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5736A - 晶圆供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晶圆供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5736A
CN117995736A CN202410405139.8A CN202410405139A CN117995736A CN 117995736 A CN117995736 A CN 117995736A CN 202410405139 A CN202410405139 A CN 202410405139A CN 117995736 A CN117995736 A CN 117995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wafer
cavity
inle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051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铭洋
张超
刘奇
宋永辉
王世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angji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051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57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95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5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传输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传输装置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进出口和第一进出口、取得上料装置中的晶圆,预处理装置设于传输装置取料、送料的必经路径上,相当于将晶圆的上料工位和预处理工位结合在一起,既省去了预处理装置独立布局所需的空间、又简化了传输装置取料送料路径,有利于优化空间、提高工作效率;预处理装还包括载台、温控机构、盖板、升降驱动机构和抱具,反应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台阶,通过盖板的活动设计,将反应腔分隔为能够在预处理作业阶段互不干扰的传输腔和工作腔,以便于设备适应多样化的传输、处理需要。

Description

晶圆供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晶圆供应设备。
背景技术
晶圆在制备过程中会内含杂气或者表面附着杂质,在对晶圆进行刻蚀、镀膜等后处理前,需要去除这些污染物、以便于后处理作业。
常见的去杂方式就是利用高温烘烤晶圆,再配合吹气避免污染物重新附着。为确保烘烤和吹气效果,往往需要独立配置具备封闭空间的去杂设备,并将独立的去杂设备布置在后处理设备附近,再根据工艺要求配合输送设备进行晶圆的预处理。
独立的去杂设备需要较多的空间进行布局,且因为工艺不同、去杂时机不同、去杂次数不同,输送设备可能需要重复、远距离地搬运晶圆,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晶圆供应设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上料装置,用于供给晶圆;预处理装置,设于上料装置下游,用于对晶圆进行预处理;传输装置,用于对接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下游设备,能够将上料装置中的晶圆输向预处理装置或者下游设备;其中,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第一进出口正对第二进出口,第一进出口对接上料装置,传输装置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进出口和第一进出口、取得上料装置中的晶圆;预处理装置还包括:载台,设于反应腔内;温控机构,用于调控载台的温度;盖板,设于反应腔内、并悬于载台上方;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使盖板靠近或远离载台;抱具,设于盖板面向载台的一侧、用于承托晶圆;其中,反应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台阶,盖板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使下靠近载台时,盖板能够抵靠台阶,从而在盖板下方形成封闭空间;台阶将反应腔分为传输腔和工作腔,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正对传输腔,载台处于工作腔内;盖板远离载台、处于初始位置时,抱具处于传输腔内、能够对接传输装置;盖板抵靠台阶后,传输装置能够正常通过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进行晶圆的接取和转移。
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贯穿通道,盖板抵靠台阶时,贯穿通道连通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用于供传输装置通行;或者,升降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用于吸附盖板,盖板抵靠台阶后,使得电磁铁与盖板分离,回收升降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传输腔开放、以便于传输装置通行。
进一步地,抱具包括至少两个托爪,至少两个托爪能够配合承托一片晶圆,至少两个托爪的间距可调,以便于抱具承托不同规格的晶圆;和/或,抱具的高度可调,以便于调整晶圆与载台的间距;和/或,盖板抵靠台阶后,抱具承托的晶圆悬于载台上方、并与载台间隔1mm。
进一步地,反应腔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连通供气设备,出气孔连通负压设备;处理晶圆时,通过进气孔和出气孔实现气体流通、能够吹除工作腔内的污染物。
进一步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安装通道;载台包括:台部,用于实现对晶圆的热传递,台部设于安装通道上方;延伸部,延伸部的一端支撑台部、另一端通过安装通道延伸至反应腔外;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垫块,垫块设于台部与安装通道之间;垫块与台部之间具有间隔,间隔不大于10mm。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自清洁机构,自清洁机构用于去除残留在反应腔内的污染物;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于反应腔上、用于直接对反应腔进行加热,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壁上的污染物。
进一步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吹气模块,吹气模块包括两个通气块,两个通气块沿竖直方向布置,通气块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吹气模块设于安装孔中;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变向驱动件,变向驱动件用于驱使吹气模块沿安装孔做伸缩运动;变向驱动件驱使吹气模块朝向反应腔内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探出安装孔,两个通气块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气道倾斜向下延伸;变向驱动件驱使吹气模块远离反应腔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收回安装孔内,两个通气块相互靠近、两个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进一步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底传热板,底传热板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底传热板处于受热状态时,底传热板贴近载台,载台的温度能够传递到底传热板上;底传热板处于传热状态时,底传热板贴近工作腔的腔底、能够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工作腔的腔底、以便于烘出工作腔的腔底上附着的污染物。
进一步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顶传热板,顶传热板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顶传热板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盖板;和/或,侧传热板,侧传热板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侧传热板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工作腔的侧壁。
进一步地,传输装置包括中转腔和至少一组机械手,机械手能够在中转腔内做圆周运动、以便于对接不同的工位;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两组预处理装置,两组预处理装置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在中转腔的外周、能够分别与机械手对接或者进行晶圆的预处理。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传输装置,处理装置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传输装置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进出口和第一进出口、取得上料装置中的晶圆,预处理装置设于传输装置取料、送料的必经路径上,相当于将晶圆的上料工位和预处理工位结合在一起,既省去了预处理装置独立布局所需的空间、又简化了传输装置取料送料路径,有利于优化空间、提高工作效率;预处理装还包括载台、温控机构、盖板、升降驱动机构和抱具,反应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台阶,通过盖板的活动设计,将反应腔分隔为能够在预处理作业阶段互不干扰的传输腔和工作腔,以便于设备适应多样化的传输、处理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晶圆供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预处理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自清洁机构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自清洁机构处于受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自清洁机构处于传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自清洁机构处于受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自清洁机构处于传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预处理装置、201-第一进出口、202-第二进出口、203-台阶、204-进气孔、205-出气孔、210-载台、211-台部、212-延伸部、221-盖板、222-升降驱动机构、223-抱具、230-垫块;
300-传输装置;
410-加热件、421-通气块、422-变向驱动件、423-活动块、424-转轴、425-弹性件、431-底传热板、432-顶传热板、433-侧传热板、434-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上料装置,用于供给晶圆;预处理装置200,设于上料装置下游,用于对晶圆进行预处理;传输装置300,用于对接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200和下游设备,能够将上料装置中的晶圆输向预处理装置200或者下游设备。
其中,上料装置可以是台、框等方便存放晶圆的机构,也可以是传送带、机械手等能够输送晶圆的机构;本申请并不限定上料装置的具体构型,只要能够对接预处理装置200和传输装置300、实现晶圆的供给即可。
一具体实施例中,上料装置采用花篮,上料装置内设有多层载具,能够同时存储多片晶圆,以便于实现晶圆的持续供应。
可选地,上料装置内还设有吹扫机构,吹扫机构能够对晶圆进行吹气,以便于吹除晶圆表面的杂质、净化上料装置内的环境。
由于预处理装置200设于上料装置下游、直接与上料装置对接,传输装置300需要穿过预处理装置200以取得上料装置中的晶圆。
为方便传输装置300运动,本申请提供的晶圆供应设备中,预处理装置200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上设有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第一进出口201正对第二进出口202,第一进出口201对接上料装置,传输装置300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进出口202和第一进出口201、取得上料装置中的晶圆。
具体可参照图1和图2,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进出口201设置在左、直接连通上料装置的出口,第二进出口202设置在右、直接连通传输装置300的中转腔。传输装置300的中转腔内设有可伸缩的机械手,机械手伸出时,能够通过第二进出口202穿入反应腔、再通过第一进出口201穿入上料装置;机械手穿入上料装置时,能够取得其中待处理的晶圆;机械手携晶圆穿入反应腔时,能够将晶圆置入预处理装置200,以便于晶圆接受预处理作业;晶圆完成预处理后,机械手再次穿入反应腔,即可取走晶圆、并向下游设备转移晶圆,晶圆能够在下游设备中接受后处理作业。
由于预处理装置200设于传输装置300取料、送料的必经路径上,根据工艺,晶圆需要预处理时,传输装置300取料后即可直接将晶圆送入预处理装置200;晶圆不需要预处理时,传输装置300取料后即可穿过反应腔直接将晶圆送入下游设备;晶圆经过下游设备的作业后需要返回预处理时,传输装置300能够在取料前中转该晶圆,完成该晶圆中转后再正常取料、送料;由此,相当于将晶圆的上料工位和预处理工位结合在一起,既省去了预处理装置200独立布局所需的空间、又简化了传输装置300取料送料路径,有利于优化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补充的是,预处理主要是对晶圆进行去杂或者调温。实际运用时,有些晶圆需要在进入下游设备前进行去杂、避免晶圆上存在污染物影响下游的后处理,有些晶圆需要在经过下游设备、完成一道或多道处理后进行去杂,有些晶圆需要在进入下游设备前进行调温、以便具备方便后处理作业的温度,有些晶圆需要在经过下游设备、完成一道或多道处理后进行调温。本申请并不限定预处理装置200的具体作用和作用时机。
进一步地,预处理装置200还包括:载台210,设于反应腔内;温控机构,用于调控载台210的温度;盖板221,设于反应腔内、并悬于载台210上方;升降驱动机构222,用于驱使盖板221靠近或远离载台210;抱具223,设于盖板221面向载台210的一侧、用于承托晶圆;其中,反应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台阶203,盖板221在升降驱动机构222的驱使下靠近载台210时,盖板221能够抵靠台阶203,从而在盖板221下方形成封闭空间;台阶203将反应腔分为传输腔和工作腔(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台阶以上为传输腔,台阶以下为工作腔),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正对传输腔,载台210处于工作腔内;盖板221远离载台210、处于初始位置时,抱具223处于传输腔内、能够对接传输装置300;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传输装置300能够正常通过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进行晶圆的接取和转移。
具体可结合参照图2和图3,图示实施例中,载台210设于反应腔的底部,温控机构可设于载台210内、也可贴近设置在载台210外;温控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加热组件可采用加热棒、电阻丝、灯泡等能够实现升温的机构,冷却组件可采用管道通过通气或通液等方式实现降温。
更具体地,需要对晶圆进行去杂作业时,通过温控机构使得载台210升温,载台210的高温传递给晶圆、即可烘出晶圆上的杂气、杂质等污染物。需要对晶圆进行调温作业时,可以根据晶圆当前的温度和工艺需求,通过温控机构使得载台210升温或者降温,载台210通过热传递改变晶圆的温度。
可选地,温控机构还包括测温组件,用于检测预处理过程中晶圆的温度。
测温组件可采用热电偶、TC Wafer等;将测温组件集成布置在载台210、盖板221或者抱具223上,即可准确监测晶圆的温度,确认晶圆是否处于去杂所需的高温状态下,或者,确认晶圆是否完成调温。
继续参照图3,升降驱动机构222可采用气缸、电缸等方便驱动盖板221做升降驱动的驱动构件。图示实施例中,升降驱动机构222的固定端设置在反应腔的顶部、活动端伸入反应腔内与盖板221相连;升降驱动机构222与盖板221之间还设有波纹管,波纹管既能够配合活动端做伸缩运动,又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以确保整机中的气压环境可控。
抱具223可采用夹爪、吸盘等能够主动获取传输装置300输送而来的晶圆的机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抱具223包括至少两个托爪,抱具223处于初始位置时、同时处于传输装置300的输送路径上,传输装置300携晶圆向下游运动的过程中,晶圆会穿入盖板221与抱具223之间,此时,使得传输装置300的机械手既能够做平移运动、又能够做升降运动,令传输装置300下降、传输装置300即可将晶圆放到抱具223上,当然,也可以是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与抱具223上升,使得抱具223将晶圆抱起;同理,完成晶圆的预处理后,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与抱具223回到初始位置,传输装置300穿入反应腔,传输装置300上升、即可顶起晶圆,或者,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与抱具223下降、让抱具223将晶圆下放到传输装置300上,待晶圆脱离抱具223,传输装置300即可通过平移将晶圆移出反应腔。
继续参照图3,台阶203所在的位置可视为工作腔的顶部,盖板221未抵靠台阶203时,工作腔的顶部开放;抱具223抱得晶圆后,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下降至抵压台阶203,盖板221能够遮挡工作腔的开放顶部、封闭工作腔,此时,晶圆处于工作腔内、并贴近载台210。由于工作腔处于封闭状态、且腔内留白空间少,载台210的温度能够快速、全面地辐射到晶圆上,从而促进晶圆去杂或调温。
可选地,盖板221与台阶203之间设有密封条;盖板221抵压台阶203时,密封条受力变形,能够很好地补偿二者之间的间隙,从而确保工作腔的密封性。
通过盖板221的活动设计,在盖板221上集成抱具223实现了匹配传输装置300进行晶圆的接送,同时,将反应腔分隔为能够在预处理作业阶段互不干扰的传输腔和工作腔,以便于设备适应多样化的传输、处理需要。
为保持传输腔畅通,一实施方式中,盖板221上设有贯穿通道,盖板221抵靠台阶203时,贯穿通道连通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用于供传输装置300通行。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盖板221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连接有两根支撑柱,上板和下板通过支撑柱间隔设置、二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贯穿通道,支撑柱避开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传输装置300的进出不会被支撑柱干扰;升降驱动机构222连接上板的上表面,抱具223设于下板的下表面;盖板221处于初始位置时,抱具223处于台阶203上方的传输腔内、并正对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能够对接传输装置300实现晶圆的转移;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贯穿通道正对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传输装置300能够通过贯穿通道自右通行、在不妨碍预处理作业的同时对接上料装置。
另一实施方式中,升降驱动机构222的活动端设有电磁铁,电磁铁用于吸附盖板221,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使得电磁铁与盖板221分离,回收升降驱动机构222的活动端,传输腔开放、以便于传输装置300通行。
具体地,对电磁铁通电,电磁铁产生磁性、即可吸附盖板221(盖板221采用金属材料制备,或者在盖板221上设置金属结构),以便于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靠近或远离载台210;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对电磁铁断电,磁性消失后,升降驱动机构222收回活动端,使得传输腔内不再有阻碍物,传输装置300即可自由穿梭于传输腔。
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升降驱动机构222布置在反应腔侧面或者下方,从而避免升降驱动机构222的存在妨碍传输腔的畅通。
本申请并不限定保持传输腔畅通的具体方式。
可选地,抱具223包括至少两个托爪,至少两个托爪能够配合承托一片晶圆,至少两个托爪的间距可调,以便于抱具223承托不同规格的晶圆。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盖板221下表面设置有两个托爪,两个托爪沿左右方向对称布置、能够配合承托一片晶圆。使得两个托爪的间距变小,抱具223即可稳定地抱住尺寸较小的晶圆;使得两个托爪的间距变大,抱具223又可稳定地抱住尺寸较大的晶圆。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三个甚至更多个托爪配合承托晶圆,使得这些托爪沿同一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即可。
其中,可以通过腰型孔和螺孔的配合结构实现托爪之间的间距调整,也可以通过螺杆、千分尺等可调结构实现托爪之间的间距调整,还可以将托爪设置呈可伸缩、可折叠、可拼接等形式实现托爪之间的间距调整。本申请并不限定托爪的间距可调的具体方式。
可选地,抱具223的高度可调,以便于调整晶圆与载台210的间距。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抱具223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竖直段连接盖板221与水平段,水平段用于承托晶圆;使得竖直段的长度可调,或者,使得竖直段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位置变化,即可实现对抱具223高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抱具223的高度,水平段能够靠近或者远离载台210;抱具223变高,水平段远离载台210,水平段承托的晶圆与载台210的间距变大;抱具223变低,水平段靠近载台210,水平段承托的晶圆与载台210的间距变小;通过调整晶圆与载台210的间距,能够确保晶圆处于可靠的热辐射位置,避免过近损害晶圆背面,亦避免过远影响热传递效率。
其中,可以通过腰型孔和螺孔的配合结构实现抱具223与盖板221之间距离的调整,也可以通过螺杆、千分尺等可调结构实现抱具223与盖板221之间距离的调整,还可以将抱具223的竖直段设置呈可伸缩、可折叠、可拼接等形式实现抱具223与盖板221之间距离的调整。本申请并不限定抱具223高度可调的具体方式。
可选地,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抱具223承托的晶圆悬于载台210上方。
使得晶圆悬于载台210上方,载台210不接触晶圆背面,既能够避免晶圆背面因为接触受损,又能够避免晶圆背面的污染物受到遮挡无法逸出。
当然,为确保载台210能够将温度传递给晶圆,载台210与晶圆的间隔不宜过大(如载台210与晶圆的间隔不大于3mm)。
一具体实施例中,盖板221抵靠台阶203后,抱具223承托的晶圆与载台210间隔1mm。
使得晶圆在预处理过程中与载台210间隔1mm,晶圆能够可靠地接受热传递,从而确保预处理装置200高效、全面地实现对晶圆的去杂或调温。
可选地,反应腔上设有进气孔204和出气孔205,进气孔204连通供气设备,出气孔205连通负压设备;处理晶圆时,通过进气孔204和出气孔205实现气体流通、能够吹除工作腔内的污染物。
容易理解的,对晶圆进行去杂作业时,利用高温烘出污染物,污染物可能任然保留在晶圆附近甚至积在晶圆表面。对晶圆进行吹气,即可吹开污染物,再配合抽气即可抽除污染物,从而实现晶圆和反应腔的清洁。对晶圆进行温控作业时,供气既能够清洁晶圆、又能够平衡腔内气压,避免温度变化影响腔内气压,从而确保预处理作业的安全。
具体可参照图3,图示实施例中,进气孔204设于反应腔的一侧、所在高度位置接近载台210的台面;如此,吹气时,气流能够吹向靠近载台210的晶圆,从而保证对晶圆的清洁效果。出气孔205设于反应腔的底部,且出气孔205的位置远离进气孔204;如图示实施例中,进气孔204设置在右侧上方,出气孔205设置在左侧底部;如此,抽气时,气流能够很好地流经整个腔体,保证气流的流通路程和流通时长,有利于保证清洁效果。
可选地,供气设备通过进气孔204向反应腔内供应惰性气体,如氦气、氩气等。如此,能够避免气体与晶圆发生反应,保证清洁效果。
可选地,供气设备与进气孔204连通的管路上设有加热组件和/或冷却组件;气体通过加热组件升温,供气设备即可供入热气,以便于通过气流辅助加热晶圆;气体通过冷却组件降温,供气设备即可供入冷气,以便于通过气流辅助冷却晶圆。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预处理装置200还包括气体检测组件,气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负压设备抽出的气体的成分,从而根据气体是否含有污染物、气体中污染物的占比确认对晶圆去杂是否成功。
可选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安装通道;载台210包括:台部211,用于实现对晶圆的热传递,台部211设于安装通道上方;延伸部212,延伸部212的一端支撑台部211、另一端通过安装通道延伸至反应腔外;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垫块230,垫块230设于台部211与安装通道之间;垫块230与台部211之间具有间隔,间隔不大于10mm。
需要解释的是,当温控机构设于载台210内时,与温控机构相关的电缆、管道等结构需要通过延伸部212延长到反应腔外与外部设备(如电源、电控设备等)相连。同时,安装通道内还会布置温度检测、气压检测、腔内环境检测等结构,因此,安装通道的管道直径较大。
容易理解的,若不遮挡安装通道连连通工作腔的顶端,由于安装通道的开口大,吹入工作腔的气体容易流入安装通道中,这样既不利于安装通道的内部安全,又会影响气体的流向、妨碍气体吹扫晶圆和腔内。
因此,在台部211与安装通道之间设置垫块230,利用垫块230缩小安装通道的开口、阻碍气流流向安装通道。同时,由于垫块230与台部211之间具有极小间隔,安装通道的空间未被封闭,气流能够正常流通,从而软保证安装通道和工作腔内气压环境稳定。
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3,安装通道设置呈柱状,垫块230包括柱段,柱段能够插入安装通道内,柱段的顶部设有环段,环段的外径大于安装通道的内径,环段能够抵在工作腔的底部、盖在安装通道的顶端;垫块230上还设有可供延伸部212穿过的通道。垫块230与载台210安装到位后,垫块230顶面与台部211底面的间距为3mm,此时,吹入工作腔内的气流只有极小部分会通过3mm间隙的流通于安装通道。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自清洁机构,自清洁机构用于去除遗留在反应腔内的污染物;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410,设于反应腔上、用于直接对反应腔进行加热,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壁上的污染物。
需要解释的是,从晶圆逸出的污染物会附着到反应腔的内壁上,尤其是反应腔的顶部、底部以及腔壁的角落中。因此,需要按需或者定期对反应腔进行清洁,从而避免反应腔内的污染物影响预处理装置200对晶圆的去杂。
其中,加热件410可采用加热棒、电阻丝、灯泡等加热构件;可以将加热件410设置在反应腔外、使得加热件410贴近反应腔的外壁设置;也可以将加热件410设置在反应腔内、使得加热件410贴近反应腔的内壁设置;还可以将加热件410设置在反应腔的腔壁内。本申请并不限定加热件410的具体构型和安装方式,只要加热件410能够高效、准确地实现对反应腔腔壁的加热即可。
通过加热件410加热反应腔的腔壁,即使有污染物粘黏在腔壁上,通过高温也能够烘出污染物。
一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自清洁作业,升降驱动机构222驱使盖板221下降至抵靠台阶203,工作腔封闭;温控机构驱使载台210升温,利用载台210的热辐射间接促使反应腔升温;加热件410工作,直接作用于反应腔;如此,载台210和加热件410配合,能够全面、高效地实现对反应腔腔壁的烘烤,进而实现对污染物的清洁。
一实施例中,先利用高温对反应腔内进行一段时间的烘烤,随后,开启供气设备和负压设备,通过进气孔204和出气孔205,利用气流流通吹除烘出的污染物。
另一实施例中,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吹气模块,任一组吹气模块包括两个通气块421,两个通气块421沿竖直方向布置,通气块421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吹气模块设于安装孔中;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变向驱动件422,变向驱动件422用于驱使吹气模块沿安装孔做伸缩运动;变向驱动件422驱使吹气模块朝向反应腔内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探出安装孔,两个通气块421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气道倾斜向下延伸;变向驱动件422驱使吹气模块远离反应腔运动时,吹气模块能够收回安装孔内,两个通气块421相互靠近、两个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具体可结合参照图4和图5,图示实施例中,两个通气块421沿上下方向并排布置;吹气模块还包括活动块423,两个通气块421的左端均与活动块423相连、并分别通过转轴424可转动地设置活动块423上;安装孔沿左右方向延伸,安装孔的右端连通反应腔;安装孔的左端水平延伸,右端设置呈喇叭状,右端的上表面自左向右上倾斜、下表面自左向右下倾斜;变向驱动件422可采用气缸、电缸等直线驱动件;变向驱动件422的活动端与活动块423相连、能够驱使活动块423沿安装孔做水平运动;变向驱动件422驱使活动块423自左向右运动时,两个通气块421逐渐探出安装孔,受到右端倾斜面的影响,设置在上的通气块421会向上倾斜、设置在下的通气块421会向下倾斜,而通气块421内的气道会随之倾斜,气体通过气道吹出时,即可吹向工作腔的顶面和底面。控制变向驱动件422的输出量、调整通气块421的探出程度,即可调整通气块421中气道的倾斜程度,以便于气道对准所需吹气的方向(如对准载台210或腔的边角),进而实现针对性吹气,促使气流吹净污染物。
进一步地,两个通气块4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25,弹性件425可采用弹簧、弹片,也可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两个通气块421回收时,弹性件425被压缩;两个通气块421探出时,弹性件425伸展,弹性件425能够推动两个通气块421反向倾斜转动。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包括多组吹气模块,任一组吹气模块对应设置在一个安装孔中,多组吹气模块沿一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增设吹气模块,能够确保自清洁阶段气体吹扫的全面性。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底传热板431,底传热板431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底传热板431处于受热状态时,底传热板431贴近载台210,载台210的温度能够传递到底传热板431上;底传热板431处于传热状态时,底传热板431贴近工作腔的腔底、能够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工作腔的腔底、以便于烘出工作腔的腔底附着的污染物。
具体可参照图6和图7,图示实施例中,处于受热状态时,底传热板431贴合设置在载台210的底面;底传热板431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10升温时,底传热板431亦受热升温;底传热板431与升降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工作腔自清洁时,升降驱动件驱使底传热板431下降、使得底传热板431靠近工作腔的腔底。
进一步地,出气孔205设于反应腔的腔底;处于传热状态时,底传热板431与工作腔的腔底之间具有间隔;如此,吹入腔内的气体在流向出气孔205时,会自然地流入底传热板431与腔底的间隔内;底传热板431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腔底壁,并能够缩小腔底的暴露空间,以便于辅助腔底的升温和保温,同时,间隔还能够引导气体在底部快速流通,从而促进腔底的清洁。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顶传热板432,顶传热板432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顶传热板432处于受热状态时、贴近载台210,顶传热板432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盖板221。
具体可参照图6和图7,图示实施例中,处于受热状态时,顶传热板432贴合设置在载台210的顶面;顶传热板432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10升温时,顶传热板432亦受热升温;顶传热板432与升降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工作腔自清洁时,升降驱动件驱使顶传热板432上升,顶传热板432逐渐靠近盖板221,顶传热板432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盖板221、从而烘出盖板221上附着的污染物。
可选地,处于传热状态时,顶传热板432与盖板221之间具有间隔。
可选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侧传热板433,侧传热板433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侧传热板433处于受热状态时、贴近载台210,侧传热板433处于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工作腔的侧壁。
具体可参照图6,图示实施例中,自清洁机构包括多个侧传热板433,处于受热状态时,多个侧传热板433沿圆周方向、环绕设置在载台210的外周;侧传热板433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载台210升温时,侧传热板433亦受热升温;侧传热板433与平移驱动件(如气缸、电缸等)相连;需要进行工作腔自清洁时,平移驱动件驱使侧传热板433向反应腔的内壁平移,侧传热板433逐渐靠近反应腔的侧壁,侧传热板433能够将受到的热量传递给反应腔的侧壁、从而烘出侧壁上附着的污染物。
可选地,处于传热状态时,侧传热板433与工作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当自清洁机构同时具有底传热板431和侧传热板433时,传热状态下,使得侧传热板433与反应腔的侧壁间隔、并使得底传热板431与反应腔的底壁间隔,间隔即可形成窄流通道,窄流通道能够引导气流吹向腔壁和底部转角。
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自清洁机构包括底传热板431、顶传热板432和两块侧传热板433;处于受热状态时,四块板贴合载台210设置;为方便四块板进入传热状态,自清洁机构还包括传热驱动件和楔形块434,传热驱动件可采用气缸、电缸等驱动构件,传热驱动件用于驱使楔形块434做水平运动;楔形块434的一端连接传热驱动件、另一端接触底传热板431、顶传热板432和两块侧传热板433;楔形块434的另一端设置呈锥台状、具有四个相向倾斜的斜面;底传热板431和顶传热板43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与其中一对斜面滑动连接;两块侧传热板433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与其中另一对斜面滑动连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传热驱动件驱使楔形块434水平运动时,底传热板431和顶传热板432能够相互靠近远离,与此同时,两块侧传热板433亦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更具体地,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楔形块434的右端,上表面设有自左向右下倾斜的滑槽,顶传热板432的底部设有圆弧块,顶传热板432通过圆弧块滑动设置在楔形块434上表面的倾斜滑槽内;下表面设有自左向右上倾斜的滑槽,底传热板431的顶部设有圆弧块,底传热板431通过圆弧块滑动设置在楔形块434下表面的倾斜滑槽内;前表面设有自左向右、沿垂直纸面方向向后倾斜的滑槽,其中一个侧传热板433的后面设有圆弧块,该侧传热板433通过圆弧块滑动设置在楔形块434前表面的倾斜滑槽内;后表面设有自左向右、沿垂直纸面方向向前倾斜的滑槽,其中另一个侧传热板433的前面设有圆弧块,该侧传热板433通过圆弧块滑动设置在楔形块434后表面的倾斜滑槽内;传热驱动件驱使楔形块434自左向右运动时,四个传热板相互远离、进入传热状态;传热驱动件驱使楔形块434自右向左运动时,四个传热板相互靠近、进入受热状态。
可选地,传输装置300包括中转腔和至少一组机械手,机械手能够在中转腔内做圆周运动、以便于对接不同的工位。
具体可参照图1,图示实施例中,中转腔设置呈类圆桌状,中转腔的外周可布置多个后处理设备,使得多个后处理设备沿圆周布置、并分别与中转腔相连通,机械手取得晶圆后进行旋转,即可将晶圆输向所需的后处理设备。使得多个后处理设备沿圆周布局,既能够节约整机的空间占地,又能够方便机械手进行传递工作。
在中转腔内增设机械手,使得多组机械手设于同一转盘上,全部的机械手即可同步旋转变位,以便于快速进行晶圆的传递。
可选地,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两组预处理装置200,两组预处理装置200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在中转腔的外周、能够分别与机械手对接或者进行晶圆的预处理。
具体可参照图1,图示实施例中,两组预处理装置200间隔设置在中转腔的外周、并分别与中转腔连通;如此设置,其中一组预处理装置200在进行去杂作业时,另一组预处理装置200可进行调温作业;或者,两组预处理装置200能够同时进行去杂作业或同时进行调温作业。
增设预处理装置200,能够进一步优化预处理作业的设备布局需要,避免单工位处理效率过低,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更多样的预处理需要。
可选地,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两组上料装置,任一组预处理装置200的第一进出口201连通一组上料装置、第二进出口202连通中转腔。如此设置,保证取料、送料流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可选地,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下料装置,其中一组预处理装置200的第一进出口201连通上料装置,其中另一组预处理装置200的第一进出口201连通下料装置;下料装置的构型与上料装置类似;下料装置能够接取处理好的晶圆;此时,下料装置通过预处理装置200保持与传输装置300的时时对接,通过设置预处理装置200能够进一步连结送料、下料流程,进从而优化晶圆生产线。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装置,用于供给晶圆;
预处理装置(200),设于所述上料装置下游,用于对晶圆进行预处理;
传输装置(300),用于对接所述上料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200)和下游设备,能够将所述上料装置中的晶圆输向所述预处理装置(200)或者所述下游设备;
其中,所述预处理装置(200)包括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上设有第一进出口(201)和第二进出口(202),所述第一进出口(201)正对所述第二进出口(202),所述第一进出口(201)对接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传输装置(300)能够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进出口(202)和所述第一进出口(201)、取得所述上料装置中的晶圆;
所述预处理装置(200)还包括:
载台(210),设于所述反应腔内;
温控机构,用于调控所述载台(210)的温度;
盖板(221),设于所述反应腔内、并悬于所述载台(210)上方;
升降驱动机构(222),用于驱使所述盖板(221)靠近或远离所述载台(210);
抱具(223),设于所述盖板(221)面向所述载台(210)的一侧、用于承托晶圆;
其中,所述反应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台阶(203),所述盖板(221)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2)的驱使下靠近所述载台(210)时,所述盖板(221)能够抵靠所述台阶(203),从而在所述盖板(221)下方形成封闭空间;
所述台阶(203)将所述反应腔分为传输腔和工作腔,所述第一进出口(20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02)正对所述传输腔,所述载台(210)处于所述工作腔内;
所述盖板(221)远离所述载台(210)、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抱具(223)处于所述传输腔内、能够对接所述传输装置(300);
所述盖板(221)抵靠所述台阶(203)后,所述传输装置(300)能够正常通过所述第一进出口(20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02)、进行晶圆的接取和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1)上设有贯穿通道,所述盖板(221)抵靠所述台阶(203)时,所述贯穿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出口(201)和所述第二进出口(202)、用于供所述传输装置(300)通行;
或者,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2)的活动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用于吸附所述盖板(221),所述盖板(221)抵靠所述台阶(203)后,使得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盖板(221)分离,回收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22)的活动端,所述传输腔开放、以便于所述传输装置(300)通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具(223)包括至少两个托爪,至少两个所述托爪能够配合承托一片晶圆,至少两个所述托爪的间距可调,以便于所述抱具(223)承托不同规格的晶圆;
和/或,所述抱具(223)的高度可调,以便于调整晶圆与所述载台(210)的间距;
和/或,所述盖板(221)抵靠所述台阶(203)后,所述抱具(223)承托的晶圆悬于所述载台(210)上方、并与所述载台(210)间隔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上设有进气孔(204)和出气孔(205),所述进气孔(204)连通供气设备,所述出气孔(205)连通负压设备;
处理晶圆时,通过所述进气孔(204)和所述出气孔(205)实现气体流通、能够吹除所述工作腔内的污染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安装通道;
所述载台(210)包括:
台部(211),用于实现对晶圆的热传递,所述台部(211)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上方;
延伸部(212),所述延伸部(212)的一端支撑所述台部(211)、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通道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外;
所述晶圆供应设备还包括垫块(230),所述垫块(230)设于所述台部(211)与所述安装通道之间;
所述垫块(230)与所述台部(2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不大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用于去除残留在所述反应腔内的污染物;
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加热件(410),所述加热件(410)设于所述反应腔上、用于直接对所述反应腔进行加热,以便于烘出附着在反应腔内壁上的污染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吹气模块,所述吹气模块包括两个通气块(421),两个所述通气块(421)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通气块(421)内设有供气体流通的气道;
所述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吹气模块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变向驱动件(422),所述变向驱动件(422)用于驱使所述吹气模块沿所述安装孔做伸缩运动;
所述变向驱动件(422)驱使所述吹气模块朝向所述反应腔内运动时,所述吹气模块能够探出所述安装孔,两个所述通气块(421)相互远离、其中一个所述气道倾斜向上延伸、其中另一个所述气道倾斜向下延伸;
所述变向驱动件(422)驱使所述吹气模块远离所述反应腔运动时,所述吹气模块能够收回所述安装孔内,两个所述通气块(421)相互靠近、两个所述气道能够水平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底传热板(431),所述底传热板(431)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
所述底传热板(431)处于所述受热状态时,所述底传热板(431)贴近所述载台(210),所述载台(210)的温度能够传递到所述底传热板(431)上;
所述底传热板(431)处于所述传热状态时,所述底传热板(431)贴近所述工作腔的腔底、能够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工作腔的腔底、以便于烘出所述工作腔的腔底上附着的污染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机构还包括:
顶传热板(432),所述顶传热板(432)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所述顶传热板(432)处于所述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所述盖板(221);
和/或,侧传热板(433),所述侧传热板(433)亦具有受热状态和传热状态,所述侧传热板(433)处于所述传热状态时、能够贴近所述工作腔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晶圆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300)包括中转腔和至少一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能够在所述中转腔内做圆周运动、以便于对接不同的工位;
所述晶圆供应设备包括两组所述预处理装置(200),两组所述预处理装置(200)沿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中转腔的外周、能够分别与所述机械手对接或者进行晶圆的预处理。
CN202410405139.8A 2024-04-07 2024-04-07 晶圆供应设备 Pending CN117995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05139.8A CN117995736A (zh) 2024-04-07 2024-04-07 晶圆供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05139.8A CN117995736A (zh) 2024-04-07 2024-04-07 晶圆供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5736A true CN117995736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93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05139.8A Pending CN117995736A (zh) 2024-04-07 2024-04-07 晶圆供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957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3689B1 (ko) 이재 방법, 보유지지 장치 및 이재 시스템
TWI719055B (zh) 加工裝置的搬運機構
KR102405690B1 (ko) 절삭 장치
KR102363201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KR101848890B1 (ko) 기판 열처리 장치
WO2015174347A1 (ja) レーザアニール装置、レーザアニール処理用連続搬送路、レーザ光照射手段およびレーザアニール処理方法
KR20220021026A (ko) 인덱서블 측면 저장 포드 장치, 가열식 측면 저장 포드 장치,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7775222B2 (en) Single substrat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backside of substrate
JP2011517134A (ja) クリーン移送ロボット
KR102079460B1 (ko) 진공 처리 장치
KR20070095209A (ko) 종형 열처리 장치 및 종형 열처리 장치에 있어서의 이동적재 기구의 제어 방법
CN105817729B (zh) 焊锡方法及自动焊锡机
KR102402403B1 (ko) 절삭 장치
CN114334715A (zh) 冷却单元、使用该冷却单元的基板处理装置及方法
US4224504A (en) Apparatus for practic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zone melting
CN117995736A (zh) 晶圆供应设备
CN114203861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低压水平热处理多功能系统
KR20040094400A (ko) 종형 열 처리 장치
JP2008028035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KR20160141244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4538098B (zh) 一种玻璃下片单元的玻璃出片方法
KR100479543B1 (ko) 결함없는 고속 열처리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과 방법
KR102500916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KR100691851B1 (ko) 진공흡착 이송장치
JP2005347667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