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2550A -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2550A
CN117532550A CN202311322851.3A CN202311322851A CN117532550A CN 117532550 A CN117532550 A CN 117532550A CN 202311322851 A CN202311322851 A CN 202311322851A CN 117532550 A CN117532550 A CN 117532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application
stud
handle
forc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28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丽丹
王向阳
朵建华
刘懂懂
白东
高新地
徐宝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ailway Sig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ailway Sig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28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2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2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2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施力件和第二施力件;第一施力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钳嘴、第一钳臂和第一施力手把;第二施力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钳嘴、第二钳臂和第二施力手把;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铰接;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用于插入到弹性挡圈的两个挡圈孔中;第一施力手把和第二施力手把相对一侧之间设置限位调节机构;限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和限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本发明能够方便、可靠地调节、控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有效避免了弹性挡圈在安装到装配轴上后出现失效问题,保证安装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产品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了让安装在装配轴1-1上的径向安装零件1-2不会轴向移动,可以在装配轴1-1上的相应位置(例如径向安装零件的安装位置1-3旁)开一个环形槽1-4,在环形槽1-4的位置上安装作为标准件的弹性挡圈1,通过弹性挡圈1起到阻止轴上零件(即径向安装零件1-2)发生轴向运动的作用,从而将径向安装零件1-2限制在既定的位置。
弹性挡圈1作为环形薄片类工件,其内径比装配轴1-1的外径稍小,为了将弹性挡圈1安装到装配轴1-1,需要先扩张(即撑开)弹性挡圈1上的两个挡圈孔101,使得两个挡圈孔101相对张开,从而实现扩张弹性挡圈的开口102,然后再将弹性挡圈1卡到装配轴1-1上预先加工好的环形槽1-4上;
但是,目前现有的安装方法,是由工作人员通过目测的方式,来判断弹性挡圈1上的两个挡圈孔101被扩张(即被撑开)的间距尺寸大小(即张开的尺寸大小),不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高,而且在扩张弹性挡圈1上的两个挡圈孔101的过程中,容易使得张开的尺寸过大,进而使得弹性挡圈1超过其自身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最终导致弹性挡圈1失效。
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在安装时及时发现弹性挡圈1的失效问题,而是继续使用了失效的弹性挡圈1,那么,在安装有装配轴的机器运行时,失效的弹性挡圈1在机器运行的震动下很容易从装配轴1-1上脱落,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施力件和第二施力件;
第一施力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钳嘴、第一钳臂和第一施力手把;
第二施力件,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钳嘴、第二钳臂和第二施力手把;
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相铰接;
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用于插入到弹性挡圈的两个挡圈孔中;
其中,第一施力手把和第二施力手把的右端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限位调节机构;
限位调节机构,用于通过调节和限制第一施力手把和第二施力手把之间的间距,来对应调节和限制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之间张开的尺寸,进而调节和限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结构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可靠地调节、控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例如,弹性挡圈能够安装到装配轴上时两个挡圈孔轴心之间的最小距离),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有效避免了弹性挡圈在安装到装配轴上后出现失效问题,保证弹性挡圈的安装质量以及安装的可靠性,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弹性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弹性挡圈的装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个待安装弹性挡圈的装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从前往后观察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从后往前观察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在使用状态下钳嘴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中,限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中,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中,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中,六角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装配轴,1-2.径向安装零件,1-3.径向安装零件的安装位置,1-4.环形槽;
1.弹性挡圈,101.挡圈孔,102.开口;
1000.第一施力件,2000.第二施力件;
100.限位调节机构;201.钳轴,
2021.第一施力手把,2022.第二施力手把;
2031.第一钳嘴,2032.第二钳嘴;
2041.第一钳臂,2042.第二钳臂;
2051.第一铰接安装座,2052.第二铰接安装座;
3.套环,301.环体,302.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3.固定端,304.螺柱安装内螺纹孔;
4.螺柱,5.螺纹套,6.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施力件1000和第二施力件2000;
第一施力件1000,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钳嘴2031、第一钳臂2041和第一施力手把2021;
第二施力件2000,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钳嘴2032、第二钳臂2042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
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通过钳轴201相铰接(即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用于插入到弹性挡圈1的两个挡圈孔101中;
其中,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的右端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一个限位调节机构100;
限位调节机构100,用于通过调节和限制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距(具体是使得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来对应调节和限制(即控制)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之间张开的尺寸,进而调节和限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钳嘴2031,位于第一钳臂2041的左端中心位置;
第二钳嘴2032,位于第二钳臂2042的左端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施力手把2021的左端,与第一钳臂2041的右端之间为相切连接(即相切的方式连接);
第二施力手把2022的左端,与第二钳臂2042的右端之间为相切连接(即相切的方式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施力件1000和第二施力件2000为上下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通过钳轴201相铰接,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第一钳臂2041的后端和第二钳臂2042,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安装座2051和第二铰接安装座2052;
第一铰接安装座2051朝向第二钳臂2042的一侧(即下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凸台;
第二铰接安装座2052朝向第一钳臂2041的一侧(即上侧),突出地设置有第二凸台;
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
第二凸台上,设置有纵向分布的钳轴201;
钳轴201(作为铰接轴),设置于第一凸台的安装孔中。
因此,对于本发明,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这两个施力手把可以以钳轴201作为支点,分别带动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一起联动,从而让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张开以增大间距,或者合拢以减少间距,即进行夹持操作,从而完成启合动作。
在本发明中,限位调节机构100,包括套环3、螺柱4、螺纹套5和六角螺母6;
螺柱4,位于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隙中;
螺柱4的两端,分别与套环3的一端和螺纹套5的一端相螺纹连接;
套环3的另一端,与第一施力手把2021相套接;
螺纹套5的另一端,与第二施力手把2022朝向第一施力手把2021的一侧(即内侧)正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用于插入到弹性挡圈1的两个挡圈孔101中,以扩张弹性挡圈1的开口102,从而将弹性挡圈1卡接到装配轴1-1上预先加工好的环形槽1-4上;
对于本发明,工作人员通过手对两个施力手把施加握紧力,借助钳轴201,把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相对运动形成的、聚拢的力,转换为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这两个钳嘴之间向外扩张的张力(即相背运动的驱动力),其中,在对两个施力手把施加握紧力的过程中,由于限位调节机构100的存在,通过限位调节机构100控制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距(即图4所示的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避免两个施力手把因为相对运动的幅度过大而导致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这两个钳嘴之间的张开尺寸过大,避免使得弹性挡圈1的开口102张开的尺寸过大,防止弹性挡圈1超过其自身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而导致弹性挡圈1失效。
具体实现上,套环3,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环体301和固定端303;
环体30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
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用于穿过第一施力手把2021或者第二施力手把2022(图4中所示为穿过第一施力手把2021);
固定端303的内部,设置有垂向分布的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
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直接相连通;
螺柱4的一端位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中,且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相螺纹连接,螺柱4的该端末端部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内穿过的第一施力手把2021或者第二施力手把2022相顶紧接触(即相抵)。
进一步地,螺柱4的一端在与固定端303的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相螺纹连接后,还与一个六角螺母6相螺纹连接,该六角螺母6与固定端303的侧面相顶紧接触;
进一步地,螺柱4的另一端,与螺纹套5一端的内螺纹孔相螺纹连接;
螺柱4的另一端还与另外一个六角螺母6相螺纹连接,该六角螺母6与螺纹套5一端侧面相顶紧接触。
具体实现上,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的中心轴线,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环体301和固定端303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螺柱4为通体螺纹的柱状零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螺柱4的一端旋进螺套304中,并由一个六角螺母6锁紧,另一端旋进螺纹套5的一端,并由另一个六角螺母6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螺纹套5为内部全螺纹的长环状零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螺柱4的外螺纹大小,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的内螺纹大小及螺纹套5的内螺纹大小相匹配;
对于本发明,根据两个钳嘴需要张开的尺寸L′(即,在弹性挡圈1未失效的状态下需要安装到装配轴上时,弹性挡圈1中的两个挡圈孔101之间被撑开的间距尺寸,也即本发明的装置的预设工作范围),以及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这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间距,来设计套环3、螺柱4和螺纹套5的长度。套环3、螺柱4和螺纹套5的长度,根据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距来综合设计,确保其可调范围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钳嘴需要张开的尺寸L′,是在弹性挡圈1未失效的状态下需要安装到装配轴上时,弹性挡圈1中的两个挡圈孔101的轴心被撑开的间距尺寸(即,两个轴心的直线距离)。
具体实现上,L′尺寸优选为:弹性挡圈1能够安装到装配轴1-1上时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的最小距离,以可以顺畅地将弹性挡圈1安装到装配轴上为准,这样可以保证弹性挡圈1具有良好的弹性。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上,第一次使用本发明的装置时,可以从大到小调节本装置中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可以通过卡尺来测量),多次试装,当弹性挡圈1恰能安装到装配轴上时,此时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的间距即等于弹性挡圈1能够安装到装配轴上时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的最小距离L′(可以通过卡尺来测量确认),锁紧本装置的六角螺母,锁定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的距离,同时通过卡尺测量并记录该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H(H可以称为标准限位距离尺寸),之后再使用本发明时,即便操作者用再大的力,弹性挡圈1被张开的距离都是固定值L′,此时弹性挡圈1没有被过度撑开,理论上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承受径向窜动力的冲击时失效的弹性挡圈1会从装配轴1-1上脱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弹性挡圈失效,失效的弹性挡圈内侧孔径比初始状态大,未失效的弹性挡圈撑开后内侧孔径可以回弹到初始状态;
弹性挡圈是否失效采取的验证操作,具体可以通过卡尺测量两个挡圈孔101轴心的间距来验证,被撑开后,如果两个挡圈孔101轴心间距回弹到等于初始状态(即未安装状态)下弹性挡圈的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间距,则说明没有失效,反之,如果大于初始状态(即未安装状态)下弹性挡圈的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间距,则说明已失效。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弹性挡圈1的材质,是金属材质。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第一步,将一个施力手把(以第一施力手把2021为例,当然,在实际应用上,可以是任意一个手把,例如还可以是可以是第二施力手把2022)穿过套环3的环体301上的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
第二步,旋转螺柱4,使螺柱4穿过套环3上的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并且使得靠近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的一端与施力手把(具体是第一施力手把2021)相抵,旋紧此端的六角螺母6,将限位调节机构100的一端固定在施力手把(具体是第一施力手把2021)上;
第三步,旋转调整螺柱4另一端的螺纹套5,使得螺纹套5的外端恰好与另一个施力手把相抵时,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可以通过卡尺来测量距离),这时候,如前所述,对应的两个钳嘴张开的最大尺寸会等于L′(即前面所述需要两个钳嘴张开的尺寸L′),此时,旋紧靠近螺纹套5的六角螺母6,从而锁定两个施力手把,保持住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不会变化,以便后续在撑开弹性挡圈时使用,完成限位调节机构100的定位、安装;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具体为:本发明装置中的限位调节机构100两端在两个施力手把上的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即为两个施力手把与限位调节机构100两端连接位置处的内侧圆弧切线之间的距离。
而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具体为:当将两个钳嘴张开的尺寸调整到等于:弹性挡圈1能够安装到装配轴上时两个挡圈孔101轴心之间的最小距离L′(即两个钳嘴需要张开的尺寸L′)时,本发明装置中的限位调节机构100两端在两个施力手把上的安装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即为两个施力手把与限位调节机构100两端连接位置处的内侧圆弧切线之间的距离)。
关于本发明装置的调节操作,具体可以为:工作人员一个手持两个施力手把,另一个手旋转螺纹套5适当调节本装置的长度,再次握紧两个施力手把,并用卡尺测量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反复操作,直到调节到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那么此时,也就实现了将两个钳嘴所实际张开的尺寸调节至等于L′。
第四步,对于一个需要安装到装配轴上的弹性挡圈1,为了安装弹性挡圈1,需要撑开其上的两个挡圈孔101,使得开口102扩张,为此,工作人员不再两个施力手把握紧,而是首先向外侧张开(即相背运动),使得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这两个钳嘴之间相对运动(即呈向内夹紧的趋势),让两个钳嘴插入到自然状态(即未撑开状态)下弹性挡圈1的两个挡圈孔101中,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手对两个施力手把施加握紧力,借助钳轴201,把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相对运动形成的、聚拢的力,转换为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这两个钳嘴之间向外扩张的张力(即相背运动的驱动力),其中,在对两个施力手把施加握紧力的过程中,由于限位调节机构100的存在,使得螺柱套5与相邻的施力手把相抵,并且能够使得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保持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不变化,对应地,进而使得两个钳嘴所实际张开的最大尺寸等于L′;
也就是说,对于本发明,由于限位调节机构100的存在,当在进行弹性挡圈1与装配轴之间的安装时,弹性挡圈1的两个挡圈孔101被两个钳嘴撑开的尺寸能够进行可控的、量化的调节限制,即等于预设的尺寸L′。
因此,本发明由于专门设计了限位调节机构,能够有效避免两个施力手把因为相对运动的幅度过大而导致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这两个钳嘴之间的张开尺寸过大,避免使得弹性挡圈1的开口102张开的尺寸过大,防止弹性挡圈1超过其自身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而导致弹性挡圈1失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两个施力手把之间,设置限位调节机构100,能够间接地将两个钳嘴的撑开尺寸控制在预设的尺寸,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难度;
2、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螺纹套5在螺柱1上的位置,来调节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使得两个施力手把之间的限位距离尺寸等于标准限位距离尺寸H,进而实现调节两个钳嘴实际张开的最大尺寸等于L′(即需要两个钳嘴张开的尺寸L′),以满足不同规格尺寸大小的弹性挡圈的装配需求;
3、对于本发明,由于两个施力手把为上下对称分布,并且是多个弧面相交而成,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限位调节机构100与手把的相对位置,来间接调整两个钳嘴的张开尺寸L′;
4、通过应用本发明,使得对不同规格的弹性挡圈的安装问题得到了解决;
5、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装配精度精准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弹性挡圈的装配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施力件(1000)和第二施力件(2000);
第一施力件(1000),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钳嘴(2031)、第一钳臂(2041)和第一施力手把(2021);
第二施力件(2000),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钳嘴(2032)、第二钳臂(2042)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
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相铰接;
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用于插入到弹性挡圈(1)的两个挡圈孔(101)中;
其中,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的右端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限位调节机构(100);
限位调节机构(100),用于通过调节和限制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距,来对应调节和限制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之间张开的尺寸,进而调节和限制待装配的弹性挡圈上的两个挡圈孔所需张开的尺寸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钳嘴(2031),位于第一钳臂(2041)的左端中心位置;
第二钳嘴(2032),位于第二钳臂(2042)的左端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钳嘴(2031)和第二钳嘴(2032)的形状,均为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施力手把(2021)的左端,与第一钳臂(2041)的右端之间为相切连接;
第二施力手把(2022)的左端,与第二钳臂(2042)的右端之间为相切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施力件(1000)和第二施力件(2000)为上下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2041)和第二钳臂(2042),通过钳轴(201)相铰接,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第一钳臂(2041)的后端和第二钳臂(2042),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安装座(2051)和第二铰接安装座(2052);
第一铰接安装座(2051)朝向第二钳臂(2042)的一侧,突出设置有第一凸台;
第二铰接安装座(2052)朝向第一钳臂(2041)的一侧,突出地设置有第二凸台;
第一凸台上,设置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
第二凸台上,设置有纵向分布的钳轴(201);
钳轴(201),设置于第一凸台的安装孔中。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调节机构(100),包括套环(3)、螺柱(4)和螺纹套(5);
螺柱(4),位于第一施力手把(2021)和第二施力手把(2022)之间的间隙中;
螺柱(4)的两端,分别与套环(3)的一端和螺纹套(5)的一端相螺纹连接;
套环(3)的另一端,与第一施力手把(2021)相套接;
螺纹套(5)的另一端,与第二施力手把(2022)朝向第一施力手把(2021)的一侧正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环(3),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环体(301)和固定端(303);
环体(30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
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用于穿过第一施力手把(2021)或者第二施力手把(2022);
固定端(303)的内部,设置有垂向分布的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
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直接相连通;
螺柱(4)的一端位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中,且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相螺纹连接,螺柱(4)的该端末端部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内穿过的第一施力手把(2021)或者第二施力手把(2022)相顶紧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柱(4)的一端在与固定端(303)的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相螺纹连接后,还与一个六角螺母(6)相螺纹连接,该六角螺母(6)与固定端(303)的侧面相顶紧接触;
和/或,
螺柱(4)的另一端,与螺纹套(5)一端的内螺纹孔相螺纹连接;
螺柱(4)的另一端还与另外一个六角螺母(6)相螺纹连接,该六角螺母(6)与螺纹套(5)一端侧面相顶紧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柱安装内螺纹孔(304)的中心轴线,与施力手把容纳通孔(302)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环体(301)和固定端(303)为一体成型。
CN202311322851.3A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Pending CN117532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2851.3A CN117532550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2851.3A CN117532550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2550A true CN117532550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8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2851.3A Pending CN117532550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25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67729A1 (en) Holding Fixture for Machining Bearing Caps
WO2021254400A1 (zh) 一种夹持装置
JP3295434B2 (ja) 穴あけ装置
JP7052699B2 (ja) 材料試験機
CN112571417A (zh) 一种临时紧固件及其自动化装配机械手
CN220922248U (zh)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US71818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ientating a fastening element
CN117532550A (zh) 一种弹性挡圈的可调限位装配装置
US8302282B2 (en) System and/or assembly for installing fastening devices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fastening devices using the system or assembly
RU2746330C1 (ru) Зажим для удержания колонны насосных штанг
CN113814915B (zh) 固定夹具、装配组件及组装方法
CN115051279A (zh) 一种用于更换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通用卡具
CN114932400A (zh) 一种适用于螺栓拧紧的半自动化加工系统
EP1890847A2 (en) Support fixture for a gripping member of a manipulator robot
US20030107864A1 (en) Compliant collet chuck
CN111568339A (zh) 一种医疗内窥镜成像转接卡口装置
RU2794051C1 (ru) Элеватор трубный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одноштропный
CN214213615U (zh) 一种衬套安装装置
CN216830417U (zh) 一种锁闭机构分解专用夹具
CN217799040U (zh) 一种用于轧辊的卡盘总成
CN218905197U (zh) 辅助安装装置
CN220679844U (zh) 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嘴定位检测装置
CN219956785U (zh) 一种用于传动轴平衡机自动夹紧的装置
CN219967651U (zh) 一种锁附机构
CN210055942U (zh) 一种医疗内窥镜成像转接卡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