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1595B -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1595B
CN117031595B CN202311214751.9A CN202311214751A CN117031595B CN 117031595 B CN117031595 B CN 117031595B CN 202311214751 A CN202311214751 A CN 202311214751A CN 117031595 B CN117031595 B CN 117031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ght
particles
light diffusion
diff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47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1595A (zh
Inventor
王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47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1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1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1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1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1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该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光扩散粒子在基材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本发明通过在光扩散膜的基材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3%的光扩散粒子,可以利用光扩散粒子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

Description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扩大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通常在偏光片的最外侧设置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现有的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需要在偏光片中增设相应膜层(例如:使用图案化的高折射层与低折射层交叠),工艺复杂且导致偏光片厚度增加,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减少,使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度发生劣化。
因此,亟需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由于在偏光片中增设膜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对比度劣化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膜,包括:
基材;和
光扩散粒子,所述光扩散粒子分散于所述基材内;
其中,所述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基材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包括第一类光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具有多个第一截面,一个所述第一截面具有一个第一外接圆,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的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100,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沿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还包括第二类光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具有多个第二截面,一个所述第二截面具有一个第二外接圆,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5,所述第二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及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沿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棒状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长锥状粒子,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双锥状粒子和/或椭球状粒子,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正方体状粒子或长方体状粒子,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球状粒子或椭球状粒子,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长锥状粒子。
优选的,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具有平均粒径,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20%,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80%。
优选的,所述基材包括第一子基材和/或第二子基材,所述第一子基材选自未改性的聚酯、未改性的醋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子基材选自改性的聚酯、改性的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65%,所述第一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
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3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如前所述的光扩散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偏光片。
本发明通过在光扩散膜的基材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3%的光扩散粒子,可以利用光扩散粒子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扩散膜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扩散膜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目前,用于扩大色度视角的光学膜,需要在偏光片中增设相应膜层,显示装置的出射光线减少且显示对比度劣化,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降低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扩散膜101,包括基材1011和光扩散粒子1012,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分散于所述基材1011内;其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基材1011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光扩散膜101的基材1011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3%的光扩散粒子1012,可以利用光扩散粒子1012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101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具有长轴及直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长轴长度为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长轴两端点之间的间距,每一个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垂直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多个截面,每一个截面具有一个外接圆,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直径对应为多个截面中直径最大的外接圆的直径。其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一个截面中距离最远的两点位于该截面的外接圆上,且该截面中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间距为外接圆的直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包括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
其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具有多个第一截面,每一个所述第一截面具有一个第一外接圆,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的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100,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例如,可以为10、12、15、16、18、20、30、32、34、35、36、38、40、42、45、46、48、50、52、55、56、58、60、62、65、68、70、80、90等。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一个所述第一截面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为该所述第一截面中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间距。利用长径比(长轴长度与直径最大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更大的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更易于使更多光线通过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改变传播方向,从而获得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相同,位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棒状粒子,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为棒状时,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当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圆形时,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可以与所述第一截面重合。当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每一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每一所述第一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的长度,一个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一个所述第一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该所述第一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沿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与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时,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或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为椭圆形时,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或中间部的任一所述第一截面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与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沿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均匀,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时,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为椭圆形时,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任一所述第一截面所呈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与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长锥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为长锥状粒子时,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沿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一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双锥状粒子和/或椭球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为双锥状粒子和/或椭球状粒子时,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一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为双锥状粒子和椭球状粒子的区别为:当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为双锥状粒子时,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平行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方向上的截面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当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为椭球状粒子时,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平行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方向上的截面为椭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较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及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使光线的传播方向更多,从而提升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因此,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至少包括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中,椭球状粒子对光线传播方向的改变更优于双锥状粒子,优选的,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至少包括椭球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包括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且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还包括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包括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及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增加了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形状的多样性,增加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光学各向异性,有助于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对比度和亮度的提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4微米,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30微米,例如,可以为5微米、10微米、15微米、20微米、25微米等,以便于使更多的光线经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长轴表面改变传播方向,从而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对比度和亮度的提升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30微米,以便于获得长轴长度合适且更为集中的所述第一光扩散粒子1012,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对比度及亮度的提升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可以由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升所述光扩散膜101的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同时,兼顾所述光扩散膜101的雾度改善效果的提升,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还包括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
其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具有多个第二截面,每一个所述第二截面具有一个第二外接圆,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5,例如,可以为1.1、1.2、1.3、1.4、1.5、1.6、1.7、1.8、1.9、2、2.2、2.5、2.8、3、3.5、4、4.5等,所述第二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包括长径比(长轴长度与直径最大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之比)较小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有利于提升所述光扩散膜101的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所述光扩散膜101的雾度改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及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与位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相同,位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与位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为立方体状粒子或长方体状粒子,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为该所述第二截面所呈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更优选为接近于1,例如,可以为1.1、1.2、1.3、1.4、1.5、1.6、1.7、1.8、1.9、2、2.2、2.5、3等。
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为球状粒子或椭球状粒子,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当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当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为球状粒子时,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为圆形且任一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与该所述第二截面重合,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截面中直径最大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为1。
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为椭球状粒子时,其形状更优选为近似于球状粒子,即,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直径越接近越优。优选的,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或等于3;更优选的,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或等于1.5。
沿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直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与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为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时,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或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为椭圆形时,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或中间部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与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沿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例如,可以为0微米、0.95微米、0.8微米、0.78微米、0.75微米、0.72微米、0.7微米、0.68微米、0.65微米、0.62微米、0.6微米、0.58微米、0.55微米、0.52微米、0.5微米、0.48微米、0.45微米、0.42微米、0.4微米、0.38微米、0.35微米、0.32微米、0.3微米、0.28微米、0.25微米、0.22微米、0.2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2微米、0.1微米、0.08微米、0.05微米、0.02微米等;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均匀,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时,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为椭圆形时,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所呈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与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沿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表示在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呈现减小的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在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依次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规则形状或无规则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可以为长锥状粒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为长锥状粒子时,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沿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形状一致且面积逐渐减小。当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为椭圆形时,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任一所述第二截面所呈的椭圆形的长轴与该椭圆形的短轴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3,例如,可以为1.2、1.5、1.8、2、2.2、2.5、2.8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12纳米,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12.4微米,例如,可以为20纳米、50纳米、100纳米、500纳米、1微米、3微米、5微米、8微米、10微米等,以便于对光线起到分散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1微米,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5微米。更优选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4微米。
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相较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对提升色度视角及对比度的改善效果稍弱,且较少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即可对所述光扩散膜101的雾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可以少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例如,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50%,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50%。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可以为55%、60%、65%、70%、75%、80%、85%、90%、95%、99%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包括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包括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及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时,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至少包括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优选的,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大于55%,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例如,可以为60%、65%、70%、80%、85%、90%、95%等。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还包括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还包括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和/或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时,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之和,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优选的,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的质量分数之和,大于0%、且小于45%,例如,可以为40%、35%、30%、25%、20%、15%、10%、5%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小于3%,例如,可以为0.0001%、0.001%、0.01%、0.02%、0.05%、0.1%、0.5%、1%、1.5%、2%、2.5%等以便于均匀分散于所述光扩散膜101内,可以利用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101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具有较小的质量分数即可实现有效提升对比度及色度视角。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001%,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小于3%;更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1%,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1%,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粒径分布可以为多分散或单分散。优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粒径分布为单分散,有利于综合性提升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对所述光学膜的光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粒径分布为单分散时,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具有平均粒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平均粒径为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具有球状粒子和/或正方体状粒子时,球状粒子的粒径为其直径,正方体状粒子的粒径为其边长。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粒径分布为单分散时,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20%,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80%,即,20%×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平均粒径≤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长轴长度≤180%×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平均粒径。优选的,当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粒径分布为单分散时,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50%,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50%,即,50%×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平均粒径≤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长轴长度≤150%×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平均粒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为晶须。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材料及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材料选自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材料及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材料可以选自聚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铝、硫酸钙、碳酸钙、钛酸钾、硼酸铝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可以进行表面改性以助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在所述基材1011中的分散性,或增强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韧性等功能性。当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进行表面改性时,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表面经无机阳离子、无机阴离子、聚合物、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即,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表面包括无机阳离子基团、无机阴离子基团、聚合物基团、偶联剂基团或表面活性剂基团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表面经选自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锶、硬脂酸、硬脂酸钠、十八酸锌、磺酸类表面活性剂、硫代类表面活性剂、钛酸酯、铝酸酯、聚丙烯酰胺、硅烷、烷基磷酸酯、芳基磷酸酯、烷基磷酸盐、芳基磷酸盐、烷基醇酰胺磷酸酯、烷基醇酰胺磷酸盐、咪唑啉类磷酸酯、咪唑啉类磷酸盐、高聚磷酸酯、高聚磷酸盐以及硅氧烷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改性。优选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表面经磺酸类表面活性剂或硫代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改性。所述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烷基磺酸盐、氟代烷基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氟代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硫代类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硫醇、氟代硫醇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辛硫醇、十二硫醇、十四硫醇、十八硫醇、氟代辛硫醇、氟代十二硫醇中的至少一种。当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与待表面改性的光扩散粒子1012混合后,磺酸类表面活性基团在晶须表面形成磺酸基壳层,如苯环磺酸基壳层等,有利于保护光扩散粒子1012、增强光扩散粒子1012的韧性,减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在所述光扩散膜101中的断裂;当硫代类表面活性基团与待表面改性的光扩散粒子1012混合后,硫代类表面活性基团与晶须表面的羟基形成O-S-O的交联网络,O-S-O的键能相对较大,有利于在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与所述基材1011的材料混合并形成所述光扩散膜101的过程中保护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减少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断裂,提升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对对比度、亮度等光学功能的提升效果。更优选的,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经含氟取代基的磺酸类表面活性剂、含氟取代基的硫代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如,氟代十二烷基磺酸钠、氟代辛硫醇、氟代十二硫醇中的至少一种,氟原子在烷基链中具有高稳定性,碳-氟键的键能高于碳-碳键的键能并且碳-氟键对碳-碳键具有屏蔽作用,有利于保护碳-碳键,从而提升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和/或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选自改性或改性的聚酯、改性或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或未改性的聚酯可以包括改性或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或未改性的聚碳酸酯、改性或未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或未改性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改性或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可以包括改性或未改性的三醋酸纤维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可以包括第一子基材和/或第二子基材,所述第一子基材可以选自未改性的聚酯、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子基材可以选自改性的聚酯、改性的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材1011中,所述第一子基材的质量分数大于所述第二子基材的质量分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基材与所述第二子基材互相均匀混合,所述第一子基材在所述基材1011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65%,例如,可以为70%、75%、80%、85%、90%、95%、99%等。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1011内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35%,例如,可以为1%、5%、10%、15%、20%、25%、30%等。有利于改性的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未改性的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互溶性良好或者未性的醋酸纤维素如三醋酸纤维素与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如三醋酸纤维素互溶性良好,有助于改善所述基材1011的机械性、平整性、结晶性并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分散性,从而改善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光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的三醋酸纤维素、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的聚碳酸酯、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或改性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为分别对未改性的三醋酸纤维、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未改性的聚碳酸酯、未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或未改性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进行亲水性改性或亲油性改性获得。例如,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为在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引入直链烷基侧链、羧基侧链、羟基侧链或含氟基团的侧链获得的;当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为在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引入羧基侧链和/或羟基侧链时,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为在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苯基中引入、/>基团,其中,n和m均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0的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子基材选自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时,所述第二子基材选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1011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35%,有利于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互溶性良好,有助于改善所述基材1011的机械性、平整性、结晶性并改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分散性,从而改善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光学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与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02,例如,可以为0.03、0.05、0.09、0.1、0.15、0.2等,以实现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光扩散功能。优选的,所述基材1011与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1,例如,可以为0.12、0.13、0.14、0.15、0.2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光扩散膜101内的所述光扩散粒子1012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材料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与所述基材1011的折射率的差值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与所述基材1011的折射率的差值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基材1011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基材1011的折射率。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1012b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1012a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具有70℃至6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以为80℃、9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在23℃时具有500兆帕至5000兆帕的弹性模量,例如,可以为600兆帕、700兆帕、800兆帕、900兆帕、1000兆帕、1200兆帕、1500兆帕、1800兆帕、2000兆帕、2200兆帕、2500兆帕、2800兆帕、3000兆帕、3200兆帕、3500兆帕、3800兆帕、4000兆帕、4200兆帕、4500兆帕、4800兆帕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11的弹性模量可以在50%的湿度中获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微米,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0微米,例如,可以为10微米、50微米、60微米、100微米、150微米、200微米、250微米、300微米、350微米、400微米、450微米等,以便于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加工获得以及维持所述光扩散膜101适宜的透光性。优选的,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微米,所述光扩散膜101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50微米,例如,可以为20微米、25微米、30微米、40微米、50微米、60微米、80微米、100微米、120微米、130微米、140微米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光扩散膜101,通过在光扩散膜101的基材1011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3%的光扩散粒子1012,可以利用光扩散粒子1012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101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
请参阅图3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偏光片100,包括如前所述的光扩散膜101。
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扩散膜101一侧的偏光层102。
请参阅图3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材1011至少一侧的第二光学功能层103。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偏光层102与所述光扩散膜101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光扩散膜101远离所述偏光层102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位于所述光扩散膜101远离所述偏光层102的一侧,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扩散膜101靠近所述偏光层102的第一粘合层104。
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偏光层102直接接触;或者,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扩散膜101与所述偏光层102之间的保护层105,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保护层105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光扩散膜101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偏光层102直接接触;或者,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光扩散膜101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粘合层104与所述保护层105直接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层104可以选自水胶、压敏胶、紫外胶中的至少一种,水胶的材料可以选自聚乙烯醇,压敏胶的材料可以选自丙烯酸酯共聚物,紫外胶的材料可以选自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单体。
请参阅图3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包括透明硬化子层107、低反射子层108、抗反射子层、防指纹子层、防静电子层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103为低反射子层108时,所述低反射子层108可以由透明硬化子部108a及低折射子部108b堆叠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层102由聚乙烯醇及染料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偏光层102远离所述光扩散膜101一侧的离型层109,所述离型层109与所述偏光层102通过第二粘合层110粘合。当所述偏光片100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时,去除所述离型层109以裸露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使所述偏光片100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与显示面板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1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粘合层110与所述偏光层102之间的补偿层111。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光扩散膜101的设置,避免了偏光片100造成摩尔纹或白点等光学缺陷的同时,提升了应用具有偏光片100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及对比度。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具体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第一偏光片300,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偏光片300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自发光式显示面板等,自发光式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中的光扩散膜101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300中的偏光层10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当所述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200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300的一侧的背光模组400,所述背光模组400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400与所述显示面板200之间的第二偏光片500。所述第二偏光片500可以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或者,所述第二偏光片500可以不选自如前所述的偏光片100。
接下来,将参考一些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应注意,提供这些实例仅为了说明,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理解为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基材的材料为未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为球状二氧化硅和棒状二氧化硅以质量比1:1混合,以形成光扩散膜1,光扩散膜1内光扩散粒子的质量分数为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为椭球状二氧化硅和棒状二氧化硅以质量比1:1混合,以形成光扩散膜2,光扩散膜2内光扩散粒子的质量分数为0.5%。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的对比光扩散膜1内光扩散粒子的质量分数为5%。
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2获得的光扩散膜、及对比例1获得的对比光扩散膜设置于偏光片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将偏光片贴附于75寸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进行光学效果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待测试的偏光片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补偿层、偏光层、保护层、光扩散膜(或对比光扩散膜)、透明硬化子层。
需要说明的是,雾度通过雾度测量仪器NDH7000测量获得。
暗态比是指显示面板暗态显示时与显示面板中心呈30°或60°时观测到的显示面板的亮度与显示面板暗态显示时与显示面板中心的亮度的比值。
对比度是显示面板白态时的亮度和暗态时的亮度的比值。在本试验中测量的是白态时显示面板的中心亮度和暗态时显示面板的中心亮度。
亮度视角为侧视角亮度为正视角亮度的二分之一时对应的侧视角的值。
透过率为白态亮度与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的比值。
色度视角测量是以塞西标准(CESI0.03)进行的视角测量。
表1
由表1可知,通过不同形状的粒子混合形成的光扩散粒子在光扩散膜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时即可获得较大的色度视角,且相较于光扩散粒子在光扩散膜内的质量分数大于3%的对比光扩散膜1,在对比度、光透过率等方面显著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该光扩散膜包括基材及分散于基材内的光扩散粒子,光扩散粒子在基材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本发明通过在光扩散膜的基材中加入质量分数小于3%的光扩散粒子,可以利用光扩散粒子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提升偏光片的视角,避免在偏光片中额外加设膜层而导致出射光线减少,进而在改善具有光扩散膜的显示装置的色度视角和对比度的同时,提升显示装置的出光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和
光扩散粒子,所述光扩散粒子分散于所述基材内;
其中,所述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基材内的质量分数小于3%;
所述光扩散粒子包括第一类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具有多个第一截面,每一个所述第一截面具有一个第一外接圆;
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沿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沿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一截面的第一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一外接圆中的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100,所述第一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一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粒子还包括第二类光扩散粒子;
其中,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具有多个第二截面,每一个所述第二截面具有一个第二外接圆,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与多个所述第二外接圆中直径最大的所述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比值小于5,所述第二截面垂直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形状互不相同的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及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沿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0.3微米;
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沿远离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沿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
沿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长轴的延伸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的变化值小于或等于1微米,沿远离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中间部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位于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连接,沿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一端部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的所述第二截面的第二外接圆的直径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棒状粒子,所述第二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三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四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长锥状粒子,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双锥状粒子和/或椭球状粒子,所述第六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正方体状粒子或长方体状粒子,所述第七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球状粒子或椭球状粒子,所述第八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一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九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两端直径减小的针状粒子,所述第十子类光扩散粒子选自长锥状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20%,所述第五子类光扩散粒子在所述光扩散粒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扩散粒子具有平均粒径,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20%,任一所述光扩散粒子的长轴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扩散粒子的平均粒径的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括第一子基材和/或第二子基材,所述第一子基材选自未改性的聚酯、未改性的醋酸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子基材选自改性的聚酯、改性的醋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65%,所述第一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0%;
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二子基材在所述基材中的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35%。
9.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光片。
CN202311214751.9A 2023-09-20 2023-09-20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7031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4751.9A CN117031595B (zh) 2023-09-20 2023-09-20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4751.9A CN117031595B (zh) 2023-09-20 2023-09-20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1595A CN117031595A (zh) 2023-11-10
CN117031595B true CN117031595B (zh) 2023-12-01

Family

ID=8864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4751.9A Active CN117031595B (zh) 2023-09-20 2023-09-20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159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5994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方向性扩散薄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方向性扩散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572774A (zh) * 2014-10-13 2016-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896439A (zh) * 2016-06-29 2017-06-27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应用该偏光板的显示器装置
CN116106999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5994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方向性扩散薄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方向性扩散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5572774A (zh) * 2014-10-13 2016-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6896439A (zh) * 2016-06-29 2017-06-27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板及应用该偏光板的显示器装置
CN116106999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1595A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78340B1 (ko) 방현필름 및 그 용도
CN116520465B (zh)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TWI468742B (zh) A light diffusion element, a polarizing plate for a light diffusion element, a polarizing element,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2292765B1 (ko) 광학 부재, 편광판 세트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4950507A (zh) 光学部件、偏光板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0020268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光学層付偏光子、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2008191310A (ja) 防眩フィルム
WO2006035837A1 (ja) 光学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面光源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3167910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3159660A1 (zh) 防眩减反射膜、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JP2007148415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拡散層付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20506525A (ja) 光学的操作特徴部を含む導光板アセンブリ
TW201816434A (zh) 光學構件
JP2001350008A (ja) 反射機能及び透過機能を有する光学部材
CN117031595B (zh) 光扩散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5240990B2 (ja) 偏光解消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113214A1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106999B (zh)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CN117075248B (zh) 光学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KR102315475B1 (ko) 광학 부재
CN116107011B (zh)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JP2002006403A (ja)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CN116973995B (zh) 光学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7492119A (zh) 光学膜、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TWI398699B (zh) 用於背光單元之光擴散片材與光學片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