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9248A -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9248A
CN113839248A CN202110697234.6A CN202110697234A CN113839248A CN 113839248 A CN113839248 A CN 113839248A CN 202110697234 A CN202110697234 A CN 202110697234A CN 113839248 A CN113839248 A CN 113839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nductor
plug connector
fastening
assembl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72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廉·布莱伯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3839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92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器(1),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2)和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壳体组件(2)上的外导体组件(3)。外导体组件(3)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3)被接纳在壳体组件(2)中,使得壳体组件(2)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着第一平移自由度(x)和/或沿着第二平移自由度(y)阻挡外导体组件(3)与壳体组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基本状态下,紧固接片(8)允许用于将壳体组件(2)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组装在外导体组件(3)上的组装运动,并且,在弯曲的紧固状态下,紧固接片(8)至少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以形锁合的方式将壳体组件(2)阻挡在外导体组件(3)上。

Description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器,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以及以形锁合(positively locking)的方式连接到该壳体组件上的外导体组件,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根据权利要求15的前序部分,插头连接器的电绝缘壳体组件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组件。
从电气工程领域已知各种电插头连接器。众所周知,电插头连接器用于将电源信号和/或数据信号传输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或配对插头连接器可以特别为插头、电路板连接器、面板连接器、插座、耦接器或适配器。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插头连接器”或“配对连接器”代表所有变体。
背景技术
特别对用于汽车工业或车辆的插头连接器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因此,插头连接有时必须承受高负载,例如机械负载,并且以限定的方式保持闭合,使得电连接不会例如在车辆操作期间被无意地切断。确保可靠性是主要的关注点,特别是在车辆的自主操作和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情况下。
在车辆自主运行的情况下,或者在使用辅助系统的情况下,有时有必要将来自若干相机、各种传感器和导航源的大量数据相互组合并且通常实时地运输。因此,许多装置、屏幕和相机的操作需要车辆电子系统中的高性能基础设施。因此,对车辆内的插头连接器和电缆连接关于所需的数据速率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变得非常高。为了节省结构空间和重量,进一步重要的是将插头连接器设计成尽可能紧凑。
对用于汽车工业的插头连接器的另一需求在于,这些插头连接器应当能够以高单位数量经济地生产,并且应当容易且可靠地组装。
电插头连接器通常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和机械地连接到壳体组件的外导体组件。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紧固类型在限定插头连接器作为整体的生产和组装的鲁棒性、尺寸、重量和费用方面起着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
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紧固通常在实践中借助于所谓的过大配合或“过盈配合”来实现。可替代地或另外地,可以在外导体组件上提供组装卡爪,这些组装卡爪穿透进入塑料壳体组件中。在两种技术的情况下,最终导致对壳体组件的损坏,这尤其会不利地影响插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从实践中还已知的是,壳体组件和外导体组件之间借助于弹簧接片和相应的止动凹部的组合固定。然而,用于制造这种插头连接器的费用增加,并且配备有弹簧接片和止动凹部的插头连接器通常占据相对大量的结构空间。此外,如果经受相对高的拉力,该紧固可以被释放。
此外已知的是,在外导体组件上提供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然后,在插头连接器的组装期间,紧固接片可围绕壳体组件的边缘折叠。以此方式,便宜并且同时有效的形锁合将外导体组件紧固到绝缘壳体组件上是可能的。这样的连接技术例如在全称为EP0674364B1中使用。
配备有这种紧固接片的插头连接器通常能够比配备有弹簧接片和止动凹部的插头连接器承受更高的拉力。然而,需要进一步改进基于可弯曲的紧固接片的紧固技术,并且特别是使得其可供与替代的插头连接器构造。
鉴于已知的现有技术,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插头连接器,该电插头连接器具体地具有坚固且耐用的设计并且可以经济地生产,优选地在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生产。
本发明还基于提供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的目的,以便特别是经济地制造特别坚固和耐用的插头连接器,优选地在大规模生产的背景下。
针对电插头连接器的该目的是借助于权利要求1中指定的特征来实现的。关于该方法,该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5的特征来实现的。
发明内容
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的特征涉及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和变体。
提供了一种电插头连接器,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以及外导体组件,外导体组件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壳体组件上。外导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
电绝缘壳体组件优选地为单件形式,但也可能具有多件形式。壳体组件可以例如任选地具有密封件和/或紧固元件。
壳体组件优选地仅由电绝缘材料形成。然而,壳体组件基本上还可以具有导电部件,例如用于将插头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或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上的连接元件,例如弹簧接片、螺钉元件和/或止动元件。
壳体组件可以部分地、基本上或优选地完全由塑料形成。
外导体组件优选地具有单件形式,但是也可能具有多件形式。外导体组件可例如具有用于连接到相应配对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的单独的弹簧笼,或用于连接到电气组件(例如电路板)的单独的连接元件。
外导体组件优选地完全由导电材料形成。然而,外导体组件基本上还可以具有电绝缘部件,例如由塑料构成的密封件和/或止动元件。外导体组件优选地被设计为电磁屏蔽电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部件。
外导体组件可部分地、基本上或优选地完全由金属(优选地金属板)形成。
除了绝缘壳体组件和外导体组件之外,电插头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另外的插头连接器部件。例如,可以提供的是,电插头连接器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内导体接触元件,内导体接触元件优选地延伸穿过外导体组件。还可以提供的是,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由电绝缘材料构成的一个或更多个绝缘部件,以便将至少一个内导体接触元件相对于外导体组件电绝缘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内导体接触元件机械地固定在外导体组件内。电插头连接器基本上还可以具有任何其他期望的部件,诸如用于紧固到电气组件(例如,紧固到电缆或紧固到电路板)的密封件或紧固元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被接纳在壳体组件中。在此,外导体组件被接纳在壳体组件中,使得外导体组件和壳体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第一平移自由度和/或沿第二平移自由度被阻挡。
此外可以优选地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被接纳在壳体组件中,使得外导体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的取向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着第一旋转自由度和/或沿着第二旋转自由度和/或沿着第三旋转自由度被阻挡。
因此,外导体组件至少在某些区域中插入壳体组件中,或者在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部处(优选地沿着整个圆周)被壳体组件围绕。外导体组件因此可以借助于沿第三平移自由度延伸的组装运动被引入壳体组件中。然后壳体组件的内壁可阻挡外导体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至少沿第一平移自由度且优选地进一步沿第二平移自由度的运动。
绝缘壳体组件在外导体组件上的紧固是不容被忽略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用于车辆的插头连接器领域中。相应的插头连接器可特别坚固和耐用,因为在外部损坏的情况下,最初仅壳体组件遭受损坏,并且保持外部导体或外部导体组件的功能,并且因此保持插头连接器的电气可用性。因此,在插头连接器损坏的情况下,尽管例如用于连接至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接口可能被损坏,但是电气连接短路或一些其他故障的可能性可被降低。
根据本发明,插头连接器被设计成使得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在基本状态下,允许用于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将壳体组件组装在外导体组件上的组装运动,并且,在弯曲的紧固状态中,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至少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并且可选地另外沿着第一平移自由度和/或沿着第二平移自由度)以形锁合的方式将壳体组件阻挡在外导体组件上。
借助于所提出的紧固,可以在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提供实心的底切。以此方式,壳体组件可以被显著地固定在外导体组件上,优选地使得防止在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或与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拔出。同时,可以避免壳体组件的变形或对壳体组件的其他损坏,例如可以与例如过盈配合或与卡爪的使用相关联的损坏。
其壳体由电绝缘壳体组件形成的插头连接器可有利地与基于可弯曲紧固接片的紧固技术组合,外导体组件进而被接纳在电绝缘壳体组件中。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可以具有坚固但紧凑的形式并且此外可以经济上可生产和可组装的。
在本发明的优选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沿弯曲轴线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弯曲轴线平行于或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三平移自由度延伸。
借助于弯曲轴线的所述取向,借助于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提供特别稳定且牢固的紧固。
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在存在出乎意料地高的拉力时,紧固接片可以再次部分地向后弯曲,并且因此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连接可以被松开或甚至被完全释放。如果弯曲方向不沿着组装运动或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延伸,而是优选地相对于组装运动正交或至少近似正交地取向,则可避免该问题。
即使平行于第三平移自由度的弯曲轴线的取向是优选的,以便实现特别高的稳定性,然而,基本上还可以提供弯曲轴线相对于第三平移自由度的成角度的取向,特别是0°~90°之间的任意角度,优选0°~45°之间的角度,特别优选0°~30°之间的角度,非常特别优选0°至20°之间的角度,甚至更优选为0°~10°之间的角度,例如0°~5°的角度或0°~2°的角度。
可以提供任何期望数量的紧固接片以便将外导体组件紧固到壳体组件,例如也可以恰好是一个紧固接片。然而,使用至少两个紧固接片可以显著地增加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保持力,出于这个原因,优选的是提供两个紧固接片或更多个紧固接片。然而,例如还可以提供三个紧固接片或更多紧固接片、四个紧固接片或更多紧固接片、五个紧固接片或更多紧固接片或六个紧固接片或甚至更多紧固接片。
如果提供了多个紧固接片,则所有紧固接片的弯曲轴线优选地彼此平行或至少大致平行地延伸(其中,特别地,可以提供公差引起的角度偏差、或在0°~10°之间的角度偏差)。然而,多个紧固接片的弯曲轴线也可以彼此不同,特别地可以相对于彼此正交地取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由布置在外导体组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紧固接片形成。
已经发现,特别地,布置在外导体组件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紧固接片的紧固接片对可导致特别稳定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特别地还可具有对横向力的高抵抗力。
基本上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紧固接片对。然而,已经发现,甚至单个紧固接片对可足以提供足够坚固的紧固。然而,如果合适的话,还可以提供两个紧固接片对或更多个紧固接片对、三个紧固接片对或更多个紧固接片对或四个紧固接片对或甚至更多个紧固接片对。
除了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之外,例如还可以提供单个的另外的紧固接片(或多个另外的单个紧固接片)。
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的弯曲轴线特别优选地是彼此平行或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取向的(其中,特别地,可以提供公差引起的角度偏差或在0°~10°之间的角度偏差)。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可以从他们各自的基本状态开始朝向彼此(以其自由端部)弯曲,以便获得他们各自的紧固状态。
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可以优选地被设计成以“支架状”的方式接合在两个紧固接片之间的壳体组件的段周围。这可导致特别稳定且牢固的紧固。
然而,还可以提供的是,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可以从它们各自的基本状态开始,(以其自由端部)远离彼此、或者沿着相对于彼此的任意角度(例如还相对于彼此正交)弯曲,以便获得它们各自的紧固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沿着外导体组件的纵向轴线被布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处。
优选地,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因此可以被布置成直接彼此相对。通过这种“对称”或直接相对布置的紧固接片,这种紧固可以是甚至更稳定的。
然而,还可以提供的是,共用紧固接片对的紧固接片被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沿外导体组件的纵向轴线轴向地偏移,例如如果紧固接片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可以朝向彼此地弯曲,则紧固接片在弯曲紧固状态下沿着壳体组件的表面彼此相邻地延伸,优选地直接彼此相邻地延伸。
然后,紧固接片可能支撑在彼此上,以便共同地消散施加在插头连接器上的力,其中,如前所述,可以在组装过程期间执行各个紧固接片的简单弯曲,而技术人员不必施加过高的力。
可以提供的是,该壳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边缘,当外导体组件已经被接纳、优选地被完全接纳在壳体组件中时,该紧固边缘被定位在壳体组件中,使得紧固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在其紧固状态下,能够以形锁合的方式接合在紧固边缘之后,以便阻挡第三平移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当外导体组件位于壳体组件中并且至少一个紧固接片以其紧固状态定位时,该第一止挡表面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以形锁合的方式阻挡外导体组件相反于组装运动的位移,该位移相反于组装运动定向。
在此指出,在本发明的背景下,代替(第一或在下文中进一步提及的第二)止挡表面,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第一和/或第二)止挡件。例如,该第一止挡件可以由各自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一个或更多个销钉形成,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在其紧固状态下以形锁合的方式抵靠在销钉上。
壳体组件可以基本上具有任何期望数目的第一止挡表面和/或紧固边缘,特别地还可以具有仅恰好单个的第一止挡表面或紧固边缘。然而,例如还有可能的是提供两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更多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三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更多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四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更多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五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更多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六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或甚至更多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
第一止挡表面和/或紧固边缘的数目可以对应于紧固接片的数目,其中每个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可以被指配给对应的紧固接片。然而,第一止挡表面/紧固边缘的数量优选地小于紧固接片的数量,其中,至少两个紧固接片、优选地共用紧固接片对中的两个紧固接片能够在各自情况下在后面接合共用的第一止挡表面和/或紧固边缘。
可以提高的是,壳体组件的紧固边缘形成在紧固凹槽上和/或紧固腹板上。还可以在壳体组件中提供凹部以形成紧固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的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形成在紧固凹槽的侧壁上、紧固腹板的侧壁上和/或由凹部内的台阶形成。
紧固边缘或第一止挡表面、特别是由紧固腹板形成的紧固边缘或第一止挡表面可以优选地被布置成沿纵向轴线邻接壳体组件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然而,紧固边缘/第一止挡表面还可以布置在壳体组件的中心段中。如果在壳体组件的两个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区域中实现紧固,则可以提供一种特别稳定的紧固。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表面,至少一个第二止挡表面形成了用于将外导体组件沿着组装运动插入壳体组件中的端部止挡件。例如第二止挡表面可以通过阻挡至少一个紧固接片或外导体组件的某个其他部件或外导体组件的某个其他段沿着组装运动的移位行程来阻挡外导体组件的进一步插入。
例如第二止挡表面可以直接由壳体组件的侧壁之一形成、优选地由壳体组件的其中形成了用于插入外导体组件的狭缝的侧壁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斜面,紧固接片中的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沿着斜面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
紧固接片的弯曲可以沿着斜面以一种特别限定且温和的方式来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指定的插入方向,电插头连接器可以沿着该指定的插入方向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其中,该指定的插入方向平行于第三平移自由度取向。
由于插头连接器上的机械负载通常沿着插入方向或与插入方向相反地从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开始被引入到插头连接器中,特别是如果紧固接片能够主要适应沿着组装运动或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并且同时沿着插入方向的力,则可以通过所提出的紧固技术来提供一个特别坚固的插头连接器。
此外,插头连接器沿其后的插入方向的组装通常特别容易。
然而,还可以提供的是,电插头连接器可以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所沿着的指定的插入方向是正交地取向,或者沿着相对于第三平移自由度的某个其他角度地取向。因此,组装运动还可能偏离插入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具有用于将电插头连接器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机械接口。壳体组件优选地具有用于将电插头连接器在沿其纵向轴线的第一(前)端部处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机械接口。
机械接口可以具有用于机械编码的装置,特别是如下的装置:用于确保插头连接器和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正确取向和/或用于确保仅可容许的配对插头连接器能够被连接到插头连接器。
机械接口可以具有用于在插头连接器和配对插头连接器之间进行止动接合的止动装置。
机械接口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密封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在壳体组件的定位成相对于机械接口的第二(后)端部处突出有端部段,该端部段伸出壳体组件之外。
由于外导体组件在壳体组件的第二端部处伸出壳体组件之外的事实,因此能够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使机械和/或电气连接到电气组件(例如到电缆或电路板)成为可能。
优选地,紧固接片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所有紧固接片)是在伸出壳体组件之外的端部段中形成的。
紧固接片在伸出壳体组件之外的端部段中的布置可以是有利的,以便在组装过程期间促进对紧固接片的可触及性。此外,可以进一步提高紧固的机械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具有用于电气组件的至少一个电导体的电接触的连接元件。
外导体组件可优选地与连接元件形成为单件。然而,还可以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和连接元件具有多件的形式。
可提供任何期望数量的连接元件以用于与电气组件电接触,基本上也仅可以提供单个连接元件。然而,优选的是提供多个连接元件以便确保电气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特别低电阻的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连接元件被形成为接触销、优选地压入销,以用于安装在电气组件的镀金属的孔中(特别是所谓的电镀通孔或电路板的“过孔(via)”中)。
已经证明借助于接触销(特别是压入销)的连接特别适合于将插头连接器连接至电气组件,特别是连接至电路板。然而,基本上还可以提供其他连接元件,特别是如果插头连接器要连接至电缆的电导体。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提供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可以适合于与电缆的导体挤压在一起或压接在一起,或冷焊到电缆的导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可以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是由冲压且弯曲的部件形成。
将外导体组件作为由金属板制成的单件来生产,可以特别适合于批量生产、尤其还适合于紧固接片的形成。
壳体组件可能设计为接纳多于一个外导体组件,例如两个外导体组件或更多个外导体组件、三个外导体组件或更多个外导体组件、四个外导体组件或甚至更多个外导体组件。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提供的是,至少一个外导体组件被设计成用于彼此分开地屏蔽多个内导体接触元件。
电插头连接器可优选为成角度的插头连接器的形式。然而,电插头连接器也可以是非成角度的形式。
电插头连接器优选地是电路板插头连接器(插头或插座)的形式或电缆插头连接器(插头或耦接器)的形式。
电插头连接器可特别地被设计为提供模块化插头连接器系统,例如H-MTD插头连接器。然而,电插头连接器不限于特定的插头连接器类型,其中,本发明特别适合用于高频技术的插头连接器。特别地,它还可以是PL、BNC、TNC、SMBA(FAKRA)、SMA、SMB、SMS、SMC、SMP、BMS、HFM(FAKRA-Mini)、BMK、Mini-Coax或MATE-AX类型的插头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可特别有利地用于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在此,表述“车辆”描述了任何运输装置,特别是用于在陆地、在水上或在空气中使用的车辆,并且还包括航天器。可能的使用领域是自主驾驶、驾驶员辅助系统、导航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后座娱乐系统、互联网连接和无线千兆(WirelessGigabit)(IEEE802.11ad标准)。可能的应用涉及高分辨率相机(例如4K和8K相机)、传感器布置、车载计算机、高分辨率屏幕、高分辨率仪表板、3D导航单元和移动无线电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适用于整个电气工程领域中的任何应用,并且不应理解为仅限于在汽车工程中使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插头连接器的电绝缘壳体组件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至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组件。提供的是,对于该形锁合连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是,外导体组件由壳体组件接纳,使得壳体组件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第一平移自由度和/或沿第二平移自由度阻挡外导体组件与壳体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处于其基本状态时,外导体组件可以借助于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延伸的组装运动而插入到壳体组件中。在外导体组件已经到达壳体组件中的端部状态之后,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弯曲到其紧固状态,以便至少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以形锁合的方式将壳体组件阻挡在外导体组件上。
因此可能有利地提供的是,绝缘壳体组件被固定地保持在外导体组件上。为此目的,优选地首先可以沿着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在外导体组件轴向地推动壳体组件(或反之亦然)。还可以提供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组装运动。随后,可以优选地弯曲至少一个条带状段或至少一个可弯曲的紧固接片,该至少一个条带状段或至少一个可弯曲的紧固接片被布置在外导体组件的一个轴向端部处以便相对于外导体组件的纵向轴线正交地延伸。在此,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在弯曲的紧固状态下可以以形锁合的方式接合到壳体组件的同一轴向端部处优选钩形的、例如L形的伸长部中,并且形成形锁合连接。
如果外导体组件进一步被壳体组件接纳,则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借助于至少一个可弯曲的紧固接片的形锁合导致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之间的特别牢固的固定。
已经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电插头连接器描述的特征当然也可以有利地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并且反之亦然。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方面还可以理解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已经提及的优点,并且反之亦然。
此外,应注意,诸如“包括(comprising)”、“具有(having)”或“带有(with)”等的表述不排除任何其他特征或步骤。此外,以单数形式引用步骤或特征的表述诸如“一个”(a)或“该”(the)不排除多个特征或步骤,并且反之亦然。
然而,在本发明的用语简洁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的是,在本发明中由表述“包括”、“具有”或“带有”引入的特征构成一个详尽的清单。因此,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清单可以例如分别针对每个权利要求以自包含的形式来考虑。本发明可以例如仅由权利要求1中指定的特征组成。
注意,诸如“第一”或“第二”等的术语主要用于各个装置或方法特征之间的可区分性的目的,并且并非强制性地旨在指示特征相互依赖或彼此相关。
此外强调的是,在本案例中描述的值和参数还包含各自陈述的值和参数的±10%或更小、优选±5%或更小、更优选±1%或更小、非常特别优选±0.1%或更小的偏差和波动,如果在实践中在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中不排除这样的偏差。通过起始值和终止值的方式指定范围还包括分别陈述的范围所包含的所有值和分数,特别是起始值和终止值以及各自的平均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独立于权利要求1的电插头连接器,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以及外导体组件,外导体组件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壳体组件上,其中外导体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可以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其中紧固接片可以沿着弯曲轴线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弯曲轴线平行于或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壳体组件与外导体组件组装在一起的组装运动。权利要求1和从属权利要求的进一步特征以及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涉及该插头连接器的有利实施例和变体。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这些图各自示出了优选的示范性实施例,其中本发明的单独特征被彼此组合地展示。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也可以与相同示范性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分开实现,并且因此可以由专家容易地组合以形成具有其他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的进一步有用的组合和子组合。
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在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图中,在各自情况下示意性地: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在部分组装状态下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并且具有外导体组件的电插头连接器,其中两个紧固接片处于相应的基本状态;
图2示出了处于完全组装状态的图1的电插头连接器,其中紧固接片处于对应的弯曲紧固状态;
图3示出了图2的外导体组件自身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电插头连接器的后视图,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部分弯曲的紧固接片;
图5示出了图1的电插头连接器的透视放大细节,用于展示将外导体组件插入壳体组件之前壳体组件的第一止挡表面;
图6示出了在将外导体组件插入到壳体组件中之后并且在紧固接片弯曲之前图5中所展示的细节;
图7示出了图6中展示的在紧固接片弯曲之后的细节;
图8示出了在紧固接片弯曲之后,根据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插头连接器的第一止挡表面的放大透视细节,其中具有确切一个紧固接片;
图9示出了在紧固接片弯曲之后,根据第三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插头连接器的第一止挡表面的放大透视细节,其中该电插头连接器具有两个紧固接片,两个紧固接片沿着外导体组件的纵向轴线偏移;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第四示范性实施例的处于完全组装状态中的具有紧固接片的电插头连接器,紧固接片的弯曲轴线相对于组装运动正交地取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在透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电插头连接器1。图1示出了处于部分组装状态的电插头连接器1,并且图2示出了处于完全组装状态的所述电插头连接器,在每种情况下示出了插头连接器1的后端部的视图,该后端部避开了对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未示出)。
该电插头连接器1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2(优选由塑料构成的单件式壳体组件2)以及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壳体组件2上的外导体组件3。在图3中单独展示了外导体组件3。
外导体组件3被接纳在壳体组件2中。壳体组件2因此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第一平移自由度x和沿第二平移自由度y(参见图1)阻挡外导体组件3和壳体组件2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插头连接器1作为示例被设计为H-MTD类型的成角度的电路板插头连接器,但是基本上可以具有任何其他设计。
除了壳体组件2和外导体组件3之外,电插头连接器1还可以具有另外的插头连接器部件,具体地,还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内导体接触元件(图中未示出)以及可能的绝缘部分(同样未示出),该绝缘部分使内导体接触元件彼此绝缘并且与外导体组件3绝缘。
壳体组件2可以在沿着纵向轴线L的前端部的第一端部4处具有用于将电插头连接器1连接至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机械接口。该机械接口可以特别地具有用于机械编码和/或用于与配对插头连接器的止动接合的装置。
外导体组件3在其被接纳在壳体组件2中的状态下可以在壳体组件2的后部的第二端部5处使端部段6突出壳体组件2之外,第二端部5被定位成与壳体组件2的机械接口或第一端部4相对。在所述端部段6处,可以优选地提供用于电气组件或电路板(未示出)的至少一个电导体的电接触的连接元件7。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在不同的配置中被设计为接触销,特别是压入销7,并且对于组装过程,可以被接纳在电气组件的镀金属的孔中,特别是电路板的镀覆的通孔中。
外导体组件3可以优选地由冲压且弯曲的部件形成。
在图1至图7和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外导体组件3具有两个可弯曲的紧固接片8。基本上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紧固接片8,例如也可以仅提供单个紧固接片8(参见图8和图10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已经证明使用至少两个紧固接片8对于提供坚固紧固的目的是特别有利的。
在其基本状态下,紧固接片8最初允许组装运动M,组装运动M用于将壳体组件2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具体参见图1)组装在外导体组件3上。只要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仍处于其基本状态,外导体组件3就可以因此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被插入壳体组件2中。相比之下,在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弯曲的紧固状态下,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至少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以形锁合的方式将壳体组件2阻挡在外导体组件3上,如在图2和图7中通过举例所展示的。优选地,在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弯曲的紧固状态中,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阻挡外导体组件3和壳体组件2之间沿所有三个平移自由度x、y、z的相对运动。
紧固接片8可沿相应弯曲轴线B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如果相应弯曲轴线B平行于或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三平移自由度z延伸,则可提供非常特别稳定或坚固的紧固能力,如图1至图9的所有示范性实施例所展示的。可替代地,然而,还可以设置为,弯曲轴线B沿着相对于第三平移自由度z的角度(特别是正交)延伸,如下面将基于图10的示范性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的。
在图1至图7和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外导体组件3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9(参见图3),紧固接片对9是由两个紧固接片8形成的,两个紧固接片8被布置在外导体组件3的相对的两侧上。共用紧固接片对9的紧固接片8可以从其对应的基本状态开始以其自由端部朝向彼此弯曲,以便获得其对应的紧固状态(例如参见图4中所示的中间状态)。
该壳体组件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1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恰好一个第一止挡表面10)。当外导体组件3位于壳体组件2中并且紧固接片8位于其紧固状态中时,第一止挡表面10阻挡外导体组件3在与组装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位。这种连接在表述“底切”或“互锁”下也是已知的。在图1至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壳体组件2的第一止挡表面10形成在紧固腹板11(具体参见图5)的面向配对插头连接器的侧壁上。然而,第一止挡表面10还可以形成在紧固凹槽的侧壁上、在凹部之中或之后、或作为一些其他表面。在图10中,第一止挡表面10是例如通过在凹部13内的台阶形成的。
为了简化组装过程并且为了提供一种特别稳定的紧固,紧固接片8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被布置在外导体组件3的伸出壳体组件2的端部段6中。
图5至图7示出了用于以多个组装步骤组装电插头连接器1的方法。在组装过程中,插头连接器1的壳体组件2可以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到插头连接器1的外导体组件3。为此目的,外导体组件3可借助于沿第三平移自由度z延伸的组装运动M插入到壳体组件2中,如从图5和图6的比较可以看到。随后,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可以从其基本状态弯曲到其紧固状态,如具体从图6和图7的比较中可以看到的。
对于该组装运动的端部止挡件,可以提供的是,壳体组件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表面10'。在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止挡表面10'被提供在壳体组件2的侧壁中,在侧壁中形成了用于外导体组件3的狭缝。在图1至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止挡表面1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紧固接片8阻挡外导体组件3。相比之下,在图10所展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二止挡表面10'通过外导体组件3的面向第二止挡表面10'的外表面直接阻挡外导体组件3。
为了便于弯曲,壳体组件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斜面12,紧固接片8中的至少一个紧固接片沿着该斜面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具体参见图5)。
如以上已经提到的,基本上有可能提供任何数量的紧固接片8,例如也仅提供单个紧固接片8,如在图8中通过示例所指示的。具体地,用于紧固壳体组件2和外导体组件3的紧固接片8也可以被提供在壳体组件2的前部第一端部4的区域中和/或在壳体组件2的中心段中。
优选地,共用紧固接片对9的紧固接片8被布置在沿着外导体组件3的纵向轴线L的相同轴向位置处,如图1至图7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然而,还有可能在紧固接片8之间提供轴向偏移,例如在图9中指示的偏移。因此可以提供的是,共用紧固接片对9的紧固接片8是轴向地抵靠彼此支撑的,这可以加强紧固而不显著地增加技术人员为了紧固接片8的弯曲而必须花费的力。
在图1至图9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电插头连接器1被设计为使得指定的插入方向S(参考图1)平行于第三平移自由度z取向,电插头连接器1可沿着插入方向S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以此方式,可以提供特别坚固的电插头连接器1。
然而,还可以提供的是组装运动M偏离插入方向S,如图10所展示的。外导体组件3然后可以例如相对于插入方向S正交地插入壳体组件2中。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在图10中通过示例仅展示了单个紧固接片8)可以随后被弯曲成其紧固状态。为此目的,紧固接片8可以例如被引导穿过壳体组件2中的凹部13并且随后被弯向形成在凹部13中的台阶的紧固边缘,以便与由该台阶形成的止挡表面10形成上述形锁合。
在图10中通过示例还示出了具有弯曲轴线B的紧固接片8,该弯曲轴线B是相对于组装运动M正交取向的。
图10所展示的电插头连接器1可优选地在壳体组件2的前部、第一端部4和/或中心段的区域中还具有另外的紧固装置,特别是紧固接片8。

Claims (15)

1.一种电插头连接器(1),所述电插头连接器具有电绝缘壳体组件(2)和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壳体组件(2)的外导体组件(3),其中,所述外导体组件(3)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能够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被接纳在所述壳体组件(2)中,使得所述壳体组件(2)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着第一平移自由度(x)和/或沿着第二平移自由度(y)阻挡所述外导体组件(3)与所述壳体组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其中,所述紧固接片(8)在所述基本状态下允许用于将所述壳体组件(2)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组装在所述外导体组件(3)上的组装运动,并且,在弯曲的所述紧固状态下,所述紧固接片(8)至少沿着所述第三平移自由度(z)以形锁合的方式将所述壳体组件(2)阻挡在所述外导体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接片(8)能够沿弯曲轴线(B)从所述基本状态弯曲到所述紧固状态,所述弯曲轴线(B)平行于或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三平移自由度(z)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具有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9),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对(9)由布置在所述外导体组件(3)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紧固接片(8)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共用紧固接片对(9)的所述紧固接片(8)能够从它们各自的基本状态朝向彼此弯曲,以便获得各自的紧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共用紧固接片对(9)的所述紧固接片(8)沿着所述外导体组件(3)的纵向轴线(L)被布置在相同的轴向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10),当所述外导体组件(3)位于所述壳体组件(2)中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处于其紧固状态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10)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着所述第三平移自由度(z)阻挡所述外导体组件(3)的相反于所述组装运动的位移,所述位移相反于所述组装运动而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2)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表面(10)形成在紧固凹槽的侧壁上、紧固腹板(11)的侧壁上和/或由在凹部内的台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2)具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的至少一个第二止挡表面(10'),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表面(10')形成端部止挡件以用于沿着所述组装运动将所述外导体组件(3)插入所述壳体组件(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2)具有至少一个斜面(12),所述紧固接片(8)中的至少一个紧固接片能够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斜面(12)从所述基本状态弯曲到所述紧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指定的插入方向(S)定向成平行于所述第三平移自由度(z),所述电插头连接器(1)能够沿所述指定的插入方向(S)连接至对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组件(2)具有用于将所述电插头连接器(1)连接到相应的配对插头连接器上的机械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在所述壳体组件(2)的定位成相对于所述机械接口的端部(5)处突出有端部段(6),所述端部段伸出所述壳体组件(2)之外,其中所述紧固接片(8)中的至少一个紧固接片、优选地所有紧固接片(8)形成在伸出所述壳体组件(2)之外的端部段(6)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具有用于安装在电气组件的镀金属的孔中的接触销,优选压入销(7)。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由冲压且弯曲的部件形成。
15.一种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1)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插头连接器(1)的电绝缘壳体组件(2)以形锁合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插头连接器(1)的外导体组件(3),其中,对于所述形锁合连接,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从基本状态弯曲到紧固状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导体组件(3)被所述壳体组件(2)接纳,使得所述壳体组件(2)以形锁合的方式沿着第一平移自由度(x)和/或沿着第二平移自由度(y)阻挡所述外导体组件(3)与所述壳体组件(2)之间的相对移动,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处于其基本状态时,所述外导体组件(3)借助于沿着第三平移自由度(z)延伸的组装运动(M)插入所述壳体组件(2)中,并且其中,在所述外导体组件(3)已经在所述壳体组件(2)中达到端部状态之后,所述至少一个紧固接片(8)被弯曲到其紧固状态,以便至少沿着所述第三平移自由度(z)以形锁合的方式将所述壳体组件(2)阻挡在所述外导体组件(3)上。
CN202110697234.6A 2020-06-24 2021-06-23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Pending CN1138392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81899.4 2020-06-24
EP20181899.4A EP3930112A1 (de) 2020-06-24 2020-06-24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s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9248A true CN113839248A (zh) 2021-12-24

Family

ID=71138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7234.6A Pending CN113839248A (zh) 2020-06-24 2021-06-23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7189B2 (zh)
EP (1) EP3930112A1 (zh)
CN (1) CN11383924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21798T2 (de) 1994-03-26 2004-07-15 Molex Inc., Lisle Verbinder vom Typ Modular Jack
TW426242U (en) * 1999-08-17 2001-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476459U (en) * 2000-11-28 2002-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460056U (en) * 2000-12-21 2001-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491977Y (zh) * 2001-06-04 2002-05-15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
TW486174U (en) * 2001-06-27 2002-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699530Y (zh) * 2004-02-17 2005-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886841Y (zh) * 2006-01-24 2007-04-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G152104A1 (en) * 2007-11-07 2009-05-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Connector
CN201365007Y (zh) * 2008-12-29 2009-12-16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堆叠式连接器
CN201430309Y (zh) * 2009-04-02 2010-03-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957411U (zh) * 2012-12-10 2013-05-2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座
US8974240B2 (en) * 2013-04-18 2015-03-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pins
CN203983634U (zh) * 2014-05-14 2014-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680246B (zh) * 2016-01-08 2018-12-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204533B (zh) * 2016-03-18 2019-11-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58465A (zh) * 2016-12-28 2018-07-06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8270128B (zh) * 2016-12-30 2020-05-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71534U (zh) * 2016-12-30 2017-09-05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6471607U (zh) * 2017-01-20 2017-09-05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207572611U (zh) * 2017-11-15 2018-07-03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7925720U (zh) * 2018-01-03 2018-09-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511936A (zh) * 2018-03-07 2018-09-07 东莞市海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侧立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408730A1 (en) 2021-12-30
US11677189B2 (en) 2023-06-13
EP3930112A1 (de) 202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87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able and a manufactured electrical coaxial cable
US10707597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device, electrical connec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ical cable
CN101861682B (zh) 多位置电气连接件组件
US727594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wiring harness having a short circuit terminal
CN109863649B (zh) 电插入式连接件
CN102640363B (zh)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CN109638577B (zh) 电连接器和装配电连接器的方法
JP7239714B2 (ja) 自動車用のイーサネット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及び、イーサネット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装置
WO2010005494A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pring 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904669A1 (en) Header assembly
US20160204539A1 (en) Connector
CN113839237A (zh) 电插头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N114245956A (zh) 电插接连接件、电插接连接器以及用于电插接连接件的固定元件
US9214744B2 (en) Connector device
CN114128058B (zh) 诊断插入式连接件、诊断头及诊断系统
WO2011077264A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CN113839248A (zh) 电插头连接器以及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US20100062634A1 (en) Panel mountable connector assembly
EP3719935A1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4069339A (zh) 用于控制装置的壳体的前板、壳体模块、连接器组件和车辆
JP2001357944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US20220173547A1 (en) Prefabricated electric cable,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 cable
EP2169779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20138765U (zh) 线缆连接器
US20210344125A1 (en) Outer conductor element, plug connector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method for a plug connector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