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1565A -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1565A
CN117501565A CN202280042745.7A CN202280042745A CN117501565A CN 117501565 A CN117501565 A CN 117501565A CN 202280042745 A CN202280042745 A CN 202280042745A CN 117501565 A CN117501565 A CN 117501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wl
double
operating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27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世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uan Industry Co ltd
Daewo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uan Industry Co ltd
Daewo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uan Industry Co ltd, Daewo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ua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01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1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14Clamps for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16Details, e.g. jaws, jaw attach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2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involving special transmission means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the jaws, e.g. toggle levers,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02G1/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for mounting or stre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活线作业中利用的线夹操作杆,更详细而言,公开一种为了使得作业者在不中断供电的活线或不停电施工中能够安全、更方便地使用,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双棘爪操作部,并由所述操作部操作保持部和钩组件,从而能够将前端工具牢固地结合于所述保持部的前端,并且通过使所述操作部的长度最小化,使得作业者在进行用于前端工具的操作和旋转卷绕抽拉式特高压配电线路绑扎线的去除及用于去除包括电线的被膜的异物的作业时容易把持和操作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grip‑all)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 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活线作业中利用的线夹操作杆,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为了使得作业者在不中断供电的活线或不停电施工中能够安全、更方便地使用,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双棘爪操作部,并由所述操作部操作保持部和钩组件,从而能够将前端工具牢固地结合于所述保持部的前端,并且通过使所述操作部的长度最小化,使得作业者在进行用于前端工具的操作和旋转卷绕抽拉式特高压配电线路绑扎线的去除及用于去除包括电线的被膜的异物的作业时容易把持和操作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grip-all)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活线作业是指在向配电线路继续送电的同时实施的线路作业。由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非常高,活线作业是在如输配电设备那样难以切断电力的情况下执行的,进行活线作业的用户必须使用绝缘用保护工具或防护工具。
配电线路的活线作业可分为直接活线作业和间接活线作业。直接活线作业是一种在绝缘桶内用户佩戴绝缘手套后在活线状态下进行直接接触式作业的方法。直接活线作业虽然简便、节省作业时间,但存在发生触电事故的风险性高,经常发生人员伤亡的缺点。间接活线作业是一种使用绝缘杆等绝缘工具进行非接触式间接作业的方法。间接活线作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作业时间,但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作为活线作业,有对支撑绝缘子等电线路构成部件进行检查、修理、更换、清洗的作业等,根据作业的种类,可以适当地采用直接活线作业方式或间接活线作业方式。
近来,在对配电线路执行新建及维护施工时,不中断供电的活线或不停电施工的比重日益升高。虽然以往用户直接接触高压的电力线的直接活线作业较多,但当前,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正处于作业方式转换为非接触式间接活线作业的过程。
为了进行间接活线作业,需要相应的间接活线作业用作业工具。然而,以往普及的的工具的问题在于,执行对应于极小部分的间接活线作业,或者是不适合当前作业环境的陈旧过时的工具,因此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发明的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如下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提供,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得作业者能够安全、容易地执行逐渐变复杂的配电线路和对其的间接活线作业,尤其通过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双棘爪操作部,以使操作旋钮的中空部中的操作部的长度最小化,除了前端工具的结合及操作外,还使得在进行用于旋转卷绕抽拉式特高压配电线路绑扎线的去除及用于去除包括电线的被膜的异物的作业时容易把持和操作。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利用插入于保持部的钩组件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与所述保持部连接的电动手柄旋转所述保持部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杆,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的后方;以及双棘爪操作部,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插入所述保持部中的深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延伸棒部,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的后方,并且形成有中空部;操作旋钮,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的外周缘;下部齿条齿轮,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的中空部,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的后方连接;小齿轮部,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的后方,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的中空部,并且以所述下部齿条齿轮的后方可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中空部,并且在所述下部齿条齿轮的上部具备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对应的小齿轮;以及上部齿条齿轮,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的中空部,且以位于所述小齿轮部的上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且一方面与所述小齿轮对应,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小齿轮沿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包括棘轮板,该棘轮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的外周缘,且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在上部面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的两侧的方式在前后方形成有一对棘轮齿轮,所述操作旋钮包括第一棘爪(pawl),该第一棘爪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棘轮齿轮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部包括:主体,其结合于所述延伸棒部的后方,并且外周缘的上部开放,并且形成有中空部,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的后方贯通;以及一对小齿轮支撑体,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上部两侧,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小齿轮。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在两个侧面分别包括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导向槽,所述小齿轮部的小齿轮支撑体包括凸出形成于内侧面的上部并插入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突起。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部包括轴承部,该轴承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中空部的下部以支撑所述下部齿条齿轮的下部面。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板包括卡止棘轮,该卡止棘轮形成于上部面的前方,且形成在所述一对棘轮齿轮之间,所述操作旋钮包括第二棘爪(pawl),该第二棘爪贯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的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棘爪(pawl)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卡止棘轮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部包括:旋转管,其形成有中空部并设置于所述工作杆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保持部的后方;以及支撑管体,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且设置于所述旋转管的外周缘,且被设置在前方能够旋转地连接所述保持部,所述电动手柄包括:动力传递部,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的后方与所述操作部的前方之间,且被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旋转管传递动力,并且使得所述工作杆的后方贯通;手柄本体,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的上部,并且具备驱动电机;以及防旋转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的内部,以在所述手柄本体与所述动力传递部分离时防止所述旋转管的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齿轮外壳,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的后方与所述操作部的前方之间;第一锥齿轮,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的内侧前方,并且与所述旋转管的后方连接;以及第二锥齿轮156c,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的内侧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对应,并且贯通形成有结合孔,所述防旋转部件包括:下部支撑体,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的内侧下部;以及上部支撑体158b,其被设置为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体的上部,并在上部具备旋转防止突起,该旋转防止突起插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以防止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利用插入于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包括:工作杆125,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177的后方;以及双棘爪操作部135,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能够在相对于所述操作杆移动至后方后向前方进行2级移动操作,并且基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2级移动操作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内的深度。
发明的效果
如上提出的本发明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下称“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可以获得如下效果:随着作业者手握线夹操作杆操作操作部,使得作业对象物容易卡止于保持部的钩的同时,能够被牢固地夹紧,从而能够安全地执行作业的效果;以及通过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双棘爪操作部,使所述操作部的长度最小化,使得作业者能够更容易安全地执行利用双棘爪操作部的前端工具的结合及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立体图。
图2至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保持部和绝缘棒部的部分投影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保持部和绝缘棒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保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钩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双棘爪操作部的部分立体图。
图9至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双棘爪操作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双棘爪操作部的部分投影图。
图12至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双棘爪操作部的工作的部分投影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动力传递部的侧面投影图a和背面投影图b。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线夹操作杆的防旋转部件的工作的侧面投影图a和背面投影图b。
对附图标记的详细说明
110:绝缘棒部,111:支撑管体,115:把手部,120:杆保持器,121:上部保持器,122:下部保持器,125:工作杆,126:主杆,127:后端杆,128:前端杆,129:结合部件,130:旋转管,131:旋转管主本体,132:旋转管子本体,134:旋转管结合部,135:双棘爪操作部,135a:延伸棒部,135b:棘轮板,135b-1:棘轮齿轮,135b-2:卡止棘轮,136:操作旋钮,136a:第一棘爪(pawl),136b:第二棘爪(pawl),137:下部齿条齿轮,138:小齿轮部,138a:小齿轮,138b:主体,138c:小齿轮支撑体,138c-1:导向突起,138d:轴承部,139:上部齿条齿轮,139a:导向槽,155:电动手柄,156:动力传递部,156a:齿轮外壳,156b:第一锥齿轮,156c:第二锥齿轮,156c-1:结合孔,157:手柄本体,158:防旋转部件,158a:下部支撑体,158b:上部支撑体,158b-1:旋转防止突起,167:保持部,168:旋转保持器,169:保持器本体,170:保持器导向槽,171:中央导向槽,172:延伸导向槽,174:保持器结合部,175:保持器结合孔,177:钩组件,178:滑块179:滑块本体,180:滑块结合孔,181:滑块中间槽,182:滑块侧部槽,183:滑块中央槽,184:滑块销孔,186:滑块翼,188:钩,189:钩销孔,190:钩突起,191:枢轴销,192:弹簧,193、194、195、19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活线作业中利用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为了使得作业者在不中断供电的活线或不停电施工中能够安全、更方便地使用,利用齿条和小齿轮构成双棘爪操作部135,并由如上所述构成的双棘爪操作部135操作保持部167和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钩组件177,从而能够将前端工具或作业对象物(在下文中,将混合使用“前端工具或作业对象物”)牢固地结合于所述保持部167的前端,尤其通过使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长度最小化,使得作业者在进行用于前端工具的操作和旋转卷绕抽拉式特高压配电线路绑扎线的去除及用于去除包括电线的被膜的异物的作业时容易把持和操作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一种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构造,即,一种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利用插入于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杆125,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177的后方;以及双棘爪操作部135,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延伸棒部135a,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并且形成有中空部;操作旋钮136,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下部齿条齿轮137,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中空部,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小齿轮部138,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并且以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可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中空部,并且在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上部具备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对应的小齿轮138a;以及上部齿条齿轮139,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且以位于所述小齿轮部138的上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且一方面与所述小齿轮138a对应,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小齿轮138a沿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棘轮板135b,该棘轮板135b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且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在上部面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两侧的方式在前后方形成有一对棘轮齿轮135b-1,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一棘爪136a(pawl),该第一棘爪136a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棘轮齿轮135b-1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主体138b,其结合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并且外周缘的上部开放,并且形成有中空部,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贯通;以及一对小齿轮支撑体138c,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开放的上部两侧,并且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小齿轮138a。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在两个侧面分别包括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导向槽139a,所述小齿轮部138的小齿轮支撑体138c包括凸出形成于内侧面的上部并插入所述导向槽139a内的导向突起138c-1。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轴承部138d,该轴承部138d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中空部的下部以支撑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下部面。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板135b包括卡止棘轮135b-2,该卡止棘轮135b-2形成于上部面的前方,且形成在所述一对棘轮齿轮135b-1之间,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二棘爪136b(pawl),该第二棘爪136b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卡止棘轮135b-2对应。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部110包括:旋转管130,其形成有中空部并设置于所述工作杆125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保持部167的后方;以及支撑管体111,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且设置于所述旋转管130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在前方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保持部167,所述电动手柄155包括:动力传递部156,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且被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旋转管130传递动力,并且使得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贯通;手柄本体157,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上部,并且具备驱动电机;以及防旋转部件158,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内部,以在所述手柄本体157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分离时防止所述旋转管130的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包括:齿轮外壳156a,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第一锥齿轮156b,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前方,并且与所述旋转管130的后方连接;以及第二锥齿轮156c,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6b对应,并且贯通形成有结合孔156c-1,所述防旋转部件158包括:下部支撑体158a,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下部;以及上部支撑体158b,其被设置为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体158a的上部,并在上部具备旋转防止突起158b-1,该旋转防止突起158b-1插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156c-1以防止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一种利用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如上所述的间接活线作业用电动式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第一制备步骤S10;将前端工具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的第二制备步骤S20;以及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手柄155以旋转所述保持部167,旋转所述前端工具并将电线卷绕于所述前端工具或去除覆盖在所述电线上的膜或灰尘等异物的作业执行步骤S30。
下面参考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1至图16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本发明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下称“线夹操作杆”包括设于前端的保持部167、插入于所述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连接到所述保持部167的后方的绝缘棒部110、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的动力传递部156、连接到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上部的电动手柄155、以及连接到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后方的把手部115。
这样的本发明的线夹操作杆能够通过利用插入所述保持部167的所述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具体地,通过所述绝缘棒部110和动力传递部156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来执行间接活线作业。
此时,本发明的线夹操作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部115中设置有双棘爪操作部135,从而能够以将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或从其抽出的方式操作,因此通过将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牢固地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使得作业者在进行前端工具的操作和旋转卷绕抽拉式特高压配电线路的去除及用于去除包括电线的被膜的异物的作业时容易把持和操作。
在下文中,在说明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双棘爪操作部135的构件时,会对动力传递部156的构件进行后述,但显而易见地,即使没有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构件,基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运行的构件会有机地连接和动作,但为了通过所述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所述动力传递部156是必须必要的构件,因此,显而易见地,当不提及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构件时,可得到所述动力传递部156设置在所述绝缘棒部110与双棘爪操作部135之间这一前提条件的支持。
同时,显而易见地,本发明中提到的前端、后端仅仅分别与前方、后方具有不同的名称,可以用作相似的含义。
本发明的线夹操作杆包括用户可以用手握着操作的绝缘棒部110、配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内侧的工作杆125、旋转管130、配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端并与工作杆125连接的电动手柄155、以及配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前端的保持部167。
此时,所述绝缘棒部110、工作杆125及旋转管130由不导电的绝缘体构成。利用保持部167,这样的本发明的线夹操作杆可以方便、安全地用于执行多种多样的间接活线作业,而无需直接用手握住设置在电线杆等的间接活线工具等的作业对象物。
具体地,所述绝缘棒部110包括:形成有中空部的支撑管体111、配置于所述支撑管体11的内侧的工作杆125、配置于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内侧,且配置于所述工作杆125的外侧的旋转管130,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端连接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动力传递部156,并且所述动力传递部的后端连接稍后会详细描述的把手部115。
换言之,所述绝缘棒部110包括:工作杆125,其贯通设置遇中空部,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稍后会详细描述的钩组件177的后方;旋转管130,其形成有中空部并设置于所述工作杆125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保持部167的后方;以及支撑管体111,其形成有中空部并设置于所述旋转管130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在前方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保持部167。
所述支撑管体111呈中空管的形态,以便在内侧设有能够容纳工作杆125和旋转管130等的空间,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前端设有可旋转地支撑保持部167的操作杆保持器120,所述操作操作杆保持器120包括可旋转地结合保持部167的上部保持器121、包围支撑管体111和上部保持器121并且将上部保持器121固定于支撑管体111的下部保持器122,而所述上部保持器121和下部保持器122具有中空部的结构,以便旋转管130能够在其内部通过。
同时,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中间部分结合保护裙(未示出),保护裙被配置为沿支撑管体111的周围从支撑管体111的外表面凸出,起到在保持部167把持作业对象物时防止从作业对象物等掉落的异物到达作业者,并防止在活线作业过程中作业者的手过度接近保持部167侧的作用。
附带地,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动力传递部156在所述支撑管体111与把手部115之间连接所述支撑管体11和把手部115,并在内部形成有能够容纳稍后会详细描述的第一锥齿轮156b、第二锥齿轮156c及防旋转部件158的容纳空间。
此时,在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外侧,即上部结合连接凸台(未示出),所述连接凸台以使电动手柄155能够可分离地结合的方式向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外侧,即上部凸出,并且形成有用于与电动手柄155紧固的紧固槽(未示出)。
同时,把手部115以作业者能够用手把持的方式从动力传递部15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并且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双棘爪操作部135可向前后方,及沿长度方向移动地结合。虽然图中图示为把手部115结合于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后方,但把手部115的结构可以被多样化地变更。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工作杆125配置于设置在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中的旋转管130的内侧。具体地,所述工作杆125可直线移动地,即向前后方移动地配置于设置在旋转管130的内侧的中空部。
此时,所述工作杆125结合于主杆126和结合于所述主杆126的后端的后端杆127和所述后端杆127的后端,且包括连接稍后会详细描述的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前端的连接器(未示出)、以及结合于所述主杆126的前端的前端杆128。
所述后端杆127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连接器,所述前端杆128可旋转地结合于保持部167,所述后端杆127和前端杆128可以分别通过螺纹结合方式与主杆126结合。这样,当工作杆125采取由三部分组成的组装式结构时,可以获得容易地将工作杆125与保持部167和双棘爪操作部135组装的效果。
同时,用于与保持部167结合的前端结合部件129结合于所述前端杆128,这样的工作杆128可以将基于作业者的操作的双棘爪操作部135的直线移动力传递至保持部167,具体地,传递至钩组件177。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旋转管130可旋转地配置于支撑管体11并与保持部167结合。
具体地,所述旋转管130包括旋转管主本体131、结合于所述旋转管主本体131的前端的旋转管子本体132,在所述旋转管130的内侧形成有能够容纳工作杆125的中空部,在所述旋转管子本体132的前端具备与保持部167结合的旋转管结合部134,而所述旋转管结合部134使得能够将电动手柄155的旋转力传递至保持部167。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电动手柄155的特征在于,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111与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双棘爪操作部135之间,即,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稍后会详细描述的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并且被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旋转管130传递动力,并且包括:使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可贯通的动力传递部156、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上部,并且具备驱动电机(未图示)的手柄本体157、以及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内部,并且在所述手柄本体157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分离时防止所述旋转管130的旋转的防旋转部件158。
由于所述电动手柄155能够通过所述动力传递部156与旋转管130传递动力地连接,当由作业者操作时,将驱动电机驱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递部156传递至旋转管130,使得所述旋转管130旋转,相应地,结合于所述旋转管130的前端的保持部167旋转。
具体地,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包括:齿轮外壳156a,其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体111与双棘爪操作部135之间,即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第一锥齿轮156b,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前方,并且与所述旋转管130的后方连接;以及第二锥齿轮156c,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上部,并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6b对应地啮合,并且贯通形成有可分离地结合电动手柄155的手柄轴(未示出)的结合孔156c-1。
虽然所述结合孔156c-1在图中仅图示为圆形的孔,但横截面形状形成为非圆形的,即对应于多边的形态的电动手柄155的手柄轴的形状,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暴露于齿轮外壳156a的外侧,即上部。
相应地,当所述电动手柄155的驱动电机工作时,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旋转,与此同时,第一锥齿轮156b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一起联动地旋转,从而所述旋转管130旋转,使得保持部167旋转。
此时,所述第一锥齿轮156b和第二锥齿轮156c可以分别被配置于齿轮外壳156a的轴承(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作业者可以根据需要从结合孔156c-1分离电动手柄155的手柄轴,通过将手动扳手结合于分离所述手柄轴的结合孔156c-1,可以手动旋转第二锥齿轮156c。
附带地,虽然图中图示为手柄轴和旋转管130大致垂直配置,并且动力传递部156包括大致垂直配置的两个锥齿轮第一锥齿轮156b和第二锥齿轮156c,但显而易见地,动力传递部156的结构可以被多样化地变更。即,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可以采取包括除锥齿轮以外的其他齿轮系的结构或者包括除齿轮以外还能够将电动手柄155的旋转力传递至旋转管130的其他动力传递部件的其他结构,当包括稍后会详细描述的防旋转部件158时,优选构成为锥齿轮的结构。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电动手柄155以能够通过动力传递部156向旋转管130提供旋转力的方式配置于绝缘棒部110的把手部115侧。这样的电动手柄155包括:可分离地结合于绝缘棒部110的手柄本体157、与动力传递部156连接的手柄轴、产生用于旋转所述手柄轴的驱动力的驱动电机、用于作业者的操作的开关(未示出)。
所述手柄轴从手柄本体157的一侧,即下部,向外侧,即下部方向凸出,如前所述,由于其横截面形状呈非圆形,可以可拆装地结合于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156c-1,驱动电机可以采用电机等可产生旋转力的多种结构,并根据开关的操作而工作。
同时,在所述手柄本体的一侧,即下部设有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绝缘棒部110的连接凸台的手柄耦合器(未示出),所述手柄耦合器包括可以结合于连接凸台的耦合器本体(未示出)、以及以能够将所述耦合器本体固定于连接凸台的方式结合于耦合器本体的夹具单元(未示出)。
在所述耦合器本体的内侧设有能够容纳连接凸台的耦合器槽(未示出),手柄轴通过所述耦合器槽向耦合器本体的外侧凸出,在所述耦合器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设置夹具单元的耦合器本体槽(未示出),所述耦合器槽耦合器本体槽通过耦合器本体贯通口(未示出)连接。
所述夹具单元包括:结合于耦合器本体槽的按钮(未示出)、配置于所述按钮的内侧的限位部件(未示出)、配置于所述按钮与限位部件之间的限位部件弹簧(未示出)、以及能够与所述按钮的动作电动地启动限位部件的多个加压球(未示出)。
所述按钮以为了作业者的操作而向耦合器本体的外侧露出的方式结合到耦合器本体槽,在所述按钮的内侧形成有按钮槽(未示出),并且在所述按钮槽中配置限位部件和限位部件弹簧。
在所述按钮的一端部设有与多个加压球相接的按钮倾斜面(未示出),所述按钮倾斜面沿能够向限位部件侧对多个加压球加压的方向倾斜地设置。
所述按钮可以被限位部件弹簧的弹性力弹性支撑并从耦合器本体的外表面凸出,当作业者对所述按钮加压时,所述按钮可以在压缩限位部件弹簧的同时向耦合器槽侧移动。
所述限位部件以能够在按钮的内侧线性移动的方式被按钮覆盖,所述限位部件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耦合器本体的耦合器本体贯通口进入耦合器槽内,当将手柄耦合器结合于绝缘棒部110的连接凸台时,进入耦合器槽内的限位部件的末端可以插入连接凸台的紧固槽中。
在所述限位部件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多个加压球相接的限位部件倾斜面(未示出),当多个加压球被压紧于限位部件倾斜面时,限位部件向脱离耦合器槽的方向移动。
所述限位部件弹簧配置在按钮与限位部件之间,并在进入耦合器槽内的方向上对限位部件施加弹性力。因此,当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时,限位部件可以通过限位部件弹簧的弹性力维持其末端进入耦合器槽内的状态。
此时,多个加压球配置在限位部件的周围,每个加压球可以以一侧与按钮的按钮倾斜面相接其另一侧与限位部件的限位部件倾斜面相接的方式配置于耦合器本体槽内,以进行滚动运动。当所述按钮被作业者加压时,多个加压球被按钮倾斜面加压而移动到限位部件侧,从而可以向从耦合器槽后退的方向对限位部件加压。
由于这样的手柄耦合器的作用,手柄本体157可以稳定地固定于绝缘棒部110,并且手柄本体157可以根据需要与绝缘棒部110分离。即,当耦合器本体被配置为包围连接凸台时,限位部件的末端进入耦合器槽内并插入连接凸台的紧固槽中。此时,限位部件弹簧向耦合器槽侧对限位部件加压,使得限位部件可以维持插入紧固槽中的状态,并且手柄耦合器可以维持稳定地结合于绝缘棒部110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手柄轴结合于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156c-1,因此当作业者操作开关时,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可以通过手柄轴被传递至第二锥齿轮156c。
另一方面,当作业者按下按钮时,多个加压球向限位部件侧移动。此时,多个加压球在从耦合器槽后退的方向上对限位部件加压,限位部件在压缩限位部件弹簧的同时移动并脱离连接凸台的紧固槽。此时,由于解除手柄耦合器与绝缘棒部110的固定,因此电动手柄155可以与绝缘棒部110分离。
虽然图中图示为在连接凸台中形成有多个紧固槽,在连接凸台上形成有多个紧固槽,并且在手柄耦合器中设有多个夹具单元,但夹具单元的数量也被多样化地变更。
除此之外,手柄耦合器的结构不限于所图示的,可以被变更为能够可分离地结合于绝缘棒部110的多种多样的其他结构,由于是与本申请人提交申请并获得授权的授权专利第2235044号中记载的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省略针对名称的附图标记。
另一方面,前面述及的防旋转部件158设置在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内部,从而包括当所述手柄本体157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分离时,即,当电动手柄155与绝缘棒部110分离时,防止所述旋转管130的旋转,即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的防旋转部件158。
具体地,所述防旋转部件158包括:下部支撑体158a,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下部;以及上部支撑体158b,其被设置为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体158a的上部,并且在上部具备插入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156c-1的下部以防止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的旋转防止突起158b-1。
此时,所述旋转防止突起158b-1形成为与所述结合孔156c-1对应的形状,即横截面形状呈非圆形的形状,以在插入所述结合孔156c-1中时防止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
此外,通过在所述下部支撑体158a与上部支撑体158b之间包括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所述上部支撑体158b的多个弹性弹簧(未示出),当所述电动手柄155的手柄轴插入所述结合孔156c-1中时,所述上部支撑体158b沿下部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旋转防止突起158b-1与所述结合孔156c-1分离,从而使得第二锥齿轮156c能够旋转,当所述电动手柄155的手柄轴与所述结合孔156c-1分离时,所述旋转防止突起158b-1插入所述结合孔156c-1中,从而自动地防止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以防止旋转管130自由旋转。
即,所述防旋转部件158可以实现当进行作业时不需要电动手柄155时,通过分离所述电动手柄155而无需将防止旋转的单独的部件插入所述结合孔156c-1中即可自动防止旋转管130的旋转,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的效率的效果。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保持部167以能够夹紧作业对象物的方式设置于绝缘棒部110的前端,具体地,所述保持部167包括支撑于操作杆保持器120的旋转保持器168、以及可移动地结合于所述旋转保持器168的钩组件177。
所述旋转保持器168以能够与旋转管130一起旋转的方式与旋转管130结合并可旋转地支撑于操作杆保持器120。具体地,所述旋转保持器168包括支撑钩组件177的保持器本体169、以及配置于所述保持器本体169的后端并与旋转管130结合的保持器结合部174。
在所述保持器本体169的内侧设有可移动地结合钩组件177的保持器导向槽170。具体地,所述保持器导向槽170包括配置于保持器本体169的中央的中央导向槽171、从中央导向槽171在保持器本体169中放射状地延伸的多个延伸导向槽172。在所述保持器本体169的后端,以使得工作杆125能够通过的方式设有与保持器导向槽170连接的贯通孔173。
所述保持器结合部174结合于保持器本体169的后端并连接保持器本体169和旋转管130。在所述保持器结合部174中设有与保持器本体169的贯通孔173连接的保持器结合孔175。旋转管130的旋转管结合部134被插入所述保持器结合孔175中。保持器结合孔175形成为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对应于旋转管结合部134的形状。所述旋转管结合部134插入保持器结合孔175中,使得旋转管130可以与旋转保持器168以无法相对旋转的方式结合,并且旋转管130的旋转力可以被传递至旋转保持器168。
虽然图中图示为旋转管130和旋转保持器168通过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棱柱形态的旋转管结合部134插入旋转保持器168的保持器结合孔175中的方式结合,但旋转管结合部134和保持器结合孔175的形状不限于所图示的。除此之外,旋转管130和旋转保持器168的结合结构可以被多样化地变更。
此外,除了如图所示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保持器本体169以及结合于保持器本体169的后端的保持器结合部174的结构外,所述旋转保持器168还可以被变更为能够可移动地支撑钩组件177的同时与旋转管130结合的多种多样的其他结构。
所述钩组件177包括可滑动地配置于旋转保持器168的保持器导向槽170中的滑块178、以及以能够夹紧作业对象物或各种作业工具(前端工具)的方式结合于滑块178的钩188。
所述滑块178包括插入保持器导向槽170的中央导向槽171中的滑块本体179、以及以能够分别插入多个延伸导向槽172中的方式从滑块本体179向外侧延伸的多个滑块翼186。所述滑块本体179插入中央导向槽171中,并且多个滑块翼186分别插入多个延伸导向槽172中,使得滑块本体179可以相对于旋转保持器168移动,但无法相对旋转地结合。
所述滑块本体179包括滑块结合孔180、滑块中间槽181、滑块侧部槽182、滑块中央槽183、以及滑块销孔184。滑块结合孔180以能够插入工作杆125的方式配置于滑块本体179的后端。滑块中间槽181以与滑块结合孔180连接的方式设于滑块本体179的中间。滑块中间槽181至少一侧向外侧露出,并且在滑块中间槽181中配置有前端杆128的末端和前端结合部件129。滑块侧部槽182以能够插入钩188的末端的方式设于滑块本体179的侧部。滑块中央槽183平行于滑块本体179的移动方向地配置于滑块本体179的中央,并从滑块本体179的前端向外侧露出。滑块销孔184在与滑块中央槽183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于滑块本体179的侧部,并与滑块侧部槽182连接。
所述钩188以能够夹紧作业对象物的方式呈弯曲的形状,并且可旋转地配置于滑块178。在所述钩188的一侧末端设有对应于滑块178的滑块销孔184的钩销孔189和钩突起190。所述钩188通过结合于滑块178的枢轴销191可旋转地结合于滑块178。即,使结合于滑块178的滑块销孔184的枢轴销191插入钩188的钩销孔189中,使得钩188能够以枢轴销191为旋转中心轴旋转。所述钩突起190配置于滑块178的滑块中央槽183。
这样的钩188在滑块178向棒110侧移动时与旋转保持器168相接地旋转,由此可以夹紧作业对象物。当所述钩188与旋转保持器168相接地旋转时,钩188受弹簧192的弹性力。所述弹簧192以与钩188的钩突起190相接的方式配置于滑块178的滑块中央槽183。所述弹簧192在钩188与旋转保持器168相接地旋转时被压缩,而后在钩188脱离保持器导向槽170时对钩188施加弹性力,以使钩188恢复原状。
所述钩组件177以能够通过工作杆125移动的方式与工作杆125的前端杆128结合。具体地,前端杆128的末端通过滑块结合孔180到达滑块中间槽181,并且在滑块中间槽181中前端结合部件129结合于前端杆128的末端,从而使得前端杆128和钩组件177可以相互结合。前端杆128和钩组件177可以相对旋转。为了使得前端杆128和钩组件177能够相互顺畅地相对旋转,结合于前端结合部件129的轴承193以介于滑块178的内面与前端结合部件129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滑块中间槽181中。又一轴承194结合于前端结合部件129,该轴承194与滑块178的外表面相接,使得前端杆128和钩组件177能够相互顺畅地相对旋转。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间接活线用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100包括配置于操作杆保持器120的内侧的轴承195、196。这些轴承195、196以能够将旋转管130的旋转管子本体132相对于操作杆保持器120相对旋转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管子本体132。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特征在于,其设置在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即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所述工作杆125,并且随着向前后方移动所述工作杆125,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
具体地,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延伸棒部135a,其被设置为连接到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即支撑管体111的后方,并且形成有中空部;操作旋钮136,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下部齿条齿轮137,其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有长度,即在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长度,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中空部,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且在上部面上形成有锯齿;小齿轮部138,其连接到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位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并且以使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可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中空部,并且在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上部具备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对应地使下部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啮合的小齿轮138a;上部齿条齿轮139,其在前后方向,即延伸棒部135a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长度,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并且以位于所述小齿轮部138的上部的方式固定设置,一方面与所述小齿轮138a对应地使下部与所述小齿轮138a的上部啮合,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小齿轮138a沿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附带地,当动力传递部156不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即支撑管体111的后方时,所述延伸棒部135a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当所述动力传递部156设置于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时,所述延伸棒部135a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后方。
此时,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包括:贯通孔(未示出),其以使得工作杆125的后方,即后端杆127和连接器能够贯通设置的方式贯通形成于后表面上;以及连接部件(未示出),其结合于后方,使得所述延伸棒部135a能够顺畅地结合,并且所述连接部件以使得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即后端杆127和连接器能够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中空部。
即,所述延伸棒部135a通过使前方通过螺纹结合等结合于结合到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后方的连接部件的后方来连接,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中空部,且使其前方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即所述连接器的后方。
所述操作旋钮136形成有中空部,从而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的同时,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使前方结合于所述小齿轮部138的后方的把手部115的外周缘,更详细而言,后方被所述小齿轮部138支撑的同时,前方被稍后会详细描述的第一棘爪136a(pawl)和第二棘爪136b(pawl)支撑,从而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和把手部115的外周缘。
此时,在所述操作旋钮136中,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设置于中空部,且以能够设置于所述小齿轮部138和稍后会详细描述的棘轮板135b的上部的方式凸出形成于上部而延伸形成,并且在内部形成有形成设置空间(未示出)的齿轮突部(未示出)。
对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前方固定结合到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工作杆125,即后端杆127的后方的连接器的后方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中空部,并且在上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小齿轮部138的小齿轮138a对应地啮合的多个锯齿。
对于所述小齿轮部138,前方通过螺纹结合等结合并连接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并在中空部中贯通设置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并且可旋转地设置有所述小齿轮138a,且设置为位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上部,使得所述小齿轮138a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啮合。
具体地,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主体138b,其前方通过螺纹结合等结合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并且外周缘上部开放,并且形成有中空部,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贯通;以及一对小齿轮支撑体138c,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开放的上部两侧,并且可旋转地具备所述小齿轮138a。此时,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位于所述一对小齿轮支撑体138c之间,并向前后方顺畅地移动。同时,对于所述主体138b,把手部115的前方通过螺纹结合等结合并连接于后方。
此外,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轴承部138d,该轴承部138d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中空部的下部以支撑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下部面,并且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能够向前后方顺畅地移动,具体地,所述轴承部138d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中空部的下部两侧的支撑部(未示出)、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内侧上部以支撑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下部面的至少一个轴承(未示出),从而在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向前后方移动时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能够被顺畅地支撑而移动。
与上述相关地,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有长度,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即所述齿轮突部,以随着作业者向前后方移动操作旋钮136而一起移动,并且在下部面以能够与所述小齿轮138a对应地啮合的方式形成有多个锯齿。
此时,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通过小齿轮138a沿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由此,随着所构成的所述小齿轮138a的数量是偶数而不是奇数,当上部齿条齿轮139或下部齿条齿轮137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时,使得下部齿条齿轮137或上部齿条齿轮139沿相同的方向,即向前方或后方移动。
同时,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在两个侧面分别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导向槽139a,所述小齿轮部138的小齿轮支撑体138c包括凸出形成于内侧面上部并插入所述导向槽139a内的导向突起138c-1。
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在所述导向突起138c-1被固定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导向槽139a稳定地向前后方移动,使得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更稳定地向前后方移动,由此使得所述小齿轮138a能够更稳定地旋转,从而使下部齿条齿轮137能够稳定地向前后方移动。
即,当作业者要将作业对象物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以牢固地固定时,若向前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以向前方移动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则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通过小齿轮138a向前方移动,使得所述钩组件177向保持部167的前方凸出,若将作业对象物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后向后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以向后方移动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时,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通过小齿轮138a向后方移动,使得作业对象物牢固地固定于所述钩组件177。
此时,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棘轮板135b,该棘轮板135b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且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在上部面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两侧的方式在前后方形成有一对棘轮齿轮135b-1,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一棘爪136a(pawl),该第一棘爪136a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棘轮齿轮135b-1对应。
对于所述棘轮板135b,虽然在图中被图示为前方固定设置于结合于前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后方的连接部件的外周缘而不是延伸棒部135a,并以贴紧于所述连接部件和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的状态设置,但也可以固定设置于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
此外,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贯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上部前方,且以能够通过铰链轴旋转的方式铰链结合,并且被设置为后方沿上部方向被弹性支撑,使得前方下部末端与形成在所述棘轮板135b的上部面上的一对棘轮齿轮135b-1对应地啮合而卡止或解除卡止。此时,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用于沿上部方向被弹性支撑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的第一弹簧(未示出),所述第一弹簧的下部被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上部面支撑,且上部贴紧于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下部面,使得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沿上部方向被弹性支撑。
即,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在作业者向后方移动操作旋钮136时使得所述操作旋钮136顺畅地向后方移动,但在作业者向前方移动操作旋钮136时,前方下部末端卡止于所述棘轮齿轮135b-1,以限制所述操作旋钮136向前方移动,由此能够维持作业对象物牢固地结合于钩组件177的状态。
附带地,对于所述棘轮板135b,下部面形成为弯曲的形状,且形成为对应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外周缘和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的形状,由此能够维持稳定地设置的状态,以维持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和棘轮齿轮135b-1牢固地啮合的状态。
此外,所述棘轮板135b包括卡止棘轮135b-2,该卡止棘轮135b-2形成于上部面前方,且形成为位于所述一对棘轮齿轮135b-1之间,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二棘爪136b(pawl),该第二棘爪136b(pawl)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卡止棘轮135b-2对应。
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贯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上部前方,且以能够通过铰链轴旋转的方式铰链结合,并且被设置为使后方沿上部方向被弹性支撑,使得前方下部末端贴紧于所述棘轮板135b的上部面并与所述卡止棘轮135b-2对应地啮合或解除卡止。此时,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用于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的第二弹簧(未示出),所述第二弹簧的下部被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上部面支撑,且上部贴紧于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下部面,使得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沿上部方向被弹性支撑。
此外,虽然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在前文中被描述为贯通地铰链结合于操作旋钮136的上部前方,但如图所示,以贯通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前方并且能够通过铰链轴旋转的方式铰链结合,以便能够卡止于以位于所述一对棘轮齿轮135b-1之间的方式凸出形成的卡止棘轮135b-2或解除卡止。
即,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和第二棘爪136b(pawl)利用相同的铰链轴铰链结合于操作旋钮136,由于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长度形成得相对小于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长度,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以设置在不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顺畅地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第一棘爪136a(pawl)和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
附带而言,作业者在将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结合并固定于钩组件177时,可以通过简单地向后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作业牢固地固定所述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并且当在对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加压以解除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与棘轮齿轮135b-1的卡止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时,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卡止于所述卡止棘轮135b-2,使得能够进行2级移动操作,从而能够更容易且方便地将钩组件177移动到稳定的位置,以便维持为更安全地把持所述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的状态。
此外,作业结束后,为了将所述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与钩组件177分离,作业者可以通过在对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加压以解除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与卡止棘轮135b-2的卡止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操作旋钮136以使所述钩组件177向保持部167的前方凸出,更安全且容易地将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与所述钩组件177分离。
与上述相关地,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利用插入于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包括:工作杆125,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177的后方;以及双棘爪操作部135,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能够在相对于所述操作杆不对第一棘爪136a和第二棘爪136b的后方加压的情况下仅通过拉动操作旋钮136来移动至后方后向前方进行2级移动操作,所述2级移动操作包括:对所述第一棘爪136a的后方加压以将所述操作旋钮136移动至前方,使得所述第二棘爪136b的前方下末端卡止于卡止棘轮135b-2,从而仅移动到钩188不开放的状态的一级移动;以及在所述一级移动后,对所述第二棘爪136b的后方加压以将所述操作旋钮136移动至前方,从而移动到钩188开放的状态的二级移动,并且基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2级移动操作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内的深度。
即,本发明的利用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可以是关于基于前已述及的所有构件的有机连接的操作的所有方法,之所以不对其具体单独记载,是因为在前文中说明这些构件时已对操作方法进行了描述。
附带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利用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double pawl)操作部的电动式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施工方法包括:制备前述间接活线作业用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第一制备步骤(S10);将前端工具或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的第二制备步骤(S20);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手柄155以旋转所述保持部167,执行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的作业执行步骤(S30);以及执行作业后将前端工具或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和所述钩组件177分离的拆卸步骤(S40)。
此时,所述第二制备步骤S20包括:将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挂于钩组件177,即钩188后,向后方移动操作旋钮136以进行固定的后退步骤(S22);在按压所述第一棘爪136a(pawl)的后方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且移动至第二棘爪136b(pawl)卡止于卡止棘轮135b-2为止的固定步骤(S24)。
即,所述第二制备步骤S20使得能够实现仅通过使操作旋钮136后退而后使其向前方移动的简单的操作即可将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更容易地结合并固定于钩组件177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利用间接活线作业用电动式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施工方法在所述作业执行步骤S30之后包括:将前端工具或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与所述钩组件177分离的拆卸步骤(S40)。
在所述拆卸步骤S40中,通过在按压所述第二棘爪136b(pawl)的后方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来将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与钩组件177,即钩188分离以进行拆卸。由此,随着向最前方移动所述操作旋钮136,使得所述钩组件177从保持部167凸出,并将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或前端工具与钩188分离,从而能够进行作业的收尾。
以上所述是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为多种多样的变更。

Claims (11)

1.一种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利用插入于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杆(125),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177)的后方;以及
双棘爪操作部(135),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
延伸棒部(135a),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并且形成有中空部;
操作旋钮(136),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以能够向前后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
下部齿条齿轮(137),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中空部,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
小齿轮部(138),其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且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并且以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可贯通的方式形成有中空部,并且在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上部具备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对应的小齿轮(138a);以及
上部齿条齿轮(139),其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长度,并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中空部,且以位于所述小齿轮部(138)的上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且一方面与所述小齿轮(138a)对应,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小齿轮(138a)沿与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包括棘轮板(135b),该棘轮板(135b)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外周缘,且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下部的方式固定设置,并在上部面以位于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的两侧的方式在前后方形成有一对棘轮齿轮(135b-1),
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一棘爪(136a),该第一棘爪(136a)贯通设置于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棘轮齿轮(135b-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
主体(138b),其结合于所述延伸棒部(135a)的后方,并且外周缘的上部开放,并且形成有中空部,使得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后方贯通;以及
一对小齿轮支撑体(138c),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开放的上部两侧,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小齿轮(138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齿条齿轮(139)在两个侧面分别包括沿长度方向形成的导向槽(139a),
所述小齿轮部(138)的小齿轮支撑体(138c)包括凸出形成于内侧面的上部并插入所述导向槽(139a)内的导向突起(138c-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部(138)包括轴承部(138d),该轴承部(138d)设置于所述主体(138b)的中空部的下部以支撑所述下部齿条齿轮(137)的下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板(135b)包括卡止棘轮(135b-2),该卡止棘轮(135b-2)形成于上部面的前方,且形成在所述一对棘轮齿轮(135b-1)之间,
所述操作旋钮(136)包括第二棘爪(136b),该第二棘爪(136b)贯通设置于所述操作旋钮(136)的上部前方,且被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棘爪(136a)的中央,并且与所述卡止棘轮(135b-2)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棒部(110)包括:
旋转管(130),其形成有中空部并设置于所述工作杆(125)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保持部(167)的后方;以及
支撑管体(111),其形成有中空部并且设置于所述旋转管(130)的外周缘,且被设置为在前方能够旋转地连接所述保持部(167),
所述电动手柄(155)包括:
动力传递部(156),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且被设置为能够与所述旋转管(130)传递动力,并且使得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贯通;
手柄本体(157),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上部,并且具备驱动电机;以及
防旋转部件(158),其设置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的内部,以在所述手柄本体(157)与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分离时防止所述旋转管(130)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部(156)包括:
齿轮外壳(156a),其设置在所述支撑管体(111)的后方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前方之间;
第一锥齿轮(156b),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前方,并且与所述旋转管(130)的后方连接;以及
第二锥齿轮(156c),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6b)对应,并且贯通形成有结合孔(156c-1),
所述防旋转部件(158)包括:
下部支撑体(158a),其设置于所述齿轮外壳(156a)的内侧下部;以及
上部支撑体(158b),其被设置为沿上部方向弹性支撑于所述下部支撑体(158a)的上部,并在上部具备旋转防止突起(158b-1),该旋转防止突起(158b-1)插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结合孔(156c-1)以防止所述第二锥齿轮(156c)的旋转。
10.一种利用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利用插入于保持部(167)的钩组件(177)夹紧作业对象物或者利用通过绝缘棒部(110)与所述保持部(167)连接的电动手柄(155)旋转所述保持部(167)以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所述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包括:工作杆(125),其贯通所述绝缘棒部(110)的中空部而设置,且被设置为使前方连接到所述钩组件(177)的后方;以及双棘爪操作部(135),其设置于所述绝缘棒部(110)的后方,且被设置为与所述工作杆(125)的后方连接,并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中的深度,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能够在相对于所述操作杆不对第一棘爪(136a)和第二棘爪(136b)的后方加压的情况下仅通过拉动操作旋钮(136)来移动至后方后向前方进行2级移动操作,
所述2级移动操作包括:
对所述第一棘爪(136a)的后方加压以将所述操作旋钮(136)移动至前方,使得所述第二棘爪(136b)的前方下末端卡止于卡止棘轮(135b-2),从而仅移动到钩(188)不开放的状态的一级移动;以及
在所述一级移动后,对所述第二棘爪(136b)的后方加压以将所述操作旋钮(136)移动至前方,从而移动到钩(188)开放的状态的二级移动,并且
基于所述双棘爪操作部(135)的2级移动操作调节所述钩组件(177)插入所述保持部(167)内的深度。
11.一种利用间接活线作业用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间接活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接活线作业用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的第一制备步骤(S10);
将前端工具或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结合于所述钩组件(177)的第二制备步骤(S20);
通过启动所述电动手柄(155)以旋转所述保持部(167),执行旋转被夹紧的作业对象物的作业执行步骤(S30);以及
执行作业后将前端工具或间接活线所需的作业对象物和所述钩组件(177)分离的拆卸步骤(S40)。
CN202280042745.7A 2021-07-01 2022-04-27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75015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86646A KR102355672B1 (ko) 2021-07-01 2021-07-01 간접 활선작업용 더블 펄 조작부를 갖는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 공기구 조작방법
KR10-2021-0086646 2021-07-01
PCT/KR2022/005995 WO2023277324A1 (ko) 2021-07-01 2022-04-27 간접 활선작업용 더블 펄 조작부를 갖는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 공기구 조작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1565A true CN11750156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0252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2745.7A Pending CN117501565A (zh) 2021-07-01 2022-04-27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55672B1 (zh)
CN (1) CN117501565A (zh)
WO (1) WO20232773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5672B1 (ko) * 2021-07-01 2022-02-08 대원전기 주식회사 간접 활선작업용 더블 펄 조작부를 갖는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 공기구 조작방법
KR20240052409A (ko) 2022-10-14 2024-04-23 한국전력공사 간접 활선작업을 위한 전력선 지지용 절연장비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 활선작업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5517B2 (ja) * 2009-12-14 2014-04-09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作業用操作棒
KR101292644B1 (ko) 2013-02-22 2013-08-02 유한회사 대전기업 활선작업용 렌치
JP5882378B2 (ja) * 2014-03-17 2016-03-09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共用操作棒
KR101912558B1 (ko) * 2018-03-05 2018-10-29 한국전력공사 활선공구를 이용한 간접 활선 처리방법
KR102028010B1 (ko) * 2018-10-19 2019-10-04 대원전기 주식회사 간접 활선 작업용 회전 기능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용 공구 회전 조작 방법
KR102235044B1 (ko) 2020-04-22 2021-04-01 대원전기 주식회사 간접 활선작업용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 활선공구의 조작과 회전 권취 인발식 특고압 배전선로 바인드선 제거 및 전선의 피막을 포함한 이물질 제거를 위한 간접 활선시공법
KR102355672B1 (ko) * 2021-07-01 2022-02-08 대원전기 주식회사 간접 활선작업용 더블 펄 조작부를 갖는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 공기구 조작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55672B1 (ko) 2022-02-08
WO2023277324A1 (ko)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01565A (zh) 具有间接活线作业用双棘爪操作部的电动式绝缘旋转全握式线夹操作杆及利用其的间接活线工具操作方法
KR102021001B1 (ko) 활선 작업용 수동 기계식 다기능 절연 기어 그립퍼 플라이어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 활선공법
US11848545B2 (en)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stripping device for indirect live wire having wire stripping and taping functions, and methods for stripping and taping indirect live wire using same
JP4665030B2 (ja) T5端子装着工具
KR102028010B1 (ko) 간접 활선 작업용 회전 기능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용 공구 회전 조작 방법
WO2019233482A1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以及夹头组件
DE102016201802A1 (de) Handwerkzeugmaschine
JP2012253882A (ja) コッターピン着脱工具
DE102020001377A1 (de) Arbeitswerkzeug
US8434219B2 (en) Crimping tool
KR102235044B1 (ko) 간접 활선작업용 전동식 절연 회전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 활선공구의 조작과 회전 권취 인발식 특고압 배전선로 바인드선 제거 및 전선의 피막을 포함한 이물질 제거를 위한 간접 활선시공법
KR20180111289A (ko) 엘보접속재 탈착장치
CN211295649U (zh) 一种可拆卸的刷握
DE102018203522A1 (de) Handwerkzeugmaschine
KR101882472B1 (ko) 전동공구용 공구 홀더
CN109786990B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故障控制器箱柜装置
EP1710033A2 (de) Spannmutter
CN113228437A (zh) 线材操作工具、线材操作工具用的零件、线材切割方法以及线材连接方法
DE102018205762B4 (de) Werkzeugsystem für Menschen mit reduzierter Griffkraft oder eingeschränkten motorischen Fähigkeiten
CN203339579U (zh) 电缆剥皮装置
CN111096793A (zh) 一种手术机器人
JP6601133B2 (ja) 間接活線工事用コッター
KR20180065740A (ko) 전동공구용 앤빌
CN111886764B (zh) 套筒装设工具及套筒装设方法
EP2144333B1 (de) Kurzschliess-und Erdungsvorrichtung mit Abgreifklemme und Kabel-Verbindungse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