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8325A -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8325A
CN117518325A CN202310915464.4A CN202310915464A CN117518325A CN 117518325 A CN117518325 A CN 117518325A CN 202310915464 A CN202310915464 A CN 202310915464A CN 117518325 A CN117518325 A CN 117518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light diffusion
particles
diffusion particles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154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
李吉
谭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154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8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8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8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该偏光片包括偏光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一侧的第一光学功能层,第一光学功能层包括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基材具有30℃至5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材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光扩散粒子的长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的定向角与偏光层的吸收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的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本发明通过将光扩散粒子设置于偏光片的第一光学功能层中,在改善应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的同时,避免了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的损失,改善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Description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3年04月13日、申请号为202310393880.2、发明名称为“偏光片及显示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扩大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通常在偏光片的最外侧设置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现有的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需要在偏光片中增设相应膜层,导致偏光片厚度增加,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减少,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度发生劣化。
因此,亟需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由于在偏光片中增设膜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度劣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
偏光层;
第一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包括基材及分散于所述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基材具有30℃至5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所述基材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
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定向角,所述偏光层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二定向角,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偏光层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0°。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选自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第五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沿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基材的材料选自三醋酸纤维素;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2.3°。
优选的,所述基材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3.5°。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00。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在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内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3%,所述光扩散粒子在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内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30%。
优选的,所述基材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02。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微米。
优选的,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材至少一侧的第二光学功能层,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包括防眩光子层、透明硬化子层、低反射子层、抗反射子层、防指纹子层、防静电子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偏光层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之间;或者,
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偏光片。
本发明通过将光扩散粒子设置于偏光片的第一光学功能层中,在改善应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的同时,避免了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的损失,改善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目前,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需要在偏光片中单独增设,偏光片厚度增加,导致应用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减少,存在显示对比度劣化的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片100,包括:
偏光层101;
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位于所述偏光层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包括基材102a及分散于所述基材102a内的光扩散粒子102b;
其中,所述基材102a具有30℃至5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所述基材102a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
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定向角,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二定向角,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偏光层101所在的平面平行。
本发明通过将光扩散粒子102b设置于偏光片100的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在改善应用该偏光片100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的同时,避免了在偏光片100中额外加设膜层,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的损失,改善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为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角度差的大小,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为绝对值,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可以为0°、0.5°、1°、1.3°、1.5°、1.8°、2°、2.3°、2.5°、2.8°、3°、3.3°、3.5°、3.8°、4°、4.3°、4.5°、4.8°等,表明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5°至5°。通过使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正投影的角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有利于使更多光线经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改变传播方向,从而提升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所述夹角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0°,例如,可以为2°、5°、8°、10°、12°、15°、18°、20°、22°、25°、28°、30°、32°、35°、38°、40°。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空间上与所述第一平面存在夹角,有利于进一步使更多光线经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改变传播方向,从而提升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第二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三定向角,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二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四定向角,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大于或等于-5°,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偏光层101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非垂直、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非垂直。通过使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所述第二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二平面的正投影的角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使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在空间上与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保持近乎平行的状态,有利于进一步使更多光线经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改变传播方向,从而提升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为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角度差的大小,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为绝对值,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例如,可以为0°、0.5°、1°、1.3°、1.5°、1.8°、2°、2.3°、2.5°、2.8°、3°、3.3°、3.5°、3.8°、4°、4.3°、4.5°、4.8°等,表明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5°至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即,以所述第二定向角为0°时,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夹角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即,以所述第四定向角为0°时,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夹角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
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的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进行拍照后,利用已有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后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第五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及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形状互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棒状,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为棒状时,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当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的正投影为椭圆形时,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为该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或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形成椭圆形时,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在任一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形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在任一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形成的截面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均匀,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形成椭圆形时,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在任一垂直于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形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在任一垂直于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内形成的截面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长锥状。
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沿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为该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双锥状。
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在垂直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为该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该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及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两种;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为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为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为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至少两种形状不同的微粒,增加了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形状的多样性,增加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光学各向异性,有助于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对对比度和亮度的提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及第三类光扩散粒子,或者,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及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或者,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为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混合物时,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中的质量分数为1%至8%,例如,可以为1.5%、2%、2.5%、3%、3.5%、4%、4.5%、5%、6%、6.5%、7%、7.5%等;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中的质量分数为40%至50%,例如,可以为41%、42%、43%、44%、45%、46%、47%、48%、49%等;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中的质量分数为45%至55%,例如,可以为46%、47%、48%、49%、50%、51%、52%、53%、54%等。通过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按照上述比例的混合,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获得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对对比度和亮度的提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在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的质量分数为3%至30%,例如,可以为5%、8%、10%、13%、15%、18%、20%、23%、25%、28%等,有利于起到明显的光扩散作用的同时避免影响所述光学功能层的透光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方向上,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长度为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两端点之间的间距。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大于或等于5微米,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小于或等于50微米,例如,可以为10微米、15微米、20微米、25微米、30微米、35微米、40微米、45微米等,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易于定向,从而易使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大于或等于10微米,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小于或等于30微米,更有利于使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易于定向,从而更易使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5微米,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例如,可以为0.6微米、0.7微米、0.8微米、0.9微米、1微米、1.2微米、1.5微米、1.8微米、2微米、2.5微米、3微米、3.5微米、4微米、4.5微米等,有利于获得使光更多通过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表面改变传播方向的纵横比;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直径大于或等于0.5微米,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微米,更有利于获得使光更多通过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表面改变传播方向的纵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纵横比为每一光扩散粒子的长度与该光扩散粒子的最大直径之比。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纵横比大于或等于1,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纵横比小于或等于100,例如,可以为2、5、10、12、15、16、18、20、30、32、34、35、36、38、40、42、45、46、48、50、52、55、56、58、60、62、65、68、70、80、90等;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纵横比大于或等于5,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纵横比小于或等于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树脂材料,例如,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可以选自三醋酸纤维素(TAC,Triacetyl Cellulos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环烯烃(COC,Copolymers of Cycloolefi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择不同,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方式不同,例如,根据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材料不同,所述基材102a可以未经拉伸形成、经沿第一方向拉伸形成、或经先沿第一方向后沿第二方向拉伸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偏光层101的吸收轴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当所述基材102a经沿第一方向拉伸形成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分散于形成所述基材102a的树脂材料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同样经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取向在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中经过调整,因此,有利于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和/或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进一步减小。当所述基材102a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分散于形成所述基材102a的树脂材料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同样经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及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拉伸,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取向在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同样经过调整,因此,有利于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和/或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减小。
因此,在未经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大于在经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在未经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大于在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即,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数值,例如,当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时,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为5°。
在未经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大于在经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在未经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大于在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的所述基材102a中的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即,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数值,例如,当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时,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的极值为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三醋酸纤维素时,所述基材102a可以不经拉伸或经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形成;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时,所述基材102a可以经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形成或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时,所述基材102a可以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聚环烯烃或聚碳酸酯时,所述基材102a可以未经拉伸形成或经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形成或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选自三醋酸纤维素时,所述基材102a由三醋酸纤维素经过沿第一方向的拉伸形成,在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的形成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同样经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拉伸,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取向在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中经过调整,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2.3°,例如,可以为0°、1.3°、1.5°、1.8°、2°、2.2°等,表明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2.3°至2.3°;和/或,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2.3°,例如,可以为0°、1.3°、1.5°、1.8°、2°、2.2°等,表明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2.3°至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基材102a经先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沿所述第二方向拉伸形成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同样经历沿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拉伸,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长轴的取向在所述基材102a的形成中经过二次调整,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3.5°,例如,可以为0°、1.3°、1.5°、1.8°、2°、2.3°、2.5°、2.8°、3°、3.3°等,表明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3.5°至3.5°;和/或,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3.5°,例如,可以为0°、1.3°、1.5°、1.8°、2°、2.3°、2.5°、2.8°、3°、3.3°等,表明所述第三定向角与所述第四定向角之间的平均角度差为-3.5°至3.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为晶须。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选自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铝、硫酸钙、碳酸钙、钛酸钾、硼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可以进行表面改性以助于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在所述基材102a中的分散性或增强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韧性等功能性。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进行表面改性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表面经无机阳离子、无机阴离子、聚合物、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即,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表面包括无机阳离子基团、无机阴离子基团、聚合物基团、偶联剂基团或表面活性剂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表面经无机镁盐、无机钙盐、无机钡盐、无机锶盐、硬脂酸、硬脂酸盐、磺酸类表面活性剂、硫代类表面活性剂、钛酸酯、铝酸酯、聚丙烯酰胺、硅烷、烷基磷酸酯、芳基磷酸酯、烷基磷酸盐、芳基磷酸盐、烷基醇酰胺磷酸酯、烷基醇酰胺磷酸盐、咪唑啉类磷酸酯、咪唑啉类磷酸盐、高聚磷酸酯、高聚磷酸盐以及硅氧烷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改性。
具体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表面经选自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锶、硬脂酸、硬脂酸钠、十八酸锌、磺酸类表面活性剂、硫代类表面活性剂、钛酸酯、铝酸酯、聚丙烯酰胺、硅烷、烷基磷酸酯、芳基磷酸酯、烷基磷酸盐、芳基磷酸盐、烷基醇酰胺磷酸酯、烷基醇酰胺磷酸盐、咪唑啉类磷酸酯、咪唑啉类磷酸盐、高聚磷酸酯、高聚磷酸盐以及硅氧烷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改性。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表面经磺酸类表面活性剂或硫代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改性。所述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烷基磺酸盐、氟代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氟代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代类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硫醇、氟代硫醇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辛硫醇、十二硫醇、十四硫醇、十八硫醇、氟代辛硫醇、氟代十二硫醇中的至少一种。当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与待表面改性的光扩散粒子混合后,磺酸类表面活性基团在晶须表面形成磺酸基壳层,如苯环磺酸基壳层等,有利于保护光扩散粒子、增强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韧性,减少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在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的断裂;当硫代类表面活性基团与待表面改性的光扩散粒子混合后,硫代类表面活性基团与晶须表面的羟基形成O-S-O的交联网络,O-S-O的键能相对较大,有利于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与所述基材102a的材料混合并形成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的过程中保护光扩散粒子102b,减少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断裂,提升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对对比度、亮度等光学功能的提升效果。更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经含氟取代基的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氟取代基的硫代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氟代十二烷基磺酸钠、氟代辛硫醇、氟代十二硫醇中的至少一种,氟原子在烷基链中具有高稳定性,碳-氟键的键能高于碳-碳键的键能并且碳-氟键对碳-碳键具有屏蔽作用,有利于保护碳-碳键,从而提升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与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02,例如,可以为0.03、0.05、0.09、0.1、0.15、0.2等,以实现所述光扩散粒子102b的光扩散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具有30℃至5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以为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等;所述基材102a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例如,可以为600兆帕、700兆帕、800兆帕、900兆帕、1000兆帕、1200兆帕、1500兆帕、1800兆帕、2000兆帕、2200兆帕、2500兆帕、2800兆帕、3000兆帕、3200兆帕、3500兆帕、3800兆帕、4000兆帕、4200兆帕、4500兆帕、4800兆帕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2a的弹性模量可以在50%的湿度中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微米,例如,可以为20微米、25微米、30微米、40微米、50微米、60微米、80微米、100微米、120微米、130微米、140微米等,以便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的加工获得以及维持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适宜的透光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还包括分散于所述基材102a中的增塑剂,所述增塑剂可以选自磷酸酯系增塑剂、柠檬酸酯系增塑剂、脂肪酸酯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6%,例如,可以为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还包括分散于所述基材102a中的紫外吸收剂,所述紫外吸收剂可以选自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吸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塑剂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8%,小于或等于1.2%,例如,可以为1%。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材102a至少一侧的第二光学功能层103。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偏光层101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远离所述偏光层10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远离所述偏光层101的一侧,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靠近所述偏光层101的第一粘合层104。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偏光层101直接接触;或者,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与所述偏光层101之间的保护层105,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保护层105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偏光层101直接接触;或者,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保护层105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可以选自水胶、压敏胶、紫外胶中的至少一种,水胶的材料可以选自聚乙烯醇,压敏胶的材料可以选自丙烯酸酯共聚物,紫外胶的材料可以选自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请参阅图1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包括防眩光子层106、透明硬化子层107、低反射子层108、抗反射子层、防指纹子层、防静电子层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为低反射子层108时,所述低反射子层108可以由透明硬化子部108a及低折射子部108b堆叠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101由聚乙烯醇及染料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101远离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一侧的离型层109,所述离型层109与所述偏光层101通过第二粘合层110粘合。当所述偏光片100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时,去除所述离型层109以裸露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使所述偏光片100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与显示面板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与所述偏光层101之间的补偿层11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光扩散粒子102b设置于偏光片100的第一光学功能层102中,在改善应用该偏光片100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的同时,避免了在偏光片100中额外加设膜层,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的损失,改善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第一偏光片300,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偏光片300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自发光式显示面板等,自发光式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中的第一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中的偏光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当所述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300的一侧的背光模组400,所述背光模组400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4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之间的第二偏光片500。所述第二偏光片500可以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或者,所述第二偏光片500可以不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接下来,将参考一些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应注意,提供这些实例仅为了说明,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理解为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将母料三醋酸纤维素(折射率1.50)粉料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固体总质量5%的增塑剂三苯基磷酸酯、固体总质量1%的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紫外吸收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棒状硫酸钙光扩散粒子、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硫酸钙光扩散粒子及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硫酸钙光扩散粒子,其中,三者在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5%、50%,三者混合后获得的在母料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为1.59、长轴为10-30μm、直径为0.5-2μm,三种光扩散粒子均经过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光扩散粒子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5%,通过搅拌形成均匀的母液;将该母液过滤后,经过挤出机单层挤出在钢带上,经过烘干成膜,将此膜从钢带剥离后,再经过纵向拉伸(第一方向)使光扩散粒子及三醋酸纤维素取向,以形成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从而形成第一光学功能层,第一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为40μm,在一侧涂布第二光学功能层,第二光学功能层为透明硬化子层,另一侧涂布压敏胶作为第一粘合层,然后与预偏光片(由离型层、第二粘合层、补偿层、偏光层、保护层堆叠形成)进行卷对卷贴合,从而获得偏光片,该偏光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将母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折射率1.62)粒料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固体总质量5%的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紫外吸收剂,以及混合均匀后加入棒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及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其中,三者在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5%、50%,三者混合后获得的在母料中的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为1.67、长轴为10-30μm、直径为0.5-2μm,三种光扩散粒子均经过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剂为氟代硫醇;光扩散粒子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2.5%,通过螺杆挤出机混合均匀后进行铸片成膜,将此膜先纵向拉伸(第一方向),再横向拉伸(第二方向)使光扩散粒子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取向,以形成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此时形成的薄膜即为第一光学功能层,第一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为80μm,在一侧涂布第二光学功能层,第二光学功能层为防眩光子层,另一侧涂布压敏胶作为第一粘合层,然后与预偏光片(由离型层、第二粘合层、补偿层、偏光层、保护层堆叠形成)进行卷对卷贴合,以形成偏光片,该偏光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得到的第一光学功能层经过碱处理后,用水胶作为第一粘合层直接与偏光层(即,预偏光片中省去保护层)贴合,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3所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光学功能层为低反射子层,低反射子层由透明硬化子部及低折射子部堆叠形成,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4所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母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1.50),光扩散粒子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5%,纵向拉伸及横向拉伸后形成的第一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为40μm,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
实施例6
与实施例2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第一光学功能层用紫外胶作为第一粘合层直接与偏光层(即,预偏光片中省去保护层)进行贴合,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5所示。
对比例1
在压敏胶中添加棒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及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碳酸钙光扩散粒子,其中,三者在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5%、50%,三者混合后的光扩散粒子的折射率为1.67、长轴为10-30μm、直径为0.5-2μm,三种光扩散粒子均经过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光扩散粒子添加量为固体总质量的10%,采用涂布方式涂布于一侧表面带有低反射涂层的基材112(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另一侧表面以获得光学扩散胶层113(光学扩散胶层的厚度20μm),经过烘干后卷对卷贴合于保护层(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表面,从而获得偏光片,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6所示。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光扩散粒子为球形,从而获得对比光学功能层114,获得的偏光片的结构如图7所示。
将实施例1~6中获得的第一光学功能层、对比例1中获得的光学扩散胶层、对比例2中获得的对比光学功能层使用光学显微镜(奥林巴斯(Olympus)MX63L,放大倍率:500×(10×50)进行拍照,并利用Image J程序获得各第一光学功能层、光学扩散胶层、对比光学功能层中光扩散粒子相对于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定向角均值的绝对值。
将实施例1~6及对比例1、对比例2获得的偏光片分别设置于同一型号的液晶显示模组(相同的液晶显示面板、相同的背光模组及相同结构的位于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之间的偏光片)的出光侧,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光谱分析仪CS2000A从而获得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及色度视角结果。
表1
由表1结果可知,相较于形成于压敏胶中获得的光学扩散胶层,实施例1至实施例6通过在基材中分散光扩散粒子,并且光扩散粒子随基材的形成至少经过纵向拉伸,从而获得的第一光学功能层,在应用于偏光片后,有效提升了应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对比度及色度视角。此外,相较于使用球状光扩散粒子的对比光学功能层,实施例1至实施例6采用棒状光扩散粒子、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光扩散粒子及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光扩散粒子的混合物,使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相对于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定向角的均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3.5°,对于色度视角的提升更为明显。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该偏光片包括偏光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一侧的第一光学功能层,第一光学功能层包括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基材具有30℃至5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材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光扩散粒子的长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的定向角与偏光层的吸收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的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本发明通过将光扩散粒子设置于偏光片的第一光学功能层中,在改善应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的同时,避免了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减少了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的损失,改善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光层;
第一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偏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包括基材及分散于所述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光扩散粒子选自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第五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两种;
沿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沿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依次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光扩散粒子选自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
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1%至8%,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40%至50%,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为45%至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为棒状,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所述第三类光扩散粒子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所述第四类光扩散粒子为长锥状,所述第五类光扩散粒子为双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三醋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环烯烃、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在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一定向角,所述偏光层的吸收轴在所述第一平面内的正投影具有第二定向角,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之间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偏光层所在的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材料选自三醋酸纤维素;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第一定向角与所述第二定向角的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表面包括无机阳离子基团、无机阴离子基团、聚合物基团、偶联剂基团或表面活性剂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表面包括硫代类表面活性基团、磺酸类表面活性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材至少一侧的第二光学功能层,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包括防眩光子层、透明硬化子层、低反射子层、抗反射子层、防指纹子层、防静电子层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偏光层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之间;或者,
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远离所述偏光层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
CN202310915464.4A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518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5464.4A CN117518325A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15464.4A CN117518325A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202310393880.2A CN116107011B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3880.2A Division CN116107011B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8325A true CN11751832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625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3880.2A Active CN116107011B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202310915464.4A Pending CN117518325A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3880.2A Active CN116107011B (zh) 2023-04-13 2023-04-13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1070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64831B2 (en) * 1990-11-30 1995-12-07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Blends of cellulose esters and copolyesters and optionally other esters
JPH11194204A (ja) * 1997-09-19 1999-07-21 Sekisui Chem Co Ltd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14085A1 (en) * 2002-11-14 2006-01-19 Tomoegawa Paper Co., Ltd. Anisotropic light diffusion adhesive layer, anisotropic light diffusion adhesive laminate,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having anisotropic light diffusion adhesive laminate
JPWO2006118168A1 (ja) * 2005-04-28 2008-12-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283298A (zh) * 2005-10-12 2008-10-08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CN102928901B (zh) * 2012-10-19 2014-10-29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12355B (zh) * 2013-08-19 2015-06-24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可视角度的扩散膜片
KR20190140404A (ko) * 2018-06-11 2019-12-19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적층체
CN111443403B (zh) * 2020-04-06 2023-10-10 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KR20230015806A (ko) * 2021-07-23 2023-01-3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07011B (zh) 2023-07-25
CN116107011A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8742B (zh) A light diffusion element, a polarizing plate for a light diffusion element, a polarizing elemen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515401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CN109891281B (zh)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者侧偏振板和包括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917368B2 (en) Light diffusing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light diffusing film
JPH11160505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56938A (ja)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02101447A1 (en)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2008191310A (ja) 防眩フィルム
CN116520465B (zh)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201316791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41323B2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22701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13262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822699B1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6107011B (zh)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6106999B (zh)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JP7343093B2 (ja) 視野角補償フィルム、これを含む偏光板及びこれを含む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7111037B (zh) 光学片以及包括其的偏光板和液晶显示器
KR102315475B1 (ko) 광학 부재
CN117031595B (zh)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2016071336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7075248B (zh) 光学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6973995B (zh) 光学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TWI803771B (zh) 偏光板疊層以及包括其的顯示裝置
JP2008020597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