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7230A - 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7230A
CN117847230A CN202211211338.2A CN202211211338A CN117847230A CN 117847230 A CN117847230 A CN 117847230A CN 202211211338 A CN202211211338 A CN 202211211338A CN 117847230 A CN117847230 A CN 117847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pool
outlet
cor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1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建国
金奇斌
卢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13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72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1112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3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7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 F16K1/38Valve members of conical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52Means for additional adjustment of the rate of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0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spring-load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02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 F16K17/164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opening on surplus pressure on one side; closing on insufficient pressure on one side and remaining closed after return of the normal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2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preventing water-hammer or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电磁阀包括:阀体、磁芯组件、阀芯、第一弹性件,阀体包括阀本体、阀盖和阀座,阀本体、阀盖和阀座共同限定出阀腔,阀本体上形成有进口,阀座上形成有出口,进口与阀腔连通,阀本体和阀盖一体成型;磁芯组件设于阀盖的远离阀本体的一侧;阀芯设于阀腔内且位于出口和磁芯组件之间,阀芯可在磁芯组件的作用下封堵出口;第一弹性件设于阀体和阀芯之间,阀芯可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远离出口的方向移动以打开出口。由此,实现电磁阀打开和关闭的原理和结构简单,可以有利于电磁阀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同时,阀本体和阀盖为一体成型件,可以提高阀体的结构强度,降低电磁阀的装配成本,以使电磁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车辆内部的流体的控制一般通过电磁阀的通断控制例如空调系统的冷媒流量的控制开关,但是,现有技术中电磁阀的结构较为复杂,控制逻辑不够简要,且由于结构复杂导致电磁阀零部件多,装配复杂且装配成本高且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阀,零部件少,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简单,加工成本低,密封可靠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电磁阀包括:阀体、磁芯组件、阀芯、第一弹性件,所述阀体包括阀本体、阀盖和阀座,所述阀本体、阀盖和阀座共同限定出阀腔,所述阀本体上形成有进口,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阀本体和所述阀盖一体成型;所述磁芯组件设于所述阀盖的远离所述阀本体的一侧;所述阀芯设于所述阀腔内且位于所述出口和所述磁芯组件之间,所述阀芯可在所述磁芯组件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移动以封堵所述出口使得所述阀腔与所述出口的连通隔断;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之间,所述阀芯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所述出口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出口使得所述出口与所述阀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阀,在磁芯组件的作用下阀芯可以从连通位置移动到隔断位置,磁芯组件与阀芯止抵,在阀芯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第一弹性件可以带动阀芯上移实现阀芯与出口的分离,以使阀腔与出口的连通,实现电磁阀打开和关闭的原理和结构简单,可以有利于电磁阀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同时,阀本体和阀盖为一体成型件,可以提高阀体的结构强度和扭转刚度,便于提高阀体与阀芯的安装精度,简化电磁阀的装配工序,提高零部件的零整比,降低电磁阀的装配成本,以使电磁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提高电磁阀的装配效率和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芯组件包括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的套筒、位于套筒内的动铁芯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动铁芯在所述套筒内可相对于所述阀体移动;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阀芯之间设有推杆,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推杆且位于所述动铁芯和所述阀盖之间;所述阀本体和所述阀盖均为磁性件,所述阀本体和所述阀盖共同构造成静铁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常保持在所述连通位置;在所述阀芯从所述连通位置向所述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动铁芯在与静铁芯的磁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阀芯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移动,以封堵所述出口使得所述出口与所述阀腔的连通隔断;在所述阀芯从所述隔断位置复位至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弹力使得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弹力使得阀芯与所述出口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本体具有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远离所述阀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阀芯段配合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阀芯段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进口形成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本体的顶部敞开,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本体的顶部,所述阀盖包括阀盖本体和阀盖延伸部,所述阀盖本体上形成有与阀腔连通的阀盖通孔,所述阀盖延伸部与所述阀盖通孔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所述出口的方向延伸,所述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阀盖延伸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盖延伸部内设有阀盖限位筋,所述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阀盖限位筋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相连,所述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可分离地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头部与所述阀盖限位筋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内具有存储腔和第一流体通道,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流体通道,所述存储腔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阀芯从所述连通位置向所述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外部流体适于通过所述进口经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向所述存储腔,且所述推杆隔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存储腔的连通;在所述阀芯从所述隔断位置向所述连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与所述阀芯分离,且所述出口通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存储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腔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敞开;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至少一个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形成在所述阀芯的外侧壁和所述阀体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二流道位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通过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存储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沿从所述阀芯的邻近所述出口的一端朝向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从所述阀芯的邻近所述出口的一端朝向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底壁朝向远离所述阀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设有沿所述所述阀芯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阀芯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凸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筋的宽度小于所述阀芯的远离所述出口的所述一端的壁厚,所述第一凸筋的邻近所述阀芯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与所述阀芯的内壁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流道和多个所述第二流道分别沿所述阀芯的周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腔内设有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延伸的阀芯延伸部,所述阀芯延伸部内限定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贯穿所述延伸部的两端端面,所述阀芯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所述阀芯延伸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可分离地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延伸部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泄压件,所述泄压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泄压孔,当所述推杆与所述阀芯延伸部的所述另一端分离时所述存储腔通过所述泄压孔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件为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设在所述阀芯延伸部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泄压件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泄压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筋;或所述泄压件嵌设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为圆孔,所述泄压孔的直径为d,其中,所述d满足:0.4mm≤d≤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件为塑胶件或软胶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具有第一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形成为球面,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出口分离以使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出口止抵以隔断所述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的邻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朝向远离所述阀芯中心的方向、所述第二密封面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分离以使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与所述第二密封面止抵以隔断所述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本体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端敞开,所述阀座设在所述阀本体的所述一端,所述阀芯的适于与所述阀座止抵的表面形成为圆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包括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芯段和第二阀芯段,所述第二阀芯段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段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阀芯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阀芯段的横截面积以在所述第一阀芯段和所述第二阀芯段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台阶部止抵,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阀芯段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和/或所述第一弹性件为锥形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阀芯段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具有朝向所述阀芯延伸的第一阀座配合部,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的外周面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段的外周面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的外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具有沿所述阀芯的径向向外延伸的阀座延伸部,所述阀座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的远离所述阀芯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座延伸部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延伸部包括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座延伸部和第二阀座延伸部,所述第二阀座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的一侧,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配合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止抵,所述第二阀座延伸部与所述阀体的所述一端的端面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延伸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阀座配合部,所述第二阀座配合部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阀芯的轴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远离所述阀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阀芯段配合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阀芯段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进口形成在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的外周面具有沿所述本体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夹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本体与所述阀座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为回转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的至少与所述出口配合的部分设有软胶件。
本申请中,将阀本体与阀盖一体成型,不需要再阀本体与阀盖的连接处进行额外的密封,即减少了密封零部件的设置,降低装配工艺难度,同时密封可靠性高,防止了电磁阀中流体的泄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锥形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芯设有软胶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阀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体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泄压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磁阀;
10、阀体;11、阀腔;111、进口;112、出口;1121、第二密封面;12、阀本体;121、第一腔室;122、第二腔室;123、夹持面;124、支撑筋;13、阀座;131、第一阀座配合部;132、第二阀座配合部;1321、密封槽;1322、第一密封件;133、阀座延伸部;1331、第一阀座延伸部;1332、第二阀座延伸部;141、阀盖本体;1411、阀盖通孔;142、阀盖延伸部;1421、阀盖限位筋;
20、阀芯;21、存储腔;22、第一流体通道;23、第二流体通道;231、第一流道;232、第二流道;24、第一凸筋;25、阀芯延伸部;26、泄压件;261、泄压孔;262、第二凸筋;27、第一阀芯段;271、第一密封面;272、软胶件;28、第二阀芯段;29、台阶部;
30、第一弹性件;
40、磁芯组件;41、推杆;42、动铁芯;43、第二弹性件;44、罩体;
5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00,电磁阀100包括:阀体10、磁芯组件40、阀芯20、第一弹性件30。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阀体10包括阀本体、阀盖和阀座13,阀本体12、阀盖和阀座13共同限定出阀腔11,阀本体12上形成有进口111,阀座13上形成有出口112,进口111与阀腔11连通,阀本体12和阀盖一体成型;磁芯组件40设于阀盖的远离阀本体12的一侧,阀芯20设于阀腔11内且位于出口112和磁芯组件40之间,阀芯20可在磁芯组件40的作用下朝向出口112的方向移动以封堵出口112使得阀腔11与出口112的连通隔断;第一弹性件30设于阀体10和阀芯20之间,阀芯20可在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移动以打开出口112使得出口112与阀腔11连通。这里阀盖邻近磁芯组件40设置,阀本体12远离磁芯组件40设置,阀座13安装在阀本体12远离阀盖的一端。
当阀芯20处于连通位置时,进口111与出口112连通,流体沿进口111进入阀腔11中并从出口112流出,控制阀芯20与出口112在阀芯20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控制出口112的流量大小,实现对流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当阀芯20需要从连通位置移动到隔断位置时,磁芯组件40与阀芯20止抵并带动阀芯20向下移动,直至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以使阀腔11与出口112隔断;在阀芯20需要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磁芯组件40断电,第一弹性件30克服阀芯20和磁芯组件40的重力带动阀芯20向上移动实现阀芯20与出口112的分离,出口112与阀腔11实现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00,在磁芯组件40的作用下阀芯20可以从连通位置移动到隔断位置,磁芯组件40与阀芯20止抵,在阀芯20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阀芯20上移实现阀芯20与出口112的分离,以使阀腔11与出口112的连通,实现电磁阀100打开和关闭的原理和结构简单,可以有利于电磁阀100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同时,阀本体12和阀盖为一体成型件,可以提高阀体10的结构强度和扭转刚度,便于提高阀体10与阀芯20的安装精度,简化电磁阀100的装配工序,提高零部件的零整比,降低电磁阀100的装配成本,以使电磁阀10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提高电磁阀100的装配效率和结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磁芯组件40包括与阀盖固定连接的套筒、位于套筒内的动铁芯42和第二弹性件43,动铁芯42在套筒内可相对于阀体10移动;动铁芯42和阀芯20之间设有推杆41,第二弹性件43套设于推杆41且位于动铁芯42和阀盖之间,阀本体12和阀盖均为磁性件,阀本体12和阀盖共同构造成静铁芯。也即磁芯组件40设于阀本体12远离阀座13的一端,套筒与阀本体12远离阀座13的一端配合,推杆41和动铁芯42位于套筒内,且推杆41的一端与阀芯20止抵,推杆41的另一端与动铁芯42止抵,第二弹性件43套设在推杆41上且第二弹性件43的一端与推杆41邻近动铁芯42的一端止抵,第二弹性件43的另一端与阀盖止抵。由此,阀本体12和阀盖均为磁性件在这里作为静铁芯,在磁芯组件40工作时,动铁芯42向下移动带动推杆41和阀芯20向出口112移动并实现对出口112的封堵,在磁芯组件40不工作时,第一弹性件30带动阀芯20、推杆41和动铁芯42上移,阀芯20与出口112分离,以使出口112与阀腔11连通,可以减少静铁芯的设置,减小电磁阀100的体积以便于电磁阀100实现小型化设计,同时电磁阀100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芯20常保持在连通位置,在阀芯20从连通位置向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动铁芯42在与静铁芯的磁力作用下带动推杆41移动,推杆41推动阀芯20朝向出口112的方向移动,以封堵出口112使得出口112与阀腔11的连通隔断;在阀芯20从隔断位置复位至连通位置时,第二弹性件43提供弹力使得动铁芯42与静铁芯分离,第一弹性件30提供弹力使得阀芯20与出口112分离。例如,阀腔11的外部可以设置驱动件,驱动件内部的线圈可以提供一个磁场,动铁芯42在磁场的作用下朝向静铁芯运动压缩第二弹性件43的同时,带动推杆41止抵阀芯20并使阀芯20向下移动与出口112止抵。在驱动件断电时,第二弹性件43可以恢复弹性形变带动推杆41和动铁芯42向上移动,推杆41与阀芯20分离,第一弹性件30可以带动阀芯20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运动以使阀腔11与出口112连通,从进口111进入的流体可以流向出口112。由此,在磁芯组件40不工作时,推杆41和动铁芯42在第二弹性件4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阀芯20在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以使阀芯20与出口112分离阀芯20保持在连通位置,实现电磁阀100保持在连通位置的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实现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阀本体12具有沿阀芯20的轴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第一腔室121位于第二腔室122的远离阀座13的一侧,第二腔室1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21的横截面积,第一阀芯段27配合在第一腔室121内,第二阀芯段28位于第二腔室122内,进口111形成在第二腔室122的侧壁上。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沿阀芯20的轴向设置,且第一腔室121位于第二腔室122远离阀座13的一端,在阀本体12与阀芯20配合时,第二阀芯段28与第一腔室121配合,且沿第一腔室121上下移动,第一腔室121具有对阀芯20的导向作用,第一阀芯段27位于第二腔室122内,第二腔室122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腔室121的横截面积,在第二腔室122的侧壁上设置进口111,便于进口111进入的流体位于阀腔11内,且可以使进口111邻近出口112设置,便于进口111与出口112的连通。由此,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横截面积不同,便于形成对第一阀芯段27的限位和导向,以使阀座13能够顺利在第一腔室121内运动,第二腔室122的横截面积较大,便于阀芯20止抵在出口112处时流体流入阀腔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本体12的顶部敞开,阀盖设在阀本体12的顶部,阀盖包括阀盖本体141和阀盖延伸部142,阀盖本体141上形成有与阀腔11连通的阀盖通孔1411,阀盖延伸部142与阀盖通孔1411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延伸,推杆41可移动地穿设于阀盖延伸部142。阀盖在阀本体12远离出口112的一端设置,阀盖本体141与阀本体12连接,阀盖延伸部142在阀盖本体141远离阀本体12的一端设置,且阀盖延伸部142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延伸。套筒的一端与阀盖延伸部142的远离阀本体12的一端配合,推杆41位于套筒内且部分位于阀盖延伸部142内。由此,设于套筒内的推杆41可以在阀盖延伸部142内移动并实现对阀芯20的止抵,阀盖延伸部142可以增加推杆41移动的导向性,降低推杆41在阀芯20径向方向产生位移的可能性,便于磁芯组件40的安装和设置,同时,可以避免阀盖本体141和阀本体12通过配合实现安装,增加阀体10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盖延伸部142内设有阀盖限位筋1421,推杆41包括头部和杆部,头部位于阀盖限位筋1421的远离出口112的一侧,杆部的一端与头部相连,杆部的另一端与阀芯20可分离地配合。例如,在阀芯20处于连通位置时,推杆41的头部与动铁芯42止抵,杆部与阀芯20止抵,第二弹性件43设在头部与阀盖限位筋1421之间,套设在杆部上的第二弹性件43的一端与头部邻近杆部一侧的表面止抵,另一端与阀盖限位筋1421止抵。阀盖限位筋1421沿阀盖延伸部142的周向延伸,推杆41穿设阀盖限位筋1421且沿阀盖限位筋1421相对移动。由此,阀盖限位筋1421的设置便于第二弹性件43的安装和限位,限定第二弹性件43在阀芯20轴向方向上移动的位置,便于提高第二弹性件43安装的效率,同时可以增加推杆41移动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阀芯20内具有存储腔21和第一流体通道22,阀芯20与阀体10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流体通道23,存储腔21适于通过第二流体通道23与阀腔11连通,第一流体通道22与出口112连通;阀芯20从连通位置向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外部流体适于通过进口111经第二流体通道23流向存储腔21,且推杆41隔断第一流体通道22和存储腔21的连通;在阀芯20从隔断位置向连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推杆41与阀芯20分离,第二弹性件43带动推杆41和动铁芯42上移,存储腔21通过第一流体通道22与出口112处的压力平衡,第一弹性件30带动阀芯20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移动,阀芯20与出口112分离,出口112与阀腔11连通。
推杆41在推动阀芯20从连通位置向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即阀芯2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外部流体适于通过进口111经第二流体通道23和第一流体通道22流向存储腔21内,且推杆41与阀芯20止抵推杆41隔断第一流体通道22和存储腔21的连通,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以使阀芯20位于隔断位置;在阀芯20从隔断位置向连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也即阀芯2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推杆41与阀芯20分离且出口112通过第一流体通道22与存储腔21连通。存储腔21内部的流体会流向出口实现存储腔21内与出口112处的压力平衡。在磁芯组件40工作时,推杆41可以止抵在阀芯20的一端并使阀芯20向出口112方向移动,并克服第一弹性件30的作用力以使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隔断阀腔11和出口112之间的连通,从进口111进入的流体可以沿着第二流体通道23流向存储腔21中。在磁芯组件40不工作时,也即阀芯20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推杆41在第二弹性件4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一流体通道22与存储腔21连通,存储腔21内部的流体可以从第一流体通道22流向出口112,存储腔21内部的压力与出口113的压力在平衡后,第一弹性件30可以克服阀芯20的重力向上带着阀芯20移动以使阀芯20与出口112分离,进口111与出口112连通流体正常流通。由此,第一流体通道22和第二流体通道23的设置,可以便于实现阀腔11与存储腔21内部气压的平衡,有利于阀芯20在阀腔11内部的移动,以使阀芯20能够容易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且便于电磁阀100保持在连通位置,以使电磁阀100为常开电磁阀,实现电磁阀100常开的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存储腔21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敞开,第二流体通道2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231、至少一个第二流道232,第一流道231形成在阀芯20的外侧壁和阀体10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第二流道232位于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第一流道231通过第二流道232与存储腔21连通。例如,阀芯20可以为注塑成型形成的回转体结构件,便于减少加工的工序、降低加工难度,且形成的阀芯20的重量较低,在与阀体10接触时可以降低因接触或者撞击产生的噪音。第一流道231可以设于阀芯20的外侧壁上,第二流道232设于敞开的一端的端面,且第一流道231与第二流道232连通。由此,第一流道231和第二流道232的设置,可以便于存储腔21与阀腔11的连通,保证阀芯20的结构强度,以使阀芯20与阀体10装配的可靠性更高,且第一流道231与第二流道232的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实现存储腔21和阀腔11连通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流道231沿阀芯20的轴向延伸,沿从阀芯20的邻近出口112的一端朝向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的方向、第一流道2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流道231沿阀芯20的轴向朝向阀芯20敞开的一端延伸,且邻近敞开的一端的第一流道2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由此。第一流道231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朝向远离出口112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可以增加流体在进入存储腔21内部时的流速,提高阀芯20敞开一端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沿从阀芯20的邻近出口112的一端朝向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的方向,第一流道23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即第一流道231在阀芯20周向上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沿阀芯20的轴向在远离出口112的方向逐渐减小。由此,可以通过逐渐靠近的两个侧壁以使第一流道2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能够增加流体流出第一流道231的流速,便于阀芯20保持连通位置,增加阀芯2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流道231的底壁朝向远离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即第一流道231的底壁为阀芯20的侧壁的一部分,阀芯20的侧壁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从下到上朝向远离阀芯20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第一流道231倾斜延伸,可以增加阀芯20与阀体10之间的间隙,便于流体从第一流道231流向存储腔21,降低阀芯20与阀体10之间接触的可能性,降低阀芯20与阀体10之间可能存在的摩擦导致阀芯20或者阀体10磨损的情况出现。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231的侧壁沿着阀芯20的轴向从下到上逐渐靠近的同时,第一流道231的底壁沿阀芯20的轴向从下到上逐渐远离阀芯20的中心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设有沿阀芯2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凸筋24,第二流道232沿阀芯20的径向贯穿第一凸筋24。在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一端的端面设置多个第一凸筋24,多个第一凸筋24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连的两个第一凸筋24限定出第二流道232,;或者,第一凸筋24沿阀芯20的周向延伸,第二流道232沿阀芯20的径向贯穿第一凸筋24与第一流道231连通,第一凸筋24与阀体10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在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设置第一凸筋24,便于阀芯20与阀体10的止抵,同时能够形成第二流道232便于流体流向存储腔21中,便于流体的进入,以使存储腔21和阀腔11内部的压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凸筋24的宽度小于阀芯20的远离出口112的一端的壁厚,第一凸筋24的邻近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与阀芯20的内壁面平齐。第一凸筋24设置在阀芯20敞开的一端的端面上时,第一凸筋24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的壁厚小于阀芯20的侧壁在径向上的壁厚,以使阀芯20在止抵阀体10时增加装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由此,第一凸筋24的宽度较小,可以便于阀芯20与阀体10的安装,阀芯20能够顺利止抵在阀体10上,避免阀芯20与阀体10止抵时密封性降低,同时第一凸筋24便于第二流道232的设置。
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流道231和第二流道232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流道231和多个第二流道232分别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由此,多个第一流道231和第二流道232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阀腔11内部进入的流体能够从多个方向快速地经第一流道231和第二流道232流向存储腔21中,提高存储腔21的进液速率,增加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时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流道231的数量大于第二流道232的数量。由此,第一流道231的数量大于第二流道232的数量,多个第一流道231内的流体汇集后流向第二流道232,便于阀腔11内的流体进入存储腔21内,增加流体进入存储腔21内部时的流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存储腔21内设有沿阀芯20的轴向延伸的阀芯延伸部25,阀芯延伸部25内限定出第一流体通道22,第一流体通道22贯穿延伸部的两端端面,阀芯延伸部25的一端与出口112连通,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与推杆41可分离地配合。阀芯延伸部25位于存储腔21内,且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延伸,阀芯延伸部25的一端与阀芯20邻近出口112的一端连接,阀芯20的另一端与推杆41相对,在阀芯20处于连通位置时,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止抵,当阀芯20从连通位置移动到隔断位置时,推杆41抵着阀芯20朝向出口112移动,在阀芯20从隔断位置移动到连通位置时,推杆41向上移动,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分离,位于阀芯延伸部25内的第一流体通道22打开,存储腔21内部的流体经阀芯延伸部25内限定出的第一流体通道22流向出口112,以使存储腔21内部的压力与出口112的压力平衡,第一弹性件30带动阀芯20向上移动进口111与出口112连通。此外,为便于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止抵,阀芯延伸部25在阀芯20轴向方向伸出存储腔21的敞开的一端,可以缩短推杆41的行程,以便于推杆41能够及时有效的止抵阀芯20,提高阀芯20运动的效率。
由此,在存储腔21内部设置阀芯延伸部25,且阀芯延伸部25限定出第一流体通道22,以便于推杆41通过与阀芯延伸部25止抵带动阀芯20向下移动,第一流体通道22可以连通存储腔21和阀腔11,便于利用存储腔21与阀腔11内部的压差以及第一弹性件30使电磁阀100能够处于常开状态,以使阀芯20保持连通位置。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8,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即远离出口112的一端设有泄压件26,泄压件26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泄压孔261,当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分离时存储腔21通过泄压孔261与第一流体通道22连通。泄压件26与阀芯延伸部25的邻近阀芯20敞开的一端设置,泄压件26与阀芯延伸部25可拆卸连接,在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止抵时,泄压件26位于推杆41和阀芯延伸部25之间,在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分离时,存储腔21内部的流体经泄压件26的泄压孔261流进第一流体通道22后流出。由此,在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设置泄压件26,可以降低存储腔21内部的流体流向第一流体通道22时的声音,提高存储腔21内部与出口112气压平衡时的静音性,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
例如,如图3和图8所示,泄压件26为泄压盖,泄压盖设在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泄压件26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泄压件26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筋262,每个第二凸筋262沿阀芯20的轴向延伸,泄压件26可以直接套设在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或者,泄压件26嵌设在第一流体通道22内,此时泄压件26邻近阀芯延伸部25的一端的至少部分伸入第一流通通道内实现泄压件26的安装。泄压件26为塑胶件或软胶件272,以使推杆41在与阀芯延伸部25止抵时能够具有缓冲和减振的作用,避免推杆41与阀芯延伸部25硬性接触,提高静音效果。由此,泄压件26为泄压盖可以便于泄压件26与阀芯延伸部25安装,提高安装效率,第二凸筋262的设置可以增加泄压件26与阀芯延伸部25安装的可靠性和紧密性,同时便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拆卸更换。
可选地,泄压孔261为圆孔,泄压孔261的直径为d,其中,d满足:0.4mm≤d≤1mm。例如,d=0.5mm。若直径小于0.4mm,可能会由于孔径过小导致流体流经的速度降低,增加存储腔21与阀腔11内部压力达到平衡的时间,影响使用的体验;若直径大于1mm,可能会由于孔径较大,流体在流动时产生噪音,静音效果不好。由此,泄压孔261为圆孔便于设计制造降低制造的工艺难度,且将直径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以使流体能够流进第一流体通道22的同时,增加流体流动的静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阀芯20具有第一密封面271,第一密封面271形成为球面,当阀芯20位于连通位置时第一密封面271与出口112分离以使进口111和出口112连通,当阀芯20位于隔断位置时第一密封面271与出口112止抵以隔断进口111和出口112的连通。由此,阀芯20的第一密封面271为球面可以增加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时的密封性,避免阀芯20位于隔断位置时进口111与出口112处连通导致电磁阀100的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口112的邻近阀芯20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1121,沿阀芯20的轴向朝向远离阀芯20中心的方向、第二密封面11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当阀芯20位于连通位置时第一密封面271与第二密封面1121分离以使进口111和出口112连通,当阀芯20位于隔断位置时第一密封面271与第二密封面1121止抵以隔断进口111和出口112的连通。由此,在出口112设置第二密封面1121,且第二密封面1121邻近第一密封面271的一侧横截面积较大,在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时,第一密封面271与第二密封面1121接触,可以增加阀芯20对出口112的密封性,保证阀芯20处于隔断位置时进口111与出口112完全断开,避免流体从阀芯20与出口112之间渗入出口112造成流体的流失,影响电磁阀100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阀本体12的远离阀盖的一端敞开,阀座13设在阀本体12的上述一端,阀芯20的适于与阀座13止抵的表面形成为圆弧面。由此,阀芯20与阀座13止抵的面为圆弧面,可以便于阀芯20与阀座13接触时对出口112的密封,增加阀芯20与阀座13止抵的密封性,同时,增加阀芯20与阀座13止抵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阀芯20包括沿阀体10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芯段27和第二阀芯段28,第二阀芯段28位于第一阀芯段27的远离出口112的一侧,第二阀芯段28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阀芯段27的横截面积以在第一阀芯段27和第二阀芯段28之间形成台阶部29,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台阶部29止抵,第一弹性件30与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台阶部29止抵,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阀座13止抵,第一弹性件30套设在第一阀芯段27外,且第一弹性件30与第一阀芯段27不接触,即第一弹性件30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阀芯段27的横截面积,第一弹性件30沿阀芯20轴向方向的横截面积相等,在阀芯20相对阀座13上下移动时,第一阀芯段27与第一弹性件30不接触,避免阀芯20运动的过程中与第一弹性件30之间产生摩擦,降低异响的产生,增加电磁阀100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结合图3,第一弹性件30为锥形弹性件,第一弹性件30与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第一弹性件30沿阀芯20的轴向朝向远离阀座13的方向,第一弹性件30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台阶部29止抵,另一端与阀腔11的内侧壁止抵。例如,在阀腔11内侧壁上设有支撑筋124,支撑筋124可以沿阀芯20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支撑筋124止抵,支撑筋124也可以为两个,两个支撑筋124在阀芯2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相对,支撑筋124设于进口111的上方,避免进入的流体直接与第一弹性件30接触,增加第一弹性件30的使用寿命。由此,第一阀芯段27和第二阀芯段28之间形成台阶部29,便于第一弹性件30的安装和止抵,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台阶部29止抵,另一端可以与阀座13止抵或者与阀腔11的内侧壁止抵,可以根据设计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装配方式和不同形状的第一弹性件30。此外,第一弹性件30与第一阀芯段27间隔设置,可以避免阀座13与第一弹性件30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导致阀座13或者第一弹性件30磨损,增加第一阀芯段27和第一弹性件3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阀座13具有朝向阀芯20延伸的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外周面位于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的远离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一侧,第一弹性件30套设在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外周面上。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阀芯段27的横截面积,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阀芯段27外,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一阀座配合部131外。由此,第一阀座配合部131可以对第一弹性件30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弹性件30在阀芯20径向方向上的移动,以使第一阀芯段27和第一弹性件30能够沿着阀芯20的轴向方向运动,增加第一弹性件30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运动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0与第一阀芯段27或者与阀腔11的内侧壁接触导致异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阀座13具有沿阀芯2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阀座延伸部133,阀座延伸部133连接在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远离阀芯20的一侧,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阀座延伸部133止抵。阀座延伸部133设于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外周侧,且低于第一阀座配合部131邻近阀芯20一侧的表面,第一弹性件30的上述另一端与阀座延伸部133止抵,便于第一弹性件30的安装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阀座延伸部133包括沿阀芯20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和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位于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的远离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一侧,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配合在阀体10内,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止抵,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与阀体10的一端的端面止抵。也即,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和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设置,且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邻近第一阀座配合部131设置,第一弹性件30的上述另一端与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的上表面止抵,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低于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的邻近阀芯20一侧的表面,在阀座13与本体12装配时,本体12的一端与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止抵,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凸出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的外周侧的宽度等于本体12的侧壁的厚度。由此,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和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的设置,便于第一弹性件30的安装形成对第一弹性件30的限位,同时便于本体12与阀座13的安装,简化本体12与阀座13安装结构,提高本体12与阀座13的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阀座延伸部133的远离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一侧设有第二阀座配合部132,第二阀座配合部132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密封件1322。第二阀座配合部132与第一阀座配合部131沿阀芯20的轴向方向设置,阀座延伸部133设于第一阀座配合部131和第二阀座配合部132沿阀芯20径向方向的外侧,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第二阀座配合部132和阀座延伸部133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回转体结构,从而便于保证第一阀座配合部131和第二阀座配合部132的同轴度,可以简化阀座13的加工工艺流程,提高阀座13的加工精度,且便于阀座13小型化设计制造。第二阀座配合部13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密封槽1321,密封槽1321沿阀芯20的周向延伸,密封槽1321内设有第一密封件1322,在阀座13与外部系统装配时,第一密封件1322可以增加安装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体12的另一端也即远离阀座13的一端的外周面具有沿本体12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夹持面123,多个夹持面123沿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便于本体12与外部设备例如扳手配合实现本体12与外部油路的安装。由此,在本体12上设置夹持面123,便于夹持本体12带动本体12转动实现本体12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一些可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阀芯20的至少与出口112配合的部分设有软胶件272,软胶件272可以嵌入或者套设在阀芯20的邻近出口112的一侧的表面。由此,在阀芯20的与出口112配合的部分设置软胶件272,可以增加阀芯20与出口112止抵时的密封性,且可以避免阀芯20与出口112硬性接触产生异响,有利于提高电磁阀100使用过程中的静音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4)

1.一种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所述阀体(10)包括阀本体、阀盖和阀座(13),所述阀本体、阀盖和阀座共同限定出阀腔(11),所述阀本体(12)上形成有进口(111),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出口(112),所述进口(111)与所述阀腔(11)连通,所述阀本体(12)和所述阀盖一体成型;
磁芯组件,所述磁芯组件设于所述阀盖的远离所述阀本体(12)的一侧;
阀芯(20),所述阀芯(20)设于所述阀腔内且位于所述出口(16)和所述磁芯组件之间,所述阀芯(20)可在所述磁芯组件的作用下朝向所述出口(16)的方向移动以封堵所述出口(16)使得所述阀腔(14)与所述出口(16)的连通隔断;
第一弹性件(30),所述第一弹性件(21)设于所述阀体(10)和所述阀芯(20)之间,所述阀芯(20)可在所述第一弹性件(21)的作用下朝向远离所述出口(16)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所述出口(16)使得所述出口(16)与所述阀腔(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20)可在连通位置和隔断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阀芯(20)与所述出口(112)分离以使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连通;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阀芯(20)封堵所述出口(112)以隔断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组件包括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的套筒、位于套筒内的动铁芯(42)和第二弹性件(43),所述动铁芯(42)在所述套筒内可相对于所述阀体(10)移动;
所述动铁芯(42)和所述阀芯(20)之间设有推杆(41),所述第二弹性件(43)套设于所述推杆(41)且位于所述动铁芯(42)和所述阀盖之间;
所述阀本体(12)和所述阀盖均为磁性件,所述阀本体(12)和所述阀盖共同构造成静铁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常保持在所述连通位置;
在所述阀芯(20)从所述连通位置向所述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动铁芯(42)在与静铁芯的磁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推杆(41)移动,所述推杆(41)推动所述阀芯(20)朝向所述出口(112)的方向移动,以封堵所述出口(112)使得所述出口(112)与所述阀腔(11)的连通隔断;
在所述阀芯(20)从所述隔断位置复位至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43)提供弹力使得动铁芯(42)与所述静铁芯分离,所述第一弹性件(30)提供弹力使得阀芯(20)与所述出口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2)具有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所述第一腔室(12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2)的远离所述阀座(13)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室(12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腔室(121)的横截面积,所述进口(111)形成在所述第二腔室(122)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的顶部敞开,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本体的顶部,所述阀盖包括阀盖本体和阀盖延伸部,所述阀盖本体上形成有与阀腔连通的阀盖通孔,所述阀盖延伸部与所述阀盖通孔的侧壁相连且朝向远离所述出口的方向延伸,所述推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阀盖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延伸部内设有阀盖限位筋;
所述推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阀盖限位筋的远离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头部相连,所述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可分离地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头部与所述阀盖限位筋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内具有存储腔(21)和第一流体通道(22),所述阀芯(20)与所述阀体(10)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流体通道(23),所述存储腔(21)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23)与所述进口(111)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与所述出口(112)连通;
所述阀芯(20)从所述连通位置向所述隔断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外部流体适于通过所述进口(111)经所述第二流体通道(23)流向所述存储腔(21),且所述推杆(41)隔断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和所述存储腔(21)的连通;
在所述阀芯(20)从所述隔断位置向所述连通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杆(41)与所述阀芯(20)分离,且所述出口(112)通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与所述存储腔(2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腔(21)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端敞开;
所述第二流体通道(23)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流道(231),所述第一流道(231)形成在所述阀芯(20)的外侧壁和所述阀体(10)的内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
至少一个第二流道(232),所述第二流道(232)位于所述阀芯(20)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231)通过所述第二流道(232)与所述存储腔(2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31)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延伸,沿从所述阀芯(20)的邻近所述出口(112)的一端朝向所述阀芯(20)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流道(2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阀芯(20)的邻近所述出口(112)的一端朝向所述阀芯(20)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端的方向,
所述第一流道(23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和/或
所述第一流道(231)的底壁朝向远离所述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端设有沿所述所述阀芯(2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凸筋(24),所述第二流道(232)沿所述阀芯(20)的径向贯穿所述第一凸筋(2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24)的宽度小于所述阀芯(20)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所述一端的壁厚,所述第一凸筋(24)的邻近所述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与所述阀芯(20)的内壁面平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31)和所述第二流道(232)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流道(231)和多个所述第二流道(232)分别沿所述阀芯(20)的周向间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3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流道(232)的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腔(21)内设有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延伸的阀芯延伸部(25),所述阀芯延伸部(25)内限定出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贯穿所述延伸部的两端端面,所述阀芯延伸部(25)的一端与所述出口(112)连通,所述阀芯延伸部(25)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杆(41)可分离地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延伸部(25)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泄压件(26),所述泄压件(26)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泄压孔(261),当所述推杆(41)与所述阀芯延伸部(25)的所述另一端分离时所述存储腔(21)通过所述泄压孔(261)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26)为泄压盖,所述泄压盖设在所述阀芯延伸部(25)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泄压件(26)的内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泄压件(26)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筋(262);或
所述泄压件(26)嵌设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2)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261)为圆孔,所述泄压孔(261)的直径为d,其中,所述d满足:0.4mm≤d≤1mm。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26)为塑胶件或软胶件(272)。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具有第一密封面(271),所述第一密封面(271)形成为球面,
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271)与所述出口(112)分离以使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连通,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271)与所述出口(112)止抵以隔断所述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的连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12)的邻近所述阀芯(20)的一端具有第二密封面(1121),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朝向远离所述阀芯(20)中心的方向、所述第二密封面(112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271)与所述第二密封面(1121)分离以使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连通,当所述阀芯(20)位于所述隔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面(271)与所述第二密封面(1121)止抵以隔断所述所述进口(111)和所述出口(112)的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2)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端敞开,所述阀座(13)设在所述阀本体(12)的所述一端,所述阀芯(20)的适于与所述阀座(102)止抵的表面形成为圆弧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包括沿所述阀体(10)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芯段(27)和第二阀芯段(28),所述第二阀芯段(28)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段(27)的远离所述出口(112)的一侧,所述第二阀芯段(28)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阀芯段(27)的横截面积以在所述第一阀芯段(27)和所述第二阀芯段(28)之间形成台阶部(29),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一端与所述台阶部(29)止抵,
所述第一弹性件(30)与所述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和/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30)为锥形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30)与所述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彼此间隔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3)具有朝向所述阀芯(20)延伸的第一阀座配合部(131),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外周面位于所述第一阀芯段(27)的外周面的远离所述阀芯(20)的中心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0)套设在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外周面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3)具有沿所述阀芯(20)的径向向外延伸的阀座延伸部(133),所述阀座延伸部(133)连接在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远离所述阀芯(20)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所述阀座延伸部(133)止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延伸部(133)包括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彼此相连的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和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所述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位于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一侧,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配合在所述阀体(10)内,所述第一弹性件(30)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座延伸部(1331)止抵,所述第二阀座延伸部(1332)与所述阀体(10)的所述一端的端面止抵。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延伸部(133)的远离所述第一阀座配合部(131)的一侧设有第二阀座配合部(132),所述第二阀座配合部(132)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密封件(1322)。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2)具有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彼此连通的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所述第一腔室(121)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2)的远离所述阀座(13)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室(122)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腔室(121)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阀芯段(27)配合在所述第一腔室(121)内,所述第二阀芯段(28)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2)内,所述进口(111)形成在所述第二腔室(122)的侧壁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2)的另一端的外周面具有沿所述本体(12)的周向排布的多个夹持面(123)。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本体(12)与所述阀座(13)一体成型。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3)为回转体结构。
3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0)的至少与所述出口(112)配合的部分设有软胶件(272)。
CN202211211338.2A 2022-09-30 2022-09-30 电磁阀 Pending CN117847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338.2A CN117847230A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磁阀
PCT/CN2023/091112 WO2024066336A1 (zh) 2022-09-30 2023-04-27 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338.2A CN117847230A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7230A true CN117847230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47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1338.2A Pending CN117847230A (zh) 2022-09-30 2022-09-30 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7230A (zh)
WO (1) WO20240663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9165A (en) * 1984-08-14 1985-07-16 United Technologies Diesel Systems, Inc. Solenoid valve
CN108374928B (zh) * 2018-05-07 2023-12-05 金华市德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
CN210890328U (zh) * 2019-11-12 2020-06-30 浙江易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阀
CN216158297U (zh) * 2021-09-10 2022-04-01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216158299U (zh) * 2021-09-10 2022-04-01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217301822U (zh) * 2022-03-25 2022-08-26 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218468252U (zh) * 2022-09-30 2023-0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
CN218468253U (zh) * 2022-09-30 2023-0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336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92396B1 (ko) 솔레노이드 밸브
EP2309163B1 (en) Bidirectional solenoid valve
CN218468252U (zh) 电磁阀
CN218468253U (zh) 电磁阀
CN105485402A (zh) 小型电磁阀
EP0719950B1 (en) Poppet type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CN111173712A (zh) 单向阀、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EP2267348B2 (en) A normally open solenoid valve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17847230A (zh) 电磁阀
CN114352750B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和制冷设备
CN212106994U (zh) 用于阀的阀芯和具有该阀芯的阀
CN117847229A (zh) 电磁阀
CN219176950U (zh) 电磁阀
CN219841112U (zh) 电磁阀和车辆
JP2023539609A (ja) 電磁弁及び電磁弁ユニット
CN218152365U (zh) 先导头组件及电磁阀
CN218992356U (zh) 电磁阀
CN219176951U (zh) 电磁阀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93066U (zh) 电磁阀及具有其的车身姿态控制装置和汽车
CN220168712U (zh) 电磁阀、电磁阀组件及汽车
CN212106996U (zh) 用于阀的阀芯和具有该阀芯的阀
CN216618664U (zh) 阀瓣结构和截止止回阀
CN218780781U (zh) 一种阀针组件以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10423826U (zh) 一种阀组件及一种阀装置
CN218992360U (zh) 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