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6492A -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6492A
CN117776492A CN202311227279.2A CN202311227279A CN117776492A CN 117776492 A CN117776492 A CN 117776492A CN 202311227279 A CN202311227279 A CN 202311227279A CN 117776492 A CN117776492 A CN 117776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glass
upstream
flow
molten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7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中泰辉
楜泽信
吉川信
村上达也
赤木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76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6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均质性高的高品质的玻璃物品。玻璃熔化方法包括在玻璃熔化炉中使玻璃原料熔化的步骤。玻璃熔化炉具备第一室、第二室和障壁。玻璃熔化炉在第一室的底部在玻璃熔化炉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起泡器。第一室的上游端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1为0.5L0~0.75L0,第一室的上游端与多个起泡器的列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F为0.65L1~0.9L1。形成于多个起泡器的上游侧的熔融玻璃G的上游侧循环流中,距第一室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距离为0.8LF~0.95LF处的第一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V1C为‑8[m/h]~0[m/h]。

Description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熔化炉在其下部或上部具有障壁。障壁与熔融玻璃接触,阻挡熔融玻璃的流动。具备障壁的玻璃熔化炉在熔融玻璃的溶化性方面优异,特别适合增加玻璃生产量。但是,如果被障壁阻挡的熔融玻璃滞留,则熔融玻璃的均质性降低,最终得到的玻璃物品的均质性有可能降低。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制造均质性高的高品质的玻璃物品,在玻璃熔化炉的底部在玻璃熔化炉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起泡器。在多个起泡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形成熔融玻璃的循环流。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对熔融玻璃的表层流的流速进行控制的玻璃熔化方法。表层流是熔融玻璃的表面附近的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33931号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玻璃熔化炉不具备障壁。不具备障壁的玻璃熔化炉与具备障壁的玻璃熔化炉的熔融玻璃的熔化条件大不相同。因此,不能将专利文献1的玻璃熔化方法直接应用于具备障壁的玻璃熔化炉。另外,专利文献1的玻璃熔化炉在使玻璃生产量增加的情况下,若达到某一生产量以上,则无法完全熔化玻璃原料。其结果是,熔融玻璃的熔化性有可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具备障壁的玻璃熔化炉来制造均质性高的高品质的玻璃物品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玻璃熔化方法,包括在玻璃熔化炉中使玻璃原料熔化的步骤,所述玻璃熔化炉具备:第一室,被投入所述玻璃原料;第一室燃烧器,在所述第一室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第二室,被从所述第一室供给使所述玻璃原料熔化而成的熔融玻璃;第二室燃烧器,在所述第二室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及障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室与所述第二室之间,所述玻璃熔化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熔化炉在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在所述玻璃熔化炉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起泡器,
将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所述第二室的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设为L0,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1为0.5L0~0.75L0,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所述多个起泡器的列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F为0.65L1~0.9L1
形成于所述多个起泡器的上游侧的熔融玻璃的上游侧循环流在熔融玻璃的表面附近具有向所述第一室的上游方向移动的上游侧表层流,距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距离为0.8LF~0.95LF处的所述第一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所述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V1C为-8[m/h]~0[m/h]。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制造即使增加玻璃生产量,熔融玻璃的熔化性也优异且均质性高的高品质的玻璃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玻璃熔化炉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与天然气流量比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与玻璃板的波纹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的图。
标号说明
1、1A 玻璃熔化炉
2 底壁
3 侧壁
4 顶棚
5、5A 障壁
10 第一室
11 投入口
12 左侧端
13 右侧端
15 第一室燃烧器
16 起泡器
17 气体
20 第二室
21 排出口
25 第二室燃烧器
30 流路
40 导管
100 上游侧循环流
101 上游侧表层流
200 下游侧循环流
201 下游侧表层流
G 熔融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对应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意味着包括其前后的数值的范围。
在各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Z轴方向是铅垂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是水平方向。X轴方向是玻璃熔化炉1、1A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是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玻璃熔化炉1、1A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为图1~图3中的左右方向,在本说明书中是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另外,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是图2中的上下方向,与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正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是在俯视下熔融玻璃G流动的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上游侧和下游侧是相对于玻璃熔化炉1、1A内的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而言的。即,在本说明书中,+X侧为下游侧,-X侧为上游侧。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内侧是在宽度方向上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所在的一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宽度方向的外侧是在宽度方向上与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所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熔融玻璃G的表层流101、201的平均流速V1C、V2C的负值意味着表层流101、20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中央附近向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移动。平均流速V1C、V2C的正值意味着表层流101、20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中央附近向第一室10的下游侧(+X侧)移动。
[玻璃熔化方法]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玻璃熔化炉的俯视图。但是,在图2中,省略了玻璃熔化炉的上部壁面。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的剖视图。玻璃熔化炉1、1A具备:第一室10,被投入玻璃原料;第一室燃烧器15,在第一室10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第二室20,被从第一室10供给使玻璃原料熔化而成的熔融玻璃G;第二室燃烧器25,在第二室20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及障壁5,设置在第一室10与第二室20之间。
第一室10和第二室20由水平的底壁2、相对于底壁2垂直的侧壁3、覆盖底壁2和侧壁3的顶棚4(例如拱形的顶棚)、和将玻璃熔化炉1、1A相对于长度方向(X轴方向)垂直地分隔的障壁5构成。在图1中,虽然障壁5到达至顶棚4,但只要比熔融玻璃G高即可,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障壁5A那样不到达至顶棚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障壁5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整个区域上在底壁2与障壁5之间形成熔融玻璃G的流路3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熔融玻璃G的流路30。流路30将第一室10的下部与第二室20的下部相连接。
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分别在第一室10、第二室2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通过将天然气或重油等燃料与气体混合并燃烧而形成火焰。在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设置有主要使用空气作为气体的空气燃烧器、或主要使用氧作为气体的氧燃烧器。氧燃烧器与空气燃烧器相比燃烧效率高,因此若用于位于后述的多个起泡器16附近的第一室燃烧器15,则熔融玻璃G的熔化性提高,故而为优选。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可以分别在第一室10、第二室2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也可以不是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图2中,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分别在第一室10、第二室2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相对配置,但也可以不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如果不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则相对的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的火焰分别干涉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优选的。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室10的上游端设置有玻璃原料的投入口11。从投入口11投入的玻璃原料通过由第一室燃烧器15进行的加热而熔化,成为熔融玻璃G。熔融玻璃G从第一室10经由流路30被供给到第二室20,被第二室燃烧器25进一步加热。在第二室20的下游端设置有用于将熔融玻璃G排出到下一工序的排出口21,排出口21的下游侧(+X侧)例如与导管40连通。熔融玻璃G从第二室20经由排出口21被供给到导管40。在熔融玻璃G的温度高的情况下,从延长设备寿命的观点出发,导管40可以使用铂或铂合金制的导管。导管40与下游侧(+X侧)的成型装置(未图示)连接。导管40也可以在中途设置澄清装置(未图示)、搅拌装置(未图示)。通过设置澄清装置,熔融玻璃G中所含的泡的脱泡得到促进,通过设置搅拌装置,熔融玻璃G的均质性提高。
将第一室10的上游端与第二室20的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设为L0,第一室10的上游端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L1为0.5L0~0.75L0,优选为0.55L0~0.7L0。另外,第二室20的上游端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L2优选为0.1L0~0.4L0,更优选为0.15L0~0.35L0。如果距离L1为0.5L0~0.75L0、距离L2为0.1L0~0.4L0,则能够在第一室10和第二室20中平衡良好地加热熔融玻璃G,由此能够提高第二室20中的熔融玻璃G的澄清效果。
在第一室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起泡器16。起泡器16在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间距)地配置,形成第一室10内的熔融玻璃G的循环流(上游侧循环流100、下游侧循环流200)。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成一列的起泡器16的个数优选为5个~30个、更优选为7个~25个。因此,将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距离设为W,各起泡器16之间的距离优选为0.03W~0.17W,更优选为0.04W~0.13W。多个起泡器16可以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也可以不是等间隔地配置。
各起泡器16的内径优选为10mm~300mm、更优选为20mm~200mm。如果各起泡器16的内径为10mm以上,则能够抑制由熔融玻璃G引起的起泡器16的堵塞。若各起泡器16的内径为300mm以下,则下游侧循环流200的滞留时间被确保规定的时间,因此熔融玻璃G的均质化得到促进。
第一室10的上游端与多个起泡器16的列之间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LF为0.65L1~0.9L1,优选为0.7L1~0.85L1。若距离LF为0.65L1~0.9L1,则能够确保多个起泡器16与第一室10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促进上游侧循环流100、下游侧循环流200的形成。另外,在图1中,多个起泡器16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为一列,但也可以为两列以上。在起泡器16为两列以上的情况下,距离LF为第一室10的上游端与多个起泡器16的列中的最上游的列之间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
从起泡器16供给的气体17使用空气、氮、氧、氦或氩等。在使用铂或铂合金作为起泡器16的材料的情况下,从起泡器16供给的气体17优选使用氮、氦或氩这样的不含氧的气体。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包括在多个起泡器16的上游侧(-X侧)形成熔融玻璃G的上游侧循环流100。上游侧循环流100在熔融玻璃G的表面附近具有上游侧表层流101。上游侧表层流101向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移动。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8LF~0.95LF处的第一室10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中央附近的上游侧表层流101的平均流速V1C为-8[m/h]~0[m/h]。平均流速V1C优选为-6[m/h]~0[m/h]。在此,平均流速V1C的负值意味着上游侧表层流10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中央附近向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移动。若平均流速V1C为-8[m/h]以上,则上游侧循环流100的滞留时间被确保规定的时间,因此熔融玻璃G的均质化得到促进。若平均流速V1C为0[m/h]以下,则能够抑制玻璃原料中的未熔化物或因在熔融玻璃表面处的挥散等而产生的比重轻的异质层(浮渣层)向第一室10的下游侧(+X侧)移动的情况,由此能够促进熔融玻璃的均质化。平均流速V1C优选小于0[m/h]。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适合于含有硼成分的玻璃(例如硼硅酸盐玻璃)的熔化。硼成分容易在熔融玻璃表面挥散,因此含有硼成分的玻璃容易产生异质层(浮渣层)。
平均流速V1C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照相机(未图示)拍摄熔融玻璃表层的泡、未熔化原料等并进行图像处理来测定。照相机设置于玻璃熔化炉1、1A的外部,透过玻璃熔化炉1、1A的观察孔(未图示)拍摄玻璃熔化炉1、1A的内部。照相机例如是CCD照相机、CMOS照相机等。照相机的拍摄区域可以在熔融玻璃G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或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设置多个。平均流速V1C是在各拍摄区域中所测定到的流速的平均值。
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8LF~0.95LF处的平均流速V1C的测定适于仅捕捉上游侧循环流100中的上游侧表层流101。平均流速V1C的测定优选在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85LF~0.95LF处进行。
平均流速V1C能够通过增减来自起泡器16的气体17的流量来进行调整。若增加来自起泡器16的气体17的流量,则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得到促进,平均流速V1C减少。若减少来自起泡器16的气体17的流量,则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得到抑制,平均流速V1C增加。气体17的流量优选为0.3[L/min]~20[L/min],更优选为0.5[L/min]~10[L/min]。若气体17的流量为0.3[L/min]以上,则能够抑制由熔融玻璃G引起的起泡器16的堵塞。若气体17的流量为20[L/min]以下,则能够抑制因气体17的使用而导致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成本。
另外,平均流速V1C能够通过对第一室10的起泡器16的上游侧(-X侧)、且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4LF~0.95LF的位置处的顶棚4下端的温度T1(以下称为顶棚温度T1)进行控制来调整。若提高顶棚温度T1,则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得到抑制,平均流速V1C增加。若降低顶棚温度T1,则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得到促进,平均流速V1C减少。顶棚温度T1能够通过增减起泡器16的上游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来调整。为了增加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使燃料和气体的流量增加,为了减少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使燃料和气体的流量减少。
顶棚温度T1也取决于玻璃的组成,但优选为1550℃~1700℃,更优选为1600℃~1700℃。顶棚温度T1的测定通过在顶棚4配置热电偶(未图示)来测定。热电偶贯通顶棚4而配置,前端部比顶棚4的下端突出0mm~30mm。热电偶例如使用铂制的热电偶。另外,也可以除了测定顶棚温度T1之外,还测定侧壁3内侧的温度。侧壁3内侧的温度测定可以在侧壁3配置热电偶来测定,也可以从设置于侧壁3的观察用窗(未图示)利用辐射温度计(例如,CHINOIR-AH3SU(测定波长:0.65μm、ε=1.0))测定相对的侧壁3的内侧的温度。
另外,平均流速V1C不仅可以通过调整顶棚温度T1来控制,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室10的起泡器16的下游侧(+X侧)的顶棚4下端的温度T2(以下称为顶棚温度T2)、第二室20的顶棚4下端的温度T3(以下称为顶棚温度T3)来控制。顶棚温度T2是与顶棚温度T1相同程度的温度,优选为1550℃~1700℃,更优选为1600℃~1700℃。另外,顶棚温度T3比顶棚温度T2低20℃左右,优选为1530℃~1680℃,更优选为1580℃~1680℃。顶棚温度T2、T3的测定通过与顶棚温度T1的测定同样的方法进行。
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的燃料的情况下,为了平衡良好地调整各顶棚温度T1、T2、T3,优选对第一室10的起泡器16的上游侧(-X侧)的第一室燃烧器15所使用的天然气流量相对于第一室燃烧器15和第二室燃烧器25所使用的天然气流量的比(以下称为天然气流量比)进行调整。若天然气流量比过高,则第一室10与第二室20之间的熔融玻璃G的温度差变大,熔融玻璃G的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被抑制,因此平均流速V1C有可能超过0[m/h]。另外,若天然气流量比过低,则第一室10与第二室20之间的熔融玻璃G的温度差变小,熔融玻璃G的上游侧表层流101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的移动被促进,因此平均流速V1C有可能低于-8[m/h]。天然气流量比也取决于天然气的组成,优选为0.490~0.520,更优选为0.490~0.510。
另外,在第一室10的底壁2或侧壁3配置有电极(未图示)的情况下,平均流速V1C也可以通过增减向起泡器16的上游侧(-X侧)的电极施加的电压来调整。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中的一天的玻璃的生产量例如为30吨~300吨。在提高玻璃的生产量的情况下,由于增加玻璃原料的投入量,因而提高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或提高向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的电极施加的电压,来维持熔融玻璃G的熔化性。但是,若增加玻璃原料的投入量,则上游侧表层流101因玻璃原料而在下游侧(+X侧)受力,因此有可能向下游侧(+X侧)流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中,为了使平均流速V1C为0[m/h]以下(优选小于0[m/h]),增加来自起泡器16的气体17的流量,或降低天然气流量比,或增减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4LF~0.95LF的位置处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向电极施加的电压。
另一方面,在降低玻璃的生产量的情况下,由于减少玻璃原料的投入量,因而降低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或降低向第一室10的上游侧(-X侧)的电极施加的电压,来维持熔融玻璃G的熔化性。但是,若减少玻璃原料的投入量,则上游侧表层流101不会因玻璃原料而在下游侧(+X侧)受力,因此有可能向上游侧(-X侧)快速流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中,为了使平均流速V1C为-8[m/h]以上,减少来自起泡器16的气体17的流量,或提高天然气流量比,或增减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4LF~0.95LF的位置处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向电极施加的电压。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中,将玻璃熔化炉1、1A的底壁2与顶棚4之间的距离设为高度H0,从底壁2到熔融玻璃G的表层的距离H1优选为0.1H0~0.6H0,更优选为0.2H0~0.5H0,进一步优选为0.2H0~0.4H0。若距离H1为0.1H0以上,则能够促进熔融玻璃G的上游侧循环流100的循环。若距离H1为0.6H0以下,则能够确保熔融玻璃G的表层与顶棚4之间的空间,由此能够适当地配置第一室燃烧器15、第二室燃烧器25。
另外,底壁2与障壁5、5A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优选为0.1H1~0.8H1,更优选为0.1H1~0.6H1,进一步优选为0.15H1~0.5H1。若该距离为0.1H1以上,则能够将从第一室10经由流路30供给到第二室20的熔融玻璃G的供给量确保规定量。若该距离为0.8H1以下,则能够抑制均质性低的熔融玻璃G从第一室10经由流路30流入到第二室20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中,将玻璃熔化炉1、1A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距离设为W,平均流速V1C优选在从第一室10的左侧端12或右侧端13向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内侧0.4W~0.6W的位置测定,更优选在0.45W~0.55W的位置测定。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包括在多个起泡器16与第一室10的下游端之间形成熔融玻璃G的下游侧循环流200。下游侧循环流200在熔融玻璃G的表面附近具有下游侧表层流201。下游侧表层流201向第一室10的下游方向移动。第一室10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下游侧表层流201的平均流速V2C优选为0[m/h]~+10[m/h]。在此,平均流速V2C的正值意味着下游侧表层流201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向第一室10的下游侧(+X侧)移动。平均流速V2C更优选为0[m/h]~+8[m/h]。若平均流速V2C为0[m/h]以上,则能够使下游侧循环流200充分地循环,促进熔融玻璃的均质化。平均流速V2C优选大于0[m/h]。若平均流速V2C为+10[m/h]以下,则下游侧循环流200的滞留时间被确保规定的时间,因此熔融玻璃G的均质化得到促进。
[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具有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的熔化工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熔化工序S1中,通过将玻璃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玻璃G。成型工序S2中,通过对在熔化工序S1中熔融而成的熔融玻璃G进行成型而得到成型玻璃。缓冷工序S3中,对在成型工序S2中所成型的成型玻璃进行缓冷。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经过工序S1~S3而得到玻璃物品。
为了得到玻璃板作为玻璃物品,例如使用浮法。浮法是使导入到收容在金属液槽内的熔融金属(例如熔融锡)上的熔融玻璃沿规定方向流动,并使用上辊形成为带板状的玻璃带的方法(成型工序S2)。玻璃带在沿水平方向流动的过程中被冷却后,被提升辊从熔融金属提起,并在缓冷炉内一边被输送辊输送一边被缓冷,成为平板玻璃(缓冷工序S3)。平板玻璃在从缓冷炉被搬出之后,被切断机切断成规定的尺寸形状而成为作为产品的玻璃板。
另外,作为得到玻璃板的其他成型方法,也可以使用熔融法。熔融法是使从槽状构件的左右两侧的上缘溢出的熔融玻璃沿着槽状构件的左右两侧面流下,并在左右两侧面相交的下缘汇合,由此形成为带板状的玻璃带的方法(成型工序S2)。熔融玻璃带一边向铅垂方向下方移动一边被缓冷,成为平板玻璃(缓冷工序S3)。平板玻璃被切断机切断成规定的尺寸形状而成为作为产品的玻璃板。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组成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是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无碱玻璃和其他玻璃中的任一种。在此,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Li2O)的玻璃。无碱玻璃中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量的总量(Na2O+K2O+Li2O)例如也可以为0.1%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物品的用途可举出建筑用、车辆用、平板显示器用、或其他各种用途。在得到玻璃板作为玻璃物品的情况下,玻璃板的厚度例如在建筑用时为2mm~25mm,在平板显示器用时为0.3mm~2.0mm。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具体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记载。
[实验例1]
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1,将无碱玻璃组成的玻璃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玻璃G。此时,使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4LF~0.95LF的位置处的第一室燃烧器15的燃烧输出、向电极施加的电压增减。另外,由于在0.50~0.53的范围内调整天然气流量比,因而使第二室燃烧器25的燃烧输出增减。接着,使用CCD照相机对距第一室10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X轴方向)距离为0.85LF~0.95LF、且从第一室10的左侧端12向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内侧0.45W~0.55W的位置处的上游侧表层流101的平均流速V1C进行测定。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与天然气流量比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可知若天然气流量比为0.520以下、特别是0.515以下,则平均流速V1C为-4[m/h]~0[m/h]。另一方面,可知若天然气流量比超过0.520,则平均流速V1C超过0[m/h]。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通过调整天然气流量比,能够控制平均流速V1C
[实验例2]
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炉1,将无碱玻璃组成的玻璃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玻璃G。使用浮法成型为带板状的玻璃带,并在缓冷炉内一边利用输送辊输送玻璃带一边进行缓冷而得到平板玻璃。利用切断机切断平板玻璃,得到厚度为0.5mm、宽300mm×长300mm的玻璃板共计152张。
接着,使用表面粗糙度计(东京精密公司制,SURFCOM)测定各玻璃板的波纹度间距、波纹度高度,并计算出波纹度曲线的平均高度(JIS B 0601:2013中记载的Wc)。接着,从各玻璃板的波纹度曲线的平均高度除去由金属液槽引起的波纹度的影响,计算出波纹度指标。即,所谓玻璃板的波纹度指标,是表示由玻璃熔化炉1引起的玻璃板的波纹度的影响的指标。由金属液槽引起的波纹度受金属液槽成型区域的玻璃带温度、平板玻璃的输送速度、上辊的使用根数等影响。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与玻璃板的波纹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的图。如图6所示,可知当平均流速V1C为-6[m/h]~0[m/h]时,波纹度指标最大为2左右,与此相对,当平均流速V1C超过0[m/h]时,波纹度指标最大超过8。波纹度指标低表示玻璃熔化炉1中的熔融玻璃G的均质性良好。由此可知,本实施方式的玻璃熔化方法适合于制造熔融玻璃G的熔化性优异、均质性高的高品质的玻璃物品。
虽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加以各种变更、修正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4)

1.一种玻璃熔化方法,包括在玻璃熔化炉中使玻璃原料熔化的步骤,所述玻璃熔化炉具备:第一室,被投入所述玻璃原料;第一室燃烧器,在所述第一室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第二室,被从所述第一室供给使所述玻璃原料熔化而成的熔融玻璃;第二室燃烧器,在所述第二室的上部空间形成火焰;及障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室与所述第二室之间,所述玻璃熔化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熔化炉在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在所述玻璃熔化炉的宽度方向上具有多个起泡器,
将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所述第二室的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设为L0,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下游端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1为0.5L0~0.75L0,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与所述多个起泡器的列之间的流动方向距离LF为0.65L1~0.9L1
形成于所述多个起泡器的上游侧的熔融玻璃的上游侧循环流在熔融玻璃的表面附近具有向所述第一室的上游方向移动的上游侧表层流,距所述第一室的上游端的流动方向距离为0.8LF~0.95LF处的所述第一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所述上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V1C为-8[m/h]~0[m/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化方法,其中,
将所述玻璃熔化炉的宽度方向距离设为W,所述第一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是从所述第一室的侧端向宽度方向的内侧0.4W~0.6W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熔化方法,其中,
形成于所述多个起泡器与所述第一室的下游端之间的熔融玻璃的下游侧循环流在熔融玻璃的表面附近具有向所述第一室的下游方向移动的下游侧表层流,所述第一室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所述下游侧表层流的平均流速V2C为0[m/h]~+10[m/h]。
4.一种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利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熔化方法使玻璃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玻璃;通过使所述熔融玻璃成型而得到成型玻璃;及对所述成型玻璃进行缓冷。
CN202311227279.2A 2022-09-27 2023-09-21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7764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3674A JP2024047906A (ja) 2022-09-27 2022-09-27 ガラス溶解方法および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153674 2022-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6492A true CN117776492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7279.2A Pending CN117776492A (zh) 2022-09-27 2023-09-21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47906A (zh)
CN (1) CN11777649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7906A (ja) 202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0934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장치
KR101141231B1 (ko) 용융유리 공급장치, 유리제품, 및 유리제품 제조방법
KR101971755B1 (ko) 용융 유리 제조 장치, 용융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들을 사용한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TWI787409B (zh) 玻璃物品的製造方法
CN103930381A (zh) 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9694176B (zh) 玻璃熔化炉以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JP745727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ガラス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453629B1 (ko) 용융 유리 제조 장치, 용융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CN117776492A (zh) 玻璃熔化方法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
CN105461193A (zh) 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
KR102196157B1 (ko) 용융 유리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판유리의 제조 방법
KR101432413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9094245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ロートガラス
JP2010090028A (ja) 溶融ガラス供給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221105A (ja) 溶融ガラス供給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I833713B (zh) 玻璃熔解爐、及玻璃物品之製造方法
KR100534487B1 (ko) 유리관의 제조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22255040A1 (ja)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
JP4505720B2 (ja) 溶融ガラス供給装置及びガラス成形品並びにガラ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102255639B1 (ko) 용해 방법 및 무알칼리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CN114075031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浮法玻璃制造方法
CN117985925A (zh)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和浮法玻璃的制造方法
JP2022034527A (ja) 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フロートガラス製造方法
CN115175879A (zh) 玻璃之激光刻纹
TW201410622A (zh) 玻璃板之製造方法及玻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