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3028A -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3028A
CN117503028A CN202311642285.4A CN202311642285A CN117503028A CN 117503028 A CN117503028 A CN 117503028A CN 202311642285 A CN202311642285 A CN 202311642285A CN 117503028 A CN117503028 A CN 117503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ction wheel
driving wheel
cam
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422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华
周冠华
唐鹏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422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3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3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3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66Proximal part of endoscope body,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该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牵引轮、驱动轮和调节机构,牵引轮和驱动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驱动轮转动可驱动牵引轮转动;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在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驱动轮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如此可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Description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体内病灶进行诊疗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内窥镜。内窥镜包括操作手柄和插入部,在具体操作时,通过控制操作手柄,即可经由牵引绳拉拽插入部前端的主动弯曲段而实现弯曲动作,从而改变插入部前端的朝向,以利于插入部进入人体的自然腔道。
然而,从临床表现来看,术者医生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容易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因此,如何避免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能够减小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牵引轮、驱动轮和调节机构,牵引轮和驱动轮均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驱动轮转动可驱动牵引轮转动;在调节机构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操作手柄。
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手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的牵引轮和驱动轮,以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使用包括本申请的操作手柄的内窥镜时,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一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相连,通过控制牵引轮转动即可控制上述的插入部弯曲,以利于插入部进入人体的自然腔道;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与牵引轮分离,此时驱动轮和牵引轮之间的传动被切断,也就是说,驱动轮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因此即便是由于误触使驱动轮转动也无法带动牵引轮转动,如此便可解决插入部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如此可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操作手柄在第一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操作手柄在第二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操作手柄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调节机构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1;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调节机构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2;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调节机构在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3;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调节机构在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操作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调节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手柄壳体;110、壳本体;120、抵接件;130、安装台;200、牵引轮;210、凸台;211、阻尼层;300、驱动轮;310、容纳空间;400、调节机构;410、驱动件;420、调节凸轮;421、第一定位凹部;422、第二定位凹部;423、第一锁线槽;430、弹性件;440、转轴;500、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零部件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
通常来讲,内窥镜手柄包括拨杆、牵引轮和牵引绳,拨动拨杆可控制牵引轮转动,由于牵引绳的近端与牵引轮相连,牵引绳的远端与插入部的主动弯曲段相连,因此牵引轮在转动过程中即可使牵引绳处于张紧状态和解除张紧状态,以使主动弯曲段朝预设的方向弯曲。
术者医生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需先控制拨杆使主动弯曲段处于平直状态,以防止主动弯曲段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但发明人研究发现,术者医生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会误触拨杆,这会导致主动弯曲段朝预设的方向弯曲,从而造成主动弯曲段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显然这会造成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损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操作手柄,包括手柄壳体100、牵引轮200、驱动轮300和调节机构400,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均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调节机构400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选地,调节机构400可与手柄壳体100滑动配合,以使调节机构400相对手柄壳体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者调节机构400也可与手柄壳体100转动配合,以使调节机构400相对手柄壳体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牵引轮200可设于手柄壳体100内,其用于连接牵引绳500,如此转动牵引轮200即可实现主动弯曲段弯曲。
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如图3-7所示)的情况下,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相连,驱动轮300转动可驱动牵引轮200转动;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的情况下,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手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的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以及调节机构400,调节机构400可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使用包括本申请的操作手柄的内窥镜时,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400切换至第一位置,使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相连,通过控制牵引轮200转动即可控制上述的插入部弯曲,以利于插入部进入人体的自然腔道;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时,可将调节机构400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此时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之间的传动被切断,也就是说,驱动轮300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200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因此即便是由于误触使驱动轮300转动也无法带动牵引轮200转动,如此便可解决插入部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如此可减小插入部损伤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的风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可移动地设置于手柄壳体100并与调节机构400相连,调节机构4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调节机构400在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调节机构400驱动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远离另一者的方向移动,以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相分离;调节机构400在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调节机构400驱动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靠近另一者的方向移动,以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相连。可见,本实施例可通过控制调节机构400活动来驱动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移动,以实现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直接相连或者分离,相较于通过中间连接件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间接相连而言,本实施例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直接相连可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且相较于驱动牵引轮200或驱动轮300转动而言,本实施例驱动牵引轮200或驱动轮300移动还可缩短其运动路径,以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快速地相连或者分离,从而提高控制效率。
可选地,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相连的方式包括多种实施例。举例来讲,牵引轮200具有多个制动凸部或者制动凹部,驱动轮300具有多个制动凹部或者制动凸部,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牵引轮200的各制动凸部/制动凹部与驱动轮300的各制动凹部/制动凸部配合,以将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相连;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牵引轮200的各制动凸部/制动凹部与驱动轮300的各制动凹部/制动凸部脱离配合,以切断两者的传动。这里的制动凹部可为制动孔,制动凸部可为柱状凸起;或者,制动凹部也可为相邻两个凸齿之间形成的齿槽,制动凸部也可为凸齿。在另一实施例中,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中的一者设有沿自身周向延伸的阻尼层211,另一者设有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啮合齿,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啮合齿嵌入阻尼层211,以使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相连,如此牵引轮200旋转至任意位置均可与驱动轮300相连,从而无需严格控制牵引轮200或者驱动轮300的位置。进一步地,可在牵引轮200的端面上设置圆柱形的凸台210,阻尼层211设于凸台210的外周面上。
除上述的实施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轮200或驱动轮300也可不相对手柄壳体100移动,此时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隔开设置,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调节机构400分别与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相连,也就是说,驱动轮300通过调节机构400与牵引轮200间接相连;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调节机构400与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中的至少一者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举例来讲,调节机构400包括传动齿轮,驱动轮300上具有多个第一传动齿,牵引轮200上具有多个第二传动齿,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相啮合;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中的至少一者分离。
若驱动轮300可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在依靠手动的方式驱动驱动轮300转动带动牵引轮200转动以使插入部弯曲的情况下,术者医生会对驱动轮300施加推动力,这可能造成驱动轮300相对手柄壳体100移动以使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牵引轮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手柄壳体100,调节机构400与牵引轮200相连,调节机构4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牵引轮200向靠近或者远离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牵引轮200可移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而驱动轮300不相对手柄壳体100移动,因此对驱动轮300施加推动力以使其转动并不会使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以确保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之间传动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手动的方式可以是推动拨杆或推动驱动轮300外露于手柄壳体100的部分,以使驱动轮300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由手柄壳体100的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上,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依次分布。本实施例中牵引轮200相较于驱动轮300更靠近手柄壳体100的远端,因此牵引轮200向远离驱动轮300移动的方向则为由手柄壳体100的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也就是说,在牵引轮200与驱动轮300分离的过程中,牵引轮200会朝靠近手柄壳体100的远端的方向移动,如此可使缠绕于牵引轮200上的牵引绳500处于更为松弛的状态,进而可释放主动弯曲段的挠度,此时主动弯曲段将没有任何作用力使其保持弯曲形态,主动弯曲段在微小的外部作用力下,即可对其弯曲形态进行改变。因此在拔出插入部的过程中,主动弯曲段将随着所经过的人体内部腔道的形态而随动,其并不会对人体腔道内壁或者人体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当然,牵引轮200也可相较于驱动轮300更靠近手柄壳体100的近端,本申请不对牵引轮200和驱动轮300之间的位置关系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0包括驱动件410、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驱动件41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调节机构4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驱动件410可带动调节凸轮420转动,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均分别与牵引轮200和手柄壳体100相连,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中的一者驱动牵引轮200向靠近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另一者驱动牵引轮200向远离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430远离手柄壳体100的一端可直接与牵引轮200相连;或者,弹性件430远离手柄壳体100的一端可直接与调节凸轮420相连,此时弹性件430通过调节凸轮420间接与牵引轮200相连。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调节机构400在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切换的过程中,驱动件410驱动调节凸轮420转动,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会向靠近或者远离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的方向转动,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在向靠近该部分的方向转动时,调节凸轮420可驱动牵引轮200向靠近或者远离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在向远离该部分的方向转动时,弹性件430可驱动牵引轮200向远离或者靠近驱动轮300的方向复位回移。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驱动牵引轮200移动,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的结构简单,如此可简化调节机构400的结构。
当然,调节机构400也可为气缸、电缸、电机驱动丝杆螺母机构、电机驱动连杆机构等,本实施例不对调节机构400的具体结构作限定。
可选地,驱动件410可为外露于手柄壳体100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转轴440,转轴440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贯穿手柄壳体100并与调节凸轮420相连,且转轴440可相对手柄壳体100移动,转轴44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通过旋转转动盘即可带动调节凸轮420转动。进一步地,牵引轮200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440的外部,此时牵引轮200的转动轴线和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牵引轮200可相对转轴440转动,也就是说,在牵引轮200和转轴440中的一者转动的情况下,不带动另一者转动,以实现转动盘在驱动转轴440和调节凸轮420转动时,转轴440和调节凸轮420相对牵引轮200转动,并在调节凸轮420的突出部分向靠近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转动的过程中,调节凸轮420会相对手柄壳体100移动,从而带动转轴440和套设在转轴440上的牵引轮200移动;在调节凸轮420的突出部分向远离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430驱动调节凸轮420、转轴440和牵引轮200复位回移。当然,驱动件410也可为电机、或者电机驱动齿轮传动机构等部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和调节凸轮420位于驱动轮300的同一侧,且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相较于调节凸轮420更远离驱动轮300,调节凸轮420可相对牵引轮200转动,调节凸轮420可驱动牵引轮200向靠近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相较于调节凸轮420更远离驱动轮300,因此在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向靠近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转动的过程中,调节凸轮420会朝靠近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牵引轮200向靠近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在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与手柄壳体100的上述部分相抵接时,调节凸轮420和手柄壳体100的上述部分配合,使牵引轮200与驱动轮300抵接相连,由于调节凸轮420和手柄壳体100的刚度均较大,两者之间为硬连接,因此可保证牵引轮200与驱动轮3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也可相较于调节凸轮420更靠近驱动轮300,此时调节凸轮420可驱动牵引轮200向远离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包括抵接件120,调节凸轮420与抵接件120相连,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沿其周向间隔地设有第一定位凹部421和第二定位凹部422,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定位凹部421内,在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定位凹部42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凹部421和第二定位凹部422中的一者可设于调节凸轮420的突起部分,另一者设于调节凸轮420与自身突起部分相错的部分,调节机构400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情况下,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定位凹部421内或者第二定位凹部422内,如此可利用抵接件120对调节凸轮420在其周向上进行止挡,以防止调节凸轮420在受到较小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发生转动,以使调节机构400稳定地位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此外,在抵接件120进入调节凸轮420的第一定位凹部421或者第二定位凹部422时,术者医生会有明显的手感,以利于判断调节机构400的位置是否切换到位。
和/或,为使在切换调节机构400的位置时更为省力,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10和抵接件120,调节凸轮420与抵接件120相连,抵接件120与壳本体110转动配合,且抵接件120可与调节凸轮420滚动配合。可选地,壳本体110上设有安装台130,安装台130上设有转动孔,抵接件120可转动地设于转动孔中;进一步地,安装台130背离抵接件12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锁线槽,第二锁线槽沿弧形方向延伸,下文所述的弹性圈的一部分套设于第二锁线槽内。
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与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为抵接件120,抵接件120与壳本体110转动配合,因此在调节凸轮420转动的过程中,抵接件120也会发生转动,以使抵接件120与调节凸轮420之间的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从而可使在切换调节机构400的位置时更为省力。可选地,抵接件120可为滚珠、滚柱、转动轮等。当然,抵接件120也可为固定件,此时抵接件120不会相对手柄壳体100转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30包括弹性圈,弹性圈套设于调节凸轮420和手柄壳体100。本实施例中,弹性圈的稳定性好、成本低,如此不仅可稳定地驱动牵引轮200沿靠近或者远离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还可降低调节机构400的制造成本。当然,弹性件430也可为弹簧、弹片等。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第一锁线槽423,第一锁线槽423沿调节凸轮420的周向延伸,弹性圈的一部分套设于第一锁线槽423内,在第一锁线槽423的周向上,第一锁线槽423的槽底壁与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锁线槽423的周向上,第一锁线槽423的槽底壁与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也就是说,第一锁线槽423的槽底壁并非是偏心结构,如此在调节凸轮420转动的过程中,调节凸轮420不会带动弹性圈沿远离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拉伸,从而可降低调节凸轮420在转动过程中弹性圈对调节凸轮420施加的挤压力,进而降低调节凸轮420与弹性圈之间的摩擦力,以达到减小对调节凸轮420施加的转矩的目的。当然,在第一锁线槽423的周向上,第一锁线槽423的槽底壁与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也可发生变化,或者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也可不设置第一锁线槽423。
可选地,手柄壳体100还可包括拨杆,拨杆与驱动轮300相连,通过推动拨杆以带动驱动轮300转动,以控制主动弯曲段的弯度角度,进而使主动弯曲段弯曲至两侧的极限位置。在拔出插入部时,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主动弯曲段跟随所经过的人体内部腔道的形态而随动,因此在拔出插入部后,主动弯曲段可能保持朝一侧弯曲的状态,由于拨杆的转动范围较小,此时若直接将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相连,则需要使拨杆的位置与主动弯曲段的弯曲角度相适配,才可通过拨杆使主动弯曲段弯曲至两侧的极限位置,如:在拔出插入部后,使拨杆位于中位,并使主动弯曲段保持平直状态,但这会增大操作手柄的控制难度。
此外,在将插入部从自然腔道抽出时,主动弯曲段会随动弯曲,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在插入部抽出至腔道的某一位置后,在该位置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沿自然腔道的延伸方向存在两处病灶,一般是先将插入部插到底部,治疗最深处的病灶,然后再将插入部插入至较浅的病灶处,治疗较浅的病灶部。也就是说,在治疗较深的病灶后,可先使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二位置,再拔出插入部的一部分,然后再使调节机构400位于第一位置,使插入部随着驱动轮300的转动而弯曲,以便于插入部插入至较浅的病灶处。但在拔出插入部的一部分后,由于插入部会跟随人体腔道随动弯曲,因此术者医生无法得知主动弯曲段在当前停留位置的具体弯曲角度,因此,术者医生无法将拨杆恢复至对应位置再调节主动弯曲段的弯曲角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轮300的一部分位于手柄壳体100内,驱动轮300的另一部分外露于手柄壳体100,拨动驱动轮300外露于手柄壳体100的部分可驱动驱动轮300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300可转动地设于手柄壳体100,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360度,因此即便是在拔出插入部后,主动弯曲段朝一侧弯曲,也可通过驱动轮300的大转动行程来适应主动弯曲段的弯曲行程,进而可通过驱动轮300使主动弯曲段弯曲至两侧的极限位置,从而无需像上一实施例一样将驱动轮300设于中位,以减小操作手柄的控制难度。当然,驱动轮300也可完全位于手柄壳体100内,此时可额外设置驱动部件驱动驱动轮300转动,如手动拨杆、电机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00可以实现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或传动相连。并且,驱动轮300的部分外漏于手柄壳体100,以便在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相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直接拨动驱动轮300带动牵引轮200转动,且由于驱动轮300与手柄壳体100的转动不会受到手柄壳体100结构的阻挡。因此,在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由分离状态切换至传动相连的状态后,主动弯曲段在不同方向的弯曲角度的调节范围可以保持不变。
和/或,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轮3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手柄壳体100内,驱动轮300的内部设有容纳空间310,驱动轮300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与容纳空间310相连通的开口。本实施例中,驱动轮300的内部设有容纳空间310,手柄壳体100内的其他零部件可通过驱动轮300的端面上的开口进入容纳空间310内,以容纳手柄壳体100内的其他零部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驱动轮300的内部空间容纳其他零部件,从而利于其他零部件的布局。当然,驱动轮300也可为实心部件,本申请不对驱动轮300的结构作限定。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驱动轮300偏置于手柄壳体100在自身轴向上的第一侧,开口设于驱动轮300背离第一侧的端面,如此增大容纳空间310与开口相对的内壁与手柄壳体100位于第二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使手柄壳体100的第二侧能够容纳尺寸更大的零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手柄。在使用包括本申请的操作手柄的内窥镜时,若需要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拔出人体的自然腔道,可将调节机构400切换至第二位置,使驱动轮300与牵引轮200分离,此时驱动轮300和牵引轮200之间的传动被切断,也就是说,驱动轮300在转动时无法驱动牵引轮200转动,从而无法带动插入部弯曲,因此即便是由于误触使驱动轮300转动也无法带动牵引轮200转动,如此便可解决插入部倒钩住人体组织或者自然腔道的内壁面。
本申请实施例所指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100)、牵引轮(200)、驱动轮(300)和调节机构(400),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所述调节机构(40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轮(300)与所述牵引轮(200)相连,所述驱动轮(300)转动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转动;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轮(300)与所述牵引轮(200)分离,以切断两者之间的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与所述调节机构(40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驱动轮(300)中的一者向靠近或远离另一者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轮(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所述调节机构(400)与所述牵引轮(20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手柄壳体(100)的近端向远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驱动轮(300)和所述牵引轮(200)依次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00)包括驱动件(410)、调节凸轮(420)和弹性件(430),所述驱动件(41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所述调节机构(4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410)可带动所述调节凸轮(420)转动,
所述调节凸轮(420)和所述弹性件(430)均分别与所述牵引轮(200)和所述手柄壳体(100)相连,所述调节凸轮(420)和所述弹性件(430)中的一者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靠近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另一者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远离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和所述调节凸轮(420)位于所述驱动轮(300)的同一侧,且所述手柄壳体(100)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相连的部分相较于所述调节凸轮(420)更远离所述驱动轮(300),所述调节凸轮(420)可相对所述牵引轮(200)转动,所述调节凸轮(420)可驱动所述牵引轮(200)向靠近所述驱动轮(300)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包括抵接件(120),所述调节凸轮(420)与所述抵接件(120)相连,所述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沿其周向间隔地设有第一定位凹部(421)和第二定位凹部(422),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凹部(421)内,在所述调节机构(4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抵接件(1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凹部(422)内;和/或,
所述手柄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10)和抵接件(120),所述调节凸轮(420)与所述抵接件(120)相连,所述抵接件(120)与所述壳本体(110)转动配合,且所述抵接件(120)可与所述调节凸轮(420)滚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30)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于所述调节凸轮(420)和所述手柄壳体(100);
所述调节凸轮(420)的外周面设有环形的第一锁线槽(423),所述第一锁线槽(423)沿所述调节凸轮(420)的周向延伸,所述弹性圈的一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线槽(423)内,在所述第一锁线槽(423)的周向上,所述第一锁线槽(423)的槽底壁与所述调节凸轮(42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内,所述驱动轮(300)的另一部分外露于所述手柄壳体(100),拨动所述驱动轮(300)外露于所述手柄壳体(100)的部分可驱动所述驱动轮(300)转动;和/或,
所述驱动轮(3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内,所述驱动轮(300)的内部设有容纳空间(310),所述驱动轮(300)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310)相连通的开口。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手柄。
CN202311642285.4A 2023-12-04 2023-12-04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Pending CN117503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2285.4A CN117503028A (zh) 2023-12-04 2023-12-04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42285.4A CN117503028A (zh) 2023-12-04 2023-12-04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3028A true CN117503028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42285.4A Pending CN117503028A (zh) 2023-12-04 2023-12-04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30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02745A (zh) * 2024-06-28 2024-07-30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牵引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02745A (zh) * 2024-06-28 2024-07-30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牵引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2005B (zh) 可调节弯曲角度的拆装分离型内窥镜
JP6082553B2 (ja) ブレーキ解除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医療用マニピュレータ
US10285676B2 (en) End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
EP2400902B1 (en) Surgical scissors
EP2170152B1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flexible endoscopic device
CN117503028A (zh)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JP6042678B2 (ja) ブレーキ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医療用マニピュレータ
JP6858954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US11504199B2 (en) Medical manipulator
CN117503027A (zh)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JPWO2017010128A1 (ja) 医療機器用の駆動力伝達機構
US20220095892A1 (en) Medical device controller
CN118402745B (zh)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牵引机构
JP2019080683A (ja) 内視鏡のアングル操作装置
KR102443146B1 (ko) 핸들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문합기
US20220369901A1 (en) Medical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18899389U (zh) 一种内窥镜的张紧元件、张紧机构、手柄及内窥镜
CN219183645U (zh) 一种牵引轮、牵引绳调节结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220236843U (zh) 一种远端帽及内镜配件
US20240285151A1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rotatably or pivotably coupling medical devices
CN217938169U (zh) 内窥镜及其操作手柄
US20240260960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orque amplification in medical systems
WO2018225124A1 (ja) 医療用オーバーチューブ
CN117338217A (zh) 一种自锁装置、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EP4164467A1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