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09590A -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9590A
CN117809590A CN202311278966.7A CN202311278966A CN117809590A CN 117809590 A CN117809590 A CN 117809590A CN 202311278966 A CN202311278966 A CN 202311278966A CN 117809590 A CN117809590 A CN 117809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display
setting screen
image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89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浩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09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9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8Arrangements within a display terminal for setting,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display parameters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解决由于显示用户设定图像的条件有限而对于不太清楚用户设定的用户未必显示用户设定图像的问题。显示方法包含: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从外部装置受理图像信号的输入;以及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Description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显示用户设定图像的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从外部装置输入图像信号。显示装置判定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类别。显示装置在无法判定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类别时,生成用户设定图像。显示装置显示所生成的用户设定图像。显示装置通过显示用户设定图像,促使用户更新设定数据。另一方面,显示装置在能够判定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类别时,不显示用户设定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0180号公报
由于显示用户设定图像的条件有限,因此对于不太了解用户设定的用户,不一定会显示用户设定图像。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包含: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从外部装置受理图像信号的输入;以及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具备:接口电路,其受理从外部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的输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执行以下处理: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以及在所述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接口电路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以及显示面板,其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控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投射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投射系统的块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投射单元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投影仪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图5是示出场景设定画面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详细设定画面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详细设定画面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场景设定画面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9是示出投影仪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图10是示出投影仪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标号说明
1:投射系统;10:投影仪;11:操作面板;13:输入按钮;15:通信接口;17:存储器;19:外部装置信息;21:控制单元;23:OSD控制部;25:图像控制部;30:投射单元;31:光源;31a:光源部;31b:反射器;33:液晶光阀;33a:像素区域;33B:蓝色光用液晶光阀;33G:绿色光用液晶光阀;33R:红色光用液晶光阀;33p:像素;35:光阀驱动部;37:投射镜头;50:图像提供装置;51:存储部;53:装置固有信息;55:数据处理部;57:通信部;100:场景设定画面;100a: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b:第2场景设定画面;101:选择图标;101a:游戏图标;101b:电影图标;101c:发表图标;101d:多画面图标;101e:共用图标;101f:未设定图标;103:显示设定栏;105:自动选择栏;110:详细设定画面;110a: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b:第2详细设定画面;111:设定图标;111a: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b:明亮度设定图标;111c:对比度设定图标;111d:锐度设定图标;111e:帧延迟设定图标;111f:纵横比设定图标;111g:音量设定图标;CP:控制程序;PG:投射图像;SC:投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投射系统1的概略结构。投射系统1具有投影仪10和图像提供装置50。投影仪10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图1所示的投射系统1具有一个图像提供装置50,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多个图像提供装置50与投影仪10连接。
投射面SC显示从投影仪10投射的投射图像PG。图1所示的投射面SC由屏幕构成,但不限于此。投射面SC也可以是室内的墙壁、天花板、建筑物的外壁等。投射面SC的投射面形状不限于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具有凹凸的面、球面等三维形状。
投影仪10配置在与投射面SC对置的位置。投影仪10与图像提供装置50可通信地连接。投影仪10也可以与不同于图像提供装置50的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投影仪10从图像提供装置50接收图像数据。投影仪10基于图像数据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影仪10也可以基于存储在内部的显示数据,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影仪10对应于显示装置的一例。
投影仪10具有操作面板11。操作面板11由用户操作。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进行操作输入,进行投影仪10的各种设定。操作面板11具有多个输入按钮13。
图像提供装置50与投影仪10可通信地连接。图像提供装置50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影仪10。图像提供装置50也可以具有对投影仪10向投射面SC投射的投射图像PG的图像形状进行调整的功能。图像提供装置50是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移动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图像提供装置50对应于外部装置的一例。
图2示出投射系统1的块结构。图2示出投影仪10的块结构和图像提供装置50的块结构。投影仪1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图像提供装置50进行通信连接。
投影仪10具有操作面板11、通信接口15、存储器17、控制单元21以及投射单元30。图像提供装置50具备存储部51、数据处理部55以及通信部57。
操作面板11具有多个输入按钮13。作为一例,多个输入按钮13是菜单按钮、返回按钮、确定按钮、选择按钮、调整按钮、初始值按钮等。用户从多个输入按钮13中适当选择期望的输入按钮13,对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输入。用户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遥控器来代替操作面板11。用户使用遥控器进行操作输入。遥控器与操作面板11同样地具有多个输入按钮。另外,换言之,操作面板11或遥控器受理来自用户的操作。
通信接口15是与图像提供装置50进行通信连接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15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图像提供装置50连接。通信接口15包含有线连接器、无线通信端口。有线连接器是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连接器、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LAN(Local Area Network)连接器等。无线通信端口是Wi-Fi通信端口、Bluetooth通信端口等。HDMI、Wi-Fi以及Bluetooth是注册商标。通信接口15从图像提供装置50受理图像数据、装置信息等的输入。通信接口15也可以从图像提供装置50接收投影仪10的设定数据等。通信接口15对应于接收部的一例。图像数据是与包含静态图像数据、动态图像数据等在内的图像有关的数据。图像数据也可以包含声音数据。图像数据对应于图像信号的一例。
存储器17存储图像数据、各种程序数据。存储器17存储由控制单元21执行的控制程序CP。存储器17存储从图像提供装置50发送的图像数据、装置信息等。存储器17存储各种画面数据等。画面数据是使投射单元30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详细设定画面110等操作画面的数据。在后面叙述场景设定画面100和详细设定画面110。存储器17存储模式信息。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存储器17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Access Memory)等构成。控制程序CP对应于程序的一例。
存储器17存储外部装置信息19。外部装置信息19是与经由通信接口15通信连接的外部装置有关的装置信息。外部装置信息19包含装置固有信息53。在后面叙述装置固有信息53。存储器17将装置固有信息53等以所输入的数据格式或加工后的数据格式存储。外部装置信息19对应于识别信息的一例。
存储器17存储初始设定值组。初始设定值组是包含与设定项目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的组数据。初始设定值组是与场景类别对应地设定的。场景类别是基于图像数据向投射面SC投射的投射图像PG的内容类别。场景类别包含游戏、电影、发表等。按每个场景类别存储初始设定值组。存储器17存储多个初始设定值组。在修正了初始设定值组时,存储器17将修正后的初始设定值组存储为设定值组。多个初始设定值组包含标准设定值组。标准设定值组是包含各设定项目的标准值的组数据。各设定项目的标准值是由投影仪10的制造者预先确定的值。标准设定值组也可以存储为与多个场景类别对应的共用的设定值组。
控制单元21是控制投影仪10的控制器。作为一例,控制单元21是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的处理器。控制单元21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构成。控制单元21也可以具有ROM、RAM等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控制单元21的工作区域而发挥功能。控制单元21通过执行存储器17中存储的控制程序CP,作为OSD控制部23和图像控制部25发挥功能。控制单元21对应于显示控制部的一例。
OSD控制部23进行投射到投射面SC上的各种画面的显示控制。OSD是屏幕显示(OnScreen Display)的缩写。OSD控制部23是在控制单元21执行控制程序CP时进行动作的功能部。OSD控制部23控制场景设定画面100等操作画面的显示/非显示。OSD控制部23控制场景设定画面100等操作画面的显示内容。OSD控制部23对应于显示控制部的一例。
OSD控制部23控制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显示/非显示。OSD控制部23能够设定模式信息。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能够执行将模式信息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或者从画面非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显示模式的切换设定。OSD控制部23使存储器17存储作为模式信息的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存储器17存储模式信息。
画面显示模式是当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模式。画面显示模式对应于显示模式的一例。场景设定画面100对应于设定画面的一例。画面显示模式在出厂时、投影仪10的重置时等被预先设定为初始设定。画面显示模式也可以由投影仪10的管理者等从投影仪10的管理画面进行设定。在管理者等对管理画面输入了从画面非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显示模式的设定时,OSD控制部23执行从画面非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显示模式的切换设定。
画面非显示模式是当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模式。画面非显示模式对应于非显示模式的一例。关于画面非显示模式,在显示了场景设定画面100时,投影仪10的用户能够从场景设定画面100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在用户对场景设定画面100输入了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的设定时,OSD控制部23执行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的切换设定。场景设定画面100能够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
OSD控制部23在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了图像数据时,取得存储器17中存储的模式信息。OSD控制部23判别模式信息是否为画面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是画面显示模式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不是画面显示模式时,判别为模式信息是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OSD控制部23使投射单元30投射场景设定画面100等各种操作画面。OSD控制部23读出存储器17中存储的画面数据。OSD控制部23将读出的画面数据发送到投射单元30,使投射单元30投射基于画面数据的操作画面。OSD控制部23通过使投射单元30投射操作画面,使投射面SC显示操作画面。
存储器17存储多个画面数据。多个画面数据包含场景设定画面数据和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场景设定画面数据是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数据。详细设定画面数据是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的数据。
图像控制部25对从图像提供装置50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控制部25基于设定值组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设定值组是基于在场景设定画面100或详细设定画面110中受理的输入数据来设定的。设定值组是包含与多个设定项目对应的设定值的组数据。设定值组被存储在存储器17中。图像控制部25从存储器17读出设定值组。在后面叙述设定值组的详细情况。图像控制部25生成对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将生成的校正图像数据发送到投射单元30。
投射单元30基于控制单元21的控制,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射单元30将基于校正图像数据的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射单元30基于画面数据将各种操作画面投射到投射面SC上。各种操作画面包含场景设定画面100、详细设定画面110等。各种操作画面是投射图像PG的一例。在后面叙述投射单元30的详细情况。投射单元30对应于显示部的一例。
图像提供装置50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投影仪10。图像提供装置50与投影仪10的通信接口15连接。图像提供装置50具备存储部51、数据处理部55以及通信部57。
存储部51存储各种图像数据、装置信息等。存储部51存储包含装置固有信息53在内的与图像提供装置50有关的各种信息作为装置信息。装置固有信息53是识别图像提供装置50的信息。装置固有信息53是IP地址、MAC地址、产品名、制造编号等。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于识别信号的一例。存储部51由ROM、RAM等构成。存储部51也可以由HDD(Hard DiskDrive)等磁记录装置构成。
数据处理部55是生成各种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控制器。数据处理部55通过使各种应用进行动作来生成图像数据。数据处理部55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到通信部57。数据处理部55也可以将生成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存储部51,并存储于存储部51。数据处理部55由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器构成。
通信部57是与投影仪10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电路。通信部57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投影仪10连接。通信部57与通信接口15通信连接。通信部57包含有线连接器、无线通信端口。有线连接器是HDMI连接器、USB连接器、LAN连接器等。无线通信端口是Wi-Fi通信端口、Bluetooth通信端口等。通信部57向投影仪10发送图像数据。通信部57也可以从投影仪10接收各种通知数据等。
通信部57也可以在将图像数据向通信接口15输出时,对图像数据附加装置固有信息53。通信部57也可以在与通信接口15进行了通信连接时,将装置固有信息53输出到通信接口15。
图3示出投射单元30的概略结构。图3示出投射单元30的一例。投射单元30具有光源31、3个液晶光阀33、光阀驱动部35以及投射镜头37。
光源31向液晶光阀33射出光。光源31具有光源部31a、反射器31b、未图示的积分器光学系统以及未图示的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光源部31a射出光。光源部31a由氙灯、超高压水银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光源等构成。光源31基于控制单元21的控制而射出光。反射器31b使光源部31a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的偏差降低。积分器光学系统使从光源31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偏差降低。通过了反射器31b的光入射到颜色分离光学系统。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将入射的光分离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色光成分。
液晶光阀33对从光源3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液晶光阀33通过对光进行调制而生成投射图像PG。液晶光阀33由在一对透明基板间封入液晶的液晶面板等构成。液晶光阀33具有包含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33p的矩形的像素区域33a。在液晶光阀33中,针对每个像素33p对液晶施加驱动电压。图3所示的投射单元30具有3个液晶光阀33。液晶光阀33是显示面板的一例。投射单元30构成为具有液晶光阀33,但不限于此。投射单元30也可以构成为包含一个以上的DMD(Digital Mirror Device)。在该情况下,DMD是显示面板的一例。
3个液晶光阀33是红色光用液晶光阀33R、绿色光用液晶光阀33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光阀33B。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出的红色光成分入射到红色光用液晶光阀33R。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出的绿色光成分入射到绿色光用液晶光阀33G。由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出的蓝色光成分入射到蓝色光用液晶光阀33B。
光阀驱动部35基于从控制单元21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对各像素33p施加驱动电压。光阀驱动部35例如是控制电路。驱动电压由未图示的驱动源供给。光阀驱动部35也可以基于由图像控制部25校正后的图像数据,对各像素33p施加驱动电压。当光阀驱动部35对各像素33p施加了驱动电压时,各像素33p被设定为基于图像数据的光透射率。从光源31射出的光透过像素区域33a而被调制。3个液晶光阀33形成每种色光的颜色成分图像。
投射镜头37将由液晶光阀33形成的各颜色成分图像合成并放大投射。投射镜头37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射图像PG是合成了各颜色成分图像的多色图像。
第1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示出了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显示方法。在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显示方法。在后面叙述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
图4示出投影仪10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显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显示方法。
投影仪10在步骤S101中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投影仪10的通信接口15与图像提供装置50的通信部57通信连接。通信接口15从通信部57输入图像数据。通信接口15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21的OSD控制部23。OSD控制部23输入图像数据。
投影仪10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在步骤S103中判别模式信息是否是画面显示模式。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模式信息在输入图像数据之前被预先设定。模式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7中。在初始设定中,预先对投影仪10设定画面显示模式。初始设定是在投影仪10出厂时、投影仪10重置时设定的设定。
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时,进入步骤S105(步骤S103:是)。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不是画面显示模式时,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进入步骤S131(步骤S103:否)。
投影仪10在步骤S103中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在步骤S131中取得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从存储器17读出标准设定值组。存储器17预先存储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标准设定值组作为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投影仪10在向图像控制部25输出设定值组后进入步骤S115。
能够在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时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在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之前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了上次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用场景设定画面100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
投影仪10在步骤S105中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OSD控制部23基于场景设定画面数据使投射单元30投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投射单元30通过OSD控制部23的控制,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投射到投射面SC上。
图5表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概略结构。图5示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概略结构。图5所示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在图4的步骤S105中显示在投射面SC上。
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显示多个选择图标101。多个选择图标101分别能够受理作为用户的操作输入的选择输入。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的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输入,能够对选择图标101进行选择。多个选择图标101是游戏图标101a、电影图标101b、发表(presentation)图标101c、多画面图标101d、共用图标101e和未设定图标101f。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显示的选择图标101的数量不限于6个。选择图标101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即可,其数量没有限定。游戏、电影、发表以及多画面分别表示由投影仪10投射的投射图像PG的场景类别。
游戏图标101a是当图像数据是游戏图像时由用户选择的图标。当用户确定从图像提供设备5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游戏图像时,用户对游戏图标101a进行选择输入。通过受理对游戏图标101a的选择输入来选择游戏图标101a。游戏图标101a对应于第1项目图像的一例。
电影图标101b是在图像数据为电影图像时由用户选择的图标。用户在判断为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电影图像时,对电影图标101b进行选择输入。通过受理对电影图标101b的选择输入,选择电影图标101b。电影图标101b对应于第2项目图像的一例。
发表图标101c是在图像数据为发表图像时由用户选择的图标。用户在判断为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发表图像时,对发表图标101c进行选择输入。通过受理对发表图标101c的选择输入,选择发表图标101c。
多画面图标101d是在图像数据是使多个图像显示在同一画面上的多图像时由用户选择的图标。用户在判断为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多图像时,对多画面图标101d进行选择输入。通过受理对多画面图标101d的选择输入,选择多画面图标101d。
共用图标101e是在图像数据是不按照场景类别进行区分的图像时由用户选择的图标。当用户确定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的图像数据是不按照场景类别进行区分的图像时,用户对共用图标101e进行选择输入。通过受理对共用图标101e的选择输入,选择共用图标101e。
未设定图标101f是能够由投影仪10的管理者设定场景类别的图标。在管理者对未设定图标101f进行了规定的设定时,能够进行选择。未设定图标101f表示投影仪10的用户不可选择。
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显示有显示设定栏103。显示设定栏103受理从画面显示模式向画面非显示模式切换的切换操作输入。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时,能够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图5所示的显示设定栏103表示未受理切换操作输入的状态。若受理了向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则变更显示设定栏103的显示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显示设定栏103重叠显示复选框图像。显示设定栏103对应于切换输入栏的一例。切换操作输入对应于切换输入信息的一例。
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时,受理设定不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画面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能够选择画面非显示模式。用户在图像数据被输入到投影仪10时,能够设为不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画面非显示模式。
返回图4,投影仪10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之后,在步骤S107中受理用户的选择输入。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的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来进行选择输入。受理针对图5所示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显示的多个选择图标101中的一个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也可以受理用户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时,在步骤S109中,受理与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受理的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受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暂时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也可以使存储器17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109中,将模式信息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基于切换操作输入,将画面非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7中。投影仪10在未受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109中,不将模式信息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投影仪10维持画面显示模式。存储器17继续存储画面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
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具有受理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的操作的显示设定栏103。在显示方法中,受理设定不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画面非显示模式的操作包含: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时,受理输入到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以及基于切换操作输入,将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
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时,能够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用户能够选择在下次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时不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画面非显示模式。
投影仪10在存储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之后,在步骤S1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OSD控制部23将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发送到投射单元30。OSD控制部23基于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将详细设定画面110投射到投射面SC上。OSD控制部23通过使投射单元30投射详细设定画面110,使投射面SC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
图6表示详细设定画面110的概略结构。图6表示作为详细设定画面110的一例的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受理了针对游戏图标101a的选择输入时显示。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对应于游戏图标101a。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对应于第1显示设定画面的一例。
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显示多个设定图标111。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显示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锐度(sharpness)设定图标111d、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以及音量设定图标111g。显示于详细设定画面110的设定图标111的数量并不限定于7个。设定图标111的数量只要是一个以上即可,其个数没有限定。设定图标111包含与图像调整有关的图标。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锐度设定图标111d、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以及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与图像调整有关。设定图标111与设定项目对应。颜色模式、明亮度、对比度、锐度、帧延迟、纵横比和音量是设定项目。
控制单元21存储与显示于详细设定画面110的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在显示多个设定图标111的情况下,控制单元21读出包含与各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的初始设定值组。初始设定值组以与各设定图标111对应的初始设定值为一组,预先作为初始设定值组存储在存储器17中。针对在场景设定画面100上选择的每个场景类别设置初始设置值组。详细设定画面110是针对每个场景类别所设定的操作画面。控制单元21从存储器17读出与所显示的详细设定画面110对应的场景类别的初始设定值组。详细设定画面110是能够受理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的变更的画面。在显示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时,控制单元21读出与多个设定图标111分别对应的初始设定值。读出的初始设定值组是与游戏图标101a对应的场景类别即游戏场景用的初始游戏设定值组。初始游戏设定值组是多个初始设定值组的一例。
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是用户设定彩色模式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彩色模式时,用户对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进行操作输入,选择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彩色模式是与投射图像PG的明亮度、对比度以及颜色的平衡的设定有关的项目。彩色模式是动态模式、生动模式、自然模式等。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作为一例,从存储器17读出动态模式作为彩色模式的初始设定值。当颜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被选择时,用户能够从作为初始设定值的动态模式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彩色模式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彩色模式的设定值。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彩色模式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是用户在设定投射图像PG的明亮度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投射图像PG的明亮度时,用户对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进行操作输入,选择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投射图像PG的明亮度由数值等表示。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从存储器17读出与游戏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所包含的明亮度的初始设定值。当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被选择时,用户能够从明亮度的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明亮度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明亮度的设定值。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明亮度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是用户在设定投射图像PG的对比度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投射图像PG的对比度时,用户对于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于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进行操作输入,选择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投射图像PG的对比度用数值等表示。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从存储器17读出与游戏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所包含的对比度的初始设定值。当选择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时,用户能够从对比度的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对比度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对比度的设定值。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对比度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锐度设定图标111d是用户在设定投射图像PG的锐度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投射图像PG的轮廓的外观时,用户对锐度设定图标111d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锐度设定图标111d进行操作输入,选择锐度设定图标111d。投射图像PG的锐度用数值等表示。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从存储器17读出与游戏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所包含的锐度的初始设定值。当选择锐度设定图标111d时,用户能够从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锐度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锐度的设定值。锐度设定图标111d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锐度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是在用户设定显示投射图像PG时的帧延迟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帧延迟时,用户对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进行操作输入,选择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设定的帧延迟是低延迟模式、高画质模式等。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作为一例,从存储器17读出低延迟模式作为帧延迟的初始设定值。当选择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时,用户能够从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帧延迟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帧延迟的设定值。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帧延迟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是用户在设定投射图像PG的纵横比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投射图像PG的纵横比时,用户对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进行操作输入,选择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设定的纵横比为4:3、16:10、16:9等。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作为一例,从存储器17读出16:9作为纵横比的初始设定值。当选择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时,用户能够从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纵横比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纵横比的设定值。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对应于项目显示栏的一例。纵横比的设定值对应于项目设定值的一例。
音量设定图标111g是在用户设定显示投射图像PG时的音量时选择的图标。在用户设定音量时,用户对音量设定图标111g进行操作输入。通过用户对音量设定图标111g进行操作输入,选择音量设定图标111g。音量由数值等表示。当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选择了游戏图标101a时,从存储器17读出与游戏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所包含的音量的初始设定值。当选择音量设定图标111g时,用户能够从初始音量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音量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音量的设定值。
图7表示详细设定画面110的概略结构。图7表示作为详细设定画面110的一例的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受理了针对电影图标101b的选择输入时显示。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对应于电影图标101b。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对应于第2显示设定画面的一例。
预先设定有与场景设定画面100所包含的多个选择图标101分别对应的详细设定画面110。与各选择图标101对应的详细设定画面110分别可以构成为相同的显示内容,也可以由不同的显示内容构成。优选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详细设定画面110分别由不同的显示内容构成。图7所示的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与图6所示的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的显示方式不同。
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显示多个设定图标111。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显示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明亮度设定图标111b、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锐度设定图标111d、帧延迟设定图标111e、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以及音量设定图标111g。显示于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的多个设定图标111与显示于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的多个设定图标111相同,具有相同的功能。
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所包含的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以及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以与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所包含的各个设定图标111不同的显示方式显示。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中包含的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以及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被强调显示。彩色模式设定图标111a、对比度设定图标111c以及纵横比设定图标111f是与由用户变更初始设定值的可能性高的项目有关的设定图标111。通过强调显示多个设定图标111中的规定的设定图标111,用户容易确认强调显示的设定图标111。
图7所示的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以与图6所示的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不同的显示方式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也可以由与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内的多个设定图标111的显示顺序不同的显示顺序构成。
控制单元21从存储器17读出与显示于详细设定画面110的设定图标111对应的初始设定值。控制单元21从存储器17读出包含与各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的初始设定值组。在显示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时,控制单元21读出包含与多个设定图标111分别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的初始设定值组。所读出的初始设定值组是与电影图标101b对应的场景类别即电影场景的初始设定值组。
返回图4,投影仪10在显示了详细设定画面110之后,在步骤S113中受理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值。用户对详细设定画面110所包含的多个设定图标111中的一个设定图标111进行操作输入。OSD控制部23受理针对一个设定图标111的操作输入。当选择了一个设定图标111时,用户能够从与一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在用户对作为操作面板11所包含的输入按钮13的确定按钮进行了操作输入时,OSD控制部23取得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了与多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设置了多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所取得的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
投影仪10在受理了设定值之后,在步骤S115中,校正图像数据,显示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从OSD控制部23取得设定值组。图像控制部25使用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输出到投射单元30。投射单元30基于校正图像数据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进行投射,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投射图像PG。
图4在步骤S109中存储模式信息后,在步骤S1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但不限于此。OSD控制部23也可以在受理了针对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时,取得与所选择的场景类别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并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图像控制部25使用所取得的初始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对投射图像PG进行投射。
显示方法包含:预先设定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画面显示模式;从图像提供装置50受理图像数据的输入;以及在输入了图像数据且判别为是图像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通过预先设定画面显示模式,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与图像数据的场景类别无关地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投影仪10的用户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与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投影仪10能够对不太了解用户设定的用户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显示方法包含:在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后输入了图像数据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若在显示了场景设定画面100时将画面非显示模式设定为模式信息,则在用户下次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用户无需在每次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时都确认场景设定画面100。
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包含游戏图标101a和电影图标101b。显示方法包含:在针对游戏图标101a受理了选择输入时,显示与游戏图标101a对应的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以及在针对电影图标101b受理了选择输入时,显示与电影图标101b对应的第2详细设定画面110b。
显示所选择的每个选择图标101的详细设定画面110。用户能够使用每个场景类别的详细设定画面110来设定各种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包含与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图标111。显示方法包含:在显示了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时,受理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值;以及显示基于根据设定值校正后的图像数据的投射图像PG。
基于使用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输入的设定值,能够进行投射图像PG的图像校正。
投影仪10具有:通信接口15,其受理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的图像数据的输入;控制单元21,其执行以下处理:预先设定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画面显示模式;以及在图像数据被输入到通信接口15且判别为是画面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以及投射单元30,其通过控制单元21的控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通过预先设定画面显示模式,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与图像数据的类别无关地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投影仪10能够对不太了解用户设定的用户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投影仪10的用户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与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
具备操作面板11或遥控器,该操作面板11或遥控器在投射单元30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时,受理设定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的画面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用户能够使用操作面板11或遥控器选择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画面非显示模式。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示出了显示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显示方法。在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显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显示方法。
图8表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概略结构。图8示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概略结构。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显示内容与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显示内容不同。
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显示多个选择图标101。多个选择图标101分别能够受理作为用户的操作输入的选择输入。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的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输入,能够对选择图标101进行选择。多个选择图标101是游戏图标101a、电影图标101b、发表图标101c、多画面图标101d、共用图标101e和未设定图标101f。显示于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多个选择图标101与显示于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多个选择图标101相同。显示于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多个选择图标101可以与显示于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多个选择图标101相同,也可以不同。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中显示的选择图标101的数量不限于6个。选择图标101的数量只要是两个以上即可,其数量没有限定。
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显示有显示设定栏103。显示设定栏103受理从画面显示模式向画面非显示模式切换的切换操作输入。在显示了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时,能够设定画面非显示模式。显示于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显示设定栏103与显示于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的显示设定栏103相同。图8所示的显示设定栏103表示未受理切换操作输入的状态。若受理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则变更显示设定栏103的显示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显示设定栏103重叠显示复选框图像。
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显示自动选择栏105。自动选择栏105受理应用控制单元21自动调整投射图像PG的场景自动设定的变更输入。场景自动设置对应于自动设置的一例。在显示了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时,能够设定场景自动设定。用户使用自动选择栏105来切换是否应用场景自动设定。在用户对自动选择栏105进行了应用场景自动设定的变更输入时,控制单元21受理变更输入。图8所示的自动选择栏105表示未受理变更输入的状态。当对自动选择栏105受理变更输入时,变更自动选择栏105的显示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在自动选择栏105重叠显示复选框图像。自动选择栏105对应于自动设定栏的一例。变更输入对应于自动设定信息的一例。
图9示出投影仪10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9示出显示作为场景设定画面100的一例的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的显示方法。
投影仪10在步骤S201中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投影仪10的通信接口15与图像提供装置50的通信部57通信连接。通信接口15从通信部57输入图像数据。通信接口15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21的OSD控制部23。OSD控制部23输入图像数据。
投影仪10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在步骤S203中,判别模式信息是否是画面显示模式。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模式信息是在输入图像数据之前预先设定的。模式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7中。在初始设定中,预先对投影仪10设定画面显示模式。
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时,进入步骤S205(步骤S203:是)。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不是画面显示模式时,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进入步骤S221(步骤S203:否)。
投影仪10在步骤S205中显示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OSD控制部23基于场景设定画面数据使投射单元30进行投射,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投射单元30通过OSD控制部23的控制,将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投射到投射面SC上。
投影仪10在显示了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之后,在步骤S207中受理用户的选择输入。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的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来进行选择输入。受理针对图8所示的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中显示的多个选择图标101中的一个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对于显示设定栏103,也可以受理用户的切换操作输入。另外,也可以针对自动选择栏105受理用户的变更输入。
在对自动选择栏105受理了变更输入时,也可以变更显示设定栏103的显示方式。在受理了向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时,显示设定栏103变更为受理了切换操作输入时的显示方式。对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包含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对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与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联动。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选择图标101的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209中,受理与在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中受理的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受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暂时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也可以使存储器17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209中,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基于切换操作输入,将画面非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7中。投影仪10在未受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209中,不将模式信息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投影仪10维持画面显示模式。存储器17继续存储画面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时,在步骤S209中变更为场景自动设定。OSD控制部23基于变更输入,使存储器17存储场景自动设定。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时,将模式信息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基于变更输入,将画面非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7中。投影仪10在未受理对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时,在步骤S209中,不变更为场景自动设定。
投影仪10在存储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之后,在步骤S2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OSD控制部23将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发送到投射单元30。OSD控制部23基于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将详细设定画面110投射到投射面SC上。OSD控制部23通过使投射单元30投射详细设定画面110,使投射面SC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所显示的详细设定画面110是图6所示的第1详细设定画面110a等。
投影仪10在显示了详细设定画面110之后,在步骤S213中受理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值。用户对详细设定画面110所包含的多个设定图标111中的一个设定图标111进行操作输入。OSD控制部23受理针对一个设定图标111的操作输入。当选择了一个设定图标111时,用户能够从与一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在用户对作为操作面板11所包含的输入按钮13的确定按钮进行了操作输入时,OSD控制部23取得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了与多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设置了多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所取得的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
投影仪10在受理了设定值之后,在步骤S215中,校正图像数据,显示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从OSD控制部23取得设定值组。图像控制部25使用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输出到投射单元30。投射单元30基于校正图像数据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进行投射,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投射图像PG。
图9在步骤S209中存储了模式信息后,在步骤S2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但不限于此。OSD控制部23也可以在受理了针对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时,取得与所选择的场景类别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并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图像控制部25使用所取得的初始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对投射图像PG进行投射。
在步骤S203中,投影仪10在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进入步骤S221(步骤S203:否)。在步骤S211中,投影仪10判别是否应用了场景自动设定。控制单元21在判别为存储器17中存储有场景自动设定时,进入步骤S223(步骤S221:设定)。控制单元21在判别为存储器17中未存储场景自动设定时,进入步骤S231(步骤S221:未设定)。
投影仪10在步骤S223中判别图像数据的场景类别。控制单元21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判别基于图像数据的场景类别。控制单元21通过对图像数据中所包含的图像图案等进行分析,判别场景类别。场景类别是游戏、电影、发表、多画面等。场景类别对应于图像类别的示例。
投影仪10在判别了场景类别之后,在步骤S225中取得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取得存储器17中存储的针对每个场景类别设定的初始设定值组。存储器17存储与场景类别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存储器17存储与游戏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与电影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等。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组,将初始设定值组作为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投影仪10进入步骤S215。
在步骤S221中,投影仪10判别为不是场景自动设定时,进入步骤S231(步骤S221:未设定)。投影仪10在步骤S231中取得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从存储器17读出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标准设定值组作为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投影仪10进入步骤S215。
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具有切换是否应用自动调整基于图像数据显示的投射图像PG的场景自动设定的自动选择栏105。显示方法包含:在显示了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时,受理输入到自动选择栏105的变更输入;以及在变更输入表示应用场景自动设定时,将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
在应用场景自动设定时,不显示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用户在应用了场景自动设定时,也可以不目视确认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
显示方法还包含:在输入了图像数据且判别为是场景自动设定时,判别基于图像数据的场景类别。
在应用场景自动设定时,判别基于图像数据的场景类别,因此能够设定与场景类别对应的设定值组。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示出了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不同的显示方法。第3实施方式示出将图像提供装置50的外部装置信息19与模式信息关联起来存储的投影仪10的显示方法。外部装置信息19与图像提供装置50的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图10示出投影仪10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图10示出将图像提供装置50的外部装置信息19与模式信息关联起来存储的投影仪10的显示方法。
在步骤S301中,投影仪10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图像数据和装置固有信息53。投影仪10的通信接口15与图像提供装置50的通信部57通信连接。通信接口15从通信部57输入图像数据以及装置固有信息53。装置固有信息53附加于图像数据而从图像提供装置50输出。图像提供装置50也可以在与投影仪10进行了通信连接时,与图像数据分开地将装置固有信息53输出到投影仪10。通信接口15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单元21的OSD控制部23。OSD控制部23输入图像数据。
投影仪10在输入了图像数据和装置固有信息53之后,在步骤S302中,判别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是否已存储在存储器17中。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与模式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与画面显示模式相关联地存储。或者,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与画面非显示模式相关联地存储。存储器17在通信接口15输入了装置固有信息53时,存储外部装置信息19作为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信息。在图像提供装置50初次向投影仪10输出图像数据时,存储器17将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和作为初始设定的画面显示模式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在用户使用场景设定画面100设定了画面非显示模式时,存储器17将与输出了图像数据的图像提供装置50的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和画面非显示模式关联起来进行存储。
OSD控制部23判别在存储器17中是否已存储有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OSD控制部23在存储器17未存储外部装置信息19时,进入步骤S305(步骤S302:无)。在图像提供装置50初次向投影仪10输出图像数据时,存储器17未存储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在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与画面显示模式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之后,投影仪10进入步骤S305。OSD控制部23在存储器17存储有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时,进入步骤S303(步骤S302:有)。
投影仪10在判别为存储有外部装置信息19时,在步骤S303中,判别与外部装置信息19相关联的模式信息是否为画面显示模式。当图像提供装置50与投影仪10连接了一次时,与装置固有信息53对应的外部装置信息19被存储在存储器17中。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与画面显示模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存储时,进入步骤S305(步骤S303:是)。OSD控制部23在判别为存储器17将外部装置信息19和画面非显示模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存储时,进入步骤S331(步骤S303:否)。当进入步骤S331时,OSD控制部23不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
投影仪10在步骤S303中判别为模式信息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在步骤S331中取得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从存储器17读出标准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标准设定值组作为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投影仪10进入步骤S315。
投影仪10在步骤S305中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OSD控制部23基于场景设定画面数据使投射单元30进行投射,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投射单元30通过OSD控制部23的控制,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投射到投射面SC上。投影仪10在步骤S305中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但不限于此。投影仪10也可以显示第2场景设定画面100b。
投影仪10在显示了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之后,在步骤S307中受理用户的选择输入。用户通过对操作面板11的输入按钮13进行操作来进行选择输入。受理针对图5所示的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显示的多个选择图标101中的一个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也可以对显示设定栏103受理用户的切换操作输入。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时,在步骤S309中,受理与在第1场景设定画面100a中受理的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受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暂时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OSD控制部23也可以使存储器17存储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
投影仪10在受理了对显示设定栏103的切换操作输入时,在步骤S309中,从画面显示模式切换为画面非显示模式。OSD控制部23基于切换操作输入,将画面非显示模式作为模式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7中。
投影仪10在存储了与选择图标101对应的场景类别之后,在步骤S3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OSD控制部23将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发送到投射单元30。OSD控制部23基于详细设定画面数据,将详细设定画面110投射到投射面SC上。OSD控制部23通过使投射单元30投射详细设定画面110,使投射面SC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
投影仪10在显示了详细设定画面110之后,在步骤S313中受理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值。用户对详细设定画面110所包含的多个设定图标111中的一个设定图标111进行操作输入。OSD控制部23受理针对一个设定图标111的操作输入。当选择了一个设定图标111时,用户能够从与一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初始设定值变更为其他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为其他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变更后的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不变更初始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初始设定值作为设定项目的设定值。
在用户对作为操作面板11所包含的输入按钮13的确定按钮进行了操作输入时,OSD控制部23取得与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用户变更了与多个设定图标111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时,OSD控制部23取得设置了多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组。OSD控制部23将所取得的设定值组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
投影仪10在受理了设定值之后,在步骤S315中,校正图像数据,显示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从OSD控制部23取得设定值组。图像控制部25使用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将校正后的图像数据作为校正图像数据输出到投射单元30。投射单元30基于校正图像数据将投射图像PG投射到投射面SC上。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进行投射,由此使投射面SC显示投射图像PG。
图10在步骤S309中存储了模式信息后,在步骤S311中显示详细设定画面110,但不限于此。OSD控制部23也可以在受理了针对选择图标101的选择输入时,取得与所选择的场景对应的初始设定值组,并输出到图像控制部25。图像控制部25使用所取得的初始设定值组来校正图像数据。图像控制部25基于校正后的校正图像数据,使投射单元30对投射图像PG进行投射。
图像数据包含识别图像提供装置50的装置固有信息53。显示方法包含:将画面显示模式或画面非显示模式与对应于装置固有信息53的外部装置信息19相关联地存储;在输入了图像数据时,取得图像数据中包含的装置固有信息53;以及在判别为装置固有信息53与外部装置信息19不对应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在从未与投影仪10连接过的图像提供装置50输入了图像数据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对初次使用投影仪10的用户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用户通过确认场景设定画面100,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各种设定。
显示方法包含:在判别为装置固有信息53与外部装置信息19对应且判别为与外部装置信息19相关联的模式信息是画面显示模式时,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以及在判别为是画面非显示模式时,不显示场景设定画面100。
针对以前对投影仪10输出过图像数据的图像提供装置50,进行基于所存储的模式信息的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显示/非显示。能够针对每个图像提供装置50设定场景设定画面100的显示/非显示。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投影仪10作为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具备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其他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面板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监视器、液晶电视或平板显示器等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
以下,附记本公开的总结。
附记1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包含: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从外部装置受理图像信号的输入;以及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通过预先设定显示模式,在输入了图像信号时,与图像信号的类别无关地显示设定画面。显示装置能够对不太了解用户设定的用户显示设定画面。显示装置的用户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与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
附记2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还包含: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在输入了图像信号时能够选择非显示模式。用户能够设为在图像信号输入到显示装置时不显示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
附记3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设定画面具有受理从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的操作的切换输入栏,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所述非显示模式的操作包含: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输入到所述切换输入栏的切换输入信息;以及基于所述切换输入信息,将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
在显示了设定画面时,能够设定非显示模式。用户能够选择在下次从外部装置输入图像信号时不显示设定画面。
附记4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还包含:在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之后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时,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若在显示了设定画面时将非显示模式设定为模式信息,则在用户下次从外部装置输入了图像信号时不显示设定画面。用户不需要在每次从外部装置输入图像信号时都确认设定画面。
附记5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包含识别所述外部装置的识别信号,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将所述显示模式或所述非显示模式与对应于所述识别信号的识别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时,取得所述图像信号中包含的所述识别信号;以及在判别为所述识别信号与所述识别信息不对应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在从未与显示装置连接过的外部装置输入了图像信号时,显示设定画面。对初次使用显示装置的用户显示设定画面。用户通过确认设定画面,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各种设定。
附记6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还包含:在判别为所述识别信号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情况下,在判别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模式是所述显示模式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以及在判别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模式是所述非显示模式时,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对于以前向显示装置输出过图像信号的外部装置,进行所存储的显示条件下的设定画面的显示或非显示。能够针对每个外部装置对设定画面的显示或非显示进行设定。
附记7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设定画面具有自动设定栏,该自动设定栏切换是否应用自动调整基于所述图像信号显示的图像的自动设定,所述显示方法包含: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输入到所述自动设定栏的自动设定信息;以及在所述自动设定信息表示应用所述自动设定时,将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
在设定了自动设定时,不显示设定画面。用户在设定了自动设定时,也可以不目视确认设定画面。
附记8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还包含: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自动设定时,判别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类别。
在设定了自动设定时,判别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类别,因此能够设定与图像类别对应的设定值组。
附记9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设定画面包含第1项目图像以及第2项目图像,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在对所述第1项目图像受理了选择输入时,显示与所述第1项目图像对应的第1显示设定画面;以及在对所述第2项目图像受理了所述选择输入时,显示与所述第2项目图像对应的第2显示设定画面。
显示与所选择的第1项目图像对应的第1显示设定画面。用户能够使用第1显示设定画面来设定各种设定值。
附记10
本公开的显示方法是附记9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所述第1显示设定画面包含与图像调整有关的项目显示栏,所述显示方法包含:在显示了所述第1显示设定画面时,受理与所述项目显示栏对应的项目设定值;以及显示基于根据所述项目设定值校正后的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
基于使用第1显示设定画面输入的设定值,能够进行图像的图像校正。
附记11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具备:接口电路,其受理从外部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的输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执行以下处理: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以及在所述图像信号被输入到所述接口电路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使所述设定画面显示;以及显示面板,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控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通过预先设定显示模式,在输入了图像信号时,与图像信号的类别无关地显示设定画面。显示装置能够对不太了解用户设定的用户显示设定画面。显示装置的用户能够认识到能够进行与图像调整有关的设定。
附记12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是附记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具备操作面板或者遥控器,该操作面板或者遥控器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用户能够使用操作面板或遥控器选择在输入了图像信号时不显示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用户能够设定为在图像信号输入时不显示设定画面的模式。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方法,其包含:
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
从外部装置受理图像信号的输入;以及
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设定画面具有受理从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的操作的切换输入栏,
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所述非显示模式的操作包含:
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输入到所述切换输入栏的切换输入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切换输入信息,将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在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后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时,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图像信号包含识别所述外部装置的识别信号,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
将所述显示模式或所述非显示模式与对应于所述识别信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
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时,取得所述图像信号中包含的所述识别信号;以及
在判别为所述识别信号与所述识别信息不对应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在判别为所述识别信号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情况下,
在判别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模式是所述显示模式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以及
在判别为与所述识别信息相关联的模式是所述非显示模式时,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设定画面具有自动设定栏,该自动设定栏切换是否应用自动调整基于所述图像信号显示的图像的自动设定,
所述显示方法包含:
在显示了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输入到所述自动设定栏的自动设定信息;以及
在所述自动设定信息表示应用所述自动设定时,将所述显示模式切换为所述非显示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在输入了所述图像信号且判别为是所述自动设定时,判别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类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设定画面包含第1项目图像和第2项目图像,
所述显示方法还包含:
在针对所述第1项目图像受理了选择输入时,显示与所述第1项目图像对应的第1显示设定画面;以及
在针对所述第2项目图像受理了所述选择输入时,显示与所述第2项目图像对应的第2显示设定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方法,其中,
所述第1显示设定画面包含与图像调整有关的项目显示栏,
所述显示方法包含:
在显示了所述第1显示设定画面时,受理与所述项目显示栏对应的项目设定值;以及
显示基于根据所述项目设定值校正后的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
1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
接口电路,其受理从外部装置输出的图像信号的输入;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执行以下处理:预先设定显示设定画面的显示模式;以及在所述图像信号输入到所述接口电路且判别为是所述显示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所述设定画面;以及
显示面板,其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控制,显示所述设定画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操作面板或遥控器,该操作面板或遥控器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所述设定画面时受理设定不显示所述设定画面的非显示模式的操作。
CN202311278966.7A 2022-09-30 2023-09-28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8095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7658A JP2024051470A (ja) 2022-09-30 2022-09-30 表示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2022-157658 2022-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9590A true CN117809590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2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8966.7A Pending CN117809590A (zh) 2022-09-30 2023-09-28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2648A1 (zh)
JP (1) JP2024051470A (zh)
CN (1) CN11780959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51470A (ja) 2024-04-11
US20240112648A1 (en)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233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apparatus
US8462273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projector,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034029A (zh)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JP2007226052A (ja) プロジェクタ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35309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quality setting method
US8775516B2 (en) Projector system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US20200213566A1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US11238828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1128257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7809590A (zh) 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145273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8139771A (ja) 画像表示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932981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0186183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出力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6330468A (ja)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6598633B2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US8958015B2 (en) Color video projector controlled by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30171386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CN113452975B (zh) 图像显示系统和图像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210195150A1 (en) Ope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942698B2 (en)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system,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0243870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64352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JP2022099487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98256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報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