环段的长度小于该第二环段;
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其该最大宽度;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该第二环段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该本体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与该本体的该第一环段的椭圆筒状相同。
13.一种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由后至前一体形成一套接端部、一本体及一插接端部;其中该插接端部包含:
一端部本体,向前延伸一环部,且该端部本体形成多个穿孔;以及
多个弹片,分别对应该些穿孔,并自该端部本体的该环部一体向后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插接端部的该环部自该端部本体向前延伸并进一步内缩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弹片近其自由端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凸部,并突出于该金属壳体的外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弹片的该凸部为一弧形凸部。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最大宽度大于其该套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最大宽度匹配其该插接端部的最大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其该最大宽度;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与该本体的椭圆筒状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进一步内缩形成一凹环部;其中该凹环部靠近该套接端部并远离该插接端部。
20.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包含一靠近该插接端部的第一环段及一靠近该套接端部的第二环段;其中:
该第一环段呈一椭圆筒状,且该第一环段的最大宽度匹配该插接端部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第二环段的最大宽度大于该套接端部的最大宽度及该第一环段的最大宽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环段的长度小于该第二环段;
该金属壳体的该套接端部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其该最大宽度;
该金属壳体的该本体的该第二环段呈一圆筒状,其外直径为该本体的最大宽度;以及
该金属壳体的该插接端部的该端部本体呈一椭圆筒状,与该本体的该第一环段的椭圆筒状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8244.8A CN118040373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58244.8A CN118040373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40373A true CN118040373A (zh) | 2024-05-14 |
Family
ID=9098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58244.8A Pending CN118040373A (zh) | 2022-11-01 | 2022-11-01 |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40373A (zh) |
-
2022
- 2022-11-01 CN CN202211358244.8A patent/CN11804037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80586B (zh) | 背板連接器組件 | |
US896123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ating member having anti-mismating portion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insertion | |
US7137825B2 (en) | Shielded electrical jack connector | |
US7094103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 members | |
US6241556B1 (en) | Retention member for connector | |
KR100968327B1 (ko) | 다극동축커넥터 | |
US6210230B1 (en) | Cable connector | |
JP7032978B2 (ja) |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30040493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improved shell | |
US7922532B2 (en) | Cabl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grounding means | |
US6749463B1 (en) | Shield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6821151B2 (en) |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4024160A (zh) |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 |
JP7563322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173876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336180A (zh) |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 |
CN118040373A (zh) | 电缆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 |
CN115693295A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1147845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4914749A (zh) |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 |
TWI802517B (zh) | 電纜連接器及其金屬殼體 | |
CN110661125B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6031712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9411921B (zh) | 高频大电流usb插座 | |
US2009016307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etallic shel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