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9618A - 棘轮旋转工具 - Google Patents

棘轮旋转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9618A
CN118019618A CN202280065198.4A CN202280065198A CN118019618A CN 118019618 A CN118019618 A CN 118019618A CN 202280065198 A CN202280065198 A CN 202280065198A CN 118019618 A CN118019618 A CN 11801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rotation
handle
switch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51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口二郎
中岛章裕
吉岡秀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801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9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6Spanners; Wrenches of the ratchet type, for providing a free return stroke of the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棘轮旋转工具,具有:头部,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能够将旋转力施加给旋转紧固件,该旋转紧固件通过旋转而发挥紧固作用;手柄部,与所述头部连续地设置,在进行使所述旋转紧固件旋转的作业时由使用者握持,所述头部具有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对所述输出部施加给所述旋转紧固件的所述旋转力的方向进行限定,所述手柄部具有切换操作部,该切换操作部用于通过位置变化来进行所述棘轮机构的切换操作,棘轮旋转工具还具有切换传递机构,所述切换操作部与所述头部以通过所述切换传递机构能够传递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的方式被连结。

Description

棘轮旋转工具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日本发明专利申请2021-159579号主张优先权,并通过引用纳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棘轮旋转工具。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13181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具有棘轮机构的作为棘轮旋转工具的棘轮扳手。通过该棘轮扳手,能够使其与旋转紧固件(螺栓、螺母等)卡合的部分即卡合部向紧固方向或松缓方向中的一个旋转方向对旋转紧固件施加旋转力,并能够切换到卡合部在反方向通过空转而不旋转的状态。
在所述文献记载的棘轮扳手中,卡合部向旋转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方向通过棘轮机构被限定在一个方向,对于另一个方向,设有用于使其空转的切换杆。通过改变切换杆的朝向,能够将卡合部向旋转紧固件施加旋转力的方向限定在紧固方向或松缓方向。
以往,该切换杆设置在卡合部附近。因此,为了进行限定旋转方向的切换,使用者需要替换握持手柄的手,并通过与握持手柄的手相反侧的手来进行操作,该操作繁杂,相应地用于进行旋转方向切换的作业效率也不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181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旋转工具,该棘轮旋转工具能够提高进行限定旋转方向的切换的作业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棘轮旋转工具,具有:头部,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能够将旋转力施加给旋转紧固件,该旋转紧固件通过旋转发挥紧固作用;手柄部,其与所述头部连续地设置,在进行使所述旋转紧固件旋转的作业时由使用者握持,所述头部具有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对所述输出部施加给所述旋转紧固件的所述旋转力的方向进行限定,所述手柄部具有切换操作部,该切换操作部通过位置变化来进行所述棘轮机构的切换操作,所述棘轮旋转工具还具有切换传递机构,所述切换操作部与所述头部以通过所述切换传递机构能够传递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的方式被连结。
另外,还能够所述切换传递机构具有从所述手柄部延伸至所述头部的长条部,通过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而产生的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经由所述长条部作为沿长边方向的位移或沿周向的位移被传递到所述输出部。
另外,还能够所述手柄部具有输入用于使所述输出部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旋转力传递机构,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从所述手柄部设置到所述头部,并且将施加给所述旋转操作部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输出部,所述切换传递机构的所述长条部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并列地配置。
另外,还能够具有从所述手柄部延伸至所述头部的、管状部与通过该管状部的内部空间的棒状部的组合,所述管状部与所述棒状部中的一方属于所述切换传递机构,另一方属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
这里,日本特开2017-13181号公报中记载的棘轮扳手为手动式,设有快速旋转机构,该快速旋转机构在不施加紧固扭矩时(紧固的情况下为初期,松缓的情况下为后期)能够提高旋转紧固件的旋转速度从而缩短作业时间。该快速旋转机构具有无需转动手柄就能够直接旋转卡合部的刻度盘状的旋转输入部。该旋转输入部与卡合部相邻地设置。因此,为了进行快速旋转,使用者需要替换握持手柄的手,或通过与握持手柄的手不同的手来进行操作,因此,需要花费功夫,相应地用于快速旋转的作业效率不佳。
对于所述情况,本发明的所述棘轮旋转工具中,所述手柄部具有输入用于使所述输出部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且具有从所述手柄部设置到所述头部的、将施加到所述旋转操作部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输出部的旋转力传递机构。
另外,还能够在所述手柄部设置有多个所述旋转操作部。
另外,还能够所述旋转操作部相对于所述手柄部能够装拆,在所述旋转操作部被从所述手柄部拆除的状态下,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能够连接其他动力源所具有的旋转驱动部件。
另外,还能够所述手柄部为长条状,所述旋转操作部与所述切换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手柄部周向上的不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输出部侧(使用时从使用者侧观察的内侧)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棘轮手柄进行观察所见的立体图。
图2是从输出部的相反侧(使用时从使用者侧观察的表侧)观察所述棘轮手柄所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状态下除去外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沿手柄部的轴心切断后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5是取出棘轮爪周边的构成部件后所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本发明,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以手动式的棘轮旋转工具即棘轮手柄1为例进行说明。该棘轮手柄1与以往的棘轮手柄相同,用于通过使其旋转来施加紧固作用的、未图示的旋转紧固件(螺栓、螺母等)的紧固作业或松缓作业。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棘轮手柄1,图1中示出了从输出部21侧(使用时的内侧)观察所见的立体图,图2中示出了从相反侧(使用时的表侧)观察所见的立体图。另外,图3中示出了在图2的状态下除去外装后表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该棘轮手柄1主要具有头部2、手柄部3、连结部4。在本实施方式中,头部2、手柄部3、连结部4在直线方向上并列。关于棘轮手柄1的前后方向,以头部2侧作为前侧、手柄部3侧作为后侧进行说明。
头部2具有输出部21,该输出部21能够对旋转紧固件施加围绕轴心的旋转力。输出部21从头部2的基部(埋入有输出部21的基部21a的部分)向例如一个方向(图1的上方)突出。输出部21通过后述的棘轮机构22被切换成在头部2中围绕轴心能够旋转的状态和不能旋转的状态,其旋转方向受到限定。未图示的插口相对于输出部21能够安装、脱离。该插口与旋转紧固件的被卡合部(螺栓头部等)的形状对应。成为使插口卡合于旋转紧固件的状态,使用者握持手柄部3,以输出部21的轴心为中心转动,由此,使用者能够将所产生的旋转力从输出部21经由插口施加于旋转紧固件。此时,头部2中,输出部21成为不能旋转的状态。
头部2具有棘轮机构22,该棘轮机构22对输出部21相对于旋转紧固件所施加的旋转力的方向进行限定。棘轮机构22的动作与作用与以往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具有一对棘轮爪221,该一对棘轮爪221相对于一体设于输出部21的外周的棘轮齿部211以夹持连结手柄部3与输出部21的旋转中心的假想线的方式取位。如图5所示,棘轮爪221是在头部2的内部以转动支承部2213为中心在规定范围转动的(通过箭头图示)爪状的部件。棘轮爪221在前端具有爪侧齿部2212。棘轮爪221在根部侧具有向所述假想线侧突出的被卡合突起2211,该被卡合突起2211被设于后述的切换传递机构5的前端部的凸轮部52的台阶(或,山)521推压,由此,能够使其进行与所述转动相关的移动。在棘轮爪221上安装有复位弹簧222,在未被凸轮部52推压时,棘轮爪221通过复位弹簧222的弹力复位到原先的位置。凸轮部52仅对一对棘轮爪221中的一方或另一方的被卡合突起2211进行推压。一对中的一方的棘轮爪221的爪侧齿部2212与输出部21的棘轮齿部211啮合,由此,阻止输出部21向一个方向的旋转,并且,通过爪侧齿部2212越过输出部21的棘轮齿部211,而容许输出部21向另一方向的旋转。例如,图3中图示于左下的棘轮爪221阻止输出部21逆时针旋转,且容许其顺时针旋转。图3中示于右上的棘轮爪221阻止输出部21顺时针旋转,且容许其逆时针旋转。由此,在头部2中,输出部21以不向所述一个方向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使用者握持该状态下的手柄部3,并以输出部21的轴心为中心转动,由此,能够将旋转力从输出部21传递到旋转紧固件。另一方面,在使手柄部3向反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爪侧齿部2212会越过输出部21的棘轮齿部211,由此,在头部2中,输出部21进行旋转(空转),所以,旋转力不会从输出部21传递到旋转紧固件。
手柄部3直接或间接地与头部2连续设置,该手柄部3为长条状在进行使所述旋转紧固件旋转的作业时供使用者握持的长条状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部2与手柄部3之间存在有筒状的连结部4。连结部4是径向尺寸相对于头部2及手柄部3缩小的部分,如图4所示,连结部4中内置有细长的切换传递机构5及旋转力传递机构6。手柄部3具有切换操作部31,该切换操作部31通过使用者来使其位置发生变化来进行限定棘轮机构22的旋转方向的切换操作。在以往的棘轮手柄中,切换操作部31设于头部2,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操作部31设于手柄部3。切换操作部31的操作方向以手柄部3的轴心为基准且为周向,通过向周向进行滑动移动来进行切换。能够使设于切换传递机构5的前端部的凸轮部52向与切换操作部31的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切换操作部31设于手柄部3,由此,使用者能够在保持握持手柄部3的状态下(具体来说,在保持通过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握持手柄部3的状态下)使用拇指对切换操作部31进行操作。因此,使用者无需为了进行棘轮机构22的切换操作而换手来握持手柄部3,故而有利。手柄部3成为筒状体,在其内部收纳有图3所示的机构。手柄部3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输出部21的旋转中心轴正交,在以该旋转中心轴为基准的径向(直线方向)上延伸。
切换操作部31被设置在距头部2间隔一段距离的手柄部3上,与之相伴,切换操作部31与头部2通过切换传递机构5连结。该切换传递机构5能够传递用于切换棘轮机构22的位移。该切换传递机构5具有长条部51,该长条部51是从手柄部3通过连结部4并延伸至头部2的管状的旋转轴。切换操作部31被操作而由此产生的用于切换的位移经由该长条部51作为向周向的位移被传递到输出部21。这样,由于能够通过长条部51传递位移,因此,能够使棘轮手柄1的结构简单。
在长条部51的后端部固定有切换操作部31。另一方面,在其前端部固定有凸轮部52。因此,能够使凸轮部52沿周向移动切换操作部31沿周向被操作的角度的量,与之相应地,能够使一对棘轮爪221中与切换操作部31的操作相应的一方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手柄部3具有输入用于使输出部21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32。该旋转操作部32是无需进行使手柄部3转动的动作就能够输入旋转力的部分。与使用者使手柄部3以输出部21为中心旋转相比,由于旋转操作部32的径向尺寸比手柄的旋转径小,因此,相应地能够通过该旋转操作部32使旋转紧固件更快地旋转。因此,在不向旋转紧固件施加紧固扭矩的时候(紧固的情况下为初期,松缓的情况下为后期),能够进行使旋转紧固件的旋转速度提高的快速旋转,能够缩短作业时间。此外,在施加紧固扭矩时,不进行快速旋转,通过转动手柄部3使旋转紧固件旋转。
这里,一直以来存在一种棘轮扳手,该棘轮扳手设有旋转操作部32从而能够进行快速旋转(参照日本特开2017-13181号公报)。但是,该以往的旋转输入部被设置在与卡合于旋转紧固件的部分即卡合部相邻的位置。因此,为了进行快速旋转,使用者需要替换握持手柄的手,或者通过与握持手柄的手相反一侧的手来进行操作,相应地会花费功夫,导致快速旋转的作业效率不佳。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手柄部3具有旋转操作部32,因此,在进行快速旋转时,使用者无需为了操作旋转操作部32而大幅度地移动手,因此是有利的。
在手柄部3设有多个旋转操作部32。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情况从多个手柄部3中选择使用方便的来进行使用。本实施方式中在手柄部3设有两个旋转操作部32,一个旋转操作部32即侧方操作部32a设在手柄部3的侧方部靠前的位置,另一个旋转操作部32即后方操作部32b设在手柄部3的后端部。还可以构成为,设置一个旋转操作部32,通过将其交替地安装于手柄部3,来兼顾侧方操作部32a与后方操作部32b。各旋转操作部32为圆板状,为了能够在外周面实施用于防滑的图示的槽加工或滚花加工。另外,旋转操作部32相对于手柄部3能够装拆。具体来说,侧方操作部32a相对于具有伞齿轮63的侧方旋转部件65的向手柄部3的侧方突出的部分能够装拆,后方操作部32b相对于位于手柄部3的内部的凹部能够装拆,其中所述凹部形成在连接于传递轴61的后端的后方旋转部件66的后部。旋转操作部32相对于手柄部3的安装通过嵌合来进行。通过该结构,还能够在将旋转操作部32从手柄部3取下后,将电动工具等其他动力源所具有的旋转驱动部件即驱动轴连接于旋转力传递机构6,并通过使旋转驱动轴旋转,进行快速旋转。
这里,对旋转操作部32与切换操作部31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切换操作部31与旋转操作部32设在手柄部3的长边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并且设在周向上不同的位置。通过位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容易对两者进行操作。此外,切换操作部31与旋转操作部32在手柄部3的长边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由此,具有外观整洁的优点,但该位置关系不是必须的,还可以设置在长边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另外,相对于输出部21的以头部2为基准的向旋转紧固件传递旋转力的位置的方向(头部2中的输出部21的突出方向),旋转操作部32位于相同方向,切换操作部31位于相反方向。由于处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因此,因与旋转紧固件的旋转操作之间的关系而使操作性良好。
旋转操作部32设于手柄部3,与之相伴,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旋转力传递机构6,该旋转力传递机构6从手柄部3通过连结部4设置到头部2,将施加到旋转操作部32上的旋转力传递到输出部21。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力传递机构6具有以从手柄部3的后部直至头部2的输出部21的方式直线状延伸的传递轴61。此外,关于位于手柄部3的后侧的传递轴61,是为了后方操作部32b而设置的,因此,在不设置后方操作部32b的情况下,还可以不设置这部分的传递轴61。传递轴61以围绕规定的轴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外装部分。后方操作部32b不经由齿轮地连接于传递轴61。其中,后方操作部32b相对于传递轴61(详细地说为后方旋转部件66)能够装拆。
侧方操作部32a经由以正交关系啮合的一对伞齿轮62、63连接于传递轴61。因此,在传递轴61设有一个伞齿轮62。该伞齿轮62相邻地设于比切换操作部31更靠后方。因此,能够将切换操作部31与旋转操作部32配置在手柄部3的长边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另一个伞齿轮63与侧方操作部32a连动。此外,侧方操作部32a相对于具有所述伞齿轮63的侧方旋转部件65能够装拆。
在传递轴61的前端部也设有伞齿轮64(图5中省略了图示)。该伞齿轮64与快速旋转用齿部212啮合,该快速旋转用齿部212一体地设于输出部21,并朝向输出部21从头部2突出的方向。伞齿轮64与快速旋转用齿部212的齿轮比(即,快速旋转机构的减速比)能够任意设定。通过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旋转力传递机构6,能够将施加给侧方操作部32a或后方操作部32b的旋转力经由传递轴61传递给输出部21。
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传递机构5的长条部51与旋转力传递机构6并列配置。通过并列配置,能够紧凑地配置切换传递机构5。
关于所述并列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切换传递机构5(长条部51)与旋转力传递机构6构成为复合传递体7,该复合传递体7为从手柄部3延伸至头部2的、管状部7o与一部分通过该管状部7o的内部空间的棒状部7i的组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径向上的外部(管状部7o)与内部(棒状部7i)的并列配置。管状部7o与棒状部7i没有紧密贴合,而是以能够分别单独动作(旋转)的方式在径向上保持距离。管状部7o与棒状部7i的轴心一致,管状部7o在内部被棒状部7i引导并同时在周向移动。如图3所示,切换传递机构5(长条部51)与旋转力传递机构6的组合为统合成为一根的形态。由于是在管状部7o中内置有棒状部7i的形态,因此,能够使所述组合更紧凑。
管状部7o与棒状部7i中的一方属于切换传递机构5,另一方属于旋转力传递机构6。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外侧的管状部7o属于切换传递机构5(相当于长条部51),径内侧的棒状部7i属于旋转力传递机构6(相当于传递轴6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操作部32中的侧方操作部32a的旋转中心轴的轴线方向相对于管状体与棒状体的组合(复合传递体7)的轴线方向正交。通过该结构,在使侧方操作部32a旋转时的操作性优异,因此有利。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追加各种变更。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的棘轮旋转工具(棘轮手柄1)为手动式,但还能够为内置了电机与传导机构的电动式。在电动式的情况下,当对旋转紧固件施加紧固扭矩时,由使用者来旋转手柄部3,但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电机的驱动力会被传递给输出部21,由此,使用者的手只要放在手柄部3上即可。
另外,输出部21构成为在头部2中突出,但还可以在头部2中凹陷,或形成为贯穿孔。另外,还可以不为插口装拆式,而是构成为将输出部21直接卡合于旋转紧固件。
另外,经由长条部51向输出部21传递的位移为沿周向的位移。但是,还可以为沿长边方向的位移。因此,长条部51还可以为通过拉伸来传递位移的金属丝。
关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和作用总结记载如下。所述实施方式为棘轮旋转工具1,该棘轮旋转工具1具有:头部2和手柄部3,其中,所述头部2具有输出部21,该输出部21能够向旋转紧固件施加旋转力,所述旋转紧固件通过旋转而实现紧固作用,所述手柄部3与所述头部2连续地设置,在进行使所述旋转紧固件旋转的作业时由使用者握持,所述头部2具有棘轮机构22,该棘轮机构22对所述输出部21施加给所述旋转紧固件的所述旋转力的方向进行限定,所述手柄部3具有切换操作部31,该切换操作部31用于通过位置变化来进行所述棘轮机构22的切换操作,所述棘轮旋转工具1还具有切换传递机构5,所述切换操作部31与所述头部2以能够通过所述切换传递机构5传递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的方式被连结。
根据该结构,由于切换操作部31设于手柄部3,因此,使用者没有必要为了进行棘轮机构22的切换操作而换手来握持手柄部3。
另外,所述切换传递机构5具有从所述手柄部3延伸至所述头部2的长条部51,通过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31而产生的用于所述切换的位移能够经由所述长条部51作为沿长边方向的位移或沿周向的位移传递到所述输出部21。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长条部51来传递位移,因此,能够使切换传递机构5的结构简单。
另外,能够成为以下结构:所述手柄部3具有输入用于使所述输出部21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32,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从所述手柄部3设置到所述头部2的、将施加给所述旋转操作部32的旋转力向所述输出部21传递的旋转力传递机构6,所述切换传递机构5的所述长条部51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6并列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切换传递机构5的长条部51与旋转力传递机构6并列配置,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
另外,能够成为以下结构:具有从所述手柄部3延伸至所述头部2的、管状部7o与通过该管状部7o的内部空间的棒状部7i的组合,所述管状部7o与所述棒状部7i中的一方属于所述切换传递机构5,另一方属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6。
根据该结构,管状部7o中内置有棒状部7i,因此,能够更加紧凑。
这里,日本特开2017-13181号公报中记载的棘轮扳手为手动式,设有快速旋转机构,该快速旋转机构在不施加紧固扭矩时(紧固的情况下为初期,松缓的情况下为后期)能够提高旋转紧固件的旋转速度从而缩短作业时间。该快速旋转机构具有无需转动手柄就能够直接旋转卡合部的刻度盘状的旋转输入部。该旋转输入部与卡合部相邻地设置。因此,为了进行快速旋转,使用者需要替换握持手柄的手,或通过与握持手柄的手不同的手来进行操作,因此,需要花费功夫,相应地用于快速旋转的作业效率不佳。
对于所述情况,所述实施方式为棘轮旋转工具,在所述棘轮旋转工具1中,所述手柄部3具有输入用于使所述输出部21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32,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从所述手柄部3设置到所述头部2的、将施加到所述旋转操作部32的旋转力向所述输出部21传递的旋转力传递机构6。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旋转操作部32使旋转紧固件快速旋转,在进行快速旋转时,使用者无需为了操作旋转操作部32而大幅度地移动手。
另外,能够成为以下结构:在所述手柄部3设置有多个所述旋转操作部32。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情况从多个手柄部3选择使用方便的一个。
另外,能够成为以下结构:所述旋转操作部32相对于所述手柄部3能够装拆,在所述旋转操作部32从所述手柄部3被拆下的状态下,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6能够连接其他的动力源所具有的旋转驱动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驱动力的输入进行选择。
另外,能够成为以下结构:所述手柄部3为长条状,所述旋转操作部32与所述切换操作部31设置在所述手柄部3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
根据该结构,容易对旋转操作部32及切换操作部31双方进行操作。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切换操作部31设置在手柄部3,由此,使用者无需为了进行棘轮机构22的切换操作而替换握持手柄部3。因此,能够提高进行限定旋转方向的切换的作业效率。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棘轮旋转工具(棘轮手柄)
2:头部
21:输出部
22:棘轮机构
3:手柄部
31:切换操作部
32:旋转操作部
32a:侧方操作部
32b:后方操作部
4:连结部
5:切换传递机构
51:长条部
6:旋转力传递机构
7:复合传递体
7o:管状部
7i:棒状部

Claims (8)

1.一种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头部,其具有输出部,该输出部能够将旋转力施加给旋转紧固件,该旋转紧固件通过旋转发挥紧固作用;
手柄部,其与所述头部连续地设置,在进行使所述旋转紧固件旋转的作业时由使用者握持,
所述头部具有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对所述输出部施加给所述旋转紧固件的所述旋转力的方向进行限定,
所述手柄部具有切换操作部,该切换操作部用于通过位置变化来进行所述棘轮机构的切换操作,
所述棘轮旋转工具还具有切换传递机构,所述切换操作部与所述头部以通过所述切换传递机构能够传递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的方式被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传递机构具有从所述手柄部延伸至所述头部的长条部,
通过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而产生的用于进行所述切换的位移经由所述长条部作为沿长边方向的位移或沿周向的位移被传递到所述输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具有输出用于使所述输出部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
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旋转力传递机构,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从所述手柄部设置到所述头部,并且将施加给所述旋转操作部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输出部,
所述切换传递机构的所述长条部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并列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从所述手柄部延伸至所述头部的、管状部与通过该管状部的内部空间的棒状部的组合,
所述管状部与所述棒状部中的一方属于所述切换传递机构,另一方属于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具有输入用于使所述输出部旋转的旋转力的旋转操作部,
所述棘轮旋转工具具有旋转力传递机构,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从所述手柄部设置到所述头部,并且将施加给所述旋转操作部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输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柄部设有多个所述旋转操作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操作部相对于所述手柄部能够装拆,
在所述旋转操作部被从所述手柄部拆除的状态下,所述旋转力传递机构能够连接其他动力源所具有的旋转驱动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棘轮旋转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为长条状,所述旋转操作部与所述切换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手柄部的周向上的不同位置。
CN202280065198.4A 2021-09-29 2022-09-06 棘轮旋转工具 Pending CN118019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9579A JP2023049686A (ja) 2021-09-29 2021-09-29 ラチェット回転工具
JP2021-159579 2021-09-29
PCT/JP2022/033338 WO2023053856A1 (ja) 2021-09-29 2022-09-06 ラチェット回転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9618A true CN118019618A (zh) 2024-05-10

Family

ID=8578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5198.4A Pending CN118019618A (zh) 2021-09-29 2022-09-06 棘轮旋转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49686A (zh)
CN (1) CN118019618A (zh)
WO (1) WO20230538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61498U (zh) * 1971-11-12 1973-08-04
JPS5791570U (zh) * 1980-11-19 1982-06-05
KR950005121B1 (ko) * 1989-07-28 1995-05-18 포셀라 그레고리 조정 가능한 래칫 렌치
US7340981B1 (en) * 2005-09-07 2008-03-11 Bryce Walter Angled and offset drive ratchet exten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3856A1 (ja) 2023-04-06
JP2023049686A (ja) 202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8714B1 (en) Ratchet wrench with collar-actuated reversing mechanism
KR100376396B1 (ko) 미늘톱니렌치
TWI823095B (zh) 用於動力工具的方向選擇器機構
JP5991669B2 (ja) 動力工具
CN114800395A (zh) 电动工具
TWI815425B (zh) 工具及用於工具的換向機構
EP2986417B1 (en) Ratchet mechanism
CN118019618A (zh) 棘轮旋转工具
WO2023053855A1 (ja) 電動式ラチェット回転工具
TWI819624B (zh) 工具及用於工具的棘爪機構
JP3129070U (ja) ボルト・ナット締付装置
KR100604151B1 (ko) 자체 회전이 가능한 소켓 렌치
JP3242458U (ja) 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TWI776481B (zh) 棘輪機構及棘輪工具
JP3071757U (ja) レンチ
TW202306714A (zh) 用於動力工具的齒輪傳動和曲軸組件
JP2022158638A (ja) 作業工具及び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04249409A (ja) 回転工具
JPH0642083U (ja) 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