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8723A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8723A
CN117918723A CN202211260302.3A CN202211260302A CN117918723A CN 117918723 A CN117918723 A CN 117918723A CN 202211260302 A CN202211260302 A CN 202211260302A CN 117918723 A CN117918723 A CN 117918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rend
change trend
temperature chang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03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何亮亮
毛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03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87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8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8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基于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判断温度变化趋势下温度值是否经过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当温度值经过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后,改变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温度变化趋势。本申请基于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当前温度变化趋势以及当前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前对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提高烹饪器具的控温精度。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烹饪方式更加多样也更加简便,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加工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烹饪选择。
现有的一种烹饪器具控温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加热管、风扇和单片机构成,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测温硬件电路可以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值变化,例如,电压信号或数字信号,因此单片机可以通过检测电信号值来判断烹饪器具的温度变化进而控制加热管和风扇,以此达到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的效果。
常规的控温算法仅将程序的控温阈值同温度传感器反馈给单片机的电信号值进行比较,来决定加热管的打开与关闭。但是低成本的温度传感器普遍反应时间较长,其反馈的电信号值往往滞后于烹饪器具内部实际温度所对应的电信号值,这样会导致加热管实际上滞后于控温点开启加热或停止加热,从而致使控温曲线的温幅较大、控温不精准。
因此,如何提高烹饪器具的控温精度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以解决如何提高烹饪器具的控温精度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后,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所述温度变化趋势。
可选地,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其中,所述上升趋势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下降趋势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时,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当大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当小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加热。
可选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时,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是否为温度维持趋势;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维持趋势时;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上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停止加热;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下降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开启加热,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N倍,其中N为自然数。
可选地,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时,维持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变化率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变化率呈反相关。
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状态切换为停止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谷值温度的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停止加热状态切换为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峰值温度的温度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还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基于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当前温度变化趋势以及当前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并且,检测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后,考虑到温度传感器的延迟,表征当前温度已经或即将达到该温度变化趋势的极值,此时,需要改变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来阻止温度变化趋势继续,提前对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防止温度传感器因反应时间大所导致的温度值滞后于炸锅内实际温度值从而导致加热管滞后控制的现象,“提前控制”效果减弱了降本温度传感器反应时间大对控温效果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空气炸锅控温曲线的精度。
进一步地,在烹饪器具工作时,包括升温阶段和控温阶段,其中控温阶段为控制烹饪腔内的温度维持在稳定的温度区间,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与当前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可以是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温度变化趋势处于上升状态,或者加热装置处于未加热状态,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状态,在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判断在该阶段的温度值是否经过该温度变化趋势下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可以是在烹饪器具处于控温阶段时,允许温度值到达的最大温度阈值或最小温度阈值,在该温度值经过对应温度变化趋势下的温度阈值时,结合温度传感器反馈信息的滞后性,表征此时温度已经经过对应的温度阈值一定时间,此时可以确定温度值已经处于控温阶段允许的温度区间,可以改变当前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前对烹饪腔内的温度值进行控制,防止控温曲线的温幅较大。
进一步地,在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表征当前温度值已经超过控温阶段允许的最低温度阈值,此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防止当前温度值升高,以降低温幅;在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结合温度传感器反馈信息的滞后性,表征实际温度值已经小于当前温度值一段时间,甚至可能是实际温度之已经低于第一温度阈值,需要控制加热装置开启加热,阻止温度下降趋势,减小控温曲线的温幅。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烹饪器具的控温曲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0.获取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
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烹饪腔内的温度值,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敏电阻,温差电偶等。
S20.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
控制器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息,根据获取的温度信息解码分析得到温度值,并根据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的温度变化趋势,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温度值确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以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烹饪器具工作时,获取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作为可选地实施例,在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由于热量不断增加,理论上,烹饪腔内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状态,在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停止加热时,由于散热,烹饪腔内的热量会不断减少,理论上,烹饪腔内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状态。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进入步骤S30。
S30.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
在烹饪器具工作时,会包括加热阶段和控温阶段,在控温阶段,需要保证烹饪腔内的温度稳定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在控温阶段的控温曲线中,烹饪腔内的温度值会在一定温度区间内波动,使温度维持稳定,有利于食材的烹饪。在本实施例中,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为接近或为该理论温度变化趋势极值,在经过该温度变化阈值后,当前温度即将达到或已经达到该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下的极值。
S40.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后,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所述温度变化趋势。
检测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后,考虑到温度传感器的延迟,表征当前温度已经或即将达到该温度变化趋势的极值,此时,需要改变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来阻止温度变化趋势继续,提前对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防止温度传感器因反应时间大所导致的温度值滞后于炸锅内实际温度值从而导致加热管滞后控制的现象,“提前控制”效果减弱了降本温度传感器反应时间大对控温效果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空气炸锅控温曲线的精度。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在烹饪器具工作时,包括升温阶段和控温阶段,其中控温阶段为控制烹饪腔内的温度维持在稳定的温度区间,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与当前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可以是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温度变化趋势处于上升状态,或者加热装置处于未加热状态,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状态,在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判断在该阶段的温度值是否经过该温度变化趋势下的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可以是在烹饪器具处于控温阶段时,允许温度值到达的最大温度阈值或最小温度阈值,在该温度值经过对应温度变化趋势下的温度阈值时,结合温度传感器反馈信息的滞后性,表征此时温度已经经过对应的温度阈值一定时间,此时可以确定温度值已经处于控温阶段允许的温度区间,可以改变当前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前对烹饪腔内的温度值进行控制,阻止温度变化趋势进一步上升或下降,防止控温曲线的温幅较大,提高控温精度。
在本申请中,控温阶段允许的最大温度阈值(预设波峰温度值) 和最小温度阈值(预设波谷温度值),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或等于最大温度阈值,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最小温度阈值,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温度变化趋势中上升趋势对应第一温度阈值,下降趋势对应第二温度阈值。
参见图2所示,分别对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时,结合温度值以及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进行解释说明。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当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时,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当大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当小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加热。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在烹饪腔内的当前温度变化趋势处于上升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大于等于上升趋势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可以靠近预设波谷温度值),由于温度传感器存在延迟,可知当前时刻的实际温度值大于当前时刻温度传感器发送的当前温度值,即当前时刻的实际温度之已经超过第一温度阈值,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当前的温度值甚至会达到预设波峰的温度,此时需要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阻止温度值的上升趋势,因此,在温度值经过第一温度阈值后,在波峰之前提前关闭加热装置,在关闭后会减缓温度上升的趋势,在温冲现象下,温度会继续上升一段后,在预设波峰温度之时或之前进入平稳状态,防止温度上升过高。
在烹饪腔内的当前温度变化趋势处于下降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小于等于下降趋势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时(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可以靠近预设波峰温度值),由于温度传感器存在延迟,当前的温度值可能在第二温度阈值之下,甚至会达到预设波谷温度,因此,在温度值经过第二温度阈值后,在波谷之前提前打开加热装置,在打开后会减缓温度下降的趋势,在温冲现象下,温度会继续下降一段后,在预设波谷温度之时或之前进入平稳状态,防止温度下降过低。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理论上,在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烹饪腔内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状态,在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停止加热时,烹饪腔内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状态。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后,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会发生改变,由于温冲现象的存在,即停止加热后,烹饪腔内的残余的热量会大于散热热量,导致温度继续上升,开启加热后,由于烹饪腔内处于散热状态,热量需要先积累至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热量平衡,因此开启加热后烹饪腔内温度会继续下降一段时间后,才会升温,因此,温度变化趋势不会立即改变,可能存在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与当前的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
例如,在上升趋势下,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为加热状态,而在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后,由加热状态变化为停止加热状态,此时温度变化趋势还是上升状态,并且,在上升一段时间后,达到热平衡,会处于维持稳定的阶段,即达到波峰。
在下降趋势下,烹饪腔内的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为停止加热状态,而在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后,由停止加热状态变化为加热状态,此时温度变化趋势还是下降状态,并且,在下降一段时间后,达到热平衡,会处于维持稳定的阶段,即达到波谷。
因此,可能存在在检测温度变化趋势时,正好检测到了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时,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是否为温度维持趋势;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维持趋势时,可以通过判断加长检测的时长,来进一步判定未来的变化趋势,以确定当前处于波峰还是波谷,进而进一步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
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上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停止加热;
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下降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开启加热,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N倍,其中N为自然数。
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时,除了会出现温度维持阶段外,还会出现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的情况,即在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时,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或加热装置处于未加热状态时,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此时可以维持当前的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防止烹饪腔内的温度值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出现控温曲线温幅增大的情况。
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变化率呈反相关。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温度变化趋势的第二预设时长根据拥有不同反应时间的温度传感器实际情况而定。选取方法:让烹饪器具正常工作,记录控温曲线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控温曲线斜率较大的温度段温度变化1℃所需要的时间,以此时间为基准,向上、向下以0.5秒(举例但不限于是0.5秒)的步长列举备选判断温度变化趋势的第二预设时长。在保证烹饪器具功率、设定温度等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备选的第二预设时长一一植入控温程序,选择距目标控温精度相近控温曲线的第二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不能忽略烹饪器具实际工作情况而主观取得尽可能小,因为当第二预设时长远远小于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控温曲线斜率较大的温度段温度变化1℃所需要的时间时,会使检测到的温度变化趋势长时间处于温度维持趋势,使得程序不能正常判断控温曲线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控温曲线斜率较大温度段的温度变化趋势;当第二预设时长远远大于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控温曲线斜率较大的温度段温度变化1℃所需要的时间时,会让程序判断温度变化的精度大于1℃,判断温度变化趋势不及时,加热装置滞后打开或关闭,使得控温温幅较大。以控温曲线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控温曲线斜率较大的温度段温度变化1℃所需要的时间为基准选出第二预设时长,在该温度段,温度变化1℃与温度变化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呈线性关系,此时的1℃能较为精准度量该控温系统温度变化情况。因故第二预设时长让该控温算法根据不同烹饪器具实际的温度情况能相对精准的捕捉烹饪器具内温度变化的趋势。
在确定出第二预设时长后,还能根据第二预设时长对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确定。作为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状态切换为停止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谷值温度的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停止加热状态切换为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峰值温度的温度值。在本实施例中,以波峰200℃,波谷180℃,温幅20℃为目标控温精度结合图2举例说明。第一温度阈值的取法:烹饪器具内布置温度测温探头,当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下,在B(℃)温度点关闭加热装置,烹饪器具内温度会因为加热装置关闭前释放的热量而升高,即冲温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控温曲线上升放缓,直至温度曲线出现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曲线的温度不变,此时到达温度曲线的波峰值的情况,当波峰值等于目标波峰值200℃左右时,此时将B(℃)温度点确定为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的取法:烹饪器具内布置温度测温探头,当加热装置处于不加热状态下,温度曲线呈下降趋势时,在C(℃) 温度点打开加热装置,烹饪器具内温度会因为加热装置释放的热量而升高,温度曲线的下降趋势放缓,接着会出现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曲线温度不变,即温度曲线的波谷值,当波谷值等于目标波谷值180℃左右时,此时将C(℃)温度点确定为第二温度阈值。用该方法确定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与烹饪器具内控温曲线的波峰值和波谷值直接对应,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的差值来进行设计控温曲线的温幅。应注意的是,控温曲线温幅被控制的越小时,控制加热装置打开与关闭的继电器在单位之间内跳断次数会增加。所以在考虑在设计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时,还应该考虑到继电器的寿命,在烹饪器具的控温曲线的温幅和继电器的寿命做好折中设计,来让整个烹饪器具的寿命符合所期望的设计寿命。
参见图3所示,对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进行完整的阐述:
在烹饪器具处于升温阶段时,加热装置为稳定的加热状态,在升温阶段完成,进入控温阶段后,每隔预设时长对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一次判断,在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当此时加热装置为加热状态,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切换至停止加热状态;若当前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则维持当前的加热状态。在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当加热装置为不加热状态,且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若当前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切换为加热状态;若当前温度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维持当前不加热状态。
在温度变化趋势与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时,控制加热装置改变当前的加热状态。
在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维持趋势时,当加热装置为加热状态,且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加热装置切换为不加热状态;若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维持当前的加热状态。在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维持趋势,当加热装置为不加热状态时,若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切换为加热状态;若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维持当前的不加热状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还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终端、或者其组合。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4、存储器506和通信总线508,其中,处理器502、通信接口504和存储器506通过通信总线5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存储器506,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2,用于执行存储器506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
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
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后,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所述温度变化趋势。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4所示,上述存储器502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烹饪器具中的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实施上述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4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设备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的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 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执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获取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
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
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后,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所述温度变化趋势。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 ROM、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案的目的。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值确定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变化趋势;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时,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下所述温度值是否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其中,每一种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一个温度阈值;
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阈值后,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以阻挡所述温度变化趋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包括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其中,所述上升趋势对应的第一温度阈值小于所述下降趋势对应的第二温度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温度值经过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理论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阈值时,改变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当大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当小于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开启加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不一致时,
判断所述温度变化趋势是否为温度维持趋势;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温度维持趋势时;
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上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停止加热;
若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下,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则表征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由维持趋势变化为下降升趋势,且经过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开启加热,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N倍,其中N为自然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与所述理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时,维持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基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的温度变化率确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温度变化率呈反相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状态切换为停止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峰值温度的温度值。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停止加热状态切换为加热状态时,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达到目标谷值温度的温度值。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值;还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02211260302.3A 2022-10-14 2022-10-14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79187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0302.3A CN117918723A (zh) 2022-10-14 2022-10-14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0302.3A CN117918723A (zh) 2022-10-14 2022-10-14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8723A true CN117918723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54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0302.3A Pending CN117918723A (zh) 2022-10-14 2022-10-14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187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4667B (zh) 沸腾检测方法及沸腾检测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109976434B (zh) 调整家用器具的至少一个加热件的加热功率的方法
CN106388556B (zh) 一种电饭锅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饭锅
CN109419307B (zh)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110269501B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109691898B (zh) 一种食物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煎烤机及存储介质
CN104274087A (zh) 煎烤机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WO2021204235A1 (zh) 烹饪设备的关火检测方法及装置、吸油烟机和存储介质
CN108937619A (zh) 一种电饭煲及其煮粥控制方法、装置
CN105476441A (zh) 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1887736B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烤箱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507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吸油烟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39199B (zh) 蒸汽加热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918723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1265103B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2656236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2656196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存储介质
CN111728469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53440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10856598B (zh) 一种锅体温度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58490A (zh) 食材烤制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厨电设备
CN111061315A (zh) 一种菜谱烹饪方法和装置
CN111550840B (zh) 一种电磁炉烹饪方法、装置、电磁炉及烹饪系统
CN116560244A (zh) 烹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3656B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烹饪电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