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9233A -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9233A
CN117719233A CN202410104111.0A CN202410104111A CN117719233A CN 117719233 A CN117719233 A CN 117719233A CN 202410104111 A CN202410104111 A CN 202410104111A CN 117719233 A CN117719233 A CN 117719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olyester
polyester film
diffusion
master b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4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时萍
刘保军
王会荣
王钦
牛运峰
程龙宝
宋瑞然
刘玉磊
李超
严志雄
杜坤
孙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uck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uck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uck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uck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4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9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9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聚酯99.5‑99.9份,扩散母料0.1‑0.5份;所述表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聚酯89.5‑98.9份,扩散母料0.1‑0.5份,功能母料1‑10份;其中,所述扩散母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扩散粒子0.1‑1份,聚酯切片99‑99.9份,所述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dl/g‑0.85dl/g;所述扩散粒子为有机硅粒子、无机硅粒子、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粒径0.2‑3μm。本申请的光学聚酯薄膜是一种透明性好、机械性能优异、在偏光下无彩晕的双向拉伸光学聚酯薄膜,可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ET聚酯由于分子链结构的高度对称性及苯环的刚性,被广泛应用于双向拉伸领域。BOPET双向拉伸光学聚酯薄膜因其透明度高、无毒无味、抗拉伸强度大、挺度佳、抗挠度、不易破损、电气和光学性能优良、阻氧性和阻湿性良好、耐寒、耐热,且耐化学腐蚀及尺寸稳定等诸多优良特性,得到快速发展,从平板显示领域背光源模组中反射膜、扩散膜、棱镜片,到液晶显示模组中保护或替代TAC的薄型光学聚酯薄膜,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PET聚酯薄膜在进行双向拉伸时发生弓曲现象,这种现象使得聚酯薄膜具有双折射的特性。在偏振片的单侧配置具有双折射性的取向聚酯薄膜的情况下,从背光单元或偏振片射出的直线偏振光入射至具有双折射的BOPET聚酯薄膜,透射后成为椭圆偏振光,产生彩晕现象,也制约了BOPET聚酯薄膜在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中的应用。
专利CN201980065253.8公开了一种在具备由白色发光二极管构成的背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薄膜(具有3000~30000nm的延迟量)作为属于偏光板的构成构件的偏振片保护薄膜,也可以抑制虹斑的发生,可视性得到改善的液晶显示装置、偏光板、偏振片保护薄膜。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PET的拉伸工艺做了很多研究以改善虹斑现象,但这些工艺的调整会损失薄膜的力学性能,不利于后续的加工。如何另辟蹊径,寻求其他改善彩晕现象的方法,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成为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一种透明性好、机械性能优异、在偏光下无彩晕的双向拉伸光学聚酯薄膜,可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等领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99.5-99.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所述表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89.5-98.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功能母料1-10份;
其中,所述扩散母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扩散粒子0.1-1份
聚酯切片99-99.9份,
所述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dl/g-0.85dl/g;
所述扩散粒子为有机硅粒子、无机硅粒子、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的两种,粒径0.2-3μm。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聚酯的特性粘度介于0.60dl/g-0.75dl/g。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光学聚酯薄膜厚度为40-125μm。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具有1-1000nm的相延迟量。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扩散母料由双螺杆造粒制得,制备过程如下:选取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然后将0.1重量份-1重量份的扩散粒子和99重量份-99.9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功能母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配比量的用于形成芯层的各物质混合后原料结晶干燥,送入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将形成表层的配比量的各物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将芯层和表层的熔体经共挤模头,流延在转动的冷却辊上形成多层的无定型的聚酯铸片,冷却辊温度16℃-35℃,背风温度2℃-15℃;
将冷却后的铸片预热拉伸,纵向的拉伸比为3.0-4.0;
将纵向拉伸后的纵拉片再预热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比为3.5-5.5;
将横向拉伸后的聚合物膜热定型,冷却后收卷。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提供了光学聚酯薄膜采用的扩散母料,均匀分散在薄膜的层间结构中,光通过微小的颗粒的表面进行多次折射,增加透明性,达到匀光效果,以抵消双向拉伸聚酯的双折射现象。(2)随着扩散母料的加入,扩散母料有助于PET分子链段的运动,使得PET在双向拉伸的过程中,拉伸更均匀,具备更好的力学性能。(3)扩散母料的加入,不影响聚酯薄膜光学性能。
综上,本发明利用扩散粒子的匀光效果,内添加的方式,去抵消PET双拉过程的双折射现象,相延迟量<1000nm。优势是力学性能好,但会牺牲一些光学性能,应用于商显、会议屏这些离人眼较远的液晶显示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对比例的检测结果图:有彩晕视图;
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结果图:无彩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99.5-99.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所述表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89.5-98.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功能母料1-10份。
本发明中,芯层、表层以及双螺杆造粒所采用的聚酯为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醇与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酸按1:1.4比例共聚形成的聚酯。芯层与表层采用相同的聚酯:芯层和表层聚酯经过熔融挤出,经过共挤模头时,芯表层的熔体相容性更好,避免出现分层问题。
所述扩散母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扩散粒子0.1-1份
聚酯切片99-99.9份,所述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dl/g-0.85dl/g;所述扩散粒子为有机硅粒子、无机硅粒子、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两种,粒径0.2-3μm。
所述功能母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多种,起到爽滑性和利于收卷的同时,提高薄膜的下游加工性。
优选地,聚酯的特性粘度介于0.60dl/g-0.75dl/g,控制熔体的流动性,以实现薄膜良好的延展性和光学性能。
优选地,光学聚酯薄膜厚度为40-125μm,一方面在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中应用主要厚度,另一方面利用层间结构的厚度设计,控制薄膜表面的粒子凸起,实现优良的光学性能。
优选地,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具有1-1000nm的相延迟量,使光学聚酯薄膜的相延迟量与三醋酸纤维素酯膜的相延迟量相近,减少光线依次通过偏光片、光学聚酯薄膜后产生的光程差,避免彩晕的形成。
优选地,所述扩散母料由双螺杆造粒制得,制备过程如下:选取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然后将0.1重量份-1重量份的扩散粒子和99重量份-99.9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配比量的用于形成芯层的各物质混合后原料结晶干燥,送入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结晶干燥的:①将水分在聚酯树脂中由里向外扩散,控制聚酯最佳的含水率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成膜性;②提高聚酯的结晶度,保证聚酯顺畅进入挤出机具有良好的熔融塑化效果。
将形成表层的配比量的各物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将芯层和表层的熔体经共挤模头,流延在转动的冷却辊上形成多层的无定型的聚酯铸片,冷却辊温度16℃-35℃,背风温度2℃-15℃;
将冷却后的铸片预热拉伸,纵向的拉伸比为3.0-4.0;
将纵向拉伸后的纵拉片再预热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比为3.5-5.5;
将横向拉伸后的聚合物膜热定型,冷却后收卷。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选取特性粘度为0.85dl/g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将0.1重量份的有机硅扩散粒子(粒径1μm)和99.7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将特性粘度为0.75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与上述制得的扩散母粒按照99.5:0.5的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0℃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75℃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乙二醇和间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67dL/g的聚酯切片,和上述制得的扩散粒子、碳酸钙母料,按照89.5:0.5: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73℃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并开启背风,背风温度10℃,成为无定型的A/B两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3.7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5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30℃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6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实施例2
选取特性粘度为0.67dl/g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将0.5重量份的无机硅扩散粒子(粒径0.2μm)、0.5重量份的有机硅扩散粒子(粒径2μm)和99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将特性粘度为0.60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与上述制得的扩散母粒按照99.9:0.1的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2℃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78℃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丙二醇和邻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71dL/g的聚酯切片,和上述制得的扩散粒子、硫酸钡母料,按照96.7:0.3:2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77℃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并开启背风,背风温度15℃,成为无定型的A/B/A三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4.0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4.5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35℃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4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实施例3
选取特性粘度为0.70dl/g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将1重量份的玻璃微珠扩散粒子(粒径3μm)和99.9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将特性粘度为0.63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与上述制得的扩散母粒按照99.6:0.4的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0℃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80℃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75dL/g的聚酯切片,和上述制得的扩散粒子、硫酸钡母料,按照98.9:0.1: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0℃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并开启背风,背风温度13℃,成为无定型的A/B两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3.,5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4.8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38℃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8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实施例4
选取特性粘度为0.74dl/g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将0.4重量份的有机硅扩散粒子(粒径1.5μm)、0.1重量份的玻璃微珠扩散粒子(粒径1μm)和99.6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将特性粘度为0.65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与上述制得的扩散母粒按照99.7:0.3的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0℃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85℃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丁二醇和间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74dL/g的聚酯切片,和上述制得的扩散粒子、碳酸钙母料,按照94.6:0.4:5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1℃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并开启背风,背风温度8℃,成为无定型的A/B/A三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3.5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4.3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40℃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10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实施例5
选取特性粘度为0.78dl/g的聚酯切片作为基料,将0.8重量份的无机硅扩散粒子(粒径2.3μm)和99.2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将特性粘度为0.70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与上述制得的扩散母粒按照99.8:0.2的重量比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料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0℃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70℃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丁二醇和2,6-萘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60dL/g的聚酯切片,和上述制得的扩散粒子、碳酸钙母料,按照93.8:0.2:6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5℃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并开启背风,背风温度2℃,成为无定型的A/B/A三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3.0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3.5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45℃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125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对比例1
将特性粘度为0.63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0℃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80℃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75dL/g的聚酯切片和硫酸钡母料,按照90:1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80℃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成为无定型的A/B两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3.5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4.8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38℃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10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对比例2
将特性粘度为0.60dl/g的纯净PET聚酯切片作为芯层的原料,在162℃结晶干燥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在278℃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丙二醇和邻苯二甲酸酯化缩聚合成的特性粘度为0.71dL/g的聚酯切片和硫酸钡母料,按照80:2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77℃条件下熔融挤出。
将上述两种熔融物料通过一共挤模头,将熔体流延到一转动的冷却辊上,成为无定型的A/B/A三层结构的铸片。
将此铸片预热后,依次以1.5的倍率进行纵向拉伸倍数进行纵向拉伸,以4.0的倍率进行横向拉伸,将双向拉伸取向的聚合物膜在约235℃的温度条件下热定型,最终经过冷却、收卷等过程,制成厚度为80μm的光学聚酯薄膜。
表一:具体实施效果
表中,各项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方法如下:
1、透光率、雾度:使用雾度计BYK AT-4725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执行GB/T33399-2016;
2、拉伸性能测试方法:执行GB/T 25255-2010。
3、彩晕测试方法:使用偏光应力仪进行测试,在上、下两张偏光片正交的情况下,点亮置于下偏光片下方的光源,从上偏光的正上方向下目视观察,视野应为全黑;将双向拉伸PET薄膜平行放置于这两张偏光片之间,从上偏光的正上方向下目视观察的同时,沿水平方向360°旋转PET薄膜,视野一直为全黑,则表示无彩晕(OK),如图2;视野中出现彩色,则表示有彩晕(NG),如图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得到的光学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无彩晕,满足其在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中的应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和至少一层表层,所述芯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99.5-99.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所述表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聚酯89.5-98.9份
扩散母料0.1-0.5份
功能母料1-10份;
其中,所述扩散母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物质:
扩散粒子0.1-1份
聚酯切片99-99.9份,
所述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7dl/g-0.85dl/g;
所述扩散粒子为有机硅粒子、无机硅粒子、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两种,粒径范围介于0.2-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酯的特性粘度介于0.60dl/g-0.75d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光学聚酯薄膜厚度为40-1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酯薄膜具有1-1000nm的相延迟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母料由双螺杆造粒制得,制备过程如下:选取聚酯切片作为基料,然后将0.1重量份-1重量份的扩散粒子和99重量份-99.9重量份的聚酯切片提前混合均匀,一并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开启抽真空,经造丝、冷却、切粒、干燥,制得扩散母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功能母料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任意重量比的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光学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配比量的用于形成芯层的各物质混合后原料结晶干燥,送入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将形成表层的配比量的各物质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
将芯层和表层的熔体经共挤模头,流延在转动的冷却辊上形成多层的无定型的聚酯铸片,冷却辊温度16℃-35℃,背风温度2℃-15℃;
将冷却后的铸片预热拉伸,纵向的拉伸比为3.0-4.0;
将纵向拉伸后的纵拉片再预热横向拉伸,横向拉伸比为3.5-5.5;
将横向拉伸后的聚合物膜热定型,冷却后收卷。
CN202410104111.0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719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4111.0A CN117719233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4111.0A CN117719233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9233A true CN117719233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4111.0A Pending CN117719233A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92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1934B2 (en) Polyester film
CN108463749B (zh) 偏振器保护膜、偏振片以及含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8556441B (zh)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
CN112485946B (zh) 一种用于薄型直下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US8268215B2 (en) Laminated film for reflection plate
JP6356405B2 (ja)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15086241A (ja)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2275289A (ja) 透明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722859B (zh)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219673B2 (ja)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2040249A (ja) 偏光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502379B2 (ja)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WO2005119310A1 (en) Reflector film
JP2004042318A (ja) 二軸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7719233A (zh) 一种光学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I691406B (zh) 積層玻璃板及其用途
KR20140038639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 백라이트유닛용 반사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3551120B2 (ja) 空洞含有ポリエステル系フィルム
CN107111014B (zh) 直下型面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及使用该膜的直下型面光源
KR101671817B1 (ko) 저광택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반사 시트
CN113861464B (zh) 光学显示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525826B1 (ko) 백색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095211B2 (ja) 光学用高透明フィルム
KR20170059139A (ko) 모듈러스가 개선된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JP2009298101A (ja) 光学用ポリエチレン−2,6−ナフタレ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