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0001B -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20001B
CN117920001B CN202410326173.6A CN202410326173A CN117920001B CN 117920001 B CN117920001 B CN 117920001B CN 202410326173 A CN202410326173 A CN 202410326173A CN 117920001 B CN117920001 B CN 117920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ixing tank
mixing
air ba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26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20001A (zh
Inventor
王丹丹
付祥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eng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eng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eng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eng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26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20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20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0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20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0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于安装架上的混合罐、转动连接于混合罐顶面的第一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顶部的连接盘以及均匀连接于连接盘底部的搅拌杆,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搅拌杆搅拌的同时,通过在混合罐内部注入气体,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这种气液剪切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合效果。且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带动周围液体形成对流,从而加速原料的混合。同时,气泡的存在可以帮助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成分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提高混合均匀度。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除螨皂是手工皂的一种,手工皂主要由油脂、NaOH、水三种材料制备而成,既可用作洗面,卸妆,又可用于沐浴。主要根据加入的活性成分的作用不同而达到不同作用效果。除螨皂就是在手工皂的基础上,加入可以清除螨虫的活性成分,以达到清洁毛孔油污、滋润皮肤等作用和去除螨虫的综合效果。
中国专利网公开了公告号为CN217312956U的一种拉丝皂生产用混合装置,涉及拉丝皂技术领域,包括混合筒,所述搅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外侧的底部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混合筒内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料斗,所述穿孔的内侧贯穿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支撑弹簧与混合筒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导筒,所述导筒套设在搅拌杆的外侧,所述导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
上述专利虽然搅拌杆的转动让转盘上的顶杆带动导筒进行上下移动,在进行出料时能够挤压原料,让原料出料时不仅仅是依靠原料的流动进行出料,提高了出料时的效率,但是,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仅依靠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局部混合效果差:搅拌杆只能在其周围范围内进行搅拌,导致原料的混合效果主要集中在搅拌杆周围,而其他区域的混合效果相对较差。同时,对于悬浮固体颗粒或需要溶解的物质,单纯使用搅拌杆搅拌可能无法实现充分的悬浮或溶解,因为它无法提供足够的剪切力或湍流来有效处理这些物质,进而导致原料的混合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装置混合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于安装架上的混合罐、转动连接于混合罐顶面的第一转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顶部的连接盘以及均匀连接于连接盘底部的搅拌杆,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安装于混合罐内顶面对应第一转杆外侧的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开设于搅拌杆内部的U形流动槽,所述混合罐的内部靠近搅拌杆上部的位置设有驱动组件,所述U形流动槽的内侧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与U形流动槽之间均通过出气管相通连接,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对应第一连通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内顶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其中,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混合罐底部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管与连接槽之间通过连通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槽的顶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安装有气体渗透性膜,所述隔板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安装有环形气囊,所述隔板的底面对应环形气囊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二弹性气囊与环形气囊之间通过通孔相通连接,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调整件。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件包括设置位于连接盘中部的搅拌杆下部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侧面对应第二弹性气囊的位置设有第二挤压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杆的内底面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与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通气板与第二转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混合罐的内侧面顶部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混合罐顶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的内顶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一转杆环形侧面对应第一弹性气囊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挤压杆,所述混合罐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挤压杆的上部连接有连接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于混合罐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位置的第三连通槽,所述第一转杆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连通槽,所述连接盘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的位置开设有第五连通槽,所述第三连通槽与第五连通槽之间通过第四连通槽相通连接,所述第五连通槽的内底面对应U形流动槽的位置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五连通槽与U形流动槽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罐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的下部安装有加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罐的环形内侧面顶部连接有第二吸气管,所述混合罐与连接环之间通过第二吸气管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顶面连接有补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组件包括设置于混合罐外侧的环形筒,所述环形筒的内侧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片,所述环形筒的内底面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环形筒与连接槽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相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侧面连接有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环形筒的顶部相通连接。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除螨皂制备用的原料进行混合工作时,先将各个原料依次通过加料管加入至混合罐的内部,添加完成后,再打开第一转杆端部连接的电机,电机带动连接盘、搅拌杆 进行转动,搅拌杆转动时对混合罐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工作;
S2:当第一转杆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一挤压杆转动,当第一挤压杆逐渐向靠近第一弹性气囊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挤压杆逐渐对第一弹性气囊进行挤压,均匀力使第一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的内部;
S3:当气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的内部后,气体还会通过第四连通槽进入至第五连通槽的内部,由于第三连通槽呈环形,故在第一转杆转动的过程中,第三连通槽内部的气体仍可以进入至第四连通槽的内部,第五连通槽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至U形流动槽的内部,U形流动槽内部排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至第一连通槽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连通槽进入至第二连通槽的内部;
S4:第二连通槽内部的气体再进入至连接槽的内部,再通过连接孔、气体渗透性膜排出至混合罐的内部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现有技术相比,在搅拌杆搅拌的同时,通过在混合罐内部注入气体,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这种气液剪切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合效果。且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带动周围液体形成对流,从而加速原料的混合。同时,气泡的存在可以帮助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成分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提高混合均匀度。值得注意的是,气体通入还可以起到清洗混合罐内壁的作用,有助于避免残留物的积累,保持搅拌设备的清洁。
同时,通过设置第二转杆,当第一转杆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二转杆,当第二转杆转动时通过弹簧、通气板带动第二挤压杆转动,通气板转动时逐渐对其中一个第二弹性气囊进行挤压,挤压力使第二弹性气囊内部的气体逐渐通过通孔进入至环形气囊的内部,环形气囊之间发生膨胀,环形气囊的口径逐渐减小,气体通过连接孔排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小不一的气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搅拌杆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隔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挤压杆与第二转杆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安装架;2、混合罐;3、第一转杆;4、连接盘;5、搅拌杆;6、混合组件;61、U形流动槽;62、驱动组件;621、安装槽;622、第一弹性气囊;623、第一挤压杆;624、第一吸气管;625、第三连通槽;626、第四连通槽;627、第五连通槽;628、第二连接管;629、补气管;6210、第二吸气管;6211、加热丝;6213、连接环;63、第一弹片;64、出气管;65、第一连通槽;66、第二连通槽;67、第一连接管;68、连接槽;69、隔板;610、气体渗透性膜;611、连接孔;612、环形气囊;613、第二弹性气囊;614、通孔;615、第二转杆;616、第二挤压杆;617、通气板;618、弹簧;7、连通组件;71、环形筒;72、第二弹片;73、第三连接管;74、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8,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于安装架1上的混合罐2、转动连接于混合罐2顶面的第一转杆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3顶部的连接盘4以及均匀连接于连接盘4底部的搅拌杆5,第一转杆3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还包括安装于混合罐2内顶面对应第一转杆3外侧的混合组件6,混合组件6包括开设于搅拌杆5内部的U形流动槽61,混合罐2的内部靠近搅拌杆5上部的位置设有驱动组件62,U形流动槽61的内侧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63,连接盘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5,第一连通槽65与U形流动槽61之间均通过出气管64相通连接,混合罐2的顶部对应第一连通槽6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通槽66,第二连通槽66的内顶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7;
其中,混合组件6还包括设置于混合罐2底部的连接槽68,第一连接管67与连接槽68之间通过连通组件7连接,连接槽68的顶部安装有隔板69,隔板69的内部安装有气体渗透性膜610,隔板69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611。
当需要对除螨皂制备用的原料进行混合工作时,先将各个原料依次通过加料管加入至混合罐2的内部,添加完成后,再打开第一转杆3端部连接的电机,电机带动连接盘4、搅拌杆5 进行转动,搅拌杆5转动时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工作。
参照图2至图5,驱动组件62包括开设于混合罐2顶部的安装槽621,安装槽621的内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气囊622,第一弹性气囊622的内顶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吸气管624,第一转杆3环形侧面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挤压杆623,混合罐2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件,第一挤压杆623的上部连接有连接环6213。
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一转杆3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一挤压杆623转动,当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向靠近第一弹性气囊622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对第一弹性气囊622进行挤压,均匀力使第一弹性气囊622内部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挤压杆623与安装槽621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第一挤压杆623挤压第一弹性气囊622转动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照图2至图5,连接件包括开设于混合罐2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623位置的第三连通槽625,第一转杆3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连通槽626,连接盘4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开设有第五连通槽627,第三连通槽625与第五连通槽627之间通过第四连通槽626相通连接,第五连通槽627的内底面对应U形流动槽61的位置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28,第五连通槽627与U形流动槽6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628相通连接。
进一步的,当气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后,气体还会通过第四连通槽626进入至第五连通槽627的内部,由于第三连通槽625呈环形,故在第一转杆3转动的过程中,第三连通槽625内部的气体仍可以进入至第四连通槽626的内部,第五连通槽627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628进入至U形流动槽61的内部。
参照图5,混合罐2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下部安装有加热丝6211,值得注意的是,加热丝6211会为第一弹性气囊622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故当带有热量的气体在U形流动槽61的内部流动时,会对搅拌杆5进行加热,搅拌杆5将热量传递至原料的内部,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U形流动槽61内部排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64进入至第一连通槽65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连通槽65进入至第二连通槽66的内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连通槽65、第二连通槽66均呈环形,当连接盘4与混合罐2之间进行转动工作时,第一连通槽65与第二连通槽66之间始终成连通状态,第二连通槽66内部的气体再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再通过连接孔611、气体渗透性膜610排出至混合罐2的内部,值得注意的是,气体渗透性膜610是基于特殊的材料或膜,具有微孔结构,可以过滤掉液体颗粒,此处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设置气体渗透性膜610减少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保证混合罐2内部原料的混合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在混合罐2内部注入气体,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这种气液剪切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合效果。且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带动周围液体形成对流,从而加速原料的混合。同时,气泡的存在可以帮助将原料中的固体颗粒或液体成分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混合物中,提高混合均匀度。
值得注意的是,气体通入还可以起到清洗混合罐2内壁的作用,有助于避免残留物的积累,保持搅拌设备的清洁。值得注意的是,当气体在U形流动槽61内部流动的过程中,气流会对第一弹片63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振动或抖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气动力学效应,它是由于气流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而当第一弹片63发生抖动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使搅拌杆5发生振动,而振动的搅拌杆5的振动力可以有效地打破气泡的表面张力,帮助气泡在原料混合液中更快速地上升和脱离,进而提高气泡在原料混合液中的移动效果,保证气泡可以快速的在混合罐2的内部分布并移动,保证气体可以更快的在原料混合液中产生对流,进一步提高原料混合液的混合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第一挤压杆623转动工作的进行,当第一挤压杆623不与第一弹性气囊622接触时,在气压的作用下,连接环6213内部的气体进入至第一弹性气囊622的内部,为第一弹性气囊622的内部补充气体,值得注意的是,连接环6213内部负压的过程中,第二吸气管6210将混合罐2内部的气体输送至连接环6213内部,为连接环6213内部补充气体,值得注意的是,混合罐2内部的气体进入至第二吸气管6210后,混合罐2内部的气压降低,进一步提高原料内部气体、气泡上升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流动效率,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参照图3,混合罐2的环形内侧面顶部连接有第二吸气管6210,混合罐2与连接环6213之间通过第二吸气管6210相通连接,连接环6213的内顶面连接有补气管629。
进一步的,当第二吸气管6210内部的气体无法快速的使连接环6213内部的气压平衡时,连接环6213内部的气压持续降低,气压低于补气管629上压力阀的阈值时,外界的气体通过补气管629进入至连接环6213的内部,为连接环6213内部补充气体,即为第一弹性气囊622内部补充气体,保证第一弹性气囊622的工作效果。
参照图3,连通组件7包括设置于混合罐2外侧的环形筒71,环形筒71的内侧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片72,环形筒71的内底面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3,环形筒71与连接槽68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73相通连接,第三连接管73的侧面连接有单向阀74,第一连接管67与环形筒71的顶部相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67内部的气体在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时,会先进入至环形筒71的内部,在环形筒71的内部流动,再通过第三连接管73、单向阀74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当气体在环形筒71内部流动的过程中,气流会对第二弹片72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振动或抖动,第二弹片72抖动时会导致混合罐2抖动,混合罐2抖动时会降低原料附着在混合罐2内壁上的量,同时通过振动提高混合罐2内部原料的混合效果。
参照图7,连接孔611的内部安装有环形气囊612,隔板69的底面对应环形气囊612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弹性气囊613,第二弹性气囊613与环形气囊612之间通过通孔614相通连接,隔板69的中部设有调整件。
参照图6至图8,调整件包括设置位于连接盘4中部的搅拌杆5下部的第二转杆615,第二转杆615的侧面对应第二弹性气囊613的位置设有第二挤压杆616。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二转杆615,当第一转杆3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二转杆615,当第二转杆615转动时通过弹簧618、通气板617带动第二挤压杆616转动,通气板617转动时逐渐对其中一个第二弹性气囊613进行挤压,挤压力使第二弹性气囊613内部的气体逐渐通过通孔614进入至环形气囊612的内部,环形气囊612之间发生膨胀,环形气囊612的口径逐渐减小,气体通过连接孔611排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小不一的气泡,而不同大小的气泡在原料混合液中上升的速度是不同的,较小的气泡表面积更大,可以提高气液界面的传质效率,促进物质间的质量传递,较大的气泡在原料混合液中流动时,会与原料混合液中的物质发生接触和交换,促进物质的传质过程。同时,气泡的运动可以带动周围液体形成对流,加快物质之间的扩散和混合速率,且大气泡的运动会带动周围液体形成涡流和对流,从而实现液体内部的混合和均匀化。这有助于将不同成分的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混合液中,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不同大小的气泡之间的配合,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参照图6,第二转杆615的内底面通过弹簧618弹性连接有通气板617,通气板617与弹簧618之间固定连接,通气板617与第二转杆615之间滑动连接,混合罐2的内侧面顶部呈圆弧状。
进一步的,当进入至连接槽68内部的气体量大时,连接槽68内部的气体不能快速、及时的通过通气板617上的透气孔排出,通气板617底部的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对通气板617进行挤压,挤压力使通气板617克服弹簧618的弹力带动第二挤压杆616向靠近第二弹性气囊613的方向移动,由于混合罐2的内侧面顶部呈圆弧状,通气板617与混合罐2之间的间隙增大,方便气体流动,此时,第二挤压杆616对第二弹性气囊613进行挤压时,第二弹性气囊613进入环形气囊612内部的气体量会增大,环形气囊612的内径会减小,即产生的气泡的口径会更小,而由于第一转杆3的转动速度快时,第一挤压杆623的转动速度增加,单位时间内进至连接槽68内部的气体量增加,故第一转杆3转动速度快时,即搅拌杆5的搅动速度快时,气泡在混合罐2的内部上升速度已经快时,此时,产生的小气泡多,提高气液界面的传质效率,促进物质间的质量传递,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效果。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除螨皂制备用的原料进行混合工作时,先将各个原料依次通过加料管加入至混合罐2的内部,添加完成后,再打开第一转杆3端部连接的电机,电机带动连接盘4、搅拌杆5 进行转动,搅拌杆5转动时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工作;
S2:当第一转杆3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一挤压杆623转动,当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向靠近第一弹性气囊622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对第一弹性气囊622进行挤压,均匀力使第一弹性气囊622内部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
S3:当气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后,气体还会通过第四连通槽626进入至第五连通槽627的内部,由于第三连通槽625呈环形,故在第一转杆3转动的过程中,第三连通槽625内部的气体仍可以进入至第四连通槽626的内部,第五连通槽627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628进入至U形流动槽61的内部,U形流动槽61内部排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64进入至第一连通槽65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连通槽65进入至第二连通槽66的内部;
S4:第二连通槽66内部的气体再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再通过连接孔611、气体渗透性膜610排出至混合罐2的内部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于安装架(1)上的混合罐(2)、转动连接于混合罐(2)顶面的第一转杆(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杆(3)顶部的连接盘(4)以及均匀连接于连接盘(4)底部的搅拌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于混合罐(2)内顶面对应第一转杆(3)外侧的混合组件(6),所述混合组件(6)包括开设于搅拌杆(5)内部的U形流动槽(61),所述混合罐(2)的内部靠近搅拌杆(5)上部的位置设有驱动组件(62),所述U形流动槽(61)的内侧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63),所述连接盘(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5),所述第一连通槽(65)与U形流动槽(61)之间均通过出气管(64)相通连接,所述混合罐(2)的顶部对应第一连通槽(65)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通槽(66),所述第二连通槽(66)的内顶面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7);
其中,所述混合组件(6)还包括设置于混合罐(2)底部的连接槽(68),所述第一连接管(67)与连接槽(68)之间通过连通组件(7)连接,所述连接槽(68)的顶部安装有隔板(69),所述隔板(69)的内部安装有气体渗透性膜(610),所述隔板(69)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611);
所述连接孔(611)的内部安装有环形气囊(612),所述隔板(69)的底面对应环形气囊(612)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弹性气囊(613),所述第二弹性气囊(613)与环形气囊(612)之间通过通孔(614)相通连接,所述隔板(69)的中部设有调整件;
所述调整件包括设置位于连接盘(4)中部的搅拌杆(5)下部的第二转杆(615),所述第二转杆(615)的侧面对应第二弹性气囊(613)的位置设有第二挤压杆(616);
所述第二转杆(615)的内底面通过弹簧(618)弹性连接有通气板(617),所述通气板(617)与弹簧(61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通气板(617)与第二转杆(61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混合罐(2)的内侧面顶部呈圆弧状;
所述驱动组件(62)包括开设于混合罐(2)顶部的安装槽(621),所述安装槽(621)的内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气囊(622),所述第一弹性气囊(622)的内顶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吸气管(624),所述第一转杆(3)环形侧面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连接有第一挤压杆(623),所述混合罐(2)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挤压杆(623)的上部连接有连接环(6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于混合罐(2)内部对应第一挤压杆(623)位置的第三连通槽(625),所述第一转杆(3)的内部开设有第四连通槽(626),所述连接盘(4)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位置开设有第五连通槽(627),所述第三连通槽(625)与第五连通槽(627)之间通过第四连通槽(626)相通连接,所述第五连通槽(627)的内底面对应U形流动槽(61)的位置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28),所述第五连通槽(627)与U形流动槽(6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628)相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的内部对应第一弹性气囊(622)的下部安装有加热丝(6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的环形内侧面顶部连接有第二吸气管(6210),所述混合罐(2)与连接环(6213)之间通过第二吸气管(6210)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环(6213)的内顶面连接有补气管(6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7)包括设置于混合罐(2)外侧的环形筒(71),所述环形筒(71)的内侧面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片(72),所述环形筒(71)的内底面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3),所述环形筒(71)与连接槽(68)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73)相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73)的侧面连接有单向阀(74),所述第一连接管(67)与环形筒(71)的顶部相通连接。
6.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需要对除螨皂制备用的原料进行混合工作时,先将各个原料依次通过加料管加入至混合罐(2)的内部,添加完成后,再打开第一转杆(3)端部连接的电机,电机带动连接盘(4)、搅拌杆(5) 进行转动,搅拌杆(5)转动时对混合罐(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工作;
S2:当第一转杆(3)转动时还会带动第一挤压杆(623)转动,当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向靠近第一弹性气囊(622)的方向转动时,第一挤压杆(623)逐渐对第一弹性气囊(622)进行挤压,均匀力使第一弹性气囊(622)内部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
S3:当气体进入至第三连通槽(625)的内部后,气体还会通过第四连通槽(626)进入至第五连通槽(627)的内部,由于第三连通槽(625)呈环形,故在第一转杆(3)转动的过程中,第三连通槽(625)内部的气体仍可以进入至第四连通槽(626)的内部,第五连通槽(627)内部的气体通过第二连接管(628)进入至U形流动槽(61)的内部,U形流动槽(61)内部排出的气体通过出气管(64)进入至第一连通槽(65)的内部,再通过第一连通槽(65)进入至第二连通槽(66)的内部;
S4:第二连通槽(66)内部的气体再进入至连接槽(68)的内部,再通过连接孔(611)、气体渗透性膜(610)排出至混合罐(2)的内部形成气泡,气泡的运动和破裂会产生剪切力,促进原料之间的混合。
CN202410326173.6A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Active CN117920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6173.6A CN117920001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26173.6A CN117920001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20001A CN117920001A (zh) 2024-04-26
CN117920001B true CN117920001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75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26173.6A Active CN117920001B (zh) 2024-03-21 2024-03-21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2000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81520U (zh) * 2022-09-08 2023-01-13 广州市利迪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部件清洁剂的生产加工设备
CN219129008U (zh) * 2022-12-22 2023-06-06 莆田市高德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钉胶生产的原料混合机构
CN219463225U (zh) * 2023-03-22 2023-08-04 广东居美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
CN117258658A (zh) * 2023-11-13 2023-12-22 广东新粤佳富沥青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用自动化混料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1225B2 (ja) * 2003-10-29 2008-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微粒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81520U (zh) * 2022-09-08 2023-01-13 广州市利迪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部件清洁剂的生产加工设备
CN219129008U (zh) * 2022-12-22 2023-06-06 莆田市高德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钉胶生产的原料混合机构
CN219463225U (zh) * 2023-03-22 2023-08-04 广东居美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液生产用混合装置
CN117258658A (zh) * 2023-11-13 2023-12-22 广东新粤佳富沥青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用自动化混料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20001A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0912B (zh) 一种泡沫塑料制作发泡系统及方法
CN117920001B (zh) 一种植物除螨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工艺
CN210473801U (zh) 一种发泡剂搅拌装置
CN213032398U (zh) 一种适合较高粘度的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装置
CN212266236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用搅拌装置
CN208465714U (zh) 一种混合力度强防粘内壁的混合机
CN214416084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生产的乳化设备
CN115463568A (zh) 一种化妆品原材料混合平衡设备及方法
CN116619664B (zh) 一种塑料自动发泡成型设备
CN210336652U (zh)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用高效搅拌装置
CN219186737U (zh) 一种固井用低密度悬浮稳定剂混合反应装置
CN213885907U (zh) 一种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用分散液调配釜
CN117482780B (zh) 一种食用胶生产制备用混胶装置
CN220942508U (zh) 一种利用镁渣改性制备充填材料装置
CN214599041U (zh) 水性胶水反应移动搅拌设备
CN214345845U (zh) 一种混合机除尘装置
CN213797686U (zh) 一种橡胶手套加工用的胶乳浸渍槽
CN216935822U (zh) 一种洗衣粉浓缩加氧机构
CN219765239U (zh) 一种洗洁精生产用调配混合容器
CN210410390U (zh) 一种用于化妆品生产的搅拌桶
CN117160278B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218609180U (zh) 一种用于硫酸铜制备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09968392U (zh) 一种乳胶生产用反应釜
CN216321232U (zh) 一种混合有蜂蜜的洗衣液材料加工配比装置
CN214681724U (zh) 一种己酸烯丙酯生产用的搅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