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3544A -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3544A
CN117773544A CN202410029724.2A CN202410029724A CN117773544A CN 117773544 A CN117773544 A CN 117773544A CN 202410029724 A CN202410029724 A CN 202410029724A CN 117773544 A CN117773544 A CN 117773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pipe
rod
push rod
welding wire
slee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97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小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Dix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Dix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Dix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Dix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297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3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3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3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工作平台的一侧设有冷凝管传送带,冷凝管传送带上并排输送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冷凝管,工作平台上装有若干个分隔板,工作平台上从靠近冷凝管传送带的上料端到远离的方向依次设有焊丝输送机、送丝滑台、夹持滑台和套接推杆,工作平台上且位于送丝滑台下方设有套丝下模具,送丝滑台的滑动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拼接安装有第一夹爪,夹持滑台为双向滑台且两个滑动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拼接安装有夹持模具,套接推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件,套接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夹爪,同步地对多个冷凝管进行装配,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在冷凝管的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将冷凝管与冷凝管小末端进行焊接固定,因此需要在焊接前对二者进行装配固定。
公开号为CN21985298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铝管焊接组装用智能移管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其顶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铝管间距的限位机构;将远离推块的铝管与限位板接触,在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状态时,拨杆带动传动杆翻转,使得第二滚轮对L形杆提供翻转的推力,从而使得第一滚轮对推块提供推力,通过推块推动其中一个铝管朝向另一个铝管方向移动,此时两个铝管之间的焊缝距离处于最合适的数值,同时气缸的伸出端带动升降架,配合两个按压块分别对对应的铝管进行按压限位,避免在对两个铝管焊接时,焊缝距离出现变化,从而提高对两个铝管焊接的效率。
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稳固安装焊丝圈,容易使得焊丝与冷凝管以及冷凝管小末端分离,且上述装置装配耗时较长,装配工序较多,装配设备的结构较复杂,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上述装置相邻两个装配的时间间隔较长,需要多工位的复杂调度,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提升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不能稳固安装焊丝圈,容易使得焊丝与冷凝管以及冷凝管小末端分离;
(2)上述装置装配耗时较长,装配工序较多,装配设备的结构较复杂,整体工作效率较低;
(3)上述装置相邻两个装配的时间间隔较长,需要多工位的复杂调度,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一侧设有冷凝管传送带,冷凝管传送带上并排输送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冷凝管,工作平台上装有若干个分隔板,工作平台上从靠近冷凝管传送带的上料端到远离的方向依次设有焊丝输送机、送丝滑台、夹持滑台和套接推杆,工作平台上且位于送丝滑台下方设有套丝下模具,送丝滑台的滑动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拼接安装有第一夹爪,夹持滑台为双向滑台且两个滑动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拼接安装有夹持模具,套接推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件,套接推杆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夹爪。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焊丝输送机通过支撑竖杆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支撑竖杆上装有焊丝线盘,焊丝线盘的焊丝被抽出并插入焊丝输送机中从而通过焊丝输送机向送丝滑台输送,焊丝输送机的输出端下方装有断线钳。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送丝滑台靠近冷凝管传送带的一侧中部装有斜撑架,斜撑架靠近冷凝管传送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套接推杆的两侧均设有套接滑台,套接滑台安装在套接推杆两侧的分隔板相对侧面上,套接推杆通过第三连接杆与套接滑台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夹爪的上方设有暂存架,暂存架安装在分隔板上。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套丝下模具的下部安装有套丝推杆,套丝推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套丝下模具呈水平C形结构,套丝下模具的两侧上端均装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中部活动穿设有弯折顶块,两个弯折顶块的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且每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斜面,两个弯折顶块的另一端外周活动套设有限位弹簧,且弯折顶块的另一端端面与限位弹簧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弯折顶块的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且每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斜面,定位块上均设有凹槽避免焊丝滑脱。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定位杆件包括传动夹杆,传动夹杆呈L形,传动夹杆的竖直段安装在套接推杆的侧壁上,传动夹杆的水平段一端安装有嵌合顶推杆,传动夹杆通过弹性转轴与嵌合顶推杆铰接。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传动夹杆的弯折部装有顶推斜块,套接推杆的伸缩端两侧配合装有传动顶块,嵌合顶推杆呈L形且水平段指向套接推杆。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工作平台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下侧安装有支撑导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工作时,冷凝管传送带呈传送-暂停-传送的状态,有时间间隔地传送,冷凝管所在轴线与冷凝管传送带的前进方向垂直,冷凝管靠近工作平台的一侧端面共面,冷凝管传送带的带面为水平面,冷凝管传送带推动各个冷凝管前移的距离与分隔板间距一致,冷凝管传送带每次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同时开始移动,工作平台先向冷凝管传送带移动,然后工作平台再远离冷凝管传送带,避免阻碍冷凝管的移动,冷凝管传送带开始减速时,工作平台同时开始靠近冷凝管传送带,冷凝管传送带停止时,工作平台同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的一侧,工作平台在进行远离和靠近的步骤中,焊丝输送机同时进行焊丝的定长截取,送丝滑台同时移动第一夹爪夹取焊丝段到套丝下模具的正上方,夹持滑台同时分离并移动夹持模具至夹持滑台的两端,套接推杆同时推动第二夹爪并使得第二夹爪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当冷凝管传送带和工作平台均停止时,套丝下模具上移并将焊丝安装到对应的冷凝管端部,同时夹持滑台将对应的、已经装有焊丝的冷凝管端部通过夹持模具夹持,使得焊丝形成套圈结构紧密套接在冷凝管的端部,同时定位杆件的限位端随着工作平台的移动向冷凝管靠近并停止在对应的冷凝管上且位于紧密套接的焊丝圈后,工作平台停止后套接推杆顶推第二夹爪,从而使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的冷凝管对接,对接时定位杆件限位焊丝,避免焊丝被冷凝管小末端推动而滑出间隙,确保对接的准确性,当冷凝管传送带和工作平台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先靠近冷凝管传送带从而使定位杆件从冷凝管小末端和冷凝管的间隙中取出,定位杆件取出时自动扩张,随后定位杆件随着工作平台的远离而远离冷凝管,从而使冷凝管逐次地进行焊丝套丝、夹持定型和小末端管头对接的步骤,将一整个复杂的冷凝管小末端装配的工艺分拆成同时进行的若干个简单快速的步骤,同步地对多个冷凝管进行装配,降低了设备的调试和组装难度,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2)工作时,分隔板上设有贯穿槽配合焊丝穿过,焊丝输送机将焊丝的端头伸至送丝滑台的下方,且焊丝输送机每次均使焊丝端头的伸出长度保持一致,送丝滑台移动第一夹爪至焊丝端头,第一夹爪夹住焊丝的一端,送丝滑台先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启动断线钳截断,从而对焊丝进行定长,随后送丝滑台继续移动第一夹爪,使得所夹持的焊丝段的中点与送丝滑台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同时送丝滑台所对应的冷凝管端面的对称轴与送丝滑台的中点共线,当送丝滑台随着工作平台的移动靠近冷凝管传送带时,限位滚轮移动到所对应的冷凝管上,且限位滚轮与所对应的冷凝管上表面相抵接,对冷凝管限位,避免套丝下模具上移套丝时冷凝管上移,通过暂存架存储各个冷凝管小末端并堆叠成一竖列,套接滑台上移套接推杆,使得第二夹爪正对暂存架下端开口,暂存架的下端开口至多允许一个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套接推杆伸展使得第二夹爪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后暂存架内的冷凝管小末端自然下落,便于后续取用,取出后套接滑台下移套接推杆,并使得套接推杆的轴线与冷凝管所在轴线共面,当工作平台靠近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的一侧时,套接推杆伸展,将第二夹爪上的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圈的冷凝管对接,从而方便焊丝的装配,提高焊丝的装配质量;
(3)工作时,限位弹簧无弹力时呈收缩状态,当套丝下模具移动焊丝,使得焊丝紧贴冷凝管下表面和侧表面弯折变形时,弯折顶块的斜面交线端受到焊丝的反作用力推动,伸展限位弹簧,当套丝下模具与冷凝管端部重合时限位弹簧收缩复位,弯折顶块推动焊丝两端向冷凝管合拢弯折,使得焊丝出现弯折并借助弯折处的夹持摩擦力挂在冷凝管上,随后套丝下模具通过套丝推杆的收缩与冷凝管分离,焊丝能够稳定地套在冷凝管上,从而快速装配焊丝,同时,随着工作平台的移动,定位杆件靠近冷凝管的端部直至嵌合顶推杆水平段一端移动至焊丝圈侧部,此时焊丝圈位于套接推杆和嵌合顶推杆之间,嵌合顶推杆的水平段侧面与冷凝管相抵接,嵌合顶推杆的直径小于焊丝直径,随着套接推杆的伸展,冷凝管小末端套接在冷凝管上,嵌合顶推杆对焊丝限位,避免焊丝滑出,传动顶块顶出推动顶推斜块向两侧扩张,传动夹杆向两侧弯曲,随后工作平台向冷凝管传送带移动一定距离,传动夹杆恢复平直并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嵌合顶推杆移出间隙并与冷凝管小末端保持距离,方便工作平台远离冷凝管传送带时与冷凝管小末端分离从而迅速复位,快速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焊丝输送机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送丝滑台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套丝下模具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夹持滑台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暂存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定位杆件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中:1、工作平台;2、冷凝管传送带;3、分隔板;4、焊丝输送机;5、送丝滑台;6、夹持滑台;7、套接推杆;8、套丝下模具;9、定位杆件;101、往复电机;102、支撑导轨;401、焊丝线盘;402、断线钳;403、支撑竖杆;501、斜撑架;502、限位滚轮;503、第一连接杆;504、第一夹爪;601、第二连接杆;602、夹持模具;701、套接滑台;702、暂存架;703、第三连接杆;704、第二夹爪;801、套丝推杆;802、定位块;803、弯折顶块;804、限位板;805、限位弹簧;901、传动夹杆;902、弹性转轴;903、嵌合顶推杆;904、传动顶块;905、顶推斜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的一侧设有冷凝管传送带2,冷凝管传送带2上并排输送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冷凝管,工作平台1上装有若干个分隔板3,工作平台1上从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上料端到远离的方向依次设有焊丝输送机4、送丝滑台5、夹持滑台6和套接推杆7,且通过分隔板3进行分隔,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送丝滑台5下方设有套丝下模具8,送丝滑台5的滑动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03,第一连接杆503的下端拼接安装有第一夹爪504,夹持滑台6为双向滑台且两个滑动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601,第二连接杆601的下端拼接安装有夹持模具602,套接推杆7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件9,套接推杆7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夹爪704;
本实施例工作时,冷凝管传送带2呈传送-暂停-传送的状态,有时间间隔地传送,冷凝管所在轴线与冷凝管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垂直,冷凝管靠近工作平台1的一侧端面共面,冷凝管传送带2的带面为水平面,冷凝管传送带2推动各个冷凝管前移的距离与分隔板3间距一致,冷凝管传送带2每次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1同时开始移动,工作平台1先向冷凝管传送带2移动,然后工作平台1再远离冷凝管传送带2,避免阻碍冷凝管的移动,冷凝管传送带2开始减速时,工作平台1同时开始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冷凝管传送带2停止时,工作平台1同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工作平台1在进行远离和靠近的步骤中,焊丝输送机4同时进行焊丝的定长截取,送丝滑台5同时移动第一夹爪504夹取焊丝段到套丝下模具8的正上方,夹持滑台6同时分离并移动夹持模具602至夹持滑台6的两端,套接推杆7同时推动第二夹爪704并使得第二夹爪704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当冷凝管传送带2和工作平台1均停止时,套丝下模具8上移并将焊丝安装到对应的冷凝管端部,同时夹持滑台6将对应的、已经装有焊丝的冷凝管端部通过夹持模具602夹持,使得焊丝形成套圈结构紧密套接在冷凝管的端部,同时定位杆件9的限位端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向冷凝管靠近并停止在对应的冷凝管上且位于紧密套接的焊丝圈后,工作平台1停止后套接推杆7顶推第二夹爪704,从而使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的冷凝管对接,对接时定位杆件9限位焊丝,避免焊丝被冷凝管小末端推动而滑出间隙,确保对接的准确性,当冷凝管传送带2和工作平台1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1先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从而使定位杆件9从冷凝管小末端和冷凝管的间隙中取出,定位杆件9取出时自动扩张,随后定位杆件9随着工作平台1的远离而远离冷凝管,从而使冷凝管逐次地进行焊丝套丝、夹持定型和小末端管头对接的步骤,将一整个复杂的冷凝管小末端装配的工艺分拆成同时进行的若干个简单快速的步骤,同步地对多个冷凝管进行装配,降低了设备的调试和组装难度,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焊丝输送机4通过支撑竖杆403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支撑竖杆403上装有焊丝线盘401,焊丝线盘401的焊丝被抽出并插入焊丝输送机4中从而通过焊丝输送机4向送丝滑台5输送,焊丝输送机4的输出端下方装有断线钳402,工作时,分隔板3上设有贯穿槽配合焊丝穿过,焊丝输送机4将焊丝的端头伸至送丝滑台5的下方,且焊丝输送机4每次均使焊丝端头的伸出长度保持一致,送丝滑台5移动第一夹爪504至焊丝端头,第一夹爪504夹住焊丝的一端,送丝滑台5先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启动断线钳402截断,从而对焊丝进行定长,随后送丝滑台5继续移动第一夹爪504,使得所夹持的焊丝段的中点与送丝滑台5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同时送丝滑台5所对应的冷凝管端面的对称轴与送丝滑台5的中点共线,从而方便焊丝的装配,提高焊丝的装配质量。
送丝滑台5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中部装有斜撑架501,斜撑架501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502,工作时,当送丝滑台5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时,限位滚轮502移动到所对应的冷凝管上,且限位滚轮502与所对应的冷凝管上表面相抵接,对冷凝管限位,避免套丝下模具8上移套丝时冷凝管上移,从而方便焊丝的装配,提高焊丝的装配质量。
套接推杆7的两侧均设有套接滑台701,套接滑台701安装在套接推杆7两侧的分隔板3相对侧面上,套接推杆7通过第三连接杆703与套接滑台701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夹爪704的上方设有暂存架702,暂存架702安装在分隔板3上,暂存架702工作时,通过暂存架702存储各个冷凝管小末端并堆叠成一竖列,套接滑台701上移套接推杆7,使得第二夹爪704正对暂存架702下端开口,暂存架702的下端开口至多允许一个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套接推杆7伸展使得第二夹爪704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后暂存架702内的冷凝管小末端自然下落,便于后续取用,取出后套接滑台701下移套接推杆7,并使得套接推杆7的轴线与冷凝管所在轴线共面,当工作平台1靠近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时,套接推杆7伸展,将第二夹爪704上的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圈的冷凝管对接,从而方便焊丝的装配,提高焊丝的装配质量。
套丝下模具8的下部安装有套丝推杆801,套丝推杆801竖直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套丝下模具8呈水平C形结构,套丝下模具8的两侧上端均装有定位块802,定位块802的中部活动穿设有弯折顶块803,两个弯折顶块803的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且每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斜面,两个弯折顶块803的另一端外周活动套设有限位弹簧805,且弯折顶块803的另一端端面与限位弹簧805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04,定位块802上均设有凹槽避免焊丝滑脱,工作时,限位弹簧805无弹力时呈收缩状态,当套丝下模具8移动焊丝,使得焊丝紧贴冷凝管下表面和侧表面弯折变形时,弯折顶块803的斜面交线端受到焊丝的反作用力推动,伸展限位弹簧805,当套丝下模具8与冷凝管端部重合时限位弹簧805收缩复位,弯折顶块803推动焊丝两端向冷凝管合拢弯折,使得焊丝出现弯折并借助弯折处的夹持摩擦力挂在冷凝管上,随后套丝下模具8通过套丝推杆801的收缩与冷凝管分离,焊丝能够稳定地套在冷凝管上,从而快速装配焊丝。
定位杆件9包括传动夹杆901,传动夹杆901呈L形,传动夹杆901的竖直段安装在套接推杆7的侧壁上,传动夹杆901的水平段一端安装有嵌合顶推杆903,传动夹杆901通过弹性转轴902与嵌合顶推杆903铰接,传动夹杆901的弯折部装有顶推斜块905,套接推杆7的伸缩端两侧配合装有传动顶块904,嵌合顶推杆903呈L形且水平段指向套接推杆7,工作时,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定位杆件9靠近冷凝管的端部直至嵌合顶推杆903水平段一端移动至焊丝圈侧部,此时焊丝圈位于套接推杆7和嵌合顶推杆903之间,嵌合顶推杆903的水平段侧面与冷凝管相抵接,嵌合顶推杆903的直径小于焊丝直径,随着套接推杆7的伸展,冷凝管小末端套接在冷凝管上,嵌合顶推杆903对焊丝限位,避免焊丝滑出,传动顶块904顶出推动顶推斜块905向两侧扩张,传动夹杆901向两侧弯曲,随后工作平台1向冷凝管传送带2移动一定距离,传动夹杆901恢复平直并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嵌合顶推杆903移出间隙并与冷凝管小末端保持距离,方便工作平台1远离冷凝管传送带2时与冷凝管小末端分离从而迅速复位,快速装配。
工作平台1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往复电机101,往复电机101的下侧安装有支撑导轨102,工作时通过往复电机101在支撑导轨102上移动,从而使工作平台1进行周期性的短靠近-长远离-长靠近的移动模式,并配合冷凝管传送带2的移动而移动,驱动各个部件对应的对各个冷凝管进行装配加工。
本发明在使用时,冷凝管传送带2呈传送-暂停-传送的状态,有时间间隔地传送,冷凝管所在轴线与冷凝管传送带2的前进方向垂直,冷凝管靠近工作平台1的一侧端面共面,冷凝管传送带2的带面为水平面,冷凝管传送带2推动各个冷凝管前移的距离与分隔板3间距一致,冷凝管传送带2每次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1同时开始移动,工作平台1先向冷凝管传送带2移动,然后工作平台1再远离冷凝管传送带2,避免阻碍冷凝管的移动,冷凝管传送带2开始减速时,工作平台1同时开始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冷凝管传送带2停止时,工作平台1同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工作平台1在进行远离和靠近的步骤中,焊丝输送机4同时进行焊丝的定长截取,送丝滑台5同时移动第一夹爪504夹取焊丝段到套丝下模具8的正上方,夹持滑台6同时分离并移动夹持模具602至夹持滑台6的两端,套接推杆7同时推动第二夹爪704并使得第二夹爪704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当冷凝管传送带2和工作平台1均停止时,套丝下模具8上移并将焊丝安装到对应的冷凝管端部,同时夹持滑台6将对应的、已经装有焊丝的冷凝管端部通过夹持模具602夹持,使得焊丝形成套圈结构紧密套接在冷凝管的端部,同时定位杆件9的限位端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向冷凝管靠近并停止在对应的冷凝管上且位于紧密套接的焊丝圈后,工作平台1停止后套接推杆7顶推第二夹爪704,从而使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的冷凝管对接,对接时定位杆件9限位焊丝,避免焊丝被冷凝管小末端推动而滑出间隙,确保对接的准确性,当冷凝管传送带2和工作平台1开始移动时,工作平台1先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从而使定位杆件9从冷凝管小末端和冷凝管的间隙中取出,定位杆件9取出时自动扩张,随后定位杆件9随着工作平台1的远离而远离冷凝管,从而使冷凝管逐次地进行焊丝套丝、夹持定型和小末端管头对接的步骤,将一整个复杂的冷凝管小末端装配的工艺分拆成同时进行的若干个简单快速的步骤,同步地对多个冷凝管进行装配,降低了设备的调试和组装难度,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工作时,分隔板3上设有贯穿槽配合焊丝穿过,焊丝输送机4将焊丝的端头伸至送丝滑台5的下方,且焊丝输送机4每次均使焊丝端头的伸出长度保持一致,送丝滑台5移动第一夹爪504至焊丝端头,第一夹爪504夹住焊丝的一端,送丝滑台5先移动一个固定的距离,启动断线钳402截断,从而对焊丝进行定长,随后送丝滑台5继续移动第一夹爪504,使得所夹持的焊丝段的中点与送丝滑台5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同时送丝滑台5所对应的冷凝管端面的对称轴与送丝滑台5的中点共线,当送丝滑台5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时,限位滚轮502移动到所对应的冷凝管上,且限位滚轮502与所对应的冷凝管上表面相抵接,对冷凝管限位,避免套丝下模具8上移套丝时冷凝管上移,通过暂存架702存储各个冷凝管小末端并堆叠成一竖列,套接滑台701上移套接推杆7,使得第二夹爪704正对暂存架702下端开口,暂存架702的下端开口至多允许一个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套接推杆7伸展使得第二夹爪704夹取冷凝管小末端,取出后暂存架702内的冷凝管小末端自然下落,便于后续取用,取出后套接滑台701下移套接推杆7,并使得套接推杆7的轴线与冷凝管所在轴线共面,当工作平台1靠近并停止在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时,套接推杆7伸展,将第二夹爪704上的冷凝管小末端与套好焊丝圈的冷凝管对接,从而方便焊丝的装配,提高焊丝的装配质量;
工作时,限位弹簧805无弹力时呈收缩状态,当套丝下模具8移动焊丝,使得焊丝紧贴冷凝管下表面和侧表面弯折变形时,弯折顶块803的斜面交线端受到焊丝的反作用力推动,伸展限位弹簧805,当套丝下模具8与冷凝管端部重合时限位弹簧805收缩复位,弯折顶块803推动焊丝两端向冷凝管合拢弯折,使得焊丝出现弯折并借助弯折处的夹持摩擦力挂在冷凝管上,随后套丝下模具8通过套丝推杆801的收缩与冷凝管分离,焊丝能够稳定地套在冷凝管上,从而快速装配焊丝,同时,随着工作平台1的移动,定位杆件9靠近冷凝管的端部直至嵌合顶推杆903水平段一端移动至焊丝圈侧部,此时焊丝圈位于套接推杆7和嵌合顶推杆903之间,嵌合顶推杆903的水平段侧面与冷凝管相抵接,嵌合顶推杆903的直径小于焊丝直径,随着套接推杆7的伸展,冷凝管小末端套接在冷凝管上,嵌合顶推杆903对焊丝限位,避免焊丝滑出,传动顶块904顶出推动顶推斜块905向两侧扩张,传动夹杆901向两侧弯曲,随后工作平台1向冷凝管传送带2移动一定距离,传动夹杆901恢复平直并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嵌合顶推杆903移出间隙并与冷凝管小末端保持间距,方便工作平台1远离冷凝管传送带2时与冷凝管小末端分离从而迅速复位,快速装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洁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的一侧设有冷凝管传送带(2),冷凝管传送带(2)上并排输送有若干个等距均匀分布的冷凝管,工作平台(1)上装有若干个分隔板(3),工作平台(1)上从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上料端到远离的方向依次设有焊丝输送机(4)、送丝滑台(5)、夹持滑台(6)和套接推杆(7),工作平台(1)上且位于送丝滑台(5)下方设有套丝下模具(8),送丝滑台(5)的滑动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03),第一连接杆(503)的下端拼接安装有第一夹爪(504),夹持滑台(6)为双向滑台且两个滑动端均安装有第二连接杆(601),第二连接杆(601)的下端拼接安装有夹持模具(602),套接推杆(7)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定位杆件(9),套接推杆(7)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二夹爪(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输送机(4)通过支撑竖杆(403)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支撑竖杆(403)上装有焊丝线盘(401),焊丝线盘(401)的焊丝被抽出并插入焊丝输送机(4)中从而通过焊丝输送机(4)向送丝滑台(5)输送,焊丝输送机(4)的输出端下方装有断线钳(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滑台(5)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侧中部装有斜撑架(501),斜撑架(501)靠近冷凝管传送带(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滚轮(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推杆(7)的两侧均设有套接滑台(701),套接滑台(701)安装在套接推杆(7)两侧的分隔板(3)相对侧面上,套接推杆(7)通过第三连接杆(703)与套接滑台(701)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夹爪(704)的上方设有暂存架(702),暂存架(702)安装在分隔板(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丝下模具(8)的下部安装有套丝推杆(801),套丝推杆(801)竖直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套丝下模具(8)呈水平C形结构,套丝下模具(8)的两侧上端均装有定位块(802),定位块(802)的中部活动穿设有弯折顶块(803),两个弯折顶块(803)的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且每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斜面,两个弯折顶块(803)的另一端外周活动套设有限位弹簧(805),且弯折顶块(803)的另一端端面与限位弹簧(805)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弯折顶块(803)的相对一端均设有斜面,且每端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斜面,定位块(802)上均设有凹槽避免焊丝滑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件(9)包括传动夹杆(901),传动夹杆(901)呈L形,传动夹杆(901)的竖直段安装在套接推杆(7)的侧壁上,传动夹杆(901)的水平段一端安装有嵌合顶推杆(903),传动夹杆(901)通过弹性转轴(902)与嵌合顶推杆(903)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夹杆(901)的弯折部装有顶推斜块(905),套接推杆(7)的伸缩端两侧配合装有传动顶块(904),嵌合顶推杆(903)呈L形且水平段指向套接推杆(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下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往复电机(101),往复电机(101)的下侧安装有支撑导轨(102)。
CN202410029724.2A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Pending CN117773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9724.2A CN117773544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9724.2A CN117773544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3544A true CN117773544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9724.2A Pending CN117773544A (zh) 2024-01-09 2024-01-09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35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3666B (zh) 双工位同步式管材自动折弯机
CN103846677A (zh) 一种转子的卡簧和轴承自动装配设备
CN109702082A (zh) 自动上料冲压切断折弯生产线
CN215747605U (zh) 一种自动拆装系统
CN108705009B (zh) 铜线的自动夹持装置
CN117773544A (zh) 一种冷凝管用小末端装配设备
CN219425454U (zh) 一种管件两端同步挤压成型机
CN109794758B (zh) 一种弹簧和固定片的组装设备
CN108246913B (zh) 一种弯管机
CN108081111B (zh) 圆管自动送料台
CN108237381B (zh) 自动穿杆机
CN114074128B (zh) 金属棒材自动拉拔设备
CN214866363U (zh) 一种数控折弯装置
CN211804461U (zh) 一种通用性高且空间占用小的定长管异形切割设备
CN210413127U (zh) 熔断元件自动穿丝机
CN113793753A (zh) 自动分线装载机
CN209830068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CN113500335A (zh) 一种直动三通阀自动装配装置
CN108788567B (zh) 用于精密零件焊接中心的正面盖板方向识别组件
CN113198861B (zh)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高效型冷拔机
CN116566148B (zh)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CN114749565B (zh) 基于模具更换使用的自动换模组件
CN213264554U (zh) 自动夹取送料装置
CN210632813U (zh) 一种应用于变压器夹件腹板的钻孔模具
CN220498356U (zh) 一种挡圈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