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5701B -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5701B
CN117585701B CN202410071970.4A CN202410071970A CN117585701B CN 117585701 B CN117585701 B CN 117585701B CN 202410071970 A CN202410071970 A CN 202410071970A CN 117585701 B CN117585701 B CN 117585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umina
low temperature
sources
flaky alph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71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85701A (zh
Inventor
谭礼林
彭兴凯
覃子叶
梁智敏
刘志锐
高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And Fine Chemical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And Fine 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And Fine 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boratory Of Chemistry And Fine Chemicals
Priority to CN202410071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5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8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5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02Aluminium oxide;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inates
    • C01F7/30Preparation of aluminium oxide or hydroxide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r by hydrolysis or oxidation of aluminium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4Nan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nan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的,在熔盐下低温制备粒度均匀的片状氧化铝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依次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选取铝盐或铝的含氧化合物或制备的铝前驱体作为铝源;步骤二)制备片状α‑Al2O3,在无溶剂或者水的条件下,按照质量比为1:1~1:6将铝源和复配熔盐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后倒入氧化铝坩埚,送入马弗炉,以1~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680℃,保温时间为1~10h;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管理是一门根据具体对象的要求,研究一定方法手段以到达目的对象的传热需求的领域。除了在电子芯片行业外,热管理在电池和汽车冷却系统的快速发展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热管理针对散热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研制出高导热的复合材料。其中聚合物材料由于其相对于金属或陶瓷材料的突出优势,以及成本低、易于处理、优异的灵活性和轻量级迎合了柔性电子等新兴技术,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聚合物本质上的导热系数都很低(低于5.0 W·m~1·K~1)。改善此现状的方法是往其中加入高导热的填料。常见的导热填料大致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无机材料两种。金属(如Au、Ag、Cu、Al、Mg等)均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而部分材料,如金属氧化物Al2O3、MgO、ZnO、NiO,金属氮化物AlN、Si3N4、BN等不仅具有高导热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因此被广泛用作电子行业中的高散热界面材料及封装材料等。由于氧化铝相较于其他材料其价格便宜,所以被大量使用。在片状、球状、针状的氧化铝中,片状氧化铝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长径比大于10:1),粒径通常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可通过真空辅助抽滤、热压、静电纺丝等技术诱导二维片状结构层层有序堆叠,在体相能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可大幅度提升聚合物基材料的热导率。
目前合成片状氧化铝的主要有三种方法,水热法,高温固相法以及熔盐法。水热法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制备片状形貌氧化铝,此过程无需添加形貌调控剂。高温固相法则是添加少量氟化物,则起到降低α相转变温度以及促进片状形貌的形成的作用。水热法由于反应时间长,而且涉及高温高压,很难得到大规模应用。而氟化物添加剂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在高温煅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且腐蚀设备,也不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熔盐法则是一种灵活的方法,只需在煅烧前将准备好的前驱体与其研磨均匀,在高温煅烧即可得到片状氧化铝。熔盐在高温时熔化为流动的液体,这时候熔体中的熔盐离子具有较高的离子迁移率和扩散速度,这极大的提升了体系的传热和传质速率。这些离子倾向吸附在形成的氧化铝晶核表面能较小(原子最少)的一面{0001}面,此面生长受到阻碍后,氧化铝晶核只能沿着平行{0001}面的方向生长,所以最终会得到二维的片状结构。烧结成块后,使用热水将熔盐溶解后还可以回收,进行反复利用。另外通过调节复相熔盐中不同盐的比例可引起最终熔化后的复相熔盐体系物理性质(熔点、沸点、蒸汽压、粘度、导电性和表面张力等)的极大改变,对于利用熔盐合成无机材料的学者来言,熔点的变化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同一种化合物中的可能具有多种晶相,以氧化铝为例,氧化铝有很多同质异形相,如chi(χ),eta(η),kappa(κ),theta(θ),delta(δ),gamma(γ),和beta(β)。在同一个体系下,每个晶相的稳定存在有一个温度区间,提升温度,晶相就会转变成更稳定的相。通过将熔盐按不同比例复配,可得到不同的熔点。每一种复相熔盐体系都有一个热稳定区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熔盐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完成需要的反应。
目前已报道的熔盐法制备片状α-氧化铝工艺路线中,其熔盐常用的组合是硫酸钠-硫酸钾、氯化钠-氯化钾,且两种盐的摩尔比通常为1:1。通过改变铝源与复配熔盐比例的研究较多,而关注复配熔盐的熔点变化的报道较少。比如,CN105645445A公开一种以铝的水合物或过渡相氧化铝为原料,加入可溶性碱金属硫酸盐和碱金属卤代盐,混合研磨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再将混合物料以1~20℃/min升温速率在700~1200℃下煅烧0.5~4h,得到片状单晶α-氧化铝,该方法需要添加氟化物,对环境污染较大。
CN116041984A将水合硫酸铝、七水合氯化铈、碱金属硫酸盐,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A溶液。将十二水合磷酸钠和无水碳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B溶液。后在60~80℃将B滴入A种,从而制得白色凝胶。将此白色凝胶在1100~1300℃煅烧3~4h,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5~65μm,厚度为0.2~0.8μm。CN114958035A将十八水硫酸铝和的硫酸氧钛溶入的去离子水中,得到无色透明硫酸铝溶液,碳酸钠和十二水合磷酸钠溶于去离子水,得到碳酸钠溶液,将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配置好的硫酸铝溶液,搅拌,得到氢氧化铝胶体。将氢氧化铝胶550℃煅烧3h,得到过渡氧化铝,将其与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200℃加热4h,得到片状α-氧化铝粒径为15~28μm,厚度约0.2μm。CN114920272A将氢氧化铝、硫酸钾与硫酸钠混合物、硫酸氧钛、磷酸钠溶于水加热到100℃,搅拌,观察到液体变粘稠,继续加热,直至变成固体状再将固体置于真空管式炉内1050℃~1300摄氏度煅烧5h,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粉体粒径集中在15μm,厚度集中在0.5μm~1μm。CN115784279A将氧化铝溶胶在干燥得到干凝胶,在干凝胶中加入α相氧化铝晶种,以及硫酸钾,湿法球磨混合均匀后干燥12h,得到前驱体,将该前驱体850℃~1000℃煅烧2h,最终得到的片状氧化铝其厚度为40nm~100nm,径向尺寸为300nm~4um,径厚比为7~100。
然而,上述专利中制备的片状氧化铝均采用了高温煅烧,其温度范围为700℃~1300℃,选择的熔盐基本都是二元熔盐,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矿化剂以及形貌添加剂,并且铝源的选择很有限制。目前关于使用熔盐法低温(700℃以下)制备氧化铝的研究较少,行业内普遍认为制备片状氧化铝需要1000℃及以上高温才能得到最终相α相。这造成了在熔盐体系中低温(500~680℃)下研究氧化铝的相变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的,在熔盐下低温制备粒度均匀的片状氧化铝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选取铝源;
步骤二)制备片状α-Al2O3
在无溶剂或者水的条件下,按照质量比为1:1~1:6将铝源和复配熔盐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后倒入氧化铝坩埚,送入马弗炉,以1~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680℃,保温时间为1~10 h;
所述的复配熔盐由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按照质量比0.64-3.6:0.8-3:0.6-5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铝源为铝盐或铝的含氧化合物或铝配合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铝配合物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
将铝盐和尿素按照摩尔比为1:1~1:6混合,通过酸溶液法制备得到配合物,再将配合物在150~280℃煅烧得到铝配合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硝酸、硫酸、盐酸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铝的含氧化合物为氢氧化铝、γ-氧化铝、拟薄水铝石、非晶氧化铝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盐为十八水合硫酸铝、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氯化铝的其中之一。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的质量比为:3.6:0.8:2或者3:2:5或者0.64:1.6:0.96或者0.4:1:0.6或者1.2:3: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复配具有低熔点的熔盐,利用不同的铝源在所复配的熔盐中通过500℃~680℃下煅烧得到了片状α-氧化铝粉体,具有合成方法简单,通用性强,无需使用任何溶剂或者水,也无需另外添加形貌调控剂和分散剂,煅烧温度低,制备出的α-氧化铝表面光滑且呈单分散,粒度均匀,可用作聚合物基的导热填料提高其导热率。
2、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制备出中等径厚比(10~100),径向尺寸从几十纳米到几个微米单分散片状α-氧化铝,其中的铝源来源广泛,可以是铝盐、铝的含氧化合物(如氢氧化铝,拟薄水铝石,过渡态氧化铝,非晶氧化铝等)以及自行制备的铝盐前驱体。
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创造性地从共熔点角度进行考虑,使用了三种熔盐。与传统的二元熔盐相比,三元熔盐的共熔点得到了降低且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这意味着有着更宽的工作范围,熔点的降低有利于晶相的转变,也有利于大幅度减少实际生产中的功耗,所以可通过调配不同比例达到不同的低共熔点来制备不同尺寸的片状α-氧化铝。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XRD衍射图谱;
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粒度分布图;
图4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5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XRD衍射图谱;
图6为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片状氧化铝的粒度分布图;
图7为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产物的XRD衍射图谱;
图8为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产物的XRD衍射图谱;
图9为对比例3制备得到的产物的XRD衍射图谱;
图10为对比例4制备得到的产物的XRD衍射图谱;
图11为实施例2三元熔盐与对比例1二元熔盐的热流(DSC)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片状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取8g硫酸铝(Al2(SO4)3·18H2O)和8.65g尿素(CON2H4)溶解于50ml 0.2mol·L~1稀硫酸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10min,得到透明溶液。将此溶液转移到烘箱进行烘干(100℃,3h)。烘干完成后将配合物转移到坩埚中180℃煅烧1h,自然降温得到白色粉末A(铝源)。称取2g硫酸钠和0.8g硫酸钾和3.6g氯化钾与上述白色粉末混合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物B,再将B转移至氧化铝陶瓷坩埚中在500℃下保温5h,自然降温。在90℃的热水中洗涤所加的熔盐,直至最后一次用电导率仪检测电导率小于20μS·cm~1后,停止洗涤,在烘箱进行烘干便得到片状α-氧化铝,记作P1。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ZEISS GeminiSEM 450)对粉体的形貌表征和厚度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其粒度分布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硫酸钾、硫酸钠和氯化钾的使用量分别为2g,5g,3g。煅烧温度为600℃。记作P2。过场发射扫描电镜(SEM,ZEISSGeminiSEM 450)对粉体的形貌表征和厚度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5所示;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其粒度分布图如图6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称取4g硝酸铝(Al(NO3)3·9H2O)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240℃煅烧1h。将煅烧后的产物与熔盐混合在600℃煅烧;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三种盐添加量分别为0.64g、1.6g、0.96g。记作P3。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通过以下过程制备:称取4.83g氯化铝(AlCl3·6H2O)与7.2g尿素溶解于50ml 0.2moL·L~1稀盐酸溶液中,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10min,得到透明溶液。将此溶液转移到烘箱进行烘干(100℃,3h)。烘干完成后将配合物转移到坩埚中180℃煅烧1h,自然降温得到白色粉末C。】将白色粉末C与熔盐混合在600℃煅烧;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三种盐添加量分别为0.4g、1g、0.6g。记作P4。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氢氧化铝,称取质量为1g;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三种盐添加量分别为1.2g、3g、1.8g。煅烧温度为600℃。记作P5。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
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十八水合硫酸铝,称取质量为1.5g;记作P6。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γ-氧化铝,称取质量为2g;记作P7。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拟薄水铝石,称取质量为4g;记作P8。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六水合氯化铝,称取6g;记作P9。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九水合硝酸铝,称取质量为2g;煅烧温度为680℃。记作P10。通过使用真理光学LT2200E激光粒度分析仪来评价氧化铝薄片的D10、D50和D90,测得的数据如表格1所示。
对比例1
称取8g硫酸铝(Al2(SO4)3·18H2O),6.44g硫酸钠和7.8g硫酸钾于研磨中,手动研磨均匀后,将混合物转移至氧化铝陶瓷坩埚中在600℃下保温5h,自然降温。在90℃的热水中洗涤所加的熔盐,直至最后一次用电导率仪检测电导率小于20μS·cm~1后,停止洗涤,在烘箱进行烘干便得到片状α-氧化铝。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7所示。
对比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对比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九水合硝酸铝;使用的熔盐为氯化钠和氯化钾,称取质量分别为5.84g和7.46g。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8所示。
对比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对比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六水合氯化铝;使用的熔盐为氯化钠和硫酸钾,称取质量分别为5.84g和7.8g。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9所示。
对比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对比例1的制备过程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铝源为氢氧化铝;使用的熔盐为硫酸钠和氯化钾,称取质量分别为6.44g和7.46g。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PANalytical X’ Pert Pro)分析粉体的物相,测得的数据如图10所示。
样品名称 D10(μm) D50(μm) D90(μm) 平均厚度(μm) 平均径厚比
P1 0.606 1.239 3.404 0.11 11
P2 0.595 1.539 5.756 0.12 13
P3 5.236 24.839 51.243 0.23 108
P4 0.492 1.864 8.541 0.18 10
P5 2.360 15.375 35.001 0.20 77
P6 1.851 5.932 21.783 0.18 33
P7 1.325 5.644 13.334 0.15 38
P8 3.717 15.094 38.252 0.17 88
P9 3.481 11.221 29.480 0.16 70
P10 1.723 12.511 46.464 0.24 52
表1
本申请实施例1~10使用的铝源的种类涵盖了含氧酸盐、卤代盐、铝的含氧化合物、非晶态氧化铝等。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申请实施例1~10合成的片状氧化铝径厚比跨度为10~100。说明在此体系下利用不同铝源可进行不同粒径的片状氧化铝合成。
另外从图1和图4看出合成的片状氧化铝均为片状,粒度均匀且分散性较好。
图2和图5的XRD结果显示均为α相氧化铝晶面衍射峰,没有其他杂质峰的出现。图3和图6的粒度分布图表明,使用自行制备的铝盐前驱体作为铝源时,得到的片状氧化铝平均粒径D50在1.2~1.5μm,且粒度分布较窄。
而对比例1~4只使用了两元盐进行制备目标产物,从图7至图10的XRD结果来看,都没有形成纯的α相。从图11实施例2三元熔盐与对比例1二元熔盐的热流(DSC)对比分析可知,通过调控三元熔盐体系能显著降低熔盐的熔点,促进α-氧化铝的转变。
综上所述,通过复配不同种类的熔盐,选取不同的铝源,可以在500~680℃下制备粒度均匀的片状α-氧化铝,可用作聚合物基的导热填料提高其导热率。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易规模化推广。相比传统合成片状氧化铝的煅烧温度大都超过100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幅度降低了片状氧化铝的煅烧温度,用于工业化生产将节约大量能源,为片状氧化铝及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开拓了巨大的空间,也为深入研究氧化铝的相变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Claims (6)

1.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选取铝源;
步骤二)制备片状α-Al2O3
在无溶剂或者水的条件下,按照质量比为1:1~1:6将铝源和复配熔盐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均匀后倒入氧化铝坩埚,送入马弗炉,以1~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00~600℃,保温时间为1~10h;
所述的复配熔盐由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按照质量比0.64-3.6:0.8-3:0.6-5组成;
步骤一)所述的铝源为铝盐或铝的含氧化合物或铝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铝配合物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
将铝盐和尿素按照摩尔比为1:1~1:6混合,通过酸溶液法制备得到配合物,再将配合物在150~280℃煅烧得到铝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为硝酸、硫酸、盐酸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铝的含氧化合物为氢氧化铝、γ-氧化铝、拟薄水铝石、非晶氧化铝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盐为十八水合硫酸铝、九水合硝酸铝、六水合氯化铝的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钠的质量比为:3.6:0.8:2或者3:2:5或者0.64:1.6:0.96或者1.2:3:1.8。
CN202410071970.4A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Active CN117585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1970.4A CN117585701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71970.4A CN117585701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5701A CN117585701A (zh) 2024-02-23
CN117585701B true CN117585701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913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71970.4A Active CN117585701B (zh) 2024-01-18 2024-01-18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5701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111A (zh) * 2022-12-29 2023-04-18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一种片状氧化铝的可控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111A (zh) * 2022-12-29 2023-04-18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一种片状氧化铝的可控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chanochemical-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α-Al 2 O 3 platelets";P. Billik et al.;《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50327;第41卷;第8742–874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5701A (zh) 2024-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8236B (zh) 一种叶片具有取向的分级结构活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5445A (zh) 一种片状单晶α-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Huang et al.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nts on co-precipitation synthesis of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nanocrystalline powders
CN107326432B (zh) 一种织构氧化铝陶瓷用的模板籽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10927A (zh) 一种低温制备多面体状纳米α-氧化铝粉的方法
CN113816379B (zh) 一种纳米硼化铪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9650424A (zh) 一种无定型氧化铝八面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Xiang et al. Effect of process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high dispersion spherical α-Al2O3 particle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CN1936114A (zh) 低温制备片状α-Al2O3单晶颗粒的方法
CN115974111A (zh) 一种片状氧化铝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6396080A (zh) 一种低碳高熵陶瓷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5925A (zh) 一种片状α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85701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铝源低温制备片状α-氧化铝的方法
CN113086998B (zh) 一种Mg6Al2(OH)18·4.5H2O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58694A (zh) 一种以Na3FSO4为种晶制备片状单晶α-氧化铝的方法
CN105645422A (zh) 一种液相法制备球形超细硼化锆粉体的工艺
Lei et al. Synthesis of polycrystalline γ-AlON powders by novel wet chemical processing
Yang et al. Synthesis of spherical α-alumina and its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based on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
Kuo et 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lanthanum monoaluminate (LaAlO3)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process
Zeng et al. Coupling effect of chromia doping and vacuum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alumin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process
Yin et al.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studies of novel drum-like Cd (OH) 2 superstructures
CN113636581A (zh) 一种微波感应加热合成铝酸钙复合粉体的方法
WO2020073767A1 (zh) 一种TiB 2或(Zr,Hf)B 2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001696A (zh) 一种镁铝尖晶石纳米颗粒粉体的制备方法
Fan et al. Reduce synthesis temperature and improve dispersion of YAG nanopowders based on the co-crystalliz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