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22992A -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22992A
CN117822992A CN202410064154.0A CN202410064154A CN117822992A CN 117822992 A CN117822992 A CN 117822992A CN 202410064154 A CN202410064154 A CN 202410064154A CN 117822992 A CN117822992 A CN 117822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dy
transmission
stop lever
transmission seat
ho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41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竞超
严巧玲
苏志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d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41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22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22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22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基座,用于容纳把手体;把手体,具有相对于车门齐平的关闭位置,以及移出于车门外的打开位置,所述把手体上还凸出设有置于基座内的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跟随把手体同步动作;悬停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挡杆,设置在传动座上的阻挡部位,以及抵接于挡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施以挡杆抵接在传动座上的作用力,且所述把手体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的轨迹中,所述挡杆与阻挡部位接合并阻止把手体转动,以保持把手体在离开于打开位置的悬停位置,且所述挡杆通过外力致动而远离阻挡部位,以允许把手体回到关闭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是一种在关闭状态下与车门齐平,并且在打开状态下凸出于车门外表面,以减少风阻和提高科技感的汽车零部件,相比传统的拉动式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更加美观、简洁,并且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采用隐藏式外门把手,一般采用电子或电动的机制,当乘客按下把手时,门锁会自动解锁,并弹出一段距离,供用户将手指伸入把手中,以便打开车门,当乘客完成操作并释放把手时,门把手会重新收回并锁上。
由于上述的隐藏式把手是电动或电子控制的,如果车辆电池电量不足或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把手无法正常工作,并且该种隐藏式把手需要连接多个传感器,以确定把手体的位置和内部主要驱动构件的位置,内部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诸如摆出式隐藏把手和平出式隐藏把手,其虽能通过按压把手体的一端来迫使把手体起翘,从而凸出于车门把手,以供应急使用,而该种把手在起翘状态时始终受到把手体的复位扭簧作用,而趋向于关闭,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始终抓握起翘的把手体,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停车门把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包括:
基座,用于容纳把手体;
把手体,具有相对于车门齐平的关闭位置,以及移出于车门外的打开位置,所述把手体上还凸出设有置于基座内的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跟随把手体同步动作;
控制臂,所述控制臂连接解锁构件,所述传动座随把手体的打开动作而致动控制臂;
悬停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挡杆,设置在传动座上的阻挡部位,以及抵接于挡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施以挡杆抵接在传动座上的作用力,且所述把手体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的轨迹中,所述挡杆与阻挡部位接合并阻止把手体转动,以保持把手体在离开于打开位置的悬停位置,且所述挡杆通过外力致动而远离阻挡部位,以允许把手体回到关闭位置;
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随把手体的打开动作而被间接地致动,且所述复位组件在把手体打开位置下逐渐回位,并逐渐施以挡杆远离阻挡部位的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凸轮盘和作用在凸轮盘上的第一扭簧,在把手体关闭位置下,所述凸轮盘直接或间接的通过传动座致动而转动,且所述凸轮盘上设有坡道,所述挡杆具有与坡道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位,在把手体打开位置下,所述坡道通过转动而引导挡杆逐渐远离阻挡部位。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还设有连接凸轮盘与传动座的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传动构件和固定在凸轮盘上的阻尼齿轮,所述传动构件上设置有齿轮部,所述阻尼齿轮与齿轮部啮合,所述传动构件被传动座的打开动作而致动,并通过齿轮部驱动凸轮盘转动;且所述阻尼组件与凸轮盘的接合始终施以阻碍凸轮盘回位的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传动构件,所述传动构件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构件与基座之间接合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施以传动构件朝向关闭位置致动把手体的作用力,所述传动部在关闭位置置入在传动座内,并阻止传动座移动,所述把手体被手动地移动至打开位置,并通过传动座致动传动部转动至打开位置,且所述传动构件与传动座的外壁接合,且所述挡杆止挡传动座,以阻止传动构件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构件还包括齿轮部,所述凸轮盘上设有阻尼齿轮,所述阻尼齿轮与齿轮部啮合。
进一步,所述把手体具有转轴A,所述凸轮盘与传动构件同轴设置,并具有平行于转轴A的转轴B,所述悬停组件设置在转轴A与转轴B之间。
进一步,所述传动座上可拆卸的嵌设有挡块,所述阻挡部位构成在挡块上;所述挡块对应于阻挡部位的前后部位设有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供挡杆在打开位置至悬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滑道供挡杆在悬停位置至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部靠近扭簧自由端的设置,所述传动构件位于传动部的一侧设有外凸设置的第一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在关闭位置下抵接于传动座内壁,所述传动构件位于传动部的另一侧设有内凹设置的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二圆弧部接近传动构件的转动中心设置。
进一步,所述传动座上设有致动部位,所述致动部位具有设置在传动座内壁的致动表面,以及设置在传动座外壁的配合表面,所述致动部位在关闭位置抵接于传动部,在关闭位置下,所述致动表面与传动部抵接,并面向第二圆弧部设置,在打开位置下,所述配合表面与第二圆弧部贴合;
在关闭位置下,所述传动部对致动表面的作用力方向趋近于垂直;
在打开位置下,所述传动部对致动表面的作用力方向趋近于把手体的转动中心。
进一步,所述挡杆上设有用于与阻挡部位接合的第二导向部位,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与挡块滑动配合,所述阻挡部位呈凸出于挡块上的台阶设置。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的操作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悬停车门把手,包括以下步骤:
A、把手体打开,在关闭位置下按压把手体的一端,迫使把手体转动至打开位置,且挡杆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传动座,同时传动构件、阻尼齿轮和凸轮盘被致动,而使得第一导向部位进入坡道的起始段,且传动构件离开传动座并接合在传动座的外壁;
B、把手体悬停,挡杆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阻挡部位,此时凸轮盘借由第一扭簧而反向转动,第一导向部位逐渐沿坡道跟随动作,直至挡杆被引导逐渐远离阻挡部位;
C、把手体回位,第一导向部位进入坡道的终止段,此时挡杆完全远离阻挡部位,把手体在复位作用力下回位,阻挡部位随把手体的回位转动而越过挡杆,且传动构件置入在传动座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在把手体的传动座上设置挡杆和阻挡部位,在把手体正常打开过程中,通过按压把手体的一端以迫使把手体移出于车门,并进入到打开位置,在释放把手后,挡杆能够接合到传动座上的阻挡部位,从而阻止把手体回位,实现把手体的悬停;
2、通过在传动座一侧设置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能够随把手体的转动而离开自由位置,进而在复位组件复位过程中,得以对挡杆施加远离阻挡部位的作用力,当挡杆完全离开阻挡部位后,把手体能够复位至关闭位置,从而实现把手体在打开和悬停一定时间后,自动复位至关闭位置;
3、在复位组件与把手体的传动座之间设置阻尼组件,阻尼组件能够在把手体的打开动作中转动,并带动凸轮盘转动至准备引导挡杆远离阻挡部位的位置,随着把手体在打开位置的释放,凸轮盘在阻尼组件的阻碍下降低回转的速率,进而缓慢地引导挡杆离开阻挡部位,实现对悬停时间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座与把手体在关闭位置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关闭位置下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关闭位置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悬停位置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解锁位置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关闭位置下的另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悬停位置下的另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把手体在解锁位置下的另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阻尼组件和凸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传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挡杆与阻挡部位在悬停位置下的一种实施例;
图中:1、基座;1.1、活动空间;1.2、导向槽;1.3、插槽;1.4、插片;
2、把手体;2.1、复位扭簧;
3、传动座;3.1、致动部位;3.11、致动表面;3.12、配合表面;3.2、解锁部位;
4、控制臂;
5、悬停组件;5.1、挡杆;5.11、第一导向部位;5.12、第二导向部位;5.2、阻挡部位;5.3、弹簧;5.4、挡块;5.41、第一滑道;5.42、第二滑道;
6、凸轮盘;6.1、坡道;
7、第一扭簧;
8、传动构件;8.1、齿轮部;8.2、传动部;8.3、第一圆弧部;8.4、第二圆弧部;
9、阻尼齿轮;10、第二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12所示,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包括:
基座1,固定在车门的内表面,并用于容纳把手体2;
把手体2,具有相对于车门齐平的关闭位置,以及移出于车门外的打开位置,把手体2上还凸出设有置于基座1内的传动座3,传动座3跟随把手体2同步动作;
控制臂4,控制臂4连接解锁构件,传动座3随把手体2的打开动作而致动控制臂4,从而解锁车门;
其中,把手体2可通过手动的按压而打开,亦或是采用电动的方式打开。
如图2至图6所示,具体的,基座1内还设有悬停组件5,悬停组件5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挡杆5.1,设置在传动座3上的阻挡部位5.2,以及抵接于挡杆5.1上的弹簧5.3,弹簧5.3施以挡杆5.1抵接在传动座3上的作用力,在把手体2从关闭位置至打开位置的轨迹中,挡杆5.1能够在弹簧5.3的作用下始终抵靠在传动座3上,并且流畅的跨过阻挡部位5.2,且把手体2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的轨迹中,挡杆5.1与阻挡部位5.2接合并阻止把手体2继续朝向关闭位置转动,以保持把手体2在离开于打开位置的悬停位置。
从图2中可以看出,作为对挡杆5.1的进一步解释,基座1内设有用于供传动座3在其内移动的活动空间1.1,控制臂4位于该活动空间1.1的一侧,传动座3在活动空间1.1内的打开动作能够致动控制臂4,基座1内还设有连通活动空间1.1的导向槽1.2,挡杆5.1优选是穿设在导向槽1.2内,并伸出在活动空间1.1内,使得挡杆5.1与基座1穿设的部分形成对挡杆5.1的导向,弹簧5.3优选是置入在挡杆5.1背离于阻挡部位5.2的端部,且弹簧5.3一端抵接于基座1,另一端抵接于挡杆5.1,从而驱使挡杆5.1始终朝向传动座3动作,以确保把手体2从打开位置回到关闭位置的过程中,阻挡部位5.2能够与挡杆5.1的端部发生干涉,进而保持把手体2的悬停位置。
进一步的,基座1上对应导向槽1.2的入口端内设有一个插槽1.3,导向槽1.2的入口端贯通设置,以供弹簧5.3和挡杆5.1置入,通过在插槽1.3内设置一个挡片,从而阻止弹簧5.3和挡杆5.1脱离,且挡片还提供弹簧5.3端部的抵接位置。
作为阻挡部位5.2的一种示例,阻挡部位5.2指得是朝向挡杆5.1凸出在传动座3上的台阶,通过台阶状的阻挡部位5.2在其两端形成高度差,在把手体2关闭位置下,挡杆5.1被弹簧5.3作用而抵接在传动座3的相对高位,在把手体2移动至打开位置时,挡杆5.1随传动座3与阻挡部位5.2的同步动作而流畅的跨过阻挡部位5.2,并抵接至传动座3的相对低位,从而当把手体2回位至关闭位置时,需要克服挡杆5.1从相对低位跨越阻挡部位5.2的阻碍,进而实现悬停。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悬停组件5实现对把手体2在悬停位置的保持,悬停位置可以是对应于把手体2的打开位置,亦或是相对于打开位置回位一定的转动行程,至少在悬停位置下,把手体2能够被抠动,或是允许手部置入在把手体2与车门之间,进而操作把手体2。
当然,悬停位置也可以是对应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该种方式的目的在于把手体2能够回位一定行程,避免把手体2在过大角度的迅速回位而产生碰撞噪音的问题,
作为对解除把手体2悬停的一种实施方式,挡杆5.1能够通过外力致动而远离阻挡部位5.2,以允许把手体2回到关闭位置,该外力可以是从车门外部被手动的推动,亦或是通过在基座1内设置复位组件,以引导挡杆5.1克服阻挡部位5.2。
继续参照图2至图6中所示,作为对解除把手体2悬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基座1内还设有复位组件,该复位组件随把手体2的打开动作而被间接地致动,且复位组件在把手体2打开位置下逐渐回位,并随着逐渐的回位动作而逐渐施以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的作用力,通过该种方式,得以通过复位组件控制挡杆5.1克服阻挡部位5.2,从而实现把手体2在悬停位置下自动的回位,而复位组件的逐渐回位动作通过施加在复位组件上的阻尼组件实现,以防止复位组件过快的回位,影响悬停位置的保持时间。
作为对复位组件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复位组件包括凸轮盘6和作用在凸轮盘6上的第一扭簧7,第一扭簧7施以凸轮盘6朝向挡杆5.1转动的复位作用力,凸轮盘6与第一扭簧7均设置在活动空间1.1内,在把手体2从关闭位置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传动座3间接的致动凸轮盘6,从而驱使凸轮盘6转动至准备引导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的位置,且凸轮盘6上设有坡道6.1,该坡道6.1具有匹配于阻挡部位5.2的高度差,挡杆5.1具有与坡道6.1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位5.11,在把手体2打开位置下,挡杆5.1在弹簧5.3的作用下与坡道6.1抵接,坡道6.1通过回位转动而引导挡杆5.1逐渐远离阻挡部位5.2,以通过凸轮盘6的转动控制阻挡部位5.2与挡杆5.1的干涉时间,进而控制把手体2的悬停时间。
作为坡道6.1的进一步解释,在挡杆5.1到达坡道6.1终点的前提下,坡道6.1的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可以小于阻挡部位5.2的高度,而把手体2需要通过自身的复位力克服坡道6.1与阻挡部位5.2之间的高度差,以实现悬停完毕后的自动复位;当然,坡道6.1的起点与终点的高度也可以大于阻挡部位5.2的高度,以确保挡杆5.1脱离阻挡部位5.2的干涉,使得把手体2在悬停完毕后自动回位。
在上述复位组件与传动座3的间接传动中,凸轮盘6的回位转动被设置为独立于把手体2和传动座3运行,优选是在凸轮盘6与传动座3之间设置齿轮系的方式,以通过齿轮系之间的减速比进一步减缓凸轮盘6的复位转动速度。
其中,把手体2具有转轴A,凸轮盘6具有平行于转轴A的转轴B,且挡杆5.1平行于转轴A设置。
如图10所示,具体的,基座1上还设有连接凸轮盘6与传动座3的阻尼组件,阻尼组件包括传动构件8和固定在凸轮盘6上的阻尼齿轮9,传动构件8上设置有齿轮部8.1,阻尼齿轮9与齿轮部8.1啮合,传动构件8被传动座3的打开动作而致动旋转,并通过齿轮部8.1与阻尼齿轮9之间的阻尼力和啮合力驱动凸轮盘6转动;且阻尼组件与凸轮盘6的接合始终施以阻碍凸轮盘6回位的作用力,进而减缓凸轮盘6的回位速率,其中,阻尼齿轮9可拆卸的设置,可通过阻尼齿轮9与齿轮部8.1之间的齿数控制凸轮盘6的回位速度,进而控制挡杆5.1被引导脱离阻挡部位5.2的时间。
其中,传动构件8、齿轮部8.1与凸轮盘6同轴设置,当把手体2被保持在悬停位置时,凸轮盘6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回位转动,其上的阻尼齿轮9随之围绕齿轮部8.1公转,同时阻尼齿轮9自转,而传动座3限制传动构件8的转动,进而使得凸轮盘6得以独立于传动构件8转动,且传动构件8上连接有第二扭簧10,第二扭簧10施以传动构件8复位的作用力,第一扭簧7与第二扭簧10的固定端均接合在基座1上。
如图7至图9和图11所示,作为传动构件8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传动构件8还包括传动部8.2,传动部8.2与齿轮部8.1同轴设置,第二扭簧10的作用力还通过传动构件8朝向关闭位置致动把手体2,传动部8.2在关闭位置置入在传动座3内,并阻止传动座3移动,把手体2被手动地移动至打开位置,并通过传动座3致动传动部8.2转动至打开位置,且传动部8.2与传动座3的外壁接合,且挡杆5.1止挡传动座3,致使传动座3的位置被固定,从而通过传动座3与传动部8.2的接合以阻止传动构件8转动。
具体的,传动部8.2靠近第二扭簧10自由端的设置,传动构件8位于传动部8.2的一侧设有外凸设置的第一圆弧部8.3,传动部8.2凸出于第一圆弧部8.3设置,传动构件8位于传动部8.2的另一侧设有内凹设置的第二圆弧部8.4,第一圆弧部8.3在关闭位置下抵接于传动座3内壁,第二圆弧部8.4接近传动构件8的转动中心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座3包括间隔设置的解锁部位3.2和致动部位3.1,在把手体2关闭位置下,传动构件8置入在解锁部位3.2与致动部位3.1之间,在把手体2打开位置下,传动构件8与致动部位3.1的外壁保持配合,其中,解锁部位3.2随把手体2的打开和解锁动作而驱动控制臂4。
具体的,致动部位3.1具有设置在传动座3内壁的致动表面3.11,以及设置在传动座3外壁的配合表面3.12。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在关闭位置下,致动表面3.11与传动部8.2抵接,并面向第二圆弧部8.4设置,此时在传动构件8在第二扭簧10的作用力下将把手体2保持在关闭位置,且圆弧外凸的第一圆弧部8.3与解锁部位3.2的内壁相抵;
如图5和图8所示,在把手体2从关闭位置动作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致动表面3.11随把手体2的动作抵压作用在传动部8.2上,并驱动传动构件8转动,此时,第一圆弧部8.3与解锁部位3.2趋于远离,第二圆弧部8.4与致动部位3.1的配合表面3.12趋于对接匹配,而齿轮部8.1由于传动构件8的转动而驱动阻尼齿轮9和凸轮盘6,使得凸轮盘6动作至准备引导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的位置;
在打开位置下,对应于传动座3外部的配合表面3.12与第二圆弧部8.4贴合,传动部8.2伸出于致动部位3.1,此时致动部位3.1的端部抵接在传动构件8的转轴中心处并靠近传动部8.2的一侧,以使传动构件8的回位转动被传动座3限制,挡杆5.1在弹簧5.3的作用下抵接在传动座3上,并且准备与阻挡部位5.2抵接。
如图6和图9所示,在解锁动作时,把手体2的解锁部位3.2随之推动控制臂4,致动部位3.1随之在第二圆弧部8.4上滑动,并且致动部位3.1朝着传动部8.2的一侧滑动,通过对悬停时间的控制,得以实现用户在按压把手体2至打开位置后悬停,再执行解锁动作,在完成解锁动作后把手体2自动回位至关闭位置。
在把手体2从打开位置被手部释放时,把手体2进入悬停位置,此时挡杆5.1止挡于传动座3上的阻挡部位5.2,使得把手体2被保持在悬停位置,此时凸轮盘6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开始回位转动,而传动构件8由于被止转的传动座3限制而停止转动,借由凸轮盘6上的阻尼齿轮9与被限制转动的齿轮部8.1为凸轮盘6提供阻碍转动的阻尼,进而降低凸轮盘6的转动速率,此时,坡道6.1相对挡杆5.1的第二导向部位5.12滑行,并逐渐引导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随着凸轮盘6的回位到位,挡杆5.1完全脱离阻挡部位5.2,把手体2失去阻挡而回位转动,同时传动构件8在第二扭簧10的作用下也进一步复位,当然,在该过程中,阻尼齿轮9与齿轮部8.1之间的啮合始终提供阻碍于回位方向的阻尼力。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7至图9所示,在关闭位置下,传动部8.2对致动表面3.11的作用力方向趋近于垂直,得以提高第一扭簧7对把手体2在关闭位置的保持力;在打开位置下,传动部8.2对致动表面3.11的作用力方向趋近于把手体2的转动中心,该种布置方式,在悬停位置下,有利于减少传动构件8的复位作用力对传动座3和把手体2的影响。
优选的,解锁部位3.2的内表面倾斜设置,第一圆弧部8.3与该解锁部位3.2的内表面配合得以提高传动构件8在把手体2打开过程中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如图2和图10所示,作为对基座1与传动座3之间布置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基座1上面向车门内部延伸有两个安装边,两个安装边之间间隔出上述的活动空间1.1,凸轮盘6上设有容置第一扭簧7的第一支撑轴,传动构件8上设有容置第二扭簧10的第二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转动设置在两个相对的安装边之间,第一扭簧7与第二扭簧10的固定端对应的约束在两个相对的安装边之间,凸轮盘6与传动构件8上设有挂钩部,以供第一扭簧7和第二扭簧10的自由端配合。
基于上述的布置方式,凸轮盘6与传动构件8同轴设置,并具有平行于转轴A的转轴B,悬停组件5设置在转轴A与转轴B之间,通过以上改进,优化基座1的内部结构设计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且布置简单。
具体的,传动座3上可拆卸的嵌设有挡块5.4,阻挡部位5.2构成在挡块5.4上,从而可通过更换挡块5.4来调整阻挡部位5.2的台阶高度,亦或是阻挡部位5.2的台阶形状,以控制挡杆5.1克服和远离阻挡部位5.2的时速,如图12所示,例如将阻挡部位5.2设置成斜面,进一步的,也可进一步将挡杆5.1的端部设置为斜面,使得在悬停位置下,阻挡部位5.2与挡杆5.1端部呈斜面相抵配合,进而提高在悬停位置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挡块5.4嵌设在解锁部位3.2上,且挡块5.4呈圆弧设置并与把手体2的转动轨迹匹配。
具体的,挡块5.4对应于阻挡部位5.2的前后部位设有第一滑道5.41和第二滑道5.42,第一滑道5.41供挡杆5.1在打开位置至悬停位置之间移动,第二滑道5.42供挡杆5.1在悬停位置至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的,挡杆5.1上设有用于与阻挡部位5.2接合的第二导向部位5.12,第二导向部位5.12面向挡块5.4设置,在把手体2的转动过程中,第二导向部位5.12在弹簧5.3的作用下保持与挡块5.4滑动配合。
作为可选的,第一导向部位5.11与第二导向部位5.12可以是滚轮,例如采用轴承件,当然第一导向部位5.11和第二导向部位5.12也可以是呈凸出的筋条设置,以减少摩擦面积。
其中,挡杆5.1的第一导向部位5.11和第二导向部位5.12、挡块5.4可选为摩擦系数较低或是具备自润滑特性的材料,以减少各个部件之间动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实施例中,把手体2上设有复位扭簧2.1,以提供把手体2复位至关闭位置的作用力,复位扭簧具体套设在转轴A上。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的操作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悬停车门把手,包括以下步骤:
A、把手体2打开,在关闭位置下按压把手体2的一端,迫使把手体2转动至打开位置,且挡杆5.1在弹簧5.3的作用下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传动座3,传动构件8被把手体2上的传动座3推动,同时传动构件8通过阻尼齿轮9驱动凸轮盘6转动,而使得第一导向部位5.11进入坡道6.1的起始段,且传动构件8离开传动座3并接合在传动座3的外壁;
B、把手体2悬停,挡杆5.1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阻挡部位5.2,此时凸轮盘6借由第一扭簧7而反向转动,第一导向部位5.11逐渐沿坡道6.1跟随动作,直至挡杆5.1被引导逐渐远离阻挡部位5.2,并阻碍于第二扭簧10的作用力;
C、把手体2回位,第一导向部位5.11进入坡道6.1的终止段,此时挡杆5.1完全远离阻挡部位5.2,把手体2在复位作用力下回位,阻挡部位5.2随把手体2的回位转动而越过挡杆5.1,且传动构件8置入在传动座3内;
D、把手体2解锁,拉动把手体2,把手体2的解锁部位3.2随之推动控制臂4,致动部位3.1随之朝着传动部8.2的一侧滑动,且传动构件8保持以当前位置。
具体的,在步骤A至步骤B的过程中,随着把手体2的转动,传动构件8的传动部8.2转动,并离开致动部位3.1的致动表面3.11,并抵接在致动部位3.1的外端,此时第二圆弧部8.4贴合至致动部位3.1的配合表面3.12;
阻挡部位5.2随把手体2的动作而与挡杆5.1端部的第二导向部抵接,此时挡杆5.1通过传动座3保持把手体2在悬停位置,传动构件8被传动座3的致动部位3.1所抵挡而限制转动,凸轮盘6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准备回位。
具体的,在步骤B至步骤C中,凸轮盘6进入回位动作,并被迫克服来自阻尼齿轮9的阻尼力和阻尼齿轮9与齿轮部8.1的啮合力而减缓回位转速,坡道6.1逐渐引导挡杆5.1上的第一导向部,并带动挡杆5.1朝向远离阻挡部位5.2的方向运行,同时克服弹簧5.3的阻力,直至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把手体2在其复位扭簧2.1的作用下复位,传动构件8在第二扭簧10的作用下复位,且传动构件8进一步带动阻尼齿轮9而提供凸轮盘6回位的作用力,同时凸轮盘6在第一扭簧7的作用下回位,即把手体2和凸轮盘6在悬停完毕后快速回位。
具体的,在步骤D中,致动部位3.1上的配合表面3.12与传动构件8上的第二圆弧部8.4发生滑动,且滑动方向朝向传动部8.2,而不影响传动构件8的当前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用于容纳把手体(2);
把手体(2),具有相对于车门齐平的关闭位置,以及移出于车门外的打开位置,所述把手体(2)上还凸出设有置于基座(1)内的传动座(3),所述传动座(3)跟随把手体(2)动作;
悬停组件(5),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挡杆(5.1),设置在传动座(3)上的阻挡部位(5.2),以及抵接于挡杆(5.1)上的弹簧(5.3),所述弹簧(5.3)施以挡杆(5.1)抵接在传动座(3)上的作用力,且所述把手体(2)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的轨迹中,所述挡杆(5.1)与阻挡部位(5.2)配合并阻止把手体(2)转动,以保持把手体(2)离开于打开位置,且所述挡杆(5.1)通过外力致动而远离阻挡部位(5.2),以允许把手体(2)回到关闭位置;
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随把手体(2)的打开动作而被致动,且所述复位组件在把手体(2)打开位置下逐渐回位,并逐渐施以挡杆(5.1)远离阻挡部位(5.2)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凸轮盘(6)和作用在凸轮盘(6)上的第一扭簧(7),在把手体(2)关闭位置下,所述凸轮盘(6)通过传动座(3)致动而转动,且所述凸轮盘(6)上设有坡道(6.1),所述挡杆(5.1)具有与坡道(6.1)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部位(5.11),在把手体(2)打开位置下,所述凸轮盘通过第一扭簧(7)致动而转动,并通过坡道(6.1)而引导挡杆(5.1)逐渐远离阻挡部位(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设有连接凸轮盘(6)与传动座(3)的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传动构件(8)和固定在凸轮盘(6)上的阻尼齿轮(9),所述传动构件(8)上设置有齿轮部(8.1),所述阻尼齿轮(9)与齿轮部(8.1)啮合,所述传动构件(8)被传动座(3)的打开动作而致动,并通过齿轮部(8.1)驱动凸轮盘(6)转动;且所述阻尼组件施以阻碍凸轮盘(6)回位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构件(8)包括传动部(8.2),所述传动构件(8)与基座(1)之间设有第二扭簧(10),所述第二扭簧(10)施以传动构件(8)朝向关闭位置致动把手体(2)的作用力,所述传动部(8.2)在关闭位置置入在传动座(3)内,并阻止传动座(3)移动,所述把手体(2)被手动地移动至打开位置,并通过传动座(3)致动传动部(8.2)转动至打开位置,且所述传动构件(8)与传动座(3)的外壁接合,且所述挡杆(5.1)止挡传动座(3),以阻止传动构件(8)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体(2)具有转轴A,所述凸轮盘(6)与传动构件(8)的中心轴平行于转轴A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8.2)靠近第二扭簧(10)自由端的设置,所述传动构件(8)位于传动部(8.2)的一侧设有外凸设置的第一圆弧部(8.3),所述第一圆弧部(8.3)在关闭位置下抵接于传动座(3)内壁,所述传动构件(8)位于传动部(8.2)的另一侧设有内凹设置的第二圆弧部(8.4),所述第二圆弧部(8.4)接近传动构件(8)的转动中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3)上设有致动部位(3.1),所述致动部位(3.1)具有设置在传动座(3)内壁的致动表面(3.11),以及设置在传动座(3)外壁的配合表面(3.12),所述致动部位(3.1)在关闭位置抵接于传动部(8.2),在关闭位置下,所述致动表面(3.11)与传动部(8.2)抵接,并面向第二圆弧部(8.4)设置,在打开位置下,所述配合表面(3.12)与第二圆弧部(8.4)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3)上嵌设有挡块(5.4),所述阻挡部位(5.2)构成在挡块(5.4)上;所述挡块(5.4)对应于阻挡部位(5.2)的前后部位设有第一滑道(5.41)和第二滑道(5.42),所述第一滑道(5.41)供挡杆(5.1)在打开位置至悬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滑道(5.42)供挡杆(5.1)在悬停位置至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5.1)上设有用于与阻挡部位(5.2)接合的第二导向部位(5.12),所述第二导向部位(5.12)与挡块(5.4)配合,所述阻挡部位(5.2)呈凸出于挡块(5.4)上的台阶设置。
10.一种悬停车门把手的操作方法,用于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的悬停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把手体(2)打开,在关闭位置下按压把手体(2)的一端,迫使把手体(2)转动至打开位置,且挡杆(5.1)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传动座(3),同时传动构件(8)、阻尼齿轮(9)和凸轮盘(6)被致动,而使得第一导向部位(5.11)进入坡道(6.1)的起始段,且传动构件(8)离开传动座(3)并接合在传动座(3)的外壁;
B、把手体(2)悬停,挡杆(5.1)保持以抵压的姿态接合至阻挡部位(5.2),此时凸轮盘(6)借由第一扭簧(7)而反向转动,第一导向部位(5.11)逐渐沿坡道(6.1)跟随动作,直至挡杆(5.1)被引导逐渐远离阻挡部位(5.2);
C、把手体(2)回位,第一导向部位(5.11)进入坡道(6.1)的终止段,此时挡杆(5.1)完全远离阻挡部位(5.2),把手体(2)在复位作用力下回位,阻挡部位(5.2)随把手体(2)的回位转动而越过挡杆(5.1),且传动构件(8)置入在传动座(3)内。
CN202410064154.0A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7822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4154.0A CN11782299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4154.0A CN11782299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22992A true CN117822992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1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4154.0A Pending CN117822992A (zh) 2024-01-16 2024-01-16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229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9265B2 (ja) 家具
TW201235541A (en) An opening device for a door of an article of furniture and an assembly comprising a hinge and the opening device
JPH0226305B2 (zh)
CN117822992A (zh) 一种悬停车门把手及其操作方法
JP3123373U (ja) 家具
JP4222684B2 (ja) 引戸用施錠機構
JP2007113629A (ja) スライドロック機構
JP7505815B1 (ja) 制動装置付き移動体
JP3924415B2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ストッパ機構
JP2727284B2 (ja) ブラインドの昇降装置
JP3263802B2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ハンドル装置
JPS58191877A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ツクの操作装置
JP4957523B2 (ja) 車両用ステップ装置
GB2074644A (en)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JPH01143065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
JP2518157Y2 (ja) 蓋体の開閉装置
JPH01140466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
JPH033741Y2 (zh)
JPH0714059U (ja) 扉開放保持装置
JP2001173299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中間ストッパコントロール機構
JPH0512777A (ja) デイスクカートリツジのシヤツター開閉機構
JP2513413Y2 (ja) 錠装置
JPH01140465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
JPH116009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の操作盤
CN115891597A (zh) 连杆装置、天窗运动机构、天窗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