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3337U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3337U
CN219873337U CN202320793706.2U CN202320793706U CN219873337U CN 219873337 U CN219873337 U CN 219873337U CN 202320793706 U CN202320793706 U CN 202320793706U CN 219873337 U CN219873337 U CN 219873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zer
movable
relay
piece
movabl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37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王萌
苏礼季
陈金品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37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3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3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3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绝缘罩、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固定构件、活动件、第一导磁体和可动构件,绝缘罩具有接触腔室和一对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接触腔室连通;静触点引出端穿设于第一通孔;固定构件设于接触腔室内,且与绝缘罩固定连接;活动件设于接触腔室内,且可活动地连接于固定构件;第一导磁体设于接触腔室内,且与活动件连接;可动构件可动地设于接触腔室内,可动构件包括动簧,动簧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第一导磁体设于动簧朝向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第一导磁体通过相对于可动构件为可移动的,用于根据流通动簧的电流值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与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为了解决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头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而发生的触头弹开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是设置抗短路环电磁结构。根据抗短路环的上导磁体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区分为随动式结构和固定式结构。具体来说,随动式结构是指上导磁体设置在继电器的可动组件上,固定式结构是指上导磁体设置在除可动组件以外的固定位置。然而,虽然固定式抗短路结构的抗短路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但由于短路能力与分断能力呈现负相关性,导致分断能力减弱。而,随动式抗短路结构存在受动铁芯保持力影响,当短路电流较高时铁芯会脱开导致触点断开,而增大动铁芯的保持力,需增大线圈,这与小体积轻量化相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
绝缘罩,具有接触腔室和一对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接触腔室连通;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分别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内;
固定构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与所述绝缘罩固定连接;
活动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构件;
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以及
可动构件,可动地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所述可动构件包括动簧,所述动簧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动簧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而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为可移动的,用于根据流通所述动簧的电流值大小,调整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等于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簧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
当所述动簧流通的电流值大于所述阈值电流时,所述第一导磁体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活动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具有向远离所述可动构件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构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构件的第一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反设置的第二侧表面;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可动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可动构件之间;
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贯穿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
所述活动件呈杆状,且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
所述活动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活动件包括杆体和设于所述杆体的一端的抵压帽,所述抵压帽抵压于所述第二穿孔的背向所述第一导磁体一侧的周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杆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
所述杆体的外周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杆体朝向所述可动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第三穿孔的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的周缘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抵接,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均设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簧片或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为沿着所述动簧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接触分离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可动构件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且所述活动件位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活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陶瓷罩;
所述固定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连接件,呈杆状;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陶瓷罩连接;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陶瓷罩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周缘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为实心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
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背离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第一导磁体通过活动件而相对于可动构件为可移动的,进而能够根据流通动簧的电流值的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与可动构件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在满足抗短路的同时,也能够满足过载分断的要求。
另外,固定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于陶瓷罩,一方面,抗短路的磁吸力被转移至陶瓷罩上,因此无需过多的线圈保持力,进而降低了继电器的线圈的功耗和继电器的体积,提升了抗短路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构件连接于陶瓷罩,不会过多地占用接触腔室的空间,保证了灭弧单元的灭弧空间以及推杆组件的活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4示出的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的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6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7示出的是图6中X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的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9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10示出的是图9中X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磁体、第一弹性件和活动件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2示出的是图11的分解示意图。
图1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导磁体、第一弹性件和活动件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4示出的是图13的分解示意图。
图1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1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17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1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19示出的是图17中C-C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接触容器;101、接触腔室;102、第一通孔;103、第三通孔;
11a、绝缘罩;11、陶瓷罩;12、框片;13、轭铁板;131、第二通孔;20、静触点引出端;
40、第一导磁体;410、导磁片;420、第三穿孔;
50、推动杆组件;51、杆部;52、底座;53、可动构件;54、动簧;55、第二导磁体;56、第二弹性件;57、滑动结构;571、限位部;572、限位孔;
60、固定构件;610、连接件;611、穿插部;612、凸缘;620、固定件;621、第一侧表面;622、第二侧表面;623、第一穿孔;
70、第一弹性件;701、避让缺口;710、弹性簧片;711、第二穿孔;720、弹簧;730、压片;
80、活动件;810、抵压帽;820、杆体;821、台阶结构;
1100、外壳;1110、第一壳体;1120、第二壳体;1130、显露孔;
1200、电磁铁单元;1210、线圈架;1220、线圈;1230、静铁芯;1231;贯通孔;1240、动铁芯;1250、复位件;
1300、灭弧单元;1310、灭弧磁铁;1320、轭铁夹;
1400、密封单元;1410、金属罩;
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外壳1100、电磁铁单元1200、灭弧单元1300和密封单元1400。密封单元1400设于外壳1100内,且密封单元1400的静触点引出端的顶部通过外壳1100的显露孔1130显露于外壳1100的外表面。电磁铁单元1200和灭弧单元1300均设置在外壳1100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作为一示例,外壳1100包括第一壳体1110和第二壳体1120,第一壳体1110和第二壳体1120相卡接,以形成用于容纳电磁铁单元1200、灭弧单元1300和密封单元1400的腔室。
灭弧单元1300用于对密封单元1400的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
作为一示例,灭弧单元1300包括两个灭弧磁铁1310。灭弧磁铁1310可以为永久磁铁,且各灭弧磁铁1310可以大致为长方体状。两个灭弧磁铁1310分别设置在密封单元1400的两侧,且沿着动簧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灭弧磁铁1310,能够在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的周围形成磁场。因此,在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磁场的作用,都会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长,实现灭弧。
灭弧单元1300还包括两个轭铁夹1320,两个轭铁夹1320与两个灭弧磁铁1310的位置对应设置。并且,两个轭铁夹1320环绕着密封单元1400和两个灭弧磁铁1310。通过轭铁夹1320环绕灭弧磁铁1310的设计,可避免灭弧磁铁1310产生的磁场向外扩散,影响灭弧效果。轭铁夹1320由软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单元1400包括接触容器10、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推动杆组件50、第一导磁体40、活动件80、固定构件60和第一弹性件70。
接触容器10内部具有接触腔室101。接触容器10可以包括绝缘罩11a和轭铁板13,绝缘罩11a罩设于轭铁板13的一侧表面,绝缘罩11a和轭铁板13共同合围成接触腔室101。
可以理解的是,接触容器10静止部件,为用以容纳触点组件并以壳体为主且具有腔室的装置。此外,接触容器10可以由多个部件以预定的装配方式连接而成。
绝缘罩11a包括陶瓷罩11和框片12。陶瓷罩11通过框片12与轭铁板13连接。框片12可以呈环状结构的金属件,如铁镍合金,且框片12的一端连接于陶瓷罩11的开口边缘,例如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框片12的另一端连接于轭铁板13,同样也可以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在陶瓷罩11和轭铁板13之间设置一框片12,可方便陶瓷罩11和轭铁板13的连接。
接触容器10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连通于接触腔室101。第一通孔102用于供静触点引出端20穿设其中。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2开设于陶瓷罩11上。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连接于接触容器10的陶瓷罩11,每个静触点引出端20的至少部分位于接触腔室101内。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其中一个作为电流流入的端子,另一个作为电流流出的端子。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第一通孔102中,且与陶瓷罩11连接,例如通过焊接。
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作为静触点,静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
如图4所示,推动杆组件50沿着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接触容器10。推动杆组件50可以包括杆部51、底座52、可动构件53和第二弹性件56。
轭铁板13具有第二通孔131,第二通孔131沿着轭铁板13的厚度方向贯穿轭铁板1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且第二通孔131与接触容器10的接触腔室101连通。杆部51沿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通孔131。杆部51的轴向的一端设有底座52,至少部分底座52位于接触腔室101内。
可动构件53沿着杆部51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底座52。可动构件53包括动簧54,动簧54的两端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接触,实现触点闭合。动簧54包括动簧片和设于动簧片长度方向两端的动触点。动触点可以凸出于动簧片,也可以是与动簧片齐平。
可以理解的是,动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动簧片的两端。
第二弹性件56连接于可动构件53和底座52,用于向可动构件53施加向静触点引出端20移动的弹性力。
推动杆组件50还包括滑动结构57,滑动结构57连接于底座52和可动构件53,可动构件53通过滑动结构57相对于底座52可滑动。滑动结构57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572和限位部571。限位部571可滑动地伸入限位孔572内。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52通过限位结构57直接与可动构件53连接,使得底座52与可动构件53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并且,由于可动构件53与第一导磁体40之间并不存在其余部件,故在超行程过程中,避免了该其余部件与第一导磁体40发生运动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孔57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作为一示例,底座52上设有限位孔572,可动构件53上设有限位部571。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动杆组件50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4至图6所示,密封单元1400还包括金属罩1410,金属罩1410连接于轭铁板13背向绝缘罩11a的一侧,且金属罩1410罩设于轭铁板13上的第二通孔131。金属罩1410与轭铁板13围成一用于容纳电磁铁单元1200的静铁芯1230和动铁芯1240的腔室。
电磁铁单元1200包括线圈架1210、线圈1220、静铁芯1230、动铁芯1240和复位件1250。线圈架1210呈中空筒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形成。金属罩1410穿设在线圈架1210内。线圈1220环绕线圈架1210。静铁芯1230固定设置在金属罩1410内,且部分静铁芯1230伸入第二通孔131。静铁芯1230具有贯通孔1231,贯通孔1231与第二通孔131的位置对应设置,用于供杆部51穿设其中。动铁芯1240可移动地设置在金属罩1410内,且与静铁芯1230相对设置,动铁芯1240连接杆部51,用于当线圈1220通电时,被静铁芯1230吸引。动铁芯1240与杆部51可以采用螺接、铆接、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
复位件1250位于金属罩1410内部,且设置在静铁芯1230和动铁芯1240之间,用于当线圈1220断电时,使动铁芯1240复位。复位件1250可以为弹簧,并套设于杆部5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圈1220通电时,电磁铁单元1200能够通过杆部51驱动推动杆组件50向上移动。当可动构件53与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可动构件53被静触点引出端20止挡,而杆部51、底座52仍然会继续向上运动,直至走完超行程。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第一导磁体4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第一导磁体40设于动簧54朝向静触点引出端20的一侧。固定构件60固定连接于接触容器10的绝缘罩11a。活动件80可移动地安装于固定构件60。第一导磁体4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与活动件80连接,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而能够相对于可动构件53为可移动的。
可动构件53还包括设于接触腔室101内的第二导磁体55,第二导磁体55与动簧54固定连接,且第二导磁体55位于动簧54背向第一导磁体40的一侧,第二导磁体55用于与第一导磁体40形成导磁回路。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部571可以设于第二导磁体55上,但不以此为限。
作为一示例,第二导磁体55与动簧54可以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均可以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作而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磁体40可以为一字型、U型,第二导磁体55可以为一字型、U型,但不以此为限。
当动簧54的两端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与动簧54一起运动的第二导磁体55靠近或接触第一导磁体40,从而在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形成一环绕动簧54的导磁回路。当短路电流通过动簧54时,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抵抗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不发生弹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分别位于动簧54的两侧,当动簧54通电后,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是直接的电磁吸力,故能够更有力地抵抗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有效提升抗短路能力。
承上所述,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会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抵抗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不发生弹开。
可以理解的是,当动簧54流通的电流值一定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的大小是与第一导磁体40与可动构件53的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呈反比的,间距越小,产生的磁吸力越大。
若为了抵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防止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弹开,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应设计得较小,这样可增大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
若为了方便实现及时分断,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宜设计得较大,从而减小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小,避免磁吸力过大而影响及时分断。
由此可以看出,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为一定值时,是无法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而能够相对于可动构件53为可移动的,进而根据流通动簧54的电流值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可动构件53仅包括动簧54,而不包括第二导磁体55的实施例中,当动簧54的两端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电流通过动簧54,因而在动簧54的长度方向的外周形成一环绕动簧54的导磁回路。由于第一导磁体40的存在,导磁回路的大多数磁场会聚集于第一导磁体40并使第一导磁体40磁化,这样第一导磁体40和电流流通的动簧54之间会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抵抗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不发生弹开。
由此可见,由于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而能够相对于可动构件53为可移动的,进而根据流通动簧54的电流值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40与可动构件53之间的距离,同样可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如图5至图10所示,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P1,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H1。在第二位置P2,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第一间距H1大于第二间距H2。通过将第一导磁体40设置为可移动的,从而能够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以兼顾抗短路电流和极限分断。
作为一示例,在第二位置P2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第二间距H2等于零。也就是说,在第二位置P2,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相互接触。这样可使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最大化,以提高抗短路能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二位置P2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第二间距H2也可以不等于零。也就是说,在第二位置P2,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并不接触,而使存在间隙。
第一弹性件70用于向活动件80提供弹性力,以使第一导磁体40具有向远离可动构件53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0用于向活动件80提供弹性力,以使第一导磁体40具有向第一位置P1移动的趋势。
下面结合图5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如何兼顾抗短路电流和极限分断。
如图5至图7所示,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动簧54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例如电流值小于2000A。由于此时电流值较小,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也较小,且磁吸力小于此时第一弹性件70的弹性预压力的大小,这样,第一弹性件70的弹性力能够将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抵消,并保持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H1。例如,该第一间距H1可以为1.5mm,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阈值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继电器而调整。举例来说:如果继电器的最大分断电流较大时,则阈值电流也可以设置的较大,这样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导磁体40仍会保持在第一位置P1,而并不会向第二位置P2移动。
如图8至图10所示,当动簧54流通的电流值大于阈值电流时,电流例如大于2000A,由于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与电流值的大小呈正比,电流值越大,则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越大。当磁吸力大于第一弹性件70的弹性预压力时,第一导磁体40被磁吸力吸引,而向靠近第二导磁体55的方向移动(即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这样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变小。又由于磁间距的大小与磁吸力大小呈反比,即磁间距越小,则磁吸力越大。当短路电流(远大于阈值电流)流过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更大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压缩第一弹性件70而使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此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第二间距H2小于第一间距H1,间距的变小,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变大。因此,第一导磁体40通过该较大的磁吸力能够吸引第二导磁体55,且该磁吸力能够抵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54不与静触点引出端20发生弹开,实现抗短路能力。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可移动地设置在接触容器10内,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能够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调节,进而改变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在满足抗短路的同时,也能够满足过载分断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70逐渐被压缩,使得第一弹性件70施加在活动件80上的反向弹性力逐渐变大。当动簧54流通的电流值虽然大于阈值电流,但还未达到短路电流时,逐渐变大的反向弹性力会使第一导磁体40保持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的某一中间位置。当动簧54流通的电流值达到短路电流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更大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足以克服第一弹性件70的反向弹性力,进而使第一导磁体40继续向第二位置P2移动并继续压缩第一弹性件70,直至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
请返回参阅图4至图6、图8所示,固定构件60包括两个连接件610和固定件620,两个连接件610的一端与接触容器10连接,两个连接件610的另一端与固定件620连接。固定件620可以呈板状结构,且与轭铁板13平行设置。
固定构件60的固定件620具有朝向轭铁板13的第一侧表面621以及与第一侧表面621相反设置的第二侧表面622。第一弹性件70设于第二侧表面622,第一导磁体40和可动构件53设于第一侧表面621,且第一导磁体40设于第一弹性件70和可动构件53之间。活动件80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7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磁体40连接。第一导磁体40、第一弹性件70和固定构件60均位于动簧54朝向静触点引出端20的一侧。
当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时,第一导磁体40与固定件620的第一侧表面621抵接。当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二位置P2时,第一导磁体40与固定件620脱离。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触容器10的陶瓷罩11的顶壁开设有第三通孔103,连接件610可以呈杆状,且穿设于第三通孔103。连接件610的一端与陶瓷罩的连接方式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焊接、铆接、螺接、粘接等。连接件610的另一端与固定件62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焊接、铆接、螺接、粘接、卡接等。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610的一端与陶瓷罩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时,通过将连接件610焊接在陶瓷罩11的顶壁,可仅在顶壁的外壁面的第三通孔103周缘加工金属化层,而无需在顶壁的内壁面加工金属化层,既方便加工,又简化了加工步骤。
连接件610的一端可以与陶瓷罩11的外壁面连接,也可以与陶瓷罩11的内壁面连接,或者同时与陶瓷罩11的外壁面和内壁面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610的一端与陶瓷罩11的第三通孔103的周缘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620通过连接件610连接于陶瓷罩11,一方面,抗短路的磁吸力被转移至陶瓷罩11上,因此无需过多的线圈保持力,进而降低了继电器的线圈的功耗和继电器的体积,提升了抗短路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构件60连接于陶瓷罩11,不会过多地占用接触腔室的空间,保证了灭弧单元1300的灭弧空间以及推杆组件50的活动空间。
另外,固定件620与呈杆状的连接件610连接,这样固定件620与连接件610之间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例如铆接、激光焊接、卡接、胶接等,丰富了连接方式。
作为一示例,连接件610为实心杆。如此,连接件610与固定件620之间可以通过铆接相连接,使得连接更可靠。另外,实心杆的支撑强度更高,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活动件80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实施例,例如活动件80可以呈柱状,活动件80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70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接、粘接等方式连接,活动件80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磁体40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接、粘接等方式连接。作为变形实施例,活动件80的形状还可以为倒U型,倒U型结构的顶部与第一弹性件70连接,倒U型结构的两个侧部分别与第一导磁体40的两侧连接。
作为一示例,固定件620通过两个连接件610悬挂于陶瓷罩11的顶壁。同时,活动件8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但不以此为限。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连接件610可以连接于陶瓷罩11的顶壁的内壁面,也可以连接于陶瓷罩11的顶壁的外壁面。
当活动件80的形状为柱状时,固定件620具有第一穿孔623,第一穿孔623贯穿第一侧表面621和第二侧表面622。活动件80可移动地穿设于穿孔623。在第一位置P1,第一导磁体40与固定件620的第一侧表面621抵接,且活动件80的一端抵压第一弹性件70,以使第一弹性件70具有弹性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第一导磁体40和第一弹性件70分别设于固定件620两个相反的侧面,因此第一导磁体40与可动构件53之间并不存在其他部件,这样当可动构件53的动簧54流通较大的电流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隙能够尽可能地小,甚至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接触,进而增大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提升抗短路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弹性件70设置在固定件620的第二侧表面622,并不与第一导磁体40直接接触,因此第一导磁体40的磁极面并不受影响。再一方面,活动件80可移动地穿设于固定件620的第一穿孔623,且活动件80的一端抵压第一弹性件70,活动件80的另一端与第一导磁体40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不会改变继电器原有的构造,且不会占用继电器的内部空间。并且,结构更加简单,便于装配。此外,第一导磁体40是直接作用在活动件80上,而活动件80是穿设于固定件620的第一穿孔623,因此在第一导磁体4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相对于活动件80与第一弹性件70形成的支点的力臂并不大,进而形成的应力较小。
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件70具有与第一穿孔623对应的第二穿孔711。活动件80穿设于第一穿孔623和第二穿孔711。活动件80包括杆体820和抵压帽810,抵压帽810设于杆体820的一端,抵压帽810用于抵压第二穿孔711的背向第一导磁体40一侧的周缘。
第一导磁体40受到磁吸力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的过程中,活动件80的抵压帽810抵压第一弹性件70,以压缩第一弹性件70。
可以理解的是,活动件80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弹性件70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活动连接,满足当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时,活动件80能够施力于第一弹性件70,以压缩第一弹性件70即可。
第一导磁体40设有第三穿孔420,第三穿孔420与第一穿孔623、第二穿孔711的位置对应。活动件80的杆体820的外周设有台阶结构821,台阶结构821用于与第一导磁体40的第三穿孔420的朝向第一弹性件70一侧的周缘抵接。
在将活动件80、第一导磁体40、固定构件60和第一弹性件70组装时,活动件80依次穿过第一弹性件70的第二穿孔711、固定构件60的第一穿孔623和第一导磁体40的第三穿孔420。杆体820的台阶结构821与第三穿孔420的周缘抵接。杆体820朝向可动构件53的一端与第一导磁体4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铆接。抵压帽810抵压于第二穿孔711的周缘。
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60的固定件620、第一导磁体40和第一弹性件70均位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如此,固定件620、第一导磁体40和第一弹性件70并不占用继电器在高度方向上的体积,继电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实现体积小型化。
活动件80可活动地设于可动构件53朝向静触点引出端20的一侧,活动件80位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活动件80和固定构件60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以提高连接强度。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弹性件70可以为弹性簧片710,如此减少了弹性簧片710所占用的空间,为第一导磁体40提供了移动的空间。
第二弹性件56也可以为弹性簧片,同样可减少第二弹性件56占用的空间,为第一导磁体40提供了移动的空间。
弹性簧片710的两端设有避让缺口701,连接件610穿过避让缺口70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0的相对两端均设有避让缺口701,两个连接件610分别穿过避让缺口701。通过在第一弹性件70上设有避让缺口701,使得连接件610能够穿过第一弹性件70而与固定件620连接,这样连接件610、固定件620、第一弹性件70和第一导磁体40组装后更加紧凑,不会占用继电器的内部空间。
当然,弹性簧片710也可以不设置避让缺口701;或者,弹性簧片710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件610穿过的孔。
第一导磁体40可以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410。一方面,导磁片410的厚度较薄,可以用薄的带料制成,物料成本较低,且易于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短路电流的大小,灵活调整导磁片410的数量,进而增大或减小第一导磁体40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磁体55也可以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410。
当然,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也可以不采用多片导磁片410叠置的设计,而是一整体件。
如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变形实施例,第一弹性件70还可以为弹簧720。弹簧720的一端抵接在固定件620上,弹簧720的另一端与一压片730抵接。活动件80的一端与压片730连接,并通过压片730抵压于弹簧720的另一端,活动件80的另一端穿过固定件620的第一穿孔623而与第一导磁体40连接。
如图1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相比,在基本构造中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说明中,不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结构。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继电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因此,在以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可动构件53包括动簧54,而不包括第二导磁体55。当动簧54的两端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电流通过动簧54,因而在动簧54的长度方向的外周形成一环绕动簧54的导磁回路。由于第一导磁体40的存在,导磁回路的大多数磁场会聚集于第一导磁体40并使第一导磁体40磁化,这样第一导磁体40和电流流通的动簧54之间会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抵抗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不发生弹开。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体40通过活动件80而能够相对于动簧54为可移动的,进而根据流通动簧54的电流值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40与可动构件53的动簧54之间的距离,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如图16至图19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相比,在基本构造中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说明中,不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的结构。另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继电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因此,在以下的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连接件610包括穿插部611和凸缘612,穿插部611穿设于陶瓷罩11的第三通孔103内,并且穿插部611朝向固定件620的一端与固定件620粘接或焊接。凸缘612凸设于穿插部611远离固定件620的一端,且凸缘612与陶瓷罩11的第三通孔103的周缘焊接。
作为一示例,穿插部611呈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底面与固定件620背向第一导磁体40的一侧表面焊接,凸缘612设置于筒状结构的开口处。
当然,穿插部611并不限定于筒状结构,例如还可以为圆柱状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可动构件53还可以设计为包括动簧54,而不包括第二导磁体55。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一”、“一对”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罩,具有接触腔室和一对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接触腔室连通;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分别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内;
固定构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与所述绝缘罩固定连接;
活动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构件;
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与所述活动件连接;以及
可动构件,可动地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所述可动构件包括动簧,所述动簧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动簧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而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为可移动的,用于根据流通所述动簧的电流值大小,调整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间距等于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簧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
当所述动簧流通的电流值大于所述阈值电流时,所述第一导磁体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活动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具有向远离所述可动构件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构件的第一侧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表面相反设置的第二侧表面;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可动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磁体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可动构件之间;
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具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贯穿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
所述活动件呈杆状,且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
所述活动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杆体和设于所述杆体的一端的抵压帽,所述抵压帽抵压于所述第二穿孔的背向所述第一导磁体一侧的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设有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杆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
所述杆体的外周设有台阶结构,所述杆体朝向所述可动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第三穿孔的朝向所述第一弹性件一侧的周缘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活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可动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一侧表面抵接,且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一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一弹性件均设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簧片或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方向为沿着所述动簧与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接触分离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可动构件朝向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一侧,且所述活动件位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框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陶瓷罩的开口边缘;一对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陶瓷罩;
所述固定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连接件,呈杆状;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陶瓷罩连接;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的轴向另一端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罩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周缘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实心杆。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还包括:
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背离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
CN202320793706.2U 2023-04-11 2023-04-11 继电器 Active CN219873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3706.2U CN219873337U (zh) 2023-04-11 2023-04-11 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3706.2U CN219873337U (zh) 2023-04-11 2023-04-11 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3337U true CN21987333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3706.2U Active CN219873337U (zh) 2023-04-11 2023-04-11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3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85036U (zh) 继电器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CN21987333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60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9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5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6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8U (zh) 继电器
CN118800622A (zh) 继电器
CN118800621A (zh) 继电器
CN118800619A (zh) 继电器
CN118800618A (zh) 继电器
CN118800620A (zh) 继电器
CN220963167U (zh) 继电器
CN118800623A (zh) 继电器
CN118800624A (zh) 继电器
CN220963156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20963168U (zh) 继电器
CN220963163U (zh) 继电器
CN220963164U (zh) 继电器
CN221861551U (zh) 继电器
CN221861550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8A (zh) 继电器
CN117912899A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