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7506A -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7506A
CN117867506A CN202410005796.3A CN202410005796A CN117867506A CN 117867506 A CN117867506 A CN 117867506A CN 202410005796 A CN202410005796 A CN 202410005796A CN 117867506 A CN117867506 A CN 117867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ling
oriented silicon
silicon steel
steel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57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苗
严立新
梁亮
田飞
谢凯
朱业超
张丽琴
熊智威
黄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y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y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57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7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7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7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包括: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将完成修整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开卷,切除取向硅钢钢卷的头部;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切边;将烘干、切边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将卷取的取向硅钢的钢卷切除尾部;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将烘干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完成取向硅钢的酸洗。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利用现有的酸洗设备,在不提高酸液温度、浓度以及不增加其他设备的工艺条件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取向硅钢的氧化铁皮酸洗不净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取向硅钢酸洗钢卷的返修率。

Description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取向硅钢(CGO)在热轧工序一般加热温度比别的钢种高,且在炉加热时间也比其他钢种的长。普通取向硅钢轧制卷曲后温度仍然很高,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接触的时间长,钢板的氧化反应会不断的进行,由于普通取向硅钢的含硅量在3%左右,在这种条件下普通取向硅钢的表面声场的一层由FeO、Fe3O4、Fe2O3和Fe2SiO4等组成的致密氧化层。在后续的生产中,如果氧化铁皮酸洗不净,残留的氧化铁皮会使轧辊容易产生表面缺陷,缩短使用寿命,且氧化铁皮会污染轧制乳化液,氧化铁皮还会降低涂层与钢板之间的附着力,破坏涂层质量,给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普通取向硅钢酸洗采用高温、高浓度、低酸洗速度、酸洗前喷丸等工艺,大多受酸槽长度的限制,无法有效的将硅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干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通过利用现有的酸洗设备,能够在不提高酸液温度、浓度以及不增加其他设备的工艺条件下,有效的解决取向硅钢酸洗不净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取向硅钢酸洗卷的返修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方法包括:
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
将完成修整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开卷,切除取向硅钢钢卷的头部;
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切边;
将烘干、切边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
将卷取的取向硅钢的钢卷切除尾部;
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
将烘干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完成取向硅钢的酸洗。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包括:
将取向硅钢的钢卷的带头进行修剪,以切除钢卷存在缺陷的带头部分。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0g/l~40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50g/l~7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80g/l~10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10g/l~13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40g/l~16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的酸洗速度为100m/min~120m/min。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包括:
使用1#、2#、3#、4#、5#漂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漂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漂洗槽,1≤pH值≤8,Fe2+含量110g/l~130g/l,漂洗温度≥60℃;
2#漂洗槽,1≤pH值≤8,漂洗温度≥60℃;
3#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200μS/cm,漂洗温度≥60℃;
4#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100μS/cm,漂洗温度≥60℃;
5#漂洗槽,5.5≤pH值≤8,电导率≤50μS/cm,漂洗温度75℃~80℃。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包括:
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的步骤与进行首次酸洗的步骤相同,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与进行首次酸洗的工艺参数相同。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的步骤与取向硅钢首次酸洗后进行漂洗的步骤相同,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与进行首次漂洗的工艺参数相同。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的酸洗速度为80m/min~100m/min。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利用现有的酸洗设备,在不提高酸液温度、浓度以及不增加其他设备的工艺条件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取向硅钢的氧化铁皮酸洗不净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取向硅钢酸洗钢卷的返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首次酸洗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的酸洗表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二次酸洗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的酸洗表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首次酸洗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的酸洗表面;2、二次酸洗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的酸洗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进行介绍。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包括:
S1、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
S2、将完成修整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开卷,切除取向硅钢钢卷的头部;
S3、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S4、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切边;
S5、将烘干、切边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
S6、将卷取的取向硅钢的钢卷切除尾部;
S7、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S8、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
S9、将烘干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完成取向硅钢的酸洗。
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利用现有的酸洗设备,在不提高酸液温度、浓度以及不增加其他设备的工艺条件下,能够有效的解决取向硅钢的氧化铁皮酸洗不净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取向硅钢酸洗钢卷的返修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通过合理的利用现有的酸洗设备,将原本一遍式酸洗改为两遍式酸洗,可在不改变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有效的将取向硅钢的钢卷表面的氧化铁皮去除,改善酸洗表面质量。并在二次酸洗时,将首次酸洗时未切干净的边部重新切边,也可以将不符合要求的溢出边、划伤等缺陷切除,免除后续需要返修的缺陷。同时通过两遍式、酸洗能提高取向硅钢的钢卷酸洗成品表面的质量。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包括:
将取向硅钢的钢卷的带头进行修剪,以切除钢卷存在缺陷的带头部分。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钢卷的带头部分缺陷较多,尺寸精度较差,板形不符合钢卷的规格,因此需要在酸洗开始前将钢卷的带头部分进行切除。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0g/l~40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50g/l~7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80g/l~10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10g/l~13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40g/l~16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可选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5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6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9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2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5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的酸洗速度为100m/min~120m/min。
首次酸洗的工艺路线为:
取向硅钢的钢卷的带头修剪→上卷→开卷→切头→酸洗→漂洗→烘干→切边→卷取(762内径)→切尾→卸卷。
在本申请中,首次酸洗完成初步酸洗和切边。其中,卷取可以使用762mm直径的卷取设备对酸洗、切边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以及卷取后进行切尾、卸卷。上卷即分别将取向硅钢的钢卷设置于开卷设备上,卸卷即将卷取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从卷取设备上取下。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包括:
使用1#、2#、3#、4#、5#漂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漂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漂洗槽,1≤pH值≤8,Fe2+含量110g/l~130g/l,漂洗温度≥60℃;
2#漂洗槽,1≤pH值≤8,漂洗温度≥60℃;
3#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200μS/cm,漂洗温度≥60℃;
4#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100μS/cm,漂洗温度≥60℃;
5#漂洗槽,5.5≤pH值≤8,电导率≤50μS/cm,漂洗温度75℃~80℃。
示例性地,进行首次酸洗的1#、2#、3#、4#、5#漂洗槽的酸液,其pH值独立地为1、2、2.5、3、3.2、3.3、3.5、3.8、4、5、6、7、7.5,其中1#、2#、3#漂洗槽的酸液pH值可为1、2、2.5、3、3.2、3.3、3.5、3.8、4,以对取向硅钢表面的氧化物进行酸洗清除。后续4#、5#漂洗槽的酸液pH值可为6、7、7.5、8,以减少对取向硅钢的腐蚀。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包括:
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的步骤与进行首次酸洗的步骤相同,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与进行首次酸洗的工艺参数相同。二次酸洗以取向硅钢的钢卷的板面达到银灰色酸洗效果为宜。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包括:
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0g/l~40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50g/l~7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80g/l~10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10g/l~13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40g/l~16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的酸洗速度为80m/min~100m/min。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的步骤与取向硅钢首次酸洗后进行漂洗的步骤相同,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与进行首次漂洗的工艺参数相同。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包括:
使用1#、2#、3#、4#、5#漂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1#、2#、3#、4#、5#漂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漂洗槽,5≤pH值≤8,Fe2+含量110g/l~130g/l,漂洗温度≥60℃;
2#漂洗槽,5≤pH值≤8,漂洗温度≥60℃;
3#漂洗槽,5≤pH值≤8,电导率≤200μS/cm,漂洗温度≥60℃;
4#漂洗槽,5≤pH值≤8,电导率≤100μS/cm,漂洗温度≥60℃;
5#漂洗槽,6≤pH值≤7.5,电导率≤50μS/cm,漂洗温度75℃~8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二次漂洗时的漂洗槽的pH值为弱酸性至弱碱性,以在二次酸洗后减少对取向硅钢的腐蚀。示例性地,1#、2#、3#、4#、5#漂洗槽的酸液的pH值独立地、可选的为5、5.5、5.8、6、6.2、6.5、6.8、7.0、7.2、7.5、7.8。
二次酸洗的工艺路线为:上卷→开卷→酸洗→漂洗→烘干→卷取(610内径)→卸卷→称重→包装。
在本申请中,二次酸洗完成酸洗和消除必要的返修缺陷,避免后续的返修处理,提高取向硅钢酸洗的质量。其中上卷、开卷和卸卷的含义同首次酸洗。在二次酸洗完成后将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称重并密封包装,以便后续进行运输和保存。密封包装能够将取向硅钢的钢卷与外部环境分隔开,避免取向硅钢的钢卷被很快氧化。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选取硅含量为3%的取向硅钢的钢卷按照本申请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进行酸洗,包括:
对取向硅钢的钢卷的带头进行切除,并对切除带头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剪与整理。
将完成修剪整理的取向硅钢的钢卷放置于开卷设备上进行开卷,并切除取向硅钢钢卷的头部。
将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以110m/min的酸洗速度进行首次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进行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见下表1;
表1 1#-5#酸洗槽的酸洗工艺控制点
将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使用1#、2#、3#、4#、5#漂洗槽进行漂洗,其中,1#、2#、3#、4#、5#漂洗槽需要进行控制的关键工艺参数见下表2;
表2 1#-5#漂洗槽的酸洗工艺控制点
在漂洗后,将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切边,如图2所示,在首次酸洗完成后,外层氧化铁皮基本去除,但取向硅钢的钢卷的板面还是会残留大量的氧化铁皮,带钢的边部颜色较亮,但中部位置会发黑。
将烘干、切边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使用直径为762mm的卷取设备进行卷取。
将完成卷取的取向硅钢的钢卷切除尾部,并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卸卷。
将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上卷、开卷,然后进行二次酸洗及漂洗;其中,二次酸洗的工艺步骤与首次酸洗的工艺步骤基本相同,但将酸洗速度更换为90m/min。如图3所示,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表面很干净,呈明显的钢材的银灰色,颜色较亮,没有残留的氧化铁皮,说明经过二次酸洗后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达到酸洗要求,能够满足后工序生产要求。
将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然后将烘干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完成取向硅钢的酸洗。并将完成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从卷取设备商取下完成卸卷。再将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称重和包装,以便后续的运输和保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
将所述完成修整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开卷,切除取向硅钢钢卷的头部;
将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将所述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切边;
将所述烘干、切边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
将所述卷取的取向硅钢的钢卷切除尾部;
将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将所述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烘干;
将所述烘干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卷取,完成取向硅钢的酸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修整包括:
将取向硅钢的钢卷的带头进行修剪,以切除钢卷存在缺陷的带头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将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
将所述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首次酸洗,包括:
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对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0g/l~40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50g/l~7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80g/l~10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10g/l~13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40g/l~16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和/或
所述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的酸洗速度为100m/min~12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完成首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包括:
使用1#、2#、3#、4#、5#漂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漂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漂洗槽,1≤pH值≤8,Fe2+含量110g/l~130g/l,漂洗温度≥60℃;
2#漂洗槽,1≤pH值≤8,漂洗温度≥60℃;
3#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200μS/cm,漂洗温度≥60℃;
4#漂洗槽,1≤pH值≤8,电导率≤100μS/cm,漂洗温度≥60℃;
5#漂洗槽,5.5≤pH值≤8,电导率≤50μS/cm,漂洗温度75℃~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包括:
将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
将所述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二次酸洗包括:
使用1#、2#、3#、4#、5#酸洗槽的酸液对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1#、2#、3#、4#、5#酸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酸洗槽,酸(HCl)浓度为30g/l~40g/l,Fe2+含量110g/l~130g/l,酸洗温度75℃~85℃;
2#酸洗槽,酸(HCl)浓度为50g/l~70g/l,Fe2+含量80g/l~100g/l,酸洗温度75℃~85℃;
3#酸洗槽,酸(HCl)浓度为80g/l~100g/l,Fe2+含量60g/l~80g/l,酸洗温度75℃~85℃;
4#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10g/l~130g/l,Fe2+含量40g/l~60g/l,酸洗温度75℃~85℃;
5#酸洗槽,酸(HCl)浓度为140g/l~160g/l,Fe2+含量30g/l~40g/l,酸洗温度75℃~8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除尾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酸洗的酸洗速度为80m/min~100m/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完成二次酸洗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包括:
使用1#、2#、3#、4#、5#漂洗槽的酸液对切除头部的取向硅钢的钢卷进行漂洗,1#、2#、3#、4#、5#漂洗槽需要满足的工艺参数为:
1#漂洗槽,5≤pH值≤8,Fe2+含量110g/l~130g/l,漂洗温度≥60℃;
2#漂洗槽,5≤pH值≤8,漂洗温度≥60℃;
3#漂洗槽,5≤pH值≤8,电导率≤200μS/cm,漂洗温度≥60℃;
4#漂洗槽,5≤pH值≤8,电导率≤100μS/cm,漂洗温度≥60℃;
5#漂洗槽,6≤pH值≤7.5,电导率≤50μS/cm,漂洗温度75℃~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完成酸洗且卷取的取向硅钢进行密封包装。
CN202410005796.3A 2024-01-02 2024-01-02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Pending CN117867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5796.3A CN117867506A (zh) 2024-01-02 2024-01-02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5796.3A CN117867506A (zh) 2024-01-02 2024-01-02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7506A true CN117867506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7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5796.3A Pending CN117867506A (zh) 2024-01-02 2024-01-02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75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59307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ld-rolled strip in one pass
CN111893276B (zh) 一种环保耐热高温合金钢丝制备方法
US5490908A (en) Annealing and descaling method for stainless steel
JP2011021240A (ja) 鋼帯のスケール除去方法及びその実施に使用する設備
US5725696A (en)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tion of raw stainless steel castings
US2369596A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steel for drawing
CN117867506A (zh) 取向硅钢的酸洗方法
US3617039A (en) Descaling apparatus for steel
JP2003286592A (ja) ステンレス鋼帯の酸洗方法
JP4619404B2 (ja) 溶融めっき熱延鋼板の製造方法
JPH0696800B2 (ja) 冷間圧延ステンレス鋼シートおよびストリップの処理法
JP2002275666A (ja) 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脱スケール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774299A (zh) 一种工业纯钛热带卷连续退火酸洗处理方法
JP2005197671A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電極用アルミニウム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コンデンサ電極用アルミニウム材、ならびに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1286927A (ja) 熱延鋼板の製造法
JPH11156427A (ja) 熱延鋼板の脱スケール方法
JPH10265986A (ja) 冷間圧延ステンレス鋼帯の連続焼鈍・酸洗方法および設備
JPH0525666A (ja)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製造方法
JPS5810973B2 (ja) メッキ鋼線の製造方法
JP4581251B2 (ja) 表面品質の良好な鋼板の製造方法
JP3123353B2 (ja) 熱間圧延普通鋼帯の製造法、脱スケール方法およびその設備
JP2588995B2 (ja) 鋼帯の脱スケール方法
JPH0517888A (ja) 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製造方法
JP2640565B2 (ja) ステンレス鋼板の連続製造装置
JPH11172478A (ja) ステンレス鋼の脱スケー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