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28189B -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28189B
CN118028189B CN202410443471.3A CN202410443471A CN118028189B CN 118028189 B CN118028189 B CN 118028189B CN 202410443471 A CN202410443471 A CN 202410443471A CN 118028189 B CN118028189 B CN 118028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kholderia
colletotrichum
dhr18
strain
fermentation br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434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28189A (zh
Inventor
涂敏
蔡海滨
罗佑红
赵欣阳
孟祥佳
周燚
曾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any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4434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28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28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8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28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8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伯克霍尔德氏菌为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其对橡胶树红根病、橡胶树炭疽病以及生产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活性,能产生几丁质酶、蛋白酶、铁载体和吲哚‑3‑乙酸(IAA),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生防菌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Description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橡胶树红根病是橡胶树危害面积最广、影响最大的根部传染性病害之一,也是造成巴西橡胶树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害危害巴西橡胶树根部或根颈部,在感染红根病的橡胶树病根的表皮具有红色或枣红色菌膜,这是红根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胶树感病后叶片变小、变黄,缺乏光泽,卷缩,树冠逐渐稀疏,树干干缩或者基部出现条沟,病情严重时会整株枯死,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同时病原菌在土壤里的潜伏期很长,一旦染病会直接影响胶林的生产寿命,降低橡胶树的产胶量。
目前生产上对于橡胶树红根病的防治以机械挖除和化学防治为主,但是由于化学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病原体抗性、防效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其他防治方法上。其中生物防治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随着橡胶树红根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对橡胶树的生长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分离、筛选出对橡胶树红根病具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是橡胶树红根病的防治的重要途径,对于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对植物病原真菌如橡胶树红根病菌、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尖孢炭疽病菌、稻瘟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晚疫病菌、灰霉病菌、魔芋炭疽菌以及禾谷镰刀菌等表现出广谱的抑菌活性。同时本发明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能产生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的能力,产生几丁质酶、蛋白酶、铁载体和吲哚-3-乙酸(IAA)的能力,还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能力。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防病促生应用前景,为橡胶树红根病、橡胶树橡胶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也为水稻稻瘟病、辣椒疫霉病等多种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其为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Burkholderia arboris DHR18),于2024年03月0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389。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上述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发酵液。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上述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上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取其单菌落接种至NB培养基中,28 ℃、180 rpm摇床中培养12h后,即得。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上述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或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拮抗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上的应用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所述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或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抑制由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所致病害的制剂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是,提供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和/发酵液在拮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魔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homoide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和/或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是,提供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和/发酵液在制备拮抗植物病原真菌所致病害的制剂上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魔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homoide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和/或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是,提供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和/发酵液在制备产生吲哚-3-乙酸(IAA)、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或铁载体制剂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是,提供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和/发酵液在制备促进植物生长的制剂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生防菌剂,包括以上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和/或所述的发酵液。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简称“菌株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炭疽病菌以及生产上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拮抗活性。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能产生几丁质酶、蛋白酶、铁载体和吲哚-3-乙酸类生长素(IAA)。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在防治橡胶树红根病、炭疽病以及多种作物重要的真菌病害上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同时,本发明所述的菌株DHR18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为研发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也为橡胶树红根病的防治提供了候选菌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菌株DHR18显微镜(1000X)照片。
图2. 菌株DHR18平板照片。
图3. 菌株DHR18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以Cupriavidus taiwanensisLMG 19424 AF300324为外枝构建的Neighbor-Joining系统发育树。
图4. 菌株DHR18全基因组热图。
图5. 菌株DHR18产生胞外酶和铁载体的活性,图中,A:蛋白酶,B:产IAA,C:铁载体,D:几丁质酶。
图6. 菌株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抑菌活性。
图7. 菌株DHR18对其他植物重要病害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图8. 橡胶树幼苗生长情况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菌种培养基如下:
NA固体培养基(g/L):牛肉浸膏3 g,多聚蛋白胨5 g,蔗糖10 g,酵母粉1 g,琼脂粉15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调节pH 7.0-7.2,高压灭菌(121℃,20 min)。
NB液体培养基(g/L):牛肉浸膏3 g,多聚蛋白胨5 g,蔗糖10 g,酵母粉1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调节pH 7.0-7.2,高压灭菌(121℃,20 min)。
PDA固体培养基(g/L):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15 g,加入水溶解,最后定容至1000 mL,pH 7.0-7.2,高压灭菌(121℃,20 min)。
脱脂牛奶琼脂培养基:15 g脱脂奶粉,15 g琼脂,1000mL蒸馏水。
铁载体检测培养基(CAS):60.5m g铬天青-S,72.9m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645m g六水氯化铁,295.25m g二水磷酸二氢钠,1213.5m 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125m g氯化铵,37.5m g磷酸二氢钾,62.5m g氯化纳,9 g琼脂,pH值6.8±0.1,1000mL蒸馏水。
几丁质酶定性检测培养基:磷酸二氢铵0.5 g,七水合硫酸镁0.2 g,氯化钾0.2 g,1%胶体几丁质(w/v),琼脂粉20 g,去离子水1000 mL。
实施例1、伯克霍尔德氏菌 DHR18的获得
1、样品来源
2023年5月6日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儋州试验场三队胶林。
2、菌株的筛选
(1)样品采集
在离树干10㎝挖开土壤表层采集橡胶树侧根,每点采集100g根样。每块地采集3个样品,记录好采样的时间、地点和种类。采集完成的样品置于4℃保存,以用于内生菌分离。
(2)内生菌分离
橡胶树样品用流水冲洗表面30 min,用无菌纱布擦干表面水分。在超净工作台中用无菌水冲洗3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然后依次用75%乙醇(1 min)、2% NaClO溶液(5 min)进行表面灭菌。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使用灭菌处理后的解剖刀将根段切成1-2 cm的小块组织,并呈“品”字形接种至LA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重复5组实验。将已接种的平板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当培养基上观察到明显的菌落时,用接种针或接种环将形态不同的单菌落,接种到新培养基上进行菌种纯化,纯化后菌株于4℃保存。同时,为了确保分离出的菌为橡胶树的内生菌,设置了2个对照组。一组用消毒过的未切割的枝条在平板上进行印迹涂抹;另一组用最后一次冲洗的无菌水进行平板涂布。如果2个对照组的平板均无任何微生物生长,则可以确定获得的是内生菌。
(3)细菌的保存
将菌株单菌落接种在NB液体培养基中,在28 ℃、180 rpm摇床中培养12 h后,吸取1 mL发酵液与1 mL 50 %的无菌甘油,轻轻振荡混匀,置于-80℃长期保存。
最终发现菌株DHR18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抑制区直径超过10 mm,菌株DHR18的显微镜(1000X)观察照片及平板照片如图1-2所示。
菌株DHR18为短杆状,微弯曲。在培养基上生长24h 形成中等大小黄色菌落,不透明、湿润、微凸。
实施例2、菌株 DHR18的16S rRNA基因和全基因组测序
利用Omega公司Becterial DNA Kit试剂盒提取菌株SF305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 rDNA基因引物:27F 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 5’-TACGGCTACCTTGTTACGACTT-3’,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以获得目的片段。PCR反应体系为表1所示。
表1 Ex-Taq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
组分 体积
模板DNA 2.5 ng
2×PCR buffer 25 μL
2 mM dNTPs 5 μL
引物F(10 μM) 1 μL
引物R(10 μM) 1 μL
TaqDNA聚合酶 0.4 μL
无菌水 补至50 μL
PCR反应基本条件为:95℃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6℃退火1 min,72℃延伸2 min(1 kb / min),72℃预延伸6 min,4℃保存,30个循环。反应结束后,PCR产物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将PCR原液送铂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运用DNA Star进行分析测序结果,并在NCBI网站上进行BLAST比对,确定近缘株细菌的种属,如表2所示。菌株 DHR18的16SrRNA基因如SEQ ID NO.1所示。其比对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菌株DHR18的16S rRNA基因测序BLAST结果
Rank Name Strain Accession Pairwise Similarity(%) Mismatch/Total nt
1 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LMG 23361 LASD01000006 99.56076 6/1366
2 Burkholderia aenigmatica LMG 13014 LR760817 99.55979 6/1363
3 Burkholderia orbicola TAtl-371 MT928519 99.54338 6/1314
4 Burkholderia lata 383 CP000150 99.48755 7/1366
5 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LMG 16656 JTDP01000003 99.41435 8/1366
6 Burkholderia arboris R-24201 AM747630 99.41392 8/1365
7 Burkholderia puraquae CAMPA 1040 NBYX01000050 99.34066 9/1365
8 Burkholderia territorii LMG 28158 LK023503 99.33969 9/1363
9 Burkholderia cepacia ATCC 25416 AXBO01000009 99.26794 10/1366
10 Burkholderia anthina R-4183 AJ420880 99.26794 10/1366
11 Burkholderia metallica R-16017 AM747632 99.26794 10/1366
12 Burkholderia seminalis R-24196 AM747631 99.26632 10/1363
13 Burkholderia ambifaria AMMD CP000442 99.12152 12/1366
14 Burkholderia diffusa R-15930 AM747629 99.12152 12/1366
15 Burkholderia ubonensis CIP 107078 EU024179 99.0099 13/1313
16 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LMG 10929 CP009631 98.97511 14/1366
17 Burkholderia pyrrocinia DSM 10685 CP011503 98.97511 14/1366
18 Burkholderia stabilis ATCC BAA-67 CP016444 98.97511 14/1366
19 Burkholderia latens R-5630 AM747628 98.9019 15/1366
20 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ATCC BAA-247 ALIW01000278 98.75549 17/1366
21 Burkholderia stagnalis LMG 28156 LK023502 98.68132 18/1365
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以Cupriavidus taiwanensis LMG 19424AF300324为外枝构建的Neighbor-Joining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菌株DHR18的16SrRNA基因与Burkholderia lata相似度最高,初步判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属细菌。
将菌株DHR18提交武汉贝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组鉴定,用OAT软件计算的菌株全基因组生成热图,如图4所示。该菌株DHR18与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LMG24066)模式菌株全基因组数据比较得出ANI值为99.44%,结果大于ANI同种判断的阀值96%。
通过上述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菌株DHR18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将其命名为: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Burkholderia arboris DHR18),已于2024年03月0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389,地址在中国武汉的武汉大学。
实施例3、菌株 DHR18的生理生化鉴定
通过生理生化测试,明确所述菌株DHR18是一株革兰氏阴性细菌。
菌株 DHR18的生理生化特征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菌株DHR18生理生化特性–酶活、碳源氧化
反应底物 反应酶 检测结果
ONPG 邻硝基苯-半乳糖苷 β-半乳糖苷酶 +
ADH 精氨酸 精氨酸双水解酶 +
LDC 赖氨酸 赖氨酸脱羧酶 +
ODC 鸟氨酸 鸟氨酶脱羧 +
CIT 柠檬酸钠 柠檬酸利用 -
H2S 硫代硫酸钠 H2S产生 -
URE 尿素 尿酶 -
TDA 色氨酸 色氨酸脱氨酶 -
IND 色氨酸 吲哚产生 -
VP 丙酮酸盐 3-羟基丁酮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
GEL Kohn明胶 明胶酶 +
GLU 葡萄糖 发酵/氧化(4) +
MAN 甘露醇 发酵/氧化(4) -
INO 肌醇 发酵/氧化(4) -
SOR 山梨醇 发酵/氧化(4) -
RHA 鼠李糖 发酵/氧化(4) -
SAC 蔗糖 发酵/氧化(4) -
MEL 密二糖 发酵/氧化(4) -
AMY 苦杏仁苷 发酵/氧化(4) -
ARA 阿拉伯糖 发酵/氧化(4) -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表4 菌株DHR18生理生化特性 – 利用碳源产酸
试剂条对应管/底物 检测结果 试剂条对应管/底物 检测结果
0 对照 - 25 七叶灵 -
1 甘油 - 26 柳醇 -
2 赤癣醇 - 27 纤维二糖 -
3 D-阿拉伯糖 - 28 麦芽糖 +
4 L-阿拉伯糖 - 29 乳糖 -
5 核糖 - 30 蜜二糖 -
6 D-木糖 - 31 蔗糖 +
7 L-木糖 - 32 海藻糖 +
8 阿东醇 - 33 菊糖 -
9 β-甲基-D-木糖甙 - 34 松叁糖 -
10 半乳糖 + 35 棉子糖 -
11 葡萄糖 + 36 淀粉 -
12 果糖 - 37 糖原 -
13 甘露糖 - 38 木糖醇 -
14 山梨糖 - 39 拢牛儿糖 -
15 鼠李糖 - 40 D-松二糖 +
16 卫茅醇 - 41 D-来苏糖 -
17 肌 醇 - 42 D-塔格糖 -
18 甘露醇 - 43 D-岩糖 -
19 山梨醇 - 44 L-岩糖 -
20 α-甲基-D-甘露糖甙 - 45 D-阿拉伯糖醇 -
21 α-甲基-D-葡萄糖甙 - 46 L-阿拉伯糖醇 -
22 N-乙酰-葡糖胺 - 47 葡萄糖酸盐 -
23 苦杏仁甙 - 48 2-酮基-葡萄糖酸盐 -
24 熊果甙 - 49 5-酮基-葡萄糖酸盐 -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实施例4、菌株DHR18发酵液的制备
将菌株DHR18单菌落接种至NB培养基中,28 ℃、180 rpm摇床中培养12h后,得到菌株DHR18的发酵液。之后,调整发酵液浓度为OD600=2.0,备用。
实施例5、菌株DHR18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采用平板法测定了菌株DHR18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分泌铁载体及吲哚-3-乙酸(IAA)的活性。(1)蛋白酶测定方法:将无菌的滤纸圆片放在脱脂牛奶琼脂平板中央,吸取10μL用 NB 培养了24 h的待测菌株的菌液,缓慢接种至滤纸片上。将平板置于 28℃培养箱中培养3 d,如果菌落周围能形成透明圈,该菌株就能产生蛋白酶;测量和记录透明圈的直径。(2)几丁质酶测定方法:将菌株接种至几丁质酶检测平板上,在 28℃培养箱中培养3 d后,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透明圈出现,若有则表明该菌株能产生几丁质酶,测量和记录透明圈的直径。(3)铁载体测定方法:采用CAS平板检测铁载体的产生,将菌株接种于CAS平板中心,28℃恒温培养 3~5 d,观察菌落周围是否有橘黄色晕圈形成,若有则表明该菌株能分泌铁载体,测量和记录晕圈的直径。(4)吲哚-3-乙酸(IAA)测定法:采用比色法定量测定其的IAA产量,将菌株DHR18接种于4 mL含40 mg色氨酸的LB培养基中,以不接细菌的LB培养基为阴性对照,28℃孵育48 h后,取1.5 mL培养液,12100 rpm离心10 min。取0.5 mL上清液与1 mLsalkowski试剂混合,置于1.5 mL管中,25℃暗处孵育30 min。根据颜色变化判断IAA是否产生。Salkowski检测试剂:内含0.5 mol/L FeCl3溶液15mL、浓H2SO4(比重1.84)300mL、蒸馏水500mL,于使用前混合摇匀,避光保存,l mL试液需加此试剂4 mL。
结果如图5所示,表明菌株DHR18能产生几丁质酶、铁载体和吲哚-3-乙酸(IAA)的能力;同时,菌株DHR18分泌蛋白酶的能力很强,其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的平均直径可达66.8 mm。
实施例6、菌株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拮抗活性测定
取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菌饼于PDA培养基上,待菌丝长满整个平板后,用5mm孔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取菌块,取一个菌饼,菌丝面朝下,接种到新的PDA平板中央,在菌饼等距离(20 mm)的上、左、右放入预先处理的滤纸片,滤纸片为灭菌烘干后加入30ul的供试菌株 DHR18发酵液。设置3个重复。同时,以不接菌株DHR18发酵液,只接橡胶树红根病菌菌饼的平板为对照(CK)。置于28℃的培养箱中,培养7d后观察并记录抑菌结果。
相对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5)×100%。
式中,各菌落直径单位为“mm”;“5”为处理菌落的初始直径。
菌株DHR18 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拮抗效果图如图6所示,抑菌效果如表5所示。
表5 菌株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的抑菌效果
病原菌 抑菌直径(mm) 相对抑菌率(%)
橡胶树红根病菌 14.81±1.37 83.89±3.30
结果显示,菌株DHR18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抑制区直径超过10 mm,平均抑菌率为83.89%,表明菌株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实施例7、菌株 DHR18的拮抗谱测定
采用滤纸片对峙培养法,将橡胶树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橡胶树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ustralisinense)、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魔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homoide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别在PDA培养基上培养,待菌丝长满整个平板后,用5mm孔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取菌块,取其中一个菌饼,菌丝面朝下,接种到新的PDA平板中央,在菌饼上、左、右等距离(20 mm)放入预先处理的滤纸片,滤纸片为灭菌烘干后加入30ul的供试菌株DHR18发酵液。以只接待测病原菌菌饼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28 ℃培养箱中进行培养,5天后观察并记录抑菌现象。结果见图7。菌株 DHR18对各个病原菌的相对抑菌率如表6所示。
表6 菌株 DHR18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
病原真菌 抑菌直径(mm) 相对抑菌率(%)
灰霉病菌 14.12±1.15 82.22±2.78
马铃薯晚疫病菌 7.21±1.84 65.56±4.44
辣椒疫霉病菌 3.06±0.45 55.56±3.13
魔芋炭疽菌 12.10±1.54 77.33±3.71
稻瘟病菌 12.74±0.80 78.89±1.93
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 11.45±1.08 75.78±2.61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 9.70±1.37 71.56±3.31
禾谷镰刀菌 10.62±1.86 73.78±4.48
结果显示,菌株 DHR18对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71.56%,对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75.78%,对灰霉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82.22%,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65.56%,对辣椒疫霉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55.56%,对魔芋炭疽菌的相对抑菌率为77.33%,对稻瘟病菌的相对抑菌率为78.89%,对禾谷镰刀菌的相对抑菌率为73.78%。这表明,菌株DHR18对这8种病原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实施例8、菌株DHR18促生长作用
菌株DHR18单菌落NB培养基中,28℃、180 rpm摇床中培养12h后,得发酵液。
选择同时播种、长势相似的苗长25厘米,具1篷古铜期叶片的橡胶树苗,将菌株DHR18发酵液浓度调节至108CFU/mL作为原液,橡胶树苗用原液浸根30 min后移栽,对照组用无菌水处理,每个处理20棵苗。统一进行田间栽培管理。栽培25d后,将幼苗挖出,用自来水冲洗,用消毒的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测定鲜重,测量株长和根长,之后将整个植株80℃烘干48h测定干重。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结果如表7和图8所示。
表7菌株DHR18对橡胶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处理 株长/cm 根长/cm 鲜重/g 干重/g
CK 29.88±0.87b 9.53±0.43b 2.99±0.07b 1.45±0.05b
DHR18 38.52±0.79a 13.40±0.29a 3.50±0.06a 2.01±0.07a
由表7可以看出,采用菌株DHR18发酵液原液浸根处理,橡胶树幼苗的株长、根长、鲜重和干重菌显著增加。说明菌株DHR18发酵液原液可以显著促进橡胶树幼苗的生长。
由此,本发明提供的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对橡胶树红根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多种生产上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拮抗作用,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的能力以及产生几丁质酶、铁载体和吲哚-3-乙酸(IAA)的能力,能够促进橡胶树幼苗的生长,为橡胶树红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资源,也为其他重要病害防治研发新型的生防菌制剂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菌株。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其特征在于,其为树木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rboris )DHR18,于2024年03月0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438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发酵液,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取其单菌落接种至NB培养基中,28 ℃、180 rpm摇床中培养12h后,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拮抗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的制剂上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抑制由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所致病害的制剂上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魔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homoide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和/或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拮抗植物病原真菌所致病害的制剂上的应用,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橡胶树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树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魔芋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phomoide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和/或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产生吲哚-3-乙酸、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或铁载体制剂上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在制备促进作物生长的制剂上的应用;所述作物为橡胶树。
9.一种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伯克霍尔德氏菌或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酵液。
CN202410443471.3A 2024-04-12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Active CN118028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3471.3A CN118028189B (zh) 2024-04-12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3471.3A CN118028189B (zh) 2024-04-12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28189A CN118028189A (zh) 2024-05-14
CN118028189B true CN118028189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3065A (zh) * 2016-02-24 2016-04-13 长治学院 一种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在促进连香树生长中的应用
CN106497852A (zh) * 2016-12-20 2017-03-1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14437962A (zh) * 2021-12-24 2022-05-06 华南农业大学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BsNLG8菌株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3065A (zh) * 2016-02-24 2016-04-13 长治学院 一种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在促进连香树生长中的应用
CN106497852A (zh) * 2016-12-20 2017-03-15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es‑89及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14437962A (zh) * 2021-12-24 2022-05-06 华南农业大学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BsNLG8菌株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rehensive genomic analysis of Burkholderia arboris PN-1 reveals its biocontrol potential against Fusarium solani-induced root rot in Panax notoginseng;Yun Yang等;Current Genetics;20240330;第70卷;第1-13页 *
伯克霍尔德氏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进展;马白鸽等;农业研究与应用;20230530;第36卷(第03期);第1-8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9974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1254093B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
CN109468243B (zh) 一株暹罗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9456921B (zh)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应用及微生物菌剂、粉剂和颗粒剂
CN112795496B (zh) 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白菜茎基腐病中的应用
CN106701631B (zh) 一株玫瑰黄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15181693B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5873747B (zh) 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755393A (zh)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hp-24及其在制备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液中的应用
CN112608868A (zh) 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999794B (zh) 一株链霉菌及其应用
CN108641989A (zh) 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0184224B (zh) 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应用
CN110317747B (zh) 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jt68及其在防治茶炭疽病的应用
CN115058358A (zh) 一株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025522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以及预防和/或治疗香蕉枯萎病的方法
CN112410261B (zh) 一株暹罗芽孢杆菌mc2-1及其应用
CN107629985B (zh) 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
CN117467571A (zh) 一种降解烟嘧磺隆的芽孢杆菌及应用
CN104845897A (zh) 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及选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25471B (zh) 一株沙福芽孢杆菌菌株05-2101及其应用、产品和方法
KR101720658B1 (ko) 신규한 식물 생장 촉진 미생물 및 이의 용도
CN114703094B (zh) 一株假蕈状芽胞杆菌及在制备植物病原菌抑菌剂中的应用
CN118028189B (zh)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dhr18及其应用
CN114480160B (zh) 一株有益根际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