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6903A -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 Google Patents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6903A
CN117866903A CN202410276789.7A CN202410276789A CN117866903A CN 117866903 A CN117866903 A CN 117866903A CN 202410276789 A CN202410276789 A CN 202410276789A CN 117866903 A CN117866903 A CN 117866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m cell
seq
cancer
amino acid
anti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767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拥军
刘广洋
李欣
王道辉
徐晓丹
李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l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l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l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l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767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6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6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6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细胞,所述的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第一抗体,其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和第二抗体,其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所述第一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HCDR1、HCDR2、HCDR3;所述第二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HCDR4、HCDR5、HCDR6。本发明提供的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表达IL‑17Nb抗体含量高,表达的IL‑17Nb可有效阻断IL‑17A与IL‑17RA结合,稳定性极佳,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背景技术
细胞治疗技术是指将人自体或异体细胞经过体外处理,回输人体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技术,其中体外操作包括细胞在体外的传代、扩增、筛选以及给予药物或其他能改变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处理,经过处理的细胞发挥了主要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细胞疗法主要包括:一类即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简称CAR-T)(Zhao Z, Chen Y, Francisco NM, ZhangY, Wu M. The application of CAR-T cell therap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Acta Pharm Sin B. 2018;8(4):539-551.)、T细胞受体T细胞(简称TCR-T)、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简称CAR-NK)等为代表的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过的免疫细胞回输疗法,这种疗法也被FDA定义为基于细胞的基因疗法;一类则是直接获取后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目便可进行回输的细胞疗法,如使用调节性T细胞(Treg)、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治疗方案(Guidance for human somatic celltherapy and gene therapy[J]. Human Gene Therapy, 2001, 12(3):303.);一类则是直接获取后在体外扩增至一定数目便可进行回输的细胞疗法,如使用调节性T细胞(Treg)、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治疗方案。
目前的细胞疗法大多存在特异性不强、长效性较强,存在一定的脱靶效应等缺陷。以较为热门的CAR-T疗法为例,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疗效甚微。
干细胞技术与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产生了一种联合免疫疗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治疗性分子,例如双功能多靶点抗体、融合蛋白和溶瘤病毒,并且正在对不同类型的干细胞进行修饰以促进其有效递送。其中将抗体修饰的干细胞用于治疗肿瘤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Hu, Q. et al. Conjugation of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platelets decorated with anti-PD-1 antibodies augments anti-leukaemiaefficacy.Nat Biomed Eng2, 831-840 (2018).;Cordero A, Ramsey MD, Kanojia D, etal. Combination of tucatinib and neural stem cells secreting anti-HER2antibody prolongs survival of mice with metastatic brain cancer.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119 (1): e2112491119.)。
国际专利申请WOUS22078320公开了一种修饰的CD117多肽,其包含抑制或减少与抗CD117抗体结合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修饰。还提供了编码修饰的CD117多肽的核酸,以及其中引入CD117核酸或多肽的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所述造血干细胞可用于例如造血细胞移植。
中国专利申请201980070933.9公开了一种或多种修饰的谱系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的遗传工程化造血细胞,例如造血干细胞(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一种或多种修饰的谱系特异性细胞表面蛋白进行修饰,使得谱系特异性细胞表面蛋白的一种或多种在HSC或表达其的后代细胞中至少部分保留其谱系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的生物学活性,但可逃避对相应野生型谱系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剂的靶向作用。
目前本领域需要更多的修饰干细胞以用于免疫治疗。
发明内容
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sdAb),也称纳米抗体(nanobody,Nb),最早是从骆驼血液中发现的新型抗体,因其只有两条重链,没有轻链,因此也被称为重链单域抗体VHH(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 chain antibody)。纳米抗体晶体直径2.5 nm,长4 nm,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和CH2、CH3区,相比于普通的抗体,纳米抗体轻链天然缺失,是自然存在的可以和抗原结合的最小片段。纳米抗体能像其他抗体一样与抗原等靶标紧紧结合,但不像单链抗体那样相互黏连聚集成块。以该“重链抗体”为基础的纳米抗体不仅分子量只是普通抗体的1/10,临床使用更加安全,而且化学性质也更加灵活、稳定性好、可溶性高、表达容易且容易偶联其他分子。
因此,本发明选取单域抗体修饰干细胞,并将两个单域抗体串联,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特此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细胞,所述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
(1)第一抗体,所述的第一抗体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和
(2)第二抗体,所述的第二抗体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
所述的第一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 1-3所示的HCDR1、HCDR2、HCDR3;和/或;与SEQ ID NO: 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的第二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 4-6所示的HCDR4、HCDR5、HCDR6;和/或;与SEQ ID NO: 4-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SEQ ID NO: 1为GEDLGYYA;
SEQ ID NO: 2为VTSSGSST;
SEQ ID NO: 3为ASTILLCSDYISAFGT;
SEQ ID NO: 4为GFSIHIYA;
SEQ ID NO: 5为ITRGGVT;
SEQ ID NO: 6为NAGGTNGGY。
在又一个方面,所述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
1)第一蛋白,所述的第一蛋白的结构如FR1-HCDR1-FR2-HCDR2-FR3-HCDR3-FR4所示;
2)第二蛋白,所述的第二蛋白的结构如FR5-HCDR4-FR6-HCDR5-FR7-HCDR6-FR8所示;
所述HCDR1-HCDR6选自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1-6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FR1-FR8选自SEQ ID NO: 7-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7-14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SEQ ID NO: 7:DVQLVESGGGLVEPGESLRLSCAAP。
SEQ ID NO: 8:IAWFRQAPGKEREVVSC。
SEQ ID NO: 9:NYLSSVKDRFTISIDNAKNTVYLQMNSLKPEDTAVYYC。
SEQ ID NO: 10:WGQGTQVTVAS。
SEQ ID NO: 11: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
SEQ ID NO: 12:MGWYRQAPGKQRELVAT。
SEQ ID NO: 13:NNADSVKGRFTISRDNAKNTAYLQMNSLKPEDTAVYYC。
SEQ ID NO: 14:WGQGTQVTVSS。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蛋白的序列包含如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蛋白的序列包含如SEQ ID NO: 1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 16:
DVQLVESGGGLVEPGESLRLSCAAPGEDLGYYAIAWFRQAPGKEREVVSCVTSSGSSTNYLSSVKDRFTISI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STILLCSDYISAFGTWGQGTQVTVAS。
SEQ ID NO: 17:
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IHIYAMGWYRQAPGKQRELVATITRGGVTNNADSVKGRFTISRDNAKNTAYLQMNSLKPEDTAVYYCNAGGTNGGYWGQGTQVTVSS。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融合蛋白;
所述的融合蛋白包含结构为FR1-HCDR1-FR2-HCDR2-FR3-HCDR3-FR4-linker-FR5-HCDR4-FR6-HCDR5-FR7-HCDR6-FR8的氨基酸序列;
HCDR1-HCDR6选自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1-6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FR1-FR8选自SEQ ID NO: 7-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7-14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linker为富含Gly和Ser的组合的肽,例如由重复的GGGGS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序列,优选2个以上重复的序列,例如2、3、4、5、6个重复的序列。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linke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5所示。
SEQ ID NO: 15:GGGGSGGGGSGGGGS。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HCDR1具有如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2具有如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HCDR3具有如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4具有如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5具有如SEQ ID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6具有如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FR1具有如SEQ ID: 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2具有如SEQ ID: 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3具有如SEQ ID: 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4具有如SEQ ID: 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5具有如SEQ ID: 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6具有如SEQ ID: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7具有如SEQ ID: 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FR8具有如SEQ ID: 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 18:
DVQLVESGGGLVEPGESLRLSCAAPGEDLGYYAIAWFRQAPGKEREVVSCVTSSGSSTNYLSSVKDRFTISI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STILLCSDYISAFGTWGQGTQVTVASGGGGSGGGGSGGGGS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IHIYAMGWYRQAPGKQRELVATITRGGVTNNADSVKGRFTISRDNAKNTAYLQMNSLKPEDTAVYYCNAGGTNGGYWGQGTQVTVSS。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能够延长所述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第一蛋白、第二蛋白或融合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的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干细胞包含编码能够延长所述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第一蛋白、第二蛋白或融合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的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选自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血清白蛋白(例如,人血清白蛋白(HSA))、白蛋白结合多肽(例如HAS结合多肽)、前白蛋白(也称为转甲状腺素)、羧基末端肽(例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CTP))、弹性蛋白样多肽(ELP)、His标签(优选6×His)、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标签、MBP(麦芽糖结合蛋白)标签、FLAG标签、SUMO(泛素样修饰蛋白)标签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为人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优选人IgG的Fc结构域,例如人IgG1、IgG2、IgG3、IgG4的Fc结构域,更优选人IgG1的Fc结构域。
可在本文中所提供抗体的Fc区或Fc结构域中引入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修饰,以此产生Fc区变体。Fc区变体可包含在一或多个氨基酸位置处包含氨基酸修饰(例如置换、缺失和插入)的人Fc区序列(例如人IgG1、IgG2、IgG3或IgG4 Fc区)。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细胞,所述的干细胞包含:
ⅰ)第一核酸分子;和
ⅱ)第二核酸分子;
所述的第一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1-6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的第二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7-14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19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20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 19:
GAT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CGAGCCTGGGGAATCTCTGAGGCTCTCCTGTGCAGCCCCTGGAGAGGATTTGGGTTATTACGCCATAGCCTGGTTCCGCCAGGCCCCAGGGAAGGAGCGTGAGGTAGTCTCATGTGTCACAAGTAGTGGTAGTAGCACAAACTATTTAAGTTCCGTGAAGGACCGATTCACCATCTCCATAGACAACGCCAAGAACACGGTA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AGCCGTTTATTACTGTGCGTCCACTATTCTCCTCTGTTCAGATTATATCTCTGCCTTTGGCAC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GCCTCG。
SEQ ID NO: 20:
GAG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GCAGCCGGGGGGG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TAGTATCCACATCTATGCCATGGGCTGGTACCGCCAGGCTCCAGGGAAGCAGCGCGAGCTGGTCGCAACTATTACTAGAGGTGGTGTAACAAATAATGCAGACTCCGTGAAGGGGCGATTCACCATCTCCAGAGACAACGCCAAGAACACGGCG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AATGCAGGTGGGACGAACGGGGG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TCCTCA。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细胞,所述的干细胞包含:编码SEQ ID NO:18的核苷酸序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SEQ ID NO: 18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1所示。
SEQ ID NO: 21:
GAT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CGAGCCTGGGGAATCTCTGAGGCTCTCCTGTGCAGCCCCTGGAGAGGATTTGGGTTATTACGCCATAGCCTGGTTCCGCCAGGCCCCAGGGAAGGAGCGTGAGGTAGTCTCATGTGTCACAAGTAGTGGTAGTAGCACAAACTATTTAAGTTCCGTGAAGGACCGATTCACCATCTCCATAGACAACGCCAAGAACACGGTA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AGCCGTTTATTACTGTGCGTCCACTATTCTCCTCTGTTCAGATTATATCTCTGCCTTTGGCAC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GCCTCGGGAGGCGGAGGATCTGGCGGAGGTGGAAGTGGCGGAGGCGGTTCTGAG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GCAGCCGGGGGGG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TAGTATCCACATCTATGCCATGGGCTGGTACCGCCAGGCTCCAGGGAAGCAGCGCGAGCTGGTCGCAACTATTACTAGAGGTGGTGTAACAAATAATGCAGACTCCGTGAAGGGGCGATTCACCATCTCCAGAGACAACGCCAAGAACACGGCG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AATGCAGGTGGGACGAACGGGGG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TCCTC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核酸分子独立于所述经修饰的干细胞的基因组、或整合于所述经修饰的干细胞的基因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至启动子,例如组成型启动子、组织特异性启动子或诱导型启动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选自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皮肤干细胞或肌肉干细胞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分离自脐带血、脐带、胎盘、脂肪组织、皮肤、神经组织、骨髓或胚胎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干细胞可以为间充质干细胞。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分离自骨髓组织、脂肪组织、脐带组织或胎盘组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干细胞分泌抗白细胞介素抗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干细胞分泌抗白细胞介素17抗体。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前述任一干细胞分泌抗IL-17A抗体。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物,所述细胞培养物经前述任一干细胞培养获得。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物经所述细胞培养物提取获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不含前述任意一种的经修饰的干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提取物不含血清。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或前述任一提取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料选自溶剂、稀释剂、崩解剂、沉淀抑制剂、表面活性剂、助流剂、粘合剂、润滑剂、分散剂、助悬剂、等渗剂、增稠剂、乳化剂、防腐剂、稳定剂、水合剂、乳化加速剂、缓冲剂、吸收剂、着色剂、香味剂、甜味剂、离子交换剂、脱模剂、涂布剂、矫味剂或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前述任一提取物或前述任一药物组合物。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任一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的核酸分子通过病毒转染、脂质体转染、电转移、基因编辑或mRNA转染导入干细胞。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和技术对干细胞进行遗传修饰,例如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或其组合。例如,所述生物学方法包括使用病毒载体,例如慢病毒、逆转录病毒、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腺病毒和腺伴随病毒等等。例如,所述化学手段包括胶体分散系统,诸如大分子复合物、纳米胶囊、微球、珠等;基于脂质的系统,包括水包油乳剂、胶束、混合胶束或脂质体等。例如,所述物理方法包括磷酸钙沉淀、脂质转染法、粒子轰击、微注射、电穿孔等。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前述任一提取物或前述任一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或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前述任一提取物或前述任一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或肿瘤的诊断产品中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白塞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主动脉炎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脊椎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卡斯尔曼病、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血管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大血管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Cogan综合征、RS3PE综合征、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IgG4相关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巴塞杜病、桥本病、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特发性艾迪生病、I型糖尿病、缓慢进展型I型糖尿病、局灶性硬皮病、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斑秃、白斑病、寻常型白斑病、视神经脊髓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结节病、巨细胞动脉炎、肌萎缩侧索硬化、原田病、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特发性无精子症、习惯性流产、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哮喘、慢性荨麻疹移植免疫、家族性地中海热、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扩张型心肌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或包涵体肌炎。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胆管癌、膀胱癌、骨癌、乳腺癌、腹膜癌、宫颈癌、胆管癌、绒毛膜癌、结直肠癌、结缔组织癌、消化系统癌症、子宫内膜癌、食道癌、眼癌、头颈癌、胃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肾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口腔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直肠癌、呼吸系统癌、唾液腺癌、肉瘤、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睾丸癌、甲状腺癌、子宫癌、泌尿系统癌症、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诊断目的的体外检测样品中的IL-17A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或前述任一提取物与待测样品相接触;
D2: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
D3:判读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待测样品不来自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前述任一干细胞、前述任一细胞培养物、前述任一提取物或前述任一药物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或肿瘤。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受试者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白塞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主动脉炎综合征(高安动脉炎)、(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脊椎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卡斯尔曼病、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血管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大血管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例如,韦格纳肉芽肿和嗜酸性韦格纳肉芽肿)、Cogan综合征、RS3PE综合征、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IgG4相关疾病(例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等)、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巴塞杜病(格雷夫斯病(甲亢))、桥本病、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特发性艾迪生病、I型糖尿病、缓慢进展型I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局灶性硬皮病、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斑秃、白斑病、寻常型白斑病、视神经脊髓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结节病、巨细胞动脉炎、肌萎缩侧索硬化、原田病、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特发性无精子症、习惯性流产、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乳糜泻、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哮喘、慢性荨麻疹移植免疫、家族性地中海热、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扩张型心肌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或包涵体肌炎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癌症(或肿瘤)包括,但不限于基底细胞癌、胆管癌、膀胱癌、骨癌、乳腺癌、腹膜癌、宫颈癌、胆管癌、绒毛膜癌、结直肠癌、结缔组织癌、消化系统癌症、子宫内膜癌、食道癌、眼癌、头颈癌、胃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肾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例如,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口腔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直肠癌、呼吸系统癌、唾液腺癌、肉瘤、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睾丸癌、甲状腺癌、子宫癌、泌尿系统癌症、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IL-17Nb抗体表达含量高,抗体浓度可达2769 ng/mL;
(2)表达的IL-17Nb可有效阻断IL-17A与IL-17RA结合,抑制率可达58%;
(3)稳定性高,24 h-96 h内稳定、持续分泌IL-17Nb,分泌量在96 h时可达5121ng/mL;稳定性显著优于单纯的重组C3-H10蛋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IL-17A重组蛋白的SDS-PAGE结果。其中M为蛋白marker,泳道1为IL-17A重组蛋白精纯前的样品,泳道2为IL-17A重组蛋白精纯后的样品。
图2示出了串联单域抗体1-C3-3-H10的SDS-PAGE结果。
图3示出了ELISA检测串联单域抗体亲和力的实验结果。
图4示出了ELISA检测阳性对照抗体亲和力的实验结果。
图5示出了ELISA检测阴性对照亲和力的实验结果。
图6示出了BLI检测串联单域抗体亲和力的实验结果。
图7示出了BLI检测阳性对照抗体亲和力的实验结果。
图8示出了串联单域抗体阻断功能检测的实验结果。
图9示出了阳性对照抗体阻断功能检测的实验结果。
图10示出了串联单域抗体的热稳定性检测结果。
图11示出了阳性对照抗体的热稳定性检测结果。
图12示出了C3-H10慢病毒滴度的检测结果。
图13示出了C3-H10慢病毒感染hUC-MSC效率的检测结果。
图14示出了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表达分泌IL-17Nb的hUC-MSC的实验结果。
图15示出了免疫荧光检测可以表达分泌IL-17Nb的hUC-MSC的实验结果。
图16示出了ELISA检测IL-17Nb-MSC表达IgG4浓度的实验结果。
图17示出了ELISA检测IL-17Nb-MSC表达IL-17Nb浓度的实验结果。
图18示出了IL-17抗体对IL-17A/IL17RA结合抑制的标准曲线图。
图19示出了IL-17Nb-MSC对IL-17A/IL17RA的结合抑制检测结果。
图20示出了C3-H10-MSC与C3-H10重组蛋白稳定性测定的实验结果。
图21示出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变化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其中***代表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01;&&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阳性抗体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1;##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1;@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hUC-MSC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5。
图22示出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动物平均足爪厚度的变化情况(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其中***代表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01;##代表治疗组(阳性抗体、hUC-MSC和C3-H10-MSC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1;&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阳性抗体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5。
图23示出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组织病理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模型)。
图24示出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病理评分(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其中#代表hUC-MSC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5;##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1;&代表C3-H10-MSC治疗组与阳性抗体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P<0.05。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都具有如在本发明所属领域中通常使用的相同含义。出于解释本说明书的目的,将应用以下定义,并且在适当时,以单数形式使用的术语也将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文所用的表述“一种”和“一个”包括复数指代。例如,提及“一个细胞”包括多个这样的细胞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晓的等同物等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comprises)”或“包含(comprising)”是指“包括但不限于”。该术语旨在是开放式的,以指定任何所述特征、要素、整数、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要素,整数、步骤、组件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因此,术语“包含”包括更具限制性的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整个申请中特别是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可以被术语“由……组成”代替。本文所用氨基酸三字母代码和单字母代码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或J Biol. Chem, 243, p3558(1968)中所述。
如本文所用,术语”任选”、“任一”、“任意”或“任一项”意味着随后所描述地事件或环境可以但不必发生,该说明包括该事件或环境发生或不发生地场合。例如,“任选包含1个抗体重链可变区”意味着特定序列的抗体重链可变区可以但不必须存在。
如本文所用,术语“约”表示其后的数值的±20%的范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术语“约”表示其后的数值的±10%的范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术语“约”表示其后的数值的±5%的范围。
如本文所用,术语“干细胞“是指在单细胞水平上自我更新和分化以产生子代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包括自我更新的祖细胞、非更新的祖细胞以及终末分化的细胞。所述干细胞一定条件下无限制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能够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也能产生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已特化的细胞,同时在身体生长、维修、更新、损伤修复中起着主要作用。
如本文所用,术语“间充质干细胞”,本领域也称为“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MSC)”,是指一类源自中胚层的,具有一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多能基质细胞群。其主要源自和存在于骨髓,此外也包括广泛源自其他“非骨髓”组织的多能细胞,例如:胎盘、脐带血、脂肪组织、成人肌肉、角膜基质、乳牙牙髓等组织。
如本文所用,术语“IL-17A”、“白介素-17A”或“IL-17”,是指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17家族,由T细胞和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产生,并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IL-17A主要由Th17细胞产生,其他细胞包括CD8+T细胞、γδT细胞、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也表达IL-17A。它主要作用于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诱导炎症反应。在一些实例中,该术语包括变体、同源物、直系同源物和旁系同源物。例如,对人IL-17A特异的抗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与另一物种例如猴的IL-17A蛋白交叉反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人IL-17A蛋白特异的抗体可以完全地对人IL-17A蛋白特异而不与其他物种或其他类型的蛋白交叉反应,或者可以与一些其他物种而非所有其他物种的IL-17A蛋白交叉反应。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IL-17A单域(纳米)抗体”、“IL-17A单域(纳米)抗体”或“特异性结合IL-17A的串联单域(纳米)抗体,是指特异性结合IL-17A,并且部分或完全地中和、抑制或削弱IL-17A活性、和/或使IL-17A失活、阻止IL-17A应答或由IL-17A介导的下游通路或其他IL-17A介导的功能的抗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体”,是指包含由二硫键(S-S)相互连接的重链(H)和轻链(L)的糖蛋白。每条重链由重链可变区(本文中缩写为VH)和重链恒定区(本文中缩写为CH)组成。重链恒定区由3个结构域CH1、CH2和CH3组成。每条轻链由轻链可变区(本文中缩写为VL)和轻链恒定区(本文中缩写为VH)组成。轻链恒定区由一个结构域CL组成。轻链分为两类分别为kappa型轻链和lambda型轻链(例如本发明中轻链恒定区Cκ/λ表示轻链恒定区为kappa型轻链或者lambda型轻链)。VH区和VL区可以进一步再划分为超变区(也称互补决定区(CDR)),其间插有较保守的构架区或框架区(FR)。每个VH和VL由三个CDR和4个FR组成,从氨基端到羧基端以如下顺序排列:FR1,CDR1,FR2,CDR2,FR3,CDR3,FR4。抗体包含单特异性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和多特异性抗体,只要其表现所期望的生物活性或功能即可。
如本文所用,术语“单域抗体”(sdAb)或“纳米抗体”,具有其在本领域中的一般含义,且是指具有仅12-15 kDa分子量的抗体片段,其由来源于重链的单个单体可变抗体结构域组成。这种单域抗体(命名为VHH)可以在骆驼科哺乳动物中发现,且天然缺失轻链。对于(单)域抗体的一般描述,还参考上述现有技术以及EP 0368684, Ward等(Nature 1989 Oct12;341 (6242): 544-6),Holt et al, Trends Biotechnol, 2003, 21 (11): 484-490;和WO 06/030220,WO 06/003388。单域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可以被认为由四个框架区或“FR”组成,其在本领域中被分别称为“框架区1”或“FR1”;“框架区2”或“FR2”;为“框架区3”或“FR3”;以及“框架区4”或“FR4”;框架区被三个互补决定区或“CDR”间隔,在本领域中分别称为“互补决定区1”或“CDR1”;“互补决定区2”或“CDR2”,以及“互补决定区3”或“CDR3”。因此,单域抗体可定义为具有以下一般结构的氨基酸序列:FR1-CDR1-FR2-CDR2-FR3-CDR3-FR4,其中FR1-FR4分别指框架区1-4,且其中CDR1-CDR3指互补决定区1-3。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单域抗体的氨基酸残基根据International ImMunoGeneTics information system氨基酸编号(http://imgt.cmes.fr/)给出的VH结构域的通用编号方式进行编号。
如本文所用,术语“氨基酸”,是指天然存在的和合成的氨基酸,以及以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类似的方式起作用的氨基酸类似物和氨基酸模拟物。天然存在的氨基酸是由遗传密码编码的氨基酸,以及经修饰的氨基酸,例如羟脯氨酸、γ-羧基谷氨酸和O-磷酸丝氨酸。氨基酸类似物是指具有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即,碳结合至氢、羧基、氨基和R基团,例如高丝氨酸、正亮氨酸、甲硫氨酸亚砜、甲硫氨酸甲基锍类。这些类似物具有修饰的R基团(例如正亮氨酸)或修饰的肽主链,但保留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相同的基本化学结构。氨基酸模拟物是指结构不同于氨基酸的一般化学结构,但以类似于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的方式起作用的化合物。
如本文所用,术语“活性”、“功能活性”或“生物活性”,或术语“生物性质”或“生物特征”此处可互换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表位/抗原亲和力和特异性、在体内或体外中和或拮抗IL-17A活性的能力、IC50、抗体的体内稳定性和抗体的免疫原性质。本领域公知的抗体的其它可鉴定的生物学性质或特征包括,例如,交叉反应性(即通常与靶定肽的非人同源物,或与其它蛋白质或组织的交叉反应性),和保持哺乳动物细胞中蛋白质高表达水平的能力。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技术观察、测定或评估前面提及的性质或特征,所述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ELISA、FACS或BIACORE等离子体共振分析、不受限制的体外或体内中和测定、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产生和/或分泌、信号转导和不同来源(包括人类、灵长类或任何其它来源)的组织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
如本文所用,术语“Fc”或“Fc区”或“Fc片段”,是指由IgA、IgD及IgG的CH2和CH3结构域,或者由IgE及IgM的CH2、CH3和CH4结构域通过铰链区的组成的多肽。尽管Fc片段的分解是可变的,但是人IgG的重链Fc片段通常指从A231到其羧基末端这一段多肽。
如本文所用,术语“表位”,是指能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蛋白决定簇。表位通常由表面簇集的分子,例如氨基酸或糖侧链组成,和通常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特征,以及特定的电荷特征。构象和非构象表位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前者而非后者的结合在存在变性溶剂的情况下丢失。表位可包含直接参与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和不直接参与结合的其它氨基酸残基,例如被特异性抗原结合肽有效封闭或覆盖的氨基酸残基(换句话说,氨基酸残基在特异性抗原结合肽的足迹内)。
如本文所用,术语“亲和力”或“结合亲和力”指反映结合对子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固有结合亲和力。分子X对其配偶物Y的亲和力可以通常由平衡解离常数(KD)代表,平衡解离常数是解离速率常数和结合速率常数(分别是Koff和Kon)的比值。亲和力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常见方法测量。用于测量亲和力的一个具体方法是本文中的ForteBio动力学结合测定法。
如本文所用,术语“高亲和性”或“高亲和力”,对于IgG抗体而言,是指对于抗原的KD为1.0×10-6M或更低,优选5.0×10-8M或更低,更优选1.0×10-8M或更低、5.0×10-9M或更低,更优选1.0×10-9M或更低。对于其他抗体亚型,“高亲和性”结合可能会变化。例如,IgM亚型的“高亲和性”结合是指KD为10-6M或更低,优选10-7M或更低,更优选10-8M或更低。
如本文所用,术语“核酸”或“多核苷酸”是指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及其呈单链或双链形式的聚合物。除非明确地限制,否则术语包括具有与参照核酸相似的结合性质并且以与天然存在的核苷酸相似的方式被代谢的含有已知的天然核苷酸的类似物的核酸(参见,属于Kariko等人的美国专利No. 8278036,其公开了尿苷被假尿苷替代的mRNA分子,合成所述mRNA分子的方法以及用于在体内递送治疗性蛋白的方法)。除非另有所指,否则特定核酸序列还隐含地包括其保守修饰的变体(例如,简并密码子取代)、等位基因、直系同源物、SNP和互补序列以及明确指出的序列。具体地,简并密码子取代可通过生成其中一个或多个选择的(或全部)密码子的第三位被混合碱基和/或脱氧肌苷残基取代的序列来实现(Batzer,Nucleic Acid Res. 19: 5081 (1991); Ohtsuka,J.Biol.Chem. 260:2605-2608 (1985); Rossolini,Mol.Cell.Probes8: 91-98 (1994))。
如本文所用,术语“构建体”是指任何重组多核苷酸分子(诸如质粒、粘粒、病毒、自主复制多核苷酸分子、噬菌体或线性或环状单链或双链DNA或RNA多核苷酸分子),衍生自任何来源,能够与基因组整合或自主复制,构成如下多核苷酸分子,其中已经以功能操作的方式连接(即,可操作地连接)一个或多个多核苷酸分子。重组构建体通常会包含可操作地连接至转录起始调节序列的本发明的多核苷酸,这些序列会导引多核苷酸在宿主细胞中的转录。可使用异源及非异源(即,内源)启动子两者导引本发明的核酸的表达。
如本文所用,术语“载体”是指任何重组多核苷酸构建体,该构建体可用于转化的目的(即将异源DNA引入到宿主细胞中)。一种类型的载体为“质粒”,是指环状双链DNA环,可将额外DNA区段连接至该环中。另一类型的载体为病毒载体,其中可将额外DNA区段连接至病毒基因组中。某些载体能够在被引入到的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例如,具有细菌复制起点的细菌载体及游离型哺乳动物载体)。在引入到宿主细胞中后,其他载体(例如,非游离型哺乳动物载体)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且因此与宿主基因组一起复制。此外,某些载体能够导引被操作性连接的基因的表达。本文将此类载体称为“表达载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表达载体”是指能够在转化、转染或转导至宿主细胞中时复制及表达目的基因的核酸分子。表达载体包含一或多个表型选择标记及复制起点,以确保维护载体及以在需要的情况下于宿主内提供扩增。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物组合物”通常是指这样的制剂,其以允许活性成分的生物学活性有效的形式存在,并且不包含对将施用所述组合物的对象具有不可接受的毒性的另外的成分。所述组合物是无菌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在合理的医学判断的范围内适合用于与人和动物的组织接触而没有过度毒性、刺激性、变应性应答或其它问题或并发症,与合理的益处/风险比相称的那些化合物、材料、组合物和/或剂型。如本文中所用,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和/或稀释剂”是指在药理学和/或生理学上与受试者和活性成分相容的载体,是本领域公知的(参见例如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Edited byGennaro AR, 19th ed. Pennsylvania: Mack Publishing Company, 1995)。药学上可接受的材料、组合物或媒介物,如液体或固体填充剂、稀释剂、赋形剂、溶剂、介质、包封材料、制造助剂或溶剂包封材料,其涉及维持本公开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稳定性、溶解度或活性,并且包括但不限于: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佐剂,离子强度增强剂,稀释剂,维持渗透压的试剂,延迟吸收的试剂,防腐剂。例如,pH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磷酸盐缓冲液。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阳离子,阴离子或者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Tween-80。离子强度增强剂包括但不限于氯化钠。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抗细菌试剂和抗真菌试剂,例如对羟苯甲酸酯,三氯叔丁醇,苯酚,山梨酸等。维持渗透压的试剂包括但不限于糖、NaCl及其类似物。延迟吸收的试剂包括但不限于单硬脂酸盐和明胶。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水,水性缓冲液(如缓冲盐水),醇和多元醇(如甘油)等。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抗细菌试剂和抗真菌试剂,例如硫柳汞,2-苯氧乙醇,对羟苯甲酸酯,三氯叔丁醇,苯酚,山梨酸等。稳定剂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其能够稳定药物中的活性成分的期望活性,包括但不限于谷氨酸钠,明胶,SPGA,糖类(如山梨醇,甘露醇,淀粉,蔗糖,乳糖,葡聚糖,或葡萄糖),氨基酸(如谷氨酸,甘氨酸),蛋白质(如干燥乳清,白蛋白或酪蛋白)或其降解产物(如乳白蛋白水解物)等。
本发明涉及的主要试剂、材料和设备如表1所示。
/>
本发明筛选、克隆VHH片段、构建纳米抗体所使用的引物均参照以下文献设计:
Maass DR, Sepulveda J, Pernthaner A, Shoemaker CB. Alpaca (Lamapacos) as a convenient source of recombinant camelid heavy chain antibodies(VHHs). J Immunol Methods. 2007;324(1-2):13-25.
Lin, J, Gu, Y, Xu, Y 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nanobodies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xotoxin a selected from singlealpaca B cells. Biotechnol Biotechnol Equip 2020; 34: 1028-37.
Studies on design of single domain antibodies by AlpacaVHH phagelibrary and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toconstruct Fab antibody purificationsystem(http: //hdl.handle.net/10232/00030916).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有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的常规产品。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这样的结构和技术在许多出版物中也进行了描述。
实施例1 IL-17纳米抗体筛选方法
1.1 制备IL-17A(Human及Mouse)重组蛋白(抗原)
从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Human IL-17A(Q16552-1)序列信息(AA Gly 24-Ala155,如SEQ ID NO: 22所示),在C端添加6×His标签,按照原核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并亚克隆至pET28a载体中;经Sanger测序验证无误后,进行质粒抽提。
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感受态,使用0.5mM IPTG诱导过夜,收集菌液裂解;使用镍柱纯化重组蛋白。
SDS-PAGE检测目标蛋白的纯度,结果显示纯度>90%(图1)。
SEQ ID NO: 22:
MTPGKTSLVSLLLLLSLEAIVKAGITIPRNPGCPNSEDKNFPRTVMVNLNIHNRNTNTNPKRSSDYYNRSTSPWNLHRNEDPERYPSVIWEAKCRHLGCINADGNVDYHMNSVPIQQEILVLRREPPHCPNSFRLEKILVSVGCTCVTPIVHHVA。
1.2 羊驼免疫
采用制备的重组抗原对2只羊驼(Alpaca)进行免疫,免疫方式为皮下多点免疫,共免疫6次,间隔时间21天,最后一次免疫10天后,采集外周血,ELISA检测免疫效价。
经6轮免疫,羊驼的免疫效价均达到要求(见表2)。
1.3 构建抗体酵母文库
(1)PBMC分离及VHH抗体片段克隆:
采集100 mL外周血抗凝样品,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细胞。
提取RNA,使用PrimeScript™ II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进行反转录,制备cDNA。
PCR扩增VHH片段。
(2)构建单域抗体酵母展示库
1.4 酵母展示库淘选和筛选:
使用制备的IL-17A抗原,与链霉亲和素磁珠孵育,将酵母菌液加到结合了抗原的磁珠中,4℃旋转孵育60分钟对构建的酵母展示库使用链霉亲和素磁珠进行2轮磁分选。分选后酵母菌液涂SDCAA平板,挑取单克隆培养,诱导表达48 h后进行流式分析。与Biotin-IL-17A-His孵育1 h,二抗使用PE Streptavidin,孵育完成后进行流式检测。
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第二次磁分选后,酵母阳性率为37.9%,阳性克隆显著富集,将分选产物直接涂SDCAA平板,挑选单克隆进行流式检测。
1.5 FACS筛选
分选后酵母菌液涂SDCAA平板,挑取单克隆培养,诱导表达48 h后,与Biotin-抗原孵育,二抗使用PE-Streptavidin,孵育完成后进行流式检测。
结果显示,FACS检测IL17A靶点单克隆与靶点结合情况;对测序获得的候选单域抗体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挑选CDR区域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候选抗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1.6 抗体序列鉴定
富集阳性克隆;挑选富集后的单克降,进行Phage ELISA鉴定,并对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取候选单域抗体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信息。随机挑取2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分析,序列差异大,库多样性较好。针对候选的单域抗体CDR区域氨基酸序列信息,采用In silico方法对可能的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分析。
1.7 抗体表达纯化
根据候选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挑选阳性克隆,将获得的VHH抗体序列分别进行基因合成,与human IgG1 Fc串联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4-hIgG1-Fc中。载体经测序验证无误后,使用Qiagen质粒大抽试剂盒制备去内毒素质粒备用。
从冰箱中取出LVTransm转染试剂及单链抗体表达载体,室温解冻后,用移液枪上下吹打完全混匀。取出PBS缓冲液,温热至室温。取2 mL PBS至6孔板的一个孔,分别加入130μg抗体表达载体,移液枪上下吹打充分混匀后,加入400 μL LVTransm,立即用移液器上下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10分钟。
将上述DNA/LVTransm复合物加入到30 mL 293F细胞中,轻轻晃动充分混匀。将细胞置于37℃、5% CO2培养箱,130 rpm培养6-8小时后,加入50 mL新鲜的293细胞培养基,将细胞重新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7天后,离心收集培养基上清,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滤液转至无菌离心管中,使用Protein A柱子纯化抗体。
Protein A柱子纯化抗体的步骤如下所示:
1)将含有目标抗体的样品加入EP管中,轻轻倒置试管混合。
2)将EP管在室温下混合或在旋转器上孵育,(1-4小时或过夜),可添加100 mMPMSF以防止蛋白质降解。
3)使用磁分离架收集磁珠并弃去上清液。如有必要,保留上清液进行分析。
4)向EP管中加入1 mL结合/洗涤缓冲液并充分混匀,使用磁力架收集磁珠并弃去上清液,重复洗涤步骤三遍。
5)向EP管中加入500 μL洗脱缓冲液,用移液器吹打或者涡旋震荡下迅速重悬,然后在室温下(约25℃)置于翻转混合仪或者手工轻轻翻转EP管孵育5分钟。
6)使用磁分离架收集磁珠,将含有洗脱抗体的上清液转移到干净的EP管中。
7)重复步骤1)和2)两次。
8)向每500 μL洗脱液中加入1/10的中和缓冲液以中和pH,以利于维持抗体的生物活性,避免抗体失活。如果需要,可以通过透析或脱盐进行缓冲液交换。
9)结合/洗涤缓冲液:1×PBS,pH 7.0。
洗脱缓冲液:0.1 M 甘氨酸,pH 2-3;0.1 M NaAc-HAc,pH 3.6。
中和缓冲液:1 M Tris,pH 8.5。
磁珠再生缓冲液:0.1 M NaOH。
实施例2制备串联单域抗体
2.1 筛选抗IL-17A单域抗体
经过免疫羊驼和酵母库筛选,最终得到了14种抗IL-17A单域抗体。在抗体阻断活性检测中发现,部分单域抗体虽然能够阻断Human IL-17A蛋白激活下游靶标蛋白,但阻断效果均弱于阳性抗体Ixekizumab。因此,将其中两种抗IL-17A单域抗体串联组成二价抗体,以增强其阻断效果。两种抗IL-17A单域抗体为1-C3和3-H10。
其中单域抗体1-C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
DVQLVESGGGLVEPGESLRLSCAAPGEDLGYYAIAWFRQAPGKEREVVSCVTSSGSSTNYLSSVKDRFTISIDNAKNTVYLQMNSLKPEDTAVYYCASTILLCSDYISAFGTWGQGTQVTVAS。
编码单域抗体1-C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19所示:
GAT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CGAGCCTGGGGAATCTCTGAGGCTCTCCTGTGCAGCCCCTGGAGAGGATTTGGGTTATTACGCCATAGCCTGGTTCCGCCAGGCCCCAGGGAAGGAGCGTGAGGTAGTCTCATGTGTCACAAGTAGTGGTAGTAGCACAAACTATTTAAGTTCCGTGAAGGACCGATTCACCATCTCCATAGACAACGCCAAGAACACGGTA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AGCCGTTTATTACTGTGCGTCCACTATTCTCCTCTGTTCAGATTATATCTCTGCCTTTGGCAC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GCCTCG。
单域抗体3-H10的氨基酸酸序列如SEQ ID NO: 17所示:
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SIHIYAMGWYRQAPGKQRELVATITRGGVTNNADSVKGRFTISRDNAKNTAYLQMNSLKPEDTAVYYCNAGGTNGGYWGQGTQVTVSS。
编码单域抗体3-H10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0所示:
GAGGTGCAGCTGGTGGAGTCTGGGGGAGGCTTGGTGCAGCCGGGGGGGTCTCTGAGACTCTCCTGTGCAGCCTCTGGATTTAGTATCCACATCTATGCCATGGGCTGGTACCGCCAGGCTCCAGGGAAGCAGCGCGAGCTGGTCGCAACTATTACTAGAGGTGGTGTAACAAATAATGCAGACTCCGTGAAGGGGCGATTCACCATCTCCAGAGACAACGCCAAGAACACGGCGTATCTGCAAATGAACAGCCTGAAACCTGAGGACACGGCCGTCTATTACTGTAATGCAGGTGGGACGAACGGGGGCTACTGGGGCCAGGGGACCCAGGTCACCGTCTCCTCA。
2.2 制备串联单域抗体1-C3-3-H10
将不同表位的候选抗体按照VHH-(GGGGS)3-VHH-IgG1 Fc的形式构建成双价的单域抗体,并采用ProteinA的磁珠进行纯化。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上述两种抗IL-17A单域抗体序列进行基因合成,与human IgG1 Fc(IgG1 F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2所示)串联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4-hIgG1-Fc中。载体经测序验证无误后,使用Qiagen质粒大抽试剂盒制备去内毒素质粒备用;
2)从冰箱中取出LVTransm转染试剂及单链抗体表达载体,室温解冻后,用移液枪上下吹打完全混匀。取出PBS缓冲液,温热至室温。取2 mL PBS至6孔板的一个孔,分别加入130 μg抗体表达载体,移液枪上下吹打充分混匀后,加入400 μL LVTransm,立即用移液器上下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10分钟。
3)将上述DNA/LVTransm复合物加入到30 mL 293F细胞中,轻轻晃动充分混匀。将细胞置于37℃、5% CO2培养箱,130 rpm培养6-8小时后,加入50 mL新鲜的293细胞培养基,将细胞重新放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4)连续培养7天后,离心收集培养基上清,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滤液转至无菌离心管中,使用Protein A柱子纯化抗体,最终得到串联单域抗体1-C3-3-H10。
串联单域抗体1-C3-3-H10的SDS-PAGE结果如图2所示。
SEQ ID NO: 22:
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PGK。
编码SEQ ID NO: 2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3所示:
GACAAAACTCACACATGCCCACCGTGCCCAGCACCTGAACTCCTGGGGGGACCGTCAGTCTTCCTCTTCCCCCCAAAACCCAAGGACACC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ATGCGTGGTGGTGGACGTGAGCCACGAAGACCCTGAGGTCAAGTTCAACTGGTACGTGGACGGCGTGGAG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ACAACAGCACGTACCGTGTGGTC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TGGCAAGGAGTACAAGTGCAAGGTCTCCAACAAAGCCCTCCCAGCCC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GGCAGCCCCGAGAA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GGGAGGAGATGACCAAGAACCAGGTC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T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AATGGGCAG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TTCTTCCTCTACAGCAAGCTCACCGTGGACAAGAGCAGGTGGCAGCAGGGGAACGTCTTCTCATGCTCCGTGATGCACGAGGCTCTGCACAACCACTACACGCAGAAGAGCCTCTCCCTGTCTCCGGGTAAA。
实施例3 串联单域抗体亲和力检测
3.1 制备阳性对照抗体Ixekizumab
基因合成Ixekizumab重链及轻链可变区(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 24所示;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 ID NO: 25所示),将重链可变区亚克隆至pcDNA3.4-hIgG4(IgG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6所示)载体中,轻链可变区亚克隆至pcDNA3.4-hIgG1 Kc载体中(IgG1 Kc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7所示);经Sanger测序验证无误后使用质粒大抽试剂盒制备去内毒素质粒备用。
从冰箱中取出LVTransm转染试剂及重链与轻链表达载体,室温解冻后,用移液枪上下吹打完全混匀。取出PBS缓冲液,温热至室温。取2 mL PBS至6孔板的一个孔,分别加入50 μg重链和轻链表达载体,移液枪上下吹打充分混匀后,加入300 μL LVTransm,立即用移液器上下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10分钟。
将上述DNA/LVTransm复合物加入到100 mL 293F细胞中,轻轻晃动充分混匀,将细胞置于37℃、5% CO2培养箱,130 RPM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5-7天后,离心收集培养基上清,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滤液转至无菌离心管中,使用Protein A柱子纯化抗体。
SDS-PAGE检测目标抗体蛋白的纯度,结果显示蛋白纯度>95%。
SEQ ID NO: 24:
DIVMTQTPLSLSVTPGQPASISCRSSRSLVHSRGNTYLHWYLQKPGQSPQLLIYKVSNRFIGVPDRFSGSGSGTDFTLKISRVEAEDVGVYYCSQSTHLPFTFGQGTKLEIK。
SEQ ID NO: 25: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YSFTDYHIHWVRQAPGQGLEWMGVINPMYGTTDYNQRFKGRVTITADESTSTAYMELSSLRSEDTAVYYCARYDYFTGTGVYWGQGTLVTVSS。
SEQ ID NO: 26:
ASTKGPSVFPLAPCSRSTSES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KTYTCNVDHKPSNTKVDKRVESKYGPPCPPCPAPEF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QEDPEVQFNWYVDGVEVHNAKTKPREEQF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GLPSSIEKTISKAK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
SEQ ID NO: 27:
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3.2 ELISA检测串联单域抗体亲和力
将纯化后的单域抗体2 μg/mL包被96孔酶标板,加入Biotin-IL-17A-His,起始浓度为10 μg/mL,5倍梯度稀释7个点,采用HRP-Streptavdin进行ELISA检测。结果显示,1-C3-3-H10的EC50为1.134 µg/mL(图3),远低于阳性对照抗体的10.06 µg/mL和阴性对照的76.15µg/mL(图4和图5),也优于单域抗体1-C3的5.277 µg/mL和单域抗体3-H10的1.224 µg/mL。因此该串联单域抗体可与目标蛋白结合,结合能力高于阳性抗体。
3.3 BLI检测串联单域抗体亲和力
使用ForteBio OCTET R2 仪器测定抗体亲和力,HIS1K传感器(Octet® ProABiosensors)固化IL7A-His,固化浓度为5 μg/mL。
缓冲液为PBST(PBS+0.02% tween20),候选抗体样品稀释至50、25、12.5、6.25、3.13、0 nM。
亲和力检测:平衡60 s,结合180 s,解离180 s,检测温度25℃。
使用ForteBio OCTET R2 系统进行动力学表征分析。
结果显示,1-C3-3-H10的KD值为1.317×10-9M,阳性对照抗体的KD值为0.3910×10-9M,表明两者亲和力相当(图6和图7)。
实施例4 串联单域抗体阻断功能检测
4.1 IL-17A报告基因细胞株构建
根据IL-17RA(UniProtKB:Q96F46)及IL-17RC(UniProtKB:Q8NAC3)的氨基酸序列信息,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慢病毒,共同感染293细胞,筛选同时过表达这两个受体的重组293细胞,进一步稳转NFKB-Luciferase(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8所示,编码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29所示)和ACT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30所示),构建IL-17A报告基因细胞株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
SEQ ID NO: 28:
MEDAKNIKKGPAPFYPLEDGTAGEQLHKAMKRYALVPGTIAFTDAHIEVDITYAEYFEMSVRLAEAMKRYGLNTNHRIVVCSENSLQFFMPVLGALFIGVAVAPANDIYNERELLNSMGISQPTVVFVSKKGLQKILNVQKKLPIIQKIIIMDSKTDYQGFQSMYTFVTSHLPPGFNEYDFVPESFDRDKTIALIMNSSGSTGLPKGVALPHRTACVRFSHARDPIFGNQIIPDTAILSVVPFHHGFGMFTTLGYLICGFRVVLMYRFEEELFLRSLQDYKIQSALLVPTLFSFFAKSTLIDKYDLSNLHEIASGGAPLSKEVGEAVAKRFHLPGIRQGYGLTETTSAILITPEGDDKPGAVGKVVPFFEAKVVDLDTGKTLGVNQRGELCVRGPMIMSGYVNNPEATNALIDKDGWLHSGDIAYWDEDEHFFIVDRLKSLIKYKGYQVAPAELESILLQHPNIFDAGVAGLPDDDAGELPAAVVVLEHGKTMTEKEIVDYVASQVTTAKKLRGGVVFVDEVPKGLTGKLDARKIREILIKAKKGGKIAV。
SEQ ID NO: 29:
ATGGAAGATGCCAAAAACATTAAGAAGGGCCCAGCGCCATTCTACCCACTCGAAGACGGGACCGCCGGCGAGCAGCTGCACAAAGCCATGAAGCGCTACGCCCTGGTGCCCGGCACCATCGCCTTTACCGACGCACATATCGAGGTGGACATTACCTACGCCGAGTACTTCGAGATGAGCGTTCGGCTGGCAGAAGCTATGAAGCGCTATGGGCTGAATACAAACCATCGGATCGTGGTGTGCAGCGAGAATAGCTTGCAGTTCTTCATGCCCGTGTTGGGTGCCCTGTTCATCGGTGTGGCTGTGGCCCCAGCTAACGACATCTACAACGAGCGCGAGCTGCTGAACAGCATGGGCATCAGCCAGCCCACCGTCGTATTCGTGAGCAAGAAAGGGCTGCAAAAGATCCTCAACGTGCAAAAGAAGCTACCGATCATACAAAAGATCATCATCATGGATAGCAAGACCGACTACCAGGGCTTCCAAAGCATGTACACCTTCGTGACTTCCCATTTGCCACCCGGCTTCAACGAGTACGACTTCGTGCCCGAGAGCTTCGACCGGGACAAAACCATCGCCCTGATCATGAACAGTAGTGGCAGTACCGGATTGCCCAAGGGCGTAGCCCTACCGCACCGCACCGCTTGTGTCCGATTCAGTCATGCCCGCGACCCCATCTTCGGCAACCAGATCATCCCCGACACCGCTATCCTCAGCGTGGTGCCATTTCACCACGGCTTCGGCATGTTCACCACGCTGGGCTACTTGATCTGCGGCTTTCGGGTCGTGCTCATGTACCGCTTCGAGGAGGAGCTATTCTTGCGCAGCTTGCAAGACTATAAGATTCAATCTGCCCTGCTGGTGCCCACACTATTTAGCTTCTTCGCTAAGAGCACTCTCATCGACAAGTACGACCTAAGCAACTTGCACGAGATCGCCAGCGGCGGGGCGCCGCTCAGCAAGGAGGTAGGTGAGGCCGTGGCCAAACGCTTCCACCTACCAGGCATCCGCCAGGGCTACGGCCTGACAGAAACAACCAGCGCCATTCTGATCACCCCCGAAGGGGACGACAAGCCTGGCGCAGTAGGCAAGGTGGTGCCCTTCTTCGAGGCTAAGGTGGTGGACTTGGACACCGGTAAGACACTGGGTGTGAACCAGCGCGGCGAGCTGTGCGTCCGTGGCCCCATGATCATGAGCGGCTACGTTAACAACCCCGAGGCTACAAACGCTCTCATCGACAAGGACGGCTGGCTGCACAGCGGCGACATCGCCTACTGGGACGAGGACGAGCACTTCTTCATCGTGGACCGGCTGAAGAGCCTGATCAAATACAAGGGCTACCAGGTAGCCCCAGCCGAACTGGAGAGCATCCTGCTGCAACACCCCAACATCTTCGACGCCGGGGTCGCCGGCCTGCCCGACGACGATGCCGGCGAGCTGCCCGCCGCAGTCGTCGTGCTGGAACACGGTAAAACCATGACCGAGAAGGAGATCGTGGACTATGTGGCCAGCCAGGTTACAACCGCCAAGAAGCTGCGCGGTGGTGTTGTGTTCGTGGACGAGGTGCCTAAAGGACTGACCGGCAAGTTGGACGCCCGCAAGATCCGCGAGATTCTCATTAAGGCCAAGAAGGGCGGCAAGATCGCCGTG。
SEQ ID NO: 30:
ATGCCACCTCAGTTGCAGGAAACTCGGATGAATAGAAGCATCCCCGTGGAAGTGGACGAGAGCGAGCCGTACCCTAGTCAGCTGCTGAAGCCGATCCCTGAGTACTCCCCGGAAGAGGAATCCGAACCACCAGCCCCCAACATTCGCAATATGGCCCCCAATAGCTTGTCCGCACCAACAATGCTGCACAACTCTTCTGGCGACTTCTCTCAGGCCCACTCCACCCTGAAACTGGCGAATCACCAGCGGCCTGTATCCCGGCAGGTGACCTGTCTGAGAACTCAGGTGCTTGAAGACTCCGAGGACTCTTTCTGTAGGCGGCATCCAGGTTTGGGCAAGGCGTTTCCGTCCGGCTGTTCCGCGGTTTCAGAGCCCGCTTCCGAAAGTGTCGTGGGCGCCCTGCCAGCCGAGCACCAGTTCTCCTTCATGGAAAAGCGGAACCAGTGGCTGGTCAGTCAGCTGAGCGCCGCGTCACCTGATACAGGTCACGATTCCGACAAGTCTGACCAGTCTCTGCCCAATGCGTCAGCCGATAGTCTCGGGGGCTCCCAGGAGATGGTGCAGAGACCACAGCCGCACAGAAACCGGGCCGGGCTTGATCTGCCCACCATTGATACAGGCTACGATTCCCAGCCCCAGGACGTCCTTGGCATTCGCCAGCTGGAAAGGCCTCTGCCCTTGACCTCCGTGTGTTACCCCCAGGACCTGCCCCGCCCTTTGAGAAGCCGGGAGTTTCCCCAGTTTGAGCCCCAACGATACCCTGCCTGTGCTCAGATGCTGCCTCCGAACCTGAGCCCACACGCTCCCTGGAACTACCACTATCACTGTCCCGGCAGCCCCGATCACCAGGTGCCTTATGGACACGACTACCCGCGGGCTGCATACCAGCAGGTCATACAGCCTGCCTTGCCGGGTCAGCCGCTGCCCGGAGCTTCTGTGCGCGGCCTGCACCCCGTTCAGAAAGTGATCCTGAACTATCCAAGCCCATGGGACCATGAAGAGAGACCAGCCCAAAGAGATTGCTCTTTTCCTGGGTTGCCTAGACACCAAGACCAGCCTCACCACCAGCCTCCCAATCGGGCAGGCGCCCCAGGCGAAAGTCTCGAGTGCCCCGCCGAACTCAGACCACAGGTCCCTCAGCCCCCTTCCCCCGCGGCAGTACCCAGACCCCCCTCTAACCCACCCGCCCGGGGAACGCTCAAGACTTCAAATCTCCCAGAAGAGCTGCGCAAAGTGTTCATAACCTACAGCATGGACACCGCTATGGAGGTGGTTAAGTTCGTCAACTTCCTGCTGGTCAATGGGTTCCAGACTGCAATCGACATTTTTGAGGATAGAATTCGGGGAATCGACATCATCAAGTGGATGGAGAGATACCTGCGGGATAAGACAGTGATGATTATCGTGGCCATTAGTCCCAAGTACAAGCAAGATGTGGAGGGCGCAGAATCACAGTTGGACGAAGACGAGCACGGACTCCATACAAAATATATCCACAGGATGATGCAGATCGAGTTCATTAAACAAGGCTCCATGAATTTCCGCTTCATACCGGTCCTGTTTCCAAACGCAAAAAAAGAGCATGTACCCACTTGGCTCCAGAATACCCATGTCTACTCCTGGCCCAAGAACAAGAAGAATATCCTGCTGCGCTTGCTCAGAGAAGAAGAGTATGTCGCCCCTCCAAGGGGGCCCCTCCCCACACTCCAAGTAGTGCCACTT。
4.2 IL-17A重组蛋白与报告基因细胞株的结合
从液氮中复苏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细胞株,调整细胞状态至对数生长期;
将细胞分别分为若干份,每份细胞的数量为2×105个细胞;
将IL-17A-His蛋白与靶细胞孵育,充分混匀后,室温孵育1小时;
800×g室温离心3分钟,去掉含有抗体的上清,使用PBS洗涤细胞3次;
加入二抗APC-His(1:500稀释),充分混匀后,室温避光孵育30分钟;
800×g室温离心3分钟,去掉含有二抗的上清,使用PBS洗涤细胞3次;
使用500 μL PBS重悬细胞,进行流式分析。
FACS结果显示:构建的IL-17A受体过表达细胞株可以和IL-17A结合,阳性率大于90%。
采用IL-17A重组蛋白激活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A3)。结果显示,IL-17A重组蛋白可有效激活293F-IL17Ra/IL17Rc-NFκB-Luc报告基因细胞株中荧光素酶表达。
4.3 Ixekizumab阻断IL-17A重组蛋白的功能实验
本实施例采用阳性抗体Ixekizumab检测荧光报告系统的有效性。将阳性对照抗体Ixekizumab与IL-17A重组蛋白一起加入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细胞,结果显示:阳性对照抗体Ixekizumab可抑制IL17A蛋白与其膜受体结合,并抑制胞内NFκB的信号,呈现剂量效应。
4.4 串联单域抗体阻断功能
使用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报告基因细胞株进行串联单域抗体阻断活性检测。结果显示,1-C3-3-H10的IC50为0.6304 nM,阳性对照抗体的IC50为2.235 nM(图8和图9)。因此,1-C3-3-H10和阳性对照抗体均可阻断Human IL-17A蛋白激活293F-IL-17RA-IL-17Rc-ACT1-NFκB-Luc,但1-C3-3-H10阻断效果显著优于阳性对照抗体。
实施例5 串联单域抗体稳定性检测
通过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技术(nanoDSF)技术检测荧光变化,可在天然条件下检测蛋白热变性和化学变性,精确地确定蛋白50%处于去折叠状态时的温度(Tm)、开始去折叠的温度(Tonset)以及开始出现聚集时的温度(Tagg);热变性Tm值、Tonset和聚集温度Tagg越高说明抗体蛋白越稳定。
取100 μL前期项目制备的候选抗体以及Ixekizumab(样本浓度大于200 μg/mL),4℃,12000×g,离心10 min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每个样品准备两根毛细管,作为平行对照,按顺序放入对应的卡槽中,确保毛细管吸满样品,无气泡,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显示,1-C3-3-H10的Tm1为56.36℃,Tm3为81.61℃,Tonset为49.32℃,Tagg为77.67℃(图10);阳性对照抗体的Tm1为56.10℃,Tm2为79.84℃,Tonset为47.50℃,Tagg为61.86℃(图11)。由此可知,串联抗体1-C3-3-H10的热稳定性显著优于阳性对照抗体,尤其是聚集温度Tagg相对于对照抗体提高了约16℃。
实施例6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
6.1 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
构建1-C3-3-H10: Fc融合蛋白的慢病毒穿梭质粒,将1-C3和3-H10两个候选抗体VHH序列(1-C3和3-H10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8和SEQ ID NO: 20所示)通过(GGGGS)3链接后与IgG4 Fc(IgG4 F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3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 32所示)串联的形式构建到慢病毒穿梭质粒上,形成VHH-(GGGGS)3-VHH-IgG4Fc序列,处于EF-1 alpha启动子下游,从而得到C3-H10: Fc慢病毒穿梭质粒。
SEQ ID NO: 31:
APEF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QEDPEVQFNWYVDGVEVHNAKTKPREEQF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GLPSSIEKTISKAK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
SEQ ID NO: 32:
GCCCCCGAGTTTCTGGGAGGACCTAGCGTCTTTCTGTTCCCCCCCAAACCCAAGGACACACTGATGATCTCTAGGACCCCCGAGGTGACATGCGTCGTGGTGGACGTGAGCCAAGAGGACCCCGAGGTGCAGTTCAACTGGTACGTGGATGGCGTGGAAGTGCACAATGCCAAGACCAAACCTAGAGAAGAGCAGTTCAACAGCACCTATAGAGTGGTGAGCGTGCTGACCGTGCTGCACCAAGACTGGCTGAACGGCAAGGAGTACAAGTGCAAAGTGAGCAACAAGGGCCTCCCCTCCTCCATCGAGAAAACCATCTCCAAGGCCAAGGGACAGCCTAGAGAGCCCCAAGTGTATACACTGCCCCCCAGCCAAGAGGAGATGACCAAGAACCAAGTGTCTCTGACATGTCTGGTGAAGGGCTTCTACCCCAGCGACATCGCTGTGGAGTGGGAGAGCAACGGCCAGCCCGAAAACAACTATAAGACCACCCCCCCCGTGCTGGACTCCGATGGCAGCTTCTTTCTGTACTCCAGACTGACCGTGGACAAAAGCAGATGGCAAGAGGGCAACGTGTTTAGC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TACCCAGAAGTCCCTCTCTCTGAGCCTCGGCAAGTGA。
6.2 慢病毒感染
病毒包装前24 h,准备摇瓶,将293F细胞密度调整到1.0×106/mL,每瓶60 mL,将摇瓶置于37℃、5% CO2、120 rpm摇床上培养,备用。
制备转染试剂/DNA复合物:取7.5 mL 293F培养基至15 mL离心管,加入40 µg包含C3-H10核酸序列的目的质粒(Lenti-GOI),80 µg辅助质粒,移液枪上下吹打充分混匀后,加入360 µL转染试剂,立即用1 mL移液器上下吹打混匀,室温下静置10 min(不超过15 min)
将转染试剂/DNA复合物逐滴加入到前一天准备好的细胞中,边加边晃动摇瓶,充分混匀后将摇瓶置于37℃、5% CO2、120 rpm摇床上培养。
离心结束后收集上清,并用0.45 µm针头滤器过滤至病毒离心管中,45000×g、4℃、离心90 min。
离心结束后,将病毒离心管表面消毒后轻轻移入生物安全柜内,标记好沉淀位置,倒掉上清,并使用移液器将残余上清去除干净,用1 mL PBS重悬沉淀,并分装至病毒分装管中,每管100 µL。贴上标签,标签上写好病毒名称,体积,lot等信息。
6.3 慢病毒滴度检测
将293T细胞接种24孔板,过夜培养后,分别加入20 µL病毒原液、稀释10倍病毒液、稀释100倍病毒液,继续培养24 h,24 h后更换新鲜培养基,连续培养9 d后,收获细胞,试剂盒(购自Thermo,货号为K0721)提取基因组DNA,用ddH2O调整质粒模板拷贝数,标曲范围为1×109-1×103,检测引物由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按照PCR预混液将2×PCRMix(购自Applied Biosystems,货号为A25742)、引物、DNA、PCR水(购自Thermo,货号R0582)混匀后加入相应的PCR反应孔中,进行PCR反应。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病毒的滴度。
慢病毒滴度=[细胞数×拷贝数/病毒体积(mL)]×稀释倍数。
病毒滴度检测结果见图12,无论病毒是原倍还是稀释10倍、100倍,病毒滴度在1.8E+7-2.2E+7之间,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慢病毒滴度为2.75E+7TU/mL。
6.4 基因修饰干细胞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含有C3-H10核酸序列的慢病毒,按照MOI=10加入已培养且融合度达70-80%的间充质干细胞(使用酶解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经传代扩增纯化得到P2代间充质干细胞,即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经37℃、CO2培养,待细胞密度达100%后,传代,成功得到感染IL-17Nb (即1-C3-3-H10,以下简称C3-H10)的间充质干细胞IL-17Nb-MSC(或称为:C3-H10-MSC)。
6.5 慢病毒感染效率检测
采用MOI试剂盒(厂家:System Biosciences,货号:LV961A-1)进行检测,该试剂盒通过检测转导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内源性保守取结构(UCR1)和慢病毒载体中特异性WPRE元件的比例以及试剂盒中自带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进而可以确定慢病毒颗粒的转导复数(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将上述获得的C3-H10-MSC及正常间充质干细胞(即普通的、未经慢病毒感染的间充质干细胞,以下简称hUC-MSC)按照50000 cell/孔接种24孔板,24 h后,提取样本DNA,经PCR得到各样本的CT值,依据标准曲线线性方程计算,得出各样本的MOI值,结果如图13所示,hUC-MSC的值为0,而IL-17Nb-MSC的MOI值为10.93±0.67,与理论MOI值接近,表明C3-H10慢病毒成功感染了间充质干细胞。
实施例7 C3-H10基因修饰干细胞(C3-H10-MSC)制备和感染效率检测
将实施例6获得的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C3-H10-MSC)和正常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分别按1×104/cm2培养至T25细胞培养瓶,培养液为DMEM/F12(含10%胎牛血清),待细胞密度达80-90%,加入转运抑制剂(购自BD,货号为555029),经过固定、洗涤、染色FITC-Protein A(购自BOSTER,货号为BA1120)后,上机,检测间充质干细胞FITC通道信号(图14),发现C3-H10-MSC在FITC通道信号阳性率超过60%,而正常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FITC通道没有信号,表明C3-H10慢病毒可成功感染间充质干细胞,感染率达到60%以上。
实施例8免疫荧光法观察IL-17Nb的表达情况
将实施例6中获得的C3-H10-MSC和hUC-MSC,分别以7×104/孔接种24孔板,37℃、5% CO2培养过夜,细胞密度达50%-70%后,4%组织细胞固定液(厂家:索莱宝,货号:P1110)固定,PBS洗涤3次后,使用含2%BSA(厂家:欣博盛,货号:NBS-BSA.100)和0.3% TritonX-100(厂家:Sigma,货号:B900502)的封闭液室温封闭1h后,孵育一抗Protein A(厂家:Boster,货号:BA1120)4℃避光过夜,弃抗体后,加入DAPI溶液(厂家:索莱宝,货号:C0060),常温孵育10 min,荧光显微镜拍照,结果如图15所示,C3-H10-MSC在细胞质中有绿色荧光,而hUC-MSC则没有绿色荧光。
实施例9 ELISA法检测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IgG4的表达
将实施例6获得的C3-H10-MSC、hUC-MSC分别按1×104/cm2培养至T25细胞培养瓶,培养液为DMEM/F12(含10%胎牛血清),培养72小时后收获细胞培养上清,分装冻存,用于后续检测。
采用invitrogen公司Human IgG4 ELISA Kit(厂家:Thermo,货号:BMS2095)用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即C3-H10-MSC和hUC-MSC的培养上清)中分泌的融合蛋白IgG4含量。该试剂盒采用人IgG4固相夹心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匹配抗体对之间结合的靶标量。IgG4特异性抗体已预先包被在酶标板中,然后将细胞上清液样品、标准品或对照加入这些孔中并与固定(捕获)抗体结合,通过添加二抗形成夹心结构,添加底物溶液与酶-抗体-靶标复合物反应以产生可测量的信号。该信号的强度与原始样本中存在的目标浓度成正比。
将上述细胞培养上清加入IgG4 ELISA试剂盒,检测融合蛋白中IgG4蛋白含量(细胞培养液稀释20倍后检测),结果发现,C3-H10-MSC高表达IgG4,表达量高达7976.67±1414.21 ng/mL,而hUC-MSC不表达IgG4(图16)。
实施例10 IL-17Nb抗体含量检测
采用IL-17A蛋白结合实验检测IL-17A纳米抗体表达情况,将终浓度为2 µg/mL的IL-17A蛋白(由实施例1获得)包被酶标板4℃过夜,BSA封闭后,检测实施例9中获得的细胞培养上清(即C3-H10-MSC和hUC-MSC的培养上清)。标准品为C3-H10融合蛋白(由实施例2获得),标准曲线浓度范围0-250 ng/mL,标准品加入相应的孔中,样品孔加入所述细胞培养上清(10倍稀释)孵育1 h,然后用HRP标记的Protein A抗体(购自博士德,货号BA1080)作为酶标抗体孵育1 h,最后加入TMB避光显色20 min,终止后酶标仪检测各孔OD450nm值。实验结果如图17显示,通过IL-17A结合实验,可以确定C3-H10-MSC高表达IL-17Nb,浓度为2612.33±157.09 ng/mL,表明C3-H10-MSC表达的IL-17Nb可以与IL-17A结合,而hUC-MSC则不表达IL-17Nb。
实施例11 IL-17Nb阻断IL-17A与IL-17RA结合能力的检测
采用IL-17A[Biotinylated] : IL-17RA Inhibitor Screening ELISA Kit(ACROBiosystems,货号EP-139)试剂盒检测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阻断IL-17A/IL-17RA结合的能力。该试剂盒包被IL-17RA,以抗IL-17A的中和抗体为标准品,阻断IL-17RA与生物素化的IL-17A结合,通过检测OD450nm值判断阻断能力的强弱,阻断IL-17A/IL17RA结合能力越强,OD450nm值越低,阻断能力与OD450nm值成反比关系,标准曲线如图18显示。取实施例9获得的细胞上清,通过ACRO Biosystems的试剂盒检测上清中IL-17Nb阻断IL-17A/IL17RA结合的能力。
采用以下公式对IL-17A/IL17RA结合抑制率计算:
结合抑制率(%)=[OD450(Positive孔)-OD450(样品孔)]/OD450(Positive孔)×100%。
将所有样品进行5倍稀释后检测,结果如图19显示,hUC-MSC细胞无法阻断IL-17A/IL17RA的结合,而C3-H10-MSC细胞分泌的IL-17Nb可以阻断IL-17A/IL17RA的结合,稀释5倍后抑制率高达58%。
实施例12干细胞稳定性研究
根据实施例11获得的结果,将实施例6中获得的C3-H10-MSC及hUC-MSC以1×104/cm2接种24孔板,分别接种8孔和16孔,过夜培养后,随机选择8孔hUC-MSC更换含终浓度为1500 ng/mL的C3-H10重组蛋白(即1-C3-3-H10串联抗体,以下简称C3-H10,由实施例2制备)的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分别在培养24 h、48 h、72 h和96 h收获上清,按照实施例10的方法检测上清中IL-17Nb的含量。结果如图20所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从24 h到96 h,hUC-MSC(+C3-H10) 组检测的IL-17Nb含量从1393±108 ng/mL降到了1042±48 ng/mL,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降低,而C3-H10-MSC可以稳定的表达IL-17Nb,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L-17Nb的浓度逐渐增多,由24 h的918±36 ng/mL到96 h的4993±128 ng/mL。在24 h,hUC-MSC (+C3-H10)与C3-H10-MSC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72 h和96 h时,hUC-MSC (+C3-H10)与C3-H10-MSC两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C3-H10-MSC可以稳定、持续的表达分泌IL-17Nb,因此,C3-H10-MSC表达IL-17Nb的稳定性显著优于C3-H10重组蛋白。
实施例13 C3-H10-MSC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采用B-hIL17A转基因小鼠(百奥赛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 No.110053)通过胶原诱导法进行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构建。RA模型组动物在起始日(Day1)通过尾根皮内注射接种100 μg牛II型胶原蛋白(CII,Chondrex公司)和包含200 μg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弗氏完全佐剂(CFA,Chondrex公司)的乳化剂进行初始免疫,初始免疫后第21天(Day21)接种CII和弗氏不完全佐剂(IFA)的乳化剂进行加强免疫。初次免疫后22天(Day22)将成模的RA小鼠(成模标准:临床评分≥2)随机分成4组:MSC治疗组、阳性抗体治疗组、C3-H10-MSC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并在分组当天分别尾静脉注射hUC-MSC(2×106/只)、阳性抗体Ixekizumab(1 mg/kg)和C3-H10-MSC(2×106/只)。从第20天(Day20)到实验终点(Day42),每隔一天评估一次体重、足爪厚度和临床评分,共23天。所有动物在实验终点(Day42)安乐死动物,取关节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染色及评分。
临床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三组H&E染色四肢的代表性图像均由2名实验人员员采用双盲法独立评分,单项评分范围为0-5分,总分为20分,H&E染色评分标准如下所示:
(1)炎细胞浸润:0分,无炎性细胞浸润;1分,少量炎细胞浸润;2分,轻度炎细胞浸润;3分,中度炎细胞浸润;4分,重度炎细胞浸润;5分,极重度炎细胞浸润。
(2)血管翳形成:0分,无血管翳;1分,少数血管翳形成;2分,轻度血管翳形成(累及少于1/4的掌趾关节);3分,中度血管翳形成(累及1/4-1/2的掌趾关节);4分,重度血管翳形成(累及1/2-3/4的掌趾关节);5分,极重度血管翳形成(累及大于3/4的掌趾关节)。
(3)软骨侵蚀:0分,无软骨侵蚀;1分,轻微软骨侵蚀;2分,轻度软骨侵蚀(表浅或局灶性的软骨细胞减少及胶原破坏);3分,中度软骨侵蚀(多灶性或深及软骨层1/2的软骨细胞减少及胶原破坏);4分,重度软骨侵蚀(累及软骨面1/2以上深度,一个或多个跗关节软骨面完全破坏);5分,极重度软骨侵蚀(严重的软骨细胞减少及胶原破坏,深至潮线)。
(4)骨质破坏:0分,无骨质破坏;1分,轻微骨质破坏,低倍镜下不明显;2分,轻度骨质破坏(累及少于1/4的掌趾关节);3分,中度骨质破坏,明显的骨小梁及骨皮质吸收,但未及骨皮质全层(累及1/4-1/2的掌趾关节);4分,重度的骨质破坏,局部累及骨皮质全层,骨皮质变形,骨小梁吸收(累及1/2-3/4的掌趾关节);5分,极重度骨质破坏,累及骨皮质全层,骨皮质变形,骨小梁吸收(累及大于3/4的掌趾关节)。
动物体重结果显示,加强免疫(D21)开始模型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MSC治疗和C3-H10-MSC治疗组均可恢复小鼠体重,而阳性抗体组恢复小鼠体重不明显;试验终点C3-H10-MSC治疗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阳性抗体组(图21)。
动物足爪厚度结果显示,加强免疫(D21)后小鼠足爪迅速肿胀,而静脉注射hUC-MSC、阳性抗体Ixekizumab和C3-H10-MSC后,小鼠足爪厚度显著降低,其中C3-H10-MSC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阳性抗体Ixekizumab(图22)。
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模型小鼠组织炎细胞浸润、关节滑膜炎和/或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破坏,关节腔消失,骨组织融合(图23);而经治疗后发现,小鼠病理组织评分显著下降,其中C3-H10-MSC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阳性抗体Ixekizumab(图23-图24)。
本发明还尝试将C3-H10-MSC用于治疗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在相应的动物模型中均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与上述在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中的验证结果相似,不论在体重恢复、足爪厚度降低、病理评分、皮肤临床评分以及细胞因子的含量下调等各项指标中,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抗体依奇珠单抗(Ixekizumab)。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28)

1. 一种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
(1)第一抗体,所述的第一抗体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和
(2)第二抗体,所述的第二抗体包含特异性识别IL-17A的单域抗体;
所述的第一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 1-3所示的HCDR1、HCDR2、HCDR3;和/或;与SEQID NO: 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的第二抗体包含序列如SEQ ID NO: 4-6所示的HCDR4、HCDR5、HCDR6;和/或;与SEQID NO: 4-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序列一致性的氨基酸序列。
2.一种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
1)第一蛋白,所述的第一蛋白的结构如FR1-HCDR1-FR2-HCDR2-FR3-HCDR3-FR4所示;
2)第二蛋白,所述的第二蛋白的结构如FR5-HCDR4-FR6-HCDR5-FR7-HCDR6-FR8所示;
所述HCDR1-HCDR6选自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1-6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FR1-FR8选自SEQ ID NO: 7-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7-14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蛋白的序列包含如SEQ ID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所述的第二蛋白的序列包含如SEQ ID NO: 1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一种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融合蛋白;
所述的融合蛋白包含结构为FR1-HCDR1-FR2-HCDR2-FR3-HCDR3-FR4-linker-FR5-HCDR4-FR6-HCDR5-FR7-HCDR6-FR8的氨基酸序列;
HCDR1-HCDR6选自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1-6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FR1-FR8选自SEQ ID NO: 7-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 7-14相比具有1、2、3、4或5个氨基酸差异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linker为富含Gly和Ser的组合的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含Gly和Ser的组合的肽为例如由重复的GGGGS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序列。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HCDR1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2具有如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3具有如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4具有如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5具有如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HCDR6具有如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包含、表达和/或分泌能够延长所述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第一蛋白、第二蛋白或融合蛋白在体内半衰期的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蛋白或其功能片段选自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血清白蛋白、白蛋白结合多肽、前白蛋白、羧基末端肽、弹性蛋白样多肽、His标签、GST标签、MBP标签、FLAG标签和SUMO标签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为人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免疫球蛋白Fc结构域为人IgG1的Fc结构域。
12. 一种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包含:
ⅰ)第一核酸分子;和
ⅱ)第二核酸分子;
所述第一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1-6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第二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7-14的核苷酸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包含:
所述第一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19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第二核酸分子包含编码SEQ ID NO: 20的核苷酸序列。
14. 一种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细胞包含:编码SEQ ID NO: 18的核苷酸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选自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皮肤干细胞或肌肉干细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干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细胞分离自脐带血、脐带、胎盘、脂肪组织、皮肤、神经组织、骨髓或胚胎。
18.一种细胞培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物经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细胞培养获得。
19.一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经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提取获得。
2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或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提取物。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22.一种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20-21中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23.一种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核酸分子通过病毒转染、脂质体转染、电转移、基因编辑或mRNA转染导入干细胞。
24.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20-2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或肿瘤中的用途。
25.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权利要求21所述的提取物或权利要求20-2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或肿瘤的诊断产品中的用途。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白塞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硬皮病、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主动脉炎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脊椎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卡斯尔曼病、干燥综合征、成人斯蒂尔病、血管炎、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过敏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大血管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Cogan综合征、RS3PE综合征、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纤维肌痛、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嗜酸性筋膜炎、IgG4相关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巴塞杜病、桥本病、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特发性艾迪生病、I型糖尿病、缓慢进展型I型糖尿病、局灶性硬皮病、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线性IgA大疱性皮肤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斑秃、白斑病、寻常型白斑病、视神经脊髓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结节病、巨细胞动脉炎、肌萎缩侧索硬化、原田病、自身免疫性视神经病、特发性无精子症、习惯性流产、炎症性肠病、乳糜泻、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哮喘、慢性荨麻疹移植免疫、家族性地中海热、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扩张型心肌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或包涵体肌炎。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包括基底细胞癌、胆管癌、膀胱癌、骨癌、乳腺癌、腹膜癌、宫颈癌、胆管癌、绒毛膜癌、结直肠癌、结缔组织癌、消化系统癌症、子宫内膜癌、食道癌、眼癌、头颈癌、胃癌、胶质母细胞瘤、肝癌、肾癌、喉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口腔癌、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直肠癌、呼吸系统癌、唾液腺癌、肉瘤、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睾丸癌、甲状腺癌、子宫癌、泌尿系统癌症、B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或慢性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28.一种用于非诊断目的的体外检测样品中的IL-17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权利要求1-17中任一所述的干细胞、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细胞培养物或权利要求19所述的提取物与待测样品相接触;
D2: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
D3:判读结果。
CN202410276789.7A 2024-03-12 2024-03-12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Pending CN117866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76789.7A CN117866903A (zh) 2024-03-12 2024-03-12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76789.7A CN117866903A (zh) 2024-03-12 2024-03-12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6903A true CN117866903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7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76789.7A Pending CN117866903A (zh) 2024-03-12 2024-03-12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69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786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制药用途和诊断用途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6219A1 (en) * 2011-05-05 2012-11-22 Ablynx Nv Amino acid sequences directed against il-17a, il-17f and/or il17-a/f and polypeptides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160075769A1 (en) * 2013-04-29 2016-03-17 Agrosavfe N.V. Agrochem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tibodies binding to sphingolipids
CN109311999A (zh) * 2015-08-11 2019-02-05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结构域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34692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cld18a2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CN112424224A (zh) * 2018-05-30 2021-02-26 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抗白细胞介素-17a抗体、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3040133A (zh) * 2021-03-22 2021-06-29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作为干细胞来源的脐带/胎盘组织采集试剂盒及方法
WO2022224203A1 (en) * 2021-04-22 2022-10-2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tibodies that bind sars-cov-2 spike protein
TW202345903A (zh) * 2022-04-22 2023-12-01 瑞士商月湖免疫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在對使用抗il 17a/f奈米抗體的治療有反應的個體中達到安全且持續的控制il 17依賴型病狀的方法
CN117843803A (zh) * 2023-12-29 2024-04-09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新型串联单域抗体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17860786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制药用途和诊断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6219A1 (en) * 2011-05-05 2012-11-22 Ablynx Nv Amino acid sequences directed against il-17a, il-17f and/or il17-a/f and polypeptide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717618A (zh) * 2011-05-05 2014-04-0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il-17a,il-17f和/或il17-a/f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包含其的多肽
CN107098971A (zh) * 2011-05-05 2017-08-29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抗il‑17a,il‑17f和/或il17‑a/f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包含其的多肽
US20160075769A1 (en) * 2013-04-29 2016-03-17 Agrosavfe N.V. Agrochem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tibodies binding to sphingolipids
CN109311999A (zh) * 2015-08-11 2019-02-05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单结构域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24224A (zh) * 2018-05-30 2021-02-26 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抗白细胞介素-17a抗体、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434692A (zh) * 2019-01-15 2020-07-21 浙江道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抗cld18a2纳米抗体及其应用
CN113040133A (zh) * 2021-03-22 2021-06-29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作为干细胞来源的脐带/胎盘组织采集试剂盒及方法
WO2022224203A1 (en) * 2021-04-22 2022-10-2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ntibodies that bind sars-cov-2 spike protein
TW202345903A (zh) * 2022-04-22 2023-12-01 瑞士商月湖免疫治療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在對使用抗il 17a/f奈米抗體的治療有反應的個體中達到安全且持續的控制il 17依賴型病狀的方法
CN117843803A (zh) * 2023-12-29 2024-04-09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新型串联单域抗体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17860786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制药用途和诊断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LENA IZNARDO等: "Dual inhibition of IL-17A and IL-17F in psoriatic disease",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CHRONIC DISEASE, vol. 12, 31 December 2021 (2021-12-31), pages 1 - 16 *
KIM A PAPP MD等: "IL17A/F nanobody sonelokimab in patients with plaque psoriasis: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b study", THE LANCET, vol. 397, no. 10284, 31 December 2021 (2021-12-31), pages 1564 - 1575, XP086550194, DOI: 10.1016/S0140-6736(21)00440-2 *
KUO, C.-L.等: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 partial [Vicugna pacos]", GENBANK, 1 July 2009 (2009-07-01), pages 73865 *
SUNIL DOGRA等: "Biological treatment for erythrodermic psoriasis",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vol. 22, no. 12, 28 September 2022 (2022-09-28), pages 1531 - 1543 *
敖正宏等: "纳米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vol. 40, 31 January 2024 (2024-01-31), pages 178 - 184 *
李欣等: "IL-17信号通路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vol. 16, no. 6, 31 December 2021 (2021-12-31), pages 546 - 552 *
赵伟: "基于Snoopligase制备抗TNFα和IL17A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辑, no. 2022, 15 January 2021 (2021-01-15), pages 016 - 196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786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北京贝来药业有限公司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制药用途和诊断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23793A1 (en) Anti-pd-l1 nanobody and use thereof
JP2021502407A (ja) 4−1bb抗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と使用
JP2022513383A (ja) 二重特異性抗体及びその作製方法と使用
JP6865826B2 (ja) インターロイキン17aを標的とする抗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応用
US20220332829A1 (en) Anti-b7-h3 antibody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N117866903A (zh) 单域抗体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用途
CN117860786A (zh)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的制药用途和诊断用途
IL303443A (en)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LAG-3 and its antigen-binding fragment, and their use
KR20220137723A (ko) 항-cd3 및 항-cd123 이중 특이성 항체 및 이의 용도
CN117843803A (zh) 新型串联单域抗体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17820479A (zh) 抗il-17a的新型纳米抗体
CN117820478A (zh) 纳米抗体的串联分子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用途
CN117866904A (zh) 基于单域抗体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对于多种的疾病的制药用途
CN109879966B (zh) 基于鼠源cd19抗体的人源化设计及表达验证
WO2023125888A1 (zh) 一种gprc5d抗体及其应用
WO2023280297A1 (zh) Cd19抗体及其应用
TW202241955A (zh) Garp蛋白抗體及其應用
CN109593134B (zh) 抗cd20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剂
CN117866905A (zh) 基于纳米抗体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
CN114591432B (zh) 抗TNFα的单域抗体及其用途
CN114478777B (zh) 针对gpa33的单域抗体及其衍生蛋白和应用
CN117843779A (zh) 抗体、核酸、药物制剂和炎性疾病治疗方法
JP7466930B2 (ja) 抗cd137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US20230159652A1 (en) Transferrin receptor 1 targeting for carcinogenesis prevention
WO2024103251A1 (zh) 抗afp/hla02 tcr样抗体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