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4686A - 窖泥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窖泥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4686A
CN117484686A CN202311383088.5A CN202311383088A CN117484686A CN 117484686 A CN117484686 A CN 117484686A CN 202311383088 A CN202311383088 A CN 202311383088A CN 117484686 A CN117484686 A CN 117484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 mud
stirring
communicated
water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830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明月
刘胜
杨志波
程艳波
焦富
毛育志
陈宗校
陈逍
俞志东
朱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eichow Mou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eichow Mout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eichow Mou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eichow Mout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830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46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4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4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CPREPARING CLAY; PRODUC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C9/00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 B28C9/02General 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plant for producing mixtures of clay or cement with oth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3/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8B3/2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herein the material is extr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3/0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8B3/20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using presses; P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herein the material is extruded
    • B28B3/26Extrusion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22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cutting, e.g. inc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窖泥制备系统,包括:上料装置,窖泥通过上料装置上料;第一切料装置,其将窖泥切细;第一输送装置;第二切料装置,其将窖泥二次切细;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搅拌装置,其将窖泥加水搅拌;造粒装置,其将窖泥制备呈条状;第三输送装置;第二搅拌装置,其将窖泥加水二次搅拌;成型箱。本申请通过第一切料装置和第二切料装置对窖泥进行两次切料,可以提高窖泥被切细时的均匀性;而通过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对窖泥进行两次加水搅拌,同时通过造粒装置在两次加水搅拌之间进行重新造粒,可以提高对窖泥的浸润效果,以避免窖泥在加水搅拌后出现干湿混合的现象,保障了对窖泥的搅拌效果;进而本申请可以保障制备窖泥的质量。

Description

窖泥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窖泥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窖泥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封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酱香白酒生产采用窖泥进行封窖,窖泥不仅起到密封作用,同时为酿酒微生物的发酵提供适宜的环境。窖泥的传统制备加工方式为人工制备,包括人工切细、加水浸润、人工踩制、沥干备用等多个步骤,以制备得到呈瓦泥状的窖泥。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有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前述制备步骤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相比于人工制备的方式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窖泥的制备效率等。然而现有的窖泥制备系统制备的窖泥通常由于切料不匀、窖泥浸润不均、搅拌混合不匀等原因而难以保障窖泥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窖泥制备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窖泥制备质量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窖泥制备系统,所述窖泥制备系统包括:
上料装置,窖泥通过所述上料装置上料;
第一切料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上料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切料装置将所述窖泥切细;
第一输送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切料装置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切料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料装置将所述窖泥二次切细;
第二输送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切料装置的出料口连通;
第一搅拌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将所述窖泥加水搅拌;
造粒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造粒装置将所述窖泥制备呈条状;
第三输送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造粒装置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搅拌装置,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将所述窖泥加水二次搅拌;
成型箱,其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窖泥成型在所述成型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造粒装置为挤压造粒机,且包括造粒头,所述造粒头上设置有若干挤出料口;当所述窖泥因受挤压而从所述挤出料口排出时,所述窖泥在自重的作用下被拉断为条状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对应,所述加水装置包括加水管和控制阀,所述加水管与水源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加水管上,所述加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或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管道和脉冲除尘机构,所述除尘管道与所述脉冲除尘机构连通,且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切料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料装置的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管道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的进料口的所述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除尘管道的三个所述风口设置在同一路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为板链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均为皮带输送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料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料装置均为切泥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均为双轴搅拌机。
本申请通过第一切料装置和第二切料装置对窖泥进行两次切料,可以提高窖泥被切细时的均匀性;而通过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对窖泥进行两次加水搅拌,同时通过造粒装置在两次加水搅拌之间进行重新造粒,可以提高对窖泥的浸润效果,以避免窖泥在加水搅拌后出现干湿混合的现象,保障了对窖泥的搅拌效果;进而本申请可以保障制备窖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窖泥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窖泥制备系统的造粒装置的造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窖泥制备系统的加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上料装置;200、第一切料装置;300、第一输送装置;400、第二切料装置;500、第二输送装置;600、第一搅拌装置;700、造粒装置;710、造粒头;720、挤出料口;800、第三输送装置;900、第二搅拌装置;110、成型箱;120、加水装置;121、加水管;122、控制阀;130、除尘装置;131、除尘管道;132、脉冲除尘机构;133、风口;134、第一管道;135、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纵向”、“横向”、“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亦仅为了便于简化叙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窖泥制备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窖泥制备系统包括:
上料装置100,窖泥通过上料装置100上料;
第一切料装置200,其进料口与上料装置100的出料口连通,第一切料装置200将窖泥切细;
第一输送装置300,其进料口与第一切料装置2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切料装置400,其进料口与第一输送装置300的出料口连通,第二切料装置400将窖泥二次切细;
第二输送装置500,其进料口与第二切料装置4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一搅拌装置600,其进料口与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出料口连通,第一搅拌装置600将窖泥加水搅拌;
造粒装置700,其进料口与第一搅拌装置600的出料口连通,造粒装置700将窖泥制备呈条状;
第三输送装置800,其进料口与造粒装置7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搅拌装置900,其进料口与第三输送装置800的出料口连通,第二搅拌装置900将窖泥加水二次搅拌;
成型箱110,其与第二搅拌装置900的出料口连通,窖泥成型在成型箱110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上料装置100用于干窖泥的上料,干窖泥通过上料装置100上料至第一切料装置200。干窖泥呈块状,且尺寸较大,其可以通过叉车等设备投入上料装置100。
第一切料装置200用于将尺寸较大的干窖泥初步切细,以获得呈粒状或者粉粒状的干窖泥,进而便于对其进行浸润和搅拌。
如图1所示,第二切料装置400则用于将切细后的干窖泥进行二次切细,以增加切细后的干窖泥的粒径的均匀性。第一输送装置300则用于将干窖泥从第一切料装置200输送至第二切料装置400,其设置在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之间。
第一搅拌装置600用于对二次切细后的干窖泥加水搅拌。干窖泥加水后,可以得到浸润,随后通过搅拌,可以得到湿散状的窖泥。第二输送装置500则是用于将二次切细后的干窖泥从第二切料装置400输送至第一搅拌装置600,其设置在第二切料装置400和第一搅拌装置600之间。
如图1所示,造粒装置700用于将初步浸润和搅拌的湿散窖泥制备为条状,也即用于将湿散窖泥重新进行造粒。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初步浸润后的窖泥仍可能存在有部分窖泥仍较干、浸润效果不佳的情况,此时对窖泥进行初步搅拌,搅拌后窖泥的内部仍存在有干湿混合的现象。而通过将初步搅拌后的窖泥进行重新造粒,可以将该干湿混合的窖泥重新进行分散,且在将窖泥重新分散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窖泥在相对较干的位置相互分离而实现分散,同时以将相对较干的部位露出。
第二搅拌装置900则用于对重新造粒后的窖泥加水且进行二次搅拌。由于窖泥被重新分散,且窖泥的相对较干的位置露出,当对窖泥进行加水以进行二次浸润时,窖泥中较干的部分可以被打湿;换言之,窖泥经过二次浸润后,其干湿程度更为均匀,且不易出现局部过湿的情况,因此可以保障窖泥的二次浸润的效果。进一步地,在后续的二次搅拌的过程中,由于窖泥的干湿程度更为均匀,因此还可以保障二次搅拌的效果,进而以保障窖泥的制备质量。第三输送装置800则用于将重新造粒后的窖泥从造粒装置700输送至第二搅拌装置900,其设置在造粒装置7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之间。
如图1所示,成型箱110则用于装载二次搅拌后的窖泥。窖泥从第二搅拌装置900的出料口排出后,即下落在成型箱110内。通过成型箱110的侧壁的限位和挤压,窖泥可以被制备为所需的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对窖泥进行两次切料,可以提高窖泥被切细时的均匀性;而通过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对窖泥进行两次加水搅拌,同时通过造粒装置700在两次加水搅拌之间进行重新造粒,可以提高对窖泥的浸润效果,以避免窖泥在加水搅拌后出现干湿混合的现象,保障了对窖泥的搅拌效果;进而本申请可以保障制备窖泥的质量。
具体地,造粒装置700为挤压造粒机,且包括造粒头710,造粒头710上设置有若干挤出料口720;当窖泥因受挤压而从挤出料口720排出时,窖泥在自重的作用下被拉断为条状颗粒。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当造粒装置700为挤压造粒机时,其可以对窖泥进行挤压,以使其从造粒头710的出料口出料。造粒头710可以设置呈筒状,且可以设置为回转体,其轴线水平设置,同时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出料时,窖泥从造粒头710的开口一端进入造粒头710,且因受挤压而靠近造粒头710的封闭一端。若干挤出料口720可以开设在造粒头710的侧壁上,且贯穿造粒头710的侧壁。当窖泥填充在造粒头710内,且继续受挤压时,窖泥可以从挤出料口720内排出。由于窖泥经过一次浸润和搅拌而存在有一定的粘度,因此窖泥在排出的过程中会被制备为条状,且因自重而向下垂落。当某部分窖泥的自重大于该部分窖泥与其余部分之间的粘结力时,该部分窖泥会与其余部分相分离;换言之,该部分窖泥会在自重的作用下被拉断,进而以形成条状颗粒。
当窖泥越干时,其粘结力越小,越容易被拉断,且被拉断的位置也越容易确保在较干的位置;相应地,被拉断后的窖泥的粒径也就越小,且越容易将较干的位置露出;而进一步地,该较小的粒径在二次浸润和搅拌的过程中,水就越容易进入其内部,就越容易保障其浸润的效果,进而也可以保障二次搅拌的效果。而当窖泥的湿度适宜时,则由于较大的粘结力而难以实现分散,其粒径也就越大;而进一步地,该较大的粒径在二次浸润和搅拌的过程中,其内部就越不容易进水,进而就越不容易被过度浸润而影响其粘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造粒装置700设置为挤压造粒机,且设置以造粒头710,以通过挤压的方式将窖泥从若干挤出料口720排出,同时使得窖泥在自重的作用下被拉断,可以根据窖泥一次浸润和搅拌后的干湿程度而自动地造粒后的窖泥的粒径进行匹配,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窖泥的制备质量。
更具体地,若干挤出料口720至少具有两种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若干挤出料口720在造粒头710的侧壁上呈排设置,且延伸方向可以为造粒头710的轴向。挤出料口720可以设置有若干排,且每一排的挤出料口720均采用同一种形状,而相邻两排的挤出料口72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不同。挤出料口720的形状可以包括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圆形等,本实施例以三角形、矩形、梯形和圆形四种形状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当窖泥从挤出料口720排出时,由于出料口具有不同种类的形状而可以受到角度或者力度不同的挤压,以使得条状颗粒形成由尺寸、形状、角度等不同的外侧面;例如圆形的挤出料口720可以使得颗粒的外侧面为曲面,而三角形的挤出料口720可以使得颗粒的外侧面包括两两之间夹角为60度的三个平面。当条状颗粒形成由尺寸、形状、角度等不同的外侧面,进一步增加了条状颗粒的粒径的多样性,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条状颗粒之间重新实现粘黏,同时还增加了条状颗粒之间形成缝隙的可能,进而以便于对条状颗粒的窖泥进行二次浸润。
具体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加水装置120,加水装置12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对应,加水装置120包括加水管121和控制阀122,加水管121与水源连通,控制阀122设置在加水管121上,加水管121的出水口与第一搅拌装置600或第二搅拌装置900的进料口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两组加水装置120分别用于对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进行加水。其中加水管121连通水源,水源可以是蓄水池等装置,蓄水池内储存有用于制备窖泥的液体。加水管121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的进料口,且出水口处设置有控制阀122,通过控制阀122可以控制出水口的开启和关闭。当控制阀122控制加水管121的出水口开启时,可以向第一搅拌装置600内滴注用于制备窖泥的液体。而通过控制阀122控制加水管121的出水口的启闭时长,可以实现对水量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对窖泥进行搅拌时需添加的水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水装置120,且将加水装置120设置为加水管121和控制阀122,便于在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对窖泥进行搅拌时进行加水,方便快捷。
具体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除尘装置130,除尘装置130包括除尘管道131和脉冲除尘机构132,除尘管道131与脉冲除尘机构132连通,且设置有连通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的风口13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脉冲除尘机构132为除尘装置130的功能主体,其用于对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切料过程中的扬尘等进行吸附和收集,以达到集中处理的目的。脉冲除尘机构132通过除尘管道131与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连通,除尘管道131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的进料口处的风口133,风口133用于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切料过程中的扬尘进入除尘管道131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除尘装置130,且将除尘装置130的除尘管道131的风口133延伸至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可以避免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切料过程中的扬尘等影响窖泥制备系统所处的环境受到影响,保障了相关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
更具体地,除尘管道131还设置有连通第一搅拌装置600的出料口的风口13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由于第二搅拌装置900是对重新造粒后的窖泥进行加水搅拌,重新造粒后的窖泥经过了初步浸润和搅拌;而第一搅拌装置600是对二次切细的干窖泥进行加水搅拌,干窖泥仍呈粒状或者粉粒状,因此第二搅拌装置900在加水搅拌的过程中不易产生扬尘,而第一搅拌装置600在加水搅拌的过程中虽然液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扬尘,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此现象的发生。有鉴于此,除尘管道131的风口133还延伸至第一搅拌装置600的进料口,以在二次切细的干窖泥进入第一搅拌装置600时对扬尘进行吸附和收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除尘管道131的风口133沿设置在第一搅拌装置600的进料口,还可以减少第一搅拌装置600对二次切细后的干窖泥进行加水搅拌时的扬尘,以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
更具体地,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延伸方向相同,除尘管道131的三个风口133设置在同一路径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理解为:以俯视的角度,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长度方向可以均为第一方向,也即沿第一方向延伸。而在竖直平面内,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倾斜设置。前述布置方式便于第一输送装置300的进料口靠近第一切料装置200的出料口,且便于第一输送装置300的出俩口靠近第二切料装置400的进料口;第二输送装置500同理。
而除尘管道131可以包括第一管道134和第二管道135,其中第一管道134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管道135可以设置在第一竖直截面内,第一方向与第一竖直截面相交,具体可以是相垂直。第一管道134与第二管道135连通,且连通处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134的中部。第一管道134远离第二管道135的一端与脉冲除尘机构132连通,而三个风口133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管道135的两端和中部,以使得第二管道135与第一切料装置200、第二切料装置400和第一搅拌装置600的进料口连通;此时除尘管道131的三个风口133均位于第二管道135上,也即设置在同一路径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除尘管道131的三个风口133设置在同一路径上,可以简化除尘管道131的延伸路径,以便于脉冲除尘装置130以较短的路径对第一切料装置200、第二切料装置400和第一搅拌装置600处的扬尘进行吸附;同时可以使得窖泥制备系统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具体地,上料装置100为板链机,第一输送装置300、第二输送装置500和第三输送装置800均为皮带输送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由于窖泥在上料时呈块状,且尺寸较大;通过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后则呈粒状或者粉粒状;而通过造型装置后被重新造粒为条状,因此窖泥在上料过程中输送装置需要保障的是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在被送至第二切料装置400、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的过程中输送装置需要保障的则是减少物料在输送装置上的残留等。有鉴于此,上料装置100可以设置为板链机,其在承载块状的窖泥是不易因受压而变形;而第一输送装置300、第二输送装置500和第三输送装置800可以均为皮带输送机,其输送皮带对粒状或者粉粒状的窖泥具有更好的输送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对输送装置的合理设置,便于将状态不同的窖泥输送至指定的功能装置处,以便于功能装置对窖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更具体地,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宽度大于第三输送装置800的宽度。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输送的均为粒状或者粉粒状的干窖泥,粒状或者粉粒状的干窖泥在堆积时并不稳定,存在有滚落的可能;而第三输送装置800输送的是被重新造粒后的窖泥,重新造粒后的窖泥在堆积时易于保持稳定。有鉴于此,为避免窖泥在输送的过程中掉落至输送装置之外,可以将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宽度设置得更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增加第一输送装置300和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宽度,可以降低窖泥在输送过程中掉落的可能,进而可以避免窖泥产生浪费;同时可以避免对生产环境的清洁,降低劳动强度。
具体地,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均为切泥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切泥机为窖泥的自动切料设备,其具体结构和形状可参考申请号为202220462123.7的专利文件所公布的一种封窖泥切泥机,其可以将干窖泥快速地粉碎切细。
具体地,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均为双轴搅拌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说明,双轴搅拌机即具有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搅拌轴的搅拌机,通过对两根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的合理布局,在加水搅拌的过程中,可以均匀地对窖泥进行加湿,也即对其进行浸润,进而具有更佳的搅拌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窖泥制备系统的实施原理为:
制备时,先通过叉车将块状的干窖泥投至上料装置100,且通过上料装置100将块状的干窖泥送至第一切料装置200。随后通过第一切料装置200将块状的窖泥切细为粒状或者粉粒状的干窖泥,然后通过第一输送装置300该前述干窖泥输送至第二切料装置400,且通过第二切料装置400将干窖泥进行二次切细。随后通过第二输送装置500将二次切细后的干窖泥输送至第一搅拌装置600,且通过一组加水装置120进行加水,再通过第一搅拌装置600对窖泥进行搅拌。然后通过造粒装置700将初步加水搅拌后的窖泥进行重新造粒,被将其制备为条状。再通过第三输送装置800将重新造粒后的窖泥输送至第二搅拌装置900,且通过另一组加水装置120进行加水,再第二搅拌装置900将重新造粒后的窖泥进行搅拌。最后通过成型箱110将二次加水搅拌后的窖泥制备成型为所需的形状。
本申请通过第一切料装置200和第二切料装置400对窖泥进行两次切料,可以提高窖泥被切细时的均匀性;而通过第一搅拌装置600和第二搅拌装置900对窖泥进行两次加水搅拌,同时通过造粒装置700在两次加水搅拌之间进行重新造粒,可以提高对窖泥的浸润效果,以避免窖泥在加水搅拌后出现干湿混合的现象,保障了对窖泥的搅拌效果;进而本申请可以保障制备窖泥的质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泥制备系统包括:
上料装置(100),窖泥通过所述上料装置(100)上料;
第一切料装置(200),其进料口与所述上料装置(1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切料装置(200)将所述窖泥切细;
第一输送装置(3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切料装置(2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切料装置(4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料装置(400)将所述窖泥二次切细;
第二输送装置(5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切料装置(4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一搅拌装置(6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将所述窖泥加水搅拌;
造粒装置(7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造粒装置(700)将所述窖泥制备呈条状;
第三输送装置(800),其进料口与所述造粒装置(700)的出料口连通;
第二搅拌装置(900),其进料口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8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00)将所述窖泥加水二次搅拌;
成型箱(110),其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00)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窖泥成型在所述成型箱(1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装置(700)为挤压造粒机,且包括造粒头(710),所述造粒头(710)上设置有若干挤出料口(720);当所述窖泥因受挤压而从所述挤出料口(720)排出时,所述窖泥在自重的作用下被拉断为条状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加水装置(120),所述加水装置(120)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00)对应,所述加水装置(120)包括加水管(121)和控制阀(122),所述加水管(121)与水源连通,所述控制阀(122)设置在所述加水管(121)上,所述加水管(121)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或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00)的进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窖泥制备系统还包括除尘装置(130),所述除尘装置(130)包括除尘管道(131)和脉冲除尘机构(132),所述除尘管道(131)与所述脉冲除尘机构(132)连通,且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切料装置(200)和所述第二切料装置(400)的风口(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道(131)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的进料口的所述风口(1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0)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除尘管道(131)的三个所述风口(133)设置在同一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0)为板链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0)、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00)和所述第三输送装置(800)均为皮带输送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00)和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0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80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料装置(200)和所述第二切料装置(400)均为切泥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窖泥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600)和所述第二搅拌装置(900)均为双轴搅拌机。
CN202311383088.5A 2023-10-24 2023-10-24 窖泥制备系统 Pending CN117484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3088.5A CN117484686A (zh) 2023-10-24 2023-10-24 窖泥制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83088.5A CN117484686A (zh) 2023-10-24 2023-10-24 窖泥制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4686A true CN117484686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83088.5A Pending CN117484686A (zh) 2023-10-24 2023-10-24 窖泥制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46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076728A (en) Extr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of reclaiming scrap plastic material
CN113828242B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494007A (zh) 废旧硬质泡沫塑料再生利用方法及其生产线
CN220946030U (zh) 窖泥制备系统
CN210613618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制粒装置
CN214973637U (zh) 一种饲料生产用的预混料投料装置
CN117484686A (zh) 窖泥制备系统
JP5004502B2 (ja) 混練解砕装置
CN218795740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制粒机
EP2976942B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animal excrement treatment material
EP2976944A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animal excrement treatment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device therefor
EP0969957B1 (en) Improvements in a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aper products
CN205455942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颗粒饲料机
CN207721180U (zh) 饲料高效制粒机
CN217796005U (zh) 制粒装置及颗粒剂连续生产系统
CN110027129A (zh) 一种再生pc塑料合金改性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CN212035936U (zh) 一种混合型饲料加工流水线
CN218573599U (zh) 双颗粒料自动造粒混合装置
CN220734352U (zh) 复合式饲料挤出设备
CN213261264U (zh) 物料成型系统
CN207478734U (zh) 一种带预混的分料装置
CN211960864U (zh) 一种饲料生产加工装置
CN210448801U (zh) 一种用于磁材移料混料的双螺杆装置
CN109912142A (zh) 一种低含水率污泥粒状固化设备和造粒方法
CN216453297U (zh) 一种全混合日粮智能化加工饲喂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