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5549A -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5549A
CN117505549A CN202311309019.XA CN202311309019A CN117505549A CN 117505549 A CN117505549 A CN 117505549A CN 202311309019 A CN202311309019 A CN 202311309019A CN 117505549 A CN117505549 A CN 117505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roll
supporting
work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90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鑫鑫
于孟
文杰
王永强
王春海
张晓峰
李宫胤
张亮亮
林海海
李洋龙
王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90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5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5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5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如此,通过计算侧支撑力和侧支撑辊刚度,进而准确判断出工作辊的实际位置形态,为带钢浪形、翘曲和轧制稳定性等控制提供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制刚强度薄带钢产品时,六辊轧机的轧制力太大,为了能够减小轧制力高效轧制高强度薄带钢产品,需要减小工作辊直径。但是,工作辊直径太小,导致工作辊横向刚度太低。为此,从六辊轧机基础上发展出来了十八辊轧机。而为了保证工作辊的横向刚度,设有四个侧支撑,每个侧支撑由一个侧支撑辊和两个背衬轴承组成。侧支撑的位置由液压缸控制,并且具备位置检测和力检测功能。工作辊的位置形态对带钢浪形、翘曲和轧制稳定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作辊没有轴承结构定位,轧制过程中工作辊一直处于游动状态。工作辊的位置形态一般由侧支撑辊反应。
现有技术中,侧支撑辊的位置检测是通过液压缸磁尺的位置检测实现的,但这种方式未考虑侧支撑辊刚度的影响,故液压缸磁尺的位置并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侧支撑辊的真实位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侧支撑力和侧支撑辊刚度,进而得到工作辊的实际位置形态,为带钢浪形、翘曲和轧制稳定性等的控制提供依据。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所述十八辊轧机包括单个机架,机架包括上下两个工作辊,每个工作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侧支撑辊以及控制侧支撑辊位置的两个液压缸;方法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可选的,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8’。
可选的,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8。
可选的,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包括:
针对每一个侧支撑辊,根据初始位置以及目标位置,确定得到位移变化量;
根据该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支撑力变化量;
根据位移变化量以及该支撑辊的支撑力变化量,确定得到刚度。
可选的,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包括:
针对每一个工作辊,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然后确定该工作辊与另一个工作辊之间的第二位置形态,其中,第二位置形态包括工作辊水平倾斜、上下工作辊交叉、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
可选的,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包括: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可选的,工作辊水平倾斜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端左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左倾斜;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可选的,上下工作辊交叉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右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左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左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右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可选的,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的判断条件包括:
且/>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右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左偏。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计算侧支撑力和侧支撑辊刚度,进而准确判断出工作辊的实际位置形态,为带钢浪形、翘曲和轧制稳定性等控制提供依据。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其中,十八辊轧机包括单个机架,机架包括上下两个工作辊,每个工作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1个侧支撑辊、2个背衬轴承以及控制侧支撑辊位置的两个液压缸,这两个液压缸一个位于侧支撑辊的操作端,一个位于侧支撑辊的传动端。也就是说,每一组上下工作辊包括4个侧支撑辊,8个液压缸。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其中左侧、右侧就是以图2的左侧右侧为依据,操作端则是图2的前端,传动端是指图2的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
步骤101: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其中,每个侧支撑辊的操作端和传动端分别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该侧支撑辊和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力,压力传感器一共8个。接触力包括初始接触力以及目标接触力。初始接触力是指液压缸的磁尺在初始位置时,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力。
初始接触力有8个,分别是按照上下工作辊、左右侧以及操作端、传动端进行划分,具体步骤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8’。
步骤102: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其中,目标接触力是指液压缸磁尺按照预设行程位移之后,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力。
目标接触力有8个,也是按照上下工作辊、左右侧以及操作端、传动端进行划分,具体步骤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8。
步骤103: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具体的,针对每一个侧支撑辊,根据初始位置以及目标位置,确定得到位移变化量;位移变化量也就是液压缸磁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行程距离,8个液压缸的位移变化量是相等的。
根据该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支撑力变化量;支撑力变化量就是目标支撑力与初始支撑力的差值。
根据位移变化量以及该支撑辊的支撑力变化量,确定得到刚度。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刚度:
K=ΔF/ΔS
其中,K表示某一侧支撑辊操作端或传动端的刚度,ΔF表示某一侧支撑辊操作端或传动端的支撑力变化量,ΔS表示某一侧支撑辊操作端或传动端的位移变化量。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同一侧支撑辊,由于安装、连接以及晕工作辊间隙的不同,其操作端和传动端的刚度有可能不同。因此,同一侧支撑辊的操作端以及传动端的刚度时分别计算的。
步骤104: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概括的说,在得到不同侧支撑辊的操作端或传动端的刚度后,可以结合所受支撑力,计算出侧支撑辊的形变,根据形变来判断侧支撑辊的相对位置形态,进而得到工作辊相对位置形态。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针对每一个工作辊,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然后确定该工作辊与另一个工作辊之间的第二位置形态,其中,第二位置形态包括工作辊水平倾斜、上下工作辊交叉、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
其中,第一位置形态是工作辊相对中间辊的位置形态,中间辊可以看做是固定的,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往往是相对水平偏移
可选的,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包括: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中,虽然同一侧支撑辊操作端和传动端的刚度可能不同,导致该侧支撑辊的操作端和传动端的形变位移不同;但是比起不同侧支撑辊的相同操作端或传动端的刚度差别来说,上述第一种的形变位移远小于第二种的形变位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工作辊水平倾斜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端左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左倾斜;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工作辊交叉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右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左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左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右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的判断条件包括:
且/>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右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左偏。
概括的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通过计算侧支撑力和侧支撑辊刚度,进而准确判断出工作辊的实际位置形态,通过正确的调整侧支撑辊的形变位移,减少带钢浪形、翘曲,提高轧制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测量模块还用于: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8’。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测量模块还用于: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1,以及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3,以及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5,以及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7,以及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8。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刚度计算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一个侧支撑辊,根据初始位置以及目标位置,确定得到位移变化量;
根据该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支撑力变化量;
根据位移变化量以及该支撑辊的支撑力变化量,确定得到刚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
针对每一个工作辊,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然后确定该工作辊与另一个工作辊之间的第二位置形态,其中,第二位置形态包括工作辊水平倾斜、上下工作辊交叉、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端左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左倾斜;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右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左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左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右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位置确定模块还用于:
且/>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右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左偏。
概括的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装置,通过计算侧支撑力和侧支撑辊刚度,进而准确判断出工作辊的实际位置形态,为带钢浪形、翘曲和轧制稳定性等控制提供依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八辊轧机包括单个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上下两个工作辊,每个工作辊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侧支撑辊以及控制侧支撑辊位置的两个液压缸;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根据所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根据所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所述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1’,以及所述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3’,以及所述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5’,以及所述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7’,以及所述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初始支撑力F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包括: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所述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1,以及所述上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2;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所述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3,以及所述上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4;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所述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5,以及所述下工作辊与左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6’;
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所述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操作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7,以及所述下工作辊与右侧支撑辊传动端之间的目标支撑力F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包括:
针对每一个侧支撑辊,根据所述初始位置以及所述目标位置,确定得到位移变化量;
根据所述该侧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支撑力变化量;
根据所述位移变化量以及该支撑辊的支撑力变化量,确定得到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所述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包括:
针对每一个工作辊,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然后确定该工作辊与另一个工作辊之间的第二位置形态,其中,所述第二位置形态包括工作辊水平倾斜、上下工作辊交叉、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该工作辊左右两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该各工作辊与左右两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先确定该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的第一位置形态,包括: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左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时,下工作辊相对中间辊右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辊水平倾斜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端左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左倾斜;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时,下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上工作辊传动右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工作辊交叉的判断条件包括: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右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左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时,上工作辊操作端相对下工作辊操作端左偏,上工作辊传动端相对下工作辊传动端右偏,上下工作辊为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工作辊的相对水平偏移的判断条件包括:
且/>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右偏;
时,上工作辊相对下工作辊左偏。
10.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初始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所述液压缸磁尺位于目标位置时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
刚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位置、目标位置、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初始支撑力以及目标支撑力,确定得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侧支撑辊的刚度以及所述各工作辊与侧支撑辊之间的目标支撑力,确定各工作辊的位置形态。
CN202311309019.XA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505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9019.XA CN117505549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9019.XA CN117505549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5549A true CN117505549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9019.XA Pending CN117505549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55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678B (zh) 轧钢机及轧钢机的调零方法
US8217377B2 (en) Device with movable sensor for measuring the width and/or the position of a metal strip or slab
EP1688190B1 (en) Rolling mill facility with strip shape detection equipment
RU2194585C2 (ru) Способ компенсации сил или составляющих сил, являющихся результатом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валков в прокатных клетях
US4044580A (en) Rolling mill gap sensor
EP0301008B1 (en) Shapemeter
CN103917309A (zh) 金属板材的轧制装置
JPH0697167B2 (ja) 圧延機における帯体の平面性の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212732B2 (ja) 蛇行制御方法および蛇行制御装置
CN100402168C (zh) 张力板形仪
KR20160003863A (ko) 압연기의 판 두께 제어 장치
CN117505549A (zh) 一种十八辊轧机工作辊位置形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US4470297A (en) Camber-monitoring tensiometer
US6212960B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flatness of a strip in movement
US20210001388A1 (en) Rolling mil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3055838B2 (ja) 圧延機の作業ロール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位置調整方法並びに圧延機
CN108655183B (zh) 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
KR102252361B1 (ko) 크로스각 동정 방법, 크로스각 동정 장치, 및 압연기
EP1344582B1 (en) Screw down position setting method for rolling plate
CN2822818Y (zh) 张力板形仪
JP2985989B2 (ja) 圧延機
KR100832399B1 (ko) 루퍼 하중차를 이용한 열연판 사행 제어방법
JPH09155449A (ja) スリット圧延材の分割装置
CN116234643A (zh) 用于轧制金属带材的设备和方法
JP2000158026A (ja) 板圧延における板形状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