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724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7249A
CN117477249A CN202310930892.4A CN202310930892A CN117477249A CN 117477249 A CN117477249 A CN 117477249A CN 202310930892 A CN202310930892 A CN 202310930892A CN 117477249 A CN117477249 A CN 117477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ember
connector
electronic device
substrat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08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恩田祐一
藤井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1205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071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77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2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06F1/1658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internal components, e.g. disc drive or any other functional modu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器的连接、以及罩构件与壳体的连结,并且也能够抑制维护时的不良状况的产生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具备:壳体,在一面具有开口部;罩构件,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装卸地连结,关闭上述开口部;第一基板,收容在上述壳体中;第二基板,被上述罩构件支承;第一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于上述壳体相对地固定;以及第二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二基板,相对于上述罩构件以浮动状态被支承,并且在上述罩构件与上述壳体连结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连接基板彼此的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构成为作为笔记本型PC或者平板型PC那样的电子设备的框体,具备收容有安装CPU等的母板的壳体、和关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罩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125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649854号公报
上述那样的电子设备有将键盘或者显示器等电子部件安装于罩构件的结构。这样的电子设备需要用于连接电子部件的控制基板或与电子部件连接的柔性基板和母板的基板对基板用(BtoB)连接器。
以往,这样的电子设备首先将安装于与电子部件或其控制基板连接的长条的柔性基板的罩构件侧的连接器与母板侧的连接器连接。接着,一般是如下构造:通过利用其它部件的螺纹紧固固定连接器,或者通过海绵等有弹性的部件按压连接器,进行连接器的防脱落、防掉落之后将罩构件与壳体连结。因此,在该结构中,为了防止在连接器连接后,长条的柔性基板夹在或卡在罩构件与壳体之间,需要折叠收纳柔性基板的作业。
因此,在该结构中,罩构件和壳体的连结作业费功夫。并且,在该结构中,在维护时等从壳体取下罩构件之际,也存在柔性基板卡在其它构件而损伤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基板彼此的连接器的连接、以及罩构件和壳体的连结,并且也能够抑制维护时的不良状况的产生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壳体,在一面具有开口部;罩构件,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装卸地连结,关闭上述开口部;第一基板,收容在上述壳体中;第二基板,被上述罩构件支承;第一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于上述壳体相对地固定;以及第二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二基板,相对于上述罩构件以浮动状态被支承,并且在上述罩构件与上述壳体连结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基板彼此的连接器的连接、以及罩构件与壳体的连结,并且也能够抑制维护时的不良状况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电子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3是简单地示出连接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模型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IV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5A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5B是表示相对于图5A所示的壳体安装罩构件的动作的分解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性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图8A是沿着图7中的VIII-VI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8B是表示相对于图7所示的壳体安装罩构件的动作的分解图。
图9A是图8B所示的连接器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
图9B是图8A所示的连接器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50…电子设备;12…框体;14、49…显示器;16…壳体;17…罩构件;20…第一基板;25、52…第一连接器;26、56…第二基板;26A…控制基板;27、53…第二连接器;30…保持板;32…钩子;34、58…第一磁铁;35、59…第二磁铁;36…定位部;38…弹性体;46…键盘;53a…旋转轴;54…轴承部;54a…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例示平板型PC。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具备框体12、和面对框体12的正面的显示器14。框体12将壳体16和罩构件17能够装卸地连结,整体上构成为扁平箱状。
图2是电子设备10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在从壳体16取下罩构件17的状态下,从正面侧观察壳体16,从内面17a侧观察罩构件17的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壳体16具有覆盖从电子设备10的背面到外周侧面的浅的浴盆形状。罩构件17具有显示器14、和包围显示器14的外周边部的边框18,整体上具有板形状。罩构件17关闭形成于壳体16的正面的开口部16a。壳体16以及边框18例如是金属制或者树脂制。显示器14例如由有机EL或者液晶构成,是触摸面板式。
在壳体16的内部收容有第一基板20和电池装置22。在壳体16的内部还收容有存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以及天线模块等。第一基板20是该电子设备10的母板,安装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4以及第一连接器25。在第一基板20还安装有各种半导体芯片、连接端子等。
罩构件17的内面17a由边框18的内面18a和显示器14的背面14a构成。在罩构件17的内面17a侧设置有第二基板26。第二基板26是控制显示器14的显示的控制基板,经由规定的柔性基板与显示器14连接。在第二基板26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7。
连接器25、27是基板对基板用(BtoB)连接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自动地连接连接器25、27,第二基板26和第一基板20被电连接。
接下来,对连接器25、27的连接构造进行说明。
图3是简单地示出连接器25、27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模型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壳体16及罩构件17、和用于自动地连接搭载于它们的基板20、26和连接器25、27的构成要素作为示意性的模型而示出的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IV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5A是沿着图3中的V-V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相对于图5A所示的壳体16安装罩构件17的动作的分解图。在图3~图5B中,省略显示器14以及边框18的图示,将罩构件17作为一张板来图示。
以下,对于框体12以及搭载于该框体的各构成要素,将沿着壳体16以及罩构件17的面方向的方向称为X方向以及Y方向,将壳体16以及罩构件17的层叠方向称为Z方向进行说明。
首先,对连接器25、27相对于壳体16以及罩构件17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图5A所示,第一基板20收容于壳体16,相对于壳体16被固定。因此,安装于第一基板20的第一连接器25相对于壳体16相对地固定。
第二基板26以浮动状态被罩构件17支承。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基板26固定于在X以及Y方向上以浮动状态被罩构件17支承的保持板30。保持板30例如是树脂制的板。
在罩构件17的内面17a例如突出设置有一对钩子32。各钩子32是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弯曲的大致L字状的板片,分别能够保持为夹住保持板30的沿着Y方向的左右的边缘部30a、30b。与边缘部30a、30b之间设置间隙G1地配置各钩子32的沿着Z方向的内壁32a。保持板30在被钩子32夹住的部分具有切口状的凹部30c。间隙G1是该凹部30c的与边缘部30a、30b之间的间隙。另外,以与各钩子32的沿着Z方向的一对侧壁32b之间设置间隙G2的方式配置形成于凹部30c的一对角部30d。
固定于保持板30的第二基板26能够利用间隙G1相对于罩构件17的内面17a在X方向上相对移动,并能够利用间隙G2相对于内面17a在Y方向上相对移动。由此,第二基板26相对于罩构件17在X、Y方向上以浮动状态被支承。因此,安装于第二基板26的第二连接器27相对于罩构件17以浮动状态被支承。
接下来,对用于更顺畅地连接连接器25、27间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图5A所示,电子设备10具备第一磁铁34、第二磁铁35、定位部36以及弹性体38。
第一磁铁34以左右横跨第一连接器25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分别固定于壳体16。第二磁铁35以左右横跨第二连接器27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分别固定于罩构件17的内面17a。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的状态下,磁铁34、35处于彼此在Z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相互间产生吸引力。也就是说,磁铁34、35产生连接器25、27的连接方向的吸引力,进行连接器25、27的可靠的连接和防脱。磁铁34、35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但优选尽可能地设置在离连接器25、27较近的位置。
定位部36在与连接方向(Z方向)正交的X、Y方向上对连接器25、27间进行定位。定位部36由多个凹部40和多个凸部41构成。
各凹部40是形成在从壳体16的内面突出的圆筒形状的突起的中心的孔。凹部40配置为以矩形包围第一连接器25,从四周包围第一连接器25。在凹部40的开口端周边部形成有倒角状的锥形面40a。
凸部41是从保持板30的内面突出的圆柱形状的突起。凸部41配置为以矩形包围第二连接器27,从四周包围第二连接器27。在凸部41的前端周边部形成有倒角状的锥形面41a。
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的状态下,凹部40和凸部41处于彼此在Z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由此,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凸部41与凹部40嵌合,对连接器25、27进行定位。凹部40以及凸部41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也可以将凹部40设置于罩构件17侧,将凸部41设置于壳体16侧。
凹部40和凸部41在彼此的嵌合部的公差极小。另一方面,凹部40和凸部41通过锥形面40a、41a具有X、Y方向上的嵌合公差。该定位部36的公差比基于间隙G1、G2的第二连接器27相对于罩构件17的浮动距离小。由此,能够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在凸部41与凹部40定位后,在浮动的公差的范围内顺畅地连接连接器25、27。
弹性体38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在各凸部41的内侧形成有圆筒孔41b。弹性体38分别被插入到各凸部41的圆筒孔41b。弹性体38在图5A所示的无负荷状态下,具有其上端能够从圆筒孔41b向上方突出的自然长度。此时,在罩构件17的内面17a与保持板3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例如Z方向高度为1mm左右的间隙G3。
接下来,对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同时将连接器25、27连接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B示出在将罩构件17相对于壳体16以关闭开口部16a的方式从上方安装时,第二连接器27与第一连接器25开始抵接的状态。连接器25、27的连接需要某种程度的嵌合力。因此,如图5B所示,若第二连接器27与第一连接器25抵接,则第二连接器27、第二基板26以及保持板30受到其反作用力而被向上方推回,弹性体38被压缩。反之,弹性体38通过基于压缩的弹力按下保持板30。由此,第二连接器27逐渐与第一连接器25嵌合。
接着,若磁铁34、35间接近某种程度,则此次也赋予磁铁34、35间的吸引力,第二连接器27进一步与第一连接器25嵌合。而且,若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则第二连接器27也与第一连接器25完全嵌合(参照图5A)。此处,如图5A所示,若连接器25、27的连接完成,则弹性体38成为自由长度。因此,弹性体38不会对连接完成后的连接器25、27赋予过度的按压力。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例如也可以在凸部41的前端面形成螺纹孔,在凹部40的底部形成贯通于壳体16的下表面的通孔,经由这些通孔以及螺纹孔利用螺钉44将壳体16和罩构件17紧固。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中,安装于第一基板20的第一连接器25相对于壳体16相对地固定,安装于第二基板26的第二连接器27相对于罩构件17以浮动状态被支承。
因此,电子设备10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通过第二连接器27的浮动动作调整连接器25、27间的相对位置,而自动地连接。也就是说,电子设备10仅通过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而连接连接器25、27。
即,框体12的连结作业将搭载有成为母板的第一基板20、电池装置22的壳体16作为主体,以关闭其开口部16a的方式安装搭载有作为电子部件的显示器14的罩构件17。此处,连接器25、27的大小显著比壳体16以及罩构件17小(参照图2)。因此,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难以将连接器25、27彼此对位,以往一般是相对于第二基板26用足够长的柔性基板连接,并在其前端安装第二连接器27的结构。
然而,该电子设备10将成为框体12的主体的壳体16侧的第一连接器25相对于壳体16相对地固定,并相对于罩构件17以浮动状态支承成为框体12的罩的罩构件17侧的第二连接器27。由此,电子设备10在将罩构件17安装于壳体16时,将浮动支承于该罩构件17的第二连接器27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5顺畅地对位并连接。
因此,电子设备10不配置为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之间横跨长条的柔性基板,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器25、27的连接以及罩构件17与壳体16的连结。并且,由于不存在横跨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之间的柔性基板,因此在维护时等将罩构件17从壳体16取下之际,也不会产生该柔性基板破损那样的事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基板26以与罩构件17的内面17a之间设置间隙G3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能够沿着该内面17a浮动。而且,电子设备10也可以具备弹性体38,该弹性体介于间隙G3,朝向从罩构件17的内面17a离开的方向对第二基板26即、第二连接器27施力。这样的话,对于电子设备10而言,若第二连接器27与第一连接器25抵接,则弹性体38受到来自相互间的连接所需的嵌合力的反作用力而压缩。其结果,第二基板26被向上方推回,同时受到来自弹性体38的向下方的弹力而将第二连接器27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5按压,因此连接器25、27被更可靠地连接。
电子设备10还可以具备:第一磁铁34,相对于第一基板20相对地固定;以及第二磁铁35,相对于第二基板26相对地固定,并与第一磁铁34之间产生将第二连接器27与第一连接器25连接的方向的吸引力。这样的话,通过磁铁34、35间的吸引力,能够更顺畅地连接连接器25、27。另外,电子设备10能够利用弹性体38的弹力使连接器25、27嵌合,因此能够使磁铁34、35的吸引力成为最小限度,并能够实现小型化。也就是说,由于磁铁34、35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将罩构件17从壳体16取下时,磁铁34、35的分离也容易。电子设备10与后述的电子设备50的连接器52、53同样地也可以将磁铁以及定位部设置于连接器本身。
然而,例如,若电子设备10受到落下等的冲击,则也有可能罩构件17挠曲而第二连接器27暂时从第一连接器25脱离。对于这一点,在该电子设备10中,磁铁34、35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后也始终产生吸引力。因此,即使连接器25、27间暂时脱离,通过磁铁34、35的吸引力,也加上第二连接器27的浮动作用以及弹性体38的弹力,再次将连接器25、27重新连接。这样,该电子设备10也能够抑制由于落下等连接器25、27完全脱离的状态的不良状况的产生。
电子设备10还具备定位部36,在与相互的连接方向(Z方向)正交的X、Y方向上对第一连接器25与第二连接器27之间进行定位。因此,被罩构件17浮动支承的第二连接器27与固定在壳体16的第一连接器25的连接变得更可靠。
此外,电子设备10只要例如壳体16、第一基板20、罩构件17、保持板30、第二基板26等能够以足够高的刚度构成,则也可以省略弹性体38、磁铁34、35、定位部36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即,在该情况下,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壳体16等各构件几乎不挠曲,因此连接器25、27的Z方向上的位置几乎不变化。因此,若罩构件17逐渐地接近壳体16,则第二连接器27也逐渐与第一连接器25嵌合。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器27通过浮动作用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5自动地被定位,因此能够进行相互的自动的连接。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A的示意性的侧视剖视图。
在图1~图5中例示了平板型PC的电子设备10,但上述的连接器25、27的连接构造也能够应用于笔记本型PC的电子设备10A。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0A的罩构件17搭载键盘46,作为代替显示器14的电子部件。电子设备10A的第二基板26例如是键盘46的控制基板。电子设备10A在框体12的一端部经由铰链47连结有显示器框体48。在显示器框体48的正面搭载有与显示器14相同的显示器49。
在这样的电子设备10A中,也仅通过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而自动地连接连接器25、27。因此,在电子设备10A中,也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器25、27的连接以及罩构件17与壳体16的连结,也能够抑制在维护时等将罩构件17从壳体16取下时的不良状况的产生。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50进行说明。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50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图8A是沿着图7中的VIII-VIII线的示意性的剖视图。图8B是表示相对于图7所示的壳体16安装罩构件17的动作的分解图。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50中,对于起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10(10A)相同或同样的功能及效果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与图4~图5B同样地,在图8A以及图8B中,省略显示器14以及边框18的具体的图示,集中图示为一个板状的罩构件17。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具备结构以及连接构造与上述的电子设备10(10A)的连接器25、27不同的连接器52、53。
首先,对连接器52、53相对于壳体16以及罩构件17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7以及图8A所示,第一基板20收容在壳体16中,相对于壳体16固定。因此,安装于第一基板20的第一连接器52相对于壳体16相对地固定。此处,第一连接器52朝向X方向安装于第一基板20的下表面侧,其前端(连接面)从第一基板20的端面向侧方突出。即、电子设备10(10A)的第一连接器25朝向上下方向(Z方向)而配置。另一方面,电子设备50的第一连接器52朝向水平方向(X方向)而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具备控制基板26A以及第二基板56,来代替上述的电子设备10(10A)的第二基板26。
控制基板26A是与上述的第二基板26相同的基板,是显示器14的显示控制用的基板。控制基板26A相对于罩构件17经由保持板30相对地固定。保持板30在从第二基板26的端面向X方向伸出的部分的内面设置有轴承部54。轴承部54是例如在Y方向上对置配置有一对的树脂制的小型板。第二连接器53配置在一对轴承部54、54之间。各轴承部54形成有沿着相对于Z方向在X方向上倾斜30~50度左右的倾斜方向延伸的长孔54a。
第二基板56是柔性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第二基板56的第一端部与控制基板26A连接,在第二端部安装有第二连接器53。
第二连接器53可转动地支承在一对轴承部54。第二连接器53在其宽度方向(Y方向)上具有从两侧面分别突出的一对旋转轴53a。各旋转轴53a在能够相对于各轴承部54的长孔54a相对移动以及相对旋转的状态下被轴支撑。由此,第二连接器53相对于罩构件17以浮动状态被支承。具体而言,第二连接器53相对于罩构件17以能够进行以旋转轴53a为中心在Z方向上摆动的相对转动、和旋转轴53a沿着长孔54a移动的向XZ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浮动状态被支承。此外,由于第二连接器53经由作为柔性基板的第二基板56与控制基板26A连接,因此确保顺畅的浮动动作。
图9A是图8B所示的连接器52、53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图9B是图8A所示的连接器52、53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连接器52、53在彼此的连接面具有磁铁58、59。第一磁铁58和第二磁铁59相互产生吸引力。在第二连接器53的连接面可进退地突出设置有弹簧针60。弹簧针60被称为带弹簧的探针或者接触探针,是能够从第二连接器53的连接面伸缩的接触销,也成为连接器52、53间的定位部。
接下来,对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同时将连接器52、53连接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8B以及图9A示出将罩构件17相对于壳体16以关闭开口部16a的方式从上方安装时,第二连接器53与第一连接器52抵接之前的状态。在电子设备50中,第一连接器52被横向配置,第二连接器53以相对于罩构件17能够相对转动且能够移动的浮动状态被支承。因此,如图8B以及图9A所示,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之前的状态下,第二连接器53成为由于自重而在图中以朝向右下的姿势悬挂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旋转轴53a处于长孔54a中的X方向上离第一连接器52最近的一侧的一端侧(在图中右下)。
若罩构件17从该状态接近壳体16,则第二连接器53的连接面与第一连接器52的连接面抵接。这样的话,第二连接器53以旋转轴53a为中心在Z方向上以朝向上方的方式转动,并且旋转轴53a在长孔54a内朝向另一端侧(在图中左上)移动。其结果,第二连接器53不会卡在第一连接器52而产生破损等,顺畅地与第一连接器52连接。此时,通过磁铁58、59的吸引力,连接器52、53吸附,同时弹簧针60被按压到第一连接器52的连接端子,由此,连接器52、53被相互定位,并且完成其连接。
这样,在电子设备50中,也仅通过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而自动地连接连接器52、53。此外,对于电子设备50,也可以利用螺钉44将壳体16和罩构件17紧固。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中,安装于第一基板20的第一连接器52相对于壳体16相对地固定,安装于第二基板56的第二连接器53相对于罩构件17以浮动状态被支承。
因此,电子设备50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通过第二连接器53的浮动动作调整连接器52、53间的相对位置,而自动地连接。也就是说,电子设备50仅通过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而连接连接器52、53。
因此,在电子设备50中,也不配置为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之间横跨长条的柔性基板,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器52、53的连接以及罩构件17与壳体16的连结。并且,由于不存在横跨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之间的柔性基板,因此在维护时等将罩构件17从壳体16取下时,也不会产生该柔性基板破损的事态。此外,第二基板56是柔性基板,其连接被罩构件17支承的部件彼此、即控制基板26A和第二连接器53,并不横跨在罩构件17与壳体1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器52朝向与罩构件17相对于壳体16的装卸方向即Z方向交叉的X方向配置。另外,罩构件17具有轴承部54,第二连接器53具有被轴承部54支承的旋转轴53a,从而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罩构件17相对移动以及相对旋转。这样的话,在电子设备50中,对于相对于壳体16和罩构件17的连结方向横向配置的第一连接器52,也能够顺畅地连接在罩构件17侧被支承的第二连接器53。特别是,在电子设备50中,连接器52、53的装卸方向成为与磁铁58、59的吸附方向即X方向正交的Z方向。因此,电子设备50也有在将罩构件17从壳体16取下时能够顺畅地解除磁铁58、59的吸附状态的优点。
在电子设备50中,轴承部54具有支承旋转轴53a的长孔54a,长孔54a也可以构成为,朝向从壳体16取下罩构件17的Z方向,沿着逐渐使第二连接器53从第一连接器52离开的倾斜方向延伸。这样的话,电子设备50在将罩构件17与壳体16连结时,旋转轴53a在长孔54a内旋转并移动,使第二连接器53在从第一连接器52后退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电子设备50能够抑制在连接器52、53的连接时以过度的力将第二连接器53向第一连接器52按压,一方或者双方破损的事态,并且进行相互的顺畅的连接。
此外,与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10A同样地,电子设备50也可以是在罩构件17搭载有键盘46的笔记本型PC。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自由变更。
上述的保持板30也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在电子设备10、10A中,可以将第二基板26直接支承于罩构件17,定位部36例如在各基板20、26设置凹部40以及凸部41来代用。另外,在电子设备50中,可以将控制基板26A直接支承于罩构件17,轴承部54也直接设置于罩构件17。
上述的第二连接器27、53构成为能够通过第二基板26相对于罩构件17的浮动支承,或者通过使用相对于罩构件17的旋转轴53a的浮动支承浮动某种程度大的距离。电子设备10、10A、50除了这样的浮动构造之外,还可以由相对于第一连接器25、52以及安装有第二连接器27、53本身的第二基板26、56微小地浮动的浮动连接器构成。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在一面具有开口部;
罩构件,相对于上述壳体能够装卸地连结,关闭上述开口部;
第一基板,收容在上述壳体中;
第二基板,被上述罩构件支承;
第一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于上述壳体相对地固定;以及
第二连接器,安装于上述第二基板,相对于上述罩构件以浮动状态被支承,并且在上述罩构件与上述壳体连结的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基板以与上述罩构件的内面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被支承,并且能够沿着该内面浮动,
上述电子设备还具备弹性体,介于上述间隙,并朝向离开上述罩构件的内面的方向对上述第二基板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磁铁,相对于上述第一基板相对地固定;以及
第二磁铁,相对于上述第二基板相对地固定,并与上述第一磁铁之间产生将上述第二连接器与上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方向的吸引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定位部,在与上述连接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之间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连接器朝向与上述罩构件相对于上述壳体的装卸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
上述罩构件具有轴承部,
上述第二连接器通过具有被上述轴承部支承的旋转轴,从而能够相对于上述罩构件相对移动以及相对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部具有支承上述旋转轴的长孔,
上述长孔朝向从上述壳体取下上述罩构件的方向,沿着逐渐使上述第二连接器从上述第一连接器离开的倾斜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电子部件,由显示器以及键盘中的一方构成,并被上述罩构件支承,
上述第一基板是安装有CPU的母板,
上述第二基板是上述电子部件的控制基板、或者与上述电子部件连接的柔性基板。
CN202310930892.4A 2022-07-28 2023-07-27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4772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0565 2022-07-28
JP2022120565A JP7490717B2 (ja) 2022-07-28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249A true CN117477249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0892.4A Pending CN117477249A (zh) 2022-07-28 2023-07-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6613A1 (zh)
CN (1) CN11747724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17729A (ja) 2024-02-08
US20240036613A1 (en)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6033B1 (ko) 핀 블록 교체가 가능한 검사용 소켓
US20100195304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028211B (zh) 接口装置、接口单元、探针装置和连接方法
US20100188828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1002912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mounted part, computer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090168336A1 (en) Support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Syste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H11354224A (ja) 高速バックプレ―ン・コネクタ
EP3691041A1 (en) Vertical-type direct pcb connector
JP2001320143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端子接続装置
JPH03151695A (ja) プレーナ・ボードの支持装置
CN117477249A (zh) 电子设备
JP4859401B2 (ja) 表示装置
JP7490717B2 (ja)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10020506A (ja) 電子機器
US7974086B2 (en) Attachment unit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566238B2 (en) Card connector dampening assembly
JP2013206602A (ja) 防塵用シャッター機構、防塵用シャッター機構を備えるデタッチャブルコネクター、および、防塵用シャッター機構を備える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20100136811A1 (en) Butt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079800B2 (en) Expansion device for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es
JP2010153695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4751469B2 (ja) 電子機器
CN113917975B (zh) 便携式信息设备及话筒按压部件
JP2021051943A (ja) 複数部材の接続構造
EP1868060A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5769266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