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4160A -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4160A
CN114024160A CN202111281307.XA CN202111281307A CN114024160A CN 114024160 A CN114024160 A CN 114024160A CN 202111281307 A CN202111281307 A CN 202111281307A CN 114024160 A CN114024160 A CN 114024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differential signal
recepta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13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24160B (zh
Inventor
黄斌
郭荣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uxsh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13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4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160A/zh
Priority to US17/884,828 priority patent/US2023013722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24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4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01R24/22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01R24/30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组合件,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组件以及插座连接器组件。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金属外壳以及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若干插头端子模组,所述插头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包括金属框体以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若干插座端子模组,所述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环绕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的金属屏蔽围绕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SFP连接器组合件通常包括SFP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SFP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SFP插座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金属框体以及位于所述金属框体内的SFP插座连接器。所述SFP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中且间隔布置的若干导电端子模组,其中每一个导电端子模组包括绝缘片以及嵌入成型在所述绝缘片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在所述若干导电端子模组中,一些导电端子模组为信号端子模组,一些导电端子模组为接地端子模组。组装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模组相互叠靠在一起,其中相邻的两个信号端子模组组成一个差分对。需要说明的是,差分对中两个信号端子位于不同的端子模组上。
所述SFP插头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内置电路板、与所述内置电路板相连的线缆以及包裹在所述内置电路板上的壳体。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舌片部,所述舌片部的表面设有金手指。
当所述SFP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入所述SFP插座连接器组件中且插接到位时,所述舌片部上的金手指与所述SFP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相接触,以传输数据。
然而,随着连接器对数据传输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连接器组合件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置紧凑且易于实现高速传输的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第一端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的安装空间;以及
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且并排布置的若干插头端子模组;
其中,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包括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第一顶壁、第一底壁、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所述安装空间由所述第一顶壁、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围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包括所述第一顶壁、自所述第一顶壁的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壁部以及自所述第一顶壁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包括所述第一底壁、自所述第一底壁的一侧延伸的第三侧壁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底壁的另一侧延伸的第四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包括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三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包括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四侧壁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的开口;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中的插头散热器,所述插头散热器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通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插头线缆,所述插头线缆与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直接或者间接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内置电路板,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安装于所述内置电路板,所述插头线缆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的转接与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的解锁部件以及与所述解锁部件相连的拉带,所述解锁部件能够在所述拉带的作用下滑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导电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对接部;所述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还包括:
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对接部凸出所述绝缘支架;
第一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一侧;以及
第二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另一相对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对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对接部围成屏蔽腔体,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位于所述屏蔽腔体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一凸起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三凸起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凸出的第四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三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对接部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起及所述第四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对接部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以围成所述屏蔽腔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包括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一侧的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一凸肋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二凸肋;
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包括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另一侧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凸出的第三凸肋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凸出的第四凸肋;
所述第一凸肋与所述第三凸肋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肋与所述第四凸肋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围成收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的屏蔽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壳体设有对接面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的若干端子对接槽,所述端子对接槽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多列,其中相邻的两列端子对接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错位布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暴露于相应的端子对接槽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为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为若干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端子模组整体上位于竖直面内,若干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若干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在所述竖直面内层叠布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包括至少三对,每一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端子模组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并排布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插头端子模组紧邻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对接部的结构不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对接部呈平板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呈针状。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包括第二端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二端面的对接空间;以及
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对接空间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空间连通,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的若干插座端子模组;
其中,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接地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框体包括第二顶壁、第二底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对接空间由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围成;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上且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接地弹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和/或所述第二底壁的插座散热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第一插座端子模组、第二插座端子模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和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之间的非差分信号端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包括与所述非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绝缘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绝缘块,所述接地元件包括环绕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的金属屏蔽围绕件,所述绝缘体设有穿孔,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穿孔中的接触臂,所述绝缘体收容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线缆包括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芯体以及位于所述芯体外的接地线,所述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还包括金属屏蔽板以及连接所述接地线和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的连接片,所述金属屏蔽板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相接触。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连接器组合件,其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组件以及插座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包括: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安装空间;以及
插头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且并排布置的若干插头端子模组;
其中,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的若干插头导电端子,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
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包括:
金属框体,所述金属框体包括对接空间;以及
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位于所述对接空间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空间连通,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的若干插座端子模组;
其中,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
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对接空间中,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相互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为前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为前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前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组件的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通过将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设于插头端子模组上,从而使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布置变得更紧凑,且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另外,本发明插座连接器组件的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环绕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的金属屏蔽围绕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通过将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设于插座端子模组上,从而使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布置变得更紧凑,且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另外,通过将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相配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组合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中。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中插头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图6是图3中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右视图。
图7是图6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插头连接器以及内置电路板被分离出来。
图8是图7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3中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图10中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一个插头端子模组被分离出来。
图14是图13中一个插头端子模组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5是图14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6是绝缘支架与插头导电端子分离时的侧视图。
图17是图3中插头连接器于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19是图18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0是沿图17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画框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沿图17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画框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
图24是插头连接器的第一金属屏蔽片的侧视图。
图25是插头连接器的第二金属屏蔽片的侧视图。
图26是图11中插头端子模组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中画框部分E的局部放大图。
图28是图11中插头端子模组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8中画框部分F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图3中插座连接器组件的主视图。
图31是图30的后视图。
图32是图3中插座连接器组件的右视图。
图33是图3中插座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4是图33中金属框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5是图34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6是图33中插座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7是图36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8是图36中一个插座端子模组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9是沿图3中H-H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果存在若干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当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说明,不同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内容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与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产品和/或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或“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例如“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特征的命名。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本发明中出现的“前”、“后”、“上”、“下”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某一特定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是一种开放式的表述方式,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的元件及其等同物,这并不排除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还可以包含其他元件。本发明中如果出现“若干”,其含义是指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连接器组合件500,其包括插头连接器组件300以及插座连接器组件400。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 用以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中,以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以及控制信号、电源等的传输。
请参照图4至图10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包括金属外壳5以及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5中的插头连接器100。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为背板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位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前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所述背板连接器一般包括若干端子模组,每一个端子模组均可以设置若干组差分信号端子。利用这些差分信号端子有利于提高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以及所述连接器组合件500的数据传输速度,且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第一端面50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50的安装空间501。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501中。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第一顶壁51、第一底壁52、第一侧壁53以及第二侧壁54。所述安装空间501至少由所述第一顶壁51、所述第一底壁52、所述第一侧壁53以及所述第二侧壁54共同围成。具体地,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金属外壳55和第二金属外壳 56。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包括所述第一顶壁51、自所述第一顶壁51的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一侧壁部531以及自所述第一顶壁51的另一侧向下延伸的第二侧壁部541。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包括所述第一底壁52、自所述第一底壁52的一侧向上延伸的第三侧壁部532以及自所述第一底壁52的另一侧向上延伸的第四侧壁部542。所述第一侧壁部531和所述第三侧壁部532位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侧壁53包括所述第一侧壁部531和所述第三侧壁部532。类似地,所述第二侧壁部541和所述第四侧壁部542位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同一侧,所述第二侧壁54包括所述第二侧壁部541和所述第四侧壁部542。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外壳5沿对接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远大于去除所述插头线缆302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长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对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且当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刚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时,就能够通过所述金属外壳5释放静电,从而避免了对插头导电端子和插座导电端子的对接产生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均由金属材料铸造而成,以便于制造且提高所述第一金属外壳 55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的屏蔽性能。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通过螺栓57固定在一起。
此外,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531和所述第二侧壁部541之间的开口551。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551 中的插头散热器59。所述插头散热器59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通道 591。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还包括内置电路板301、插头线缆302、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解锁部件303以及与所述解锁部件303相连的拉带304。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安装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01上,所述插头线缆302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01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实现电性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线缆302也可以直接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电性连接。
所述解锁部件303大致呈U形,其包括第一锁扣侧壁3031、第二锁扣侧壁30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锁扣侧壁3031与所述第二锁扣侧壁3032 的连接底壁3033。所述第一锁扣侧壁3031包括向后凸出所述连接底壁 3033的第一凸起部3031a。所述第二锁扣侧壁3032包括向后凸出所述连接底壁3033的第二凸起部3032a。
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的第三侧壁部532设有收容所述第一锁扣侧壁 3031的第一开槽5321,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的第四侧壁部542设有收容所述第二锁扣侧壁3032的第二开槽5421。此外,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三侧壁部532和所述第四侧壁部542中且与所述第一锁扣侧壁3031和所述第二锁扣侧壁3032相抵接的压缩弹簧58。
所述拉带304包括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031a固定的第一结合部304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032a固定的第二结合部304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结合部3041与所述第二结合部3042的施力部304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031a嵌入成型于所述第一结合部3041中,所述第二凸起部3032a嵌入成型于所述第二结合部3042中。
所述解锁部件303能够在所述拉带304的作用下前后滑动。当需要解锁时,对所述拉带304的施力部3043施加向后的作用力,所述解锁部件 303克服所述压缩弹簧58的弹力,使所述第一锁扣侧壁3031和所述第二锁扣侧壁3032向后移动,以实现解锁。当所述作用力消失后,所述压缩弹簧58释放部分弹力,使所述解锁部件303向前移动并复位。
请参照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壳体1、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1中且左右并排布置的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固持在所述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上的固持片3以及固持在所述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的底端的固持块4。
所述插头壳体1包括第一基部11、自所述第一基部11的顶端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壁12以及自所述第一基部11的底端向后延伸的第二延伸壁 13。所述第一基部11设有对接面111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111的若干端子对接槽112。所述端子对接槽112沿第一方向(例如左右方向)排列成多列,其中相邻的两列端子对接槽1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例如上下方向)错位布置。即,相邻的两排端子对接槽112中对应位置处的端子对接槽112沿左右方向不对齐。如此设置,有利于降低相邻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信号串扰。所述第一延伸壁12以及所述第二延伸壁13 设有用以收容所述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的若干第一安装插槽14。所述第一延伸壁12以及所述第二延伸壁13分别设有凸出所述对接面111的定位凸起15。所述第一延伸壁12设有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延伸壁12的若干第一锁扣槽121。所述第二延伸壁13设有向下贯穿所述第二延伸壁13的若干第二锁扣槽131。所述第一锁扣槽121和所述第二锁扣槽131用以锁扣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以防止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脱离所述插头壳体1。
请参照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包括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插槽14中的绝缘支架21、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若干插头导电端子 22以及至少位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一侧的金属屏蔽片。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屏蔽片包括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架21的一侧的第一金属屏蔽片23以及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架21的另一相对侧的第二金属屏蔽片24。
请参照图16所示,所述绝缘支架21大致呈框体状,其包括后壁211、与所述后壁211相对的前壁212、连接所述后壁211的一端与所述前壁212 的一端的顶壁213、连接所述后壁211的另一端与所述前壁212的另一端的底壁214、以及若干连接壁215。所述连接壁215能够对框体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所述后壁211设有向后凸出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凸块2111。所述顶壁213设有向上凸出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凸块2130。请参照图13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插头端子模组2的所述第二凸块2130为间隔设置的两个,且相邻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所述第二凸块2130沿前后方向错开布置,即相邻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对应位置处的第二凸块2130沿左右方向不对齐。所述第一凸块2111的延伸方向(例如上下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凸块2130的延伸方向(例如前后方向)。
此外,所述绝缘支架2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块2111间隔设置的第三凸块2112。所述第一凸块2111与所述第三凸块2112上下对齐设置。所述第一凸块2111设有第一收缩部2113,所述第三凸块2112设有第二收缩部 211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支架21设有镂空部210,所述连接壁215包括连接所述顶壁213与所述底壁214的第一连接壁2151 以及连接所述后壁211与所述底壁214的第二连接壁2152。所述第一连接壁2151与所述第二连接壁215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壁2151与所述第二连接壁2152的一端相互靠近,另一端散开,以形成辐射状。所述连接壁215还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壁213与所述第一底壁214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前壁212的第一加强壁2153。请参照图16所示,所述第一加强壁2153 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前壁212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壁2151与所述第二连接壁2152暴露在所述镂空部210中。所述顶壁213设有用以卡持在所述第一锁扣槽121中的第一锁扣凸起2131,所述底壁214设有用以卡持在所述第二锁扣槽131中的第二锁扣凸起2141。
请参照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绝缘支架21还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的若干凸柱216。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柱216大致呈圆柱状。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柱216设置于所述底壁214、第一连接壁2151、第二连接壁 2152、第一加强壁2153以及前壁212上。由于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两侧,所述凸柱216 包括第一凸柱2161以及第二凸柱2162,其中所述第一凸柱2161与所述第二凸柱2162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相反两面,以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相固定且定位。
请参照图16所示,从结构上看,每一组插头导电端子22包括对接部 221、尾部222以及连接所述对接部221与所述尾部222的第一连接部223。所述对接部221延伸出所述绝缘支架21。部分所述对接部221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电性连接,所述尾部222用以安装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0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部221大致垂直于所述尾部222,所述第一连接部223呈曲线状。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23包括平行于对接部221的第一部分223a、平行于尾部222的第二部分223b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23a与所述第二部分223b的第三部分223c。请参照图16 所示,所述第一部分223a水平延伸,所述第二部分223b竖直延伸,所述第三部分223c倾斜延伸。
每一组插头导电端子22包括若干第一接地端子G1、若干第二接地端子G2以及若干第一信号端子S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第一信号端子S1组成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Differential Pair),且每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一个第一接地端子G1与一个第二接地端子G2 之间,即每一组插头导电端子22呈G1-S1-S1-G2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为窄边耦合或者宽边耦合。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宽度大于它们之间的第一信号端子S1的宽度,从而有利于增加屏蔽面积,改善屏蔽效果。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暴露于相应的端子对接槽112 中。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线缆302也可以直接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相较于电路板,第一差分信号端子通过插头线缆302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时,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 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于所述绝缘支架21。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23、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均暴露于同一个所述镂空部210内。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第一连接部223设有埋入所述绝缘支架21中的收窄部 2230,以调节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阻抗,实现阻抗匹配。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对接部221大致呈针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状。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对接部221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均共面,即位于第一平面(例如水平面)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共面”旨在表明相关元件之间是实质平齐的,其包括由于制造公差所造成的不完全共面的情形。然而,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设有连接于对接部221与第一部分223a 之间的第一扭转部2241,从而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例如竖直面)内。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G2设有连接于对接部221与第一部分223a之间的第二扭转部2242,从而使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也位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例如竖直面)内。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相互平行。
请结合图16所示,每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包括若干组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提高信号传输的速度。其中在不同组的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中,位于外侧的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平均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平均长度;在同一组的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中,位于外侧的第一信号端子S1的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第一信号端子S1的长度。
请结合图12至图16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整体上位于竖直面内;若干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若干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在所述竖直面内层叠布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包括至少三对,每一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之间。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左右并排布置。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紧邻设置,即每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前端(插接端)都是与相邻的插头端子模组2紧邻。
请参照图17至图19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持片 3是由金属材料或者绝缘材料制成,其将所述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组装在一起。所述固持片3包括第一本体部31、第二本体部32、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部31和所述第二本体部32的折弯部33、以及自所述第一本体部31 向下延伸的凸起片34。所述第一本体部31垂直于所述第二本体部32。所述第一本体部31设有用以卡持所述第一凸块2111的第一卡槽311。所述第二本体部32设有用以卡持所述第二凸块2130的第二卡槽321。所述凸起片34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三凸块2112的开槽341,使所述凸起片34大致呈梳齿状。所述第一卡槽311为封闭槽,即所述第一卡槽311的四周被所述第一本体部31包围;所述开槽341为非封闭槽,即所述开槽341的一端(例如底端)是开放的。所述开槽341与所述第一卡槽311间隔设置且沿上下方向对齐。所述第一卡槽311包括第一狭槽3111以及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狭槽3111的第二狭槽3112。所述第一狭槽3111位于所述第二狭槽 3112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二狭槽3112相连通。所述开槽341位于所述第二狭槽3112的下方。所述折弯部33设有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开孔 331,从而便于折弯以及控制折弯精度。
当将所述固持片3组装于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时,首先沿对接部221 的延伸方向将所述固持片3的第二狭槽3112对应于第一凸块2111,并使第一凸块2111穿过所述第二狭槽3112;此时,所述第二卡槽321位于所述第二凸块2130的上方,且沿上下方向对齐设置;然后,再使所述固持片3沿所述尾部222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使第一收缩部2113紧密卡持在第一狭槽3111内;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凸块2130定位于所述第二卡槽 321中;所述第三凸块2112的第二收缩部2114紧密卡持在所述开槽341 内,以实现多重固定,提高可靠性。如此设置,能够将所有的插头端子模组2通过所述固持片3结合为一个整体,防止松散且能够防止插头端子模组2沿对接部221的延伸方向脱离所述固持片3。同时,插头端子模组2 之间的距离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凸块2130与所述第二卡槽 321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水平方向的外力造成所述固持片3的脱落,提高了插头连接器100的结构可靠性。
请参照图18及图19所示,所述固持块4包括用以让插头导电端子22 的尾部222穿过的若干穿孔41。优选地,所述固持块4为电镀塑胶,以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
请参照图20及图23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223均设有第一宽面221a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宽面221a的第一窄面221b。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 221与第一连接部223均设有第二宽面221c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宽面221c 的第二窄面221d。每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23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窄面221b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二窄面 221d之间。每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位于其两侧的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宽面221a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二宽面221c之间。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宽面221a与所述第二宽面221c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对接部221的宽度,从而能够给所述第一信号端子S1的对接部221提供更好的屏蔽。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与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对称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21的两侧。请参照图24所示,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包括第一主体部231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31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2。所述第一主体部231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部232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的一侧。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231位于不同的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2比所述第一主体部231更远离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所述第一主体部231设有与若干第一凸柱2161相配合的若干第一安装孔2311,并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与第一接地端子G1和第二接地端子G2焊接,以将第一凸柱2161固定且定位于第一安装孔2311中,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 与所述绝缘支架21的固定与定位。所述第一主体部231设有若干凸肋233,所述凸肋233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一凸肋233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二凸肋2332。所述第一凸肋2331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凸肋2332沿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二凸肋2332是由冲压所述第一主体部231而形成。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二凸肋2332向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二凸肋2332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不连续地设置,实现多点接触,以提高第一金属屏蔽片23与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的接触可靠性。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21所示,所述第一凸肋2331的壁厚、所述第二凸肋2332 的壁厚以及所述第一主体部231位于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二凸肋2332之间的部分的壁厚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二凸肋2332均包括平行于对接部221的第一凸肋部233a、平行于尾部222的第二凸肋部233b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凸肋部233a与所述第二凸肋部233b 的第三凸肋部233c。请参照图23所示,所述第一凸肋部233a水平延伸,所述第二凸肋部233b竖直延伸,所述第三凸肋部233c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凸肋部233a、所述第二凸肋部233b以及所述第三凸肋部233c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地端子G1、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部分223a、第二部分223b 以及第三部分223c相接触。
所述第一延伸部232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凸出的第一凸起2321、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凸出的第二凸起 2322、以及位于相邻的第一凸起2321与第二凸起2322之间的第一弹片 2323。所述第一弹片2323向所述第一主体部23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片2323设有弧形接触部232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延伸部232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弹片2323的两端的两个第一弹性抵接臂2325,所述第一弹性抵接臂2325与所述第一弹片232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弹性抵接臂2325向外凸出以与相邻的插头端子模组2的第二金属屏蔽片24相接触,以提高屏蔽效果。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23所示,所述第一凸起2321的壁厚、所述第二凸起2322的壁厚以及所述第一延伸部232位于所述第一凸起2321与所述第二凸起2322之间的部分的壁厚相同。
类似地,请参照图25所示,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包括第二主体部 241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24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二主体部 241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另一相对侧,所述第二延伸部242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的另一相对侧。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部242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1位于不同的平面内,其中所述第二延伸部242比所述第二主体部241更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所述第二主体部241设有与若干第二凸柱2162相配合的若干第二安装孔2411,并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焊接,以将第二凸柱2162固定且定位于第二安装孔2411中,从而实现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与所述绝缘支架21的固定与定位。所述第二主体部241设有若干凸肋243,所述凸肋 243包括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三凸肋243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四凸肋2432。所述第三凸肋2431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四凸肋2432沿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肋2431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是由冲压所述第二主体部 241而形成。所述第三凸肋2431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向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三凸肋2431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沿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延伸方向不连续地设置,实现多点接触,以提高第二金属屏蔽片24与第一接地端子 G1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的接触可靠性。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肋2431的壁厚、所述第四凸肋2432的壁厚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 241位于所述第三凸肋2431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之间的部分的壁厚相同。具体地,所述第三凸肋2431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均包括平行于对接部221的第一凸肋部243a、平行于尾部222的第二凸肋部243b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凸肋部243a与所述第二凸肋部243b的第三凸肋部243c。请参照图25 所示,所述第一凸肋部243a水平延伸,所述第二凸肋部243b竖直延伸,所述第三凸肋部243c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凸肋部243a、所述第二凸肋部 243b以及所述第三凸肋部243c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接地端子G1、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部分223a、第二部分223b以及第三部分223c相接触。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凸肋233以及所述凸肋243的表面上进行焊接,用以将所述凸肋233以及所述凸肋243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 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相焊接。例如,在所述第一凸肋2331、所述第二凸肋2332、所述第三凸肋2431以及所述第四凸肋2432的表面上进行焊接,用以将所述第一凸肋2331、所述第二凸肋2332、所述第三凸肋2431 以及所述第四凸肋2432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G2相焊接,其中焊接方式为点焊、激光焊及超声波焊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肋2331、所述第二凸肋2332、所述第三凸肋2431以及所述第四凸肋2432设有穿孔,以将对应的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暴露出来,从而易于焊接。
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凸出的第三凸起2421、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凸出的第四凸起 2422、以及位于相邻的第三凸起2421与第四凸起2422之间的第二弹片 2423。所述第二弹片2423向所述第二主体部24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片2423设有弧形接触部2424。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弹片2423的两端的两个第二弹性抵接臂 2425,所述第二弹性抵接臂2425与所述第二弹片242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弹性抵接臂2425向外凸出以与相邻的插头端子模组2的第一金属屏蔽片23相接触,以提高屏蔽效果。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凸起2421的壁厚、所述第四凸起2422的壁厚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 242位于所述第三凸起2421与所述第四凸起2422之间的部分的壁厚相同。
请再结合图21所示,在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长度上,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的第一凸肋2331以及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 24的第三凸肋2431分别与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的两相对侧面接触,从而在每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外周形成了环绕的屏蔽腔26。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三凸肋243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的第一宽面221a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肋2332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第二宽面221c相接触。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腔26是由所述第一主体部231、所述第二主体部241、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共同形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设有延伸入所述屏蔽腔26中的第一弹性抵接臂部2234,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设有延伸入所述屏蔽腔26中的第二弹性抵接臂部2235,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23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抵接臂部2234与所述第二弹性抵接臂部 2235之间。所述屏蔽腔26为多个且沿着每一组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排布方向连续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屏蔽腔26共用一个第一接地端子G1或者共用一个第二接地端子G2。且该共用的第一接地端子G1一部分凸伸入一个屏蔽腔26,该共用的第一接地端子G1另一部分凸伸入另一个屏蔽腔 26。
请参照图23所示,在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对接部221的长度上,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的第一凸起2321与所述第三凸起242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起2322 与所述第四凸起2422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的第一凸起2321与所述第三凸起242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 221的第一窄面221b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起2322与所述第四凸起2422 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第二窄面221d相接触。所述第一延伸部232、所述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围成收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的屏蔽腔体27。所述第一弹片2323与所述第二弹片2423延伸入所述屏蔽腔体27内。所述屏蔽腔体27沿着每一组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层叠方向连续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屏蔽腔体27共用一个第一接地端子G1或者共用一个第二接地端子G2。该共用的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一个第一宽面 221a暴露于屏蔽腔体27,该共用的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另一个第一宽面221a暴露于相邻的屏蔽腔体27。类似地,该共用的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一个第一宽面221c暴露于屏蔽腔体27,该共用的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另一个第一宽面221c暴露于相邻的屏蔽腔体27。所述第一弹性抵接臂2325和所述第二弹性抵接臂2425向远离所述屏蔽腔体27的方向倾斜,以易于跟相邻的插头端子模组2相接触。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端子模组2 有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端子布置是错开的。相应地,相邻的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相同位置处的屏蔽腔26相互错开(请参照图 20所示);相邻的两个插头端子模组2的相同位置处的屏蔽腔体27相互错开(请参照图22所示)。
所述第一延伸部232和/或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设有沿前后方向和/或上下方向限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或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 221的限位结构。
具体地,请进一步结合图14、图15以及图26至图29所示,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设有第一限位狭槽2211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狭槽2211相对的第三限位狭槽2213,所述第一限位狭槽2211和所述第三限位狭槽2213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两侧且分别贯穿第一窄面221b。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狭槽2211和所述第三限位狭槽2213与前后方向的夹角大致呈45度。类似地,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设有第二限位狭槽2212以及与所述第二限位狭槽2212相对的第四限位狭槽2214,所述第二限位狭槽2212和所述第四限位狭槽221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两侧且分别贯穿第二窄面221d。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狭槽2212和所述第四限位狭槽2214与前后方向的夹角大致呈45度。
所述第一延伸部232设有卡持入所述第一限位狭槽2211中的第一限位凸起2326以及卡持入所述第二限位狭槽2212中的第二限位凸起2327。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26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27相对于竖直面呈45度角。类似地,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设有卡持入所述第三限位狭槽2213中的第三限位凸起2426以及卡持入所述第四限位狭槽2214中的第四限位凸起2427。所述第三限位凸起2426和所述第四限位凸起2427相对于竖直面呈45度角。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26和所述第三限位凸起2426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两侧,用以在前后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以防止其向后移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27和所述第四限位凸起2427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两侧,用以在前后方向上限制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 221,以实现限位。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26位于所述第一凸起2321的前自由端且自所述第一凸起2321一体冲压而成;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27位于所述第二凸起2322的前自由端且自所述第二凸起2322 一体冲压而成;所述第三限位凸起2426位于所述第三凸起2421的前自由端且自所述第三凸起2421一体冲压而成;所述第四限位凸起2427位于所述第四凸起2422的前自由端且自所述第四凸起2422一体冲压而成。
此外,所述第一延伸部232还设有两个第一夹持块2326a以及两个第二夹持块2327a,所述两个第一夹持块2326a设有在竖直方向限位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第一夹持槽2326b,所述两个第二夹持块 2327a设有在竖直方向限位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第二夹持槽2327b。类似地,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还设有两个第三夹持块2426a 以及两个第四夹持块2427a,所述两个第三夹持块2426a设有在竖直方向限位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第三夹持槽2426b,所述两个第四夹持块2427a设有在竖直方向限位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 的第四夹持槽2427b。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块2326a、所述第二夹持块 2327a、所述第三夹持块2426a以及所述第四夹持块2427a也可以设置为一个,且用以在竖直方向上抵接相应的第一接地端子G1与第二接地端子G2 的对接部221,以实现限位。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块2326a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26的前端,所述第二夹持块2327a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27的前端,所述第三夹持块2426a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2426的前端,所述第四夹持块2427a位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2427 的前端。
请参照图30至图35所示,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包括金属框体8 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金属框体8中的插座连接器200。所述金属框体8 包括第二端面80以及贯穿所述第二端面80的对接空间801,所述插座连接器200位于所述对接空间801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空间801连通。
所述金属框体8包括第二顶壁81、第二底壁82、第三侧壁83以及第四侧壁84。所述对接空间801由所述第二顶壁81、所述第二底壁82、所述第三侧壁8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84围成。所述第三侧壁8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84设有凸伸入所述对接空间801中的抵接弹片88,以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金属外壳5相抵接。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81、所述第二底壁82、所述第三侧壁8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84上且靠近所述第二端面80的接地弹片85。
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81和/或所述第二底壁82的插座散热器86,以改善散热效果。
请参照图36至图38所示,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插座壳体7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7的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
所述插座壳体7由绝缘材料制成,其包括本体部71、自所述本体部 71向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壁72以及自所述本体部71向另一端延伸的第二延伸壁73。所述本体部71设有前后贯穿的若干端子收容槽711。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收容槽711沿左右方向排列成多列,其中相邻的两列端子收容槽711沿上下方向错开布置,即相邻的两列端子收容槽711中对应位置处的端子收容槽711沿左右方向不对齐。所述第一延伸壁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延伸壁部74与第二延伸壁部75。所述第二延伸壁73设有收容空间735,所述收容空间735用以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所述第一延伸壁部74以及所述第二延伸壁部75设有安装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的若干第二安装插槽76。所述第一延伸壁部74与所述第二延伸壁部75还包括用以定位所述定位凸起15的定位狭槽77。
请参照图38所示,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若干绝缘体65、安装于所述绝缘体65的若干端子模块60、接地元件、与所述接地元件相配合的金属屏蔽板67、与所述端子模块60电性连接的若干插座线缆68、以及部分包覆在所述端子模块60、接地元件、金属屏蔽板67和插座线缆68上的外包覆部69。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元件包括套接在所述绝缘体65和所述端子模块60上的若干金属屏蔽围绕件66。
所述端子模块60包括绝缘块61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块61的若干插座导电端子6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导电端子62嵌入成型于所述绝缘块61。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导电端子62 也可以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绝缘块61。
从结构上看,每一组插座导电端子62包括接触臂621、末端部622 以及连接所述接触臂621与所述末端部622的第二连接部623。所述第二连接部623固定于所述绝缘块61。所述接触臂621向前延伸凸出所述绝缘块61,用以与插头连接器100的第一信号端子S1电性连接。所述末端部 622向后延伸凸出所述绝缘块61,用以与插座线缆68电性连接。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导电端子62大致呈直条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端子模块60中的插座导电端子 62组成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Differential Pair),以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
每一个所述绝缘体65设有让插座导电端子62的接触臂621插入的两个穿孔651以及位于末端的配合面652。所述穿孔651贯穿所述配合面652。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65大致呈长方体状;相应地,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大致呈长方体状。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65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内。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体65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内。
请参照图38所示,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包括筒体部661、与所述筒体部661相连的延展部662、以及与所述延展部662相连的抵接部663。所述筒体部661设有收容所述绝缘体65和所述端子模块60的屏蔽腔体 6610,以提高屏蔽效果。所述延展部662的截面大致呈U形。
所述金属屏蔽板67与所述延展部662相对设置,所述金属屏蔽板67 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相接触,以提高接地屏蔽效果。
请参照图38所示,每一根插座线缆68包括用以与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末端部622电性连接的芯体681、包裹在所述芯体681上的绝缘层682、包裹在所述绝缘层682上的屏蔽层683、包裹在部分所述屏蔽层683上的绝缘外层684、以及位于所述屏蔽层683与所述绝缘外层684之间的接地线68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芯体681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末端部622焊接固定。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线685 折弯并延伸出所述绝缘外层684。
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环绕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以对信号传输起到较好的屏蔽作用。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类似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作用。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 相当于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连接起来且形成包裹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的筒状,以进一步改善接地屏蔽效果。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还包括连接所述接地线685和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的连接片64,以改善接地屏蔽效果。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插座端子模组6 有多个,且相邻的两个插座端子模组6的布置是错开的。当将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安装至所述插座壳体7时,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的金属屏蔽围绕件66穿过对应的端子收容槽711以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735中。
请参照图37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和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之间的非差分信号端子(未图示)。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与所述非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686。所述非差分信号端子用以传输控制信号和/或电源等。
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以及每一个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分别整体上位于竖直面内。就每一个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以及每一个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而言,若干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以及若干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在所述竖直面内层叠布置;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包括至少三对,每一对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被包裹在相应的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以内;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和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左右并排布置。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紧邻设置,即每一个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的插接端都是与相邻的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紧邻;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紧邻设置,即每一个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的插接端都是与相邻的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紧邻。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与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整体上左右间隔一定的距离,以安装非差分信号端子。
请结合图15、图38以及39所示,当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相配合时,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对接空间801中。所述金属框体8沿对接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远大于去除所述插座线缆68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长度,这样在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前端就形成了相对较深的对接空间801,有利于提高屏蔽效果。另外,所述金属外壳5沿对接方向(例如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远大于去除所述插头线缆302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长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对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屏蔽效果。通过设置所述金属框体8以及所述金属外壳5,改善了本发明连接器组合件500的屏蔽效果,有利于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当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插接到位时,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的插头壳体1插入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插座壳体7的收容空间735中,且在所述收容空间735的后端处(深处),所述插头端子模组 2的对接部221插入所述插座端子模组6的接触臂621中,以实现接触。通过将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在所述收容空间735的后端处(深处)进行对接,可以充分发挥位于前端的所述金属外壳5以及所述金属框体8的屏蔽作用,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多组差分信号端子,提高了信号传输的速度。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外壳(5),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第一端面(50)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端面(50)的安装空间(501);以及
插头连接器(100),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501)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壳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1)且并排布置的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
其中,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包括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第二接地端子(G2),其中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第一顶壁(51)、第一底壁(52)、第一侧壁(53)以及第二侧壁(54),所述安装空间(501)由所述第一顶壁(51)、所述第一底壁(52)、所述第一侧壁(53)以及所述第二侧壁(54)围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金属外壳(55)和第二金属外壳(56),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包括所述第一顶壁(51)、自所述第一顶壁(51)的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壁部(531)以及自所述第一顶壁(51)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侧壁部(541);所述第二金属外壳(56)包括所述第一底壁(52)、自所述第一底壁(52)的一侧延伸的第三侧壁部(532)以及自所述第一底壁(52)的另一侧延伸的第四侧壁部(542);所述第一侧壁(53)包括所述第一侧壁部(531)和所述第三侧壁部(532),所述第二侧壁(54)包括所述第二侧壁部(541)和所述第四侧壁部(5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5)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531)和所述第二侧壁部(541)之间的开口(551);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安装在所述开口(551)中的插头散热器(59),所述插头散热器(59)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散热通道(59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还包括插头线缆(302),所述插头线缆(302)与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直接或者间接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包括内置电路板(301),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安装于所述内置电路板(301),所述插头线缆(302)通过所述内置电路板(301)的转接与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包括安装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解锁部件(303)以及与所述解锁部件(303)相连的拉带(304),所述解锁部件(303)能够在所述拉带(304)的作用下滑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3)以及对接部(221);所述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还包括:
绝缘支架(21),所述绝缘支架(21)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23)上,所述对接部(221)凸出所述绝缘支架(21);
第一金属屏蔽片(23),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位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一侧;以及
第二金属屏蔽片(24),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位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另一相对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包括第一延伸部(232),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包括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一延伸部(232)、所述第二延伸部(242)、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围成屏蔽腔体(27),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位于所述屏蔽腔体(27)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232)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一凸起(232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二凸起(2322);
所述第二延伸部(242)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三凸起(242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四凸起(2422);
所述第一凸起(2321)及所述第三凸起(242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对接部(221)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起(2322)及所述第四凸起(2422)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以围成所述屏蔽腔体(27)。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23)包括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一侧的第一主体部(231),所述第一主体部(231)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一凸肋(233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二凸肋(2332);
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24)包括位于所述插头导电端子(2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另一侧的第二主体部(241),所述第二主体部(241)设有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凸出的第三凸肋(2431)以及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凸出的第四凸肋(2432);
所述第一凸肋(2331)与所述第三凸肋(243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的第一连接部(223)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凸肋(2332)与所述第四凸肋(2432)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第一连接部(223)的两相对侧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主体部(231)、所述第二主体部(241)、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围成收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部(223)的屏蔽腔(26)。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设有对接面(111)以及贯穿所述对接面(111)的若干端子对接槽(112),所述端子对接槽(112)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多列,其中相邻的两列端子对接槽(1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错位布置;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暴露于相应的端子对接槽(112)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为若干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为若干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为若干个。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整体上位于竖直面内,若干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若干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以及若干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在所述竖直面内层叠布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包括至少三对,每一对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位于一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与一个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并排布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插头端子模组(2)紧邻设置。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的结构不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G1)以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G2)的对接部(221)呈平板状,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的对接部(221)呈针状。
20.一种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框体(8),所述金属框体(8)包括第二端面(80)以及贯穿所述第二端面(80)的对接空间(801);以及
插座连接器(200),所述插座连接器(200)位于所述对接空间(801)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空间(801)连通,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插座壳体(7)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7)的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
其中,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接地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68)。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体(8)包括第二顶壁(81)、第二底壁(82)、第三侧壁(83)以及第四侧壁(84),所述对接空间(801)由所述第二顶壁(81)、所述第二底壁(82)、所述第三侧壁(8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84)围成;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81)、所述第二底壁(82)、所述第三侧壁(83)以及所述第四侧壁(84)上且靠近所述第二端面(80)的接地弹片(85)。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顶壁(81)和/或所述第二底壁(82)的插座散热器(86)。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插座端子模组(601)和所述第二插座端子模组(602)之间的非差分信号端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与所述非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686)。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绝缘体(65)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绝缘块(61),所述接地元件包括环绕在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的外围的金属屏蔽围绕件(66),所述绝缘体(65)设有穿孔(651),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穿孔(651)中的接触臂(621),所述绝缘体(65)收容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中。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线缆(68)包括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芯体(681)以及位于所述芯体(681)外的接地线(685),所述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6)还包括金属屏蔽板(67)以及连接所述接地线(685)和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的连接片(64),所述金属屏蔽板(67)与所述金属屏蔽围绕件(66)相接触。
27.一种连接器组合件(500),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以及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包括:
金属外壳(5),所述金属外壳(5)包括安装空间(501);以及
插头连接器(100),所述插头连接器(10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501)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壳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头壳体(1)且并排布置的若干插头端子模组(2);
其中,至少一个插头端子模组(2)包括绝缘支架(21)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支架(21)的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所述若干插头导电端子(22)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端子;
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包括:
金属框体(8),所述金属框体(8)包括对接空间(801);以及
插座连接器(200),所述插座连接器(200)位于所述对接空间(801)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空间(801)连通,所述插座连接器(200)包括插座壳体(7)以及安装于所述插座壳体(7)的若干插座端子模组(6);
其中,至少一个插座端子模组(6)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以及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电性连接的插座线缆(68);
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对接空间(801)中,使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端子相互接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组件(300)为权利要求1至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组件(300);所述插座连接器组件(400)为权利要求20至2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组件(400)。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位于所述金属外壳(5)的前端。
CN202111281307.XA 2021-11-01 2021-11-01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Active CN114024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1307.XA CN114024160B (zh) 2021-11-01 2021-11-01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US17/884,828 US20230137227A1 (en) 2021-11-01 2022-08-10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receptac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spee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1307.XA CN114024160B (zh) 2021-11-01 2021-11-01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160A true CN114024160A (zh) 2022-02-08
CN114024160B CN114024160B (zh) 2023-11-21

Family

ID=8005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1307.XA Active CN114024160B (zh) 2021-11-01 2021-11-01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7227A1 (zh)
CN (1) CN11402416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8141A (zh) * 2022-02-25 2022-05-13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792909A (zh) * 2022-04-11 2022-07-26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
WO2023246534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551B2 (ja) * 2020-02-12 2023-10-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付き多心ケーブ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3528A (ja) * 2000-09-14 2002-03-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342722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03647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模组及插座连接器组件
CN113557459A (zh) * 2019-01-25 2021-10-26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3528A (ja) * 2000-09-14 2002-03-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CN103427222A (zh) * 2012-05-25 2013-12-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103647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模组及插座连接器组件
CN113557459A (zh) * 2019-01-25 2021-10-26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8141A (zh) * 2022-02-25 2022-05-13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498141B (zh) * 2022-02-25 2023-09-1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792909A (zh) * 2022-04-11 2022-07-26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4792909B (zh) * 2022-04-11 2023-10-3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件
WO2023246534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4160B (zh) 2023-11-21
US20230137227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128U (zh) 背板连接器
CN114024160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KR20060135964A (ko) 저 인덕턴스 차폐 커넥터
CN110752486B (zh) 连接器
CN113555708A (zh) 插头连接器
CN112736524B (zh)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CN11534739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US11637402B2 (en) Backplane connector assembly
CN213753308U (zh) 电连接器及其电连接器组合
CN217387647U (zh) 电连接器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110808493B (zh) 电连接器
CN113889785A (zh)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CN219892465U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TW202401931A (zh) 插座組件
CN115275666A (zh)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3904179A (zh) 对接端子模组、对接背板连接器以及背板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