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9476A - 牙刷 - Google Patents
牙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19476A CN118019476A CN202280064788.5A CN202280064788A CN118019476A CN 118019476 A CN118019476 A CN 118019476A CN 202280064788 A CN202280064788 A CN 202280064788A CN 118019476 A CN118019476 A CN 1180194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stles
- bristle
- holes
- spaced
- impla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1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87 whit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DQEFEBPAPFSJLV-UHFFFAOYSA-N Cellulose propi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O)OCC1OC(OC(=O)CC)C(OC(=O)CC)C(OC(=O)CC)C1OC1C(OC(=O)CC)C(OC(=O)CC)C(OC(=O)CC)C(COC(=O)CC)O1 DQEFEBPAPFSJL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218 cellulose propi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888 Periodontal Pocke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82556 Polyaceta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2 Polybutadi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67 biodegradabl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but-3-enoic acid;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C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77 drug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94 foo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02 injection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57 polybutadi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5 polyisop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L terephthalate(2-)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O-])=O)C=C1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4—Arranged like in or for toothbrush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5/00—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28—Bristle profile, the end of the bristle defining a surface other than a single plane or deviating from a simple geometric form, e.g. cylinder, sphere or con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10—For human or animal care
- A46B2200/1066—Toothbrush for cleaning the teeth or den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充分地确保毛刚度,赋予无违和感的毛的运动,并且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表现多个功能,使各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显现,以使得能够发挥各个毛束的功能。一种牙刷,具备头部、刷毛部、握持部,其中,所述刷毛部由分别植设于在头部的植毛面形成的多个植毛孔的毛束构成,所述植毛孔中的至少一个为具备从孔底朝向植毛面延伸的间隔板的带间隔的植毛孔,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在该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的刷毛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形成一个毛束,并且毛长度分布独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基于在2021年10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165986号来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牙刷中,公知有如下的技术:按照特定的图案将由圆形毛和超级锥形毛(ST毛)等不同种类刷毛构成的多种毛束排列在头部的植毛面上,表现出齿面的美白化、对牙周袋的侵入性这样的多个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不同种类刷毛的毛的特征、物性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刷毛部区域内容易局部地产生毛刚度的高低差,另外,在彼此的毛的运动中容易产生违和感,因此很难充分地发挥各个毛束的功能。另外,头部中的植毛区域也受限,因此也很难适当地排列各个毛束而使各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显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2196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充分地确保毛刚度,赋予无违和感的毛的运动,并且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表现出多个功能,使各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显现,以使得能够发挥各个毛束的功能。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方式。
[1]一种牙刷,具备具有植毛面的头部、设置于所述植毛面的刷毛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后端侧的握持部,其中,所述刷毛部由分别植设于在所述植毛面形成的多个植毛孔的毛束构成,所述植毛孔中的至少一个为具备从孔底朝向植毛面延伸的间隔板的带间隔的植毛孔,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在该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的刷毛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形成一个毛束,并且毛长度分布(毛高度轮廓)独立。
[2]根据[1]中记载的牙刷,其中,所述多个植毛孔包含在所述植毛面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植设于该各个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内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并且排列配置的同种刷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连续的毛长度分布。
[3]根据[2]中记载的牙刷,其中,在所述植毛面的正面视角中,将所述间隔板的厚度方向设为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方向时,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方向与长轴方向所成的劣角θ为0°<θ<90°,所述长轴方向是与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所述握持部延伸的方向。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牙刷,其中,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在与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截面中除去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所述间隔板之外的区域的截面积(其中,为在带间隔的植毛孔内存在扁平线的情况下该扁平线被打入前的截面积。)设为S1(mm2),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在所述植毛面位置处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设为S2(mm2),将S2相对于S1的百分率设为PF(%),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在所述植毛面位置处的PF设为PFA,在孔底位置处的PF设为PFC时,PFA/PFC为0.70~0.90。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牙刷,其中,所述间隔板的前端的厚度比基端的厚度薄。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牙刷,其中,所述间隔板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植毛面更靠孔底侧的位置。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牙刷,其中,通过扁平线式植毛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中的从孔底到扁平线的下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1,将从孔底到扁平线的上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2,将从孔底到所述间隔板的前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3时,H1为0.3~1.1mm,H2-H3为-0.5~1.0mm。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牙刷,充分地确保毛刚度,赋予无违和感的毛的运动,并且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表现出多个功能,使各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显现,以使得能够发挥各个毛束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牙刷的主视图。此外,在图1中省略刷毛部。
图2是表示图1的牙刷的头部附近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牙刷的长轴方向上排列的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第二空间中植设的刷毛B的毛长度分布的侧视图。
图4是将图1的牙刷中的带间隔的植毛孔沿其长度方向切断而得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在图4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各空间中植设刷毛的情况的截面图。
图6(A)~图6(H)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带间隔的植毛孔中植设的刷毛的毛长度分布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将另一例的带间隔的植毛孔沿其长度方向切断而得的截面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牙刷的主视图。此外,在图8中省略刷毛部。
图9是将另一例的带间隔的植毛孔沿其长度方向切断而得的截面图。
图10(A)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波浪状毛长度分布的侧视图,图10(B)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台阶状毛长度分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牙刷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使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构造不同。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牙刷1具备手柄体10。
手柄体10具备头部11、设置于头部11的后端侧的握持部12、将头部11和握持部12连接的颈部13。此外,本发明的牙刷也可以不具备颈部。
如图2所示,头部11具有植毛面14,在植毛面14设置有刷毛部30。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头部11中的设置有刷毛部30的一侧设为正面侧,将头部11中的与设置有刷毛部3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为背面侧。即,头部11在正面具有植毛面14,设置有刷毛部30。
此外,将与植毛面14平行且握持部12延伸的方向、即手柄体10延伸的方向设为长轴方向(图1中的X方向),将与植毛面14平行且与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短轴方向(图1中的Y方向),将与植毛面14正交的方向设为厚度方向(图1中的Z方向)。另外,将设置有头部11的一侧设为前端侧,将与前端侧相反的一侧(握持部12侧)设为后端侧。
该例的刷毛部30由毛束31和毛束32构成,该毛束31分别植设于在植毛面14上形成的多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毛束32分别植设于没有间隔的多个植毛孔22。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植毛面14的短轴方向(Y方向)的中央部,沿长轴方向(X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有正面视角中形状为圆形的六个植毛孔22。另外,在六个植毛孔22的短轴方向(Y方向)的两侧,沿长轴方向(X方向)等间隔地各配置有5个正面视角中形状为矩形的四角带有圆角的大致长方形的带间隔的植毛孔21。
此外,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与植毛孔22的数量以及配置图案能够根据所希望的功能而适当地设定。
如图4所示,带间隔的植毛孔21具备从孔底21a朝向植毛面14延伸的间隔板23。由此,带间隔的植毛孔21内由间隔板23隔开成第一空间21A和第二空间21B。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第一空间21A中通过第一扁平线33A植设同种的多根第一刷毛31A,在第二空间21B中通过第二扁平线33B植设同种的多根第二刷毛31B。在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中由间隔板23隔出的空间中的哪个是第一空间21A哪个是第二空间21B由植设于各空间的刷毛是第一刷毛31A还是第二刷毛31B来决定。植设于第一空间21A的第一刷毛31A与植设于第二空间21B的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形成一个毛束31。
其中,“一个毛束”是指在从毛前端侧正面观察毛束时,在毛前端部分没有将不同的刷毛彼此分隔的间隙。在该例中,是指在从毛前端侧正面观察毛束31时,在毛前端部分没有将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分隔的间隙。
此外,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由间隔板隔开的一个空间中,还具有植设有与第一刷毛以及第二刷毛不同的第三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牙刷,除了在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的带间隔的植毛孔21之外,还具有在由间隔板隔开的两个空间中分别植设有第一刷毛和第三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以及分别植设有第二刷毛和第三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中的至少一方。在该情况下,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中的各空间是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中的哪个由植设于该空间的刷毛是第一刷毛、第二刷毛、第三刷毛中的哪个决定,其中优选的方式与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中的优选方式同样。植设于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刷毛为四种以上的情况也同样。
关于在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各空间中植设刷毛的方法,从容易植毛的方面出发,优选扁平线式植毛,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嵌件成型等。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被配置为,第一空间21A与第二空间21B沿短轴方向(Y方向)排列,并且第一空间21A处于短轴方向(Y方向)的中央侧,第二空间21B处于短轴方向(Y方向)的外侧。由此,在沿长轴方向(X方向)排列的各带间隔的植毛孔21之间,像图2所示那样第一刷毛31A沿长轴方向(X方向)排列,在该短轴方向(Y方向)的外侧,像图3所示那样第二刷毛31B沿长轴方向(X方向)排列。
植设于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第一空间21A的第一刷毛31A与植设于第二空间21B的第二刷毛31B为不同的刷毛,另外,毛长度分布独立。
其中,“不同的刷毛”是指毛前端形状、刷毛直径等形态、材质中的一个以上不同的刷毛,不包含仅毛长度(高度)不同的刷毛。另外,“毛长度分布独立”是指对刷毛分布(轮廓)逐个设计,以使得植设于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各空间的不同的刷毛具有适合于各个刷毛特征的毛长度。
通过使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为不同的刷毛,能够使在一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中植设的毛束31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另外,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分别被分开地植设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中的由间隔板23隔开的第一空间21A和第二空间21B,因此可抑制各自的功能相抵消而稀薄化,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另外,在相同的带间隔的植毛孔21中植设的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构成一个毛束31,因此这两种刷毛以相互支撑的方式汇集起来运动。因此,刷毛的特征不容易因不同的刷毛间的毛刚度的差异等而相抵消,另外,能够无违和感地且精确地表现出多个功能。并且,通过将作为不同的刷毛的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植设于一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从而植毛面14的每单位面积的功能变高,因此能够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充分地表现出多个功能。
另外,构成毛束31的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虽然植设于相同的带间隔的植毛孔21而接近,但毛长度分布独立使得其适合于各个刷毛特征,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作为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使用的刷毛,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例示直形毛、圆形毛、其直径朝向毛前端而逐渐变小的刷毛(ST毛)、双重芯毛、前端分支毛、螺旋毛、螺旋圆形毛、截面星形等异形截面刷毛。也可以使用刷毛的两侧的前端形状不同的非对称毛(例如一个前端部为锥形形状、另一个前端部为圆形形状的刷毛)、对表面实施压花等加工的表面加工毛。如果使用非对称毛,则基于非对称毛各自的前端形状表现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毛束31所表现的功能的数量。
作为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使用的刷毛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例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烯烃(聚丙烯等)、苯乙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氨酯系弹性体。刷毛的材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
以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使用的刷毛的植毛面为基准的毛长度(高度)优选为6.0mm以上,更优选为7.0mm以上。如果毛长度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毛的接触感变得轻柔,容易降低不舒适感。以刷毛的植毛面为基准的毛长度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9.0mm以下。如果毛长度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能够确保适度的毛的挠曲,能够可靠地除去食物残渣。毛长度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6.0~10.0mm,更优选为7.0~9.0mm。
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使用的刷毛直径优选为3.0mil以上,更优选为3.5mil以上。另外,刷毛直径优选为8.0mil以下,更优选为7.0mil以下。刷毛直径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3.0~8.0mil,更优选为3.5~7.0mil。
作为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使用的刷毛的种类(毛前端形状、刷毛直径、材质等)能够根据刷毛部30所要求的功能而适当地选择。
关于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的毛长度分布,可分别独立地从例如平坦状(图2)、台阶状(图3)、山状(图6(A))、被切割成在长轴方向上朝向植毛面成为凹状圆弧状的拱状(图6(B))、被切割成在长轴方向上形成波的波浪状(图6(C))、被切割成在长轴方向上朝向毛前端成为凸状的圆弧状的圆顶状(图6(D))、以长轴方向的前端侧的毛高度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的上升状(图6(E))、长轴方向的一部分成为山形的簇状(图6(F))、被切割成为在短轴方向上朝向毛前端成为凸状的圆弧状的圆顶状(图6(G))、被切割成在短轴方向上朝向植毛面成为凹状的圆弧状的倒U字状(图6(H))中选择。在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来植设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的情况下,它们也可以为以扁平线为边界的折返部分间的毛长度具有阶段差的偏置形状。
作为一例,优选在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内的由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植设、并且排列配置的同种刷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连续的毛长度分布。例如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优选在排列配置的各个第一空间21A中植设的第一刷毛31A与在排列配置的各个第二空间21B中植设的第二刷毛31B中的至少一方形成连续的毛长度分布。其中,“连续的毛长度分布”是指在植毛面上排列植设的毛束中毛长度逐渐变化,并且在相邻的毛束间,毛长度的变化连续的状态。另外,“在相邻的毛束间,毛长度的变化连续”是指相邻的毛束间的最近的刷毛彼此的毛长度之差为2mm以下。
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刷毛31A具有连续的毛长度分布的情况下,这些第一刷毛31A可以在长轴方向上排列,也可以在短轴方向上排列。另外,具有连续的毛长度分布的第一刷毛31A不限于在正面观察植毛面14时呈直线排列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排列成锯齿状。第二刷毛31B具有连续的毛长度分布的情况也同样。
此外,例如当在由间隔板隔开的空间中的一个空间中排列配置植设有第三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情况下,排列配置的第三刷毛也可以形成连续的毛长度分布。
通过采用连续的毛长度分布,从而容易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表现目的功能。另外,通过将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分别植设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第一空间21A和第二空间21B,从而相互接近地配置,因此它们中的至少一方的毛长度分布的相连稳定。
作为连续的毛长度分布,例如,可例示拱状、波浪状、圆顶状、相邻的毛束间的毛长度之差为2mm以下的台阶状。
作为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的种类与毛长度分布的组合,例如,可例示以下的组合(1)~(7)。
组合(1):是由圆形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为平坦状、由ST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台阶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清扫功能和牙龈部清扫功能。
组合(2):是由圆形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为拱状、由ST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台阶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清扫功能和齿间清扫功能,得到轻柔的接触感。
组合(3):是由圆形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为山状、由ST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平坦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清扫功能和牙龈部清扫功能。
组合(4):是由圆形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的前端侧为簇状、后端侧为拱状、由ST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台阶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清扫功能和咬合面清扫功能,得到轻柔的接触感。
组合(5):是由双重芯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的前端侧为簇状、后端侧为拱状、由ST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台阶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美白化功能和牙齿里侧的美白化功能,得到轻柔的接触感。
组合(6):是由双重芯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为波浪状、由前端分支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平坦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美白化功能、轻柔的接触感以及药剂送达功能。
组合(7):是由截面星形的异形截面刷毛构成的第一刷毛31A中毛长度分布为拱状、由对表面实施压花加工的表面加工毛构成的第二刷毛31B中毛长度分布为平坦状的组合。通过该组合,表现出齿面清扫功能和优异的外观。
此外,在这些组合中,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间可以替换。
关于将带间隔的植毛孔21沿着其长度方向在头部11的厚度方向上切断而得的截面形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为长方形,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梯形状。
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深度优选为2.0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另外优选为4.5mm以下,更优选为4.0mm以下。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深度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2.0~4.5mm,更优选为2.5~4.0mm。
此外,一般地对植毛孔的孔底实施C面加工,在该C面加工中形成随着朝向底而逐渐缩径的C面(缩径锥形面),但该情况下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深度是指深度方向上的从植毛面到C面与内壁面的边界为止的距离。
将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与植毛面14平行的截面中的、除去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间隔板23之外的区域的截面积设为S1(mm2)。其中,在带间隔的植毛孔21内存在扁平线的情况下的截面积S1为该扁平线被打入前的截面积。即,在截面积S1的计算中视为不存在扁平线。另外,将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在植毛面14位置处的刷毛(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的截面积的总和设为S2(mm2)。而且,将S2相对于S1的百分率(S2/S1×100)设为PF(%)。
刷毛的截面形状不是正圆的情况下的刷毛的截面积采用该刷毛的基部截面中的最大直径的圆的面积。
另外,将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在植毛面14位置处的PF设为PFA(PFA=S2/S1A×100。其中,S1A为在植毛面14位置处的S1。),将在间隔板23的前端23a位置处的PF设为PFB(PFB=S2/S1B×100。其中,S1B为在间隔板23的前端23a位置处的S1。),将在孔底21a位置处的PF设为PFC(PFC=S2/S1C×100。其中,S1C为在孔底21a位置处的S1。)。其中,一般地,对植毛孔的孔底实施C面加工,在该C面加工中形成随着朝向底而逐渐缩径的C面(缩径锥形面),但该情况下的“孔底的位置”是指植毛孔的深度方向上的C面与内壁面的边界的位置。
截面积S1A~S1C是在各个基准位置,通过从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与植毛面14平行的截面的截面积中,减去存在间隔板情况下的其截面积而算出。其中,截面积S1A~S1C为第一扁平线33A以及第二扁平线33B被打入前的截面积,在该计算中,视为不存在第一扁平线33A以及第二扁平线33B。
PFA/PFC优选为0.70以上,更优选为0.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0以上。如果PFA/PFC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确保充分的毛刚度,另外不容易产生各向异性,使用者不容易感到违和感。PFA/PFC优选为0.90以下,更优选为0.8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5以下。如果PFA/PFC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经由此汇集而易于动作,由此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PFA/PFC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70~0.90,更优选为0.75~0.87,进一步优选为0.80~0.85。
PFB/PFC优选为0.80以上,更优选为0.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95以上。如果PFB/PFC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确保充分的毛刚度,另外不容易产生各向异性,使用者不容易感到违和感。PFB/PFC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9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96以下。如果PFB/PFC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经由此汇集而易于动作,由此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PFB/PFC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80~1.0,更优选为0.85~0.98,进一步优选为0.95~0.96。
PFA/PFB优选为0.70以上,更优选为0.7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0以上。如果PFA/PFB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确保充分的毛刚度,另外不容易产生各向异性,使用者不容易感到违和感。PFA/PFB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90以下。如果PFA/PFB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经由此汇集而易于动作,由此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PFA/PFB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70~1.0,更优选为0.75~0.95,进一步优选为0.80~0.90。
PFA、PFB以及PFC能够通过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形状、间隔板23的形状以及尺寸、第一扁平线33A以及第二扁平线33B的位置以及尺寸等来调节。像图4所示的例子那样,在间隔板23的前端23a的位置与植毛面14的位置一致的情况下,PFA与PFB为相同的值,PFA/PFB为1.0。
PFA/PFC也可通过像图7所示那样降低间隔板23,使间隔板23的前端23a位于比植毛面14更靠孔底21a侧的位置而变小。
若间隔板23的前端23a位于比植毛面14更靠孔底21a侧的位置,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因此,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经此汇集而动作,容易精确地表现各自的功能。
在使间隔板23比植毛面14低的情况下,从间隔板23的前端23a到植毛面14为止的距离d优选为0.80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如果距离d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经此汇集而动作,容易精确地表现各自的功能。距离d优选为1.8mm以下,更优选为1.6mm以下。如果距离d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因此容易表现各功能。距离d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80~1.8mm,更优选为1.0~1.6mm。
截面积S1A优选为4.0mm2以上,更优选为4.5mm2以上。如果截面积S1A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将更多的刷毛植入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容易表现功能。并且,通过使刷毛变多,从而使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B在各空间中扩张,更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接近。截面积S1A优选为14mm2以下,更优选为10mm2以下。如果截面积S1A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因此容易表现各功能。截面积S1A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4.0~14mm2,更优选为4.5~10mm2。
优选间隔板23的前端23a的厚度比基端23b的厚度薄。由此,第一空间21A内的第一刷毛31A与第二空间21B内的第二刷毛31B容易以随着朝向间隔板23的前端23a而相互靠近的方式倾斜,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因此,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经此汇集而动作,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另外,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沿着间隔板23的侧面,由间隔板23支承,由此容易确保毛刚度。
将间隔板23沿其厚度方向切断而得的截面形状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为梯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三角形、长方形等。
像图4所示的例子那样,优选间隔板23为面向第一空间21A的第一侧面23c与面向第二空间21B的第二侧面23d双方为以随着朝向间隔板23的前端23a而相互靠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间隔板23的第一侧面23c相对于孔底21a的倾斜角度优选为80.0度以上,更优选为82.5度以上。如果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另外,容易利用第一侧面23c支承第一刷毛31A,容易确保毛刚度。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优选为89.5度以下,更优选为88.0度以下。如果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容易精确地表现各自的功能。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80.0~89.5度,更优选为82.5~88.0度。
对于间隔板23的第二侧面23d相对于孔底21a的倾斜角度,也与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同样。间隔板23的第一侧面23c的倾斜角度与第二侧面23d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优选相同。
在植毛面14的正面视角中将间隔板23的厚度方向设为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方向时,间隔板23的前端23a的厚度D1相对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D3的比率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7%以上。如果厚度D1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容易表现各自的功能。另外,能够将更多的刷毛植入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容易表现功能。并且,通过使刷毛变多,从而使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在各空间中扩张,更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接近。厚度D1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如果厚度D1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厚度D1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5~15%,更优选为7~13%。
间隔板23的基端23b的厚度D2相对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D3的比率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2%以上。如果厚度D2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另外容易确保间隔板23的强度。另外,能够将更多的刷毛植入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容易表现功能。并且,通过使刷毛变多,从而使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在各空间中扩张,更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接近。厚度D2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如果厚度D2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植毛不容易变浅,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因此容易表现各功能。另外,容易确保毛刚度。厚度D2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10~20%,更优选为12~18%。
优选厚度D1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比厚度D2相对于长度D3的比率小。由此,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容易精确地表现各自的功能。
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D3优选为2.0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如果长度D3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能够将更多的刷毛植入于带间隔的植毛孔21,容易表现功能。并且,通过使刷毛变多,从而使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在各空间中扩张,更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接近。长度D3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如果长度D3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抑制第一刷毛31A与第二刷毛31B在毛前端区域过度混合,容易表现各功能。长度D3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2.0~5.0mm,更优选为2.5~4.5mm。
如图5所示,将从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孔底21a到第一扁平线33A的下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1,将从孔底21a到第一扁平线33A的上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2,将从孔底21a到间隔板23的前端23a为止的距离设为H3。
H1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如果H1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第一刷毛31A适度地扩展,容易在毛前端区域与第二刷毛31B汇集,容易精确地表现各功能。H1优选为1.1mm以下,更优选为0.9mm以下。如果H1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容易确保毛刚度。H1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3~1.1mm,更优选为0.5~0.9mm。
H2-H3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如果H2-H3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第一刷毛31A适度地扩展,容易在毛前端区域与第二刷毛31B汇集,容易精确地表现各功能。H2-H3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0.8mm以下。H2-H3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0.5~1.0mm,更优选为-0.3~0.8mm。
对于间隔板23的前端23a与第二扁平线33B的位置关系,也与间隔板23的前端23a与第一扁平线33A的位置关系相同。
植毛孔22的直径能够适当地设定,优选为1.5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植毛孔22的直径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1.5~3.0mm,更优选为2.0~2.5mm。
植毛孔22的深度优选为2.2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另外优选为4.5mm以下,更优选为4.2mm以下。植毛孔22的深度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2.2~4.5mm,更优选为2.5~4.2mm。
作为植设于植毛孔22的刷毛,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与作为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使用的刷毛而例示的刷毛相同的刷毛。
对于植设于植毛孔22的刷毛的材质,也可例示与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例示的刷毛相同的刷毛。
植设于植毛孔22的刷毛的毛长度以及刷毛直径的优选方式与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的毛长度以及刷毛直径的优选方式相同。
植设于植毛孔22的刷毛的毛长度分布没有特别限定,可例示与第一刷毛31A以及第二刷毛31B所例示的刷毛相同的刷毛,例如可采用与第一刷毛31A的毛长度分布相同的分布。
作为构成包含间隔板23的手柄体10的材料,例如,可例示聚丙烯(PP)、聚缩醛(POM)、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亚甲基酯(PC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丙酸纤维素(CP)、聚芳酯等硬质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生物降解性树脂、植物来源树脂、纸混合树脂、植物混合树脂等。
手柄体10根据需要,也可使用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1,2-聚丁二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酯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天然橡胶系热塑性弹性体、氟系热塑性弹性体、反式-聚异戊二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软质树脂。
牙刷1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手柄体10的成型方法,可例示注射成型、吹塑成型,优选注射成型。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牙刷中,在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不同种类刷毛而构成一个毛束,并且在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的刷毛的毛长度分布独立。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毛刚度,赋予无违和感的毛的运动,并且在有限的植毛区域中表现出多个功能,在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精确地表现各功能。
此外,本发明的牙刷不限于上述的牙刷1。
例如,也可以是图8中例示的牙刷2。对图8中的与图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除了将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配置于植毛面14以使得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方向与长轴方向(X方向)所成的劣角θ为0°<θ<90°以外,牙刷2采用与牙刷1同样的方式。其中,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方向在植毛面14的正面视角中与间隔板23的厚度方向一致。
在牙刷2中,在短轴方向(Y方向)的两侧,以在正面视角中后端侧开口的方式将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配置为相对于长轴方向倾斜。由此,在使用牙刷2进行刷洗时,按照第一刷毛31A、第二刷毛31B的顺序与牙齿、牙龈接触,因此容易充分地无违和感地表现它们的功能。另外,能够不依赖于刷扫方向而得到无违和感地充分地表现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各自的功能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是在短轴方向(Y方向)的两侧,以在正面视角中前端侧开口的方式将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21配置为相对于长轴方向倾斜。在该情况下,在刷洗时按照第二刷毛31B、第一刷毛31A的顺序与牙齿、牙龈接触,因此容易充分地无违和感地表现它们的功能。
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长度方向与长轴方向(X方向)所成的劣角θ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如果劣角θ为所述下限值以上,则在磨刷时按照从第一刷毛31A到第二刷毛31B的顺序与牙齿、牙龈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并且无违和感地表现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各自的功能。另外,这些功能不依赖于刷扫方向而容易呈现。劣角θ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如果劣角θ为所述上限值以下,则在磨刷时按照从第一刷毛31A到第二刷毛31B的顺序与牙齿、牙龈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且无违和感地表现第一刷毛31A和第二刷毛31B各自的功能。另外,这些功能不依赖于刷扫方向而容易呈现。劣角θ的下限与上限能够任意地组合,例如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40~50°。
在本发明的牙刷中,优选正面观察头部的植毛面,在植毛面的短轴方向的中央假定沿长轴方向延伸的中央线时,包含多个带间隔的植毛孔的植毛孔整体相对于该中央线呈线对称地配置。通过像这样配置多个带间隔的植毛孔,从而在刷洗时不论向哪个方向磨刷都容易无违和感地表现各毛束的功能。
如图9所示,将带间隔的植毛孔21沿着其长度方向在头部11的厚度方向上切断而得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与间隔板23对置的内壁面随着朝向植毛面14而相互接近的梯形状。如果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截面形状为这样的梯形状,则植设于第一空间21A的第一刷毛31A与植设于第二空间21B的第二刷毛31B容易在毛前端区域汇集。优选带间隔的植毛孔21的与间隔板23对置的内壁面的倾斜比间隔板23的侧面的倾斜平缓。
在各带间隔的植毛孔中,在植毛面的正面视角中植设有第一刷毛的第一空间排列的方式不限于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是呈曲折状。植设有第二刷毛的第二空间排列的方式也同样。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是,通过沿长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带间隔的植毛孔各自的短轴方向的位置稍微错开,从而这些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分别呈曲折状。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的方式,在短轴方向的中央侧的空间中植设有第一刷毛、在外侧的空间中植设有第二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与在外侧的空间中植设有第一刷毛、在中央侧的空间中植设有第二刷毛的带间隔的植毛孔在长轴方向上交替地呈直线排列。在该方式中,成为如下的配置:在植毛面的正面视角中,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在长轴方向上分别锯齿状地曲折。
设置于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间隔板的数量不限于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
除此之外,刷毛的种类、植毛孔的排列、形状、尺寸、深度、毛长度分布、不同种类刷毛的位置关系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置换为公知的结构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未被以下的记载限定。
[实施例1]
以与图1~3所示的牙刷1相同的形态,按照表1所示的规格制作牙刷。
使用聚丙烯作为构成手柄体的树脂。将无间隔的植毛孔的直径设为2.2mm,深度设为2.9mm。在各个无间隔的植毛孔中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来植设130根双重芯圆形毛(刷毛C、刷毛直径:6.5mil、毛长度9.0mm)。将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设为3.5mm,宽度设为1.45mm,深度设为2.9mm。在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间隔板隔开的第一空间中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来植设螺旋圆形毛(材质:尼龙)作为第一刷毛(刷毛A),在第二空间中通过扁平线式植毛来植设ST毛(材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为第二刷毛(刷毛B)。
刷毛A以及刷毛C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为图2所示的9mm的平坦状。刷毛B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为图3所示的与前端侧相距7.5mm、10mm、9.0mm、7.5mm、10mm的台阶状。
[实施例2]
除了采用表1所示的规格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牙刷。
[实施例3~8]
除了采用表1所示的规格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牙刷。
刷毛A以及刷毛C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为图10(A)所示的波浪状(最高毛长度:10mm、最低毛长度:8.5mm)。刷毛B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为图10(B)所示的与前端侧相距10mm、10mm、9.0mm、9.0mm、10mm的台阶状。
[比较例1]
除了去除各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间隔板、采用表2所示的规格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牙刷。刷毛A以及刷毛C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和刷毛B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与实施例3~8相同。
[比较例2]
除了刷毛A以及刷毛B双方使用直形毛、采用表2所示的规格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牙刷。刷毛A以及刷毛C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和刷毛B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与实施例3~8相同。
[比较例3]
除了使刷毛A以及刷毛C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和刷毛B的长轴方向的毛长度分布双方采用图10(A)所示的波浪状、采用表2所示的规格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牙刷。
[评价方法]
(1)能够实际感觉到各刷毛针对口腔内的目标部位的功能实现的程度
10名专家小组利用各例的牙刷清扫口腔内,按照下述的判定基准进行判定。基于10名专家小组的平均分,按照下述的评价基准来评价。
<判定基准>
7分:非常能感觉到。
6分:相当能感觉到。
5分:能良好地感觉到。
4分:能感觉到。
3分:能稍微感觉到。
2分:几乎感觉不到。
1分:完全感觉不到。
<评价基准>
◎(Very good:非常好):平均分为5.5分以上。
○(Good:好):平均分为4.5分以上且小于5.5分。
△(Not bad:不差):平均分为3.5分以上且小于4.5分。
×(Bad:差):平均分小于3.5分。
(2)基于不同的刷毛的能够无违和感地磨刷的程度
10名专家小组利用各例的牙刷清扫口腔内,按照下述的判定基准进行判定。基于10名专家小组的平均分,按照下述的评价基准来评价。
<判定基准>
7分:能完全无违和感地磨刷。
6分:能极少违和感地磨刷。
5分:能稍微违和感地磨刷。
4分:能少量的违和感地磨刷。
3分:虽有违和感但能够容许。
2分:有相当的违和感。
1分:有非常的违和感。
<评价基准>
◎(Very good:非常好):平均分为5.5分以上。
○(Good:好):平均分为4.5分以上且小于5.5分。
△(Not bad:不差):平均分为3.5分以上且小于4.5分。
×(Bad:差):平均分小于3.5分。
在表1以及表2中表示各例的规格和评价结果。
此外,表1以及表2中的“刷毛A与刷毛B的倾斜配置的有无”为“有”是指如图8所示那样,采用以在植毛面的正面视角中后端侧开口的方式使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方向相对于长轴方向倾斜(劣角θ=45度)的配置,在各个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短轴方向的中央侧的空间中配置刷毛A,在外侧的空间中配置刷毛B。
[表1]
[表2]
如表1以及表2所示,在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不同种类刷毛而构成一个毛束,并且在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刷毛的毛长度分布独立的实施例1~8的牙刷,与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比较例1~3相比,容易精确地表现各刷毛的功能,违和感也少。
符号说明
1、2牙刷;10手柄体;11头部;12握持部;13颈部;14植毛面;21带间隔的植毛孔;21A第一空间;21B第二空间;22植毛孔;23间隔板;30刷毛部;31毛束;31A第一刷毛;31B第二刷毛。
Claims (7)
1.一种牙刷,具备具有植毛面的头部、设置于所述植毛面的刷毛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头部的后端侧的握持部,其中,
所述刷毛部由分别植设于在所述植毛面形成的多个植毛孔的毛束构成,
所述植毛孔中的至少一个为具备从孔底朝向植毛面延伸的间隔板的带间隔的植毛孔,
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在该各空间中植设的不同的刷毛在毛前端区域汇集而形成一个毛束,并且毛长度分布独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刷,其中,
所述多个植毛孔包含在所述植毛面上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植设于该各个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内的由所述间隔板隔开的各空间、并且排列配置的同种刷毛中的至少一个形成连续的毛长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刷,其中,
在所述植毛面的正面视角中,将所述间隔板的厚度方向设为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方向时,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长度方向与长轴方向所成的劣角θ为0°<θ<90°,
所述长轴方向是与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所述握持部延伸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
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与所述植毛面平行的截面中的、除去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所述间隔板之外的区域的截面积设为S1 mm2,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在所述植毛面位置处的刷毛的截面积的总和设为S2 mm2,将S2相对于S1的百分率设为PF%;其中,在带间隔的植毛孔内存在扁平线的情况下,上述S1为该扁平线被打入前的截面积,
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在所述植毛面位置处的PF设为PFA,在孔底位置处的PF设为PFC时,
PFA/PFC为0.70~0.9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
所述间隔板的前端的厚度比基端的厚度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
所述间隔板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植毛面更靠孔底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牙刷,其中,
通过扁平线式植毛在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的各空间中分别植设有不同的刷毛,
将所述带间隔的植毛孔中的从孔底到扁平线的下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1,将从孔底到扁平线的上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2,将从孔底到所述间隔板的前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3时,
H1为0.3~1.1mm,
H2-H3为-0.5~1.0m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65986 | 2021-10-08 | ||
JP2021-165986 | 2021-10-08 | ||
PCT/JP2022/037207 WO2023058672A1 (ja) | 2021-10-08 | 2022-10-05 | 歯ブラ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19476A true CN118019476A (zh) | 2024-05-10 |
Family
ID=8524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07938.2U Active CN218515349U (zh) | 2021-10-08 | 2022-09-30 | 牙刷 |
CN202280064788.5A Pending CN118019476A (zh) | 2021-10-08 | 2022-10-05 | 牙刷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07938.2U Active CN218515349U (zh) | 2021-10-08 | 2022-09-30 | 牙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WO2023058672A1 (zh) |
KR (1) | KR20240072985A (zh) |
CN (2) | CN218515349U (zh) |
WO (1) | WO202305867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04945A (ja) * | 1998-06-19 | 2000-01-11 | Lion Corp | 歯ブラシ |
JP4707794B2 (ja) * | 2000-04-04 | 2011-06-22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JP2011156198A (ja) * | 2010-02-02 | 2011-08-18 | Tokyo Parts Kk | ブラシ具 |
JP5851115B2 (ja) * | 2011-04-28 | 2016-02-03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MY191767A (en) | 2015-01-29 | 2022-07-14 | Lion Corp | Toothbrush |
JP7137536B2 (ja) * | 2019-07-18 | 2022-09-14 | サンスター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JP2021104237A (ja) * | 2019-12-26 | 2021-07-26 |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 歯ブラシ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22607938.2U patent/CN218515349U/zh active Active
- 2022-10-05 WO PCT/JP2022/037207 patent/WO20230586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0-05 KR KR1020247000795A patent/KR20240072985A/ko unknown
- 2022-10-05 CN CN202280064788.5A patent/CN11801947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0-05 JP JP2023552914A patent/JPWO2023058672A1/ja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3058672A1 (zh) | 2023-04-13 |
CN218515349U (zh) | 2023-02-24 |
WO2023058672A1 (ja) | 2023-04-13 |
KR20240072985A (ko) | 2024-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4786B (zh) | 口腔护理器具 | |
AU2020201157B2 (en) | Oral care implement | |
AU2009327193B2 (en) | Toothbrush | |
JP2000515404A (ja) | 歯ブラシ | |
KR20170003693U (ko) | 칫솔 | |
US8732890B2 (en) | Toothbrush | |
JP5401154B2 (ja) | 歯ブラ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1571942B1 (en) | Toothbrush | |
KR20130113472A (ko) | 칫솔 | |
RU2689219C1 (ru) |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полостью рта | |
NZ518194A (en) | Toothbrush having a bristle pattern providing enhanced cleaning | |
JP5779413B2 (ja) | 歯ブラシ | |
CN105451602B (zh) | 牙刷 | |
CN107635432B (zh) | 牙刷 | |
WO2004010821A1 (ja) | 歯ブラシ | |
JP2017124005A (ja) | 歯間ブラシ | |
CN110113963B (zh) | 牙刷 | |
JP3305329B2 (ja) | 歯ブラシ | |
CN118019476A (zh) | 牙刷 | |
CN101932264B (zh) | 牙刷 | |
JP2021104237A (ja) | 歯ブラシ | |
KR102463635B1 (ko) | 칫솔 | |
KR102622532B1 (ko) | 칫솔 | |
JP2001286341A (ja) | 歯ブラシ | |
JP2005177377A (ja) | 歯ブラ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