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4320A -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4320A
CN117734320A CN202311154688.4A CN202311154688A CN117734320A CN 117734320 A CN117734320 A CN 117734320A CN 202311154688 A CN202311154688 A CN 202311154688A CN 117734320 A CN117734320 A CN 117734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group
dot
dot group
countermea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46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直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3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4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提供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印刷装置(10)的控制装置(40)在满足以下条件,即: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为第1阈值以上;及第1点群的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靠后的第2点群中超过比第1浓度低的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设定至少包括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控制装置在用于对被印刷介质(20)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之外,设定不对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热敏头(30)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并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2022年9月2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2-150829号的优先权及利益,本申请说明书中引用日本专利申请第2022-150829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从热敏头对感热式的显色剂或墨带施加热而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的印刷装置(热敏打印机)中,有时在打印中发生热敏头的粘附(粘连)。例如,在通过加热使被印刷介质中包含的显色剂显色化的感热式热敏打印机中,热敏头粘附在被印刷介质上而发生粘连。在将涂布于墨带上的墨通过加热而转印到被印刷介质上的热转印式热敏打印机中,热敏头粘附在墨带上而发生粘连。粘连成为使印刷品质下降的原因。
在热敏打印机的印刷中,根据打印图案,对热敏头带来温度变化。而且,在热敏头的温度从高温向低温急剧地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粘连。
在日本特开2013-52539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斩波控制来防止粘连的发生的热敏打印机。斩波控制是频繁地进行向热敏头的通电和不通电的切换的技术,通过进行斩波控制,能得到防止热敏头的急剧的温度变化的效果。
发明内容
如在日本特开2013-52539号公报中记载那样,既有的粘连对策的要点是不使向热敏头的通电频度下降来抑制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特别是温度下降)。但是,在日本特开2013-52539号公报所记载的对策中,根据印刷表现有可能不能适当地采取对策。例如,有时在粘连的发生风险低的情况下也进行粘连对策用的通电。在粘连的发生风险低的情况下对热敏头进行粘连对策用的通电会无用地消耗能量。此外,要求即使对热敏头进行粘连对策用的通电也不要对印刷品质带来影响。即,存在认清粘连的发生风险高的状况而实现没有过与不足的粘连对策的课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热敏头的粘连发生的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有关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热敏头,具有多个发热元件,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以及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满足以下条件,即: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为第1阈值以上;以及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上述控制装置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并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有关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印刷控制方法,基于用于由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的印刷数据,在满足以下条件,即: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是第1阈值以上;以及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是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有关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上述程序使印刷装置具备的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基于用于由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的印刷数据,在满足以下条件,即: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是第1阈值以上;以及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是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粘连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有效地抑制粘连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在盒收纳部收纳了带盒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印刷装置的硬件构造的框图。
图4是表示热敏头的1点周期的通电控制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印刷装置的功能性构造的框图。
图6是用来说明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方法和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的图。
图7是粘连对策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来说明另一形态的印刷装置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方法和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的正视图。印刷装置10是具备热敏头30(参照图2)作为打印部的热敏打印机,例如以单程方式对作为长条的带状的被印刷介质的带20进行印刷。
带20是通过加热而显色的感热式带。例如,带20是将具有粘接层的基材、包含显色剂的显色层、粘贴在基材的粘接层上的可剥离的剥离纸等层叠的结构。
印刷装置10具有装置壳体11,在装置壳体11的上表面近前侧具有输入部12,在装置壳体11的上表面里侧具有显示装置13和开闭盖14。
输入部12具备多个输入键等,通过向输入部12的操作,进行要印刷的字符或图形等的印刷内容的输入、与包括印刷的执行的各种动作有关的输入、其他的功能或设定的选择等。另外,对印刷装置10的印刷内容的输入也可以利用存储卡等的存储介质或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来进行。
显示装置13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的显示机构,进行与向输入部12的输入对应的字符或图形等的显示、用于各种设定的选择菜单的显示、与各种处理有关的消息类的显示、印刷处理的进展状况的显示等。另外,也可以使显示装置13为能够受理输入的类型(触摸面板输入方式等),使显示装置13拥有作为输入部12的功能。
开闭盖14相对于装置壳体11可开闭地安装。在装置壳体11的内部,设有被关闭的状态的开闭盖14覆盖的盒收纳部15(参照图2)。关于盒收纳部15的内部构造在后面叙述。开闭盖14在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锁定,通过推入解除按钮16,将锁定解除而进行开闭盖14的开放动作。
在装置壳体11的侧面,形成有通到盒收纳部15的排出口17(参照图2)。在印刷装置10的内部进行印刷后的带20经由排出口17排出到印刷装置10的外侧。
图2表示在印刷装置10的盒收纳部15中收纳了带盒21的状态。带盒21在箱状的盒壳22的内部具备带芯23,卷状的带20被带芯23支承。
在盒收纳部15的内部设有热敏头30。热敏头30具备在向带20的印刷时被发热控制的多个发热元件30a(参照图3)。在热敏头30中,作为测定温度的头温度测定部而埋入有热敏电阻31(参照图3)。此外,在盒收纳部15的内部设有压印辊32和带芯卡合轴33。
在盒收纳部15的内部,还设有用来将带盒21支承在规定的位置处的多个盒承接部34和用来检测带盒21所收容的带20的宽度的带宽度检测开关35(参照图3)。带宽度检测开关35是基于带盒21的形状检测带20的宽度的检测部。
在装置壳体11的排出口17的附近,设有用来将带20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全切割器36和半切割器37。全切割器36切断包括剥离纸在内的带20的厚度整体。半切割器37将剥离纸保留而切断带20。
在带盒21被收纳在盒收纳部15中的状态下,带盒21的带芯23与带芯卡合轴33卡合,从带芯23拉出的带20经过热敏头30与压印辊32之间。如果将开闭盖14关闭,则热敏头30接近于压印辊32,带20被夹在热敏头30与压印辊32之间。
如果对印刷装置10输入执行印刷的指示,则压印辊32被旋转驱动,带20被从带芯23送出并输送。接着,当带20穿过热敏头30与压印辊32之间时,在被热敏头30加热的部分处,带20的显色层显色而被打印。
穿过热敏头30与压印辊32之间的已印刷的带20被全切割器36或半切割器37切断(全切割或半切割),从排出口17排出到盒收纳部15的外部。
图3是表示印刷装置10的硬件构造的框图。该框图包括上述的输入部12、显示装置13、热敏头30、热敏电阻31、压印辊32、带宽度检测开关35、全切割器36、半切割器37。印刷装置10还具备控制装置40、ROM(Read Only Memory)41、RAM(Random Access Memory)42、显示装置驱动电路43、头驱动电路44、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45、步进马达46、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47、切割器马达48、温度传感器49。
控制装置4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心处理单元)等处理器40a。控制装置40通过将存储在ROM41中的程序读出并展开到RAM42中执行,来对印刷装置1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关于后述的与粘连对策有关的一系列的控制及处理,也基于存储在ROM41中的程序进行。另外,至少控制装置40、ROM41及RAM42构成印刷装置10的计算机。
ROM41存储对带20进行印刷的印刷程序、印刷程序的执行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通电表等)。RAM42包括存储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存储部42a(参照图5),上述印刷数据表示印刷内容的图案(图像)。
显示装置驱动电路43具备对显示装置13进行驱动的显示驱动器。基于存储在RAM42中的印刷数据的印刷内容、印刷处理的进展状况等在显示装置驱动电路43的控制下显示在显示装置13上。
头驱动电路44是基于从控制装置40供给的作为控制信号的选通脉冲信号、印刷数据和对策数据对热敏头30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头驱动电路44进行向多个发热元件30a的通电或不通电。
热敏头30是具有在主扫描方向(参照图6)上排列的多个发热元件30a的印刷头。主扫描方向也是带20的宽度方向。头驱动电路44在从控制装置40供给的选通脉冲信号的通电控制期间,根据印刷数据或对策数据对热敏头30的多个发热元件30a有选择地施加电压,从而由印刷数据或对策数据指定的部位的发热元件30a发热。
带20使长度方向朝向相对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参照图6),通过向副扫描方向的移动而被输送至热敏头30的位置。接着,一边将带20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一边对热敏头30的各发热元件30a的发热进行控制,从而热敏头30对于带20,按由与多个发热元件30a对应的多个点构成的每个点群进行印刷。即,通过向副扫描方向的热敏头30和带20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和热敏头30的各发热元件30a的发热控制,带20上多个点群依次被印刷。
输送用马达驱动电路45对步进马达46进行驱动,步进马达46使压印辊32旋转。压印辊32通过步进马达46的动力而旋转,将带20在长度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输送。通过计数对步进马达46输入的脉冲数,能够得到与带20的输送量有关的信息。
切割器马达驱动电路47对切割器马达48进行驱动。全切割器36和半切割器37通过切割器马达48的动力而动作,将带20全切割或半切割。
温度传感器49是测定印刷装置10的周围的温度作为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测定部。
当由印刷装置10进行印刷时,如果在热敏头30中发生从高温状态向低温状态的急剧的温度变化(温度下降),则有可能发生热敏头30粘附在带20上的现象即粘连。热敏头30的这样的急剧的温度下降在从打印率高的(发热的发热元件30a的数量多的)点群突然切换为打印率低的(发热的发热元件30a的数量少的)点群的印刷内容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即,当对在副扫描方向上相邻或接近的关系的点群之间打印率急减那样的边界部分进行印刷时容易发生粘连。
此外,印刷装置10对应于按与热敏头30的各发热元件30a对应的每个打印区域(点)以3个灰阶以上的不同的浓度进行打印的多灰阶印刷。各打印区域中的打印浓度越高,则向发热元件30a的通电量越增加而热敏头30的温度越容易变高,所以除了点群的打印率以外,各点的打印浓度也与粘连的发生有关。具体而言,在从打印浓度高的点群突然切换为打印浓度低的点群的印刷内容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粘连。
在印刷装置10中,通过向热敏头30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控制来抑制粘连的发生。具体而言,在与各点群对应的1点周期内,设定用来对带20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以及不对带20进行印刷而用来调整热敏头30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控制第1通电控制期间和第2通电控制期间中的向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及不通电。
图4是表示与多灰阶印刷对应的、热敏头30的各发热元件30a的1点周期T的通电控制的例子的图。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包括多次的通电时间P1-P7。各通电时间P1-P7中的ON意味着通电,OFF意味着不通电。通电次数对应于打印的灰阶,在全部的通电时间P1-P7进行通电的情况下成为最大灰阶的浓度。随着通电次数变少,打印的浓度变淡(灰阶变低),在仅以最小的通电次数进行通电的情况下,成为最淡的浓度下的打印。此外,在全部的通电时间P1-P7不通电的情况下,成为不进行打印的不打印区域(白点)。即,图4的通电控制例示了从不打印到最大灰阶能够进行8个等级的灰阶表现的热敏头30中以最大灰阶(最高的浓度)进行打印的情况。
第2通电控制期间TB是不对带20进行印刷而用来调整热敏头30的温度变化的期间,被设定为比第1通电控制期间TA靠后的分开的期间。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不通电的情况下或通电时间短的(通电次数少的)情况下,通过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时间P8中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ON),能得到抑制发热元件30a的温度下降的作用。这样,印刷装置10利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向热敏头30的电压的施加来抑制粘连的发生,以下说明其详细情况。
图5是表示与粘连的发生抑制有关的印刷装置10的功能性构造的框图。在图5中,主要表示了印刷装置10中包含的控制装置40的功能性构造。控制装置40具备判定部50、数据生成部60、头控制部70。另外,在控制装置40中,并不是一定具备与图5所示的各功能块对应的各个电子零件或电路,也有规定的电子零件或电路具有多个功能块的作用的情况、或通过多个电子零件或电路的协同而作为1个功能块成立的情况。
判定部50基于包括与由热敏头30印刷的多个点群分别对应的多个点群数据的印刷数据,判定比第1点群靠后的(相对于第1点群而言规定次数后的点周期的)第2点群是否是发生粘连的可能性高的点群(以下,记作粘连发生推测点群)。发生粘连的可能性高的点群是热敏头30的温度有可能急剧地下降的点群。关于判定部50使用的印刷数据,从RAM42的印刷数据存储部42a读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1点群和第2点群是连续的两个点群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将第1点群表示为第(n-1)点群,将第2点群表示为第n点群(n是2以上的整数)。
判定部50具备在先点群判定部51和比较部52。在先点群判定部51判定第n点群的前1个的第(n-1)点群的点群数据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比较部52将第(n-1)点群的点群数据与第n点群的点群数据进行比较,判定这两个点群的关系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并且,在由在先点群判定部51和比较部52双方判定为符合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部50判定为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
更详细地讲,在先点群判定部51判定在第(n-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是否是第1阈值以上。例如,优选的是将打印的多个灰阶(例如,通过图4的通电控制实现的8个等级的灰阶)中的浓度最高的最大灰阶设定为第1浓度。此外,优选的是将相对于带20的宽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打印区域整体的3分之2设定为第1阈值。即,在带20的宽度方向的打印区域(构成1个点群的全部点数)中的最大灰阶的打印区域(被以最大灰阶打印的点数)是3分之2以上的情况下,在先点群判定部51判定为第(n-1)点群的点群数据符合粘连发生的第1条件。关于带20的宽度方向的打印区域,除了点群数据以外也可以还参照由带宽度检测开关35检测的带宽度的信息。
由在先点群判定部51判定的第1条件是与在对第(n-1)点群进行印刷时热敏头30的温度变高到何种程度有关的条件。在满足第1条件的情况下,在第(n-1)点群中高灰阶下的打印率高,所以推测为热敏头30的温度变高。
比较部52判定第(n-1)点群的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第n点群中超过比第1浓度低的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是否是第2阈值以上。例如,优选的是将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设定为不打印区域(白点)。此外,优选的是将第2阈值设定为1.5倍。即,在第(n-1)点群的最大灰阶的打印区域(被以最大灰阶打印的点数)与第n点群中不打印区域以外的打印区域(被以从最小灰阶到最大灰阶的某个浓度打印的点数)相比是1.5倍以上的情况下,比较部52判定为第(n-1)点群的点群数据与第n点群的点群数据的关系符合粘连发生的第2条件。
由比较部52判定的第2条件是与在从第(n-1)点群的印刷转移到第n点群的印刷时热敏头30的温度下降何种程度有关的条件。在满足第2条件的情况下,第(n-1)点群中将打印率与灰阶相乘所得的打印水平大大超过第n点群中将打印率与灰阶相乘所得的打印水平,推测为热敏头30的温度下降变得显著。
在满足第1条件和第2条件双方的情况下,当从第(n-1)点群的印刷转移为第n点群的印刷时,热敏头30的温度从高的状态急剧地下降,推测容易发生粘连。因而,由在先点群判定部51及比较部52判定为符合第1条件及第2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部50判定为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
这样,通过基于与相互相邻地印刷的两个点群分别对应的两个点群数据进行判定,能够预想在相互相邻地印刷的两个点群间发生的急剧的温度变化,决定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特别是,不仅用各点群的打印率,还包括打印区域的灰阶信息在内进行判定,由此能够以高精度推测热敏头30的温度变化,能得到使粘连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浓度的打印区域设为最大灰阶的打印区域,将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设为不打印区域,以在第(n-1)点群与第n点群之间最容易发生急剧的温度下降的灰阶的差异为基准进行判定,但也可以将第1浓度或第2浓度设定为多个灰阶中的中间灰阶的浓度。即,至少满足第2浓度是比第1浓度低的打印浓度(灰阶)这样的关系即可。
此外,在由比较部52判定的第(n-1)点群与第n点群的比较中,也可以不是基于灰阶的绝对值(指定的打印浓度),而是基于灰阶差进行比较判断。即,也可以以在第(n-1)点群与第n点群之间有多少个有规定以上的灰阶差的点数这样的基准来设定粘连发生的第2条件。作为一例,在从0(不打印)到7(最大灰阶)的8个等级的灰阶的印刷中,在与第(n-1)点群相比第n点群具有p个(p是任意的整数)以上的低m灰阶以上(m是7以下的整数)的点的数量的情况下,比较部52判定为符合粘连发生的第2条件。
此外,判定部50的上述判定中的第1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分之2)及第2阈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5倍)是一例,也可以是不同的值。例如,这些值也可以基于由温度传感器49测定的环境温度来变更。通常,环境温度越低,则发热元件的发热时与不发热时的温度差越容易变大,越容易发生粘连,所以在基于环境温度进行设定变更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环境温度越低则越降低第1阈值及第2阈值。
判定部50将确定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数据(以后记作粘连发生推测点群数据)输出到数据生成部60。
数据生成部60基于从RAM42的印刷数据存储部42a读出的印刷数据和由判定部50生成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数据,生成指定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向多个发热元件30a的通电或不通电的对策数据。
在印刷装置10中,在预想引起粘连的可能性高的温度下降的期间,基于作为与印刷数据不同的数据的对策数据使发热元件30a发热,从而抑制热敏头30的急剧的温度下降,抑制粘连的发生。数据生成部60基于印刷数据,以如下方式生成对策数据:在包括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多个发热元件30a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电压。
数据生成部60具备点群数设定部61。点群数设定部61通过对策数据设定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对发热元件30a施加电压的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更具体地讲,点群数设定部61基于印刷数据,至少将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设定为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更优选的是,点群数设定部61基于印刷数据,将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和与粘连发生推测点群连续地被印刷的规定数量(至少一个)的后续点群设定为对策对象点群集合。
点群数设定部61也可以基于由温度传感器49检测到的环境温度,设定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通常,环境温度越低则越容易发生粘连,所以在基于环境温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环境温度越低则越增加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抑制由环境温度的下降引起的急剧的温度下降。由此,不论放置印刷装置10的环境如何都能够抑制粘连的发生。另一方面,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环境中难以发生粘连。因此,在环境温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例如40℃等)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将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设为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
此外,点群数设定部61也可以基于印刷数据来设定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例如,在接在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后的后续点群中,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TA对足够的数量的发热元件30a施加电压的情况下,在接在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后的点群中不发生温度下降,可以判断为能够将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控制省略。因而,点群数设定部61也可以基于印刷数据,计算在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第n点群)以后,打印率低的低打印率点群连续地排列有几个,基于计算出的低打印率点群的连续数来设定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
数据生成部60还具备图案设定部62。图案设定部62设定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各点群的对策数据各自的图案。
图6是用来对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方法和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6以能够将作为与热敏头30的各个发热元件30a对应的打印区域的各点Q1-Q8以最大灰阶(浓)、中间灰阶(淡)、不打印(白)这3个灰阶打印的情况为例。正式通电数据是印刷数据的一部分,是表示应在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进行印刷的点群中形成的印刷图案的印刷数据。在图6中,在正式通电数据中,将与最大灰阶的浓度对应地使发热元件30a发热的情况用黑圆表示,将与中间灰阶的浓度对应地使发热元件30a发热的情况用灰色的圆表示,将不使发热元件30a发热而设为不打印的情况用白圆表示。此外,在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有关的对策数据中,将对发热元件30a通电的情况用带有斜线的圆表示,将不对发热元件30a通电的情况用虚线白圆表示。
判定部50对于作为第2点群的第n点群,判定是否相应于粘连发生推测点群。例如,将在先点群判定部51中的粘连发生的上述第1条件设定为“第(n-1)点群中的最大灰阶的点数是带20的宽度方向的全部点数的3分之2以上”。此外,将比较部52中的粘连发生的上述第2条件设定为“第(n-1)点群的最大灰阶的点数是第n点群的不打印点以外的点数的1.5倍以上”。
在图6的例子中,在作为第1点群的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最大灰阶的点数是6,带20的宽度方向的全部点数是8,所以满足第1条件。此外,在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最大灰阶的点数是6,在第n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不打印点以外的点数是2,所以满足第2条件。因而,判定部50判定为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接着,从判定部50向数据生成部60发送以第n点群为对象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数据。
另外,图6示意地表示第(n-1)点群、第n点群,第(n+1)点群、第(n+2)点群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不同。各点群用的正式通电数据和对策数据是在副扫描方向上对于相同的印刷区域的数据,在图6中,为了方便而将各点群用的正式通电数据和对策数据分开表示。
数据生成部60的点群数设定部61将被判定为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第n点群和作为在第n点群之后连续的两个后续点群的第(n+1)点群及第(n+2)点群设定为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
图案设定部62对于关注的打印区域(发热元件30a),在第(n-1)点群中的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最大灰阶,并且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n,n+1,n+2)中的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的情况下,生成对策数据以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进行通电。即,以如下方式生成对策数据:使多个发热元件30a中的、与在第(n-1)点群中为第1浓度以上并且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中为第2浓度以下的打印区域对应的发热元件30a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通电。
例如,关于点Q1,第(n-1)点群和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n,n+1,n+2)都是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最大灰阶。因而,不发生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n,n+1,n+2)中的发热元件30a的急剧的温度下降,所以图案设定部62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中,不将点Q1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关于点Q2,在第(n-1)点群及第(n+1)点群中,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最大灰阶,在第n点群及第(n+2)点群中,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中间灰阶。即,关于点Q2,不会有以最大灰阶打印的下个点群成为不打印的情况,推测为不发生发热元件30a的急剧的温度下降,所以图案设定部62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中不将点Q2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关于点Q3及点Q4,在第(n-1)点群中,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最大灰阶,在第n点群及第(n+1)点群中,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第(n-1)点群与第n点群的灰阶差大,推测为在发热元件30a中容易发生急剧的温度下降,所以图案设定部62关于第n点群和第(n+1)点群,将点Q3及点Q4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此外,在第(n+2)点群中,点Q3及点Q4的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中间灰阶。为了中间灰阶的打印而使发热元件30a发热,从而发生粘连的可能性降低,所以图案设定部62关于第(n+2)点群,不将点Q3及点Q4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关于点Q5及点Q6,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最大灰阶,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的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因此,是容易发生发热元件30a的急剧的温度下降的条件,图案设定部62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中,将点Q5及点Q6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关于点Q7,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中间灰阶,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的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关于点Q7,不打印的第n点群的前1个的第(n-1)点群是中间灰阶下的打印,在第(n-1)点群的打印时发热元件30a不怎么成为高温,推测为不发生其后的急剧的温度下降。因此,图案设定部62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中,不将点Q7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关于点Q8,第(n-1)点群与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的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因此,不发生发热元件30a的急剧的温度下降,图案设定部62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全部的点群(n,n+1,n+2)中,不将点Q8包含于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的对象。
如以上这样,由图案设定部62生成各点群中的对策数据。将由图案设定部62进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总结为,以如下方式生成对策数据:在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n,n+1,n+2)中,对于在前1个点群中以最大灰阶打印并且在该行中是不打印的打印区域,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
将由图案设定部62进行的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用其他方式总结为,对于在第n点群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并且在后续点群中为第2浓度以下的打印区域,在后续点群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具体而言,第(n+1)点群的点Q3到点Q6和第(n+2)点群的点Q5及点Q6对应于此。此外,对于在第n点群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并且在后续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在后续点群中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不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具体而言,第(n+2)点群的点Q3及点Q4对应于此。
对于正式通电数据为最大灰阶的点,即使在1点周期中进行最大灰阶下的打印后进行基于对策数据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已经以最大灰阶打印的该点的打印表现也不会醒目地变化,不对印刷品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相对于此,对于正式通电数据为中间灰阶的点,如果在1点周期中进行基于对策数据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则通过发热元件30a的加热,该点比本来的打印灰阶变深等,有可能对印刷品质带来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案设定部62中的对策数据的生成中,对于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的正式通电数据对应于中间灰阶的点,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将发热元件30a设为不通电。结果,能够防止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粘连对策用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对印刷品质带来影响,兼顾多灰阶印刷中的粘连对策和印刷品质的良好。
另外,在图6的例子中,对于第(n-1)点群不进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通电,但点群数设定部61也可以将第(n-1)点群包含于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图案设定部62也可以生成第(n-1)点群用的对策数据。
例如,对于图6的点Q3、点Q4、点Q5及点Q6,从在第(n-1)点群中基于正式通电数据进行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后,到在第n点群中基于对策数据进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为止,1点周期以上的期间为空闲。所以,通过在第(n-1)点群中基于对策数据进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容易抑制第(n-1)点群与第n点群之间的发热元件30a的急剧的温度下降。
数据生成部60将如以上这样生成的对策数据输出到头控制部70。
头控制部70生成选通脉冲信号并向头驱动电路44输出,上述选通脉冲信号是指定第1通电控制期间TA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的通电及不通电的控制信号。更详细地讲,头控制部70基于从存储在ROM41中的通电表读出的通电时间数据和由热敏电阻31测定的头温度,计算第1通电控制期间TA的通电时间(例如,图4的通电时间P1-P7各自)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的通电时间(例如,图4的通电时间P8)。并且,将与通电时间相应的选通脉冲信号(控制信号)、印刷数据和由数据生成部60生成的对策数据输出到头驱动电路44。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及被控制的印刷装置10,通过基于对策数据对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向多个发热元件30a的通电进行控制,能够抑制热敏头30的急剧的温度下降。因而,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抑制粘连的发生,能够避免由粘连引起的印刷品质的下降。
特别是,通过由判定部50基于上述的第1条件及第2条件判定粘连发生推测点群,能够高精度地区分发生粘连的状况。结果,能够将粘连发生对策(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向发热元件30a的通电)的实施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通过使粘连发生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能得到抑制功耗的效果。
此外,在以往的控制方法中,有时在不需要粘连发生对策的状况下也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执行向发热元件的通电。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向发热元件的通电虽然是不进行印刷而用于对热敏头进行温度调整,但通过对发热元件进行加热,有可能对印刷品质带来影响,所以优选的是尽可能不实施不需要的粘连发生对策。特别是,在能够以3个灰阶以上的多个灰阶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中,如果接着中间灰阶下的打印而进行粘连发生对策用的通电,则打印的浓度有可能比本来的印刷数据变高。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中,基于判定部50中的判定,使粘连发生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并且由数据生成部60(图案设定部62)以不对灰阶表现产生影响的设定(在正式通电数据为中间灰阶下的打印的情况下不进行粘连对策用的通电)生成对策数据。由此,防止粘连发生对策对灰阶表现带来影响而能够实现优良的印刷品质。
图7是印刷装置10中的粘连对策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粘连对策处理中包含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7及图8对印刷装置10进行的粘连对策的流程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0的控制装置40如果被输入印刷数据,则开始图7所示的粘连对策处理。首先,执行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处理(步骤S100)。
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处理由图8所示的子例程执行。判定部50将印刷数据的各点群的点群数据中包含的表示8点连续的印刷点的数据“0xff”进行计数,取得1个点群的点数(0xff数)(步骤S200)。
接着,判定部50的在先点群判定部51判定第n点群的前1个的第(n-1)点群中的第1浓度以上的点数的比例是否是第1阈值以上(步骤S201)。例如,将第(n-1)点群中的最大灰阶的点数与第(n-1)点群的全部点数进行比较,判定前者的点数是否是后者的点数的3分之2(第1阈值)以上。
在步骤S201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50的比较部52判定第(n-1)点群的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n点群中超过比第1浓度低的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是否是第2阈值以上(步骤S202)。例如,将第(n-1)点群中的最大灰阶的点数与第n点群中的不打印点以外的点数进行比较,判定前者的点数是否是后者的点数的1.5倍(第2阈值)以上。
在步骤S2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部50设置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标志(步骤S203)。
接着,控制装置40判定第n点群是否是印刷数据的最终点群(步骤S204)。
在步骤S202及步骤S203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不经过步骤S203的标志设置,直接前进到步骤S204。即,在这些情况下,判定结果为,第n点群不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
在步骤S204中的判定结果为“否”(不是最终点群)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进行将n的数量增加1个的点群更新处理(步骤S205),回到步骤S200。
在步骤S204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是最终点群)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0从图8的子例程脱离,完成图7的步骤S100。在步骤S100的完成阶段,处于对于印刷数据的开头点群以外的各点群判别了是否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状态。
接着,控制装置40将第n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展开(步骤S101),判定将正式通电数据展开后的该第n点群中有无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标志(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情况下,数据生成部60基于在步骤S101中展开的正式通电数据,对于包括第n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生成对策数据(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由点群数设定部61设定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包含的点群的数量。此外,由图案设定部62制作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对策数据。具体而言,图案设定部62以如下方式生成对策数据:对于在前1个点群中以最大灰阶打印并且在该点群中为不打印的点,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
在步骤S102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第n点群不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情况下,对于第n点群不进行新的对策数据的制作,应用既有的对策数据(步骤S104)。即,在第n点群包含于与比其靠前的点群有关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的情况下,原样应用已经制作的第n行用的对策数据,与正式通电数据组合而确定为第n点群的最终的点群数据。此外,在第n点群不包含于与比其靠前的点群有关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中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与第n点群有关的对策数据(换言之,是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对哪个发热元件30a都不通电的对策数据),所以将正式通电数据确定为第n点群的最终的点群数据。
步骤S103或步骤S104之后,控制装置40判定第n点群是否是印刷数据的最终点群(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的判定结果为“否”(不是最终点群)的情况下,进行将n的数量增加1个的点群更新处理(步骤S106),回到步骤S101。
在步骤S105中的判定结果为“是”(是最终点群)的情况下,完成图7的处理。在图7的处理完成了的阶段,处于对于印刷数据的各点群确定了包括对策数据的点群数据的状态。
通过进行沿着以上的流程图的处理,能够使粘连发生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抑制粘连发生对策对印刷品质的影响。此外,能够抑制粘连发生对策所需要的功耗。
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能够进行3个以上的多灰阶的印刷,但本公开也能够应用于以两个灰阶印刷的类型的印刷装置。
参照图9,对以两个灰阶印刷的其他形态的印刷装置中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方法和对策数据的图案设定方法进行说明。该其他形态的印刷装置具备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同样的结构,关于各部的结构省略详细的说明,用与印刷装置10的结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现。
在图9中,在正式通电数据中,将使发热元件30a发热而进行打印的情况用黑圆表示,将不使发热元件30a发热而设为不打印的情况用白圆表示。此外,在对策数据中,将对发热元件30a进行通电的情况用带有斜线的圆表示,将不对发热元件30a通电的情况用虚线白圆表示。
在两个灰阶下的印刷的情况下,判定部50将正式通电数据中的有打印的部位当作第1浓度的打印区域,将不打印的部位当作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因而,判定部50将在先点群判定部51中的粘连发生的第1条件设定为“第(n-1)点群中的打印点数是带20的宽度方向的全部点数的3分之2以上”。此外,将比较部52中的粘连发生的第2条件设定为“第(n-1)点群的打印点数是第n点群的不打印点以外的点数的1.5倍以上”。
在图9的例子中,在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进行打印的点数是6,带20的宽度方向的全部点数是8,所以满足第1条件。此外,在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进行打印的点数是6,在第n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中不打印点以外的点数是2,所以满足第2条件。因而,判定部50判定为第n点群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
如以上这样,通过由判定部50进行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能得到使粘连发生对策的实施成为所需最小限度的效果。
数据生成部60的点群数设定部61将被判定是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第n点群和作为在第n点群之后连续的两个点群的第(n+1)点群及第(n+2)点群设定为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
图案设定部62关于关注的打印区域(发热元件30a),在第(n-1)点群中的正式通电数据是打印、第n点群中的正式通电数据是不打印(不通电)的情况下,生成第n点群中的对策数据,以使得在第2通电控制期间TB进行通电。
此外,图案设定部62对于作为第n点群的后续点群的第(n+1)点群及第(n+2)点群,应用与第n点群的对策数据相同的对策数据。
第(n+2)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与第n点群及第(n+1)点群的正式通电数据不同,除了点Q1及点Q2以外在点Q3及点Q4也进行打印。因而,在第(n+2)点群中,在点Q3及点Q4,在进行第1通电控制期间TA中的正式通电后,进行第2通电控制期间TB中的对策用的通电。在两灰阶印刷的情况下,对于正式通电数据是打印的点,即使在相同的1点周期中基于对策数据进行发热元件30a的通电,已经被打印的该点的打印表现也不会醒目地变化。因而,即使将第(n+2)点群的对策数据设为与第n点群及第(n+1)点群的对策数据相同的内容,也不对印刷品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而且,通过将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对策数据共用,能够减轻用来生成对策数据的处理负担。
以上的实施方式为了使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表示了具体例,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应用于以包含显色层的带20为被印刷介质的感热方式的印刷装置10,但也可以应用于将与带重叠输送的墨带加热而使墨带的墨附着于带的热转印方式的印刷装置。热转印方式的印刷装置在参照图9说明的两灰阶型的印刷装置中较多地采用。
上述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能够对多种带宽度的带20进行印刷,但也能够将本公开应用于仅印刷一个固定值的带宽度的带的印刷装置。在此情况下,与带宽度对应地唯一地决定热敏头的发热元件的数量。因此,对于由判定部进行的粘连发生推测点群的判定的第2条件,也可以不是根据第(n-1)点群的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n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而是根据与这些各打印区域对应的发热元件的个数的差来决定第2阈值。因而,在本公开中与第2阈值有关的比较结果既可以作为上述两个点群的上述打印区域的比求出,或者也可以作为与上述两个点群的上述打印区域对应的发热元件的个数的差来求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粘连对策控制中基于在先的第1点群和作为后续的第2点群连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第1点群和第2点群不连续的情况下,即在第2点群是距第1点群为2次以上之后的点周期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公开。例如,在从第1点群起2次后的点周期设定第2点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的第(n-1)点群替换为第(n-2)点群来应用。
此外,应用本公开的印刷装置及印刷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只要是有可能发生粘连的即可。

Claims (8)

1.一种印刷装置,其中,具备:
热敏头,具有多个发热元件,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以及
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在满足以下条件,即:
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为第1阈值以上;以及
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
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
上述控制装置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并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热敏头能够以3个以上的灰阶进行印刷,
上述第1浓度的打印区域是最大灰阶的打印区域,上述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是不打印区域,
上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上述对策数据: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中,对于在前1个点群中以最大灰阶打印并且在该点群中为不打印的打印区域,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通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第1阈值是上述第1点群的打印区域整体的三分之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第2阈值是1.5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上述对策数据:使上述多个发热元件中的与在上述第1点群中是上述第1浓度以上、并且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中是上述第2浓度以下的打印区域对应的上述发热元件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通电。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装置将上述第2点群和从上述第2点群连续地印刷的规定数量的后续点群设定为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
上述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生成上述对策数据:
对于在上述第2点群中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通电、并且在上述后续点群中为上述第2浓度以下的打印区域,在上述后续点群中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通电;
对于在上述第2点群中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通电、并且在上述后续点群中超过上述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在上述后续点群中在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不对上述发热元件进行通电。
7.一种印刷控制方法,其中,
基于用于由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的印刷数据,
在满足以下条件,即:
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是第1阈值以上;以及
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是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
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
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
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其中,
存储有程序,上述程序使印刷装置具备的计算机进行如下处理:
基于用于由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敏头按每个点群进行向被印刷介质的印刷的印刷数据,
在满足以下条件,即:
在第1点群中,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的比例是第1阈值以上;以及
上述第1点群的上述第1浓度以上的打印区域与在第2点群中超过第2浓度的打印区域的比较结果是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
设定至少包括上述第2点群的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其中,上述点群由与上述多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多个点构成,上述第2点群比上述第1点群靠后,上述第2浓度比上述第1浓度低,
在用于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的第1通电控制期间之外,设定不对上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而用于调整上述热敏头的温度变化的第2通电控制期间,
生成对策数据,该对策数据用于在上述粘连对策对象点群集合的各点群的上述第2通电控制期间对上述多个发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通电。
CN202311154688.4A 2022-09-22 2023-09-07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343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0829 2022-09-22
JP2022150829A JP2024045820A (ja) 2022-09-22 2022-09-22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4320A true CN117734320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7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4688.4A Pending CN117734320A (zh) 2022-09-22 2023-09-07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45820A (zh)
CN (1) CN11773432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5820A (ja)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93319A1 (en) Paper profile and reading systems
JP727639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569037B (zh)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H0789115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10137714B2 (en) Printer and printing program
CN108569039B (zh) 印刷装置、印刷系统、印刷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17734320A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640640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3609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12200874A (ja) 熱転写式カラープリンター
JP713159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179525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JP5919209B2 (ja) 印字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46434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280099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999383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JP5353451B2 (ja) 感熱記録装置
EP3666529A1 (en) Rfid printer apparatus
JPH11105326A (ja) 熱転写式記録装置
JP2021098335A (ja)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11105323A (ja) 熱転写式記録装置
JPH11105325A (ja) 熱転写式記録装置
JP2007090661A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7251519A (ja) 印字装置
JPH11105328A (ja) 熱転写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