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7630U -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7630U
CN219507630U CN202320374733.6U CN202320374733U CN219507630U CN 219507630 U CN219507630 U CN 219507630U CN 202320374733 U CN202320374733 U CN 202320374733U CN 219507630 U CN219507630 U CN 219507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cavity
seat
product profiling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47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际波
吴露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e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e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e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e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47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7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7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7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产品仿形座,产品仿形座内设有空腔;罐液密封组件,包括上气囊、下气囊和抽真空管道,上气囊镶嵌于远离下支撑板的产品仿形座的空腔端口内,下气囊设置在空腔内,抽真空管道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的产品仿形座上,可使产品仿形座的空腔与外界连通;气缸,设置在下支撑下侧,气缸上设有穿过下支撑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顶升杆;罐液压头,设置在产品仿形座上侧的出力轴上,该出力轴结构可通过与外设驱动源连接,通过驱动源带动出力轴上下移动,实现对罐液压头的向上或向下驱动,从而实现伸入到空腔内或复位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工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用的灌液工装。
背景技术
为了缓和与衰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凸凹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汽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
在减震器的生产过程中,减震器中液体的灌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减震器灌液方法一般分为湿式灌装和干式灌装,由于人工湿式灌装具有只能灌装型腔较规则或广口的产品、浪费灌装液体、对人体造成伤害、外壳液体残留、容易产生杂质等诸多不足,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干式灌装来保证灌液质量。
近年来,为获取规模经济利益,灌装机械向高速度、高生产能力产品发展。现代灌装技术的目标是精确、高效、自动化。现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减震器灌液的工装夹具,具备自动封装减震器产品的功能,且满足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灌装精度高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763059U,公告日2021年03月21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汽车减震器罐液工装夹具,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的罐液工装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底座外侧的伸缩板,且伸缩板的顶端位于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支撑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二号连接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贯穿至支撑板内部的二号齿轮。它存在生产效率低、罐液精度低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具备自动封装减震器产品的功能,且满足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灌装精度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产品仿形座,产品仿形座内设有空腔;罐液密封组件,包括上气囊、下气囊和抽真空管道,上气囊镶嵌于远离下支撑板的产品仿形座的空腔端口内,下气囊设置在空腔内,抽真空管道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的产品仿形座上,可使产品仿形座的空腔与外界连通;气缸,设置在下支撑下侧,气缸上设有穿过下支撑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顶升杆;罐液压头,设置在产品仿形座上侧,可伸入到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灌液工装属于干式管装,适用于半成品液压衬套的灌装,该半成品产品包括产品外壳和未完全压入产品外壳的产品主簧;罐液压头通过单独的驱动源实现动力控制;气缸内安装有中泄式电磁阀。具体实施,设备启动,气缸驱动顶升杆下降将半成品产品往下带到仿形座底部,罐液压头向下移动压住产品主簧形成密封腔,上气囊与下气囊同时打开,来完成上气囊与下气囊之间空腔的密封,使产品的抽真空灌液位置是个密闭的空腔,下一步通过与抽真空管道连接的外接设备来完成产品的抽真空灌液,该外接设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灌液完成后,通过驱动源带动灌液压头将产品主簧往产品外壳内压入,压入的同时下方的气缸的电磁阀切换成中泄式,以保证产品主簧可以顺利的压入到产品外壳内,压装完成后上气囊打开,通过抽真空管道对产品进行抽余液,抽一定的时间后下气囊打开继续抽余液,余液抽完后驱动灌液压头向上移动移出空腔,进行复位,气缸上升复位,同时顶升杆上行顶出完成灌装的产品。
作为优选,还包括底板,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两组竖板,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两组竖板之间,气缸设置在底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且与底板固定连接。该工装连接结构简单,且各零件之间的连接紧凑。
作为优选,产品仿形座包括设置在下支撑板上的安装座一、设置在安装座一上的安装座二及设置在安装座二上的上盖。下支撑板、安装座一、安装座二和上盖的各个零件之间均通过定位销实现紧固安装,提高了工件的连接精度。
作为优选,上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二与上盖之间,下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便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更换拆装,且通过上气囊和下气囊的设置,可提高空腔内灌装区域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抽真空管道端部设有抽真空罐液接口。便于空腔内的液体灌装或液体抽真空。
作为优选,顶升杆端部设有顶板。便于对产品进行支撑定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出力轴,罐液压头设置在出力轴上。该出力轴结构可通过与外设驱动源连接,实现对罐液压头的向上或向下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工装结构简单,且各零件之间的连接紧凑;(2)上气囊、下气囊及仿形座之间拆装简单,便于维修更换(3)通过上气囊、下气囊和抽真空管道的设置,可使空腔内灌装区域的密封性更好,提高了灌装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液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未放产品的罐液工装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处于罐液状态的罐液工装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压装到位状态的罐液工装的剖视图;
图中:底板1;竖板2;下支撑板3;仿形座4;空腔5;上气囊6;下气囊7;抽真空管道8;气缸9;顶升杆10;顶板11;罐液压头12;出力轴13;安装座一14;安装座二15;上盖16;抽真空罐液接口17;产品外壳18;产品主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参见附图1至附图3),包括底板1、两组竖板2和下支撑板3,两组竖板平行设置在底板上,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两组竖板之间,且与底板固定连接,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产品仿形座4,产品仿形座内设有空腔5;罐液密封组件,包括上气囊6、下气囊7和抽真空管道8,上气囊镶嵌于远离下支撑板的产品仿形座的空腔端口内,下气囊设置在空腔内,抽真空管道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的产品仿形座上,可使产品仿形座的空腔与外界连通;气缸9,设置在下支撑下侧,气缸上设有穿过下支撑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顶升杆10,空腔内的顶升杆端部上设有顶板11;罐液压头12,设置在产品仿形座上侧的出力轴13上,该出力轴结构可通过与外设驱动源连接,通过驱动源带动出力轴上下移动,实现对罐液压头的向上或向下驱动,从而实现伸入到空腔内或复位操作。
产品仿形座包括设置在下支撑板上的安装座一14、设置在安装座一上的安装座二15及设置在安装座二上的上盖16。下支撑板、安装座一、安装座二和上盖的各个零件之间均通过定位销实现紧固安装。
上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二与上盖之间,下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便于上气囊和下气囊的更换拆装,且通过上气囊和下气囊的设置,可提高空腔内灌装区域的密封性。
抽真空管道端部设有抽真空罐液接口17。便于空腔内的液体灌装或液体抽真空。
工作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灌液工装属于干式管装,适用于半成品液压衬套的灌装,该半成品产品包括产品外壳18和未完全压入产品外壳的产品主簧19;罐液压头通过单独的驱动源实现动力控制;气缸内安装有中泄式电磁阀。具体实施,设备启动,气缸驱动顶升杆下降将半成品产品往下带到仿形座底部,罐液压头向下移动压住产品主簧形成密封腔,上气囊与下气囊同时打开,来完成上气囊与下气囊之间空腔的密封,使产品的抽真空灌液位置是个密闭的空腔,下一步通过与抽真空管道连接的外接设备来完成产品的抽真空灌液,该外接设备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赘述;灌液完成后,通过驱动源带动灌液压头将产品主簧往产品外壳内压入,压入的同时下方的气缸的电磁阀切换成中泄式,以保证产品主簧可以顺利的压入到产品外壳内,压装完成后上气囊打开,通过抽真空管道对产品进行抽余液,抽一定的时间后下气囊打开继续抽余液,余液抽完后驱动灌液压头向上移动移出空腔,进行复位,气缸上升复位,同时顶升杆上行顶出完成灌装的产品。
有益效果是:(1)该工装结构简单,且各零件之间的连接紧凑;(2)上气囊、下气囊及仿形座之间拆装简单,便于维修更换(3)通过上气囊、下气囊和抽真空管道的设置,可使空腔内灌装区域的密封性更好,提高了灌装精度。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7)

1.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产品仿形座,产品仿形座内设有空腔;罐液密封组件,包括上气囊、下气囊和抽真空管道,上气囊镶嵌于远离下支撑板的产品仿形座的空腔端口内,下气囊设置在空腔内,抽真空管道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的产品仿形座上,可使产品仿形座的空腔与外界连通;气缸,设置在下支撑下侧,气缸上设有穿过下支撑板伸入到空腔内的顶升杆;罐液压头,设置在产品仿形座上侧,可伸入到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还包括底板,底板上平行设置有两组竖板,下支撑板固定设置在两组竖板之间,气缸设置在底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且与底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产品仿形座包括设置在下支撑板上的安装座一、设置在安装座一上的安装座二及设置在安装座二上的上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上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二与上盖之间,下气囊设置在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抽真空管道端部设有抽真空罐液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顶升杆端部设有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其特征是,还包括出力轴,罐液压头设置在出力轴上。
CN202320374733.6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Active CN219507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4733.6U CN21950763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4733.6U CN21950763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7630U true CN219507630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2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4733.6U Active CN219507630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7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507630U (zh) 一种汽车零件的灌液工装
CN101947866B (zh) 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
CN2774674Y (zh) 专用液压模架
CN212892738U (zh) 一种气动出料机
CN210387132U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积液窝压制装置
CN201800261U (zh) 行程可调多级缓冲气垫
CN201257469Y (zh) 压力机气垫的进排气装置
CN208197420U (zh) 一种气动脱料模具
CN207942613U (zh) 一种节能自动型空气弹簧硫化模具
CN207309353U (zh) 一种机油泵专用油封压装机床
CN201792515U (zh) 具有双级气垫装置的机械压力机
CN112108870A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轮胎轮毂自动组装方法
CN219597898U (zh) 一种吸盘模具吸附力调节结构
CN220240030U (zh) 一种开模操作台
CN217250251U (zh) 组合式减震器油封装配工装
CN205326081U (zh) 一种轮胎的后充气装置
CN220248503U (zh) 一种增压充气工装
CN221097660U (zh) 一种多功能气阀
CN212666502U (zh) 一种抽真空活络模具
CN220161723U (zh) 一种扣压机
CN213260590U (zh) 一种耐油橡胶件生产用模具
CN215587824U (zh) 一种投影仪壳体压铸模具
CN21395387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桶式油缸柱塞泵
CN215614537U (zh) 一种冲压模的缓冲机构
CN2507597Y (zh) 小型卧式液压拉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