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0221A -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0221A
CN117660221A CN202311386417.1A CN202311386417A CN117660221A CN 117660221 A CN117660221 A CN 117660221A CN 202311386417 A CN202311386417 A CN 202311386417A CN 117660221 A CN117660221 A CN 117660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omposition
polycystic ovary
ovary syndrome
s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64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铁民
陈历俊
宋家乐
王雨纯
梁祎
阎传智
陆焕钊
赵军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Sanyuan F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Sanyuan F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Sanyuan F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13864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0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0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0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母乳源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母乳源植物乳植杆菌B5,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251,具有良好的益生潜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抑菌性能好;对临床常用4种抗生素表现敏感;具有较高耐酸耐胆盐能力、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与降血糖能力,且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与抑郁症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治疗的作用,有望被开发并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或医药行业,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特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 植杆菌B5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包含其的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上的表现为肥胖、痤疮、月经稀发、多毛、内分泌失调以及不孕不育等。药物是治疗上述病症的主要方法,但长期的药物治疗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服用适量的益生菌能够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研究发现,特定的益生菌能够调节与性激素相关的肠道微生物,从而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目前,具有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益生菌菌株有:长双歧杆菌亚种CCFM1102(CN111073834A)、植物乳植杆菌CCFM1019(CN113317447A)、植物乳植杆菌CCFM1202(CN 114426938A)等。长双歧杆菌亚种CCFM1102的干预可使PCOS大鼠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雌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estrogen,FSH)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植物乳植杆菌CCFM1019干预可升高PCOS大鼠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22.86%、降低抗缪乐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32.45%,从而接近正常对照组;植物乳植杆菌CCFM1202可使PCOS大鼠血清睾酮、LH水平均接近正常对照组。益生菌干预能够使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趋近于正常值,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了一种具有潜在可能性的辅助治疗方法。此外,PCOS大鼠海马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出现异常,这可能与PCOS大鼠在情绪和认知方面的特征相关,但在现有的益生菌菌株中,并未对PCOS大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做深入分析,难以满足市场竞争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此,针对性的研发出食源性产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包含其的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解决方案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B5,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已于2023年5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7251。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B5是从健康母乳样本中分离获得的,经体外实验证实,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2种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性能较好;对临床常用的4种抗生素表现敏感;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同时经动物实验证明该菌株能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剂,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菌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优选地,所述固体菌剂为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而成的粉剂。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或者包含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剂。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或者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填充剂、润湿剂、崩解剂、粘合剂或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剂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口服剂型选自:溶液剂、悬浮液剂、乳剂、粉末剂、锭剂、丸剂、糖浆剂、口含锭剂、片剂以及胶囊剂。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菌剂以及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以下用途的产品中的应用:
1)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
2)改善高血糖;
3)抗氧化;
4)缓解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式为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
在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产品为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乳制品选自乳粉和发酵乳制品。
在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发酵乳制品选自发酵乳。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B5是从健康母乳样本中分离获得的,经体外实验证实,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2种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性能较好;对临床常用的4种抗生素表现敏感;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同时经动物实验证明该菌株能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有望被开发并应用于食品或药品行业。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2中耐酸实验结果;
图2是实施例2中耐胆盐实验结果;
图3是实施例2中抗氧化实验结果;
图4是实施例4中B5耐酸耐胆盐存活率实验结果;
图5是实施例4中B5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
图6是实施例4中B5的PTIO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
图7是实施例4中B5的总还原能力实验结果;
图8是实施例5中B5发酵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实验结果;
图9是实施例6中B5对PCOS大鼠进行干预后,AMH、E2、LH、PROG、LH/FSH等激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结果;
图10是实施例6中母乳源植物乳植杆菌B5对PCOS大鼠进行预后,DA、5-HT、TPH2、TH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结果。
本发明的植物乳植杆菌B5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plantarum),保藏日期:2023年5月4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2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原料、元件、方法、手段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商购获得。
实施例1:菌株分离
选择新鲜母乳样品,用灭过菌的PBS进行梯度稀释后,涂布于含有1%CaCO3的MRS培养基上,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48h,挑取有透明圈、圆润、乳白色或乳黄色、长势良好的单菌落进行镜检,标记。选择杆状且为革兰氏阳性菌的菌株进一步液体培养,从众多菌株中选择长势较好的菌株B5、G3、B1,于37℃培养箱中进行富集培养,将菌液与灭过菌的30%甘油按照1:1的比例进行混合后于-80℃的冰箱保存待用。
实施例2:菌株的筛选
将实施例1中获得的B1、B5、G3菌株在无菌条件下将甘油保存后的菌株接种于MRS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h,连续活化两代;并将目的菌落于MRS培养基上划线培养纯化,多次反复操作直到显微镜下无杂菌落。
对B1、B5、G3以及对照菌株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进行耐酸、耐胆盐、抗氧化活性能力测试。
其中耐酸测试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分离纯化的菌株连续活化两代后,取12ml菌液进行离心,离心机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长为10min,弃上清液,向菌体中加入同等体积的pH为2.0的MRS肉汤培养基并摇匀,分两管于37℃培养,每管菌液为4ml,分别于3,24h取样进行梯度稀释,在600nm波长下对其吸光值进行测定,剩余4ml菌液用于测量在0h时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3h的菌株存活率(%)=N1/N0×100;
24h的菌株存活率(%)=N2/N0×100;
式中:N0为0h时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1为菌株耐酸3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2为菌株耐酸24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耐酸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耐胆盐测试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分离纯化的菌株连续活化两代后,取12ml菌液进行离心,离心机转速为3000r/min,离心时长为10min,弃上清液,向菌体中加入同等体积的0.6%的胆盐浓度的MRS肉汤培养基并摇匀,分两管于37℃培养,每管菌液为4ml,分别于3,24h取样进行梯度稀释,在600nm波长下对其吸光值进行测定,剩余4ml菌液用于测量在0h时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3h的菌株存活率(%)=N1/N0×100;
24h的菌株存活率(%)=N2/N0×100;
式中:N0为0h时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1为菌株耐胆盐3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2为菌株耐胆盐24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耐胆盐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抗氧化活性测试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将10mL 7mM的ABTS和10mL 2.45mM的过硫酸钾溶液混合均匀,在室温避光下放置12-16小时,得到ABTS储备液。用磷酸缓冲溶液PBS(0.1mol/L,pH=7.4)与ABTS储备液相互混合进行稀释,使得在波长734nm时的吸收值为0.70±0.02,即为ABTS稀释液。吸取0.1mL的样品于反应试管中,再加入3.9mL的ABTS稀释液,立即于30℃的水浴中避光进行反应6min,最后在734nm波长下对反应液的吸光值进行测定。选用双蒸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ABTS自由基清除力用抑制率(%)表示:抑制率(%)=(AC-AS)/AC×100
式中:AS为样品吸光值;AC为空白对照组组吸光值。
分离纯化的菌株连续活化两代后,在10000r/min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冷藏待用,以上述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实施例3:菌株B5 16S rDNA鉴定
综合上述实施例2结果,本实施例中,对筛选出B5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
16S rDNA鉴定
对菌株B5进行DNA提取,然后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结果可知,100%的基因符合植物乳植杆菌属,因此,结合B5的形态特征,将B5鉴定为植物乳植杆菌。
表1 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表
实施例4:植物乳植杆菌B5的益生特性测定
益生菌进入人体后必须通过人肠胃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菌株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尤其重要。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法,测定了菌株B5的耐酸和耐胆盐性能。
将培养好的B5菌株活化两代,分别接种于pH为2.0和胆盐浓度为0.3%、0.6%的MRS肉汤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于0、3、24h测试其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3h的菌株存活率(%)=N1/N0×100;
24h的菌株存活率(%)=N2/N0×100;
式中:N0为0h时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1为培养3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N2为培养24h后样品在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同时引入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作为对照。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各时间节点的菌株存活率如表2所示。
表2各时间节点菌株存活率结果表(%)
由上可知,该菌在pH为2.0和胆盐浓度为0.3%、0.6%的环境中培养24h时,菌体生长稳定,耐酸耐胆盐能力强,在耐酸性能和耐高浓度胆盐性能上均优于市售菌株。
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在日常生活中食品伴随着腐败及变质,危害人体的健康也造成了经济损失。微生物的污染及生长繁殖是造成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因此该菌株的抑菌性能是其能否应用于食品中的安全指标之一。
抑菌性能采用下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BNCC 186335)、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NCC 133264)2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为指示菌,将指示菌B5活化两代后,涂布于营养琼脂上,采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扩散方法进行抑菌活性的初步测定。
培养基共两层,第一层LB固体培养基凝固后放入牛津杯,轻轻按压。第二层LB固体培养基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液(大肠杆菌稀释液)混合后,缓慢倒入培养皿中,防止有气泡产生。待培养基凝固后,加入200μL菌株发酵液上清液,同时以MRS液体培养基做为空白对照,常温扩散3h后放入37℃恒温培养箱,培养16-18h后测量抑菌圈大小,用x±s表示。
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抑菌能力测定结果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植物乳植杆菌B5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7±0.2mm、13.8±0.7mm,其抑菌能力与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抑菌能力相近。
抗生素在医药行业的过量使用会导致致病菌株的耐药性能增强,人体肠道中的菌群容易出现紊乱、失衡,因此获得对抗生素敏感的乳酸菌成为了其应用于食品中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生素抗药性采用下述的方法测定: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B5以2%的接种量接入MRS液体培养基,37℃恒温箱培养24h,活化至二代,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OD600为0.80,以1:15比例与MRS固体培养基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后,等距离放入药敏纸片和空白纸片(空白对照),37℃培养24h,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并依据表4判断供试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特性。
表4药敏纸片含药量及抗性判断标准
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抗生素敏感性特性结果表(mm)
由表5结果可知,植物乳植杆菌与对照菌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都对青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B5对诺氟沙星、四环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耐药;299253对诺氟沙星敏感,对新生霉素中介,但B5对新生霉素敏感。
抗氧化活性测试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将10mL 7mM的ABTS和10mL 2.45mM的过硫酸钾溶液混合均匀,在室温避光下放置12-16小时,得到ABTS储备液。用磷酸缓冲溶液PBS(0.1mol/L,pH=7.4)与ABTS储备液相互混合进行稀释,使得在波长734nm时的吸收值为0.70±0.02,即为ABTS稀释液。吸取0.1mL的样品于反应试管中,再加入3.9mL的ABTS稀释液,立即于30℃的水浴中避光进行反应6min,最后在734nm波长下对反应液的吸光值进行测定。选用双蒸水作为空白对照组。
ABTS自由基清除力用抑制率(%)表示:抑制率(%)=(AC-AS)/AC×100
式中:AS为样品吸光值;AC为空白对照组组吸光值。
不同浓度植物乳植杆菌B5发酵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植物乳植杆菌B5在发酵液浓度为0.01、0.013、0.02、0.04、0.1ml/ml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3.19%、17.71%、25.40%、44.22%、78.33%,其IC50值为0.057ml/ml;从Vc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照曲线可以得到,Vc在溶液浓度为0.02、0.05、0.08、0.1、0.15mg/ml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4.46%、35.16%、51.78%、63.76%、89.58%,Vc的IC50值为0.0784mg/ml。可以得出稀释50倍的B5菌株发酵液浓度在0.057ml/ml时的ABTS由基清除效果与0.0784mg/ml Vc相当。
本实施例还测定了该菌株的PITO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6mg PTIO固体溶于40mL RO水中,超声5分钟,对其进行充分地振摇,使其混合均匀,得到PTIO测试液。用空白溶剂调零后,取600μL测试液和1200μL RO水(与PTIO测试液中的溶剂保持一致),在557nm处测吸光度A值,即得A0值。将样品母液稀释以2、4、6、8、10倍梯度稀释,用移液枪取PTIO测试液600μL加入到试管中,加样品液1200μL,混合,37℃恒温烘箱(或水浴)2h,取240μL反应液于96孔酶标板,于557nm处测定吸光度A,以RO水加PTIO测试液做空白对照组吸光值记为A0,排除样品液本身颜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RO水加样品液作为底物对照组,在557nm处的吸光度记为A,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采用同样的方法制备相同浓度梯度下的维生素C作为对照。
PTIO自由基清除率计算方式如下:
PTIO清除率(%)=[A0-(A-A)]/A0×100
式中:A0为测试液+溶剂;A为样品液+测试液;A为样品液+溶剂。
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植物乳植杆菌B5在发酵液浓度为0.1、0.125、0.167、0.25、0.5mL/mL时PTIO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1.75%、25.56%、32.71%、47.50%、83.50%,其IC50值为0.279mL/mL;从Vc的PTIO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照曲线可以得到,Vc在溶液浓度为10、20、40、60、80、100μg/mL时,PTIO自由基清除率为10.31%、17.42%、37.39%、55.87%、71.71%、90.70%,Vc的IC50值为54.63μg/mL。可以得出B5菌株发酵液浓度在0.279mL/mL时的PTIO自由基清除效果与Vc浓度为54.63μg/mL时相同。
总还原能力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
将1mL待测样品加入装有2m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0.2mol/L,pH=6.6)的试管中,再与2mL质量浓度为10g/L铁氰化钾混合,随后在50℃恒温水浴锅中反应20min。反应后加入2mL质量浓度为100g/L的TCA(三氯乙酸)混匀后离心(4000r/min,10min),取上清液4mL加入0.5mL质量浓度为1g/L的FeCl3混合液放置室温反应至溶液澄清后在700nm处测吸光值。OD700越大,表明其抗氧化能力越大。
测定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样品液浓度升高而总还原能力逐渐增加。其中Vc浓度为10、20、40、60、80μg/ml时,还原能力OD700值分别为0.482、0.699、1.185、1.668、2.408。B5发酵液浓度为0.013、0.017、0.025、0.05、0.1ml/ml时,还原能力OD700值分别为0.508、0.576、0.725、1.092、1.647。在样品发酵液浓度为0.1ml/ml时益生菌B5总还原能力OD700值为1.647,相当于55.39μg/ml Vc样品溶液所产生的还原能力。
实施例5:植物乳植杆菌B5的降血糖能力测试
将分离纯化出的菌株连续活化两代后,以3%接种量与酸奶发酵剂共同发酵接种于添加0.5%浓缩乳蛋白与0.08% CaCl2的水牛奶中,39℃发酵10h得到发酵乳样品,先取0.25mL发酵乳样品溶液(稀释10倍,0.1g/ml),加入1.25mL PBS(pH=6.8)与1mL浓度为2mmol/L的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在37℃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0min,然后加入0.6mL浓度为0.2U/mL的α-葡萄糖苷酶,37℃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20min后加入1mL浓度为0.2mol/L的碳酸钠溶液终止反应,在405nm条件下测定其吸光度A。同样的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样品吸光度B、C、D。
式中:B为含样品不含α-葡萄糖苷酶反应后的吸光度;C为不含样品但含α-葡萄糖苷酶反应后的吸光度;D为不含样品和α-葡萄糖苷酶反应后的吸光度。
此测试同样引入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作为对照组,并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测定。
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
由图8可以看出,植物乳植杆菌B5发酵乳稀释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24.39%,商业植物乳植杆菌299253发酵乳稀释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15.59%,即B5菌株的降血糖能力显著优于商业菌株299253。
实施例6:植物乳植杆菌B5对于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影响的测试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连续活化两代后制备益生菌菌粉。雌性大鼠经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成正常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对照组、PCOS B5干预低剂量组(107cfu/mL)、PCOS B5干预高剂量组(109cfu/mL)与MET(二甲双胍)组,每组7只。正常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1mL/d),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来曲唑(1mg/kg/d)+1%CMC混悬液灌胃,B5干预组同时按1mL/d灌胃益生菌,MET组则根据265mg/kg/d给予MET。持续28天后,CO2麻醉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3 000r/min离心10min制备血清,依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要求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
测试结果如图9和图10所示。
由图9和图10可知,植物乳植杆菌B5的菌粉可以使PCOS大鼠的激素水平趋近于正常,并显著提高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即植物乳植杆菌B5对于PCOS患者与抑郁患者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母乳源植物乳植杆菌B5生长特性良好,具有较强的抑菌与耐药能力,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与降血糖能力,并对PCOS患者与抑郁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辅助治疗作用;对2种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制作用,抑菌性能好;对4种抗生素表现敏感。上述结果表明,母乳源植物乳植杆菌B5具有优异的益生潜力,并有望被开发并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或医药行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B5,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已于2023年5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7251。
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
3.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或者包含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选自:溶液剂、悬浮液剂、乳剂、粉末剂、锭剂、丸剂、糖浆剂、口含锭剂、片剂以及胶囊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B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和/或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以下用途的产品中的应用:
1)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
2)改善高血糖;
3)抗氧化;
4)缓解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方式为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为乳粉或发酵乳制品。
CN202311386417.1A 2023-10-24 2023-10-24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660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6417.1A CN117660221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6417.1A CN117660221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0221A true CN117660221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4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6417.1A Pending CN117660221A (zh) 2023-10-24 2023-10-24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02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7087B (zh) 一种约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8102959B (zh) 人源性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zy08及其应用
CN113832058A (zh) 乳双歧杆菌BLa80在制备降血脂和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食品中的应用
CN115039885B (zh) 一种具有抑制奇异变形杆菌生长作用的副干酪乳杆菌及其益生菌组合物、发酵液和应用
CN113088463A (zh) 一种具有益生特性的嗜酸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023486B (zh) 一种嗜酸乳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13755409B (zh) 一种缓解胰岛素抵抗的长双歧杆菌及其应用
CN110982726A (zh) 一种卷曲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2195123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2812999B (zh) 一株对阴沟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杆菌slb01及其衍生产品和应用
CN116121146B (zh) 一株产乳酸能力较强的戊糖片球菌及其应用
Yang et al.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IDCC 3501 and its safety evaluation
CN110893193A (zh) 乳双歧杆菌bl-99的新应用
CN116445321A (zh) 降核苷降血尿酸罗伊氏乳杆菌a21160及其应用
CN116024130A (zh) 一株降血尿酸发酵乳杆菌a21215及其应用
CN113797232B (zh) 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543640A (zh) 一种具有改善小儿腹泻和消化不良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i797的应用
CN116590172A (zh) 乳酸片球菌glp06及其应用和产品
CN116747245A (zh) 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x-245在抑菌和/或生产功能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CN114717150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crs33及其应用
CN117660221A (zh) 一株具有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植物乳植杆菌b5及其应用
CN116121110A (zh) 一种抑菌和抗炎作用较强的乳酸乳球菌yj0801及其应用
CN109161501B (zh) 一种饲用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3974169A (zh) 植物乳杆菌ai-66在制备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制剂中的应用
CN114085789A (zh) 戊糖片球菌ma.wtpqj01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