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9299A -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9299A
CN117819299A CN202410247907.1A CN202410247907A CN117819299A CN 117819299 A CN117819299 A CN 117819299A CN 202410247907 A CN202410247907 A CN 202410247907A CN 117819299 A CN117819299 A CN 117819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detection mechanism
torsion spring
alarm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47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19299B (zh
Inventor
郭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Jiy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Jiy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Jiy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Jiy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47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92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9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9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8192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92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涉及电缆排线的技术领域,包括单向输送机构,单向输送机构包括双向棘轮机构和第三滚动件,第三滚动件与双向棘轮机构相连,双向棘轮机构用于使电缆单向输送;第一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滚动件和第一制动件,第一制动件能够与第一滚动件抵接;第二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一检测机构分别分布在单向输送机构两侧,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滚动件和第二制动件,第二制动件能够与第二滚动件抵接。通过第二检测机构能够对出线筒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检测,缩小损坏位置的范围,能够便于损坏位置的检测且减小大范围检查损坏时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排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排线通常由多根细线或导线组成,被编织或包裹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平坦的带状电缆。排线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源和电子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和信号的传输。矿山电缆重量较大,且卷缆设备运行频繁。矿用电缆排线装置是一种用于矿山工业中的设备,它主要用于将各种规格的电缆进行排列、整理和布设。
在相关技术中,当电缆出现叠加缠绕咬绳或者电缆与障碍物发生卡死的问题时,当电缆的拉力过大时,使用预警装置对电缆的张紧拉力进行监测,当拉力达到极值时,对整个电缆排线装置进行预警卡停,通过人工检查电缆缠绕或卡死的位置。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在电缆拉力过大导致电缆布设处拉不动时,会出现预警停车的情况,需要对出线筒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检查维修,在矿井中操作不便且浪费人工时间财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缆拉力过大导致预警停车时,需要对出线筒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三个部分分别进行检修造成的操作不便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包括
单向输送机构,所述单向输送机构包括双向棘轮机构和第三滚动件,所述第三滚动件与双向棘轮机构相连,所述第三滚动件14用于输送电缆,双向棘轮机构用于使电缆单向输送;
第一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滚动件、第一制动件和第一警报器,所述第一制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滚动件抵接,所述第一警报器与所述第一制动件电连接;
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和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分别分布在所述单向输送机构两侧,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滚动件、第二制动件和第二警报器,所述第二制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滚动件抵接,所述第二警报器与所述第二制动件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线筒中均匀出线,布线端对电缆进行布设,当电缆布线端出线困难拉不动时,电缆带动第一滚动件移动使第一滚动件与第一制动件抵接,第一检测机构可能发出警报也可能不发出警报。此时需要驱动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根据出线筒的拉动情况以及第二检测机构的警报情况进行分析损坏位置。
若出线筒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是第一检测机构发生损坏,若出线筒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布线端卡住,若出线筒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出线筒端卡住。
通过第二检测机构能够对出线筒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检测,缩小损坏位置的范围,能够便于损坏位置的检测且减小大范围检查损坏时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还包括侧板,所述第一制动件包括第一扭簧组件和第一接触杆,所述第一扭簧组件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扭簧组件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固接,所述第一接触杆固设于所述侧板外侧,所述第一滚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杆抵接的抵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扭簧组件能够带动第一滚动件移动使第一滚动件与设在侧板外侧的第一接触杆抵接,第一滚动件与第一接触杆抵接时,第一检测机构发出警报。
可选的,所述第二制动件包括第二扭簧组件、第二接触杆,所述第二扭簧组件固定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扭簧组件与所述第二滚动件固接,所述第二接触杆固设于所述侧板外侧,所述第二滚动件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杆抵接的抵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扭簧组件能够带动第二滚动件移动使第二滚动件与设在侧板外侧的第二接触杆抵接,第二滚动件与第二接触杆抵接时,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
可选的,所述侧板上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滚动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滚动件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滚动件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移动与所述第一接触杆抵接,所述第二滚动件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中移动与所述第二接触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动件与第一接触杆抵接时发出警报,分离时警报解除;第二滚动件与第二接触杆抵接时发出警报,分离时警报解除。
可选的,所述第一扭簧组件包括第一扭簧、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安设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扭簧与所述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扭簧与所述第一固定轴连接,当所述第一扭簧压缩时,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一接触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不再处于拉紧状态时,第一扭簧在弹性作用下回到松弛状态,带动第一滚动件与第一接触杆分开,警报自动解除。
可选的,所述第二扭簧组件包括第二扭簧、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安设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扭簧与所述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扭簧与所述第二固定轴连接,当所述第二扭簧压缩时,所述第二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接触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不再处于拉紧状态时,第二扭簧在弹性作用下回到松弛状态,带动第二滚动件与第二接触杆分开,警报自动解除。
可选的,所述单向输送机构包括棘轮、扇形卡接块、驱动件和第三滚动件,所述第三滚动件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棘轮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棘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滚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扇形卡接块连接,所述扇形卡接块能够与所述棘轮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正常输送时,电缆只能向出线筒出卷方向运输,当预警停车时,驱动驱动件转动带动扇形卡接块向另一侧转动,使电缆只能向出线筒收卷方向运输。
可选的,还包括第四滚动件,所述第四滚动件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滚动件、所述第三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用于运送电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从出线筒端出线后依次通过第二滚动件、第四滚动件和第三滚动件运输到达布线端。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安设在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出线筒一端且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安设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出线筒一端且与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限位在侧板内部且不与侧板之间产生摩擦,能够减小电缆运输过程中的摩擦,减少能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拉停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拉停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出线筒另一端出线进行电缆布设,当从出线筒另一端的布线处拉不动电缆时,无法确定电缆排线装置出现故障拉紧拉不动的位置。若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出线筒端卡住且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未损坏。
S2:当从出线筒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若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方向移动,若电缆能够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出现损坏。
S3:当从出线筒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方向移动,若电缆无法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另一端卡住。
S4:当从出线筒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方向移动,若电缆无法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端卡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缆布线处拉不动预警停车,驱动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根据出线筒的拉动情况以及第二检测机构的警报情况进行分析损坏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缆布线处拉不动预警停车,驱动单向输送机构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向内收卷,若出线筒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是第一检测机构发生损坏,若出线筒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布线端卡住,若出线筒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出线筒端卡住。
通过第二检测机构能够对出线筒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检测,缩小损坏位置的范围,能够便于损坏位置的检测且减小大范围检查损坏时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2.扭簧组件能够带动滚动件移动使滚动件与设在侧板外侧的接触杆抵接,滚动件与接触杆抵接时,第一检测机构或第二检测机构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单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单向输送机构;11、棘轮;12、扇形卡接块;13、驱动件;131、电机;14、第三滚动件;141、第三辊轮;
20、第一检测机构;21、第一滚动件;211、第一辊轮;22、第一制动件;221、第一扭簧组件;2211、第一扭簧;2212、第一连接板;2213、第一固定轴;222、第一接触杆;23、第一警报器;
30、第二检测机构;31、第二滚动件;311、第二辊轮;32、第二制动件;321、第二扭簧组件;3211、第二扭簧;3212、第二连接板;3213、第二固定轴;322、第二接触杆;33、第二警报器;
40、侧板;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
50、第四滚动件;51、第四辊轮;
60、限位机构;61、第一限位组件;611、第一转动轮;62、第二限位组件;621、第二转动轮;
70、出线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包括单向输送机构10、第一检测机构20、第二检测机构30、侧板40、第四滚动件50和限位机构60,单向输送机构10与侧板连接,单向输送机构10包括双向棘轮机构和第三滚动件14,双向棘轮机构用于使电缆单向输送,第一检测机构20和第二检测机构30的结构相同并且镜像分布在单向输送机构的两侧,第一检测机构20包括第一滚动件21、第一制动件22和第一警报器23,第二检测机构30包括第二滚动件31、第二制动件32和第二警报器33,电缆依次经过第二检测机构30、单向输送机构10和第一检测机构20,第一滚动件21能够与第一制动件22抵接,第二滚动件31能够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第一警报器23与所述第一制动件22电连接,第二警报器33与所述第二制动件32电连接。
电缆在电缆排线装置中移动时,限位机构60能够对电缆进行限位,出线筒70中均匀出线,布线端对电缆进行布设,当电缆布线端出线困难拉不动时,电缆会卷紧向上与第一检测机构20抵接,第一滚动件21可能是第一辊轮211,此时电缆带动第一辊轮211移动使第一辊轮211与第一制动件22抵接,第一检测机构20可能发出警报也可能不发出警报,若第一检测机构20发出警报,则说明第一检测机构20未损坏且出线筒70端卡住,若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有可能是第一检测机构20出现损坏,也可能是布线端出现损坏导致电缆没有与第一检测机构20抵接,此时需要驱动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根据出线筒70的拉动情况以及第二检测机构30的警报情况进行分析损坏位置。
第二滚动件31可能是第二辊轮311,出线筒70向内收卷时,此时电缆带动第二辊轮311移动使第二辊轮31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第二辊轮31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会发出警报。若出线筒70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第一检测机构20发生损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布线端卡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出线筒70端卡住。
通过第二检测机构30能够对出线筒70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检测,缩小损坏位置的范围,能够便于损坏位置的检测且减小大范围检查损坏时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制动件22的具体机构及与第一辊轮211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第一制动件22包括第一扭簧组件221和第一接触杆222,第一扭簧组件221固定在侧板40上且与第一辊轮211固接,第一扭簧组件221能够带动第一辊轮211移动使第一辊轮211与设在侧板40外侧的第一接触杆222抵接,第一辊轮211与第一接触杆222抵接时,第一检测机构20发出警报。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扭簧组件221的具体机构及与第一辊轮211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第一扭簧组件221包括第一扭簧2211、第一连接板2212和第一固定轴2213,第一固定轴2213安设在侧板40上,第一扭簧2211连接第一固定轴2213和与第一辊轮2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212,当第一辊轮211移动与第一接触杆222抵接发出警报时,第一扭簧2211压缩,当电缆不再处于拉紧状态时,第一扭簧2211在弹性作用下回到松弛状态,带动第一辊轮211与第一接触杆222分开,警报自动解除。
第一固定轴2213安设在侧板40上,第一连接板2212连接第一扭簧2211与第一辊轮211,第一扭簧2211与第一固定轴2213连接,当第一扭簧2211压缩时,第一辊轮211与第一接触杆222抵接。
参照图1和图2,第二制动件32的具体机构及与第二辊轮311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第二制动件32包括第二扭簧组件321和第二接触杆322,第二扭簧组件321固定在侧板40上且与第二辊轮311固接,第二扭簧组件321能够带动第二辊轮311移动使第二辊轮311与设在侧板40外侧的第二接触杆322抵接,第二辊轮311与第二接触杆322抵接时,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
参照图1和图2,第二扭簧组件321的具体机构及与第二辊轮311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第二扭簧组件321包括第二扭簧3211、第二连接板3212和第二固定轴3213,第二固定轴3213安设在侧板40上,第二扭簧3211连接第二固定轴3213和与第二辊轮311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212,当第二辊轮311移动与第二接触杆322抵接发出警报时,第二扭簧3211压缩,当电缆不再处于拉紧状态时,第二扭簧3211在弹性作用下回到松弛状态,带动第二辊轮311与第二接触杆322分开,警报自动解除。
参照图1和图2,侧板40上开设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第一辊轮211中心轴能够在第一通孔41中上下移动且能够与第一接触杆222抵接,第二辊轮311中心轴能够在第二通孔42中上下移动且能够与第二接触杆322抵接。第一辊轮211中心轴与第一接触杆222抵接时发出警报,分离时警报解除;第二辊轮311中心轴与第二接触杆322抵接时发出警报,分离时警报解除。
参照图2和图3,单向输送机构10的具体机构及与第四辊轮51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单向输送机构10包括双向棘轮机构和第三滚动件14,双向棘轮机构包括棘轮11、扇形卡接块12和驱动件13,棘轮11一端与侧板40转动连接,一端与第三滚动件14固定连接,扇形卡接块12与棘轮11啮合,第三滚动件14可以是第三辊轮141,在电缆运送过程中扇形卡接块12与棘轮11不断啮合,扇形卡接块12使棘轮11只能向一侧转动,而向另一侧转动时与棘轮11紧密卡合使棘轮11无法转动。
参照图1和图2,第四滚动件50可以是第四辊轮51,第二辊轮311、第三辊轮141和第四辊轮51均与侧板40相连,且电缆从出线筒70端出线后依次通过第四辊轮51、第三辊轮141和第二辊轮311运输到达布线端。
驱动件13可以是电机131,当电缆运行不动预警停车时,驱动电机131转动,带动扇形卡接块12向另一侧转动,使电缆只能向出线筒70收卷方向运输。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机构60的具体机构及与侧板40之间的具体连接作用关系如下:限位机构60包括第一限位组件61和第二限位组件62,第一限位组件61可以是第一转动轮611,第二限位组件62可以是第二转动轮621,第一转动轮611安设在侧板40靠近出线筒70一端且与侧板4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轮621安设在侧板40布线端且与侧板40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轮611和第二转动轮621的作用下,电缆限位在侧板40内部且不与侧板40之间产生摩擦,能够减小电缆运输过程中的摩擦,减少能耗。
本实施例一种电缆排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电缆在电缆排线装置中移动时,限位机构60能够对电缆进行限位,出线筒70中均匀出线,布线端对电缆进行布设,当电缆布线端出线困难拉不动时,电缆会卷紧向上与第一检测机构20抵接,此时电缆带动第一辊轮211移动使第一辊轮211与第一制动件22抵接,第一检测机构20可能发出警报也可能不发出警报,若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此时需要驱动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根据出线筒70的拉动情况以及第二检测机构30的警报情况进行分析损坏位置。
出线筒70向内收卷时,此时电缆带动第二辊轮311移动使第二辊轮31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第二辊轮31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会发出警报。若出线筒70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第一检测机构20发生损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布线端卡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出线筒70端卡住。
通过第二检测机构30能够对出线筒70处、电缆排线装置内部以及电缆布设处出现损坏的地方进行检测,缩小损坏位置的范围,能够便于损坏位置的检测且减小大范围检查损坏时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电缆排线装置拉停检测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出线筒70另一端出线进行电缆布设,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的布线处拉不动电缆时,无法确定电缆排线装置出现故障拉紧拉不动的位置。电缆带动第一滚动件21移动使第一滚动件21与第一制动件22抵接,若第一检测机构20发出警报,则出线筒70端卡住且第一检测机构20未损坏。
S2: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若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此时电缆带动第二滚动件31移动使第二滚动件3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若电缆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第一检测机构20出现损坏。
S3: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此时电缆带动第二滚动件31移动使第二滚动件3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若电缆无法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70另一端卡住。
S4: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第二滚动件31无法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若电缆无法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70端卡住。
本实施例一种电缆排线装置拉停检测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当电缆布线端出线困难拉不动时,电缆会卷紧向上与第一检测机构20抵接,此时电缆带动第一滚动件21移动使第一滚动件21与第一制动件22抵接,第一检测机构20可能发出警报也可能不发出警报,若第一检测机构20发出警报,则说明第一检测机构20未损坏且出线筒70端卡住,若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有可能是第一检测机构20出现损坏,也可能是布线端出现损坏导致电缆没有与第一检测机构20抵接,此时需要驱动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根据出线筒70的拉动情况以及第二检测机构30的警报情况进行分析损坏位置。
出线筒70向内收卷时,此时电缆带动第二滚动件31移动使第二滚动件3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第二滚动件31与第二制动件32抵接会发出警报。若出线筒70能够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第一检测机构20发生损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布线端卡住,若出线筒70不能拉动且第二检测机构3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是出线筒70端卡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机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向输送机构(10),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包括双向棘轮机构和第三滚动件(14),所述第三滚动件(14)与双向棘轮机构相连,所述第三滚动件(14)用于输送电缆,双向棘轮机构用于使电缆单向输送;
第一检测机构(20),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滚动件(21)、第一制动件(22)和第一警报器(23),所述第一制动件(22)能够与所述第一滚动件(21)抵接,所述第一警报器(23)与所述第一制动件(22)电连接;
第二检测机构(30),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和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分别分布在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两侧,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包括第二滚动件(31)、第二制动件(32)和第二警报器(33),所述第二制动件(32)能够与所述第二滚动件(31)抵接,所述第二警报器(33)与所述第二制动件(3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40),所述第一制动件(22)包括第一扭簧组件(221)和第一接触杆(222),所述第一扭簧组件(221)固定在所述侧板(40)上,所述第一扭簧组件(221)与所述第一滚动件(21)固接,所述第一接触杆(222)固设于所述侧板(40)外侧,所述第一滚动件(21)设有与所述第一接触杆(222)抵接的抵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件(32)包括第二扭簧组件(321)、第二接触杆(322),所述第二扭簧组件(321)固定在所述侧板(40)上,所述第二扭簧组件(321)与所述第二滚动件(31)固接,所述第二接触杆(322)固设于所述侧板(40)外侧,所述第二滚动件(31)设有与所述第二接触杆(322)抵接的抵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0)上开设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所述第一滚动件(21)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41),所述第二滚动件(31)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42),所述第一滚动件(21)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一通孔(41)中移动与所述第一接触杆(222)抵接,所述第二滚动件(31)能够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42)中移动与所述第二接触杆(32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组件(221)包括第一扭簧(2211)、第一连接板(2212)和第一固定轴(2213),所述第一固定轴(2213)安设在所述侧板(4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212)连接所述第一扭簧(2211)与所述第一滚动件(21),所述第一扭簧(2211)与所述第一固定轴(2213)连接,当所述第一扭簧(2211)压缩时,所述第一滚动件(21)与所述第一接触杆(22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扭簧组件(321)包括第二扭簧(3211)、第二连接板(3212)和第二固定轴(3213),所述第二固定轴(3213)安设在所述侧板(40)上,所述第二连接板(3212)连接所述第二扭簧(3211)与所述第二滚动件(31),所述第二扭簧(3211)与所述第二固定轴(3213)连接,当所述第二扭簧(3211)压缩时,所述第二滚动件(31)与所述第二接触杆(32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包括棘轮(11)、扇形卡接块(12)、驱动件(13)和第三滚动件(14),所述第三滚动件(14)与所述侧板(40)转动连接,所述棘轮(11)与所述侧板(40)转动连接,所述棘轮(11)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滚动件(14)连接,所述驱动件(13)的输出轴与所述扇形卡接块(12)连接,所述扇形卡接块(12)能够与所述棘轮(11)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滚动件(50),所述第四滚动件(50)与所述侧板(40)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滚动件(50)、所述第三滚动件(14)和所述第二滚动件(31)用于运送电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60),所述限位机构(60)包括第一限位组件(61)和第二限位组件(62),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1)安设在所述侧板(40)靠近出线筒(70)一端且与所述侧板(4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2)安设在所述侧板(40)远离所述出线筒(70)一端且与所述侧板(4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61)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62)用于对电缆进行限位。
10.一种电缆排线装置拉停检测方法,采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出线筒(70)另一端出线进行电缆布设,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的布线处拉不动电缆时,无法确定电缆排线装置出现故障拉紧拉不动的位置;若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发出警报,则出线筒(70)端卡住且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未损坏;
S2: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若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若电缆能够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出现损坏;
S3: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若电缆无法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70)另一端卡住;
S4:当从出线筒(70)另一端拉不动电缆时,所述第一检测机构(20)不发出警报,操作所述单向输送机构(10)改变方向,操作出线筒(70)向内收卷,电缆向出线筒(70)方向移动,若电缆无法拉动且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0)不发出警报,则说明出线筒(70)端卡住。
CN202410247907.1A 2024-03-05 2024-03-05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Active CN1178192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7907.1A CN117819299B (zh) 2024-03-05 2024-03-05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47907.1A CN117819299B (zh) 2024-03-05 2024-03-05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9299A true CN117819299A (zh) 2024-04-05
CN117819299B CN117819299B (zh) 2024-05-24

Family

ID=9050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47907.1A Active CN117819299B (zh) 2024-03-05 2024-03-05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9299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1849A1 (en) * 1999-04-14 2000-10-19 Mehmet Agrikli Method and machine for unraveling knitted fabrics
JP2008258454A (ja) * 2007-04-06 2008-10-23 Tanaka Seiki Kk スピンドル装置
WO200915062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Schleuniger Holding A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cables, wires and profiles in or on cable processing machines
CN208062671U (zh) * 2018-03-14 2018-11-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功能紧线器
JP2018203518A (ja) * 2017-06-08 2018-12-2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巻き上げ装置
CN110114522A (zh) * 2016-10-19 2019-08-09 阿姆斯勒纺织公司 用于制造复合包芯纱线的方法和设备
CN213037134U (zh) * 2020-09-10 2021-04-23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丝机构用输送结构
CN113213254A (zh) * 2021-04-20 2021-08-06 刘红国 一种电缆线缆可进行自检的电机自动绕线设备
WO2021157985A1 (ko) * 2020-02-06 2021-08-12 이재구 낚시용 릴
CN113415679A (zh) * 2021-06-17 2021-09-21 嘉兴鼎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卷用纺织机进线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298593U (zh) * 2020-10-15 2021-09-28 安徽新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放线装置
CN114019318A (zh) * 2022-01-06 2022-02-08 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故障分段定位的指示器
CN114132795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华能(庄河)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
CN115818338A (zh) * 2023-02-14 2023-03-21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式一体式鞋加工用的丝线智能化送丝装置
CN218879070U (zh) * 2022-12-28 2023-04-18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线路接地故障排查用测量导线自动收放器
CN116424957A (zh) * 2023-03-29 2023-07-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收计数装置
CN116803879A (zh) * 2023-07-31 2023-09-26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7185035A (zh) * 2023-09-19 2023-12-08 南通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缠绕用防断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61849A1 (en) * 1999-04-14 2000-10-19 Mehmet Agrikli Method and machine for unraveling knitted fabrics
JP2008258454A (ja) * 2007-04-06 2008-10-23 Tanaka Seiki Kk スピンドル装置
WO200915062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Schleuniger Holding A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cables, wires and profiles in or on cable processing machines
CN110114522A (zh) * 2016-10-19 2019-08-09 阿姆斯勒纺织公司 用于制造复合包芯纱线的方法和设备
JP2018203518A (ja) * 2017-06-08 2018-12-27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巻き上げ装置
CN208062671U (zh) * 2018-03-14 2018-11-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功能紧线器
WO2021157985A1 (ko) * 2020-02-06 2021-08-12 이재구 낚시용 릴
CN213037134U (zh) * 2020-09-10 2021-04-23 广东金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丝机构用输送结构
CN214298593U (zh) * 2020-10-15 2021-09-28 安徽新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放线装置
CN113213254A (zh) * 2021-04-20 2021-08-06 刘红国 一种电缆线缆可进行自检的电机自动绕线设备
CN113415679A (zh) * 2021-06-17 2021-09-21 嘉兴鼎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卷用纺织机进线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132795A (zh) * 2021-11-29 2022-03-04 华能(庄河)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缓减海缆敷设受损的牵引结构
CN114019318A (zh) * 2022-01-06 2022-02-08 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故障分段定位的指示器
CN218879070U (zh) * 2022-12-28 2023-04-18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线路接地故障排查用测量导线自动收放器
CN115818338A (zh) * 2023-02-14 2023-03-21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包裹式一体式鞋加工用的丝线智能化送丝装置
CN116424957A (zh) * 2023-03-29 2023-07-1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缆卷收计数装置
CN116803879A (zh) * 2023-07-31 2023-09-26 波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7185035A (zh) * 2023-09-19 2023-12-08 南通明富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缠绕用防断检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长江;: "恒张力高吨位立式绕线自控装置", 金属制品, no. 04, 15 August 2008 (2008-08-15), pages 40 - 42 *
苏辉;牛蔺楷;张琨;: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托辊卡死故障监测系统设计", 煤炭工程, no. 07, 20 July 2018 (2018-07-20), pages 14 - 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9299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3431B1 (en) Load compensated right angle diamond screw levelwind
US7188568B2 (en) Self-propelled vehicle for movement within a tubular member
US11214470B2 (en) Rope maintenance system
CN103616048A (zh) 一种具有缆绳张力和缆长测量功能的储缆绞车
US10239081B2 (en) Self-propelled internal pipe lining system having multiple propulsion devices
KR100855521B1 (ko) 배관 내부 검사용 이동로봇
CN109132904B (zh) 绞车装置和无人船
CN117819299B (zh) 一种电缆排线装置及其拉停检测方法
US3073574A (en) Wire stringing equipment
US385183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apping wire about a conduit
JP2006502930A (ja) 荷を取り扱うことに使用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11181222B2 (en) Internal pipe lining system having self-propelled, self-powered propulsion devices
CN108831007A (zh) 一种纸币暂存装置
JP3371122B2 (ja) 遠隔探査機等の複合伝送線接続装置
CN107345850B (zh) 一种带式制动器的试验装置
WO2020197919A1 (en) Internal pipe lining system having self-propelled, self-powered propulsion devices
CN218931340U (zh) 一种同步收放的液压软管卷盘
GB2166704A (en) Winch mechanism
US2991977A (en) Bull wheel cable puller
JP2001103632A (ja) ウィンチドラム式延線装置
CN217808068U (zh) 一种地铁机电施工用电缆收放装置
JP200205812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敷設工法およびその敷設工法に使用される架線車
JPH09140020A (ja) ケーブル布設管路検査用の張力付与装置
JPH0751419B2 (ja) 偏平ロープの牽引装置
US3272007A (en) Tension indic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