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288B -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3288B
CN117433288B CN202311753260.1A CN202311753260A CN117433288B CN 117433288 B CN117433288 B CN 117433288B CN 202311753260 A CN202311753260 A CN 202311753260A CN 117433288 B CN117433288 B CN 117433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sleeve
molten metal
graphite crucible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532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3288A (zh
Inventor
杨锦松
赵永伟
张颖清
李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Hongt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Hongt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Hongt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Hongt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532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3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3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3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4/00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14/06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heated electrically, e.g. induction crucible furnaces with or without any other source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4/00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14/08Details peculiar to 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4/00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14/08Details peculiar to 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14/14Arrangements of hea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4/00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14/08Details peculiar to crucible or pot furnaces
    • F27B2014/0843Lining or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涉及金属液保温炉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底座,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炉体箱,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底部铺设有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陶瓷纤维模块,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顶部上;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呈倒圆台状结构。本发明通过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炉壁结渣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液保温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背景技术
金属铸造是工业生产的一种方式,铸造首先将金属熔化成液态,熔化后的液态熔液时常需要保温,这就需要金属熔液保温炉,金属铸造铸前液态金属贮存用的坩埚保温炉,在注入金属熔液时,时常会发生溅出伤人,安全性低下,为此,保温炉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尤其氧化方面,炉体本身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现有保温炉多采用硅碳棒顶部或底部辐射加热的方式,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较大,易造成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
二是:炉壁结渣,金属料熔清后,氧化渣牢牢的粘附于炉壁上,且流动的金属液对炉壁持续冲刷,加之液态渣对炉壁的化学侵蚀,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炉子的功率,必须尽可能快的除渣,现有的人工通过工具的除渣过程,费时费力,且会加剧炉壁的损坏;
为此,现在提出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通过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炉壁结渣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包括:移动底座,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炉体箱,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底部铺设有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陶瓷纤维模块,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顶部上;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呈倒圆台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壁上若干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由斜部和连接部组成;固定在所述陶瓷纤维模块上的加热螺旋管,所述加热螺旋管置于石墨坩埚炉体与陶瓷纤维模块之间,以及包覆在加热螺旋管外壁的电阻加热带,所述电阻加热带呈螺旋设置,所述电阻加热带与加热螺旋管共同构成石墨坩埚炉体的加热体;还包括与第一炉体箱一体成型的第二炉体箱,所述第二炉体箱的顶部装配有盖体结构;所述盖体结构上设置有撒料组件,所述撒料组件内设有石灰粉,当盖体结构合盖、撒料组件运行时,所述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
优选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外壁的装配环套;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炉体箱两端的锁栓组件,所述锁栓组件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还包括嵌入在所述第二炉体箱内壁中的接线柱组件,当所述锁栓组件完成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的装配时,所述接线柱组件与电源接线组件接通为炉体提供电源。
优选的,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圆板,当所述电动伸缩杆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与第二圆板的相对位置;以及限位套设在第二圆板外壁的圆环套,所述圆环套两端设置有端套,两端所述端套与圆环套相互连通并构成石灰粉的储存腔,以及环形分布在端套下部的若干喷头,当圆环套气压作用时,喷头通道打开,用于石灰粉撒落,其中一个所述端套上设置有进料口组件,用于补充石灰粉;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盖板两端的活塞机构,用于向圆环套内不断气体加压;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啮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环转动;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环顶部的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驱动齿啮合传动。
优选的,每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固定在盖板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上连通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贯穿盖板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上表面,用于活塞套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塞套的一端与圆环套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部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靠近圆环套的侧壁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端套端部铰接有铰接传动件,当所述第二圆板相对于第一圆板偏心位置时,驱动所述安装环所在的第一圆板转动,所述第二圆板在圆环套的限位作用下,可带动活塞套所在的活塞板来回移动,进而将气体不断向圆环套内进行加压迫使喷头喷粉。
优选的,所述喷头包括壳套体,所述壳套体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横条,所述横条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与楔形塞之间的堵球,所述堵球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当气压作用楔形塞上方时,所述堵球向下并压缩第一弹簧直至壳套体通道打开。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以及设置在安装环内可转动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部固定有齿环,所述齿环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安装柱中部设置有加注管,用于金属液的补充加入,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上部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一端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内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炉体箱外侧并设置有档条,当所述档条打开时,所述加注管加注金属液,浮力作用使得反应后的渣层上浮,直至排渣口位置排出;所述安装柱周向还环形分布有若干升液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外壁上的进气泵,所述进气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泵的端部贯穿第一炉体箱并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内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注入干燥压缩气体,迫使金属液进入升液管内部并上升,进而压铸到模具型腔内充型;所述升液管顶部还连通有若干转接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呈凵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底部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为螺旋管状结构。
优选的,每组所述锁栓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件横向端部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有第一扣压块,且安装件竖向端部的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有第二扣压块,所述第二扣压块上连接有螺杆;以及限位转动在第一扣压块上的螺套,所述螺套与螺杆螺纹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侧壁上的若干卡扣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压块作用部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卡扣槽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扣压块作用部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呈Z字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条顶部的第二电块;所述接线柱组件包括线柱,所述线柱镶嵌在第二炉体箱所在的竖槽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线柱顶部的第一电块,所述第二电块可与第一电块进行对接;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壁中的空腔,用于线路的内置,所述线柱通过内置的导线与空腔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台阶部顶部的接入端作用在线路上。
优选的,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所述温差板的一端靠近台阶部,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的内壁,所述温差板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所在的空腔并与对应线路连接;以及依次包覆在陶瓷纤维模块外壁的陶瓷纤维层,纳米板,用于石墨坩埚炉体的保温与隔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利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炉壁结渣处理,即利用撒料组件的结构特性,使得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从而对炉壁结渣进行有效处理。
2、通过锁栓组件的结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锁栓组件结构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在装配完成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的电源线路的自动连接,该设计下,当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的装配存在问题时,电路就不会连通,因此,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3、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通过升液管、进气泵的设置,迫使炉体压强增大,金属液沿升液管上升并进入模具型腔完成充型,同时,通过设置的加注管,可方便安全的补充金属液,实现了安全充型,补液过程。
4、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的加注管,结合排渣口与档条的设置,是对漂浮渣层的进一步处理过程,通过设置的加注管,让金属液进行补入,原本石灰粉与台阶部作用部位形成的渣层随液面上升直至排渣口位置,并通过打开档条时排出,此时对排出的浮渣和金属液进行分离处理,回收的金属液可再次回流至炉体。
5、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通过第一炉体箱内部设置有空腔,用于内置连接线路,有效隔绝热源,保护电路,提高其使用寿命。
6、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通过陶瓷纤维模块、陶瓷纤维层、纳米板的材料设置,使得台阶部具有一个保温效果,同时,通过陶瓷纤维模块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利用热电效应,使得热端和冷端之间产生电压差,产生电能,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撒料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A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炉体箱与盖板组装线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喷头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撒料组件线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锁栓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锁栓组件线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单个锁栓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升液管与转接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第一炉体箱;211、第一圆板;212、电动伸缩杆;213、连接件;214、齿环;215、齿条;216、第二圆板;217、圆环套;218、喷头;2181、壳套体;2182、楔形塞;2183、堵球;2184、第一弹簧;2185、横条;219、端套;220、铰接传动件;221、活塞套;222、活塞板;223、连接块;224、进料口组件;225、连接管;3、第二炉体箱;311、竖槽;312、卡扣槽体;313、线柱;314、第一电块;4、排渣口;5、档条;6、锁栓组件;611、安装件;612、第一扣压块;613、第二扣压块;614、第一铰接件;615、第二铰接件;616、螺杆;617、螺套;618、连接条;619、第二电块;620、卡扣件;7、进气阀;8、盖板;9、装配环套;10、安装环;11、传动齿;12、安装柱;13、升液管;131、转接管;14、加注管;15、电机;16、驱动齿;17、进气管;18、进气泵;24、陶瓷纤维模块;25、石墨坩埚炉体;26、台阶部;27、温差板;28、连接架;29、搅拌件;30、加热螺旋管;31、电阻加热带;32、砖体;36、空腔;40、陶瓷纤维层;41、纳米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各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13,本发明优选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包括:移动底座1,装配在移动底座1上的第一炉体箱2,第一炉体箱2内底部铺设有砖体32;以及设置在砖体32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25、陶瓷纤维模块24,石墨坩埚炉体25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24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25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24顶部上;石墨坩埚炉体25呈倒圆台状结构,以及设置在石墨坩埚炉体25内壁上若干台阶部26,台阶部26由斜部和连接部组成;固定在陶瓷纤维模块24上的加热螺旋管30,加热螺旋管30置于石墨坩埚炉体25与陶瓷纤维模块24之间,以及包覆在加热螺旋管30外壁的电阻加热带31,电阻加热带31呈螺旋设置,电阻加热带31与加热螺旋管30共同构成石墨坩埚炉体25的加热体;还包括与第一炉体箱2一体成型的第二炉体箱3,第二炉体箱3的顶部装配有盖体结构,盖体结构上设置有撒料组件,撒料组件内设有石灰粉,当盖体结构合盖、撒料组件运行时,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26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26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26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
该申请中金属液保温炉工作原理是利用具有压力的干燥压缩气体,把保温炉内液态金属通过升液管,压铸到模具型腔内充型;
一:针对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改进方式为,如图5和6所示,通过加热螺旋管30置于石墨坩埚炉体25与陶瓷纤维模块24之间,且电阻加热带31呈螺旋并包覆在石墨坩埚炉体25的外壁上,当电阻加热带31与加热螺旋管30共同构成了一个加热体,以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
二:炉壁结渣,采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去除,如图3、5和6所示,在撒料组件的结构作用下,配合石墨坩埚炉体25呈倒圆台状结构,以及设置在石墨坩埚炉体25内壁上若干台阶部26,撒料组件内设有石灰粉,当盖体结构合盖、撒料组件运行时,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26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26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26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石灰粉末遇高温与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使氧化渣无法在坩埚壁上粘覆,从而对炉壁结渣进行有效处理。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盖体结构包括盖板8,以及设置在盖板8外壁的装配环套9;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炉体箱3两端的锁栓组件6,锁栓组件6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还包括嵌入在第二炉体箱3内壁中的接线柱组件,当锁栓组件6完成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3的装配时,接线柱组件与电源接线组件接通为炉体提供电源。
在该实施例方式下,作为炉体的一个盖体结构,如图1为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3的装配完成时的闭合状态,由于锁栓组件6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装配效率和装配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锁栓组件6结构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在装配完成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的电源线路的自动连接,该设计下,当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3的装配存在问题时,电路就不会连通,因此,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8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10,安装环10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3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211,第一圆板21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12,两个电动伸缩杆21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13连接有第二圆板216,第二圆板216中部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215,以及设置在安装环10内可转动的安装柱12,安装柱12的底部固定有齿环214,齿环214与齿条215啮合传动,当电动伸缩杆212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211与第二圆板216的相对位置;以及限位套设在第二圆板216外壁的圆环套217,圆环套217两端设置有端套219,两端端套219与圆环套217相互连通并构成石灰粉的储存腔,以及环形分布在端套219下部的若干喷头218,当圆环套217气压作用时,喷头218通道打开,用于石灰粉撒落,其中一个端套219上设置有进料口组件224,用于补充石灰粉;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盖板8两端的活塞机构,用于向圆环套217内不断气体加压;设置在盖板8上的啮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环10转动;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8上的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16,以及设置在安装环10顶部的传动齿11,传动齿11与驱动齿16啮合传动。
在该实施例下,对撒料组件结构进一步设置,为了满足石灰粉附着并作用在台阶部26内壁上,需要进行一个边缘范围性的喷洒过程,如图6所示,喷头218所在的圆环套217直径大于石墨坩埚炉体25的底部、且小于石墨坩埚炉体25的顶部,结合图3和图10所示,具体地:
通过电动伸缩杆213的设置,以及连接件213连接第二圆板216的作用,当电动伸缩杆213处于原位时,第二圆板216与第一圆板211的中心重合,此时,啮合驱动机构工作,电机15驱动驱动齿16转动,在驱动齿16与传动齿11的啮合作用下,进一步实现安装环10所在的第一圆板211转动,在第二圆板216与第一圆板211的中心重合下,进一步带动第二圆板216以安装环10相同中心转动,此时第一圆板211与圆环套217同轴,圆环套217保持静止;
当需要处理炉壁结渣时,即需要进行边缘范围性的喷洒石灰粉,此时驱动电动伸缩杆212工作,带动第二圆板216移动直至相对第一圆板211偏心设置,偏心程度取决与喷洒石灰粉的喷洒范围,此时第一圆板211的转动,但由于第二圆板216相对与第一圆板211中心存在偏离,一方面,可带动圆环套217自身进行一个偏心轨迹范围性的运动,如图3所示,又因为喷头218作用在圆环套217下表面,在活塞机构以及圆环套217的传动作用下,即可实现向圆环套217内不断气体加压,当压力作用在圆环套217内部时,喷头218所在的通道打开,在圆环套217自身运动轨迹配合下,实现边缘范围性的喷洒,实现石灰粉作用在台阶部26上进行快速除渣。
进一步地,每组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221,活塞套221固定在盖板8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211上连通有进气阀7,进气阀7贯穿盖板8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8上表面,用于活塞套221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221连通的连接管225,连接管225远离活塞套221的一端与圆环套217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217内部;以及设置在活塞套221内部的活塞板222,活塞板222靠近圆环套217的侧壁连接有连接块223,连接块223与端套219端部铰接有铰接传动件220,当第二圆板216相对于第一圆板211偏心位置时,驱动安装环10所在的第一圆板211转动,第二圆板216在圆环套217的限位作用下,可带动活塞套221所在的活塞板222来回移动,进而将气体不断向圆环套217内进行加压迫使喷头218喷粉。
该处的活塞机构,其上连通的进气阀7,置于盖板8顶部,当活塞板222在活塞套221内部运行抽吸时,进气阀7用于抽取外接的气体,气体选为保护气体,当活塞板222在活塞套221内部运行压缩时,气体通过连接管225进入圆环套217内部,使得圆环套217内部整体气压增大,从而迫使喷头218通道打开,值得注意,连接管225内设单向阀,用于气体单向进入圆环套217,左右两侧的活塞套221均用与对圆环套217进气,具体如图3、6以及9所示,在第二圆板216移动直至相对第一圆板211偏心设置时,圆环套217、端套219、铰接传动件220、连接块223以及活塞板222过程一个类似与曲柄滑块机构,当第一圆板211带动第二圆板216偏心转动时,圆环套217的安装限位,会迫使活塞板222在活塞套221内部来回移动,从而完成了不断的抽吸过程,进而不断向圆环套217内部加压,使其喷洒粉末。
进一步地,喷头218包括壳套体2181,壳套体2181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2182、横条2185,横条2185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184,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2184与楔形塞2182之间的堵球2183,堵球2183在第一弹簧2184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2182,当气压作用楔形塞2182上方时,堵球2183向下并压缩第一弹簧2184直至壳套体2181通道打开。
如图8、9所示,当加压气体作用在圆环套217内部时,即气压作用在堵球2183的上方,压力作用迫使堵球2183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2184,此时堵球2183与堵球2183脱离,对应喷头218通道打开一次,如此往复,即可将石灰粉喷洒至台阶部26内壁上。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安装柱12中部设置有加注管14,用于金属液的补充加入,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2上部的排渣口4,排渣口4一端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25内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外侧并设置有档条5,当档条5打开时,加注管14加注金属液,浮力作用使得反应后的渣层上浮,直至排渣口4位置排出;安装柱12周向还环形分布有若干升液管13,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2外壁上的进气泵18,进气泵18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17,进气管17远离进气泵18的端部贯穿第一炉体箱2并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25内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注入干燥压缩气体,迫使金属液进入升液管13内部并上升,进而压铸到模具型腔内充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加注管14,首先加注管14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现有注入金属熔液时,时常会发生溅出伤人的情况;当加注管14,结合排渣口4与档条5的设置,是对实施例1中漂浮渣层的进一步处理过程,通过设置的加注管14,让金属液进行补入,原本石灰粉与台阶部26作用部位形成的渣层随液面上升直至排渣口4位置,并通过打开档条5时排出,此时对排出的浮渣和金属液进行分离处理,回收的金属液可再次回流至炉体;
通过升液管13、进气泵18的设置,结合图2所示,升液管13底部作用在台阶部26下部,其顶部连通模具型腔,且进气泵18连通的进气管17作用在台阶部26上部,当进气泵18工作时,向液面顶部加注干燥压缩气体,迫使炉体压强增大,金属液沿升液管13上升并进入模具型腔完成充型,此处,升液管13的数量优选为四个。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升液管13顶部还连通有若干转接管131。
在实施例3基础上,对升液管13进一步改进,如图13所示,通过转接管131进一步设置,方便对模具型腔进行多个位置的同步充型,有利于提高充型质量,当结合实施例2中齿条215与齿环214结构,当第二圆板216相对于第一圆板211位置偏转时,齿条215会带动齿环214所在的安装柱12转动,即实现升液管13的位置切换,以适配不同模具型腔的进口位置。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第二圆板216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架28,连接架28呈凵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架28底部的搅拌件29,搅拌件29为螺旋管状结构。
该实施例中,基于实施例2,当第二圆板216与第一圆板211同轴心时,连接架28设置在第二圆板216下表面,可进行以安装环10为中心转动,进而带动搅拌件29转动,实现金属液体的进一步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带动金属液螺旋搅动,同时搅拌件29可优选为电加热管;
当第二圆板216与第一圆板211偏心时,可带动搅拌件29进行偏心转动,该方式下,对应撒料组件的工作状态,即石灰粉末遇高温与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使氧化渣无法在坩埚壁上粘覆,配合此时搅拌件29的偏心转动,进一步实现炉壁渣层搅动并脱离坩埚壁,进行炉壁结渣的有效清除过程。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每组锁栓组件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件611,安装件611呈L形结构,安装件611横向端部通过第二铰接件615铰接有第一扣压块612,且安装件611竖向端部的通过第一铰接件614铰接有第二扣压块613,第二扣压块613上连接有螺杆616;以及限位转动在第一扣压块612上的螺套617,螺套617与螺杆616螺纹连接;还包括设置在盖板8侧壁上的若干卡扣槽体312,以及设置在第二扣压块613作用部的卡扣件620,卡扣件620与卡扣槽体312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7、9、10、11以及12所示,当8装配在第二炉体箱3上时,第二炉体箱3两侧的卡扣槽体312一一对应在6的位置,数量优选为四个,卡扣槽体312结构如图7所示,结合图10所示,由于螺杆616与螺套617螺纹连接,且螺套617限位转动在第一扣压块612的端部,当手动转动螺套617时,螺套617向靠近第二扣压块613方向运动,使得螺套617与第二扣压块613之间距离缩短,对应第一扣压块612向下扣压,结合图11与12,第二扣压块613的垂直面向卡扣槽体312位置扣压,从而实现第二扣压块613所在的卡扣件620与卡扣槽体312锁扣,即可实现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3的装配过程。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电源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扣压块612作用部的连接条618,连接条618呈Z字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条618顶部的第二电块619;接线柱组件包括线柱313,线柱313镶嵌在第二炉体箱3所在的竖槽311内部,以及设置在线柱313顶部的第一电块314,第二电块619可与第一电块314进行对接;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2内壁中的空腔36,用于线路的内置,线柱313通过内置的导线与空腔36内部的线路连接,台阶部26顶部的接入端作用在线路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实施例6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设置的线柱313以及第一电块314,如图7、11和12所示,线柱313内置在第二炉体箱3所在竖槽311内,当螺套617转动实现第二扣压块613所在的卡扣件620与卡扣槽体312锁扣时,对应的第一扣压块612也会随之向下扣压,进而带动电源接线组件下移,即连接条618所在的第二电块619与第一电块314对接,实现电源的连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并结合图5、6所示,第一炉体箱2内部设置有空腔36,用于内置连接线路,有效隔绝热源,保护电路,提高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陶瓷纤维模块24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27,温差板27的一端靠近台阶部26,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2的内壁,温差板27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所在的空腔36并与对应线路连接;以及依次包覆在陶瓷纤维模块24外壁的陶瓷纤维层40,纳米板41,用于石墨坩埚炉体25的保温与隔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陶瓷纤维模块24、陶瓷纤维层40、纳米板41的材料设置,使得台阶部26具有一个保温效果,通过采用陶瓷纤维炉衬和保温炉壁结构的方式还可以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并通过设置的若干温差板27,如图5、6所示,温差板27的一端靠近台阶部26,为热源,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2的内壁,为冷源,温差板27的作用原理为:由两个金属片组成,分别被称为热端和冷端。热端与热源接触,而冷端则与冷源接触。当热源和冷源之间存在温差时,热端的温度会比冷端高,从而形成了温差。这个温差会引发热电效应,使得热端和冷端之间产生电压差。如图6所示,温差板27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所在的空腔36并与对应线路连接,当线路延伸至外侧并连接蓄电池后,即可将电能进行储存。
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底座(1),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的第一炉体箱(2),所述第一炉体箱(2)内底部铺设有砖体(32);
以及设置在所述砖体(32)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25)、陶瓷纤维模块(24),所述石墨坩埚炉体(25)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24)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25)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24)顶部上;
所述石墨坩埚炉体(25)呈倒圆台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石墨坩埚炉体(25)内壁上若干台阶部(26),所述台阶部(26)由斜部和连接部组成;固定在所述陶瓷纤维模块(24)上的加热螺旋管(30),所述加热螺旋管(30)置于石墨坩埚炉体(25)与陶瓷纤维模块(24)之间,以及包覆在加热螺旋管(30)外壁的电阻加热带(31),所述电阻加热带(31)呈螺旋设置,所述电阻加热带(31)与加热螺旋管(30)共同构成石墨坩埚炉体(25)的加热体;
还包括与第一炉体箱(2)一体成型的第二炉体箱(3),所述第二炉体箱(3)的顶部装配有盖体结构;
所述盖体结构上设置有撒料组件,所述撒料组件内设有石灰粉,当盖体结构合盖、撒料组件运行时,所述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26)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26)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26)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
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8)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10),所述安装环(10)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3)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211),所述第一圆板(21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1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1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13)连接有第二圆板(216),当所述电动伸缩杆(212)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211)与第二圆板(216)的相对位置;
以及限位套设在第二圆板(216)外壁的圆环套(217),所述圆环套(217)两端设置有端套(219),两端所述端套(219)与圆环套(217)相互连通并构成石灰粉的储存腔,以及环形分布在端套(219)下部的若干喷头(218),当圆环套(217)气压作用时,喷头(218)通道打开,用于石灰粉撒落,其中一个所述端套(219)上设置有进料口组件(224),用于补充石灰粉;
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盖板(8)两端的活塞机构,用于向圆环套(217)内不断气体加压;
设置在所述盖板(8)上的啮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环(10)转动;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8)上的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1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环(10)顶部的传动齿(11),所述传动齿(11)与驱动齿(16)啮合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板(8),以及设置在盖板(8)外壁的装配环套(9);
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炉体箱(3)两端的锁栓组件(6),所述锁栓组件(6)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还包括嵌入在所述第二炉体箱(3)内壁中的接线柱组件,当所述锁栓组件(6)完成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3)的装配时,所述接线柱组件与电源接线组件接通为炉体提供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221),所述活塞套(221)固定在盖板(8)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211)上连通有进气阀(7),所述进气阀(7)贯穿盖板(8)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8)上表面,用于活塞套(221)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221)连通的连接管(225),所述连接管(225)远离活塞套(221)的一端与圆环套(217)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217)内部;
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套(221)内部的活塞板(222),所述活塞板(222)靠近圆环套(217)的侧壁连接有连接块(223),所述连接块(223)与端套(219)端部铰接有铰接传动件(220),当所述第二圆板(216)相对于第一圆板(211)偏心位置时,驱动所述安装环(10)所在的第一圆板(211)转动,所述第二圆板(216)在圆环套(217)的限位作用下,可带动活塞套(221)所在的活塞板(222)来回移动,进而将气体不断向圆环套(217)内进行加压迫使喷头(218)喷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18)包括壳套体(2181),所述壳套体(2181)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2182)、横条(2185),所述横条(2185)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184),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2184)与楔形塞(2182)之间的堵球(2183),所述堵球(2183)在第一弹簧(2184)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2182),当气压作用楔形塞(2182)上方时,所述堵球(2183)向下并压缩第一弹簧(2184)直至壳套体(2181)通道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216)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215),以及设置在安装环(10)内可转动的安装柱(12),所述安装柱(12)的底部固定有齿环(214),所述齿环(214)与齿条(215)啮合传动;
所述安装柱(12)中部设置有加注管(14),用于金属液的补充加入,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2)上部的排渣口(4),所述排渣口(4)一端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25)内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外侧并设置有档条(5),当所述档条(5)打开时,所述加注管(14)加注金属液,浮力作用使得反应后的渣层上浮,直至排渣口(4)位置排出;
所述安装柱(12)周向还环形分布有若干升液管(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2)外壁上的进气泵(18),所述进气泵(18)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17),所述进气管(17)远离进气泵(18)的端部贯穿第一炉体箱(2)并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25)内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注入干燥压缩气体,迫使金属液进入升液管(13)内部并上升,进而压铸到模具型腔内充型;
所述升液管(13)顶部还连通有若干转接管(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216)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架(28),所述连接架(28)呈凵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8)底部的搅拌件(29),所述搅拌件(29)为螺旋管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锁栓组件(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件(611),所述安装件(611)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件(611)横向端部通过第二铰接件(615)铰接有第一扣压块(612),且安装件(611)竖向端部的通过第一铰接件(614)铰接有第二扣压块(613),所述第二扣压块(613)上连接有螺杆(616);
以及限位转动在第一扣压块(612)上的螺套(617),所述螺套(617)与螺杆(616)螺纹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8)侧壁上的若干卡扣槽体(3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压块(613)作用部的卡扣件(620),所述卡扣件(620)与卡扣槽体(312)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扣压块(612)作用部的连接条(618),所述连接条(618)呈Z字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条(618)顶部的第二电块(619);
所述接线柱组件包括线柱(313),所述线柱(313)镶嵌在第二炉体箱(3)所在的竖槽(311)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线柱(313)顶部的第一电块(314),所述第二电块(619)可与第一电块(314)进行对接;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2)内壁中的空腔(36),用于线路的内置,所述线柱(313)通过内置的导线与空腔(36)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台阶部(26)顶部的接入端作用在线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模块(24)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27),所述温差板(27)的一端靠近台阶部(26),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2)的内壁,所述温差板(27)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所在的空腔(36)并与对应线路连接;
以及依次包覆在陶瓷纤维模块(24)外壁的陶瓷纤维层(40),纳米板(41),用于石墨坩埚炉体(25)的保温与隔热。
CN202311753260.1A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Active CN117433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3260.1A CN117433288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3260.1A CN117433288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288A CN117433288A (zh) 2024-01-23
CN117433288B true CN117433288B (zh) 2024-02-13

Family

ID=89553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53260.1A Active CN117433288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32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4469A (ja) * 1991-12-17 1993-06-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溶解装置
JPH06179905A (ja) * 1992-12-11 1994-06-28 Kawasaki Steel Corp コークス充填層竪型炉の操業方法
CN205245785U (zh) * 2015-11-05 2016-05-18 嘉兴皓特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体式石墨坩埚
CN106839760A (zh) * 2017-03-09 2017-06-13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燃气蓄热式金属熔炼炉
CN107449277A (zh) * 2017-09-18 2017-12-08 佛山市高捷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效率的电磁熔炉
CN210220642U (zh) * 2019-05-16 2020-03-31 苏州凯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磁感应熔铝炉
CN112595093A (zh) * 2020-11-26 2021-04-02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弧炉可喷吹粉剂的加热电极工艺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4469A (ja) * 1991-12-17 1993-06-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溶解装置
JPH06179905A (ja) * 1992-12-11 1994-06-28 Kawasaki Steel Corp コークス充填層竪型炉の操業方法
CN205245785U (zh) * 2015-11-05 2016-05-18 嘉兴皓特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体式石墨坩埚
CN106839760A (zh) * 2017-03-09 2017-06-13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燃气蓄热式金属熔炼炉
CN107449277A (zh) * 2017-09-18 2017-12-08 佛山市高捷工业炉有限公司 一种高热效率的电磁熔炉
CN210220642U (zh) * 2019-05-16 2020-03-31 苏州凯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电磁感应熔铝炉
CN112595093A (zh) * 2020-11-26 2021-04-02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弧炉可喷吹粉剂的加热电极工艺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288A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33288B (zh)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TW201321601A (zh) 液體力發電裝置及液體力發電系統
CN1438091A (zh) 汽缸组件
CN116007359A (zh) 一种大型窑炉回转窑托轮组件及使用方法
CN209816251U (zh) 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真空井式气体氮化炉
CN100501153C (zh) 海浪发电装置
CN1101739C (zh)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装置
CN21483256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夯实装置
CN21217569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结构
CN110541581B (zh) 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车
CN211646542U (zh) 一种自力式水位提升装置
CN110216786B (zh) 一种路面加气铁尾矿型行道砖的制造装置
CN113124679A (zh) 一种集中熔化金属物料的反射炉
CN219409975U (zh) 一种用于电镀槽的空气隔离装置
CN219445464U (zh) 一种注浆成型装置
CN213956886U (zh) 一种污水治理用污水采样装置
CN114308438B (zh)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用耐蚀性纳米复合溶胶覆涂装置及其覆涂方法
CN216571734U (zh) 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线过滤装置
CN217570871U (zh) 一种用于氢碎炉的滑动喷淋装置
CN215877534U (zh) 水利工程污水处理用稳定型潜水推流器
CN219219018U (zh) 水利水电施工移动供料装置
CN216245517U (zh) 一种金属冶炼工程用冶炼效率高的平炉
CN220689736U (zh) 一种再生铝保温炉
CN217670047U (zh) 陶瓷制品加工洒釉装置
CN215601077U (zh) 一种机车蓄电池自适应充放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