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9093A - 过滤罐 - Google Patents

过滤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9093A
CN117619093A CN202311009004.1A CN202311009004A CN117619093A CN 117619093 A CN117619093 A CN 117619093A CN 202311009004 A CN202311009004 A CN 202311009004A CN 117619093 A CN117619093 A CN 117619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ross
rod
por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90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本光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19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90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 F02M25/0854Details of the absorption canis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46Means for feed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3/00Adsorbents used in seperation treatment of gases and vapours
    • B01D2253/10Inorganic adsorbents
    • B01D2253/102Carb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2Hydrocar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16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fuel vapour recover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过滤罐。过滤罐包括流入口、吸附材料、大气口、流出口、以及调整部件。调整部件具有多个棒状部。所述调整部件具有定位部,定位部能够插入到第2筒部而不能插入到第1筒部,由此能够决定所述调整部件在所述对象室内的位置,其中,所述第2筒部呈筒状,且形成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筒部的截面积的部分。

Description

过滤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过滤罐。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配置有活性炭等吸附材料的过滤罐。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配置吸附材料和调整部件的过滤罐。调整部件具有多个细长的棒状部和一个结合部。一个结合部设置成使多个棒状部的一端彼此结合在一起。已流入的燃料蒸气和吹扫空气易于在各棒状部的附近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919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过滤罐中,在填充吸附材料的室的宽度方向(即,与气体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气体流速的均匀度越高,吸附材料越能发挥吸附性能。这是因为:配置在流速大的位置的吸附材料会在早期吸附较多的燃料蒸气,从而可吸附量在早期变小。由此,即使配置在流速小的位置的吸附材料的可吸附量有富余,但在流速大的位置处因燃料蒸气未被吸附而产生穿透。在此,调整部件在与气体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上所占的比例越大,气体流速的均匀度越低。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过滤罐中,由于配置了多个棒状部,因此充分减小了通风阻力。然而有待于进一步降低燃料蒸气的穿透,并良好地进行燃料的吸附以及解吸。因此,希望将调整部件配置成不会偏离所要求的位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将调整部件配置在预定位置的技术。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过滤罐,其待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上,并形成有至少一个室,过滤罐包括流入口、吸附材料、大气口、流出口、以及调整部件。流入口构成为使燃料蒸气从车辆的燃料箱流入至少一个室。
吸附材料配置在至少一个室的每一个室中,并构成为吸附燃料蒸气。大气口构成为,使大气从车辆的外部流入至少一个室。流出口构成为,通过从大气口流入的大气使吸附在吸附材料中的燃料蒸气朝向发动机流出。
调整部件具有多个棒状部。调整部件与吸附材料共同配置在对象室。另外,对象室是至少一个室中的至少一者,且在对象室连接有对象口。对象口是流入口、大气口和流出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
对象室至少具有第1筒部、第2筒部、以及连结部。第1筒部呈筒状,且形成对象室的一部分壁面。第2筒部呈筒状,且配置在从对象口观察时比第1筒部远离对象口的位置处,并且第2筒部形成使得该第2筒部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大于第1筒部在该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的部分。相交截面表示与燃料蒸气以及大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任意的截面。
连结部呈筒状,且连结部在第1筒部与第2筒部之间形成使在该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随着趋向远离对象口的方向而扩大的部位。调整部件具有定位部,定位部能够插入到第2筒部而不能插入到第1筒部,由此能够决定调整部件在对象室内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定位部不能插入到第1筒部,因此能够抑制调整部件向对象口侧偏离的情况。由此,能够将调整部件配置在预定位置处,以使调整部件不会过度靠近对象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可以在连结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突出部。至少一个突出部构成为,通过与定位部抵接,而抑制调整部件朝对象口侧移动。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至少一个突出部与定位部抵接,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调整部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可以在对象室中设置缓冲区域,缓冲区域是靠对象口侧的区域。多个棒状部在缓冲区域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可以小于多个棒状部在比缓冲区域远离对象口的位置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配置在与对象口相通的一侧的缓冲区域的调整部件较少,因此能够在缓冲区域高度地保持大气以及燃料蒸气流动的均匀度。假设在上述均匀度较低,且相对较多的燃料蒸气经过调整部件的附近的情形下,则会相对较早地达到调整部件附近的吸附材料饱和而不能再进行吸附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燃料蒸气未被吸附材料吸附而经过吸附材料的周围。然而,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减少未被吸附材料吸附而经过缓冲区域的燃料蒸气的量。
在此,与缓冲区域不处在与接口相通的一侧的情况相比,当缓冲区域处在与接口相通的一侧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料蒸气的穿透。由此,既能够抑制燃料蒸气的穿透,又能够抑制过滤罐的通风阻力。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缓冲区域可以是未配置调整部件的区域。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未在缓冲区域配置调整部件,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多个棒状部导致的均匀度下降的情况。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燃料蒸气的穿透。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定位部可以以沿着第2筒部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突出部侧的任意部分,定位部均能够与突出部抵接。由此,在将调整部件组装到对象室时,能够避免定位部与突出部的抵接部位偏离而无法固定调整部件的情况。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定位部在相交截面上的厚度可以随着从第1筒部侧趋向第2筒部侧而变薄。根据上述结构,在定位部的周边,大气以及燃料蒸气能够从第1筒部朝向第2筒部顺畅地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观察到的实施方式的过滤罐的剖视图。
图2A是第2室的剖视立体图。
图2B是调整部件的立体图。
图2C是已将调整部件组装到第2室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3是用于对定位部附近的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图4A是变形例的棒状部(三棱柱形)的立体图。
图4B是变形例的棒状部(正方形)的立体图。
图4C是变形例的棒状部(长方形)的立体图。
图4D是变形例的棒状部(椭圆形)的立体图。
图4E是变形例的棒状部(带状)的立体图。
图4F是变形例的棒状部(端部尖细形状)的立体图。
图4G是料粒的立体图。
图5是概略性示出实施方式的过滤罐的第2室的内部空间的图1的V-V处的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的调整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对变形例的定位部附近的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
[1-1.构成]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过滤罐1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省略图示)的车辆中。过滤罐1具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容器10。容器10具备形成有内部空间的第1室20以及第2室30。在各室的内部空间中配置用于吸附燃料蒸气的吸附材料60、62。吸附材料60、62是呈粉状或粒状的多个物体的集合体。多个物体例如可以是活性炭,也可以是由活性炭生成的物体。此外,多个物体只要是能够吸附燃料蒸气的物体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除活性炭以外的物质。
在容器10的一端设置有流入口11、流出口12、以及大气口13。流入口11以及流出口12使第1室20的内部空间和容器10的外部连通。此外,大气口13使第2室30的内部空间和容器10的外部连通。
流入口11与车辆的燃料箱(省略图示)连接,并使燃料蒸气流入过滤罐1的各室。燃料箱积存有向车辆的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由该燃料产生的燃料蒸气经由流入口11流入过滤罐1的内部,并吸附在配置于各室的吸附材料60、62中。由此,燃料积存在过滤罐1的内部。
此外,流出口12与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省略图示)连接。流出口12通过从大气口13流入的大气使吸附在吸附材料60、62中的燃料蒸气朝向发动机流出。大气口13与车辆的外部连通。而且,大气(在下文中称作吹扫空气)通过发动机的进气负压并经由大气口13流入过滤罐1的各室。吸附在吸附材料60、62中的燃料通过吹扫空气的流入而解吸。已解吸的燃料与吹扫空气一起从流出口12朝向进气管流出。由此,吸附在活性炭中的燃料被去除,从而使活性炭再生。以上述方式使活性炭再生称为吹扫。
接下来对过滤罐1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文中将过滤罐1的容器10中设置有流入口11、流出口12、以及大气口13的一侧称为口侧。此外,容器10在口侧的相反侧具有开口64。由盖部件14封闭该开口64。在下文中将口侧的相反侧(换言之,设置有盖部件14的一侧)称为盖侧。
作为一个示例,第1室20为大致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第1室20的口侧的端部连接流入口11以及流出口12。此外,在第1室20的两端中的位于口侧的端部处配置有过滤器21。在第1室20的两端中的位于盖侧的端部处配置有过滤器22。在上述过滤器21、22之间配置有吸附材料60。另外,在过滤器21、22之间的整个空间填充有吸附材料60,但仅图示一部分的吸附材料60。其他室也是同样的情况。
此外,第1室20的盖侧的端部与通道15相连。通道15沿着盖部件14延伸,并且使第1室20与第2室30连通。而且,在第1室20的两端中的位于盖侧的过滤器22与通道15之间配置有多孔板23,该多孔板23具有使燃料蒸气以及吹扫空气透过的透过性。此外,在多孔板23与盖部件14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16。螺旋弹簧16朝口侧按压着多孔板23。在过滤罐1的内部,流体能够经由通道15而往返于第1室20和第2室30。
第2室30整体形成为从通道15延伸至大气口13的细长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第2室30为长方体形状。不过,第2室30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作为一个示例,第2室30可以是圆柱形。
第2室30至少由第1筒部301、第2筒部302、以及连结部303形成。第1筒部301是形成第2室30的一部分壁面的呈筒状的部位。更详细而言,第1筒部301形成第2室30的壁面中的与口侧的端部连结的壁面。第2筒部302也是形成第2室30的一部分壁面的呈筒状的部位。从大气口13观察,第2筒部302配置在比第1筒部301远离大气口13的位置处。并且,第2筒部302形成使得该第2筒部302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大于第1筒部301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的部分。另外,相交截面表示与燃料蒸气以及大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任意的截面。换言之,相交截面是用与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任意的虚拟平面对过滤罐1进行了切割时获得的截面。在下文中将“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的流动方向”仅称为“流动方向”。
连结部303也是形成第2室30的一部分壁面的呈筒状的部位。连结部303形成如下部位,即,在第1筒部301与第2筒部302之间朝向离开大气口13的方向移动相交截面时,使内部空间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扩大的部位。作为一个示例,连结部303形成为如下锥形,即,该锥形具有由连结部303的内周面围成的内部空间的截面积随着远离第1筒部301而逐渐扩大的形状。从口侧进行观察时,依次配置有第1筒部301、连结部303和第2筒部302。
第2室30的口侧的端部连接大气口13。此外,在第2室30的两端中的位于盖侧的端部处配置有过滤器31。在第2室30的两端中的位于口侧的端部处配置有过滤器41。而且,在第2室30的过滤器31、41之间配置有吸附材料62。
此外,在第2室30的两端中配置于盖侧的过滤器31与通道15之间配置有多孔板32,该多孔板32具有使燃料蒸气以及吹扫空气透过的透过性。而且,在多孔板32与盖部件14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17。螺旋弹簧17朝口侧按压着多孔板32。
如图2A以及图3所示,在连结部30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突出部91。另外,在图2A、图2C、图3中,上侧是盖侧,下方是口侧。多个突出部91通过与后述的定位部90抵接而抑制后述的调整部件50朝大气口13侧移动的情况。多个突出部91形成为使得连结部303的壁面的一部分朝第2室30内侧突出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突出部91。在构成呈长方体形状的第2室30的四个侧壁44上分别各设置有四个突出部91中的一个突出部91。每一个侧壁44以与成对的另一个侧壁44彼此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另外,在图2A中仅图示三个突出部91、以及两个侧壁44。
四个突出部91各自形成在每个侧壁44的周向的中央附近。侧壁44是与第2室30的内部空间(在下文中称为第2空间42)的侧面的区域接触的壁部。设置在四个侧壁44中的彼此对置的两个侧壁44上的两个突出部91被设置成,以第2室30的相交截面的中心为基准而呈点对称。四个突出部91中的朝向口侧的面形成为,存在于同一平面上。此外,四个突出部91中的朝向调整部件50侧的面,即朝向内侧的面形成为与第1筒部301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不过,上述朝向内侧的面也可以不与第1筒部301的内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1-2.调整部件]
在本公开的过滤罐1中,对于设置在该过滤罐内的至少一个室而言,其中的至少一者是对象室。对象室是配置有吸附材料62和调整部件50的室。此外,对象室是指连接有对象口的室,对象口是流入口11、流出口12以及大气口13中的至少一个接口。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第2室30是对象室,在对象室连接有大气口13。当然,第1室20也可以代替第2室30成为对象室。也可以是第1室20以及第2室30的两方均为对象室。在下文中对配置在第2室30中的调整部件5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第2室30的内部空间,即在第2空间42中配置吸附材料62和调整部件50。
如图2B所示,调整部件50具有多个呈长条形的棒状部51和多个结合部52。
多个棒状部51呈直线形或大致直线形延伸。大致直线形是指整体约为直线形的形态。例如,多个棒状部51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以较小的曲率弯曲。换言之,多个棒状部51包括看上去呈直线形的棒状部。此外,多个棒状部51沿同一方向或大致同一方向延伸。更详细而言,多个棒状部51沿着从第2室30的口侧趋向盖侧的方向或与该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换言之,沿着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流动的方向或与该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来配置多个棒状部51。即,多个棒状部51的纵长方向可以与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流动的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对于该方向具有较小的角度。
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图2B所示,各棒状部51为圆柱形。不过,各棒状部5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具体而言,如图4F所示,各棒状部51可以是随着趋向前端直径逐渐变小的形状。此外,例如各棒状部51也可以是棱柱形。更详细而言,如图4A所示,各棒状部51可以是三棱柱形,如图4B、图4C所示,各棒状部51也可以是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棱柱形。此外,例如图4D所示,各棒状部51的截面也可以是椭圆形。此外,例如图4E所示,各棒状部51可以具有带状的形状,如图4F所示,各棒状部51也可以具有呈端部尖细的形状。此外,如图6所示,各棒状部51的截面例如可以呈十字(X字)形。
另一方面,多个结合部52分散设置在多个棒状部51上,并使多个棒状部51结合为一体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部52在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流动的方向上分散配置在不同的两个位置处。另外,调整部件50可以具有多个长条形的棒状部51和一个结合部52。
此外,各棒状部51的周围的空间(换言之,侧面的空间)为连通的状态。即,各棒状部51配置成相对于其他棒状部隔开规定的长度以上的距离。因此,尽管第2空间42被多个棒状部51包围,但第2空间42中不存在呈与其他空间隔离开的状态的空间。
此外,如图5所示,多个棒状部51配置成,沿着与第2室30的纵长方向正交的截面均等地或大致均等地分布。此外,以使得多个棒状部51与侧壁44隔开规定长度以上的距离的状态来配置多个棒状部51,其中,侧壁44是与第2空间42的侧面的区域接触的壁部。此外,以使得多个棒状部51经过第2空间4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以及中央周边的状态来配置多个棒状部51。
此外,如图2B所示,在调整部件50上设置有定位部90。定位部90能够插入到第2筒部302而不能插入到第1筒部301,由此,定位部90能够决定调整部件50在第2室30内的位置。定位部90以沿着第2筒部302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即,定位部90的外周的长度小于第2筒部302的内周面的长度,且大于第1筒部301的内周面的长度。当第2室30为圆柱形时,定位部90的直径小于第2筒部302的直径,且大于第1筒部301的直径。定位部90经由从棒状部51的位于盖侧的端部延伸的连结部件94与棒状部51连结。如图2C所示,定位部90通过抵接多个突出部91中的朝向盖侧的面来决定调整部件50的位置。此时,定位部90与侧壁44之间存在些许间隙。此外,定位部90在相交截面上的厚度小于相交截面上的从第1筒部301的侧壁44到第2筒部302的侧壁44的距离。即,定位部90的厚度被设计成不会突出到第1筒部301的内侧。
此外,如图1所示,第2室30在第2空间42的位于口侧的区域具备缓冲区域93。更详细而言,在第1筒部301内形成缓冲区域93。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区域93是指未配置多个棒状部51的区域。作为一个示例,在配置调整部件50时,将从过滤器41下方10mm的位置起往上的部分的整体区域空出,然后配置调整部件50。在流动方向上,缓冲区域93比配置调整部件50的区域窄。另外,未配置多个棒状部51的区域例如可以约为2mm,也可以约为吸附材料62的料粒和/或粉末的平均粒径。此外,可以以使得缓冲区域93在流动方向上的长度为对象室的长度的30%以下的方式将缓冲区域93设置在对象室的口侧。
另外,配置在第2室30的吸附材料62可以是具有预先规定的形状的呈粒状的多个物体的集合体。具体而言,例如吸附材料62可以是多个料粒61的集合体。料粒61是粒状的活性炭。料粒61是通过将粉状的活性炭与粘合剂共同混炼,并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而生成的。另外,如图4G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料粒61为圆柱形。而且,作为一个示例,料粒61底面的直径可以约为2mm。此外,作为一个示例,料粒61的两个底面的间隔(换言之,长度)可以约为3~5mm。不过,料粒61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此外,可以在第2室30中配置例如粉状的活性炭等除料粒61以外的吸附材料。
而且,根据料粒61的尺寸来规定彼此相邻的多个棒状部51的间隔(作为一个示例,图5的D0)。具体而言,该间隔例如可以大于料粒61底面的直径和料粒61长度中的任意一者。
此外,根据料粒61的尺寸来规定各棒状部51的侧部与第2空间42的侧壁44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示例,图5的D1)的最小值。具体而言,该最小值例如可以大于料粒61底面的直径和料粒61长度中的任意一者。换言之,多个棒状部51中位于最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棒状部的侧面与第2空间42的侧壁44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以大于料粒61底面的直径和料粒61长度中的任意一者。
图5的42A表示第2空间42的相交截面。此外,将相交截面上的多个棒状部51的截面面积的总和设为总和截面面积。另外,图5的51A表示相交截面42A上的棒状部51的截面。而且,多个棒状部51的数量以及各棒状部51的粗细可以构成为,使得总和截面面积处在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1%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在第2室30中既能够良好地进行燃料的吸附以及解吸,又能够抑制通风阻力。
另外,作为一个示例,在图5所示的相交截面42A上,总和截面面积约为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7.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空间42是宽度固定不变的细长的空间。此外,各棒状部51为圆柱形,且其宽度固定不变。即,在第2空间42中的任意位置处设置相交截面42A时,相交截面42A的大小以及各棒状部51的截面的大小均固定不变。
不过,第2空间42的宽度和/或各棒状部51的宽度也可以并非为固定不变。即,也可以对应于在第2空间42设置的相交截面42A的位置,使相交截面42A的大小和/或各棒状部51的截面的大小产生变化。而且,在上述情况下,多个棒状部51的数量以及各棒状部51的粗细可以构成为,无论在哪个位置设置相交截面,总和截面面积均处在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1%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区域93中,构成为总和截面面积为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0%,并且在缓冲区域93中装满料粒61。另外,缓冲区域93中的总和截面面积只要小于除缓冲区域93以外的总和截面面积即可。
[1-3.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a)定位部90能够插入到第2筒部302而不能插入到第1筒部301。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调整部件50向口侧偏离而导致在对象口附近由多个棒状部51引起气体流动的均匀度下降的情况。
(1b)连结部303形成如下部位,即,在第1筒部301与第2筒部302之间朝向离开大气口13的方向移动相交截面时,使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扩大的部位。在此考虑如下情形,即,假设第2室30不具备连结部303,第2筒部302配置在从大气口13观察比第1筒部301远离大气口13的位置,并且,第2筒部302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大于第1筒部301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即,假设在第1筒部301和第2筒部302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呈直角的台阶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台阶的部分处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的流动会变差。然而,根据上述本公开的结构,由于连结部303没有台阶,因此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可顺畅地流动。
(1c)多个突出部91通过与定位部90抵接,而抑制调整部件50朝大气口13侧移动的情况。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突出部91与定位部90抵接,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固定调整部件50。
(1d)定位部90以沿着第2筒部302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2室30为长方体形状,因此能够抑制定位部90旋转从而导致调整部件50偏离预定位置的情况。此外,当第2室30为圆柱形时,无论沿周向上的哪个方向插入定位部90,定位部90均以面抵接突出部91,因此易于组装。
(1e)过滤罐1具备未配置多个棒状部51的缓冲区域93。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由多个棒状部51导致的均匀度的下降。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燃料蒸气的穿透。
(1f)根据料粒61的尺寸来规定彼此相邻的多个棒状部51的间隔。由此,在各棒状部51之间设置适度的间隔。其结果为,多个料粒61充满各棒状部51之间的整个空间。因此,可抑制在填充到该空间的多个料粒61中产生过大的间隙的情况。从而由多个料粒61适度地填充该空间。
(1g)根据料粒61的尺寸来规定多个棒状部51各自的侧部与第2空间42的侧壁44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由此,可在各棒状部51与该侧壁44之间设置适度的间隔。其结果为,多个料粒61充满各棒状部51与该侧壁44之间的整个空间。因此,可抑制在填充到该空间的多个料粒61中产生过大的间隙。从而由多个料粒61适度地填充该空间。
(1h)多个棒状部51的数量以及各棒状部51的粗细可以构成为,使得总和截面面积处在第2空间42的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1%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由此,在第2室30中既能够良好地进行燃料的吸附以及解吸,又能够抑制通风阻力。另外,若缓冲区域93的总和截面面积为除缓冲区域93以外的总和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下,则上述(1e)的效果会显著地提高。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缓冲区域93以外的区域,总和截面面积约为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7.5%,在该情况下,当缓冲区域93的总和截面面积为相交截面42A的整体面积的2.5%以下时,效果会显著地提高。
(1i)缓冲区域93设置在与大气口13连接的第2室30中。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大气口13的附近设置缓冲区域93,因此能够抑制燃料蒸气未被吸附材料62吸附并经过对象室从大气口13排放到大气中的情况。
[2.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所属技术范围内可采用各种实施方式。
(2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过滤罐1具有两个室。不过,在具有一个室或三个以上的室的过滤罐中,也可以将至少一个室作为配置调整部件50的对象室而构成。
(2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棒状部51以沿着燃料蒸气以及吹扫空气的流动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在至少一个对象室中。此外,多个棒状部51呈直线形或大致直线形延伸。不过,多个棒状部51例如可以以在一处以上的位置弯曲或曲折的状态沿着流动方向延伸。此外,多个棒状部51例如可以沿着流动方向呈螺旋形延伸。此外,多个棒状部51可以各自具有不同的形状。
此外,多个棒状部51可以沿着与燃料蒸气以及吹扫空气的流动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此外,多个棒状部51各自延伸的方向可以彼此不同。此外,假设存在三个以上的棒状部51时,可以为其中两个棒状部51沿着相同的方向延伸,而其他棒状部51沿着不同的方向延伸。
(2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大气口13侧设置缓冲区域93的结构。不过,设置缓冲区域93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缓冲区域93设置在配置流入口11或流出口12的室中。更详细而言,可以在图1的第1室20中配置调整部件。调整部件可以配置在离开流入口11或流出口12的位置处。例如,可以将从过滤器21下方10mm的位置起往上的部分的整体区域空出,然后配置调整部件50。此外,也可以不设置缓冲区域93。即,多个棒状部51可以从第1筒部301的位于盖侧的端部延伸至位于口侧的端部。
(2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缓冲区域93未配置调整部件50的结构。不过,缓冲区域的结构不限于此。棒状部51在缓冲区域93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只要小于棒状部51在比缓冲区域93远离大气口13的位置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即可。例如,缓冲区域93的结构可以为,与远离大气口13的位置相比,缓冲区域93的多个棒状部51的数量相对较少。此外,缓冲区域93的结构也可以为,与远离大气口13的位置相比,缓冲区域93的多个棒状部51的粗细相对较细。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配置在与大气口13相通的一侧的缓冲区域93的棒状部51较少,因此能够在缓冲区域93高度地保持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流动的均匀度。假设在上述均匀度较低,且相对较多的燃料蒸气经过调整部件50的附近的情形下,则会相对较早地达到调整部件50附近的吸附材料62饱和而不能再进行吸附的状态。然而,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良好地减少未被吸附材料62吸附而经过缓冲区域93的燃料蒸气的量。在此,与缓冲区域93不处在与接口相通的一侧的情况相比,当缓冲区域93处在与接口相通的一侧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料蒸气的穿透。由此,既能够抑制燃料蒸气的穿透,又能够抑制过滤罐1的通风阻力。
(2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连结部303设置四个突出部91的结构。不过,突出部91的个数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连结部303设置三个以下的突出部91,也可以设置五个以上的突出部91。
此外,可以不在连结部303设置突出部。在该情况下,定位部90可以形成为,定位部90的直径随着从第1筒部301侧趋向第2筒部302侧而变大。即,定位部90可以以沿着连结部303的内周面的方式形成为锥形。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定位部90的外周面抵接连结部303的内周面,而能够固定调整部件50的位置。
(2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定位部90形成为环形的结构。不过,定位部90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定位部90只要整体形成为环形即可,也可以局部间断。此外,定位部也可以不形成为环形,例如定位部90可以是如下结构,即,棒状部51的端部以钩状延伸从而卡在突出部91上。
此外,可以具备如图6及图7所示的定位部190。定位部190可以形成为,随着从筒部301侧趋向第2筒部302侧(例如在图7所示的例中,从下侧趋向上侧),定位部190在相交截面上的厚度变薄。即,定位部190在流动方向上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进一步换言之,定位部190呈环形,且定位部190形成为,由定位部190的内周面围成的内部空间的截面积随着离开第1筒部301而扩大。根据上述结构,在定位部190的周边,吹扫空气以及燃料蒸气从第1筒部301朝向第2筒部302顺畅地流动。
此外,定位部90、190即使呈环形,也可以不必沿循第2筒部302的内周面。例如,即使第2筒部302为长方体形状,定位部90、190也可以为三角形。在上述结构中,若定位部90、190旋转,则与侧壁44接触,因此定位部90、190不会大幅度旋转,从而能够抑制调整部件50从预定位置偏离的情况。
(2g)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以分散到多个构成元素中,也可以将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统合到一个构成元素中。此外,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此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思想]
[项目1]
一种过滤罐,其待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中,并形成有至少一个室,所述过滤罐的特征在于,包括:
流入口,所述流入口构成为使燃料蒸气从所述车辆的燃料箱流入所述至少一个室;
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室的每一个室中,并构成为吸附所述燃料蒸气;
大气口,所述大气口构成为使大气从所述车辆的外部流入所述至少一个室;
流出口,所述流出口构成为通过从所述大气口流入的所述大气使吸附在所述吸附材料中的所述燃料蒸气朝向所述发动机流出,以及
调整部件,所述调整部件具有多个棒状部,
所述至少一个室中的至少一者作为对象室,在所述对象室连接有对象口,所述对象口是所述流入口、所述大气口以及所述流出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
所述调整部件和所述吸附材料一起配置在所述对象室中,
所述对象室具有:
第1筒部,所述第1筒部呈筒状,且形成所述对象室的一部分壁面;
第2筒部,所述第2筒部呈筒状,且配置在从所述对象口观察时比所述第1筒部远离所述对象口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2筒部形成使得该第2筒部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筒部在所述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的部分,所述相交截面表示与所述燃料蒸气以及所述大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以及
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呈筒状,且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第1筒部与所述第2筒部之间形成使在所述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随着趋向远离所述对象口的方向而扩大的部位,
所述调整部件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构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第2筒部而不能插入到所述第1筒部,由此能够决定所述调整部件在所述对象室内的位置。
[项目2]
根据项目1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突出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定位部抵接来抑制所述调整部件朝所述对象口侧移动。
[项目3]
根据项目1或项目2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象室中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是靠所述对象口侧的区域,
所述多个棒状部在所述缓冲区域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棒状部在比所述缓冲区域远离所述对象口的位置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
[项目4]
根据项目1或2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象室中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是靠所述对象口侧的区域,
所述缓冲区域是未配置所述调整部件的区域。
[项目5]
根据项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以沿着所述第2筒部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
[项目6]
根据项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在相交截面上的厚度随着从所述第1筒部侧趋向所述第2筒部侧而变薄。

Claims (6)

1.一种过滤罐,其待安装在具有发动机的车辆中,并形成有至少一个室,所述过滤罐的特征在于,包括:
流入口,所述流入口构成为使燃料蒸气从所述车辆的燃料箱流入所述至少一个室;
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室的每一个室中,并构成为吸附所述燃料蒸气;
大气口,所述大气口构成为使大气从所述车辆的外部流入所述至少一个室;
流出口,所述流出口构成为通过从所述大气口流入的所述大气使吸附在所述吸附材料中的所述燃料蒸气朝向所述发动机流出,以及
调整部件,所述调整部件具有多个棒状部,
所述至少一个室中的至少一者作为对象室,在所述对象室连接有对象口,所述对象口是所述流入口、所述大气口以及所述流出口中的至少一个接口,
所述调整部件和所述吸附材料一起配置在所述对象室中,
所述对象室具有:
第1筒部,所述第1筒部呈筒状,且形成所述对象室的一部分壁面;
第2筒部,所述第2筒部呈筒状,且配置在从所述对象口观察时比所述第1筒部远离所述对象口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2筒部形成使得该第2筒部在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1筒部在所述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的部分,所述相交截面表示与所述燃料蒸气以及所述大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以及
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呈筒状,且所述连结部在所述第1筒部与所述第2筒部之间形成使在所述相交截面上的截面积随着趋向远离所述对象口的方向而扩大的部位,
所述调整部件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构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第2筒部而不能插入到所述第1筒部,由此能够决定所述调整部件在所述对象室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内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突出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定位部抵接来抑制所述调整部件朝所述对象口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象室中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是靠所述对象口侧的区域,
所述多个棒状部在所述缓冲区域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小于所述多个棒状部在比所述缓冲区域远离所述对象口的位置的相交截面上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象室中设置缓冲区域,所述缓冲区域是靠所述对象口侧的区域,
所述缓冲区域是未配置所述调整部件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以沿着所述第2筒部的内周面的周向的方式形成为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在相交截面上的厚度随着从所述第1筒部侧趋向所述第2筒部侧而变薄。
CN202311009004.1A 2022-08-25 2023-08-11 过滤罐 Pending CN1176190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4061 2022-08-25
JP2022134061A JP2024030864A (ja) 2022-08-25 2022-08-25 キャニス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9093A true CN117619093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99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9004.1A Pending CN117619093A (zh) 2022-08-25 2023-08-11 过滤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8429A1 (zh)
JP (1) JP2024030864A (zh)
CN (1) CN11761909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68429A1 (en) 2024-02-29
JP2024030864A (ja)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3199B (zh) 过滤罐
US7097697B2 (en) Fuel vapor treatment device
JP4173065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6507092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20130186375A1 (en) Trap canister capturing fuel vapor
JP5450213B2 (ja) キャニスタ
US10138848B2 (en) Canister
JP6762689B2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10653994B2 (en) Fuel vapor filter for a tank ventilating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improved charging properties
JP7381516B2 (ja) キャニスタ
JP2017014996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US11655781B2 (en) Canister
CN117619093A (zh) 过滤罐
CN116122998A (zh) 过滤罐
US20130319247A1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apparatus
JP2008202604A (ja) 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14876675A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CN114856870A (zh)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6723940B2 (ja) キャニスタ及び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7444837B2 (ja) キャニスタ
CN110812960A (zh) 用于对气体过滤和去湿的过滤器元件
US20230149847A1 (en) Canister
JP2018084195A (ja) 吸着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ニスタ
CN116122997A (zh) 过滤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