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1843U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1843U
CN218631843U CN202222693024.2U CN202222693024U CN218631843U CN 218631843 U CN218631843 U CN 218631843U CN 202222693024 U CN202222693024 U CN 202222693024U CN 218631843 U CN218631843 U CN 218631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zer
contact
magnetic conductor
relay accord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0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文广
王萌
陈松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 Powe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0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1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1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1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第一导磁体、可动构件以及脱扣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第一导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动构件包括动簧片和第二导磁体,至少部分第二导磁体固定连接于动簧片背离第一导磁体的一侧,第二导磁体用于与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在第一位置,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第二位置,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第一导磁体通过脱扣组件连接于接触容器,脱扣组件用于当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之间的磁吸力大于一阈值时,释放第一导磁体。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为了解决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触头因为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而发生的触头弹开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是设置抗短路环电磁结构。根据上轭铁设置的位置进一步区分为随动式结构和固定式结构。具体来说,随动式结构是指上轭铁设置在继电器的可动组件上,固定式结构是指上轭铁设置在除可动组件以外的固定位置。然而,虽然固定式抗短路结构的抗短路能力达到大大加强,但由于短路能力与分断能力呈现负相关性,导致分断能力减弱。而,随动式抗短路结构存在受动铁芯保持力影响,当短路电流较高时铁芯会脱开导致触点断开,而增大动铁芯的保持力,需增大线圈,这与小体积轻量化相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以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包括接触容器、第一导磁体、可动构件和脱扣组件,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第一导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动构件包括动簧片和第二导磁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背离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脱扣组件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所述脱扣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磁吸力大于一阈值时,释放所述第一导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簧片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
当所述动簧片流通的电流值大于所述阈值电流时,所述脱扣组件释放所述第一导磁体,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受所述磁吸力吸引而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脱扣组件包括:
第一结合件,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以及
第二结合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结合件的位置包括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
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相结合,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相脱离,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结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磁体;所述脱扣组件还包括:
保持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结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持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保持架通过限位结构可移动连接,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保持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保持架的其中一个上,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具有止挡壁;以及
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保持架的另一个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可滑动配合,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挡壁止挡于所述限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腔室内,所述动簧片的两端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所述接触容器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接触腔室;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保持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以及
绝缘罩,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环绕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四周,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顶壁,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的外壁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顶壁的外壁面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
所述静触点引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或,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以及
绝缘罩,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板,所述保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结合件与所述第二结合件通过磁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其中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铁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结合件与所述第二结合件通过卡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的其中之一包括卡柱和凸设于所述卡柱外周的凸包;
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的另一个包括卡套和凹设于所述卡套的内周壁的卡槽;
所述卡柱穿装于所述卡套内,且所述凸包卡接于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具有穿孔;
所述第一结合件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穿设于所述穿孔,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
所述第二结合件包括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
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弹性卡环止挡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导柱朝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之间还设有止挡结构,用于当所述弹性卡环处于释放位置,将所述第一导磁体止挡在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止挡结构包括:
第一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以及
第二止挡部,设于所述导柱;
其中,在所述第一导磁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止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弹性卡环从所述导柱上脱离;或,
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弹性卡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磁体朝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穿孔连通;
所述第一导磁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卡环和所述导柱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凹槽。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一方面,第一导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接触腔室内,使得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之间的间距能够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改变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在满足分断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抗短路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导磁体通过脱扣组件连接于接触容器,且当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之间的磁吸力大于阈值时,即可使脱扣组件释放第一导磁体,从而调节第一导磁体与第二导磁体之间的磁间距,通过脱扣组件的设置,第一导磁体的移动响应速度更快,抗短路的灵敏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
图2示出的是图1中去除陶瓷罩和框片的示意图。
图3示出的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的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示出的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7示出的是图6中X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9示出的是图8中Y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的是图2中Z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的是保持架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1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灭弧单元、陶瓷罩和框片。
图13示出的是图12组装陶瓷罩和框片后C-C的剖视图。
图14示出的是图12的分解示意图。
图15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16示出的是图15中X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18示出的是图17中Y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灭弧单元、陶瓷罩和框片。
图20示出的是图19中去除陶瓷罩和框片的示意图。
图21示出的是图19的俯视示意图。
图22示出的是图21中E-E的剖视图。
图23示出的是图19的分解示意图。
图24示出的是图21中F-F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一位置。
图25示出的是图24中X3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6示出的是图21中F-F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处于第二位置。
图27示出的是图26中Y3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灭弧单元、陶瓷罩和框片。
图29示出的是图28中去除陶瓷罩和框片的示意图。
图30示出的是图28的俯视示意图。
图31示出的是图28的分解示意图。
图32示出的是图30中G-G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33示出的是图32中X4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4示出的是图30中G-G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35示出的是图34中Y4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接触容器;101、接触腔室;102、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104、第四通孔;105、焊接端子;11a、绝缘罩;11、陶瓷罩;111、顶壁;112、侧壁;113、第一金属化层;114、第二金属化层;115、第三金属化层;12、框片;13、轭铁板;131、第三通孔;20、静触点引出端;30、连接件;31、连接件的第一端;32、连接件的第二端;40、第一导磁体;401、凹槽;41、穿孔;42、保持架;43、限位结构;431、限位槽;432、限位块;433、止挡壁;434、限位壁;50、推动杆组件;51、杆部;52、底座;53、可动构件; 54、动簧片;55、第二导磁体;56、弹性件;57、滑动结构;571、限位部; 572、限位孔;70、固定架;80、脱扣组件;810、第一结合件;811、卡柱; 812、凸包;820、第二结合件;821、卡套;822、卡槽;830、导柱;831、第三端;832、第四端;840、弹性卡环;850、止挡结构;851、第一止挡部; 852、第二止挡部;1100、外壳;1110、第一壳体;1120、第二壳体;1130、显露孔;1200、电磁铁单元;1210、线圈架;1220、线圈;1230、静铁芯;1240、动铁芯;1250、复位件;1300、灭弧单元;1310、灭弧磁铁;1320、轭铁夹;1400、密封单元;1410、金属罩;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H1、第一间距;H2、第二间距;D1、运动方向;D2、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36所示,图3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的分解示意图。继电器包括外壳1100、电磁铁单元1200、灭弧单元1300和密封单元1400。密封单元1400设于外壳1100内,且密封单元1400的静触点引出端的顶部通过外壳1100的显露孔1130显露于外壳1100的外表面。电磁铁单元1200和灭弧单元1300均设置在外壳1100内。
作为一示例,外壳1100包括第一壳体1110和第二壳体1120,第一壳体1110和第二壳体1120相卡接,以形成用于容纳电磁铁单元1200、灭弧单元 1300和密封单元1400的腔室。
灭弧单元1300用于对密封单元1400的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片之间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
作为一示例,灭弧单元1300包括两个灭弧磁铁1310。灭弧磁铁1310可以为永久磁铁,且各灭弧磁铁1310可以大致为长方体状。两个灭弧磁铁1310 分别设置在密封单元1400的两侧,且沿着动簧片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
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灭弧磁铁1310,能够在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片的周围形成磁场。因此,在静触点引出端和动簧片之间产生的电弧,通过磁场的作用,都会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拉长,实现灭弧。
灭弧单元1300还包括两个轭铁夹1320,两个轭铁夹1320与两个灭弧磁铁1310的位置对应设置。并且,两个轭铁夹1320环绕着密封单元1400和两个灭弧磁铁1310。通过轭铁夹1320环绕灭弧磁铁1310的设计,可避免灭弧磁铁1310产生的磁场向外扩散,影响灭弧效果。轭铁夹1320由软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及其合金等。
如图1至图5所示,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和灭弧单元。图2示出的是图1中去除陶瓷罩11和框片12的示意图。图3示出的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 示出的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示出的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单元1400包括接触容器10、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推动杆组件50、第一导磁体40和脱扣组件8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接触容器10内部具有接触腔室101。接触容器10可以包括绝缘罩11a 和轭铁板13,绝缘罩11a罩设于轭铁板13的一侧表面,绝缘罩11a和轭铁板13共同合围成接触腔室101。
绝缘罩11a包括陶瓷罩11和框片12。陶瓷罩11通过框片12与轭铁板 13连接。框片12可以呈环状结构的金属件,如铁镍合金,且框片12的一端连接于陶瓷罩11的开口边缘,例如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框片12的另一端连接于轭铁板13,同样也可以通过激光焊、钎焊、电阻焊、胶粘等方式。在陶瓷罩11和轭铁板13之间设置一框片12,可方便陶瓷罩11 和轭铁板13的连接。
陶瓷罩11包括顶壁111和侧壁112,侧壁112的一端环绕连接于顶壁111 的四周,侧壁112的另一端通过框片12连接于轭铁板13。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12的另一端通过框片12与轭铁板13连接。
接触容器10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102和一第二通孔103,第一通孔102 和第二通孔103均连通于接触腔室101。第一通孔102用于供静触点引出端 20穿设其中,第二通孔103用于供一连接件30穿设其中。
作为一示例,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均开设于陶瓷罩11的顶壁 111。第二通孔103可以设于两个第一通孔102之间,即连接件30设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连接于接触容器10,每个静触点引出端20的至少部分位于接触腔室101内。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其中一个作为电流流入的端子,另一个作为电流流出的端子。
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第一通孔102中,且与陶瓷罩11的顶壁111连接,例如通过焊接。
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作为静触点,静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
第一导磁体40可移动地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10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也就是说,第一导磁体4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10能够由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
推动杆组件50沿着杆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接触容器10。推动杆组件 50可以包括杆部51、底座52、可动构件53和弹性件56。
轭铁板13具有第三通孔131,第三通孔131沿着轭铁板13的厚度方向贯穿轭铁板1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且第三通孔131与接触容器10的接触腔室101连通。杆部51沿轴向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三通孔131。杆部51的轴向的一端设有底座52,至少部分底座52位于接触腔室101内。
可动构件53沿着杆部51的轴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底座52。可动构件53 包括动簧片54和第二导磁体55,至少部分第二导磁体55固定连接于动簧片 54背离第一导磁体40的一侧。也就是说,沿着杆部51的轴向方向,动簧片 54位于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 55用于形成导磁回路。
作为一示例,第二导磁体55与动簧片54可以通过铆钉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均可以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等材料制作而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磁体40可以为一字型,第二导磁体55可以为 U型,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均可以包括多片叠置的导磁片。
动簧片54的两端用于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底部接触,实现触点闭合。动簧片54沿其长度方向D2的两端可以作为动触点。动簧片54两端的动触点可以凸出于动簧片54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是与其他部分齐平。
可以理解的是,动触点可以是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动簧片54沿其长度方向D2的两端。
弹性件56连接于可动构件53和底座52,用于向可动构件53施加向静触点引出端20移动的弹性力。
作为一示例,弹性件56的一端抵接于底座52,另一端抵接于可动构件 53的第二导磁体55。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磁体55可以设有通孔,弹性件56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导磁体55的通孔抵接于动簧片54。
第一导磁体40通过脱扣组件80连接于接触容器10,脱扣组件80用于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一阈值时,释放第一导磁体40。
如图5所示,推动杆组件50还包括滑动结构57,滑动结构57连接于底座52和可动构件53,可动构件53通过滑动结构57能够相对于底座52可滑动。滑动结构57包括相配合的限位孔572和限位部571。限位部571可滑动地伸入限位孔572内。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2通过限位结构57直接与可动构件53连接,使得底座52与可动构件53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并且,由于可动构件53上方并不存在其余部件,故在超行程过程中,避免了该其余部件与第一导磁体40 发生运动干涉。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孔57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
作为一示例,底座52上设有限位孔572,可动构件53上设有限位部571。进一步地,第二导磁体55上设有限位部571。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动杆组件50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请继续参阅图4、图5和图36,密封单元1400还包括金属罩1410,金属罩1410连接于轭铁板13背向绝缘罩11a的一侧,且金属罩1410罩设于轭铁板13上的第三通孔131。金属罩1410与轭铁板13围成一用于容纳电磁铁单元1200的静铁芯1230和动铁芯1240的腔室,下文将详细说明。
电磁铁单元1200包括线圈架1210、线圈1220、静铁芯1230、动铁芯1240 和复位件1250。线圈架1210呈中空筒状,且采用绝缘材料形成。金属罩1410 穿设在线圈架1210内。线圈1220环绕线圈架1210。静铁芯1230固定设置在金属罩1410内,且部分静铁芯1230伸入第三通孔131。静铁芯1230具有穿孔1231,穿孔1231与第三通孔131的位置对应设置,用于供杆部51穿设其中。动铁芯1240可移动地设置在金属罩1410内,且与静铁芯1230相对设置,动铁芯1240连接杆部51,用于当线圈1220通电时,被静铁芯1230吸引。动铁芯1240与杆部51可以采用螺接、铆接、焊接或其他方式连接。
复位件1250位于金属罩1410内部,且设置在静铁芯1230和动铁芯1240 之间,用于当线圈1220断电时,使动铁芯1240复位。复位件1250可以为弹簧,并套设于杆部51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线圈1220通电时,动铁芯1240能够通过杆部51驱动推动杆组件50向上移动。当可动构件53与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可动构件53被静触点引出端20止挡,而杆部51、底座52仍然会继续向上运动,直至走完超行程。
如图6至图9所示,图6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图7示出的是图6中X1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示出的是图3中B-B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二位置P2。图9示出的是图8中Y1处的局部放大图。在第一位置P1,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H1。在第二位置P2,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第一间距H1大于第二间距H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簧片54设于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当动簧片54的两端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接触时,在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形成一环绕动簧片54的导磁回路,从而在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沿触点压力方向上的磁吸力,该磁吸力能够抵抗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之间因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20不发生弹开。
可以理解的是,当动簧片54流通的电流值一定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的大小是与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 之间的间距呈反比的,间距越小,产生的磁吸力越大。
若为了抵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防止动簧片54与静触点引出端 20弹开,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应设计得较小,这样可增大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
若为了方便实现及时分断,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宜设计得较大,从而减小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小,避免磁吸力过大而影响及时分断。
由此可以看出,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为一定值时,是无法兼顾抗短路能力和极限分断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导磁体40设置为可移动的,从而能够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调整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以兼顾抗短路电流和极限分断。
具体来说,如图6和图7所示,继电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动簧片54 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例如电流值小于2000A。由于此时电流值较小,那么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也较小,且磁吸力小于或等于一阈值,阈值的大小可以理解为:脱扣组件80发生脱离,使得第一导磁体40能够相对于接触容器10产生移动时磁吸力的大小。由于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阈值,则脱扣组件80自身的结合力能够将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抵消,并保持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H1。例如,该第一间距H1可以为1.5mm,但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阈值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继电器而调整。举例来说:如果继电器的最大分断电流较大时,则阈值电流也可以设置的较大,这样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导磁体40仍会保持在第一位置 P1,而并不会向第二位置P2移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当动簧片54流通的电流值大于阈值电流时,电流例如大于2000A,由于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与电流值的大小呈正比,电流值越大,则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越大。当磁吸力大于上述的阈值,即磁吸力大于脱扣组件80自身的结合力时,脱扣组件80释放第一导磁体40,使得第一导磁体40被磁吸力吸引,而向靠近第二导磁体55的方向移动(即由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移动),这样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变小。又由于磁间距的大小与磁吸力大小呈反比,即磁间距越小,则磁吸力越大。当短路电流(远大于阈值电流)流过时,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此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第二间距H2小于第一间距H1,间距的变小,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变大。因此,第一导磁体40通过该较大的磁吸力能够吸引第二导磁体55,且该磁吸力能够抵抗短路电流产生的电动斥力,确保动簧片54不与静触点引出端 20发生弹开,实现抗短路能力。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继电器,一方面,第一导磁体40可移动地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间距能够根据电流值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改变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产生的磁吸力大小,在满足分断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抗短路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一导磁体40通过脱扣组件80连接于接触容器10,且当第一导磁体 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阈值时,即可使脱扣组件80释放第一导磁体40,从而调节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间距,通过脱扣组件80的设置,第一导磁体40的移动响应速度更快,抗短路的灵敏度更高。
如图4和图5所示,脱扣组件80包括第一结合件810、第二结合件820 和保持架42。至少部分保持架42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相对于接触容器 10固定设置。第一结合件810固定连接于保持架42,第二结合件820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磁体40。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的位置包括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其中,在锁定位置,第二结合件820和第一结合件810相结合,以使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在释放位置,第二结合件820 和第一结合件810相脱离,以使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 移动。
具体来说,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通过自身的结合力能够连接。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等于阈值,即小于等于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结合力时,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处于锁定位置,进而第一导磁体40无法移动而位于第一位置P1。当电流变大,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阈值,即大于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结合力,则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处于释放位置。由于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发生脱离,故第一导磁体40随之被磁吸力吸引而发生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二位置P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810与第二结合件820通过磁性连接。举例来说,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磁吸力可以为20N,即阈值为20N。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等于20N时,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仍保持磁吸,而使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20N时,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发生脱离,使得第一导磁体40产生移动。在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的移动过程中,第一结合件 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从而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磁吸力逐渐变小,这样,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 之间的磁吸力并不会影响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因而第一导磁体40的移动响应速度更快,抗短路的灵敏度更高。
作为一示例,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其中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铁块。详细来说,永磁体可以固定连接于保持架42上,例如通过焊接、粘接等,铁块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磁体40上,例如通过焊接、粘接等。当然,永磁体也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磁体40,铁块固定连接于保持架42。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也可以均为永磁体,且两者极性相反而能够相互吸引。
如图2和图10所示,图10示出的是图2中Z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一导磁体40与保持架42通过限位结构43可移动连接,限位结构43用于限制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保持架42由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
限位结构43包括限位槽431和限位块432。限位槽431设于第一导磁体 40和保持架42的其中一个上,限位槽431沿动簧片54的运动方向D1延伸。限位块432设于第一导磁体40和保持架42的另一个上,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可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431形成于保持架42上。限位块432形成于第一导磁体40上,具体来说,限位块432凸设于第一导磁体40的侧面。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槽431也可以形成于第一导磁体40上,限位块432形成于保持架42上。
第一导磁体40在第一位置P1时,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导磁体40在第二位置P2时,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 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
由于第一间隙小于第二间隙,故限位槽431的尺寸呈现“一端大另一端小”的结构,故在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过程中,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变大,可防止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的槽壁发生摩擦卡涩。
如图8和图9所示,限位槽431的槽壁靠近第二导磁体55的一端具有止挡壁433。当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止挡壁433止挡于限位块432。此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通过止挡壁433止挡于限位块432,使得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接触容器10 是固定的,这样能够对第二导磁体55提供稳定可靠的磁吸力,满足抗短路的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即止挡壁433止挡于限位块432时,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可以是相贴合,也可以是间隔设置。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贴合时,第二间距H2可以认为等于零。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在第一结合件 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磁吸力的作用下,第一导磁体40与保持架42 抵接,而限位块432与限位槽431的限位壁434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导磁体 40稳定地保持在保持架42。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磁体40保持在保持架42中的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磁吸力的作用下,限位块432可以与限位槽431中另一相对于止挡壁433的限位壁434抵接。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30,连接件30穿设于第二通孔103,且包括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端31与接触容器10连接,第二端32与保持架42连接。
接触容器10开设第二通孔103,连接件30穿设于第二通孔103,使得连接件30与接触容器10连接,保持架42与连接件30连接。通过连接件30,第一导磁体40设置在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的保持架42,使得第一导磁体 40的保持力由接触容器10提供,这样可有效提升抗短路载流能力的上限,确保抗短路的可靠性。保持架42通过连接件30连接接触容器10,而并不直接与接触容器10连接,使得连接过程无遮挡、可视化,既方便操作,又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均开设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 上,且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与顶壁111的外壁面连接。
顶壁111的外壁面中,位于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113,位于第二通孔103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114。静触点引出端20通过第一金属化层113与顶壁111相焊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31通过第二金属化层 114与顶壁111相焊接。
相较于陶瓷罩11的内壁面,陶瓷罩11的顶壁111的外壁面更容易形成焊接平面。并且,由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需要设置静触点引出端20,而静触点引出端20与顶壁111焊接时,也需要在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置金属化层,故在加工第一通孔102的第一金属化层113时,一并将第二通孔103 的第二金属化层114加工。因此,通过将连接件30焊接在陶瓷罩11的顶壁 111的外壁面,可仅在顶壁111的外壁面加工金属化层,而无需在顶壁111 的内壁面加工金属化层,既方便加工,又简化了加工步骤。
保持架42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通过保持架42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使得保持架42与顶壁11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由于保持架42并不与顶壁111的内壁面直接接触,故保持架42的设置并不影响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爬电距离。
顶壁111和侧壁112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陶瓷罩11设计为顶壁111和侧壁112的分体结构,更方便连接件30与顶壁111的连接。当然,顶壁111和侧壁112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
具体来说,由于顶壁111为片状,片状结构更容易在顶壁111上加工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一金属化层113和第二金属化层114。进一步地,片状结构也更容易实现连接件30和顶壁111以及静触点引出端20和顶壁111的焊接。
连接件30的第二端32与保持架42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焊接、铆接、胶接等。
当然,顶壁111和侧壁1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的是保持架42固定连接于固定架70的示意图。保持架42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设置的方式,除了上述保持架42固定连接于陶瓷罩11上,保持架42还可以固定连接于一固定架70上。
具体来说,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70,固定架7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固定连接于轭铁板13。保持架42固定连接于该固定架70。
如图12至14所示,图1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灭弧单元、陶瓷罩11和框片12。图13示出的是图12组装陶瓷罩和框片后C-C的剖视图。图14示出的是图 12的分解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结合件810与第二结合件820通过卡扣连接。
举例来说,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卡扣力可以为20N,即阈值为20N。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等于20N 时,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仍保持卡接,而使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20N时,第二结合件820相对于第一结合件810发生脱离,使得第一导磁体40产生移动。由于此时第一结合件810与第二结合件820的卡扣连接已脱开,故在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的移动过程中,第一结合件810 和第二结合件820之间的卡扣连接结构并不会影响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 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因而第一导磁体40的移动响应速度更快,抗短路的灵敏度更高。
如图15至图18所示,图15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图16示出的是图15中X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7示出的是图12中D-D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二位置P2。
图18示出的是图17中Y2处的局部放大图。
作为一示例,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的其中之一包括卡柱811 和凸设于卡柱811外周的凸包812。第一结合件810和第二结合件820的另一个包括卡套821和凹设于卡套821的内周壁的卡槽822。卡柱811穿装于卡套821内,且凸包812卡接于卡槽8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810包括卡柱811和凸包812,凸包812凸设于卡柱811的外周,卡柱811与保持架42连接。第二结合件820包括卡套 821和卡槽822,卡槽822凹设于卡套821的内周壁,卡套821与第一导磁体 40连接。
如图15和图16所示,卡柱811穿装于卡套821内,且凸包812卡接于卡槽822。这样,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等于凸包812与卡槽822的卡接力时,第一导磁体40并不会向和第二导磁体55 移动,而是保持在第一位置P1,即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H1。
如图17和图18所示,当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凸包812与卡槽822的卡接力时,凸包812会从卡槽822内脱出,使得卡柱811相对于卡套821产生移动,进而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第一导磁体40位于第二位置P2时,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H2。
如图19至图23所示,图1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电磁铁单元、灭弧单元、陶瓷罩和框片。图 20示出的是图19中去除陶瓷罩11和框片12的示意图。图21示出的是图19 的俯视示意图。图22示出的是图21中E-E的剖视图。图23示出的是图19 的分解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导磁体40具有穿孔41。第一结合件810包括导柱830,导柱830 穿设于穿孔41,且相对于接触腔室101固定设置。第二结合件820包括弹性卡环840,弹性卡环840可移动地套设于导柱830靠近第二导磁体55的一端。在锁定位置,弹性卡环840止挡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导柱830朝向第二导磁体55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阈值的大小可以认为是弹性卡环840卡箍导柱830的弹性预紧力与导柱830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具体来说,弹性卡环840自身具有一弹性预紧力,通过该弹性预紧力,弹性卡环840能够卡箍在导柱830的外周,且止挡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导柱 830朝着第二导磁体55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小于等于弹性卡环840的弹性预紧力与导柱830之间的摩擦力时,第一导磁体40被止挡,而保持在第一位置P1。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阈值(弹性卡环840与导柱830之间的摩擦力)时,该磁吸力能够吸引第一导磁体40相对于导柱830移动。同时,第一导磁体 40能够驱动弹性卡环840脱离初始卡箍导柱830的位置。
第一导磁体40朝向第二导磁体55的一侧设有凹槽401,凹槽401与穿孔41连通。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弹性卡环840和导柱830靠近第二导磁体55的一端均容纳于凹槽401。并且,弹性卡环840止挡于凹槽401 的槽底。
通过凹槽401的设置,使得弹性卡环840和导柱830靠近第二导磁体55 的一端均能够隐藏在凹槽401内,避免外露于第一导磁体40朝向第二导磁体 55的一侧表面。这样,可防止弹性卡环840和导柱830外露的部分影响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
如图24和图25,图24示出的是图21中F-F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图25示出的是图24中X3 处的局部放大图。当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时,弹性卡环840卡箍于导柱830的外周,且止挡第一导磁体40的凹槽401的底壁。
如图26和图27所示,图26示出的是图21中F-F的剖视图,其中省略陶瓷罩和框片,且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二位置P2。图27示出的是图26中 Y3处的局部放大图。导柱830与第一导磁体40之间还设有止挡结构850,用于当弹性卡环840处于释放位置,将第一导磁体40止挡在第二位置P2。
当第一导磁体40与第二导磁体55之间的磁吸力大于阈值时,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通过止挡结构850的设置,可使第一导磁体40保持在第二位置P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移动至第二位置P2后,弹性卡环840仍可卡箍在导柱830上,也可以从导柱830上脱落。
止挡结构850包括第一止挡部851和第二止挡部852,第一止挡部851 设于第一导磁体40的穿孔41内,第二止挡部852设于导柱830。其中,在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二位置P2时,第一止挡部851和第二止挡部852相止挡。
作为一示例,第一导磁体40的穿孔41的孔壁可以具有台阶结构,导柱 830的外周壁可以同样具有台阶结构,两个台阶结构相适配,从而实现止挡。
如图23、图24和图26所示,接触容器10还具有第四通孔104,第四通孔104连通于接触腔室101。导柱830穿设于第四通孔104,且包括第三端831和第四端832,第三端831与接触容器10连接,弹性卡环840套设于第四端832。
作为一示例,导柱830的第三端831与接触容器1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端子105连接。
接触容器10开设第四通孔104,导柱830穿设于第四通孔104,使得导柱830与接触容器10连接,第一导磁体40与导柱830连接。第一导磁体40 通过导柱830连接接触容器10,而并不直接与接触容器10连接,使得连接过程无遮挡、可视化,既方便操作,又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由此可见,导柱830的第三端831能够与接触容器10连接,导柱830 的第四端832能够与弹性卡环840配合,通过设置一导柱830,既可实现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又可将第一导磁体40连接至接触容器10,达成了简化装配和节约物料成本的功效。
作为一示例,第四通孔104开设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第四通孔104 可以设于两个第一通孔102之间,即导柱830可以设于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 之间。
第一通孔102和第四通孔104开设于顶壁111,导柱830的第三端831 与顶壁111的外壁面连接。
顶壁111的外壁面中,位于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113,位于第四通孔104的周缘设有第三金属化层115。静触点引出端20通过第一金属化层113与顶壁111相焊接,导柱830的第三端831通过第三金属化层 115与顶壁111相焊接。
相较于陶瓷罩11的内壁面,陶瓷罩11的顶壁111的外壁面更容易形成焊接平面。并且,由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需要设置静触点引出端20,而静触点引出端20与顶壁111焊接时,也需要在第一通孔102的周缘设置金属化层,故在加工第一通孔102的第一金属化层113时,一并将第四通孔104 的第三金属化层115加工。因此,通过将导柱830焊接在陶瓷罩11的顶壁 111的外壁面,可仅在顶壁111的外壁面加工金属化层,而无需在顶壁111 的内壁面加工金属化层,既方便加工,又简化了加工步骤。
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通过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导磁体40与顶壁11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一间隙。由于第一导磁体40并不与顶壁111的内壁面直接接触,故第一导磁体40的设置并不影响一对静触点引出端20的爬电距离。
陶瓷罩11的顶壁111和侧壁112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陶瓷罩11设计为顶壁111和侧壁112的分体结构,更方便导柱830与顶壁111的连接。当然,顶壁111和侧壁112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
具体来说,由于顶壁111为片状,片状结构更容易在顶壁111上加工第一通孔102、第四通孔104、第一金属化层113和第三金属化层115。进一步地,片状结构也更容易实现导柱830和顶壁111以及静触点引出端20和顶壁 111的焊接。
可以理解的是,导柱830相对于接触容器10固定设置的方式,除了上述固定连接于陶瓷罩11的顶壁111上,导柱830还可以固定连接于一固定架 70上,该固定架70设于接触腔室101内,且固定连接于轭铁板13,具体可参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继电器中固定架70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8至图35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在释放位置,弹性卡环840夹设于第一导磁体40和第二止挡部852之间。
具体来说,止挡结构850的第一止挡部851设于穿孔41的周缘,第二止挡部852设于导柱830的第四端832。
如图32和图33所示,第一导磁体40处于第一位置P1时,弹性卡环840 卡箍于导柱830的外周,并与第一止挡部851相抵接,以将第一导磁体40 保持在第一位置P1。并且,此时弹性卡环840和第二止挡部852均位于第一导磁体40的凹槽401内。
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第一导磁体40由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 移动的过程中,弹性卡环840向着导柱830的第四端832移动,直至与第二止挡部852接触。当第一导磁体40移动至第二位置P2时,弹性卡环840夹设于第一止挡部851和第二止挡部85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一对”、“一”仅用于引出技术特征,而不应理解为是对该技术特征的具体数量的限定,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容器,具有接触腔室;
第一导磁体,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的位置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可动构件,包括动簧片和第二导磁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磁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背离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形成导磁回路;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以及
脱扣组件,所述第一导磁体通过所述脱扣组件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所述脱扣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二导磁体之间的磁吸力大于一阈值时,释放所述第一导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动簧片流通的电流值小于等于一阈值电流;
当所述动簧片流通的电流值大于所述阈值电流时,所述脱扣组件释放所述第一导磁体,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受所述磁吸力吸引而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组件包括:
第一结合件,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以及
第二结合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结合件的位置包括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
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相结合,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相脱离,以使所述第一导磁体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磁体;所述脱扣组件还包括:
保持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结合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持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与所述保持架通过限位结构可移动连接,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保持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槽,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保持架的其中一个上,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具有止挡壁;以及
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保持架的另一个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可滑动配合,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挡壁止挡于所述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二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连接于所述接触容器,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接触腔室内,所述动簧片的两端用于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
所述接触容器还具有一对第一通孔和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接触腔室;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一一对应地穿设于一对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容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保持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以及
绝缘罩,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的一端环绕连接于所述顶壁的四周,所述侧壁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顶壁,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壁的外壁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包括陶瓷罩和框片,所述陶瓷罩包括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框片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顶壁的外壁面中,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一金属化层,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设有第二金属化层;
所述静触点引出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金属化层与所述顶壁相焊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一体结构;或,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为分体结构,且通过焊接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与所述顶壁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容器包括:
轭铁板;以及
绝缘罩,连接于所述轭铁板;
所述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所述接触腔室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轭铁板,所述保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结合件与所述第二结合件通过磁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其中一个为永磁铁,另一个为铁块。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结合件与所述第二结合件通过卡扣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的其中之一包括卡柱和凸设于所述卡柱外周的凸包;
所述第一结合件和所述第二结合件的另一个包括卡套和凹设于所述卡套的内周壁的卡槽;
所述卡柱穿装于所述卡套内,且所述凸包卡接于所述卡槽。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具有穿孔;
所述第一结合件包括导柱,所述导柱穿设于所述穿孔,且相对于所述接触容器固定设置;
所述第二结合件包括弹性卡环,所述弹性卡环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柱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
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弹性卡环止挡所述第一导磁体相对于所述导柱朝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方向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与所述第一导磁体之间还设有止挡结构,用于当所述弹性卡环处于释放位置,将所述第一导磁体止挡在所述第二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包括:
第一止挡部,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以及
第二止挡部,设于所述导柱;
其中,在所述第一导磁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相止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弹性卡环从所述导柱上脱离;或,
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弹性卡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所述第二止挡部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朝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穿孔连通;
所述第一导磁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卡环和所述导柱靠近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凹槽。
CN202222693024.2U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Active CN218631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24.2U CN218631843U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024.2U CN218631843U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1843U true CN218631843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0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024.2U Active CN218631843U (zh) 2022-10-12 2022-10-12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1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461A1 (zh) * 2022-10-12 2024-04-1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461A1 (zh) * 2022-10-12 2024-04-18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85037U (zh) 继电器
CN218385036U (zh) 继电器
CN218385020U (zh) 继电器
CN218385019U (zh) 继电器
CN218631843U (zh) 继电器
CN218730704U (zh) 继电器
JP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CN218385043U (zh) 继电器
CN218385018U (zh) 继电器
CN218385042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6A (zh) 继电器
CN117912897A (zh) 继电器
WO2024078461A1 (zh) 继电器
CN219497658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8A (zh) 继电器
CN21987333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9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7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5U (zh) 继电器
CN220963167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2A (zh) 继电器
CN219497660U (zh) 继电器
CN117912891A (zh) 继电器
CN221101960U (zh) 继电器
CN219497656U (zh) 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