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16888A -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16888A
CN117816888A CN202311699014.2A CN202311699014A CN117816888A CN 117816888 A CN117816888 A CN 117816888A CN 202311699014 A CN202311699014 A CN 202311699014A CN 117816888 A CN117816888 A CN 117816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ower die
stress
aluminum alloy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90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茆文
彭桂云
彭亚珍
王飞
董琦
罗永辉
韩磊
费云波
袁晗
周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oran Wheel Hu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oran Wheel Hu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oran Wheel Hub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oran Wheel Hub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90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168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1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16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涉及车轮锻造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座,下模座的顶部轴心端边侧设置槽棱边,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部中心端安装设置填充端,填充端的周侧套设安装受力架,填充端的底部设置弹性卸力囊,受力架的周侧紧固安装三组受力柱,受力柱的内部安装设置受力弹簧,通过在调节卸力组件配合下,对上下模具在合并期间所受到的高压进行疏导,减少下模芯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应力和强度,提高下模芯的使用寿命,避免下模座内部所稳定的六角铆钉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受到强性硬度变形,而导致下模芯在下模座内部安装位置发生精度偏移,减少加工时所产生的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车轮,又称为轮毂或轮圈,即轮胎内廓用以支撑轮胎的圆筒形、中心装配在轴上的部件,现有较为常用的车轮主要分为钢质车轮和铝合金车轮,虽然钢质车轮强度高,但钢质车轮质量重,外形单一,不符合现代低碳理念,而铝合金车轮质量轻便,弹性好,刚性好,且外形多样,因此,钢质车轮逐渐被铝合金车轮代替,对于现有铝合金车轮的锻造,一般先将铝锭高温熔炼成液态铝水,然后再将铝水经陶瓷过滤片,倒入压射缸内,待铝水灌装完毕后,再通过压射缸将铝水加压注射进模具空腔内,进而使得铝液完成充型和凝固,从而完成锻造,现有锻造模具主要由上底板、下底板、上模座、上模芯、下模芯等组成,其中,上底板和上模座、上模芯组成模具的上部分,下底板和下模芯组成模具的下部分,模具的上部分由上向下运动,直到与模具的下部分相接触,然后再进行铝液的压射,待铝液凝固,进而便可完成模具合模过程,然后模具上部分返回原始位置,完成开模过程,开模和合模即是一个完整的锻造过程。
但现有技术中,目前在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使用过程中,在上下模具作业时,下模具需要定向承受上模具所带来的下压力,易造成内部所稳定的六角铆钉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受到强性硬度变形,进而导致下模芯在下模座内部安装位置精度偏移,造成加工误差,而不经过拆分检测,则不易发现所产生的问题,进而影响后续车轮模型成型的质量,同时在上下模具合并期间,使得车轮锻造模具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容易导致模芯表面磨损严重,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就需要提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使用过程中,在上下模具作业时,下模具需要定向承受上模具所带来的下压力,易造成内部所稳定的六角铆钉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受到强性硬度变形,进而导致下模芯在下模座内部安装位置精度偏移,造成加工误差,而不经过拆分检测,则不易发现所产生的问题,进而影响后续车轮模型成型的质量,同时在上下模具合并期间,使得车轮锻造模具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等恶劣条件,容易导致模芯表面磨损严重,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轴心端边侧设置槽棱边,所述下模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中心端安装设置填充端,所述填充端的周侧套设安装受力架,所述填充端的底部设置弹性卸力囊,所述受力架的周侧紧固安装三组受力柱,所述受力柱的内部安装设置受力弹簧,所述受力弹簧的簧端插接有调节卸力组件;
所述调节卸力组件包括接触簧片,所述接触簧片的边侧设置钣金架,所述钣金架的中心端开设安装竖槽,所述安装竖槽的内部紧固安装抵接弹簧,所述抵接弹簧的顶部和接触簧片的片板底壁面紧固连接,所述接触簧片的侧端紧固连接有抵力座,所述抵力座的底部夹持套接有受力曲杆,所述钣金架的边侧紧固连接有安装架构,所述安装架构的边架内壁表面架设安装轴架,所述轴架的外部周侧套设安装转套,所述转套的侧壁和受力曲杆紧固连接,所述转套的顶部侧端紧固连接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端紧固连接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的侧端铰接有角度调节阻尼轴柱,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的侧端铰接有排压件,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和排压件的底部设置压力腔,所述压力腔的侧端连通设置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的侧端连通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侧端连通设置有泄压嘴。
优选的,所述受力柱的底部紧固连接有液态卸力架,所述液态卸力架的边侧紧固连接有承重架。
优选的,所述承重架的顶部安装承载端,所述承重架的边侧表面紧固连接有侧支撑边,所述承载端设置为三组,所述承载端的顶端和填充端的顶壁表面与安装腔的内部底壁表面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侧支撑边的顶端设置外边架,所述外边架的周侧插接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底部设置下边侧架。
优选的,所述弹性卸力囊的底端外部周侧连通有三组排气端,三组所述排气端和下模座的周侧表面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底壁周侧设置安装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和下边侧架的底端内壁表面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的周侧连接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所述定位螺柱的底部螺纹连接紧固有拆合板,所述拆合板和安装腔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周侧表面设置有三组泄压端,三组所述泄压端和泄压嘴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中心端设置对接嵌合端,所述下模座的内部设置下模芯。
优选的,所述下模芯的底壁表面开设有对接结构,所述对接结构和对接嵌合端连接安装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在调节卸力组件配合下,当下模芯和下模座受到上模座的下压力时,使得受力柱内部安装设置的受力弹簧同步使得下压,进而便于利用受力弹簧的弹性挤压,使得所插接在受力弹簧簧端的接触簧片受到挤压,同步根据受力弹簧所受到的下压进行下降,其次,当接触簧片进行下降时,带动抵力座在安装竖槽内部紧固安装的抵接弹簧作用下,进行抵接受力,进而便于对所受到的下压力进行反馈,接着当抵力座下降时,带动受力曲杆在受力作用下,通过转套在安装架构边架内壁表面架设安装的轴架外部周侧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套顶部侧端紧固连接的连接端进行角度抬升,同步在连接端进行角度转动作用下,使得传导杆在角度调节阻尼轴柱的配合下,带动排压件在压力腔的内部进行偏移,且偏移角度所受力强度进行调整,从而将所受到压力在传导件、泄压管和泄压嘴配合下,使得当泄压嘴进行受力泄压作业时,泄压端进行开启,对上下模具在合并期间所受到的高压进行疏导,减少下模芯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应力和强度,提高下模芯的使用寿命,避免下模座内部所稳定的六角铆钉在长时间作业过程中,受到强性硬度变形,而导致下模芯在下模座内部安装位置发送的精度偏移,减少加工时所产生的误差。
2、本发明中,通过在液态卸力架、承重架、侧支撑边和承载端配合下,使得当下模芯受到上模座的压力时,将所受到的压力从下模座的内部所安装的受力架和受力柱,使得液态卸力架对所受到的力进行卸力,且液态卸力架由液压缸、液压泵、控制阀等组件组成,使得当需要卸力时,液压泵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向外推动,从而对受力柱施加一个相反的力,保障整体在进行锻造作业时,提供对模型的支撑力,利用三组承载端形成三角支撑结构,配合填充端的中心支撑架构使得对下模座和下模芯所受到的下压力进行承压作业,保障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作业稳固性,且在弹性柱、侧支撑边和下边侧架配合下,使得侧支撑边和下边侧架形成周圈结构在安装腔的内部底壁进行设置,配合承载端的顶端和填充端同步对下模座和下模芯进行承载。
3、本发明中,通过在密封件、拆合板和定位螺柱配合下,使得密封件通过密封自攻螺栓在下边侧架的底端内壁表面进行安装,使得密封件配合安装腔形成密封腔体,利用定位螺柱将拆合板螺纹紧固在密封件的周侧,使得拆合板的板边周侧和安装腔的底边环侧形成嵌合,并保持为同一水平面,便于形成稳定水平放置结构,避免安装腔存在泄气,导致后续下模座受到下压力时,承载性降低,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主视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主视的另一角度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填充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密封件、拆合板和定位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排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外边架、下边侧架和弹性柱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受力柱和受力弹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调节卸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中图8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槽棱边;3、泄压端;4、对接嵌合端;6、下模芯;7、外边架;8、填充端;10、下边侧架;11、对接结构;12、密封件;13、拆合板;14、定位螺柱;15、受力架;16、承载端;17、弹性卸力囊;18、排气端;19、调节卸力组件;190、接触簧片;191、钣金架;192、安装竖槽;193、抵接弹簧;194、抵力座;195、受力曲杆;196、安装架构;197、轴架;198、转套;199、连接端;1990、传导杆;1991、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2、排压件;1993、压力腔;1994、传导件;20、泄压管;21、泄压嘴;22、弹性柱;23、受力柱;24、受力弹簧;25、承重架;26、液态卸力架;27、侧支撑边;28、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9所示: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轴心端边侧设置槽棱边2,所述下模座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腔28,所述安装腔28的内部中心端安装设置填充端8,所述填充端8的周侧套设安装受力架15,所述填充端8的底部设置弹性卸力囊17,所述受力架15的周侧紧固安装三组受力柱23,所述受力柱23的内部安装设置受力弹簧24,所述受力弹簧24的簧端插接有调节卸力组件19;所述调节卸力组件19包括接触簧片190,所述接触簧片190的边侧设置钣金架191,所述钣金架191的中心端开设安装竖槽192,所述安装竖槽192的内部紧固安装抵接弹簧193,所述抵接弹簧193的顶部和接触簧片190的片板底壁面紧固连接,所述接触簧片190的侧端紧固连接有抵力座194,所述抵力座194的底部夹持套接有受力曲杆195,所述钣金架191的边侧紧固连接有安装架构196,所述安装架构196的边架内壁表面架设安装轴架197,所述轴架197的外部周侧套设安装转套198,所述转套198的侧壁和受力曲杆195紧固连接,所述转套198的顶部侧端紧固连接有连接端199,所述连接端199的侧端紧固连接有传导杆1990,所述传导杆1990的侧端铰接有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的侧端铰接有排压件1992,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和排压件1992的底部设置压力腔1993,所述压力腔1993的侧端连通设置有传导件1994,所述传导件1994的侧端连通有泄压管20,所述泄压管20的侧端连通设置有泄压嘴21。
根据图7所示,所述受力柱23的底部紧固连接有液态卸力架26,所述液态卸力架26的边侧紧固连接有承重架25,将液态卸力架26安装在受力柱23的底部,且将承重架25安装在液态卸力架26的边侧,使得承重架25放置在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的连接间隙中,利用液态卸力架26,使得在进行铝合金车轮锻造作业过程中,当下模芯6受到上模座的压力时,将所受到的压力从下模座1的内部所安装的受力架15和受力柱23,使得液态卸力架26对所受到的力进行卸力,且液态卸力架26由液压缸、液压泵、控制阀等组件组成,使得当需要卸力时,液压泵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向外推动,从而对受力柱23施加一个相反的力,保障整体在进行锻造作业时,提供对模型的支撑力。
根据图7所示,所述承重架25的顶部安装承载端16,所述承重架25的边侧表面紧固连接有侧支撑边27,所述承载端16设置为三组,所述承载端16的顶端和填充端8的顶壁表面与安装腔28的内部底壁表面贴合连接,将三组承载端16分别安装在承重架25的顶部,利用三组承载端16形成三角支撑结构,配合填充端8的中心支撑架构使得对下模座1和下模芯6所受到的下压力进行承压作业,保障下模座1和上模座的作业稳固性。
根据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侧支撑边27的顶端设置外边架7,所述外边架7的周侧插接弹性柱22,所述弹性柱22的底部设置下边侧架10,利用弹性柱22将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进行连接安装设置,使得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的连接端存在间隙,进而对侧支撑边27进行卡合,使得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形成周圈结构在安装腔28的内部底壁进行设置,配合上述承载端16的顶端和填充端8同步对下模座1和下模芯6进行承载。
根据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卸力囊17的底端外部周侧连通有三组排气端18,三组所述排气端18和下模座1的周侧表面连通设置,将三组排气端18和下模座1的周侧表面进行连通,使得当填充端8使得下模芯6对下模座1所受到的下压力时,将所使得的力呈线性传递至弹性卸力囊17,并使得弹性卸力囊17通过三组排气端18形成排气作业,将模具作业时所形成的气压进行排出,在锻造作业结束后,弹性卸力囊17再次通过三组排气端18进行吸气作业,使得弹性卸力囊17进行气充作业,或者通过外接气泵进行迅速充补作业。
根据图2-图4所示,所述安装腔28的底壁周侧设置安装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和下边侧架10的底端内壁表面紧固连接,将密封件12通过密封自攻螺栓在下边侧架10的底端内壁表面进行安装,使得密封件12配合安装腔28形成密封腔体,避免安装腔28存在泄气,导致后续下模座1受到下压力时,承载性降低,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根据图2-图4所示,所述密封件12的周侧连接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14,所述定位螺柱14的底部螺纹连接紧固有拆合板13,所述拆合板13和安装腔28密封连接,利用定位螺柱14将拆合板13螺纹紧固在密封件12的周侧,使得拆合板13的板边周侧和安装腔28的底边环侧形成嵌合,并保持为同一水平面,便于形成稳定水平放置结构。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模座1的周侧表面设置有三组泄压端3,三组所述泄压端3和泄压嘴21连通设置,在三组泄压端3的作用下,便于和泄压嘴21的泄压作业进行配合,使得当泄压嘴21进行受力泄压作业时,泄压端3进行开启,对上下模具在合并期间所受到的高压进行疏导,减少下模芯6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应力和强度,提高下模芯6的使用寿命。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模座1的中心端设置对接嵌合端4,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设置下模芯6,在对接嵌合端4的作用下,便于通过对接结构11进行定位,使得下模芯6安装在下模座1的内部,且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下模芯6,提高锻造工作效率。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模芯6的底壁表面开设有对接结构11,所述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连接安装设置,在对接结构11的作用下,便于当需要进行下模芯6的更换时,对下模芯6进行转动,使得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间的负压强进行排出,进而使得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产生松动,便于下模芯6的拆卸。
本发明中的泄压端3、对接结构11、对接嵌合端4、弹性卸力囊17、传导杆1990、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和液态卸力架26的作业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泄压端3、对接结构11、对接嵌合端4、弹性卸力囊17、传导杆1990、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和液态卸力架26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作业布置。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首先当进行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作业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的配合,使得下模芯6进行转动,将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进行转动,使得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间产生负压强,进而将下模芯6和下模座1进行连接安装,且当下模芯6和下模座1受到上模座的下压力时,将所使得的力呈线性传递至弹性卸力囊17,并使得弹性卸力囊17通过三组排气端18形成排气作业,将模具作业时所形成的气压进行排出,在锻造作业结束后,弹性卸力囊17再次通过三组排气端18进行吸气作业,使得弹性卸力囊17进行气充作业,或者通过外接气泵进行迅速充补作业,且在弹性卸力囊17进行作业时,可根据所受到的下压力强度,使得受力柱23内部安装设置的受力弹簧24同步使得下压,进而便于利用受力弹簧24的弹性挤压,使得所插接在受力弹簧24簧端的接触簧片190受到挤压,同步根据受力弹簧24所受到的下压进行下降,其次,当接触簧片190进行下降时,带动抵力座194在安装竖槽192内部紧固安装的抵接弹簧193作用下,进行抵接受力,进而便于对所受到的下压力进行反馈,接着当抵力座194下降时,带动受力曲杆195在受力作用下,通过转套198在安装架构196边架内壁表面架设安装的轴架197外部周侧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转套198顶部侧端紧固连接的连接端199进行角度抬升,同步在连接端199进行角度转动作用下,使得传导杆1990在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的配合下,带动排压件1992在压力腔1993的内部进行偏移,且偏移角度所受力强度进行调整,从而将所受到压力在传导件1994、泄压管20和泄压嘴21配合下,使得当泄压嘴21进行受力泄压作业时,泄压端3进行开启,对上下模具在合并期间所受到的高压进行疏导,减少下模芯6表面所受到的压力、应力和强度,提高下模芯6的使用寿命,再接着,当下模芯6受到上模座的压力时,将所受到的压力从下模座1的内部所安装的受力架15和受力柱23,使得当需要卸力时,液压泵将液压油输送至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向外推动,从而对受力柱23施加一个相反的力,保障整体在进行锻造作业时,液态卸力架26提供对模型的支撑力,同时利用弹性柱22将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进行连接安装设置,使得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的连接端存在间隙,进而对侧支撑边27进行卡合,使得侧支撑边27和下边侧架10形成周圈结构在安装腔28的内部底壁进行设置,配合三组承载端16形成三角支撑结构,配合填充端8的中心支撑架构使得对下模座1和下模芯6所受到的下压力进行承压作业,保障下模座1和上模座的作业稳固性,且在作业时,将密封件12通过密封自攻螺栓在下边侧架10的底端内壁表面进行安装,使得密封件12配合安装腔28形成密封腔体,利用定位螺柱14将拆合板13螺纹紧固在密封件12的周侧,使得拆合板13的板边周侧和安装腔28的底边环侧形成嵌合,并保持为同一水平面,便于形成稳定水平放置结构,避免安装腔28存在泄气,导致后续下模座1受到下压力时,承载性降低,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轴心端边侧设置槽棱边(2),所述下模座(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腔(28),所述安装腔(28)的内部中心端安装设置填充端(8),所述填充端(8)的周侧套设安装受力架(15),所述填充端(8)的底部设置弹性卸力囊(17),所述受力架(15)的周侧紧固安装三组受力柱(23),所述受力柱(23)的内部安装设置受力弹簧(24),所述受力弹簧(24)的簧端插接有调节卸力组件(19);
所述调节卸力组件(19)包括接触簧片(190),所述接触簧片(190)的边侧设置钣金架(191),所述钣金架(191)的中心端开设安装竖槽(192),所述安装竖槽(192)的内部紧固安装抵接弹簧(193),所述抵接弹簧(193)的顶部和接触簧片(190)的片板底壁面紧固连接,所述接触簧片(190)的侧端紧固连接有抵力座(194),所述抵力座(194)的底部夹持套接有受力曲杆(195),所述钣金架(191)的边侧紧固连接有安装架构(196),所述安装架构(196)的边架内壁表面架设安装轴架(197),所述轴架(197)的外部周侧套设安装转套(198),所述转套(198)的侧壁和受力曲杆(195)紧固连接,所述转套(198)的顶部侧端紧固连接有连接端(199),所述连接端(199)的侧端紧固连接有传导杆(1990),所述传导杆(1990)的侧端铰接有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的侧端铰接有排压件(1992),所述角度调节阻尼轴柱(1991)和排压件(1992)的底部设置压力腔(1993),所述压力腔(1993)的侧端连通设置有传导件(1994),所述传导件(1994)的侧端连通有泄压管(20),所述泄压管(20)的侧端连通设置有泄压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柱(23)的底部紧固连接有液态卸力架(26),所述液态卸力架(26)的边侧紧固连接有承重架(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25)的顶部安装承载端(16),所述承重架(25)的边侧表面紧固连接有侧支撑边(27),所述承载端(16)设置为三组,所述承载端(16)的顶端和填充端(8)的顶壁表面与安装腔(28)的内部底壁表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边(27)的顶端设置外边架(7),所述外边架(7)的周侧插接弹性柱(22),所述弹性柱(22)的底部设置下边侧架(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卸力囊(17)的底端外部周侧连通有三组排气端(18),三组所述排气端(18)和下模座(1)的周侧表面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28)的底壁周侧设置安装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和下边侧架(10)的底端内壁表面紧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2)的周侧连接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柱(14),所述定位螺柱(14)的底部螺纹连接紧固有拆合板(13),所述拆合板(13)和安装腔(28)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周侧表面设置有三组泄压端(3),三组所述泄压端(3)和泄压嘴(21)连通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中心端设置对接嵌合端(4),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设置下模芯(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6)的底壁表面开设有对接结构(11),所述对接结构(11)和对接嵌合端(4)连接安装设置。
CN202311699014.2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Pending CN1178168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014.2A CN1178168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014.2A CN1178168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16888A true CN117816888A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2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9014.2A Pending CN117816888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168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1591U (zh) 一种汽车天窗装配辅助工装
CN108032027A (zh) 一种车辆支撑桥管与端面法兰焊机及其焊接方法
CN201529869U (zh) 一种铝合金筒体环向焊缝搅拌摩擦焊支撑装置
CN107052835B (zh) 一种汽车轮毂一刀切夹具
CN209998818U (zh) 一种用于薄壁飞轮车削加工的液压夹具
CN117816888A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车轮锻造模具
CN215699890U (zh) 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夹具
CN110252932B (zh) 一种平衡配重块铆接方法及铆接工装
CN216182953U (zh) 一种分段气囊轮胎式叶根圆固撑工装
CN210937021U (zh) 摩托车轮毂喷淋降温式定位浇注装置
CN220281031U (zh) 一种承载力强的汽车轮毂
CN107253039B (zh) 一种用于索道单轮体的拆装装置
CN219446618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外圈锻件
CN219507630U (zh)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CN216502290U (zh) 一种新型铸造轮毂全自动推料装置
CN219945880U (zh) 一种气室上盖装配夹持装置
CN205170446U (zh) 增压泵固定装置及净水器
CN210337472U (zh) 一种具有气动力拆装头的轮胎拆装机
CN212238816U (zh) 一种挡圈成型模具
CN2130800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器铝型材校正装置
CN216993747U (zh) 一种双片式轮毂
CN2194849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毂加工的专用自动夹紧装置
CN113001451B (zh) 一种大型分体式金属芯模装配工装
CN211965816U (zh) 一种蜡模组件用的焊接支架
CN219666498U (zh) 一种离合器内外卡簧合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