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9744A - 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9744A
CN117799744A CN202211656335.XA CN202211656335A CN117799744A CN 117799744 A CN117799744 A CN 117799744A CN 202211656335 A CN202211656335 A CN 202211656335A CN 117799744 A CN117799744 A CN 117799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reverse gear
switching
motor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63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晗
金旭
张常华
吕浚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99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97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转向系统,转向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发动机,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曲轴齿轮,行走系统,行走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传动系统,其包括变速组件,曲轴齿轮与发动机的曲轴同轴连接且驱动曲轴转动,变速组件传动连接发动机和行走系统。其中,摩托车还包括倒挡系统,倒挡系统包括倒挡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倒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曲轴齿轮与第一传动组件啮合,第二传动组件能和变速组件啮合,切换机构带动倒挡传动机构和变速组件的传动连接或分离。通过上述设置,摩托车的传动结构简单紧凑并便于布置。

Description

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一种轻便灵活、行驶迅速且外形酷炫的交通工具,已经发展出了街车、公路赛车、越野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不同类型,广泛应用于娱乐活动、巡逻和客货运输等领域。
对于大排量摩托车,由于车辆体积大、质量重,在人推动摩托车往后移动时很费力,尤其对于力气较小的人来说容易扶不住摩托车而摔倒。现有的摩托车将倒档机构置于变速箱箱体外部,该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增加的零部件比较多,并且需要改变整车的传动部分,在结构、制造、成本和整车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提供了一种传动结构简单的摩托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转向系统,转向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发动机,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曲轴齿轮,行走系统,行走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传动系统,其包括变速组件,曲轴齿轮与发动机的曲轴同轴连接且驱动曲轴转动,变速组件传动连接发动机和行走系统。其中,摩托车还包括倒挡系统,倒挡系统包括倒挡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倒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曲轴齿轮与第一传动组件啮合,第二传动组件能和变速组件啮合,切换机构带动倒挡传动机构和变速组件的传动连接或分离。
进一步地,倒挡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和传动系统之间,倒挡系统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的下侧。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和传动系统之间。
进一步地,沿动力系统的前后方向,换挡驱动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的前侧,换挡驱动机构还至少部分设置在传动系统的前侧。
进一步地,换挡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驱动轴的轴线和切换轴的轴线基本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倒挡系统在垂直于发动机左右方向上有第一平面,驱动轴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链条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前侧。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切换轴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发动机包括壳体,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面和壳体抵接,此时倒挡传动机构和变速组件传动连接;当切换轴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面和壳体抵接,此时倒挡传动机构和变速组件分离。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且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换挡驱动机构通过切换机构控制第二传动件相对第一传动件滑动使切换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切换机构的最大位移长度设置为L1,当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在前后方向上配合的长度设置为L2,L2和L1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75。
进一步地,当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传动组件42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3,发动机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4,L3和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3且小于等于0.5。
进一步地,切换机构的最大位移长度设置为L1,发动机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4,L1和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3且小于等于0.06。
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通过倒挡系统的布置方式,使摩托车的结构紧凑并使减小了传动系统的长度,同时在壳体结构变化较小的基础上便于倒挡系统与驱动装置和传动系统的装配,从而使摩托车的传动结构简单紧凑并便于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摩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发动机和倒挡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发动机和倒挡系统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倒挡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倒挡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切换机构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切换机构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换挡件的第一转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换挡件的第二转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倒挡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图1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100,包括车架11、车身覆盖件12、转向系统13、发动机14、行走系统15和传动系统16。车身覆盖件12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车身覆盖件12用于覆盖摩托车100的内部零件。转向系统13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转向系统13用于控制摩托车100的行驶方向。发动机14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11上,发动机14用于输出和传递摩托车100的驱动力。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发动机14和行走系统15,行走系统15用于驱动摩托车100行驶。
如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14包括壳体200和驱动装置300。壳体200内部形成容纳空间,驱动装置300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壳体200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容纳空间中,从而支撑并保护驱动装置300。其中,驱动装置300用于输出摩托车100的驱动力,传动系统16的一端传动连接至驱动装置300,传动系统16的另一端传动连接至行走系统15,传动系统16用于将驱动装置300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行走系统15。为了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3所示的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
如图3至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装置3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1和第二驱动组件32,第二驱动组件32提供摩托车100前进的驱动力,从而驱动摩托车100行驶,在本申请中,第二驱动组件32设置为内燃机,由于内燃机无法带负载起动,即内燃机的起动需要外力支持,第二驱动组件32和第一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1用于提供起动第二驱动组件32的驱动力。摩托车100还包括倒挡系统400,倒挡系统400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之间,倒挡系统400用于控制摩托车100后退并传递摩托车100后退时的驱动力。其中,沿发动机14的上下方向,倒挡系统400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1的下侧,倒挡系统400还至少部分设置在传动系统400的下侧,该设置方式将倒挡系统400设置在摩托车100的下侧,使倒挡系统400不会和摩托车100其他的零部件发生干涉,提高了倒挡系统400的安全性。
具体地,倒挡系统400包括换挡驱动机构41、倒挡传动机构42和切换机构43。第一驱动组件31和倒挡传动机构42传动连接,传动系统16的一端传动连接至行走系统15,切换机构43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此时第一驱动组件31通过倒挡系统400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至行走系统15,使第一驱动组件31可以驱动摩托车100后退;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二位置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分离,此时第一驱动组件31和行走系统15之间没有动力传递。换挡驱动机构41和切换机构43传动连接,换挡驱动机构41可以驱动切换机构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驱动组件31包括第一转动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当第一驱动组件31为第一转动方向时,第一驱动组件31用于起动第二驱动组件32;当第一驱动组件32为第二转动方向时,第一驱动组件31用于驱动摩托车100后退。沿发动机14的上下方向,倒挡传动机构4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1的下侧,倒挡传动机构42还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之间,该设置方式利用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之间的空间布置倒挡传动系统42,使摩托车100的结构紧凑;且该设置方式便于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连接,使倒挡系统4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了倒挡系统400的占用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驱动组件31包括驱动机构311和传动机构312,传动机构312的一端传动连接至驱动机构311,传动机构312的另一端至少部分传动连接至第二驱动组件32,驱动机构311用于输出第一驱动组件31的动力,传动机构312用于将驱动机构311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二驱动组件32。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312包括第一传动轮3121、第二传动轮3122和曲轴齿轮3123,驱动机构311依次通过第一传动轮3121、第二传动轮3122和曲轴齿轮3123将驱动力传递至第一驱动组件31。具体地,第一传动轮3121至少部分连接驱动机构311,第一传动轮3121还至少部分连接第二传动轮3122。第一传动轮312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121a,驱动机构311上设置有驱动齿轮3111,第一齿轮3121a和驱动齿轮3111啮合从而实现第一传动轮3121和驱动机构311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3121上还设置有第二齿轮3121b,第二传动轮3122设置为齿轮,第二齿轮3121b和第二传动轮3122啮合从而实现第一传动轮3121和第二传动轮3122的传动连接。其中,第一齿轮3121a的轴线和第二齿轮3121b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且第一齿轮3121a和第二齿轮3121b一体成型。第二传动轮3122和曲轴齿轮3123啮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二传动轮3122和曲轴齿轮3123的传动连接。曲轴齿轮3123和第二驱动组件32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32包括曲轴321,曲轴齿轮3123和发动机14的曲轴321同轴连接且驱动曲轴321转动。其中,第一齿轮3121a的齿数大于驱动齿轮3111的齿数,第二齿轮3121b的齿数小于第二传动轮3122的齿数,第二传动轮3122的齿数小于曲轴齿轮3123的齿数。该设置方式可以增大驱动机构311和第二驱动组件32之间的传动比,从而增大驱动机构311的扭矩,使驱动机构311更易于驱动第二驱动组件32转动,还可以防止第二驱动组件32起动时的冲击载荷过大造成第二驱动组件32或驱动机构311损坏,提高了驱动机构311的可靠性和第二驱动组件32的安全性。倒挡系统400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和传动系统16之间,沿发动机14的上下方向,倒挡系统400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的下侧。该设置方式将倒挡系统400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的下侧,使倒挡系统400不会和摩托车100其他的零部件发生干涉,提高了倒挡系统400的安全性。
如图3至图5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机构312传动连接,倒挡传动机构42通过传动机构312传动连接至驱动机构311,倒挡传动机构42用于传递第一驱动组件31输出的驱动力。倒挡传动机构42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和传动系统16之间,沿发动机14的上下方向,倒挡传动机构42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的下侧。该设置方式将倒挡传动机构42设置在摩托车100的下侧,使倒挡传动机构42不会和摩托车100其他的零部件发生干涉,提高了倒挡传动机构42的安全性。
具体地,倒挡传动机构42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二传动组件422,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一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421设置有第一倒挡齿轮4211,第一倒挡齿轮4211和曲轴齿轮3123啮合从而实现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一驱动组件31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21上还设置有第二倒挡齿轮4212、第三倒挡齿轮4213和第一链轮4214,第一倒挡齿轮4211的轴线和第二倒挡齿轮4212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且第一倒挡齿轮4211和第二倒挡齿轮4212一体成型。第一链轮4214的轴线和第三倒挡齿轮4213的轴线基本重合设置,且第一链轮4214和第三倒挡齿轮4213一体成型。第二传动组件422上设置有第二链轮4221。第二倒挡齿轮4212和第三倒挡齿轮4213啮合,且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二传动组件422的传动连接,并将第二传动组件422传动连接至第一驱动组件31。其中,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的齿数相同设置,该设置方式使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的尺寸基本相同,从而便于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的装配;且该设置方式使第一传动组件421和第二传动组件422转速相同,从而可以提高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组件422包括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第二链轮4221设置在第一传动件4222的一端,第二链轮4221和第一传动件422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第二传动件4223设置在第一传动件4222的另一端,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滑动连接且同步转动,具体地,第二传动件4223套接在第一传动件4222远离第二链轮4221的一端,第二传动件4223和第一传动件4222之间可以设置为齿轮齿圈传动连接、花键连接或平键连接,且第二传动件4223可以相对第一传动件4224滑动。第二传动件4223远离第一传动件4222的一端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二传动组件422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第一传动件4222和传动系统16之间的传动结构较少,从而便于第二传动组件422连接至传动系统16并减少了第二传动组件422的磨损。
如图5至图8所示,作为倒挡系统400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切换机构43包括切换轴431和切换件432,切换轴431和切换件43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切换轴431和换挡驱动机构41传动连接,切换件432和第二传动件4223卡接,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换挡驱动机构41通过控制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使切换轴431带动切换件432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并使切换件432控制第二传动件4223传动连接至传动系统16,从而使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二位置时,换挡驱动机构41通过控制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使切换轴431带动切换件432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并使切换件432控制第二传动件4223和传动系统16分离,从而使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分离。
具体地,换挡驱动机构41包括驱动轴411,倒挡系统400包括弹性圈44,驱动轴411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槽4111,切换轴431上设置有第二传动槽4311,弹性圈44设置在第一传动槽4111和第二传动槽4311中,当驱动轴411转动时,通过弹性圈44的张紧力并通过弹性圈44与第一传动槽4111和第二传动槽4311之间的摩擦力,使驱动轴411可以带动切换轴431转动。切换件432包括连接端4321,连接端4321套设在切换轴431上,且连接端4321和切换轴431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当切换轴431转动时,连接端4321相对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且连接端4321带动切换件431相对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从而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切换轴431可以通过切换件432控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二位置时,切换轴431通过切换件432控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分离。该设置方式可以缓冲换挡驱动机构41和倒挡传动机构42之间的冲击载荷,且当倒挡传动机构42卡滞时,该设置方式可以防止换挡驱动机构41热负荷过高导致换挡驱动机构41损坏,提高了倒挡系统4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具体地,切换轴431的最大位移长度设置为L1,切换件432设置在壳体200中,切换件432包括第一端面4322和第二端面4323,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面4322和壳体200抵接,沿发动机14的前后方向,此时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在前后方向配合的长度设置为L2,L2和L1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75。其中,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在前后方向配合的长度是指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在前后方向上重合的长度。该设置方式使切换件4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时,第二传动件4223不会脱离第一传动件4222,保证了动力传递的连贯性;且该设置方式还保证了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第一传动件4222和第二传动件4223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L2和L1的比值可以设置为0.5、0.6、0.7或0.75。且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沿发动机14的前后方向,第一传动组件42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3,发动机14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4,L3和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3且小于等于0.5,该设置方式使第二传动组件422的占用空间较小,只需在原有的发动机14的基础上增加支撑结构即可将第二传动组件422设置在发动机14中,从而便于第一传动组件422的布置并提高了发动机14的集成度。其中,L3和L4的比值可以设置为0.3、0.4或0.5。L1和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3且小于等于0.06,该设置方式使切换机构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时,不会对发动机14其他的零部件产生干涉,减小了第一传动组件422的占用空间并提高了发动机14的空间利用率。其中,L1和L4的比值可以设置为0.03、0.04、0.05或0.06。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面4323和壳体200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件4223上设置有限位槽4223a,切换件43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4324,限位结构4324设置在限位槽4223a中,且限位槽4223a可以相对限位结构4324转动,从而实现切换件432和第二传动件4223卡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限位结构4324可以设置为拨叉,该设置方式可以增大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的接触面积,使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之间的受力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连接的可靠性并提高了切换件432带动第二传动件4223做位移运动时的稳定性。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驱动轴411的轴线和切换轴431的轴线基本垂直设置,沿发动机14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该设置方式可以有效运用倒挡系统400左右方向的布置空间,使倒挡系统400结构紧凑并减小了倒挡系统400前后方向的长度,从而在壳体200结构变化较小的基础上便于换挡驱动机构41和切换机构43的装配,提高了倒挡系统400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并节省了倒挡系统400的设计和制造成本。沿发动机14的前后方向,换挡驱动机构41至少部分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的前侧,换挡驱动机构41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传动系统16的前侧,该设置方式进一步减小了倒挡系统400前后方向的长度,从而减小了倒挡系统400的占用空间。驱动轴411设置在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之间,具体地,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通过链条连接,倒挡系统400在垂直于发动机14左右方向上有第一平面,驱动轴41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链条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前侧。该设置方式利用了第一链轮4214和第二链轮4221中间的空隙布置输出轴4231a,使倒挡系统400的结构紧凑,减少了倒挡系统400的占用空间。沿发动机14的上下方向,第二传动组件422设置在第一传动组件421的上侧,由于倒挡系统400通过第二传动件4223的移动使第一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至传动系统16或使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分离,该设置方式使第二传动件4223和传动系统16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第二传动件4223传动连接至传动系统16并使倒挡系统400的结构紧凑。切换机构43设置在曲轴齿轮3123和传动系统16之间,该设置方式便于倒挡传动机构42通过切换机构43带动第二传动件4223移动,使倒挡系统40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少了倒挡系统400的占用空间。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第一驱动组件31可以直接驱动摩托车100后退,简化了摩托车100的传动零部件,且在简化摩托车100结构的同时还减少了传动零部件的磨损,从而节省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如图1、图4和图9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传动系统16包括变速组件161,变速组件161传动连接发动机14和行走系统15。变速组件161包括换挡件1611和若干对齿数不同的变速齿轮1612,第二驱动组件32通过变速齿轮1612传动连接传动系统16,换挡件1611用于改变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组件42的变速齿轮1612或切断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组件43之间的动力传递,从而在第二驱动组件32转速和扭矩基本固定的情况下,调整行走系统15接受到的转速和扭矩使摩托车100可以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并便于摩托车100临时停车。传动系统16还包括换挡踏杆1613,换挡踏杆1613和换挡件1611连接,驾驶者通过操作换挡踏杆1613使换挡件1611转动,并使换挡件1611改变连接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组件42的变速齿轮1612或切断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组件43之间的动力传递,即实现换挡。其中,换挡件1611在平行于发动机14前后方向上有一条换挡轴线101,换挡件1611可以绕着换挡轴线101转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换挡件1611包括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换挡件1611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切换机构43可以控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此时,切换机构43和换挡件1611卡接;当换挡件1611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换挡件1611阻碍切换机构43控制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以使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保持分离。
进一步地,切换件432至少部分设置在切换轴431和换挡件1611之间,当换挡驱动机构41控制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移动时,切换轴431带动切换件432沿切换轴431的轴向移动,以使切换件432和换挡件1611卡接或分离。切换件432包括卡接部4325,切换件432向靠近换挡件1611处延伸并形成卡接部4325。换挡件1611上设置有限位部1611a和卡接槽1611b,限位部1611a设置在换挡件1611靠近卡接部4325的一端,卡接槽1611b设置在限位部1611a上,沿发动机14的前后方向,当换挡件1611能绕换挡轴线101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卡接部4325沿着平行于换挡轴线101的方向与卡接槽1611b对齐,此时卡接部4325可以向靠近换挡件1611的一侧移动进入卡接槽1611b中,使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且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系统16分离,即第一驱动组件31可以驱动摩托车100后退,第二驱动组件43无法驱动摩托车前进;当换挡件1611沿着换挡轴线101转动到第二转动位置,卡接部4325沿着平行于换挡轴线101的方向与卡接槽1611b错位分布,此时限位部1611a限制卡接部4325向靠近换挡件1611的一侧运动,此时切换件432无法进入卡接槽1611b中,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分离,且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即第二驱动组件32可以驱动摩托车100前进,且第一驱动组件31无法驱动摩托车100后退。该设置方式可以防止第二驱动组件32驱动摩托车100前进时第一驱动组件31接入传动系统16,或防止第一驱动组件31驱动摩托车100后退时第二驱动组件32接入传动系统16,从而防止因传动组件43转动方向相反导致第一驱动组件31损坏,或防止因传动组件43转动方向相反导致第二驱动组件32损坏,或防止因传动组件43转动方向相反导致传动系统16损坏,提高了发动机14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卡接部4325的外轮廓基本设置为方形,卡接槽1611b的外轮廓基本设置为方形,该设置方式使卡接部4325和卡接槽1611b的定位准确,在卡接部4325向靠近卡接槽1611b的一侧移动时,不会发生干涉;且该设置方式增大了卡接部4325和卡接槽1611b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因卡接部4325和卡接槽1611b之间受力过大导致卡接部4325或卡接槽1611b变形,提高了卡接部4325和卡接槽1611b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倒挡传动机构42和传动系统16分离时,第二传动件4223和传动系统16在切换轴431的轴向上的距离设置为第一距离,卡接部4325和卡接槽1611b在切换轴431的轴向上的距离设置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当切换机构43有第二位置切换为第一位置时,该设置方式可以确保卡接部4325已经和卡接槽1611b卡接,从而使切换件432和换挡件1611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当换挡件1611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该设置方式使切换机构43无法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从而在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31无法和传动系统传动连接,避免了第一驱动组件31、第二驱动组件32或传动系统16损坏,提高了第一驱动组件31、第二驱动组件32和传动系统16安全性。切换轴431至少部分设置在倒挡传动机构42和换挡件1611之间,切换件432至少部分设置在切换轴431和第二传动件4223之间,切换件432还至少部分设置在切换轴431和换挡件1611之间。该设置方式便于布置切换机构43、倒挡传动机构42和换挡件1611的位置结构,使摩托车100的结构紧凑,提高了摩托车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1和图12所示,作为倒挡系统400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与上一种倒挡系统400的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传动组件422还包括第三传动件4224,第三传动件4224设置在第二传动件4223和传动系统16之间,第三传动件4224的一端和传动系统16传动连接,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传动件4224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件4223传动连接;当切换机构43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三传动件4224的另一端和第二传动件4223分离。其中,第二传动件4223靠近第三传动件42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223b,第三传动件4224靠近第二传动件422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4224a,当第二传动件4223和第三传动件4224传动连接时,第一连接部4223b和第二连接部4224a互相交叉地设置在第二传动件4223和第三传动件4224的连接处。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4223b和第二连接部4224a之间设置有空隙4225,该设置方式可以减小第二传动件4223和第三传动件4224之间的冲击载荷,从而防止第二传动件4223损坏或第三传动件4224损坏。驱动轴411上设置有传动齿轮4112,切换轴431靠近换挡驱动机构41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条4312,传动齿轮4112和传动齿条4312啮合,以使换挡驱动机构41可以控制切换轴431沿切换轴431的轴向运动。该设置方式使换挡驱动机构42和切换轴431之间的连接稳定可靠,提高了换挡驱动机构42和切换轴43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驱动组件31和传动系统16之间设置倒挡系统400的设置方式,将摩托车100的后退功能集成在第一驱动组件31中,使第一驱动组件31可以直接驱动摩托车100后退,省去了摩托车100多余的传动零部件,在简化摩托车100结构的同时还减少了传动零部件的磨损,节省了制造和维护成本。通过在驱动轴411和切换轴431通过弹性圈44传动连接,且切换轴431和切换件432螺纹连接的设置方式,可以缓冲换挡驱动机构41和倒挡传动机构42之间的冲击载荷,且可以防止当倒挡传动机构42卡滞时,换挡驱动机构41热负荷过高导致换挡驱动机构41损坏,提高了倒挡系统4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将限位结构4324设置为拨叉,增大了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的接触面积,使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之间的受力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限位结构4324和限位槽4223a连接的可靠性并提高了切换件432带动第二传动件4223做位移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倒挡系统400的位置设置方式与驱动轴411的轴线和切换轴431的轴线基本垂直设置的设置方式,使发动机14结构紧凑并使减小了传动系统16的长度,从而在壳体200结构变化较小的基础上便于换挡驱动机构41和切换机构43的装配,提高了发动机14设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并节省了发动机14的设计和制造成本。通过卡接槽1611b和卡接部4325的配合方式,提高了摩托车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包括:
车架;
车身覆盖件,所述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包括曲轴齿轮;
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传动系统,其包括变速组件,所述曲轴齿轮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同轴连接且驱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变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行走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倒挡系统,所述倒挡系统包括倒挡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倒挡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曲轴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啮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能和所述变速组件啮合,所述切换机构带动所述倒挡传动机构和所述变速组件的传动连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系统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和所述传动系统之间,所述倒挡系统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和所述传动系统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动力系统的前后方向,所述换挡驱动机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曲轴齿轮的前侧,所述换挡驱动机构还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传动系统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所述驱动轴的轴线和所述切换轴的轴线基本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倒挡系统在垂直于所述发动机左右方向上有第一平面,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所述链条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轴,所述切换轴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发动机包括壳体,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切换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壳体抵接,此时所述倒挡传动机构和所述变速组件传动连接;当所述切换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壳体抵接,此时所述倒挡传动机构和所述变速组件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且同步转动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换挡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对所述第一传动件滑动使所述切换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切换机构的最大位移长度设置为L1,当所述切换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在前后方向上配合的长度设置为L2,所述L2和所述L1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7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3,所述发动机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4,所述L3和所述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3且小于等于0.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的最大位移长度设置为L1,所述发动机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置为L4,所述L1和所述L4的比值设置为大于等于0.03且小于等于0.06。
CN202211656335.XA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Pending CN1177997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8536 2022-09-30
CN2022112085363 2022-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744A true CN117799744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2387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8369.2A Pending CN117799745A (zh)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CN202211656100.0A Pending CN117799743A (zh)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CN202211656335.XA Pending CN117799744A (zh)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CN202310012713.9A Pending CN117799747A (zh) 2022-09-30 2023-01-05 摩托车及其倒挡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8369.2A Pending CN117799745A (zh)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CN202211656100.0A Pending CN117799743A (zh) 2022-09-30 2022-12-22 摩托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2713.9A Pending CN117799747A (zh) 2022-09-30 2023-01-05 摩托车及其倒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779974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743A (zh) 2024-04-02
CN117799745A (zh) 2024-04-02
CN117799747A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3691B2 (en) Vehicle reversing apparatus
US6978857B2 (en) Parking gear assembly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US4788888A (en) Two-and-four-wheel drive shifting system
JP2008516836A (ja) 水陸両用車の変速伝動装置
US8684880B2 (en) Rattling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CN1446154A (zh) 动力传动装置
US20120285755A1 (en) Single speed transmiss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with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park system
US7841254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gear-shifting safety device
CN101772661A (zh) 用于车辆的换档布置
KR20130083333A (ko) 사륜구동 차량의 동력 단속장치
US20010013440A1 (en) Selective four wheel drive transmission for all-terrain vehicle
CN117799744A (zh) 摩托车
JP2501544Y2 (ja) センタ―デフ付きトランスファ―
KR100473288B1 (ko) 자동차의 보조동력 전달장치
KR200259004Y1 (ko) 3륜 또는 4륜 오토바이의 전후진 전환 및 차동 장치
CN220353942U (zh) 一种发动机结构及摩托车
CN220268356U (zh) 一种发动机输出结构及摩托车
JP7211928B2 (ja) 多目的車両
CN113167378B (zh) 用于具有反向驱动装置的机动车辆的传动单元以及包括所述传动单元的机动车辆
KR200308035Y1 (ko) 자동차의 보조동력 전달장치
CN102537229A (zh) 正向工作反向超越变挡机构
JP2527201B2 (ja) 自動二輪車等の車輌用後退装置
KR0155041B1 (ko) 에어식 중간 변속기
CN2181592Y (zh) 汽车滑行节油器
CN117108716A (zh) 一种发动机输出结构及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