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中间节组装焊接用的吊臂旋转装置,只在解决背景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吊臂中间节组装焊接用的吊臂旋转装置,包括: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能够从矩形框体两端对其进行限位,在所述承载架的两端均设置带动轴,所述带动轴能够通过带动承载架以引导矩形框体绕其轴心线自转;
一对转轴托起架,每个所述转轴托起架分别与每个带动轴远离承载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托起架能够对带动轴进行限位;
缓速器,所述缓速器与转轴托起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缓速器上具有减速头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能够对带动轴的转动趋势进行限制,所述缓速器能够通过引入外界介质以驱动减速头和固定头同时运动;
当带动轴转动时,所述固定头放开对带动轴的限制,同时所述减速头对带动轴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架包括一对定型盘以及一对缓速盘,所述矩形框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个定型盘,两个所述缓速盘分别同轴心的对应设置在两个定型盘相背的一侧,两个带动轴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定型盘相背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每个带动轴远离定型盘的一端均穿过与该定型盘对应的缓速盘至外侧,每个所述定型盘与对应的缓速盘之间均存在有间隔,在该间隔内设有多个与缓速盘固定连接且能够对矩形框体端部限位的稳定筒;
所述减速头能够压贴定型盘,两个所述缓速盘相向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制滑槽,所述限制滑槽内安装有多个挡位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速器包括与转轴托起架固定连接的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对导入管,每对导入管均关于缓速盘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导入管内均滑动连接有减速头,且每个导入管内均设有与减速头固定连接的拉回件,所述拉回件能够拉着减速头远离缓速盘表面;
所述导入管的宽度等于间隔宽度;
所述定型盘远离缓速盘的一端设有与介质导管连通的固定管,所述固定头远离介质导管的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固定头贯穿封闭端,所述固定头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管内,另一端侧壁套设有端面与封闭端连接且能够推着固定头插入限制滑槽的推出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管的纵截面为T字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速盘远离定型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四个运动区,每个运动区内均包括平缓段和减速段,在所述减速段内设置有减速阶梯;仅当缓速盘在45至90度的区域内转动时,每对所述减速头中的其中一个才与减速阶梯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速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减速阶梯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隔内设有固定套接在带动轴侧壁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靠近缓速盘一端安装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收紧弧条,所述安装套侧壁套接有推动弧片;
当每对所述减速头中的其中一个运动时,每对所述减速头中的另一个均能够推着推动弧片朝收紧弧条运动以引导所有的收紧弧条均压贴于带动轴侧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速盘的表面与收紧弧条对应位置处匹配设置有卡入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紧弧条的厚度从靠近安装套一侧向远离安装套一侧呈递增趋势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通过减速头和固定头的配合,对矩形框体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以降低矩形框体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并预防矩形框体转动后出现移动的现象,具体的,在带动轴未自转时,固定头对带动轴的转动趋势进行限制,即对带动轴进行锁止;随后,在带动轴需要自转时,直接朝缓速器引入外界介质便可驱动减速头和固定头同时运动,此时固定头放开对带动轴的限制,而减速头就会对带动轴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以使带动轴的转动速度较慢,不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中间节组装焊接用的吊臂旋转装置。
具体的,所述起重机吊臂中间节组装焊接用的吊臂旋转装置,包括承载架1,一对转轴托起架3,缓速器21(缓速器21的数目可设置一个也可设置两个)。
承载架1能够从矩形框体两端对其进行限位,在承载架1的两端均设置带动轴2,带动轴2能够通过带动承载架1以引导矩形框体绕其轴心线自转(带动轴2的自转可通过人工手动驱动,也可通过外界电机驱动)。每个转轴托起架3分别与每个带动轴2远离承载架1的一端连接,转轴托起架3能够对带动轴2进行限位(该转轴托起架3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托起带动轴2的作用,同时使带动轴2旋转时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和图2,也可参照申请号为CN202220645844.1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起重机吊臂中间节组装焊接用的吊臂旋转装置中记载的左支架);缓速器21与转轴托起架3固定连接。
其中,缓速器21上具有减速头4和固定头5,固定头5能够对带动轴2的转动趋势进行限制,缓速器21能够通过引入外界介质以驱动减速头4和固定头5同时运动;当带动轴2转动时,固定头5放开对带动轴2的限制,同时减速头4对带动轴2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
日常情况下,随着零部件的焊接数量增多,矩形框体就会逐渐出现一端逐渐加重的现象,即存在重心失衡的现象,此时若转盘带着矩形框体转动,则表明矩形框体存在一个向心力,随后当矩形框体到达设定位置后(转动了90度后),矩形框体还是会出现短暂的摆动,导致矩形框体出现沿着带动轴2轴心线滑动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本发明可通过减速头4和固定头5的配合,对矩形框体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以降低矩形框体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并预防矩形框体转动后出现移动的现象,具体的,在带动轴2未自转时,固定头5对带动轴2的转动趋势进行限制,即对带动轴2进行锁止;随后,在带动轴2需要自转时,直接朝缓速器21引入外界介质便可驱动减速头4和固定头5同时运动,此时固定头5放开对带动轴2的限制,而减速头4就会对带动轴2的转动速度进行限制,以使带动轴2的转动速度较慢,不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为了实现对带动轴2进行锁止和限速的目的,故而,承载架1包括一对定型盘6以及一对缓速盘7,矩形框体的两端分别穿过一个定型盘6,两个缓速盘7分别同轴心的对应设置在两个定型盘6相背的一侧,两个带动轴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定型盘6相背的一侧表面中心位置,每个带动轴2远离定型盘6的一端均穿过与该定型盘6对应的缓速盘7至外侧,每个定型盘6与对应的缓速盘7之间均存在有间隔20,在该间隔20内设有多个与缓速盘7固定连接且能够对矩形框体端部限位的稳定筒8;稳定筒8的结构如图6和7所示,通过螺栓与缓速盘7连接,且稳定筒8自身主要结构为两个弧形筒,两者可通过螺栓连接,主要作用为固定矩形框体的两端,使得矩形框体不会在定型盘6上发生滑动现象,同时还可顶住定型盘6,使得定型盘6不会被矩形框体带着贴近缓速盘7。
减速头4能够压贴定型盘6,两个缓速盘7相向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限制滑槽9,限制滑槽9内安装有多个挡位环10。
矩形框体两端的定型盘6和缓速盘7会跟随矩形框体一起运动,而缓速器21不运动,可通过对缓速盘7限制以达成降低矩形框体离心力的目的。
具体的,正常情况下,减速头4不会压贴在定型盘6表面,而固定头5却会插入限制滑槽9内并处于相邻挡位环10之间,此时挡位环10可起到阻挡作用,使得固定头5不会沿着限制滑槽9滑动,而这就起到锁止带动轴2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如何使减速头4和固定头5同步运动,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缓速器21包括与转轴托起架3固定连接的介质导管11,介质导管1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对导入管12,每对导入管12均关于缓速盘7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导入管12内均滑动连接有减速头4,且每个导入管12内均设有与减速头4固定连接的拉回件13(拉回件13可选择拉簧),拉回件13能够拉着减速头4远离缓速盘7表面;
导入管12的宽度等于间隔20宽度;
定型盘6远离缓速盘7的一端设有与介质导管11连通的固定管14,固定头5远离介质导管11的一端为封闭端,固定头5贯穿封闭端,固定头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固定管14内,另一端侧壁套设有端面与封闭端连接且能够推着固定头5插入限制滑槽9的推出件(推出件可选择弹簧)。
固定管14的纵截面为T字型结构。
导入管12可设置多个且应沿着缓速盘7边缘设置,此处以一个举例说明。
日常情况下,推出件推着固定头5插入限制滑槽9并通过与挡位环10的配合对带动轴2锁止,而两个减速头4会被拉回件13拉动从而远离缓速盘7;之后若需要转动带动轴2,只用朝介质导管11内压入流动介质(油或者气体,此处优选为油,而流动介质的压入方式可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刹车制动系统中通过踩踏刹车板来实现刹车的方式,也可选择设置一个装满油液的活塞筒,通过踩踏活塞柱的方式,即可实现将活塞筒内的油液压入介质导管11内的目的)。
之后,进入介质导管11内的介质会同时充盈两个导入管12和固定管14(初始状态下,两个导入管12和固定管14内也存储有油液,但是由于拉回件13和推出件的存在,故而减速头4和固定头5不会运动),之后由于两个导入管12和固定管14内的介质增多,处于导入管12内的介质会推着减速头4与拉回件13贴合的一端朝着缓速盘7运动,直至减速头4压贴在缓速盘7上为止,而进入固定管14内的介质会推着固定头5远离推出件的一端朝着远离限制滑槽9的方向滑动,直至固定头5脱离限制滑槽9,如此便可使转动带动轴2时,转动带动轴2的转速可以受到限制。
虽然减速头4能够通过压贴定型盘6表面实现减速,但是夹持的过紧就容易出现带动轴2无法转动的现象,故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缓速盘7远离定型盘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四个运动区,每个运动区内均包括平缓段和减速段,在减速段内设置有减速阶梯15;仅当缓速盘7在45至90度的区域内转动时,每对减速头4中的其中一个才与减速阶梯15接触。
减速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减速阶梯15的长度。
平缓段和减速段的位置可参照图5,其中平缓段和减速段分别为A与B。
如此设置是为了使矩形框体转动45度后,才开始减缓速度,之前不减缓是为了避免矩形框体无法转动的现象发生,而这也就代表矩形框体转动45度之前减速头4与缓速盘7之间还是存在较小的间隙,不会对带动轴2的转速造成较大影响,而随着矩形框体转动45度后,减速头4与缓速盘7之间间隙被减速阶梯15填补(此时减速阶梯15的厚度稍大于减速头4与缓速盘7之间间隙,但不会过厚影响带动轴2的转动),使得带动轴2的转速被限制。
由于减速阶梯15的存在,缓速盘7容易出现振动现象,故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20内设有固定套接在带动轴2侧壁的安装套16,安装套16靠近缓速盘7一端安装有多个呈环形设置的收紧弧条17,安装套16侧壁套接有推动弧片18;
当每对减速头4中的其中一个运动时,每对减速头4中的另一个均能够推着推动弧片18朝收紧弧条17运动以引导所有的收紧弧条17均压贴于带动轴2侧壁。
缓速盘7的表面与收紧弧条17对应位置处匹配设置有卡入槽19。
收紧弧条17的厚度从靠近安装套16一侧向远离安装套16一侧呈递增趋势设置。
参照图4,当其中一个减速头4压贴减速阶梯15一侧表面时,另一个减速头4推着推动弧片18朝收紧弧条17运动直至卡入卡入槽19内为止,由于收紧弧条17的厚度从靠近安装套16一侧向远离安装套16一侧呈递增趋势设置,故而推动弧片18可以引导所有的收紧弧条17均压贴于带动轴2侧壁,使得带动轴2与缓速盘7之间的稳定性更高,不管是缓速盘7的边缘,还是带动轴2侧壁或者缓速盘7的内壁,在推动弧片18和收紧弧条17的压贴下,都不会轻易晃动,使得带动轴2的稳定性高进一步降低了带动轴2滑动的几率。
推动弧片18的结构可如图6所示,由套接段(套接在收紧弧条17外侧的部分)和卡入段(与卡入槽19匹配的部分)组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日常情况下,推出件推着固定头5插入限制滑槽9并通过与挡位环10的配合对带动轴2锁止,而两个减速头4会被拉回件13拉动从而远离缓速盘7;之后若需要转动带动轴2,只用朝介质导管11内压入流动介质,此时进入介质导管11内的介质会同时充盈两个导入管12和固定管14,之后由于两个导入管12和固定管14内的介质增多,处于导入管12内的介质会推着减速头4与拉回件13贴合的一端朝着缓速盘7运动,直至减速头4压贴在缓速盘7上为止,而进入固定管14内的介质会推着固定头5远离推出件的一端朝着远离限制滑槽9的方向滑动,直至固定头5脱离限制滑槽9,如此便可使后续转动带动轴2时,转动带动轴2的转速可以受到限制,即可以使带动轴2的转动速度较慢,不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
而在当两个导入管12中的其中一个减速头4压贴减速阶梯15一侧表面时,另一个减速头4推着推动弧片18朝收紧弧条17运动直至卡入卡入槽19内为止,由于收紧弧条17的厚度从靠近安装套16一侧向远离安装套16一侧呈递增趋势设置,故而推动弧片18可以引导所有的收紧弧条17均压贴于带动轴2侧壁,使得带动轴2与缓速盘7之间的稳定性更高,不管是缓速盘7的边缘,还是带动轴2侧壁或者缓速盘7的内壁,在推动弧片18和收紧弧条17的压贴下,都不会轻易晃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