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2899A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2899A
CN117912899A CN202211248990.1A CN202211248990A CN117912899A CN 117912899 A CN117912899 A CN 117912899A CN 202211248990 A CN202211248990 A CN 202211248990A CN 117912899 A CN117912899 A CN 117912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zer
contact
hole
relay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89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苏礼季
王萌
傅大鹏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89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289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3428 priority patent/WO20240784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2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一对静触点引出端、第一导磁体及推动杆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于接触容器;第一导磁体设于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固定设置;推动杆组件包括设于接触腔室内的动簧片、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动簧片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均固定连接于动簧片,且沿着推动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设置于动簧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用于形成第一导磁回路;沿着推动杆组件的运动方向,第二导磁体设置于第一导磁体和动簧片之间,第一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用于形成第二导磁回路。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为了解决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头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而发生的触头弹开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是设置抗短路环电磁结构。根据上轭铁设置的位置进一步区分为随动式结构和固定式结构。具体来说,随动式结构是指上轭铁设置在继电器的可动组件上,固定式结构是指上轭铁设置在除可动组件以外的固定位置。然而,虽然固定式抗短路结构的抗短路能力达到大大加强,但由于短路能力与分断能力呈现负相关性,导致分断能力减弱。而,随动式抗短路结构存在受动铁芯保持力影响,当短路电流较高时铁芯会脱开导致触点断开,而增大动铁芯的保持力,需增大线圈,这与小体积轻量化相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一对静触点引出端、第一导磁体以及推动杆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推动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的动簧片、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且沿着所述推动杆组件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导磁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导磁体设置于所述动簧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第二导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动簧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用于形成第一导磁回路,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用于形成第二导磁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接触腔室;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杆组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
绝缘罩,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环绕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四周,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顶壁,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的外壁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顶壁的外壁面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
所述静触点引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或,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铆接或焊接或胶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多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杆组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
绝缘罩,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板,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
底座;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动簧片、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构成的可动构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动簧片具有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移动的趋势;
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可动构件,用于限制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移动范围;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和限位部,所述限位孔包括沿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可移动地穿设;
其中,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分离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孔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用于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时,与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为铆钉,所述铆钉铆接于所述第三导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磁体,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具有所述限位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设有所述限位孔。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能够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第一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能够形成第二导磁回路,在第一导磁体、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在提升抗短路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极限分断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的是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的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形成第一导磁回路,以及第一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形成第二导磁回路的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图1中静触点引出端、陶瓷罩、连接件和第一导磁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的是图5中沿连接件的轴线的剖视图。
图7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的是图7的分解示意图。
图9示出的是图7中X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的是图7中B-B的剖视图。
图11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2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3示出的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示出的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6示出的是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接触容器;101、接触腔室;102、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11a、绝缘罩;11、陶瓷罩;111、顶壁;112、侧壁;113、第一金属化层;114、第二金属化层;12、框片;13、轭铁板;131、第三通孔;20、静触点引出端;30、连接件;31、连接件的第一端;32、连接件的第二端;40、第一导磁体;41、导磁片;411、开孔;50、推动杆组件;51、杆部;52、底座;521、基部;522、第一限位件;523、第二限位件;524、第二弧形表面;53、可动构件;54、动簧片;55、第三导磁体;551、底部;552、第一侧部;553、第二侧部;56、弹性件;57、限位结构;571、限位部;571a、第一弧形表面;572、限位孔;573、限位孔的第一端;574、限位孔的第二端;575、第一平面;576、第二平面;577、第一斜面;578、第二斜面;579、铆钉;58、固定件;591、第二导磁体;592、线圈架;593、线圈;594、静铁芯;595、动铁芯;596、复位件;60、驱动组件;70、固定架;第一导磁回路;/>第二导磁回路;D1、运动方向;D2、长度方向;D3、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图1中A-A的剖视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10、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第一导磁体40、推动杆组件50和驱动组件60。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接触容器10包括轭铁板13和绝缘罩11a,绝缘罩11a罩设于轭铁板13的一侧面,以形成接触容器10的接触腔室101。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连接于接触容器10,每个静触点引出端20的一端伸入接触腔室101内。推动杆组件50包括动簧片54,动簧片54的两端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或分离。
驱动组件60连接于推动杆组件50,用于驱动动簧片54移动,以实现触点闭合。
作为一示例,驱动组件60包括线圈架592、线圈593、静铁芯594和动铁芯595。线圈架592呈中空筒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形成。线圈593环绕线圈架592。静铁芯594相对于线圈架592固定设置。动铁芯595连接于推动杆组件50,且与静铁芯594相对设置。当线圈593通电时,动铁芯595能够被静铁芯594吸引,从而带动推动杆组件50移动,使得动簧片54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
驱动组件60还包括复位件596,复位件596设置于静铁芯594和动铁芯595之间,用于当线圈593断电时,驱使动铁芯595复位。在一实施方式中,复位件596可以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导磁体4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设置。
推动杆组件50包括设于接触腔室101内的动簧片54、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均固定连接于动簧片54,并且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与动簧片54随动。沿着推动杆组件50的运动方向D1,第二导磁体591和至少部分第三导磁体55设置于动簧片5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沿着推动杆组件50的运动方向D1,第二导磁体591设置于第一导磁体40和动簧片54之间。
具体来说,结合图2所示,接触容器10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第一导磁体40、第二导磁体591、动簧片54和第三导磁体55。也就是说,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位于动簧片54的一侧,第三导磁体55位于动簧片54的相反侧。
如图3所示,图3示出的是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的示意图。当通过动簧片54的电流在极限分断电流以下时,第一导磁回路/>中产生的磁通较少,由于第二导磁体591相较于第一导磁体40更靠近第三导磁体55,导致绝大部分的磁通会在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之间(如图3箭头所示)。这样,第一导磁体40几乎不产生吸力,而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又固定在动簧片54上,故第二导磁体591与第三导磁体55的吸力为内力,不会对动簧片54产生力的作用。因此,在极限分断电流以下,动簧片54并不会受到额外的保持力而影响正常分断。
如图4所示,图4示出的是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形成第一导磁回路以及第一导磁体40和第三导磁体55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的示意图。当通过动簧片54的电流逐渐变大,且超过极限分断电流时,产生的磁通较大,使得第二导磁体591达到磁饱和,而剩余的磁通就会流向第一导磁体40。这样就形成了第二导磁体591与第三导磁体55形成第一导磁回路/>以及第一导磁体40与第三导磁体55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的双磁回路(如图4所示)。在大短路电流出现时,由于第一导磁体40存在磁通,故其与第三导磁体55之间产生吸力,该吸力可用于保持动簧片54在短路电流情况下不弹开。
由此可见,第二导磁体591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第二导磁体591分担了一部分的磁通,能够降低第一导磁体40对第三导磁体55的吸力。由于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均固定连接于动簧片54,故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之间的吸力为内力。因此,第二导磁体591可降低第一导磁体40对第三导磁体55的吸力,有利于实现极限分断。第二,由于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位于动簧片54的同侧,故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的磁场方向为同方向(如图4均为向右),这样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之间产生了相互排斥的作用力。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设置,而第二导磁体591、第三导磁体55和动簧片54相互固定连接,这样第一导磁体40相当于对第二导磁体591施加了相对的斥力,该斥力同样有利于实现极限分断。
承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能够形成第一导磁回路第一导磁体40和第三导磁体55能够形成第一导磁回路/>在第一导磁体40、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的共同作用下,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在提升抗短路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满足极限分断的要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导磁体591、第三导磁体55和动簧片54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位于动簧片54的同侧,这样第一导磁体40对第二导磁体591施加的斥力相当于直接作用在动簧片54上,使得动簧片54能够及时地与静触点引出端20实现分断,避免了触点粘连。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均可以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作而成。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可以均为一字型,第三导磁体55可以为U型,但不以此为限。
第一导磁体40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导磁体591的厚度。当然,当第一导磁体40的磁性更强时,第一导磁体40的厚度还可以小于第二导磁体591的厚度。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示出的是图1中静触点引出端20、陶瓷罩11、连接件30和第一导磁体40的分解示意图。图6示出的是图5中沿连接件30的轴线的剖视图。第一导磁体40固定连接于接触容器10。具体来说,接触容器10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102和一第二通孔103,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均连通于接触腔室101。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第一通孔102。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30,连接件30穿设于第二通孔103,且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与接触容器10连接,第二端32与第一导磁体40连接。
本实施例的继电器,接触容器10开设第二通孔103,连接件30穿设于第二通孔103,使得连接件30与接触容器10连接,第一导磁体40与连接件30连接。第一导磁体40通过连接件30连接接触容器10,而并不直接与接触容器10连接,使得连接过程无遮挡、可视化,既方便操作,又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绝缘罩11a包括陶瓷罩11和框片12。陶瓷罩11通过框片12与轭铁板13连接。框片12可以呈环状结构的金属件,如铁镍合金,且框片12的一端连接于陶瓷罩11的开口边缘,例如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框片12的另一端连接于轭铁板13,同样也可以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在陶瓷罩11和轭铁板13之间设置一框片12,可方便陶瓷罩11和轭铁板13的连接。
陶瓷罩11包括顶壁111和侧壁112,侧壁112的一端环绕连接于顶壁111的外周,侧壁112的另一端通过框片12连接于轭铁板13。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均开设于顶壁111,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与顶壁111的外壁面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其中一个作为电流流入的端子,另一个作为电流流出的端子。静触点引出端20穿设于第一通孔102,部分静触点引出端20伸入接触腔室101内,用于与动簧片54接触或分离。部分静触点引出端20外露于陶瓷罩11的外壁面。
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作为静触点,动簧片54沿其长度方向D2的两端可以作为动触点。动簧片54两端的动触点可以凸出于动簧片54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与其他部分齐平。
可以理解的是,静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动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动簧片54沿其长度方向D2的两端。
第二通孔103可以设于两个第一通孔102之间,即连接件30设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
连接件3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的数量为两个,但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5,陶瓷罩11的顶壁111的外壁面中,位于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113,位于第二通孔103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114。静触点引出端20通过第一金属化层113与顶壁111相焊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通过第二金属化层114与顶壁111相焊接。
相较于陶瓷罩11的内壁面,陶瓷罩11的顶壁111的外壁面更容易形成焊接平面。并且,由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需要设置静触点引出端20,而静触点引出端20与顶壁111焊接时,也需要在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置金属化层,故在加工第一通孔102的第一金属化层113时,一并将第二通孔103的第二金属化层114加工。因此,通过将连接件30焊接在陶瓷罩11的顶壁111的外壁面,可仅在顶壁111的外壁面加工金属化层,而无需在顶壁111的内壁面加工金属化层,既方便加工,又简化了加工步骤。
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也就是说,连接件30的长度大于顶壁111的厚度和第一导磁体40的厚度之和,使得第一导磁体40通过连接件30悬挂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
通过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由于第一导磁体40并不与顶壁111的内壁面直接接触,故第一导磁体40的设置并不影响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爬电距离。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第一导磁体40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41,多片导磁片41与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连接。各导磁片41开设有开孔411,连接件30穿设于开孔411,且与导磁片41铆接。
当然,当第一导磁体40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41时,位于最下方的导磁片41的开孔411还可以为盲孔,而其余导磁片41的开孔411为通孔。连接件30穿设于其余导磁片41的各个开孔411,且连接件30的第二端伸入位于最下方的导磁片41的盲孔内,并与该导磁片41相焊接。
此外,当第一导磁体40为一片时,第一导磁体40设有开孔411,该开孔411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当开孔411为通孔时,连接件30穿过开孔411后,与第一导磁体40相铆接。当开孔411为盲孔时,盲孔内可以设置焊料,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伸入盲孔内,并与第一导磁体40焊接。
作为一示例,当短路电流达到10kA以上时,需要增大第一导磁体40的厚度,以产生更大的磁吸力,进而确保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91之间的磁吸力能够克服短路电流产生的斥力,防止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弹开。然而,厚度较大的第一导磁体40的成本高,且与陶瓷罩11的连接难度较大。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磁体40通过连接件30与接触容器10连接,故第一导磁体40可以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41,且通过连接件30穿设多片导磁片41的第二通孔103进行连接,通过增加厚度较薄的导磁片41的数量,来增大第一导磁体40的整体厚度。一方面,导磁片41的厚度较薄,可以采用薄的带料制成,故物料成本较低,且易操作。另一方面,可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灵活调整导磁片41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也可以均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或者,第三导磁体55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U型导磁体。
陶瓷罩11的顶壁111和侧壁112可以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陶瓷罩11设计为顶壁111和侧壁112的分体结构,更方便连接件30与顶壁111的连接。当然,顶壁111和侧壁112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
由于顶壁111为片状,片状结构更容易在顶壁111上加工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一金属化层113和第二金属化层114。进一步地,片状结构也更容易实现连接件30和顶壁111以及静触点引出端20和顶壁111的焊接。
当然,陶瓷罩11的顶壁111和侧壁1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与第一导磁体4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焊接、铆接、胶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与第一导磁体40相铆接。具体来说,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与第一导磁体40采用扩铆方式连接。
如图7至图10所述,图7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示意图。图8示出的是图7的分解示意图。图9示出的是图7中X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示出的是图7中B-B的剖视图。
推动杆组件50还包括杆部51、底座52、弹性件56和限位结构57。杆部51可移动地穿设于轭铁板13的第三通孔131。杆部51的一端与底座52连接,杆部51的另一端用于与继电器的动铁芯595连接。弹性件56的一端抵接于底座52,弹性件56的另一端抵接于动簧片54、第二导磁体591和第三导磁体55构成的可动构件53,弹性件56提供弹性力,以使动簧片54具有向静触点引出端20移动的趋势。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56可以为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限位结构57连接于底座52和可动构件53,用于限制可动构件53相对于底座52的移动范围。限位结构57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572和限位部571,限位孔572包括沿动簧片54的运动方向D1相对设置的第一端573和第二端574,第二端574的孔径大于第一端573的孔径,限位部571在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和第二端574之间可移动地穿设。在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分离时,限位部571位于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2通过限位结构57直接与可动构件53连接,使得底座与可动构件53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并且,由于可动构件53上方并不存在其余部件,故在超行程过程中,避免了该其余部件与第一导磁体40发生运动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孔57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当动簧片54不与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在弹性件56的作用下,限位部571位于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当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且完成超行程的过程中,限位部571由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向第二端574移动。由于限位孔572的第二端574的孔径大于第一端573的孔径,故限位孔572呈现“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在超行程的过程中,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变大,可防止动簧片54相对于底座52的运动过程中,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的孔壁发生摩擦卡涩。同时,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的孔径较小,又不影响在初始状态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的限位配合,避免动簧片54相对于底座52发生晃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在初始状态,动簧片54与底座52的限位,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的孔径大小应与限位部57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当限位部571位于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时,限位部571能够与限位孔572的孔壁实现限位。
请继续参阅图7至图10,由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向第二端574的方向上,限位孔572的孔径逐渐增大。在超行程过程中,限位部571由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向第二端574移动的过程中,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的孔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限位孔572的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面575和第二平面576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斜面577和第二斜面578,第一斜面577和第二斜面578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平面575的两端,第一斜面577和第二斜面578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平面576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572的形状大致为一等腰梯形,但不以此为限。例如,限位孔572的形状还可以为一普通梯形,即第一斜面577与第二斜面578的斜率不相等。或者,限位孔572的形状还可以为一三角形,优选的,该三角形可以为一等腰三角形。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沿着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至第二端574的方向上,限位孔572的孔径也可以不是逐渐增大的,例如限位孔572的孔壁还可以包括等径段和扩径段。举例来说,由第一端573至第二端574,限位孔572的孔壁可以依次包括扩径段、等径段、扩径段、等径段等。
如图9所示,限位部571具有第一弧形表面571a,第一弧形表面571a用于在限位部571位于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时,与限位孔572的孔壁实现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限位部571的外侧壁设计为包括第一弧形表面571a,使得第一弧形表面571a与限位孔572的孔壁之间为线接触,线接触降低了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的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当限位部571与限位孔572产生相对移动时,更加不易发生卡涩。
底座52设有限位孔572,可动构件53包含限位部57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孔572也可以设置在可动构件53上,限位部571设置在底座52上。
如图7至图10,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2设有限位孔572,第三导磁体55设有限位部571。所述第三导磁体55包括底部551、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沿着所述动簧片54的宽度方向D3分别连接于底部551的两端。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分别设置于动簧片54的宽度方向D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均设有限位部571。
可以理解的是,运动方向D1、长度方向D2和宽度方向D3两两相互垂直。
底座52包括基部521以及连接于基部521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第一侧部552与第一限位件522对应设置,第二侧部553与第二限位件523对应设置,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均开设有限位孔572。
第一限位件522朝向第一侧部552的一侧表面以及第二限位件523朝向第二侧部553的一侧表面包括第二弧形表面52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限位件522朝向第一侧部552的侧表面以及第二限位件523朝向第二侧部553的侧表面设计为均包括第二弧形表面524,使得两个第二弧形表面524分别与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为线接触,线接触降低了第一侧部552与第一限位件522以及第二侧部553与第二限位件523之间的摩擦力。当第三导磁体55相对于底座52产生相对移动时,更加不易发生卡涩。并且,能够避免产生刮屑而污染继电器的接触腔室101。
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位于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之间。第一侧部552背离第二侧部553的一侧以及第二侧部553背离第一侧部552的一侧均凸设有限位部571。
作为一示例,限位部571的形成可以采用冲压第一侧部552/第二侧部553的侧面,而使限位部571形成冲苞结构。冲苞结构于第一侧部552/第二侧部553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结构灵活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两个限位部571分别凸设于第一侧部552背离第二侧部553的一侧,以及第二侧部553背离第一侧部552的一侧,使得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能够分别与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接触充分,进而确保第三导磁体55与底座52限位时的稳定性,且不会影响导磁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限位部571可以为长条形。当限位部571位于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时,长条形面积较大的侧面与限位孔572的孔壁接触。通过将限位部571的面积较大的表面与限位孔572的孔壁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在初始状态动簧片54相对于底座52发生摆动,降低了动簧片54发生回跳、回弹的概率。
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分解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限位部571包括两个凸包结构。两个凸包结构沿着动簧片54的长度方向D2间隔设置。双凸包结构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在初始状态动簧片54相对于底座52发生摆动,降低了动簧片54发生回跳、回弹的概率。
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分解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限位部571为铆钉579,铆钉579铆接于第三导磁体55的第一侧部552/第二侧部553。
如图13所示,图13示出的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分解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限位部571设置于第三导磁体55的底部551上。
具体来说,第三导磁体55包括底部551、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沿着动簧片54的宽度方向D3,底部551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均凸设有限位部571。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沿着动簧片54的宽度方向D3分别连接于底部551的两端。第一侧部552和第二侧部553分别设置于动簧片54的宽度方向D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
底座52包括基部521以及连接于基部521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均开设有限位孔572。
如图14所示,图14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分解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底座52包括基部521以及连接于基部521且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第一限位件522和第二限位件523均开设有限位孔572。可动构件5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三导磁体55的固定件58,固定件58的相对两侧均设有限位部571。
如图15所示,图15示出的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50的分解示意图。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限位部571凸设于推动杆组件50的底座52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可动构件53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三导磁体55的固定件58,固定件58设有限位孔572。
固定件58呈倒U型,设于固定件58上的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和第二端574的位置刚好与上述实施例的限位孔572的相反。
具体来说,如图15所示,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位于下方,而第二端574位于上方,第二端574的孔径大于第一端573的孔径。
如图11至图14所示,限位孔572的第一端573位于上方,而第二端574位于下方。
如图16所示,图16示出的是第一导磁体40固定连接于固定架70的示意图。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设置的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导磁体40固定连接于陶瓷罩11上,第一导磁体40还可以固定连接于一固定架70上。
具体来说,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70,固定架7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固定连接于轭铁板13。第一导磁体40固定连接于该固定架70。其中,第一导磁体40、第二导磁体591、第三导磁体55和动簧片54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参照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一对”、“一”仅用于引出技术特征,而不应理解为是对该技术特征的具体数量的限定,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
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以及
推动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的动簧片、第二导磁体和第三导磁体;所述动簧片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且沿着所述推动杆组件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导磁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导磁体设置于所述动簧片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第二导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动簧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用于形成第一导磁回路,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用于形成第二导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导磁体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接触腔室;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杆组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
绝缘罩,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环绕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四周,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顶壁,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的外壁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顶壁的外壁面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
所述静触点引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或,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铆接或焊接或胶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多片所述导磁片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具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杆组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以及
绝缘罩,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板,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组件还包括:
底座;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动簧片、所述第二导磁体和所述第三导磁体构成的可动构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动簧片具有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移动的趋势;
限位结构,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可动构件,用于限制所述可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移动范围;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和限位部,所述限位孔包括沿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限位部在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可移动地穿设;
其中,在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分离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孔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具有第一弧形表面,所述第一弧形表面用于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限位孔的所述第一端时,与所述限位孔实现限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铆钉,所述铆钉铆接于所述第三导磁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导磁体,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一个具有所述限位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中的另一个设有所述限位孔。
CN202211248990.1A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Pending CN117912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8990.1A CN117912899A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PCT/CN2023/123428 WO2024078423A1 (zh) 2022-10-12 2023-10-08 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8990.1A CN117912899A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2899A true CN117912899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6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8990.1A Pending CN117912899A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12899A (zh)
WO (1) WO202407842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99122A (ja) * 2011-03-22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リレー装置
CN106486324B (zh) * 2015-08-31 2019-02-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继电器
CN109659199B (zh) * 2018-12-28 2024-05-14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CN216528650U (zh) * 2021-12-01 2022-05-13 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抗短路电流触头结构
CN218385042U (zh) * 2022-10-12 2023-01-24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78423A1 (zh) 2024-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85036U (zh) 继电器
CN218385020U (zh) 继电器
CN218385037U (zh) 继电器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CN218385042U (zh) 继电器
CN218385043U (zh) 继电器
CN218385041U (zh) 推动杆组件及继电器
CN218385018U (zh) 继电器
CN218631843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9A (zh) 继电器
CN219497655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6U (zh) 继电器
CN21987333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8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60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9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1A (zh) 继电器
CN117912893A (zh) 继电器
CN221861542U (zh) 继电器
CN221861546U (zh) 继电器
CN220963167U (zh) 继电器
CN221861538U (zh) 继电器
CN221149905U (zh) 继电器
CN220963164U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