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8213A -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8213A
CN117858213A CN202410174561.7A CN202410174561A CN117858213A CN 117858213 A CN117858213 A CN 117858213A CN 202410174561 A CN202410174561 A CN 202410174561A CN 117858213 A CN117858213 A CN 117858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ll
multicast service
network device
cell discontin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45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宝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45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8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8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8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在多播业务场景实现连接态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从而节约网络设备的功耗。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网络通信的普及与应用,绿色通信(greencommunications)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绿色通信旨在降低通信系统的功耗,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以及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如何降低通信设备的功耗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相关的通信方法中,多播业务场景下的网络设备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数据。网络设备一直开启下行链路以便于发送数据,持续地消耗功耗,导致功耗消耗大。
发明内容
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并将指示该配置的第一信息发送至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以使得终端设备同步该配置。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在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网络设备向处于连接态(connected)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cell)非连续机制。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表示终端设备和基站、基站和核心网都为终端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可以在随时进行数据传输。多播业务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业务,在多播业务场景,网络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数据。另外,前文所言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和小区非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机制和/或小区(cell)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其中,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方面的激活(active)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发送多播业务数据。当处于数据发送的非激活期,网络设备不发送多播业务数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接收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当处于数据接收的非激活期时,网络设备不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网络设备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一信息,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基于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与多播业务相关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在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并不是说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每个激活期内,网络设备都向终端设备发送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其所描述的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刻,包含于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并不是说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每个激活期内,网络设备都接收终端设备发送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其所描述的是,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的时刻,包含于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而是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反馈信息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为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pattern),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周期模式包括周期、偏移量(offset)等用于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参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NAS)层消息、或者物理层(physical layer)消息。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中,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情况下,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是说,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前提,是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意味着在多播业务场景中,终端设备会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数据进行反馈,以确保多播业务顺利进行。在这种场景下,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才有意义。
本申请中,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前提下,才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确保网络设备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是有意义的,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可以对每个多播业务单独进行配置,也可以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另外,在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的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配置的同步,降低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节约了网络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更新。该更新包括网络设备新增小区非连续机制、删减小区非连续机制、或者对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更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其中,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发送多播业务数据。当处于数据发送的非激活期,网络设备不发送多播业务数据。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在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多播业务数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接收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当处于数据接收的非激活期时,网络设备不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在数据接收的激活期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一信息,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基于小区非连续机制传输与多播业务相关的数据。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在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第一多播业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第一多播业务数据”,并不是说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每个激活期内,终端设备能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其所描述的是,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并不是说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每个激活期内,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其所描述的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不需要持续打开接收机为接收数据做准备,而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好接收准备即可,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激活期内,才进行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周期模式包括周期、偏移量等用于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那么基于第一信息,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包括:基于索引值对应的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中,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可以对每个多播业务单独进行配置,也可以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另外,在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的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配置的同步,降低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节约了网络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信息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更新。该更新包括网络设备新增小区非连续机制、删减小区非连续机制、或者对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更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NAS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情况下,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本方面所示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如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基于第一信息,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基于索引值对应的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RRC消息、NAS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本方面所示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如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存储指令,当存储在存储器上的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保存有指令,当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五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与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减少网络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专有名词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
1.多播(multicast)。
多播是一种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是指多播源(一台或者多台主机)同时将相同的数据发送到多台主机。多播中的基础概念为“组”,前面所说的多台主机可以理解为一个多播组(multicast group),一个多播组时一组期望接收特定数据流的接收者,多播组中的每一个节点可以称为多播组成员(multicast group member)。需要说明的是,多播组并没有物理或者地理的边界,组内的主机可以位于互联网或者专用网络的任何地方。
2.连接态终端。
根据网元间连接关系的不同,终端设备包括连接态、空闲态和去激活态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当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对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和核心网均是可见的。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和基站、基站和核心网之间都为终端设备建立了连接,可以随时进行数据传输。
下面,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图1示出的是一种可能的、非限制性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100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200。RAN 100包括RAN节点110、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121通过无线的方式与RAN节点110相连。RAN节点110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200连接。核心网200中的核心网设备与RAN 100中的RAN节点110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核心网逻辑功能和无线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同一个物理设备,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RAN 100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例如,4G、5G移动通信系统、或面向未来的演进系统(例如6G移动通信系统)。RAN 100还可以是开放式接入网(open RAN,O-RAN或ORAN)、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RAN 100还可以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
RAN节点110,也即网络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RAN实体或接入节点等,是构成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用以帮助终端实现无线接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RAN节点110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RAN节点110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或室内站、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或者是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RAN节点110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RAN节点110功能的逻辑节点、逻辑模块或软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121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的设备形态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即终端设备121和终端设备122。另外,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也可以通过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来实现,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功能的逻辑节点、逻辑模块或软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对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RAN 100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RAN节点、更多或者更少数量的终端设备。多个RAN节点的类型可以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均不相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RAN 100中还可以包括其它RAN节点,例如,无线中继设备和/或无线回传设备(图 1中未示出)等。
本申请中“向…(例如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目的端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接收来自…(例如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源端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直接或间接的从终端设备接收信息。信息在信息发送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可能会被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格式变化等,但目的端可以理解来自源端的有效信息。本申请中类似的表述可以做类似的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201.网络设备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对于连接态终端已经在前文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下文所言的终端设备均表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概括为小区非连续机制。下面结合图3,对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说明。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T2表示小区非连续机制定义的一个周期,该周期包括的两个区间,T1表示激活期,T1之外的部分表示非激活期。其中,激活期又称为持续时段(on durationtime),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处于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与多播业务相关的数据传输。
具体来说,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多播业务数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于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有多种可能,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具体来说,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配置,确保基于第一信息的定义,与网络设备进行与多播业务相关的数据传输。
其中,周期模式也可以称为周期图样,包括了用于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参数,例如周期、偏移量、激活期时长、非激活期时长等。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周期模式包括周期100ms,偏移量5ms,激活期时长40ms。表示,从第5ms开始进入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该机制定义的一个周期时长为100ms,在一个周期内前40ms为激活期,后60ms为非激活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索引值对应的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已经配置了三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对应的标识号分别为cell DTX-1、cell DTX-2、cell DRX-1。并且这三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已经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了同步,也即网络设备已经将这三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告知终端设备,并且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进行相关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这三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进行。
在该示例中,假设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包括标识号cell DTX-1,也即索引值为cell DTX-1。也就表示网络设备在与终端设备进行多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cell DTX-1对应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进行。
在该示例中,假设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包括标识号cell DRX-1,表示网络设备在与终端设备进行多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cell DRX-1对应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进行。
示例性的,假设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同步了三套小区非连续机制,标识号分别为cell DTX-1、cell DTX-2、cell DRX-1。如果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的索引值为cell DRX-2,终端设备在此之前并没有收到cell DRX-2对应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相关信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在该请求中携带索引值cell DRX-2,以获取该索引值对应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响应该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cell DRX-2对应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相关信息,以实现该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同步。之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进行多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cell DRX-2对应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标识号只是一种可能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标识作为索引值,只要能够唯一识别一个小区非连续机制即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携带第一信息的消息有多种可能,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中,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一个多播业务,也就意味着每个第一信息关联一个组标识,该组标识用于指示与网络设备进行该多播业务的终端设备。其中,组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识别号(group commo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G-RNTI)、或者临时移动群组标识(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fier,TMGI)。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多个多播业务,也就意味着每个第一信息关联多个组标识。这里所说的多个多播业务,也可以是所有的多播业务。
在本申请中,可以对每个多播业务单独进行配置,也可以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另外,在多个多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的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配置的同步,降低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节约了网络资源。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网络设备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一信息,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基于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与多播业务相关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在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进行多播业务数据的传输。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2.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并不是说在每个第一激活器内,网络设备都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终端设备才期待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
综上所示,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3.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并不是说每个第二激活期内,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也就意味着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对终端设备而言,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终端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网络设备才期待反馈信息的接收。
其中,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成功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并未接收到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有误等。
综上所示,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而是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为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激活期内,才进行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情况下,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是说,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前提,是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意味着在多播业务场景中,终端设备会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数据进行反馈,以确保多播业务顺利进行。在这种场景下,为网络设备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才有意义。
其中,多播业务反馈机制是指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多播业务数据后,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成功/未成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多播业务数据。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包括确认信息、或者纠错信息等。或者,反馈信息可以包含于重传请求,用于向网络设备请求重新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重传请求可以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等其他可以用于重传的请求。
本申请中,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前提下,才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确保网络设备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是有意义的,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可以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在此方案中,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对应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对应的周期不同,包括周期时长不同、周期时长相同但激活期的时长不同、周期部分重叠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具体实施,参见前文对步骤202和步骤203的有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后,还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更新。该更新包括网络设备新增小区非连续机制(例如对新的多播业务配置小区非连续机制)、删减小区非连续机制(例如删除已经传输完成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或者对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更新(例如修改非连续周期、修改激活期时长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设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0包括收发单元401,用于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RRC消息、NAS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400还包括处理单元402,用于在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情况下,为网络设备400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网络设备400,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详见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500处于连接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500包括收发单元501,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基于第一信息,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收发单元501,具体用于基于索引值对应的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含于RRC消息、NAS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终端设备500,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详见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600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以及总线604。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通信接口6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604连接。
处理器601是生成通信装置6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6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601存在。存储器602可以通过总线604与处理器601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6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602也可以和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603,用于通信装置600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
总线6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6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装置600的限定,除图6所示部件之外,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设备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指示计算设备执行上述插件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包含指令的,能够运行在计算设备上或被储存在任何可用介质中的软件或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插件处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端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所述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所述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配置多播业务反馈机制的情况下,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所述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所述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包括收发单元,用于:
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8、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8、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8、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410174561.7A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858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4561.7A CN11785821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4561.7A CN11785821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8213A true CN117858213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8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4561.7A Pending CN117858213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821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7468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67191A (zh) * 2023-02-16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830788A (zh) * 2023-04-28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20189A (zh) * 2020-10-22 2023-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20189A (zh) * 2020-10-22 2023-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17468A1 (zh) * 2021-04-13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367191A (zh) * 2023-02-16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830788A (zh) * 2023-04-28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503786A (ja) 情報を送信または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249405B2 (ja) V2xトラフィックに対応するための制御チャネル構造設計
CN117729618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1036910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1514585A (ja) 通信デバイス、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装置、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10971349A (zh) 一种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1103026A1 (zh) 在带宽部分上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1195359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确定分组的发送路径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284376A1 (zh) 一种多播业务修改通知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644101B (zh) 承载配置方法及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125433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858213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259898B (zh) 一种用于不连续接收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7858212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4731695A (zh) 业务冲突的解决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4340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EP3991509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4066901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4117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0689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3040370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used in communication nod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3131296A1 (zh) 一种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207653A1 (zh) 一种基于分组的侧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23109873A1 (zh) 终端设备能力上报的方法以及相关联的通信装置、介质和芯片
WO202400164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