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0606B -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50606B
CN117550606B CN202410039964.0A CN202410039964A CN117550606B CN 117550606 B CN117550606 B CN 117550606B CN 202410039964 A CN202410039964 A CN 202410039964A CN 117550606 B CN117550606 B CN 117550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creening
pipe
tub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399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50606A (zh
Inventor
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an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an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an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an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399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50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50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0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50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50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30Active carbon
    • C01B32/39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包括氧化腔和加热腔,所述氧化腔和加热腔相连,所述氧化腔由上筛分腔和下搅拌腔组成。本发明属于煤基活性炭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本发明通过初始状态下密贴设置的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下搅拌腔内的气体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内的气体加热速度快,保证了下搅拌腔内的转化效率,同时通过劲度系数不一致的控制弹簧一和控制弹簧二,使得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使得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确保了实际的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基活性炭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基活性炭是以煤炭为原材料,经过磨粉、成型、炭化、活化后形成的活性炭,将含碳材料经过炭化、活化后得到的多孔性材料,在传统的煤基活性炭生产工艺中,原料煤在成型、造粒后得到的成型粒料依次经炭化、活化工艺处理,制备活性炭。目前,先进的活性炭生产工艺中往往还包括氧化工艺,即在炭化处理前,首先进行氧化处理。在炭化前对炭材料进行适当的氧化处理,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产率。
现有技术中氧化设备和炭化设备通常都是分开的,在氧化设备氧化完成后,通过输送设备输送至炭化设备内进行炭化,这种方式会延长生产时间,进而会降低生产效率,且常温状态下的物料,在初次投入时,会使得原本工作腔内的温度下降,进而使得转化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通过初始状态下密贴设置的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下搅拌腔内的气体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内的气体加热速度快,保证了下搅拌腔内的转化效率,同时通过劲度系数不一致的控制弹簧一和控制弹簧二,使得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先分离,热气会依次经过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进入散气管内,当控制弹簧一在此运动过程中被拉伸至最长时,双向控制气缸继续向下,再拉动控制弹簧二,带动滑动管与散气管分离,热气能够通过散气管的侧壁上的隐藏式排气孔排出,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使得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确保了实际的转化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包括氧化腔和加热腔,所述氧化腔和加热腔相连,所述氧化腔由上筛分腔和下搅拌腔组成,所述上筛分腔设于氧化腔的内部上方,所述下搅拌腔设于氧化腔的内部下方,所述上筛分腔和下搅拌腔相互连通设置,所述上筛分腔内设置有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所述下搅拌腔内设置有自转式搅拌组件;加热腔用于吸收气体并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气体排入氧化腔内,煤基活性炭的原材料经过初次粉碎后由使用者投入氧化腔内,在此过程中,经过粉碎的原材料在氧化腔内自上而下流动,先在上筛分腔内进行筛分,滤出尺径过大的原材料颗粒,并将合格的原材料颗粒进行初步的加热处理,初步加热处理之后的原材料颗粒继续向下,在下搅拌腔内充分加热,进行氧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包括上固定管、滑动管、散气管、控制弹簧一和控制弹簧二,所述上固定管的一端设于上筛分腔的内上壁上,所述上筛分腔的内上壁上设有进气口一,所述上固定管的一端与进气口一相连,所述上固定管的另一端上设有内嵌管一,所述内嵌管一的上端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一,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二设于散气管的一端上,所述散气管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内嵌管一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一的一端设于内嵌管一上,所述控制弹簧一的另一端与散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散气管的侧壁上贯穿设有隐藏式排气孔,所述散气管的上壁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二,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相匹配,所述散气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盘,所述散气管的另一端滑动卡合设于滑动管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的一端设于滑动管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的另一端与散气管相连,所述固定盘上设有双向控制气缸,所述上固定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上滑动卡合设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与双向控制气缸相连,所述滑动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下固定槽,所述下固定槽上设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与双向控制气缸相连;加热腔吸收外界的气体并进行加热,同时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进气口一内,气体经进气口一进入上固定管内,在初始状态下的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密贴设置,热气无法进入散气管内,此时向上筛分腔内投入初步破碎的原材料,该原材料会依次落入筛分机构上,此时启动双向控制气缸,双向控制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均开始运动,分别带动筛分机构与排料机构运转,筛分机构运转,使得尺径合格的原材料下落,同时双向控制气缸带动排料机构运转时,会同时带动滑动管向下滑动,由于滑动管通过控制弹簧二与散气管相连,所以滑动管会带动散气管下滑,此时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分离,热气会依次经过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进入散气管内,当控制弹簧一在此运动过程中被拉伸至最长时,双向控制气缸继续向下,会拉动控制弹簧二,带动滑动管与散气管分离,热气能够通过散气管的侧壁上的隐藏式排气孔排出,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同时双向控制气缸会控制排料机构运转,将与热气充分接触的合格物料排至下搅拌腔内。
其中,所述控制弹簧二的劲度系数大于控制弹簧一的劲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筛分机构包括滑动环和弹性筛网,所述滑动环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上滑槽上,所述弹性筛网的一端设于滑动环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筛网的另一端设于上筛分腔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筛网上设有筛孔,所述滑动环与双向控制气缸相连;当双向控制气缸启动时,会通过滑动环带动弹性筛网运动,使其处于上凸和下凹的循环过程,上凸状态下,弹性筛网的物料会自中心向四周流动,下凹状态下,弹性筛网的物料会自四周向中心汇集,在此过程中的筛孔也处于不断被拉伸和归位的过程,能够快速地将尺径合格的物料排出,并且不会出现堵料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固定环和弹性杆,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设于下固定槽上,所述弹性杆的一端设于固定环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隔布,所述上筛分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固定环与双向控制气缸相连;当双向控制气缸启动时,会通过固定环带动滑动管上下滑动,且在固定环下滑的过程中,弹性杆与隔布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但是在固定环上滑的过程中,受到导流板下端的阻隔,原本水平的弹性杆与隔布会逐渐变为上凸状态,呈雨伞状,那么此时的物料与热气接触后,会通过雨伞型的弹性杆与隔布下落至下搅拌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搅拌腔的内底壁上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上设有搅拌杆;搅拌杆转动时,对下搅拌腔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呈中空设置,所述转轴的内侧壁上设有旋转拨动件,所述滑动管的外底壁上设有回旋杆,所述回旋杆与旋转拨动件相匹配;当双向控制气缸启动时,会通过固定环带动滑动管上下滑动,也就是控制回旋杆上下滑动,回旋杆会通过旋转拨动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控制搅拌杆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的上壁上设有传送管,所述传送管与进气口一相连,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件,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上设有入气口;气体经入气口进入加热腔内,加热件运转将气体加热,通过传送管将热气送入进气口一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搅拌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二,所述传送管上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进气口二相连;经过加热的气体会先通过分流管进入进气口二内,通过进气口二进入下搅拌腔内,因此下搅拌腔内的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内的加热速度快。
进一步地,所述上筛分腔的上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上筛分腔的上壁上设有排气口一,所述下搅拌腔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二,所述排气口一和排气口二上均设有单向气阀。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经过加热的气体会先通过分流管进入进气口二内,通过进气口二进入下搅拌腔内,因此下搅拌腔内的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内的加热速度快,初始状态下的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密贴设置,热气无法进入散气管内,确保了下搅拌腔内的转化效率;
(2)双向控制气缸的两个输出端均开始运动,能够分别带动筛分机构与排料机构运转,筛分机构运转时,弹性筛网运动,使其处于上凸和下凹的循环过程,上凸状态下,弹性筛网的物料会自中心向四周流动,下凹状态下,弹性筛网的物料会自四周向中心汇集,在此过程中的筛孔也处于不断被拉伸和归位的过程,能够快速地将尺径合格的物料排出,并且不会出现堵料现象;
(3)排料机构运转时,原本水平的弹性杆与隔布会逐渐变为上凸状态,呈雨伞状,那么此时的物料与热气接触后,会通过雨伞型的弹性杆与隔布下落至下搅拌腔内;
(4)通过确保控制弹簧二的劲度系数大于控制弹簧一的劲度系数,使得滑动管会带动散气管下滑,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先分离,热气会依次经过互补型排气孔一与互补型排气孔二进入散气管内,当控制弹簧一在此运动过程中被拉伸至最长时,双向控制气缸继续向下,再拉动控制弹簧二,带动滑动管与散气管分离,热气能够通过散气管的侧壁上的隐藏式排气孔排出,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氧化腔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滑动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上固定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散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自转式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氧化腔;2、加热腔;3、上筛分腔;4、下搅拌腔;5、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6、自转式搅拌组件;7、上固定管;8、滑动管;9、散气管;10、控制弹簧一;11、控制弹簧二;12、进气口一;13、内嵌管一;14、互补型排气孔一;15、隐藏式排气孔;16、互补型排气孔二;17、固定盘;18、双向控制气缸;19、上滑槽;20、筛分机构;21、下固定槽;22、排料机构;23、滑动环;24、弹性筛网;25、筛孔;26、固定环;27、弹性杆;28、隔布;29、导流板;30、导流槽;31、转动座;32、转轴;33、搅拌杆;34、旋转拨动件;35、回旋杆;36、传送管;37、加热件;38、入气口;39、进气口二;40、分流管;41、进料口;42、排气口一;43、排气口二。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包括氧化腔1和加热腔2,所述氧化腔1和加热腔2相连,所述氧化腔1由上筛分腔3和下搅拌腔4组成,所述上筛分腔3设于氧化腔1的内部上方,所述下搅拌腔4设于氧化腔1的内部下方,所述上筛分腔3和下搅拌腔4相互连通设置,所述上筛分腔3内设置有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5,所述下搅拌腔4内设置有自转式搅拌组件6;加热腔2用于吸收气体并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气体排入氧化腔1内,煤基活性炭的原材料经过初次粉碎后由使用者投入氧化腔1内,在此过程中,经过粉碎的原材料在氧化腔1内自上而下流动,先在上筛分腔3内进行筛分,滤出尺径过大的原材料颗粒,并将合格的原材料颗粒进行初步的加热处理,初步加热处理之后的原材料颗粒继续向下,在下搅拌腔4内充分加热,进行氧化处理。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5包括上固定管7、滑动管8、散气管9、控制弹簧一10和控制弹簧二11,所述上固定管7的一端设于上筛分腔3的内上壁上,所述上筛分腔3的内上壁上设有进气口一12,所述上固定管7的一端与进气口一12相连,所述上固定管7的另一端上设有内嵌管一13,所述内嵌管一13的上端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一14,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二16设于散气管9的一端上,所述散气管9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内嵌管一13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一10的一端设于内嵌管一13上,所述控制弹簧一10的另一端与散气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散气管9的侧壁上贯穿设有隐藏式排气孔15,所述散气管9的上壁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二16,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相匹配,所述散气管9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盘17,所述散气管9的另一端滑动卡合设于滑动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一端设于滑动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另一端与散气管9相连,所述固定盘17上设有双向控制气缸18,所述上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滑槽19,所述上滑槽19上滑动卡合设有筛分机构20,所述筛分机构20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所述滑动管8的外侧壁上设有下固定槽21,所述下固定槽21上设有排料机构22,所述排料机构22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加热腔2吸收外界的气体并进行加热,同时将加热后的气体送入进气口一12内,气体经进气口一12进入上固定管7内,在初始状态下的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密贴设置,热气无法进入散气管9内,此时向上筛分腔3内投入初步破碎的原材料,该原材料会依次落入筛分机构20上,此时启动双向控制气缸18,双向控制气缸18的两个输出端均开始运动,分别带动筛分机构20与排料机构22运转,筛分机构20运转,使得尺径合格的原材料下落,同时双向控制气缸18带动排料机构22运转时,会同时带动滑动管8向下滑动,由于滑动管8通过控制弹簧二11与散气管9相连,所以滑动管8会带动散气管9下滑,此时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分离,热气会依次经过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进入散气管9内,当控制弹簧一10在此运动过程中被拉伸至最长时,双向控制气缸18继续向下,会拉动控制弹簧二11,带动滑动管8与散气管9分离,热气能够通过散气管9的侧壁上的隐藏式排气孔15排出,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同时双向控制气缸18会控制排料机构22运转,将与热气充分接触的合格物料排至下搅拌腔4内。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劲度系数大于控制弹簧一10的劲度系数。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筛分机构20包括滑动环23和弹性筛网24,所述滑动环23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上滑槽19上,所述弹性筛网24的一端设于滑动环23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筛网24的另一端设于上筛分腔3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筛网24上设有筛孔25,所述滑动环23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当双向控制气缸18启动时,会通过滑动环23带动弹性筛网24运动,使其处于上凸和下凹的循环过程,上凸状态下,弹性筛网24的物料会自中心向四周流动,下凹状态下,弹性筛网24的物料会自四周向中心汇集,在此过程中的筛孔25也处于不断被拉伸和归位的过程,能够快速地将尺径合格的物料排出,并且不会出现堵料现象。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排料机构22包括固定环26和弹性杆27,所述固定环26的一端设于下固定槽21上,所述弹性杆27的一端设于固定环26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杆27的另一端上设有隔布28,所述上筛分腔3的内侧壁上设有导流板29,所述导流板29上设有导流槽30,所述固定环26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当双向控制气缸18启动时,会通过固定环26带动滑动管8上下滑动,且在固定环26下滑的过程中,弹性杆27与隔布28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但是在固定环26上滑的过程中,受到导流板29下端的阻隔,原本水平的弹性杆27与隔布28会逐渐变为上凸状态,呈雨伞状,那么此时的物料与热气接触后,会通过雨伞型的弹性杆27与隔布28下落至下搅拌腔4内。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下搅拌腔4的内底壁上设有转动座31,所述转动座31上转动设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外侧壁上设有搅拌杆33;搅拌杆33转动时,对下搅拌腔4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转轴32呈中空设置,所述转轴32的内侧壁上设有旋转拨动件34,所述滑动管8的外底壁上设有回旋杆35,所述回旋杆35与旋转拨动件34相匹配;当双向控制气缸18启动时,会通过固定环26带动滑动管8上下滑动,也就是控制回旋杆35上下滑动,回旋杆35会通过旋转拨动件34带动转轴32转动,进而控制搅拌杆33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加热腔2的上壁上设有传送管36,所述传送管36与进气口一12相连,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件37,所述加热腔2的侧壁上设有入气口38;气体经入气口38进入加热腔2内,加热件37运转将气体加热,通过传送管36将热气送入进气口一12内。
如图1所示,所述下搅拌腔4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二39,所述传送管36上设有分流管40,所述分流管40与进气口二39相连;经过加热的气体会先通过分流管40进入进气口二39内,通过进气口二39进入下搅拌腔4内,因此下搅拌腔4内的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3内的加热速度快。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筛分腔3的上壁上设有进料口41,所述上筛分腔3的上壁上设有排气口一42,所述下搅拌腔4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二43,所述排气口一42和排气口二43上均设有单向气阀。
具体使用时,气体经入气口38进入加热腔2内,加热件37运转将气体加热,通过传送管36将热气送入进气口一12内,经过加热的气体会先通过分流管40进入进气口二39内,通过进气口二39进入下搅拌腔4内,因此下搅拌腔4内的加热速度比上筛分腔3内的加热速度快;
在初始状态下的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密贴设置,热气无法进入散气管9内,此时向上筛分腔3内投入初步破碎的原材料,该原材料会依次落入筛分机构20上,此时启动双向控制气缸18,双向控制气缸18的两个输出端均开始运动,分别带动筛分机构20与排料机构22运转,筛分机构20运转时,双向控制气缸18启动会通过滑动环23带动弹性筛网24运动,使其处于上凸和下凹的循环过程,上凸状态下,弹性筛网24的物料会自中心向四周流动,下凹状态下,弹性筛网24的物料会自四周向中心汇集,在此过程中的筛孔25也处于不断被拉伸和归位的过程,能够快速地将尺径合格的物料排出,并且不会出现堵料现象,同时双向控制气缸18带动排料机构22运转时,会同时带动滑动管8向下滑动,由于滑动管8通过控制弹簧二11与散气管9相连,所以滑动管8会带动散气管9下滑,此时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分离,热气会依次经过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进入散气管9内,当控制弹簧一10在此运动过程中被拉伸至最长时,双向控制气缸18继续向下,会拉动控制弹簧二11,带动滑动管8与散气管9分离,热气能够通过散气管9的侧壁上的隐藏式排气孔15排出,此时热气会自下向上流动,而物料会自上而下流动,物料与热气会充分地接触,同时双向控制气缸18会控制排料机构22运转,会通过固定环26带动滑动管8上下滑动,且在固定环26下滑的过程中,弹性杆27与隔布28一直处于水平状态,但是在固定环26上滑的过程中,受到导流板29下端的阻隔,原本水平的弹性杆27与隔布28会逐渐变为上凸状态,呈雨伞状,那么此时的物料与热气接触后,会通过雨伞型的弹性杆27与隔布28下落至下搅拌腔4内,将与热气充分接触的合格物料排至下搅拌腔4内;
当双向控制气缸18启动时,会通过固定环26带动滑动管8上下滑动,也就是控制回旋杆35上下滑动,回旋杆35会通过旋转拨动件34带动转轴32转动,进而控制搅拌杆33工作,高温气体可以充分的与下搅拌腔4内的物料接触并进行炭化处理。
以上便是本发明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包括氧化腔(1)和加热腔(2),所述氧化腔(1)和加热腔(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腔(1)由上筛分腔(3)和下搅拌腔(4)组成,所述上筛分腔(3)设于氧化腔(1)的内部上方,所述下搅拌腔(4)设于氧化腔(1)的内部下方,所述上筛分腔(3)和下搅拌腔(4)相互连通设置,所述加热腔(2)的上壁上设有传送管(36),所述传送管(36)与进气口一(12)相连,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件(37),所述加热腔(2)的侧壁上设有入气口(38),所述下搅拌腔(4)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二(39),所述传送管(36)上设有分流管(40),所述分流管(40)与进气口二(39)相连,所述上筛分腔(3)的上壁上设有进料口(41),所述上筛分腔(3)的上壁上设有排气口一(42),所述下搅拌腔(4)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二(43),所述排气口一(42)和排气口二(43)上均设有单向气阀;
所述上筛分腔(3)内设置有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5),所述下搅拌腔(4)内设置有自转式搅拌组件(6);
所述双向挤压式筛分组件(5)包括上固定管(7)、互补型排气孔二(16)、散气管(9)、控制弹簧一(10)和控制弹簧二(11),所述上固定管(7)的一端设于上筛分腔(3)的内上壁上,所述上筛分腔(3)的内上壁上设有进气口一(12),所述上固定管(7)的一端与进气口一(12)相连,所述上固定管(7)的另一端上设有内嵌管一(13),所述内嵌管一(13)的上端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一(14),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二(16)设于散气管(9)的一端上,所述散气管(9)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内嵌管一(13)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一(10)的一端设于内嵌管一(13)上,所述控制弹簧一(10)的另一端与散气管(9)的一端相连,所述散气管(9)的侧壁上贯穿设有隐藏式排气孔(15),所述散气管(9)的上壁上设有互补型排气孔二(16),所述互补型排气孔一(14)与互补型排气孔二(16)相匹配,所述散气管(9)的外侧壁上设有固定盘(17),所述散气管(9)的另一端滑动卡合设于滑动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一端设于滑动管(8)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另一端与散气管(9)相连,所述固定盘(17)上设有双向控制气缸(18),所述上固定管(7)的外侧壁上设有上滑槽(19),所述上滑槽(19)上滑动卡合设有筛分机构(20),所述筛分机构(20)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所述滑动管(8)的外侧壁上设有下固定槽(21),所述下固定槽(21)上设有排料机构(22),所述排料机构(22)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所述控制弹簧二(11)的劲度系数大于控制弹簧一(10)的劲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机构(20)包括滑动环(23)和弹性筛网(24),所述滑动环(23)的一端滑动卡合设于上滑槽(19)上,所述弹性筛网(24)的一端设于滑动环(23)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筛网(24)的另一端设于上筛分腔(3)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筛网(24)上设有筛孔(25),所述滑动环(23)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22)包括固定环(26)和弹性杆(27),所述固定环(26)的一端设于下固定槽(21)上,所述弹性杆(27)的一端设于固定环(26)的另一端上,所述弹性杆(27)的另一端上设有隔布(28),所述上筛分腔(3)的内侧壁上设有导流板(29),所述导流板(29)上设有导流槽(30),所述固定环(26)与双向控制气缸(1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腔(4)的内底壁上设有转动座(31),所述转动座(31)上转动设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的外侧壁上设有搅拌杆(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2)呈中空设置,所述转轴(32)的内侧壁上设有旋转拨动件(34),所述滑动管(8)的外底壁上设有回旋杆(35),所述回旋杆(35)与旋转拨动件(34)相匹配。
CN202410039964.0A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Active CN117550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9964.0A CN117550606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39964.0A CN117550606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0606A CN117550606A (zh) 2024-02-13
CN117550606B true CN117550606B (zh) 2024-04-02

Family

ID=8981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39964.0A Active CN117550606B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5060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1384A (en) * 1976-05-18 1978-08-16 Andrjushin A Method of preparing carbides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4273619A (en) * 1979-11-19 1981-06-16 Angelo Ii James F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carbonizing and activating 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5203998A (en) * 1992-06-17 1993-04-20 Benian Filter Company, Inc. Permanent backwashable filter structure
US5444031A (en) * 1993-01-21 1995-08-22 Calgon Carbon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catalytic carbon
CA2478306A1 (en) * 1998-10-29 2000-05-11 Applera Corporation Multi-well microfiltration apparatus
CN101296867A (zh) * 2005-08-26 2008-10-29 内克斯特-罗公司 反向渗透的过滤系统
CN208800210U (zh) * 2018-07-28 2019-04-30 米高(遵义)科技肥业有限公司 有机肥发酵用废渣细化装置
CN209222211U (zh) * 2018-09-10 2019-08-09 大连倍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整型活性炭生产设备
CN111302342A (zh) * 2020-03-23 2020-06-19 江苏科净炭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用活性炭纤维粉制造超级过滤模块的工艺及炭化活化装置
CN211865242U (zh) * 2020-01-17 2020-11-06 商丘华晶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加工用原料筛分设备
CN111943202A (zh) * 2020-09-15 2020-11-17 榆林学院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KR102291899B1 (ko) * 2021-03-24 2021-08-19 김철희 활성탄 냉각 진동 이송장치
CN117359992A (zh) * 2023-12-04 2024-01-09 山西炭科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活性炭生产用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1384A (en) * 1976-05-18 1978-08-16 Andrjushin A Method of preparing carbides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4273619A (en) * 1979-11-19 1981-06-16 Angelo Ii James F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carbonizing and activating carbonaceous materials
US5203998A (en) * 1992-06-17 1993-04-20 Benian Filter Company, Inc. Permanent backwashable filter structure
US5444031A (en) * 1993-01-21 1995-08-22 Calgon Carbon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making catalytic carbon
CA2478306A1 (en) * 1998-10-29 2000-05-11 Applera Corporation Multi-well microfiltration apparatus
CN101296867A (zh) * 2005-08-26 2008-10-29 内克斯特-罗公司 反向渗透的过滤系统
CN208800210U (zh) * 2018-07-28 2019-04-30 米高(遵义)科技肥业有限公司 有机肥发酵用废渣细化装置
CN209222211U (zh) * 2018-09-10 2019-08-09 大连倍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整型活性炭生产设备
CN211865242U (zh) * 2020-01-17 2020-11-06 商丘华晶钻石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加工用原料筛分设备
CN111302342A (zh) * 2020-03-23 2020-06-19 江苏科净炭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用活性炭纤维粉制造超级过滤模块的工艺及炭化活化装置
CN111943202A (zh) * 2020-09-15 2020-11-17 榆林学院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KR102291899B1 (ko) * 2021-03-24 2021-08-19 김철희 활성탄 냉각 진동 이송장치
CN117359992A (zh) * 2023-12-04 2024-01-09 山西炭科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活性炭生产用成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anofabrication of Ni-incorporated three-dimensional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for catalytic methane decomposition;Yang, X et 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20220222;第10卷(第3期);第1-10页 *
Preparation of active carbons from coal part I. oxidation of coal;Pis, JJ et al;《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19981212;第47卷(第2期);第119-138页 *
无烟煤制备颗粒活性炭及其PSA分离CH_4/N_2性能;辜敏;刘克万;鲜学福;冯砚艳;;《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0615(第03期);第82-87页 *
添加剂作用下配煤法制备活性炭的试验研究;樊亚娟, 张双全, 朱文魁, 唐志红;《炭素技术》;20050830(第04期);第12-14页 *
用于净化高温煤气的陶瓷过滤元件的制备及其研究;许珂敬, 田贵山, 任京成;《中国陶瓷工业》;20050430(第02期);第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50606A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50606B (zh)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CN115585650A (zh) 一种烘干装置
CN110653985A (zh) 一种粒子除湿除臭一体化装置
CN112237886B (zh) 自干燥式生物质颗粒制粒装置
CN111035199B (zh) 一种保健枕用菊花填料的加工方法
CN107816855A (zh) 一种颗粒物烘干装置
CN111841446A (zh) 一种空气净化用的吸附颗粒加工装置
CN109464958A (zh) 一种生物质炭基肥高效生产设备
CN110181585A (zh) 一种波纹管加工方法
CN113532064B (zh) 一种自漏式粉末干燥设备
CN113970237B (zh) 一种塑料颗粒烘干设备
CN116989566B (zh) 一种烘箱气流结构以及聚氨酯加工用的特种烘箱
CN210385769U (zh) 一种新型转筒造粒机的造粒转筒机构
CN209960981U (zh) 一种分解炉的均匀撒料装置
CN207046869U (zh) 一种微波碳化设备上的微波碳化装置
CN207042618U (zh) 一种微波碳化设备上的木材粉碎机
CN109796995A (zh) 一种高效环保炭化稻壳加工设备
CN113801712B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橙质基生物质燃料制粒设备
CN206872432U (zh) 一种微波碳化设备上的成型机
CN210500945U (zh) 一种挤出机的除湿烘干装置
CN217474127U (zh) 一种生产氢氧化钙选粉机选粉装置
CN212842799U (zh) 一种干燥过滤一体式颗粒肥料生产设备
CN111076527B (zh) 用于菊花杀青的循环转料执行机构
CN217604555U (zh) 一种珍珠岩生产用干燥装置
CN206872433U (zh) 一种微波碳化设备上的入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