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8696B -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8696B
CN117728696B CN202410176465.6A CN202410176465A CN117728696B CN 117728696 B CN117728696 B CN 117728696B CN 202410176465 A CN202410176465 A CN 202410176465A CN 117728696 B CN117728696 B CN 117728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bridge
phase shift
shift angle
external phas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64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28696A (zh
Inventor
李彦龙
张春旭
杨洋
金辉
陈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ax 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lax 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ax 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lax Power Network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64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8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8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8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28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8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对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得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基于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第一公式,得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基于谐振腔的电流关于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根据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本申请通过确定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进而确定有源桥软开关时的外部移相角的范围,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隔离型双向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在电动汽车、储能逆变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领域常面临着超宽电压增益范围的要求,对系统的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目前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主流方案是采用两级式DC/DC变换器,两级结构可以有效拓宽电压增益范围,但是也会导致系统效率难以提高,且元器件的数目较多,设计成本上升。除此之外,在单级式DC/DC变换器中,采用的是单相双有源桥变换器,其控制方法易于实现,但是在大功率应用中的电流纹波较大,往往需要体积更大的滤波电容,导致功率密度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有源桥、谐振腔和第二有源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
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有源桥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有源桥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外部移相角;
基于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一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有源桥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计算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包括:
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死区时间、电压增益和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死区时间为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之间的互锁延时;所述电压增益为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入电压的放大倍数;
基于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一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对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的第二公式;
基于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负载阻抗的第三公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有源桥还包括第七开关管,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一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大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一函数关系式;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七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小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二函数关系式;
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寄生电容的最大电荷量之和;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开关周期;
基于所述最大电荷量之和以及所述开关周期和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得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之间的互锁延时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二边界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四公式;
基于所述第二公式和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将所述第五公式代入所述第四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二公式和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包括:
对一个周期内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的乘积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功率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六公式;
基于所述第六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二边界范围,包括:
计算所述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的最小值,及基于所述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函数关系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交集,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
计算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和电流参考值的电流差值;
根据所述电流差值生成补偿信号;
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整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包括有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有源桥、谐振腔和第二有源桥,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还包括上述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并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公式;所述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有源桥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有源桥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外部移相角;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一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并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本申请通过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和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确定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并根据该关系式确定电流满足第一有源桥和第二有源桥软开关时的外部移相角的边界范围,从而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块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控制方法中得到电压增益和确定外部移相角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控制方法中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曲线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波形图。
图15为本申请控制方法中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第一有源桥110;谐振腔120;第二有源桥130;控制器140;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50;变压器190;电流检测电路170;补偿器1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内容。附图中所示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
参照图1,本申请提出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100,包括有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有源桥110、谐振腔120和第二有源桥130。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控制器140,控制器140电连接于第一有源桥110和第二有源桥130。
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变压器190。第一有源桥110侧的第一电源电压经过第一有源桥110的变换后,形成第二电源电压,经过谐振腔120和变压器190传输至第二有源桥130。或者,第二有源桥130侧的第三电源电压经过第二有源桥130的变换后,形成第四电源电压,经过谐振腔120和变压器190传输至第一有源桥110。通过在第一有源桥110和第二有源桥130之间设置谐振腔120,使流过谐振腔120的电流波形趋近正弦波,有利于变压器190的设计和性能提升。谐振腔120可以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和电容,谐振腔120中的电容还可以起到隔离直流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谐振腔120可以包括电容和电感。第二有源桥130可以包括a相桥臂,a相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第一开关管Q1第一端用于接入电源电压,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电连接,构成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用于接入电源电压。控制器140通过输出驱动信号(例如PWM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导通/断开,实现功率变换。
进一步地,第二有源桥130还可以包括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形成b相桥臂,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形成c相桥臂。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连接方式、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连接方式。驱动信号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六个开关管实现功率变换。例如,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和第二开关管Q2断开,并按照120°和240°的相位差分别控制第三开关管Q3导通、第四开关管Q4断开,和第五开关管Q5导通和第六开关管Q6断开。
第一有源桥110的开关管的数量和电路结构与第二有源桥130的开关管的数量和电路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有源桥110和第二有源桥130的同相开关管的导通或关断,且对第一有源桥110的控制原理与第二有源桥130的控制原理相同。例如,第一有源桥110至少包括A相桥臂,A相桥臂的上开关管为第七开关管Q7。若控制器140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则输出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七开关管Q7导通,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角度差即为外部移相角。若控制器输出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有源桥130的b相桥臂的上开关管(第三开关管Q3)导通,则控制器输出的第二驱动信号用来控制第一有源桥110的B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50。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50用于检测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入电压(即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入电压)和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压(即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压)。第一电压检测电路150可以选用分压电阻实现。控制器140可以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电压比值和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变压器190匝数比计算得到电压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0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以及,计算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得到第二公式。以a相输入电压为例,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第七开关管Q7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外部移相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0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基于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并根据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用于驱动第一有源桥110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第二有源桥130的第二驱动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40还用于对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进行变换,得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公式的方式可以是:控制器140对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死区时间和电压增益的第一公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170。电流检测电路170用于检测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电流检测电路170可以选用检测电阻或电流传感器(CT)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补偿器180。补偿器180用于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生成补偿信号。补偿器180可以选用PI补偿器实现。
具体地,补偿器180获取电流检测电路170检测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计算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和电流参考值的电流差值,及根据所述电流差值生成补偿信号。控制器140还用于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整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输出频率。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计算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角度差。
本实施例中,双有源桥变换器100可以应用于单相电源,也可以应用于三相电源。当应用于三相电源时,例如第一有源桥110包括A相桥臂、B相桥臂和C相桥臂,第二有源桥130分别对应A相桥臂、B相桥臂和C相桥臂包括a相桥臂、b相桥臂和c相桥臂。由于三相对称,与三相电源一一对应的三个桥臂的控制原理也相同。本实施例以A相桥臂和a相桥臂为例阐述原理,其余两相桥臂的控制原理可参照A相桥臂和a相桥臂。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S11:对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相输入电压关于死区时间、电压增益和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死区时间为第二有源桥130任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互锁延时时间;所述电压增益为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压相对于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入电压的放大倍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基波分析法,将位于变压器190副边的a相桥臂的相电压,经过变压器190匝比的折算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关于死区时间、电压增益和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
其中,Van为第二有源桥130的副边a相输入电压,即a相桥臂的相电压,M为电压增益,ω为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入电压的频率,θ为外部移相角,即A相桥臂上管的驱动信号超前a相桥臂上管的驱动信号的角度,t为时间。
S2:计算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得到第二公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基波分析法,对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位于变压器190原边的A相桥臂的相电压,并经过变压器190匝比的折算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的第二公式:
其中,VAN为第一有源桥110的A相输出电压,即A相桥臂的相电压,t为时间。
S3:基于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开关管在硬开关模式下工作,由于开/关过程中电压下降/上升和电流上升/下降波形有交叠,会导致开关管损耗大。为了实现ZVS(zero voltage switch)软开关,对于位于变压器190副边的a相桥臂,上方的第一开关管Q1导通时,谐振腔120电流ILCr应为正值,以使第一开关管Q1寄生电容的电荷放电,在第一驱动信号到来之前使体二极管导通,从而实现零电压开通,这段时间为副边的死区时间αs。类似地,对于原边的A相桥臂,原边A相上管导通时,谐振腔120电流ILCr应为负值,以使A相上管寄生电容的电荷放电,在第二驱动信号到来之前达到零电压,从而实现零电压开通。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一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以确定在实现原、副边ZVS软开关时的外部移相角。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
S31:基于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负载阻抗的第三公式。
本实施例中,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得到谐振腔120的电压VLCr为:
进一步由欧姆定律可知,谐振腔120的电流ILCr=VLCr/(R+jX),其中,R为谐振腔120的电阻(谐振腔120电阻为0),X为谐振腔120的电抗。进而得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第三公式: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
S41: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大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一函数关系式。
例如,第二有源桥130的a相桥臂中第一开关管Q1导通,且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大于0,即ωt=0,且ILCr>0,得到第一函数关系式:
S42: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有源桥110中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小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二函数关系式。
例如,第一有源桥110的A相桥臂中第七开关管Q7导通,且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小于0,即ωt=θ-αs,且ILCr<0,得到第二函数关系式:
其中,ILCr_PZVS为ωt=θ-αs时的电流。
S43:根据所述第一函数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第一函数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函数关系式可得外部移相角θ的边界如图13所示,即第一边界范围为原副边同时实现ZVS时,外部移相角θ与电压增益M和副边死区时间αs的关系;外部移相角θ在曲面的上方或下方时,可以实现原、副边开关管的ZVS软开关。
S5: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按照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使得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外部移相角满足原、副边软开关条件。例如,按照第一函数关系式和第二函数关系式控制电压增益和死区时间,进而控制外部移相角处于第一边界范围,使原、副边始终实现软开关,从而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工作效率。由于谐振腔120的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正、负半周期的波形呈中心对称,按照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当副边上管(第一开关管Q1)软开关时,原边下管也可以同时实现ZVS软开关。当原边上管(第七开关管Q7)软开关时,副边下管也可以同时实现ZVS软开关。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6:获取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和下开关管的寄生电容的最大电荷量之和。
例如,第一相桥臂可以是a相桥臂,第一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寄生电容的最大电荷量可以从预设表(例如开关管的数据手册)中获取。
S7:获取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的开关周期。
例如,a相桥臂中第一开关管Q1的开关周期。第一开关管Q1的开关周期可以根据第一驱动信号的频率确定。
S8:基于所述最大电荷量之和所述开关周期和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得到第二有源桥130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
本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确定死区时间:
其中,αs为第二有源桥130中单个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即第二有源桥130实现ZVS的最短时间。若第二有源桥130包括a相桥臂、b相桥臂、c相桥臂,死区时间可以是a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b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c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中的任意一个。QCmax为第一开关管Q1的寄生电容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寄生电容的最大电荷量之和,T为开关周期。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9:基于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为了提高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效率,应使流过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最小,以减小线路上的损耗。本实施例通过谐振腔120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可以根据该函数关系式确定电流有效值最小时的外部移相角。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9包括:
S91:基于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本实施例中,确定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后,即可确定满足电流有效值最小的条件下,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控制外部移相角、电压增益和死区时间的输出以满足该关系,实现电流有效值最小,以最大程度减小线路上的损耗。
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61进一步包括:
S911:基于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四公式。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一个周期内的谐振腔120电流的有效值得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ILCrms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四公式:
S912:基于所述第二公式和所述第三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流可以通过电流检测电路170检测获取。
参照图9,具体地,步骤S912包括:
S9121:对一个周期内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与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的乘积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功率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六公式。
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A相桥臂的相电压)也是谐振腔120的输入电压。对一个周期内所述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压(A相桥臂的相电压)与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的乘积进行积分,得到谐振腔120的输入功率,即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功率(A相桥臂的输出功率)PoA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六公式:
S9122:基于所述第六公式,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功率(A相桥臂的输出功率)可以看作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功率(a相桥臂的输出功率)。将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入电压归一化为1,则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压归一化为电压增益M。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流IoA=PoA/Vo=PoA/M。进而得到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流IoA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S9123:将所述第五公式代入所述第四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本实施例中,将不稳定的电抗X参数用易于直接获取的第二有源桥130的输出电流代替,消去第四公式的电抗X参数,得到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流、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而第一有源桥110的输出电流的值可以通过检测确定,为已知常量。进而可以确定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三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且不会引入新的未知参数,以便于计算电流有效值的最小值。
S10:基于所述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二边界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较小时,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效率较高。根据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可以确定满足谐振腔120电流在较小的数值范围内时外部移相角的第二边界范围,以在第二边界范围内输出外部移相角。
参照图10,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10可以包括:
S101:计算所述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的最小值,及基于所述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函数关系式。
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最小时,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效率高。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计算谐振腔120的电流有效值最小值,得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函数关系式,并根据该函数关系式输出外部移相角,以保证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11: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交集,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
外部移相角处于第一边界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交集时,可以同时满足电流有效值最小和ZVS软开关,进一步提升双电源变换器的工作效率。
S12: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参照图14,由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工作波形可知,原副边外部移相角θ的取值区间应在(0,π/3)之间时增益较高,即第二边界范围为(0,π/3)。在电压增益M从0到2的变化范围内,根据第二有源桥130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死区时间αs,控制外部移相角θ作为变量,在图15所示的两个平面和曲面的约束区间内变化,即可实现原副边开关器件的ZVS,使得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高效率工作。
参照图12,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13:获取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流检测电路170实时检测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以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对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进行调节,使其保持高效率工作状态。
S14:计算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和电流参考值的电流差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双有源桥变换器100的输出电流和电流参考值的电流差值,确定需要调整的差量,进而根据该差量进行调整。电流参考值根据输出功率确定。
S15:根据所述电流差值生成补偿信号。
本实施例中,双有源桥变换器100还包括补偿器180。补偿器180用于根据电流差值生成补偿信号。
S16: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整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40根据补偿信号调整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频率,进而调整第一有源桥110和第二有源桥130中的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从而控制变换器的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能够跟随负载的变化而做出实时的反馈调整,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实现闭环控制。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有源桥、谐振腔和第二有源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有源桥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有源桥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角度差;
对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公式;
计算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的差值,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包括:
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死区时间、电压增益和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死区时间为所述第二有源桥任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互锁延时时间;所述电压增益为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压相对于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入电压的放大倍数;
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计算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和负载阻抗,将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代入,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负载阻抗的第三公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二有源桥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大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一边界条件;
基于所述第三公式,确定所述第一有源桥中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导通,且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小于0时,所述外部移相角关于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电压增益的第二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条件和所述第二边界条件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有源桥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的寄生电容和下开关管的寄生电容的最大电荷量之和;
获取所述第二有源桥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的开关周期;
基于所述最大电荷量之和以及所述开关周期和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第一相桥臂的上开关管和下开关管之间的死区时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计算一个周期内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将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代入,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
计算所述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的最小值,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二边界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一个周期内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将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代入,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计算一个周期内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一个周期内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将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代入,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包括:
计算一个周期内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将所述第三公式代入,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四公式;
计算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将所述第二公式和所述第三公式代入,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将所述第五公式代入所述第四公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有效值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和所述死区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所述谐振腔的电流、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将所述第二公式和所述第三公式代入,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包括:
对一个周期内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的乘积进行积分,得到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功率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电压增益、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六公式;
计算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功率和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压,将所述第六公式代入,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出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所述死区时间和所述负载阻抗的第五公式。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范围和所述第二边界范围的交集,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
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三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后,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
计算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和电流参考值的电流差值;
根据所述电流差值生成补偿信号;
根据所述补偿信号调整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1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12.一种双有源桥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有源桥、谐振腔和第二有源桥,所述双有源桥变换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二有源桥的输入电压关于外部移相角的第一公式;所述外部移相角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有源桥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有源桥的第二驱动信号之间的角度差;以及,对所述第一有源桥的输出电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二公式;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公式和所述第二公式的差值,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压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得到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基于所述谐振腔的电流关于所述外部移相角的函数关系式,确定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并根据所述外部移相角的第一边界范围输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CN202410176465.6A 2024-02-08 2024-02-08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728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6465.6A CN117728696B (zh) 2024-02-08 2024-02-08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6465.6A CN117728696B (zh) 2024-02-08 2024-02-08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8696A CN117728696A (zh) 2024-03-19
CN117728696B true CN117728696B (zh) 2024-05-28

Family

ID=90209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6465.6A Active CN117728696B (zh) 2024-02-08 2024-02-08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869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72794A (ko) * 2017-12-18 2019-06-26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2개의 변압기 구조를 사용해 균형있는 2차측 전류를 갖는 고효율 llc 공진 컨버터
CN111490683A (zh) * 2020-04-20 2020-08-04 北京理工大学 双变压器串联谐振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拓扑的轨迹控制方法
CN112117908A (zh) * 2020-08-11 2020-12-22 华中科技大学 双有源桥串联谐振变换器电路的变频移相调制装置及方法
CN113037097A (zh) * 2021-04-29 2021-06-25 常熟理工学院 谐振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调制控制方法
CN113872451A (zh) * 2021-12-02 2021-12-31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型双有源桥式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变换器
CN115021570A (zh) * 2022-05-26 2022-09-06 上海交通大学 双有源桥型微逆变器的电路建模方法及输出电流控制方法
CN115149817A (zh) * 2022-07-25 2022-10-04 福州大学 混合控制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变死区控制方法
CN115882734A (zh) * 2023-02-22 2023-03-31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ab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5912935A (zh) * 2022-12-09 2023-04-0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多占空比调制策略和系统
CN117254670A (zh) * 2023-07-21 2023-12-19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最优软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072794A (ko) * 2017-12-18 2019-06-26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2개의 변압기 구조를 사용해 균형있는 2차측 전류를 갖는 고효율 llc 공진 컨버터
CN111490683A (zh) * 2020-04-20 2020-08-04 北京理工大学 双变压器串联谐振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拓扑的轨迹控制方法
CN112117908A (zh) * 2020-08-11 2020-12-22 华中科技大学 双有源桥串联谐振变换器电路的变频移相调制装置及方法
CN113037097A (zh) * 2021-04-29 2021-06-25 常熟理工学院 谐振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调制控制方法
CN113872451A (zh) * 2021-12-02 2021-12-31 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谐振型双有源桥式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变换器
CN115021570A (zh) * 2022-05-26 2022-09-06 上海交通大学 双有源桥型微逆变器的电路建模方法及输出电流控制方法
CN115149817A (zh) * 2022-07-25 2022-10-04 福州大学 混合控制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变死区控制方法
CN115912935A (zh) * 2022-12-09 2023-04-0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多占空比调制策略和系统
CN115882734A (zh) * 2023-02-22 2023-03-31 浙江日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ab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7254670A (zh) * 2023-07-21 2023-12-19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最优软开关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向CLLLC型DC-DC变换器变频控制方法的研究;王悦妹;郑丽君;宋建成;田慕琴;许春雨;;可再生能源;20171220(第12期);第1798-180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8696A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0683B (zh) 双变压器串联谐振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拓扑的轨迹控制方法
CN110401350B (zh) 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全负载范围zvs的移相控制方法
US9281753B2 (en) LLC converter with dynamic gain transformation for wide input and output range
WO2023098826A1 (zh) 谐振型双有源桥式变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变换器
CN107911028B (zh) 一种加装缓冲器的dc-dc变换器及减小回流功率的方法
CN111049392B (zh) 基于坐标变换的双有源桥拓展移相最小回流功率控制方法
CN108880268B (zh) 电压源型半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多模式控制方法
US20230136512A1 (en) Resonant converter and voltage conversion method
CN110649814A (zh) 一种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混合控制方法
CN114825968A (zh) 一种非对称占空比加内移相混合控制方法
CN115765484A (zh) 一种全桥llc轻载下的变频不对称控制方法
CN110445387B (zh)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CN117691887A (zh) 一种超级电容储能型高过载单相逆变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57796A1 (zh) 一种谐振变换器
Jin et al. Variable frequency isolated bidirectional CLLC resonant converter with voltage controlled variable capacitors
CN117728696B (zh) 控制器、双有源桥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53245A (zh)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全负载范围软开关控制方法
CN117728695B (zh) 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和双有源桥变换器
CN204190642U (zh) 基于电流跟踪控制的负载相位调节器
CN111277145B (zh) 一种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3676045A (zh) 基于耦合电感的交错同步buck变换器的数字软开关控制方法
CN113904560A (zh) 基于三重移相控制的dab变换器多目标统一控制方法
CN112636605B (zh) 一种直流变换电路及其宽电压范围下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
RU205720U1 (ru) Резонансный конвертор напряжения
Gao et al. A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minimum conduction losses for high efficiency isolated dual-bridge 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