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9618A -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9618A
CN117729618A CN202410174566.XA CN202410174566A CN117729618A CN 117729618 A CN117729618 A CN 117729618A CN 202410174566 A CN202410174566 A CN 202410174566A CN 117729618 A CN117729618 A CN 117729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ell
cell discontinuous
network devi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45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宝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45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9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9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网络通信的普及与应用,绿色通信(greencommunications)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绿色通信旨在降低通信系统的功耗,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以及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中,如何降低通信设备的功耗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相关的通信方法中,多播/广播业务场景下的网络设备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数据。网络设备一直开启下行链路以便于发送数据,持续地消耗功耗,导致功耗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在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为广播业务和/或多播业务配置小区非连续机制,并将指示该配置的第一信息或者第二信息发送给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以使得该终端设备同步配置。对网络设备而言,小区非连续机制,意味着在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广播业务和/或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
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非连接态包括去激活态、空闲态。处于去激活态的终端设备并未与基站建立连接,而基站和核心网之间为该终端设备建立了连接。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以及基站与核心网之间均没有为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其中,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cell)非连续发送机制(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ption,DRX)机制。多播业务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业务,在多播业务场景,网络设备向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数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方面的激活(active)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发送多播业务数据。当处于数据发送的非激活期,网络设备不发送多播业务数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接收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当处于数据接收的非激活期时,网络设备不接收针对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广播业务是一种点到所有点的通信业务,在广播业务场景中,网络设备向与之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相同的数据。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前文所言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传输的是广播业务相关的数据。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网络设备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多播业务和/或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和/或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基于小区非连续机制传输相关业务的数据。也就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配置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在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刻,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发送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刻,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而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发送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对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的时刻,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针对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反馈信息,而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该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第二反馈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的时刻,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而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广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发送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发送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当处于数据发送的非激活期,网络设备不发送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网络设备在接收数据方面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接收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当处于数据接收的非激活期时,网络设备不接收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数据;在数据接收的激活期,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类似的,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前文所言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传输的是广播业务的相关数据。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该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从而实现在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广播业务的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刻,或者说是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刻,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时刻,或者说是终端设备接收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时刻,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广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的时刻,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第二反馈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的时刻,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地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二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本申请中,第二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二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二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NAS)层消息、或者物理层(physical layer)消息。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中,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第二信息承载于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MBS controlchannel,MCCH)中。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
本申请中,既可以对每个多播/广播业务单独进行配置,也可以多个多播/多个广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另外,在多个多播/多个广播业务共用同一个配置的方案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就可以实现对多个多播业务/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配置的同步,降低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节约了网络资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第二信息承载于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
第三方面所示的网络设备,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如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第四方面所示的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前述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如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存储指令,当存储在存储器上的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保存有指令,当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
第五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示的有益效果与前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方法。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用于减少网络设备的功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专有名词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
1.多播(multicast)。
多播是一种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是指多播源(一台或者多台主机)同时将相同的数据发送到多台主机。多播中的基础概念为“组”,前面所说的多台主机可以理解为一个多播组(multicast group),一个多播组时一组期望接收特定数据流的接收者,多播组中的每一个节点可以称为多播组成员(multicast group member)。需要说明的是,多播组并没有物理或者地理的边界,组内的主机可以位于互联网或者专用网络的任何地方。
2.广播(broadcast)。
在广播的传输机制中,允许所有的网络主机利用同一个通信通道。在广播模式下,一个主机向其他所有主机传输数据包,这种方式被称为“全对全”。与组播传输不同,在多播方式中,没有必要进行组管理。
3.非连接态终端。
非连接态终端是指处于非激活态(inactive)或者空闲态(idle)的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处于非激活态时,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没有建立连接,但是基站和核心网之间为终端设备建立了通信连接。当有数据需要发送给终端设备时,基站会下发寻呼,终端设备收到后与基站建立连接,由非激活态转换为连接态。其中,非激活态也可以称为去激活态。
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以及基站和核心网之间均没有为该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有数据需要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由空闲态转换为连接态。
下面,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图1示出的是一种可能的、非限制性的系统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100和核心网(core network,CN)200。RAN 100包括RAN节点110、终端设备121、终端设备122和终端设备123。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121通过无线的方式与RAN节点110相连。RAN节点110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200连接。核心网200中的核心网设备与RAN 100中的RAN节点110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核心网逻辑功能和无线接入网逻辑功能的同一个物理设备,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RAN 100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例如,4G、5G移动通信系统、或面向未来的演进系统(例如6G移动通信系统)。RAN 100还可以是开放式接入网(open RAN,O-RAN或ORAN)、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RAN 100还可以是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
RAN节点110,也即网络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接入网设备,RAN实体或接入节点等,是构成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用以帮助终端实现无线接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RAN节点110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RAN节点110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或室内站、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或者是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RAN节点110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RAN节点110功能的逻辑节点、逻辑模块或软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121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的设备形态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即终端设备121、终端设备122和终端设备123。另外,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也可以通过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来实现,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功能的逻辑节点、逻辑模块或软件,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对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在实际应用中,RAN 100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RAN节点、更多或者更少数量的终端设备。多个RAN节点的类型可以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均不相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RAN 100中还可以包括其它RAN节点,例如,无线中继设备和/或无线回传设备(图 1中未示出)等。
本申请中“向…(例如终端设备)发送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目的端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直接或间接的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接收来自…(例如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理解为该信息的源端是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直接或间接的从终端设备接收信息。信息在信息发送的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可能会被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格式变化等,但目的端可以理解来自源端的有效信息。本申请中类似的表述可以做类似的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201.网络设备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应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对于非连接态终端已经在前文说明,此处不再赘述。下文所言的终端设备均表示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
第一信息指示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的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下面结合图3,对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说明。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示意图。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小区非连续周期,T2表示其中一个周期,该周期包括的两个区间:T1和T1之外的区间。其中,T1表示激活期,T1之外的部分表示非激活期。其中,激活期又称为持续时段(on duration time),当处于激活期时,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在该时期终端设备才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多播业务数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多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于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该时期终端设备才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多播业务的反馈信息。
类似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了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发送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广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在该时期终端设备才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广播业务数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了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数据的激活期和非激活期,当处于数据接收的激活期时,网络设备才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针对于广播业务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在该时期终端设备才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广播业务的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的内容有多种可能,下面以第一信息为例,对可能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具体来说,第一信息包括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进行相应的配置,确保基于第一信息的定义,与网络设备进行多播业务数据的传输。
其中,周期模式也可以称为周期图样,包括了用于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参数,例如周期、偏移量、激活期时长、非激活期时长等。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周期模式包括周期150ms,偏移量5ms,激活期时长80ms。表示,从第5ms开始进入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该机制定义的一个周期时长为150ms,在一个周期内前80ms为激活期,后70ms为非激活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索引值对应的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传输多播业务数据。
示例性的,假设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已经配置了两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对应的标识号分别为cell DTX-1、cell DRX-2。并且这两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已经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了同步,也即网络设备已经将这两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告知终端设备,并且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进行相关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这两套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进行。
在该示例中,假设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包括标识号cell DRX-2,也即第一索引值为cell DRX-2。也就表示网络设备在与终端设备进行多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cell DRX-2对应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非激活态终端在多播/广播业务场景下没有反馈机制,所以对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不需要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是说,在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网络设备才配置多播/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示例性的,假设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同步了两套小区非连续机制,标识号分别为cell DTX-1、cell DRX-1。如果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的索引值为cell DTX-2,终端设备在此之前并没有收到cell DTX-2对应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相关信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在该请求中携带索引值cell DTX-2,以获取该索引值对应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响应该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cell DTX-2对应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相关信息,以实现该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在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同步。之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进行多播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基于cell DTX-2对应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标识号只是一种可能的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标识作为索引值,只要能够唯一识别一个小区非连续机制即可,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信息与第一信息类似,也有多种可能。可选的,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可选的,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与第一信息类似,可以参见前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指示网络设备的配置,例如,均采用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的方式,也即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均包括所对应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周期模式,或者均包括用于索引已经配置的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机制的索引值。此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周期模式,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均可以单独定义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可以基于索引值复用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提升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在第一信息单独定义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信息获取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操作简单。在第一信息包括索引值的方案中,复用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不仅降低了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量节约带宽资源,还提升了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使用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携带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的消息有多种可能,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在多种类型的消息中,丰富了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第二信息承载于针对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一个多播业务,也就意味着每个第一信息关联一个组标识,该组标识用于指示与网络设备进行该多播业务的终端设备。其中,组标识可以是无线网络临时识别号(group commo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G-RNTI)、或者临时移动群组标识(temporary mobile group identifier,TMGI)。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对应多个多播业务,也就意味着每个第一信息关联多个组标识。这里所说的多个多播业务,也可以是所有的多播业务。
类似的,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第二信息对应一个广播业务,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广播业务对应一个业务标识,且不同广播业务的业务标识不同。第二信息对应多个广播业务,也就是说,有多个广播业务对应相同的业务标识。可选的,这多个广播业务可以是网络设备的所有广播业务。
基于以上说明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网络设备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多播业务和/或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从而实现在多播业务和/或广播业务场景下,网络设备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基于小区非连续机制传输相关业务的数据。也就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配置小区非连续机制,也就意味着网络设备在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传输相关数据时,并不需要持续传输,而是根据小区非连续机制的定义,在特定时间段内传输,从而节约了网络设备的功耗。
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进行多播业务数据的传输。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2.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并不是说在每个第一激活器内,网络设备都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终端设备才期待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而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发送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3.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并不是说每个第三激活期内,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对终端设备而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终端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网络设备才期待第一反馈信息的接收。
其中,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成功接收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并未接收到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有误等。其中,终端设备并未接收到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是指,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所包括的部分或者全部数据包没有被终端设备接收。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针对于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而是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还可以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其中,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对应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对应的周期不同,包括周期时长不同、周期时长相同但激活期的时长不同、周期部分重叠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前文对步骤202和步骤203的有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假设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与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周期相同。那么,在周期定义的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多播业务数据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4.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并不是说在每个第二激活器内,网络设备都向终端设备发送都要进行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传输。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时间,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网络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终端设备才期待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接收。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而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多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发送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设备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发送状态,从而降低网络设备的功耗。
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接收第一广播业务数据,使得终端设备的接收机制与网络设备的发送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接收,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步骤205.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第二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针对于第一广播业务数据的第二反馈信息”,并不是说在每个第四激活期内,终端设备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而是说,对于网络设备而言,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对终端设备而言,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的时间,包含于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
换言之,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只有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终端设备才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广播业务数据,网络设备才期待第二广播业务数据的接收。
其中,第二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成功接收第一广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并未接收到第一广播业务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有误等。其中,终端设备并未接收到第一广播业务数据是指,第一广播业务数据所包括的部分或者全部数据包没有被终端设备接收。
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并不是持续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而是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对网络设备而言,在广播业务的相关数据的接收阶段,网络设备是非连续地接收的,并不需要时刻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或者为数据接收做准备(例如开启数据接收的相关模块等),进一步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功耗。相应地,终端设备也不是持续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的发送机制与网络设备的接收机制相匹配。那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才进行第二反馈信息的发送,也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设备没有反馈机制,在此场景下,网络设备没有必要配置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也就是说,步骤203和步骤205所应用的非连接态终端不包括处于非激活态的终端,而是处于空闲态的终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还可以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其中,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对应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对应的周期不同,包括周期时长不同、周期时长相同但激活期的时长不同、周期部分重叠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前文对步骤204和步骤205的有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所对应的周期,与广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所对应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其中,对应的周期不同,包括周期时长不同、周期时长相同但激活期的时长不同、周期部分重叠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小区非连续机制所对应的周期,可以是一个业务单独使用的,也可以是多个业务共用的,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不同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对应的周期相同,意味着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不同的类型的数据。或者说,不同的小区非连续机制可以共用相同的周期。示例性的,假设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与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对应的周期相同,也就是说,前文所言的第一激活期与第二激活期实际上是用一个激活期。那么在该激活期内,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或第一广播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项。在该示例中,广播业务和多播业务共用相同的周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还通过在MCCH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指示网络设备的配置是否变更。具体来说,在针对多播业务和/或广播业务的MCCH的DCI中,包括1bit用于指示该MCCH指示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配置是否变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DCI,终端设备通过读取这1bit位的信息,确定网络设备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配置是否变更。在变更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进一步读取MCCH中的其他信息,并基于其他信息同步该变更,以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匹配。
其中,网络设备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配置变更,包括多种可能的情况,例如:网络设备新增小区非连续机制(例如对新的多播业务配置小区非连续机制)、删减小区非连续机制(例如删除已经传输完成的多播业务的小区非连续机制)、或者对已经配置的小区非连续机制进行更新(例如修改非连续周期、修改激活期时长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中,通过MCCH的DCI指示该MCCH指示的小区非连续机制的配置是否变更,能够避免终端设备不必要地更新相关配置,节约了终端设备的功耗。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设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通信装置400包括收发单元401。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400可以作为网络设备,实现以下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用于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第二反馈信息针对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通信装置400,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详见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400可以作为终端设备,实现以下操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一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多播业务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收发单元401,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广播业务数据。
通信装置400,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详见前文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也有多种可能,包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或者,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第二信息承载于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500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图1至图3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功能。
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信接口503以及总线504。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通信接口5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504连接。
处理器501是生成通信装置5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存储器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5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501存在。存储器502可以通过总线504与处理器501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5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502也可以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503,用于通信装置500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
总线5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5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装置500的限定,除图5所示部件之外,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设备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指示计算设备执行上述插件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包含指令的,能够运行在计算设备上或被储存在任何可用介质中的软件或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插件处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端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所述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所述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所述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一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定义的第二激活期内,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三激活期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多播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连接态包括空闲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定义的第四激活期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反馈信息针对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广播业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一周期模式,和/或,所述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三周期模式;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索引值,所述第一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一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的第二周期模式,和/或,所述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的第四周期模式;或者,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索引值,所述第二索引值用于索引所述网络设备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已经配置的第二连接态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或所述第二信息包含于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媒体访问控制层消息、或者物理层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承载于针对所述多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所述第二信息承载于所述广播业务的多播广播控制信道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多播业务,所述第二信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广播业务。
2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向处于非连接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非连接态,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多播业务的第一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一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所述第二信息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配置广播业务的第二小区非连续发送机制和/或第二小区非连续接收机制。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10、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10、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至10、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410174566.XA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729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4566.XA CN117729618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4566.XA CN117729618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9618A true CN117729618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4566.XA Pending CN117729618A (zh) 2024-02-07 2024-02-07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96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8212A (zh) * 2024-02-07 2024-04-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5084A1 (en) * 2012-12-27 2015-10-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80160398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BMS Configuration between eNBs for V2X Services
CN108293227A (zh) * 2016-06-30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多播业务的配置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15443667A (zh) * 2021-04-01 2022-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830788A (zh) * 2023-04-28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5084A1 (en) * 2012-12-27 2015-10-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8293227A (zh) * 2016-06-30 2018-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多播业务的配置方法和接收方法
US20180160398A1 (en) * 2016-12-02 2018-06-0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BMS Configuration between eNBs for V2X Services
CN115443667A (zh) * 2021-04-01 2022-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830788A (zh) * 2023-04-28 2023-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8212A (zh) * 2024-02-07 2024-04-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7007B (zh) 一种通信系统
JP2021503786A (ja) 情報を送信または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7729618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3581840A (zh) 一种脱网直通模式下组呼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4812053A (zh) D2d通信同步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
KR20230041066A (ko)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21103026A1 (zh) 在带宽部分上进行通信的方法
CN1141733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84376A1 (zh) 一种多播业务修改通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25433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858213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7858212A (zh) 通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63258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39901A (zh) 业务切换、指示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CN114071737A (zh) 发送信号的协商方法及网络侧节点
WO202104340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WO2024066901A1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0689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515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07653A1 (zh) 一种基于分组的侧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2843649B (zh) 一种确定业务承载方式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22237552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226937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482490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의 획득 유지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4117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