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8190A -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8190A
CN117748190A CN202311217138.2A CN202311217138A CN117748190A CN 117748190 A CN117748190 A CN 117748190A CN 202311217138 A CN202311217138 A CN 202311217138A CN 117748190 A CN117748190 A CN 117748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act
assembly
locking
pin
contac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7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瓦尔德绍尔
A·厄特勒
S·拉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7748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8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4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eparate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contact member, e.g. retainer collar or ring around contac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5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tongue snapping behind shoulder in base or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1),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中的电插头连接的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1),包括在纵向方向(Lr)上延伸的插针触头装置(2)和在所述纵向方向(Lr)上延伸的触头主体(3),插针触头装置(2)被紧固在触头主体(3)处/中,并且插针触头装置(2)通过建立的初级锁定部(11)和建立的次级锁定部(12)被紧固在触头主体(3)处/中。

Description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领域中的电插入连接的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实体,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的电气实体。
背景技术
在电气领域(电子、电气工程、电气、电力工程等)中,已知大量的电连接器装置或连接器组件、插座、插针和/或混合连接器等(以下称为(电)连接器(也称为:配合连接器)),其用于传输具有宽范围的电流、电压、频率和/或数据速率的电流、电压、信号和/或数据。在低、中或高电压和/或电流范围内,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这样的连接器必须确保在机械负载的、温暖的、可能热的、污染的、潮湿的和/或化学侵蚀性的环境中,永久地、重复地和/或在相对长时间的短期不活动之后传输电力、信号和/或数据。由于广泛的应用,已知大量专门设计的连接器。
这种连接器(也称为:电气实体)以及如果适用的话,其相关联的(例如,在连接器装置或连接器组件的情况下)或上级(例如,在连接器组件的情况下)壳体可以安装在电线、电缆、电缆线束等(以下称为组装的(电气)电缆(也称为:电气实体))上,或者安装在电气组件或装置上/中,例如在壳体上/中,在冲压网格上/上,在印刷电路板等上/上,(电力)电气、电光或电子部件或相应的集合体等(也称为:电气实体)。
如果连接器(具有/不具有壳体)位于电缆、电线或线束上,则其也被称为飞线(插头)连接器或插头、插座或联接器;如果它位于电气、电光或电子部件、集合体等上/中,则它也被称为连接器组件,诸如(凹入/表面安装)连接器、(凹入/表面安装)插头或(凹入/表面安装)插座。此外,这种组件上的连接器通常也称为(插头)容座、插针连接器、插针条或头座。-在电力工程(电网中的电力电流的产生、转换、存储和输送,优选地具有三相高压传输)的背景下,这里指的是电缆配件,因为它们的结构相对复杂。
这种连接器必须确保无故障的电力传输,其中相互对应且部分互补的连接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通常具有锁定组件和/或紧固组件,用于永久地但通常可释放地将连接器锁定和/或紧固到配合连接器/在配合连接器中,反之亦然。此外,用于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必须牢固地容纳在其中,该电连接组件例如包括或至少具有:实际的触头装置装置(端子;通常材料上形成为单件或一体地形成,例如(压接)接触元件等)或触头组件(端子;通常形成为单件并且形成为多个部分或两个部分,或者材料上形成为单件,例如(压接)触头组件)。
正在不断地努力改进电端子,因此也改进两部分式电触头组件,并且随着安装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更稳健地设计它们,以及更成本有效地设计和/或制造它们。本发明的目的是描述一种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特别是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来解决,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中的电插头连接的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以及借助于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电气实体,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的电气实体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发展、附加特征和/或优点可以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中找到。
根据本发明的插针触头组件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插针触头装置(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触头主体(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的第二部分),其中,插针触头装置紧固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并且插针触头装置通过建立的初级锁定部和建立的次级锁定部被紧固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次级锁定部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插针触头组件处/插针触头组件中,使得在初级锁定部失效的情况下,次级锁定部接管初级锁定部的任务或目的。
初级锁定部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具有材料上结合的连接部。除了焊接连接部之外,参见下面,这也可以是钎焊连接部或可能的导电粘合剂连接部。次级锁定部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具有机械坐置连接部。坐置连接部,参见下文,可以理解为意指例如触头装置止动部或锁定连接部。
初级锁定部可以具有焊接连接部,并且次级锁定部可以具有触头装置止动部和/或机械锁定连接部。此外,次级锁定部也可以通过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的按压连接、夹持连接等形成。特别地,焊接连接部可以形成为点焊。
初级锁定部可以形成为插针触头组件的周向纵向部分。这里,插针触头装置可以在至少两个(例如,有缺陷的或完整的焊接连接部)或所有三个(例如,完整的焊接连接部)平移自由度上被锁定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此外,插针触头装置可以在至少两个或所有三个旋转自由度上被锁定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此外,初级锁定部可以设计为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的焊接部和可能的周向形状配合连接部。
换句话说,此外,这意味着(整个)“初级锁定部”(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建立)应被理解为插针触头组件的完整纵向延伸部分,其中至少插针触头装置的该(整个)初级锁定部位于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
次级锁定部可以形成为插针触头组件的周向纵向部分。这里,插针触头装置可以在五个平移方向上或在所有三个平移自由度上被锁定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此外,插针触头装置可以在至少两个或所有三个旋转自由度上被锁定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此外,次级锁定部可以被设计为止动部或锁定部,并且可能被设计为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的至少部分周向形状配合连接部。
换句话说,此外,这意味着(整个)“次级锁定部”(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建立)应被理解为插针触头组件的完整纵向延伸部分,其中至少插针触头装置的该(整个)次级锁定部位于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
只有实际的次级锁定部本身的所涉及的锁定表面才能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恰好在一个平移方向或自由度上锁定插针触头装置。此外,这可以将插针触头装置没有在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被锁定,或者在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或者在恰好一个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被锁定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此外,这些锁定表面可以形成为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的实际止动部或锁定连接部。
“实际的次级锁定部本身”应理解为仅意指其所涉及的次级止挡装置的其配合锁定表面;即,没有经由相应的次级止挡装置到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进入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的相应连接部和周边的锁定表面。例如,在止动连接部的情况下,这可以仅是插针触头组件的两个相互关联的表面,并且在锁定连接部的情况下,例如,同样仅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表面或两组两个或更多个相互关联的表面。
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的纵向端部和触头主体中的向内指向的突出部之间建立机械止动连接部。这可以例如通过向内指向触头主体中的触头主体的突起(珠、隆起、闩锁等),或者通过向内指向触头主体中的触头主体的突片(壁部分)等来实现。
在机械锁定连接部中,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可以彼此支承抵靠或啮合。特别地,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的外侧和触头主体的内侧之间建立机械锁定连接部。
次级锁定部可以包括插针触头装置的次级锁定组件和触头主体的次级锁定组件。在次级锁定部中,次级锁定组件彼此抵靠坐置(几乎没有任何游隙或没有游隙)或者可以彼此抵靠坐置(游隙)。插针触头装置的次级锁定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恰好两个或多个次级止挡装置。触头主体的次级锁定组件可以类似地具有至少一个、恰好两个或多个次级止挡装置。
插针触头装置或触头主体的单个次级止挡装置在此可以设计为止动部或止挡装置。止挡装置可以是例如止挡突起、锁定凸耳、锁定肩部、锁定边沿、锁定边缘、止挡凹部等。在这种情况下,相互关联的次级止挡装置阻挡或锁定触头主体中的插针触头装置或插针触头装置上的触头主体。当然,如果需要,每个次级锁定组件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次级止挡装置。
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的相互关联的次级止挡装置可以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形成止动部或闩锁。这里,可以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建立恰好一个或至少一个这样的闩锁。(仅)一个这样的闩锁形成为例如突起在盲孔中的接合。两个这样的闩锁可以在横向方向上彼此直接或对角地相对。
插针触头装置的至少一个次级止挡装置可以被设计为止挡装置,并且触头主体的至少一个次级止挡装置也可以被设计为止挡装置。因此,例如,由于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的止挡装置,插针触头装置相对于触头主体在纵向方向上不可能移位或仅可能有条件地移位。这种止挡装置可以形成为例如剪切部、压痕、齿、压缩部、珠、冲压部、切口、凹口、凹部等。
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止挡装置可以形成为止挡突起或者形成为止挡突起和止挡凹部。此外,止挡突起和/或止挡凹部、或次级止挡装置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和/或触头主体的塑性冷成形中形成。
因此,插针触头装置的至少两个次级止挡装置可以被建立为插针触头装置的相对纵向侧上的止挡凹部或向外指向的止挡突起。在这种情况下,止挡凹部或止挡突起优选地相对于纵向方向彼此对角地相对。当然也可以使用混合形式,即至少一个止挡凹部和至少一个止挡突起。特别地,这种冷成形的止挡突起可以形成为例如压印部、压缩部、切口、浮雕等,并且止挡凹部可以形成为例如压印部、压缩部、珠等。
此外,触头主体的至少两个次级止挡装置可以被建立为在触头主体的相对纵向侧上的内部止挡凹部或向内指向的止挡突起。在这种情况下,止挡凹部或止挡突起优选地相对于纵向方向彼此对角地相对。当然也可以使用混合形式,即至少一个止挡凹部和至少一个止挡突起。特别地,这种冷成形的止挡突起(向内)或这种冷成形的止挡凹部(向外)可以形成为例如剪切切口的印痕、珠等。
插针触头装置的锁定表面的法向量可以在插针触头装置处/在插针触头装置中沿相反方向建立。类似地,触头主体的锁定表面的法向量可以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沿相反方向建立。换句话说,相互关联的法向量朝向或远离彼此指向,其中这些不需要在单个装置中并行建立。
插针触头装置的次级止挡装置可以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建立。类似地,触头主体的次级止挡装置可以在插针触头组件中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建立。-换句话说,单个装置的次级止挡装置不能通过平移而对准;为此目的另外需要镜像或布线。
触头主体可以具有用于插针触头装置的机械容座。这里,容座在至少一个安装纵向部分中可以形成为在围绕纵向方向的周向方向上基本上完全闭合。在这种安装纵向部分中,触头主体可以具有底壁、两个侧壁和顶壁,这给予触头主体其稳定性。为了完全闭合安装纵向部分,顶壁接合在侧壁中或接合穿过侧壁,或者侧壁接合在顶壁中或接合穿过顶壁(插入式闭合,钥匙锁原理)。
可以在触头主体中的两个这样的安装纵向部分之间建立初级锁定部。此外,容座可以具有用于插针触头组件的内部支承表面,所述内部支承表面优选地相对于纵向方向彼此倾斜地相对。优选地,对于每个纵向侧,在容座的内侧上建立两个这样的内部支承表面。内部支承表面可以是引入到容座中的内部突起的内表面(参见上文)。此外,次级止挡装置的锁定表面可以基本上直接邻接内部支承表面。
初级锁定部可以建立在插针触头组件的纵向延伸部分中。这里,初级锁定部可以由容座的周向部分形成,插针触头装置部分地被接收在该周向部分中。此外,在初级锁定部中,容座的周向突片、容座的壁和插针触头装置可以焊接在一起。此外,周向突片和壁的自由边缘以及优选地插针触头装置的拐角区域可以在初级锁定部中彼此焊接。
触头主体可以被设计为能够被闩锁在壳体中的触头主体。这里,触头主体可以具有用于壳体中的插针触头组件的初级锁定组件和次级锁定组件。-初级锁定组件可以形成为在触头主体处的优选弹性的锁定矛状部。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矛状部可以从触头本体突出,并且可以设计成相对于触头本体是弹性的。优选地,锁定矛状部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从触头主体向上(竖直方向)或侧向(横向方向)突出。
次级锁定组件可以被设计为在触头主体处/触头主体中的优选刚性的锁定边缘或锁定肩部。锁定边缘或锁定肩部可以在此形成触头主体的边界,并且可以设计成固定地坐置在触头主体上。优选地,锁定边缘或锁定肩部在此沿横向方向和/或沿竖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恰好形成为两个部分的插针触头组件可以形成为单件或材料上形成为单件。-单件式设计应理解为是指插针触头组件的设计,其中其单独的部分(插针触头组件和触头主体)以摩擦接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紧固,并且可以优选地分离成它们的单独部分而不损坏它们的单独部分中的一个。在多部分式设计的情况下,(有条件地)不存在摩擦接合和/或形状配合,或者通过第三部分产生触头组件的内聚力。
材料上(粘合)的单件式设计被理解为是指插针触头组件的设计,其中其各个部分(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以材料上结合的方式(焊接、钎焊、胶合等)彼此紧固,并且插针触头组件优选地不能在不损坏其单独的部分中的一个的情况下分离成单独的部分。这里,插针触头组件的内聚力也可以通过摩擦接合和/或形状配合(不是在一体设计的情况下)来产生。
此外,插针触头组件不是一体的,并且优选地至少不以三个部分而形成。-在插针触头组件的一体设计的情况下,将仅存在单个部件,该单个部件只能通过被破坏而被分开。该部件将由单个原始件(金属板、坯料等)和/或单个原始块(金属/塑料熔体)制成,其又将被迫成为一体。内部内聚力将仅通过粘附和/或内聚力来实现。
插针触头装置可以被设计为突片触头装置或插针触头装置。此外,触头主体可以具有电导体压接区域和机械绝缘压接区域。也就是说,触头主体被设计为可压接的触头主体,并且插针触头组件被设计为压接触头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体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这里,除了实体壳体之外,实体还可以包括例如至少一个机械、电气、电子、光学和/或流体装置或组件。这样的实体(也)可以形成为例如装置(具有作为实体壳体的连接器壳体的电连接器)、组件(具有作为实体壳体的组件壳体的电连接器组件)、(预)组装的电缆(具有电连接器)、子组件、印刷电路板、部件、模块、单元、设备、集合体、设施、系统等。
下面参考所附示意图通过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述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具有相同、单义或类似设计和/或功能的部分、元件、区部、单元、部件和/或方案在附图描述(参见下文)、附图标记列表、权利要求书和附图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记。在本发明的描述(参见上文)中未解释、未在附图中示出和/或不是决定性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或其部件、方案、单元、区部、元件或部分的可能的替代、静态和/或运动反转、组合等可以进一步从附图标记列表和/或附图描述中获取。
在本发明中,特征(部分、元件、区部、单元、部件、功能、尺寸等)可以是肯定的(即存在)或否定的(即不存在)。在本详述(说明书(发明说明书(见上文)、附图说明(见下文))、附图标记列表、权利要求、附图)中,否定特征未被明确解释为特征,除非根据本发明强调其不存在。也就是说,实际制造的而不是由现有技术构造的本发明在于省略了该特征。
本详述的特征不仅可以以所述方式和/或途径应用,而且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和/或途径(隔离、组合、替换、添加、独立提供、省略等)应用。特别地,在说明书、附图标记列表、权利要求书和/或附图中,基于附图标记和与其相关联的特征或反之亦然,可以替换、添加或省略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中的特征。此外,由此可以更详细地解释和/或指定权利要求中的特征。
说明书的特征(鉴于(最初大部分未知的)现有技术)也可以被解释为可选特征;即,每个特征可以被理解为可选的、任意的或优选的,即非约束性的特征。因此,可以从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取可能包括其外围的特征,其中该特征然后可以应用于本发明的广义概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存在特征(否定特征)表明,如果适用,该特征相对于本发明是可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此外,在用于特征的类型术语的情况下,还可以阅读用于特征的通用术语(可能进一步分层细分为子类等),由此,例如,考虑到相等的效果和/或相等的值,特征的概括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以从上方倾斜的侧向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的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的实施例,
图2和图3各自以二维截面和分离细节平面图示出了在插针触头装置和触头主体之间建立的次级锁定部,以及
图4示出了壳体中的插针触头组件的已建立的初级和次级闩锁的二维截面和分离细节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1、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中的电插头连接的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1的变型的三个实施例的示例(图1至图3:第一实施例,实参考线,图2:第二和第三实施例,每个是虚线参考线)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尽管通过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是具有更基本的性质。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从其和/或从上述(本发明的描述)导出其他变型。本发明通常适用于电气实体情况下的电场(参见上文)。一个例外是基于地面的电力工程。在附图中,仅示出了本发明的物体的对于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那些空间部分。诸如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端子(参见上文)和配对端子等的名称应被同义地解释,即,如果需要,可以彼此互换。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参见图1)对本发明的解释涉及插针触头组件1的纵向方向Lr(其选择是插入方向Sr)、竖直方向Hr、横向方向Qr和周向方向Ur。这里,纵向方向Lr对应于插针触头组件1的主要延伸方向,竖直方向Hr基本上对应于插针触头组件1的锁定矛状部341的弹簧方向,并且横向方向Qr基本上对应于锁定矛状部341的锁定边缘或锁定肩部的延伸方向。另外,周向方向Ur围绕纵向方向Lr延伸。
图1示出了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1的示例性实施例。插针触头组件1在此优选地在材料上形成为单件,但也可以正好形成为单件,即没有材料连接部。插针触头组件1可以被设置在,特别是被闩锁在例如壳体0(参见图4)中,例如连接器壳体0、实体壳体0等中。优选地,为此目的,在插针触头组件1和壳体0之间使用初级锁定部41以及优选地还有次级锁定部42。
在这种情况下,本插针触头组件1包括作为第一部分的电插针触头装置2和作为第二部分的电触头主体3。这里,插针触头装置2可以形成为直的插针2、直的突片2等。插针触头装置2的进一步区别在于它不形成为插座,并且优选地具有实心材料横截面。
插针触头组件1被分成电触头部分20(插针触头装置2的一部分)、机械闩锁部分30(基本上是触头主体3的一部分)和机电电缆连接部分35(触头主体3的一部分)。闩锁部分30进一步分成用于初级锁定部41的初级锁定区域31和用于次级锁定部42的次级锁定区域32。另外,电缆端子部分35进一步分成用于电缆(未示出)的机械绝缘压接区域37和电导体压接区域36。
在当前情况下,插针触头装置2被设计为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简单插针触头装置2。当然可以使用另一种横截面,例如椭圆形、圆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也就是说,当然,也可以使用另一个触头装置2,例如突片触头装置2等。插针触头装置2基本上具有直的实心圆柱体的形状,其具有基本上规则的横截面以及优选地在其纵向端部部分处的插入斜面。
触头主体3在其闩锁部分30中具有用于插针触头装置2的容座300,插针触头装置2被接收并紧固在容座300中。容座300被设计成在其前后纵向端部部分处、沿周向方向Ur完全闭合。这里,相应的纵向端部部分包括底壁、两个侧壁和顶壁,为了锁定目的,顶壁被插入侧壁中,侧壁优选地沿着基本上整个闩锁部分30延伸。在横向方向Qr上相对的侧壁和底壁优选地也基本上沿着整个闩锁部分30延伸。顶壁在此被中断。
触头主体3的初级锁定组件341建立在容座300的两个纵向端部部分之间,每个纵向端部部分在周向方向Ur上完全闭合。在这种情况下,初级锁定组件341被设计为锁定矛状部341,该锁定矛状部341优选地在竖直方向Hr上是弹性的,也参考图4。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矛状部341从前部的闭合的纵向端部部分沿纵向方向Lr一体地基本上延伸到后部并且在竖直方向Hr上稍微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锁定矛状部341可以利用沿横向方向Qr远离锁定矛状部341突出的突起而在与其相邻的侧壁的窗口中被引导。在其自由纵向端部处,锁定矛状部341可以具有止挡突起。
此外,也参见图4,容座300的后部纵向端部部分的后部区域形成为次级锁定组件342,该后部区域在周向方向Ur上完全闭合。这里,次级锁定组件342优选地形成为刚性锁定肩部342。刚性锁定肩部342优选地基本上在横向方向Qr上延伸,并且可选地在竖直方向Hr上延伸。
另外,触头装置2与触头主体3的电气和机械初级锁定部11优选地沿竖直方向Hr在初级锁定件341下方(即,在容座300的方向上)建立。这里,初级锁定部11形成为触头主体3围绕插针触头装置2的优选地基本上完整的周向形状配合连接(参见顶部的纵向部分),插针触头装置2在纵向方向Lr上通过材料上结合的连接部(特别是焊接连接部)被紧固。换句话说,触头装置2的平移位移在材料连接完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周向形状配合连接部由容座300的基壁和两个侧壁的纵向部分以及周向突片310(纵向部分、盖)构成,插针触头装置2以基本上形状配合的方式容纳在这些部分之间。周向突片310在此从一个侧壁开始朝向与其相对的侧壁弯曲。材料上结合的连接部,特别是焊接连接部,建立在周向突片310的自由端和与其相关联的侧壁的过渡部分中。
特别地,材料上结合的连接部将周向突片310的自由端、与该端相关联的侧壁的自由边缘和插针触头装置2彼此紧固。插针触头装置2在此牢固地连接到触头主体3,特别是通过其拐角区域中的一个牢固地连接到触头主体3。-当然可以使用替代的初级锁定部11,例如闩锁、压配合等。
在容座300内,插针触头装置2优选地被接收在内部支承表面303之间并且抵靠这些内部支承表面坐置。内部支承表面303在此向内突出到容座300中,并且由容座300的内部突起形成。这里,内部支承表面303优选地通过剪切切口的印痕被引入容座300的侧壁中。优选地,每个侧壁设置两个这样的内部支承表面303。当然,每个侧壁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内部支承表面,特别是单个或多于两个。当然,奇数个内部支承表面303也可以内部地设置在一个侧壁上,并且偶数个内部支承表面303设置在相对的侧壁上。
为了紧固插针触头装置2和触头主体3之间的初级锁定部11或材料结合,即,在材料结合的可能的至少部分失效的情况下,插针触头组件1具有建立的、优选地电气的、特别是机械的次级锁定部12。这里,次级锁定部12将插针触头装置2锁定在触头主体3处/中,特别是在容座300中。
这里示出了这种次级锁定部12的三个实施例,参见特别是图2。当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例如,图2在插针触头装置2和触头主体3之间的连接区域的左侧和中间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下的插针触头装置2到触头主体3的锁定连接部,并且在右侧示出了插针触头装置2在触头主体3处/中的触头装置止动部。图2的中间锁定连接部也可以被描述为接合连接部。-所有这些机械连接部也可以称为机械坐置连接部(参见上文)。
在图2的中心的坐置连接部中,突起接合在凹部中。这里,插针触头装置2的突起可以接合在触头主体3的凹部中,或者反之亦然,触头主体3的突起可以接合在插针触头装置2的凹部中。-在图2右侧的坐置连接部中,插针触头装置2的自由端可以坐置在触头主体3的容座300中的突起上。该突起可以形成为例如珠、从触头主体3向外弯曲的突片等。
图2中左侧的坐置连接部(也参见图3)被设计为锁定连接部。这里,插针触头装置2具有次级锁定组件220,并且触头主体3也具有次级锁定组件320。次级锁定组件220、320设计成在部分上互补,并且在容座300中的插针触头装置2的安装状态下,优选地以一些游隙彼此抵靠地坐置(图3)。-在当前情况下,相关的次级锁定组件220、320包括两个次级锁定组件2220、3220,每个次级锁定组件具有锁定表面2222、3222。相应的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可以形成为例如止挡突起、锁定凸耳、锁定肩部、锁定边沿、锁定边缘、止挡凹部等。
在所建立的次级锁定部12中,两个次级的相互关联的止挡装置2220/3220或两个相互关联的锁定表面2222/3222在触头主体3处/触头主体3中仅在单个平移方向上阻挡插针触头装置2。因此,两组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建立,使得插针触头装置2除了初级锁定部11之外,在其仍然可能的两个平移方向上(即,完整的平移自由度)被保持或阻止在触头主体3处/中。
这里,插针触头装置2的次级止挡装置2220和触头主体3的次级止挡装置3220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建立。也就是说,不仅两个相互关联的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的相互关联的锁定表面2222/3222彼此面对,而且插针触头装置2的锁定表面2222/2222和触头主体3的锁定表面3222/3222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也彼此面对。
这里,插针触头装置2的两个次级止挡装置2220或两个锁定表面2222建立在插针触头装置2的优选地在横向方向Qr上彼此相对的侧面上。此外,插针触头装置2的两个次级装置2220或两个锁定表面2222在插针触头装置2处/之中在纵向方向Lr上彼此偏移地建立。-这当然类似地适用于触头主体3或容座300内部。
当然可以使用其他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例如,除了止挡突起2220/3220和止挡凹部3220/2220之外。此外,可以例如在单侧、三侧或四侧上提供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另外,可以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建立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使得插针触头装置2不必极化或定向地设置,或者可以在触头主体3中设置成极化或定向在两个或三个旋转位置中。
图4还示出了插针触头组件1与壳体0的建立的初级锁定部41和建立的次级锁定部42。这里,锁定矛状部314抵靠壳体0的内部突起,从而形成初级锁定部41。此外,次级锁定组件342也可以坐置在壳体0内。在这种情况下,壳体0或壳体外部的部分的可旋转或平移移动的突起可以支承抵靠插针触头组件1的次级锁定组件342上的相应区域,从而形成次级锁定部41。
在两部分式的现有技术的插针触头组件中,仅一个焊点用于在纵向方向上固定(锁定)插针触头组件。如果该焊接点不完美或形成有缺陷,则在车辆中使用插针触头组件之前或期间,焊接点可能会松动。这意味着不能确保插针触头装置在插针触头组件中的纵向定位,这可能导致电触头失效。
例如,除了在触头主体3上/中的插针触头装置2的初级锁定部11的焊点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附加的定位或紧固。这形成为在触头主体3处/中或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的插针触头装置2的次级锁定部12。因此,在有故障或有缺陷的焊点的情况下,该插针触头装置2无法从触头主体3中露出或者可能被推入其中太远。因此,即使在插针触头组件1中出现有故障或有缺陷的焊点的情况下,也确保了插针触头组件1和插座端子(未示出)之间的电接触。

Claims (15)

1.一种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1),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中的电插入连接的纳米或微微插针触头组件(1),包括:
在纵向方向(Lr)上延伸的插针触头装置(2)和在所述纵向方向(Lr)上延伸的触头主体(3),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被固定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通过建立的初级锁定部(11)和建立的次级锁定部(12)被紧固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锁定部(12)形成在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处/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中,使得在所述初级锁定部(11)失效的情况下,所述次级锁定部(12)接管所述初级锁定部(11)的任务或目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级锁定部(11)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之间具有材料上结合的连接部(11),
·所述次级锁定部(12)包括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之间的机械坐置连接部(12),和/或
·所述初级锁定部(11)具有焊接连接部(11),并且次级锁定部(12)具有触头装置止动部(12)或机械锁定连接部(1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锁定部(11)设置为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的周向(Ur)纵向部分: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在至少两个或所有三个平移自由度上被锁定,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在至少两个或所有三个旋转自由度上被锁定,和/或
·形成为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之间的焊接和周向形状配合连接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锁定部(12)形成为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的周向(Ur)纵向部分: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在五个平移方向上或在所有三个平移自由度上被锁定,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在至少两个或所有三个旋转自由度上被锁定,和/或
·形成为止动部或锁定部,并且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之间形成至少部分周向形状配合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仅实际的次级锁定部(12)本身的所涉及的锁定表面(2222、3222):
·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恰好在一个平移方向或自由度上锁定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没有在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被锁定,或在至少一个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或恰好在一个旋转方向或自由度上被锁定,和/或
·形成为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之间的实际止动部或锁定连接部。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止动连接部建立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纵向端部和所述触头主体(3)中的向内面向的突出部之间,
·在所述机械锁定连接部中,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彼此支承抵靠或啮合,和/或
·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外侧和所述触头主体(3)的内侧之间建立所述机械锁定连接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锁定部(12)包括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次级锁定组件(220)和所述触头主体(3)的次级锁定组件(320),其中:
·在所述次级锁定部(12)中,所述次级锁定组件(220、320)抵靠彼此坐置和/或能够抵靠彼此坐置,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所述次级锁定组件(220)包括至少一个、恰好两个或多个次级止挡装置(2220),
·所述触头主体(3)的所述次级锁定组件(320)包括至少一个、恰好两个或多个次级止挡装置(322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所述至少一个次级止挡装置(2220)被设计为止挡装置(2220),并且所述触头主体(3)的所述至少一个次级止挡装置(3220)也被设计为止挡装置(3220),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所述触头主体(3)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止挡装置(2220、3220)形成为止挡突起(2220、3220)或形成为止挡突起和止挡凹部,和/或
·止挡突起(2220、3220)和/或止挡凹部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和/或所述触头主体(3)的塑性冷成形中形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锁定表面(2222)的法向量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处/在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中沿相反方向设置,
·所述触头主体(3)的锁定表面(3222)的法向量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沿相反方向设置,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次级止挡装置(2220)在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中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设置,和/或
·所述触头主体(3)的次级止挡装置(3220)在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中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设置。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主体(3)包括用于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机械容座(300),其中:
·所述容座(300)在至少一个安装纵向部分中形成为围绕所述纵向方向(Lr)在所述周向方向(Ur)上基本上完全闭合,
·所述初级锁定部(11)建立在所述触头主体(3)中的两个这样的安装纵向部分之间,
·所述容座(300)具有用于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内部支承表面(302),所述内部支承表面(302)优选地相对于所述纵向方向(Lr)彼此倾斜地相对,和/或
·次级止挡装置(2220、3220)的锁定表面(2222、3222)邻接所述内部支承表面(302)。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锁定部(11)建立在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的纵向延伸部分中,其中:
·所述初级锁定部(11)由所述容座(300)的周向部分形成,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部分地被接收在所述周向部分中,
·在所述初级锁定部(11)中,所述容座(300)的周向突片(310)、所述容座(300)的壁和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焊接在一起,和/或
·在所述初级锁定部(11)中,所述壁和所述周向突片(310)的自由边缘以及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的拐角区域在每种情况下焊接在一起。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主体(3)被设计为能够被闩锁在壳体(0)中的触头主体(3),其中:
·所述触头主体(3)具有用于所述壳体(0)中的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的初级锁定组件(341)和次级锁定组件(342),
·所述/一初级锁定组件(341)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形成为优选弹性的锁定矛状部(341),和/或
·所述/一次级锁定组件(342)被建立为在所述触头主体(3)处/所述触头主体(3)中的优选刚性的锁定肩部。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插针触头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优选地恰好形成为两个部分,所述插针触头组件(1)形成为单件或材料上形成为单件,
·所述插针触头装置(2)被设计为突片触头装置(2)或插针触头装置(2),和/或
·所述触头主体(3)具有电导体压接区域(36)和机械绝缘压接区域(37)。
15.一种电气实体,特别是用于汽车领域的电气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1)。
CN202311217138.2A 2022-09-22 2023-09-19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Pending CN1177481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2124426.1A DE102022124426A1 (de) 2022-09-22 2022-09-22 Zweiteilige, elektrische Stift-Kontakteinrichtung
DE102022124426.1 2022-09-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8190A true CN117748190A (zh) 2024-03-22

Family

ID=8809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7138.2A Pending CN117748190A (zh) 2022-09-22 2023-09-19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6148A1 (zh)
EP (1) EP4343978A1 (zh)
JP (1) JP2024046623A (zh)
KR (1) KR20240041256A (zh)
CN (1) CN117748190A (zh)
DE (1) DE1020221244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8967A1 (de) 1983-10-27 1985-05-09 Feinmetall Gmbh, 7033 Herrenberg Federkontaktstif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5888107A (en) * 1998-04-22 1999-03-30 Osram Sylvania Inc. Male contact
DE19922560A1 (de) 1999-05-17 2000-11-23 Delphi Tech Inc Elektrischer Stecker
US7976353B2 (en) * 2006-09-29 2011-07-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wo-piece electrical terminal
KR101381518B1 (ko) 2007-04-12 2014-04-04 델파이 커넥션 시스템즈 홀딩 프랑스 수형 전기 단자
DE102013223570B4 (de) 2013-11-19 2021-06-2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iftkontakt mit einem als Stanzbiegeteil gefertigten Kontaktkörper und einem massiven Kontaktstift
DE102016123162B4 (de) 2016-11-30 2022-05-19 Lear Corporation Zweistückiger elektrischer anschlussstecker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fügen desselb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6148A1 (en) 2024-03-28
KR20240041256A (ko) 2024-03-29
DE102022124426A1 (de) 2024-03-28
EP4343978A1 (en) 2024-03-27
JP2024046623A (ja)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9517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2127039B1 (en) High voltag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62288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7118675B2 (ja) コンタクトキャリア、電気コンタク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既製のケーブルを作製する方法
US20060216965A1 (en) Receiving box
JP3415934B2 (ja) 電気端子
JP2023537688A (ja) インターロックシステムを含む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US10177498B1 (en) Stack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1077264A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CN117748190A (zh) 两部分式电插针触头组件
CN110998979B (zh) 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
EP3719935A1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361841A (zh) 电端子
JP7401500B2 (ja) 電気端子
WO2021116300A1 (en) Electrical contact device
EP4089846A1 (en) Vibration-proof electrical high-current flat socket contact device
US7021956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CN218770423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220122156U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和连接器组件
CN218770284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CN210111209U (zh) 连接组件
KR20220168568A (ko) 전기 고전압 회로 기판 플러그 접촉 디바이스 및 전력-전기 회로 기판 연결부
CN113839248A (zh)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JP2018093673A (ja) 電気接続箱
JP2003068402A (ja) 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