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085A -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3085A
CN117433085A CN202311752975.5A CN202311752975A CN117433085A CN 117433085 A CN117433085 A CN 117433085A CN 202311752975 A CN202311752975 A CN 202311752975A CN 117433085 A CN117433085 A CN 117433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avity
aerosol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52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3085B (zh
Inventor
王光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529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3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3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3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8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6/1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heated wet elements heated electr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包括喷雾嘴、壳体、第一储液件、第二储液件、发热组件及控制器,喷雾嘴与壳体相连,喷雾嘴设置有出雾孔。第一储液件位于壳体内,第一储液件内设置有与出雾孔相连通的第一收纳腔。发热组件包括导液棉柱、电热丝及若干第一气球,导液棉柱位于导气腔内并覆盖进液孔,导液棉柱内设置有雾化腔。电热丝附着在雾化腔的腔壁内。第一气球位于导液棉柱内,用于受热膨胀时将导液棉柱内的气雾生成液驱动至电热丝,若干第一气球形成环形,所有的第一气球到雾化腔的距离均相等。本发明较好地避免气雾生成液供应不足以致气雾变少的问题,可实现气雾排出量相对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生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通常采用气雾生成装置对呼吸的空气进行调节及处理等。例如,IPC分类号为F24F,申请号为CN20232046077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雾化设备,其包括超声雾化器以及储液器,所述超声雾化器包括超声雾化器主体以及超声雾化片,所述超声雾化器主体设有安装腔以及喷雾口,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喷雾口连通,所述超声雾化片设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喷雾口之间。
所述储液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导液件抵顶所述超声雾化片,所述超声雾化片将所述导液件传导的液体进行雾化后,从所述喷雾口喷出。导液件可以是通过纤维压制成柱状体而制得,以便于利用毛细现象将液体导引至超声雾化片进行雾化。然而,当雾化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时,导液件容易供液不足,以致出现开始时气雾排出量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小,气雾排出量前后相差较大,不相对均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排出量相对均衡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喷雾嘴、壳体、第一储液件、第二储液件、发热组件及控制器,所述喷雾嘴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喷雾嘴设置有出雾孔;所述第一储液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储液件内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孔相连通的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二储液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储液件内设置有导气腔及用于收纳气雾生成液的第二收纳腔,所述喷雾嘴与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导气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收纳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第二收纳腔环绕所述导气腔设置;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液棉柱、电热丝及若干第一气球,所述导液棉柱位于所述导气腔内并覆盖所述进液孔,以吸附所述第二收纳腔内的气雾生成液,所述导液棉柱内设置有雾化腔;所述电热丝附着在所述雾化腔的腔壁处,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球位于所述导液棉柱内,用于受热膨胀时将所述导液棉柱内的所述气雾生成液驱动至所述电热丝,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球相互间隔,若干所述第一气球形成环形,所有的所述第一气球到所述雾化腔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插设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轴向的不同位置处,所述第一气球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同一径向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阻液环,所述第一阻液环盖设在所述导液棉柱的端面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液环为硅胶环,所述硅胶环的外周面与所述导气腔的腔壁弹性抵接,所述硅胶环的内周面夹持在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上。
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套管及若干第二气球,所述第二保护套管插设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电热丝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之间,所述第二气球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同一径向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球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气球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控液片,所述控液片与所述导气腔的腔壁活动连接并盖设在所述进液孔上,所述第二气球与所述控液片接触,以在受热膨胀时,推动所述控液片朝所述第二收纳腔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均为金属套管并均与所述电热丝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及气流感应器,所述第一收纳腔底部收纳有可逆相变凝胶及用于加热所述可逆相变凝胶的凝胶加热元件;
所述第二储液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并能够沿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的横向摆动,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底部与所述可逆相变凝胶相接触;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横向的加速度;所述气流感应器用于在用户吸气时产生雾化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雾化触发信号及所述加速度,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及所述凝胶加热元件工作。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表面声波器件,所述喷雾嘴包括嘴套,所述嘴套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嘴套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的边缘朝所述壳体内延伸形成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口连通的所述出雾孔,所述通气柱的外周面与所述嘴套之间形成有用于将冷凝液导入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第三收纳腔,所述通气柱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孔及所述第三收纳腔相连通的第一导流孔;
所述第一表面声波器件包括第一压电基片、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和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均附着在所述第一压电基片上,所述第一压电基片覆盖所述出雾孔的内壁并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与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位于所述出雾口与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之间;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雾化结束时控制所述第一表面声波器件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发明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液棉柱、电热丝及若干第一气球,所述导液棉柱位于所述导气腔内并覆盖所述进液孔,以吸附所述第二收纳腔内的气雾生成液,所述导液棉柱内设置有雾化腔,所述电热丝附着在所述雾化腔的腔壁内,所述第一气球位于所述导液棉柱内,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球相互间隔,若干所述第一气球形成环形,所有的所述第一气球到所述雾化腔的距离均相等。因此,当电热丝工作发热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液棉柱与电热丝相接触的区域的气雾生成液因雾化而变少,此时,由于所述第一气球受热而逐渐膨胀,所述第一气球受热膨胀时将所述导液棉柱内其它区域的所述气雾生成液驱动至所述电热丝,因此,较好地避免气雾生成液供应不足以致气雾变少的问题,可实现气雾排出量相对均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的气雾生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可倾斜放置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下方或者其它场景中,以调节空气。当然,其使用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该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喷雾嘴1、壳体2、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第一储液件4、第二储液件5、发热组件6、加速度传感器7、气流感应器8及控制器90,喷雾嘴1设置有出雾孔10。具体地,喷雾嘴1包括嘴套11,嘴套11与壳体2相连,并盖设在壳体2的一端。嘴套11设置有出雾口111,出雾口111用于将气雾排至外部大气。出雾口111的边缘朝壳体2内延伸形成有通气柱12,即通气柱12由出雾口111的下部边缘朝壳体2内延伸形成。
通气柱12设置有与出雾口111连通的所述出雾孔10,出雾孔10与出雾口111同轴设置。通气柱12的外周面与嘴套11之间形成有用于将冷凝液L2导入发热组件6的第三收纳腔13,第三收纳腔13呈环形。通气柱12的侧壁设置有与出雾孔10及第三收纳腔13相连通的第一导流孔121,第一导流孔121向下倾斜设置,因而便于将喷雾嘴1处的冷凝液L2从第一导流孔121导入第三收纳腔13内。
壳体2设置有进气孔21,进气孔21位于壳体2的底壁处,用于将外部空气导入壳体2内,并流动至发热组件6内,以与发热组件6内的气雾混合后从出雾孔10处排出来。其中,壳体2可由一个或多个部件组合形成,其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插设在出雾孔10内,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包括第一压电基片31、第一叉指换能器32和第二叉指换能器33,第一压电基片31的横截面呈开口环形。第一叉指换能器32和第二叉指换能器33均附着在第一压电基片31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压电基片31位置相对的两端,第一压电基片31覆盖出雾孔10的内壁并设置有第二导流孔311,第二导流孔311位于第一叉指换能器32与第二叉指换能器33之间并与第一导流孔121连通,第一叉指换能器32位于出雾口111与第二叉指换能器33之间。
第一储液件4位于壳体2内,第一储液件4内设置有与出雾孔10相连通的第一收纳腔40,以存储出雾孔10内流下来的冷凝液L2。可以理解的是,气雾流动至出雾孔10时,部分气雾在出雾孔10内冷凝形成冷凝液L2。第一收纳腔40底部收纳有可逆相变凝胶L3及用于加热可逆相变凝胶L3的凝胶加热元件91。可以理解的是,小分子量有机胶凝剂通过非共价作用如氢键、π-π堆叠、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自组装得到三维网络,有机溶剂分子通过界面力被捕集和固定到三维网络而形成粘弹性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复杂的超分子结构,这样的凝胶称为超分子有机凝胶,超分子有机凝胶是一种非玻璃态、非结晶态热可逆固体材料,即其为一种可逆相变凝胶L3。本实施例的可逆相变凝胶L3为超分子有机凝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件4包括第一储液管41、密封底座42及磁环43,第一储液管41的横截面大致呈椭圆形,第一储液管41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收纳腔40,密封底座42盖设在第一收纳腔40背向喷雾嘴1的一端,磁环43固定在第一收纳腔40面向喷雾嘴1的一端内,磁环43与第二储液件5磁吸相连。磁环43可以由磁铁或者铁磁性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收纳腔40包括同轴设置的导液空间段401、冷凝液收集段402及凝胶容纳段403,导液空间段401与出雾孔10连通,用于将喷雾嘴1处的冷凝液L2导入冷凝液收集段402内,磁环43位于导液空间段401内。冷凝液收集段402位于导液空间段401与凝胶容纳段403之间,用于存储冷凝液L2。凝胶容纳段403用于存储可逆相变凝胶L3,冷凝液收集段402内的冷凝液L2覆盖可逆相变凝胶L3的上表面。
冷凝液L2的分子通过界面力被捕集和固定在可逆相变凝胶L3的三维网络中形成粘弹性材料,其具有复杂的超分子结构,故冷凝液L2与凝胶容纳段403内可逆相变凝胶L3形成新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因而在汽车转弯时较好地避免冷凝液L2被甩出,而且为第一储液件4提供较合理的阻尼。由于自组装形成三维网络的驱动力是具有可逆性的非共价作用,所以该冷凝液L2与凝胶容纳段403内可逆相变凝胶L3形成新的超分子有机凝胶具有可逆性相变特性。较佳地,凝胶容纳段403内存储的可逆相变凝胶L3为含有芳香环的糖基凝胶。
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弹性通气管92,第二储液件5的底部与第一收纳腔40的底壁相间隔,第一弹性通气管92的第一端与第一收纳腔40的底壁相连,第一弹性通气管92的第二端与第二储液件5的底壁相连,发热组件6通过第一弹性通气管92与进气孔21连通。
第一弹性通气管92包第一连接环部921、第二连接环部922及波纹管部923,第一连接环部921与第一收纳腔40的底壁过盈配合连接,第二连接环部922与第二储液件5的底壁过盈配合连接,波纹管部923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环部921相连,波纹管部923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环部922相连。可逆相变凝胶L3包覆波纹管部923的外周面,因而可增强其连接的可靠性,避免震动以致脱落的问题。
第二储液件5活动设置于第一收纳腔40内,并能够沿气雾生成装置200的横向摆动,第二储液件5内设置有导气腔501及用于收纳气雾生成液L1的第二收纳腔502,导气腔501与喷雾嘴1连通,导气腔501设置有与第二收纳腔502连通的进液孔541,第二收纳腔502环绕导气腔501设置。气雾生成液L1可以包括负离子水、柠檬水或者其它可以雾化的液体等,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放置。冷凝液L2由气雾生成液L1雾化形成气雾后在喷雾嘴1处冷凝形成。第二储液件5的底部与可逆相变凝胶L3相接触,因而,在气雾生成装置200未工作时,通过可逆相变凝胶L3对第二储液件5进行可靠固定,避免汽车振动时,第一储液件4与第二储液件5相互碰撞。
具体地,第二储液件5的底部插设在可逆相变凝胶L3内,冷凝液L2环绕第二储液件5的外周面设置,因而可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凝胶加热元件91套设在第二储液件5的外周面处,可逆相变凝胶L3覆盖凝胶加热元件91,因而,凝胶加热元件91发热时,可提高第二储液件5的外周面处的可逆相变凝胶L3逆变的速度,利于第二储液件5在汽车转弯时姿位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凝胶加热元件91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具有弹性的发热线,发热线与控制器90电连接。
第二储液件5包括第二储液管51、密封环52、弹性密封塞53、导气管54、活动盖55及第二弹性通气管56,第二储液管51的横截面大致呈椭圆形,其位于第一储液管41内并与第一储液管41间隔设置,气雾生成液L1存储在第一储液管41内。可逆相变凝胶L3位于第二储液管51与第一储液管41之间。密封环52插设在第二储液管51的底端,以对第二储液管51的底端进行密封。
弹性密封塞53插设在第二储液管51的顶端,并与活动盖55相连。弹性密封塞53可以由硅胶或者橡胶等材料制成。导气管54的顶端插设在弹性密封塞53内,导气管54的底端插设在密封环52内,导气管54的侧壁设置有所述进液孔541,发热组件6位于导气管54内并覆盖进液孔541。
活动盖55盖设在磁环43面向喷雾嘴1的一侧,并与磁环43磁吸相连。活动盖55设置有过液孔551,过液孔551用于将喷雾嘴1处流下来的冷凝液L2导入冷凝液收集段402内,活动盖55可以由磁铁或铁磁性材料制成,只要能够和磁环43磁吸相连即可。第二弹性通气管56的底端与活动盖55插接相连,第二弹性通气管56的顶端与第一储液管41的顶壁插接相连,发热组件6通过第二弹性通气管56与喷雾嘴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通气管56与第一弹性通气管92的结构相同,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发热组件6包括导液棉柱61、电热丝62及若干第一气球63,导液棉柱61位于导气腔内并覆盖进液孔541,以吸附第二收纳腔502内的气雾生成液L1。导液棉柱61内设置有雾化腔611,雾化腔611贯穿导液棉柱61的两端端面。可以理解的是,导液棉柱61可以由一片或者多片棉布卷绕形成。电热丝62与控制器90电连接,其缠绕呈柱状并附着在雾化腔611的腔壁内,以雾化导液棉柱61上的气雾生成液。第一气球63位于导液棉柱61内,用于受热膨胀时将导液棉柱61内的气雾生成液驱动至电热丝62。第一气球63可由充气的橡胶或者乳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其较佳直径在1毫米至2毫米之间。
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气球63相互间隔,若干第一气球63形成环形,所有的第一气球63到雾化腔611的距离均相等。因此,电热丝62发热时,第一气球63受热而逐渐膨胀,从而导液棉受到挤压,从而将导液棉柱61内的气雾生成液驱动至电热丝62,使电热丝62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气雾生成液。此外,由于若干第一气球63形成环形,因而保证了导液棉柱61受力均匀,从而使电热丝62得到补充的气雾生成液比较均衡,避免部分区域不能及时补充气雾生成液。
发热组件6还包括第一保护套管64及第一阻液环65,第一保护套管64插设在雾化腔611内,电热丝62与第一保护套管64位于雾化腔611轴向的不同位置处,第一气球63与第一保护套管64位于雾化腔611的同一径向位置处。因此,避免第一气球63膨胀时,电热丝62被挤压变形,以致影响电热丝62的阻值。
第一阻液环65盖设在导液棉柱61的上端面处并套设在第一保护套管64上,因而避免了第一气球63过度膨胀,以致将导液棉柱61内的气雾生成液挤出的问题。较佳地,第一阻液环65为硅胶环,硅胶环的外周面与导气腔的腔壁弹性抵接,硅胶环的内周面夹持在第一保护套管64上,因此,能够对气雾生成液L1进行很好的密封。
发热组件6还包括第二保护套管66、第二阻液环67及若干第二气球68,第二保护套管66插设在雾化腔611内,电热丝62位于第一保护套管64与第二保护套管66之间,第二气球68与第二保护套管66位于雾化腔611的同一径向位置处。第二保护套管66位于第一保护套管64的下方,第二阻液环67盖设在导液棉柱61的下端面处并套设在第二保护套管66上。第二气球68的体积大于第一气球63的体积。
由于重力的作用,导液棉柱61下端的饱和度往往大于上端的饱和度,即导液棉柱61下端的气雾生成液较多,由于第二气球68的体积大于第一气球63的体积,因此,受热时第二气球68的体积膨胀更大,从而将更多的气雾生成液补充给电热丝62。较佳地,第一保护套管64与第二保护套管66均为金属套管并均与电热丝62相接触,因此,能够将热量快速地传递给第一气球63及第二气球68。
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控液片93,控液片93与导气腔501的腔壁活动连接并盖设在进液孔541上,第二气球68与控液片93接触,以在受热膨胀时,推动控液片93朝第二收纳腔502内运动。在第二气球68推动控液片93朝第二收纳腔502内运动后,则进液孔541处的进液量增大,因而可避免导液棉柱61上的气雾生成液供应不足。其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操作,热量的大小与第二气球68的膨胀量成正比,因此,供液更及时,供液量更精准。
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密封盖94、多孔弹性吸液片95及弹性气袋96,密封盖94盖设在第一储液管41面向喷雾嘴1的一端,密封盖94设置有与第一收纳腔40连通的第一排液孔941及第二排液孔942。喷雾嘴1与密封盖94之间形成有第四收纳腔943,第四收纳腔943与第三收纳腔13连通,发热组件6通过第四收纳腔943与出雾孔10连通。多孔弹性吸液片95置于密封盖94面向出雾孔10的一侧,用于吸附冷凝液L2,该冷凝液L2包括第二导流孔311流下来的冷凝液L2及位于通气柱12外的气雾冷凝形成的冷凝液L2。多孔弹性吸液片95可以为棉片或者多孔的橡胶片等。其中,密封盖94面向喷雾嘴1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槽944,多孔弹性吸液片95置于固定槽944内,因而冷凝液L2不容易四处流窜。固定槽944的侧壁设置有环形的支撑凸部945。
弹性气袋96插设在第三收纳腔13处并延伸至第四收纳腔943内,弹性气袋96面向密封盖94的一端与多孔弹性吸液片95抵接,因此,发热组件6工作时,流经第四收纳腔943内的气雾会对弹性气袋96进行加热,弹性气袋96受热膨胀后对多孔弹性吸液片95进行挤压,从而将多孔弹性吸液片95处的冷凝液L2挤出至第一排液孔941及第二排液孔942内,从而加速冷凝液L2流动至第一收纳腔40内。
较佳地,弹性气袋96包括套设在通气柱12外的第一气体收纳部961及沿多孔弹性吸液片95的表面延伸设置的第二气体收纳部962,第一气体收纳部961与第二气体收纳部962连通,该种结构能够使弹性气袋96对多孔弹性吸液片95进行施加更大的作用力。第一气体收纳部961与通气柱1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气袋加热通道963,气袋加热通道963的第一端与第四收纳腔943连通,气袋加热通道963的第二端与第一导流孔121相连通。因此,发热组件6工作时,流经第四收纳腔943内的部分气雾经过气袋加热通道963,再经由第一导流孔121、第二导流孔311排入出雾孔10内,最后从出雾口111排出。通过设置气袋加热通道963,因而能够增加弹性气袋96的膨胀量,从而更好地将多孔弹性吸液片95处的冷凝液L2挤出。其中,弹性气袋96可以为乳胶气袋或橡胶气袋等。
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储液件4顶壁的排气管97,排气管97的上端贯穿多孔弹性吸液片95并延伸至第四收纳腔943内,排气管97与第二导气管54连通。发热组件6雾化气雾生成液L1形成的气雾通过排气管97进入第四收纳腔943内,再从第四收纳腔943排入出雾孔10,排气管97的上端端面高于多孔弹性吸液片95的上表面。因此,避免了弹性吸液片受到挤压时,冷凝液L2的液滴经由发热组件6的雾化腔611掉出的问题,即较好地保证冷凝液L2流至第一收纳腔40。
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漏液网981及与控制器90电连接的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及第三表面声波器件983,漏液网981及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均位于固定槽944内,多孔弹性吸液片95盖设在漏液网981上。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位于漏液网981背向多孔弹性吸液片95的一侧,因此,避免了多孔弹性吸液片95受到挤压变形而影响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对冷凝液L2的驱动。较佳地,支撑凸部945与漏液网981相抵接,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及第三表面声波器件983均与漏液网981间隔设置。
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包括第二压电基片p1、第三叉指换能器p2及第四叉指换能器p3,第三叉指换能器p2及第四叉指换能器p3均附着在第二压电基片p1上。第二压电基片p1设置有第三导流孔p11,第三导流孔p11与第一排液孔941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导流孔p11位于第三叉指换能器p2与第四叉指换能器p3之间并与第一排液孔941连通,第三导流孔p11用于将第二压电基片p1上的冷凝液L2驱动至第一收纳腔40内,即第二压电基片p1上的冷凝液L2从第三导流孔p11流出后,再经过第一排液孔941流入第一收纳腔40内。较佳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排气管97与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同轴设置,排气管97的外径小于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的内径,因此,即使有液滴从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上掉落 ,也会落入多孔弹性吸液片95上,避免冷凝液L2泄露出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沿第三导流孔p11的上端孔口至第三叉指换能器p2的方向,第二压电基片p1的上表面的高度逐渐增高;沿第三导流孔p11的上端孔口至第四叉指换能器p3的方向,第二压电基片p1的上表面的高度逐渐增高,即第三导流孔p11上端的孔口处于第二压电基片p1上表面低洼的位置处,因此,较便于冷凝液L2流动至第三导流孔p11,从而节约驱动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的时间,避免影响用户再次使用,用户可以高频使用。
第一压电基片31的位于第二导流孔311的上方由亲水压电材料制成,第一压电基片31的位于第二导流孔311的下方由疏水材料制成。较佳地,第一压电基片31的位于第二导流孔311的上方由亲水的聚偏氟乙烯制成,第一压电基片31的位于第二导流孔311的下方由掺杂有含氟聚倍半硅氧烷的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制成。由于亲水材料可以阻止冷凝液L2朝出雾口111方向流动,疏水材料能使冷凝液L2便于被驱动,以离开第一压电基片31。
第三表面声波器件983包括第三压电基片m1、第五叉指换能器m2及第六叉指换能器m3,第三压电基片m1设置有第四导流孔m11,第四导流孔m11与第二排液孔942的位置相对应,第四导流孔m11位于第五叉指换能器m2与第六叉指换能器m3之间并与第一收纳腔40连通,第四导流孔m11用于将第三压电基片m1上的冷凝液L2驱动至发热组件6内,即第三压电基片m1上的冷凝液L2从第四导流孔m11流出后,再经过第二排液孔942流入流入第一收纳腔40内。
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电池991,电池991位于壳体2内并与控制器90电连接。加速度传感器7与控制器90电连接,用于检测气雾生成装置200横向的加速度。其中,加速度传感器7可以为陀螺仪。气流感应器8安装在密封盖94内并与出雾孔10连通。气流感应器8与控制器90电连接,用于在用户吸气时产生雾化触发信号。通过气流感应器8触发控制器90,以控制气雾生成装置200工作,因而避免使用按键进行控制时,由于容易碰触到而导致误触发的问题。
控制器90用于根据启动信号、雾化触发信号及加速度大小,控制发热组件6及凝胶加热元件91工作,并在雾化结束时控制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及第三表面声波器件983工作。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当用户在1秒内连续对喷雾嘴1吸气3次以上时,第二单片机911控制发热组件6连续工作15分钟。当用户在1秒内对喷雾嘴1吸气少于3次时,则仅在对吸喷雾嘴1吸气时控制发热组件6工作。
请参阅4,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气泵992,气泵992安装在密封盖94处,气泵992与控制器90电连接并与弹性气袋96相连通,用于在雾化结束时向弹性气袋96充气。因此,弹性气袋96能够对多孔弹性吸液片95能够施加加大的作用力。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如下:用户对喷雾嘴1进行吸气时,气流感应器8处的气流向出雾孔10方向流动,从而形成负压,则可触发气流感应器8,气流感应器8将雾化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器90。控制器90在接收到气流感应器8的雾化触发信号后,控制电池991给发热组件6供电,以对气雾生成液L1进行雾化形成气雾。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触发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气雾生成液L1可以包括负离子水、柠檬水或其它可吸食物质等,因此,无需担心安全风险,用户对喷雾嘴1吸食开启气雾生成装置200后,再将气雾生成装置200放置到汽车内等使用场景内,使其连续工作预设时间,以致气雾从喷雾嘴1排出后,扩散到空气中,用户再吸带有气雾的空气。
在使用时喷雾嘴1朝车主设置,当汽车正在转弯时,气雾生成装置200横向的加速度会发生变化,当其加速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凝胶加热元件91工作,可逆相变凝胶L3在受热后发生相变,使其从固态到具有弹性的溶胶态转变,以使第二储液件5的底部能够随着惯性的作用而在第一收纳腔40内缓缓旋转预设距离,以改变第二储液件5的姿态,从而避免气雾生成液L1从喷雾嘴1处甩出来。
每次雾化结束后,气流感应器8发送给控制器90的高电平信号变为低电平信号,则表征已雾化结束。控制器90根据雾化结束信号控制发热组件6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开始工作,以驱动第一压电基片31上的冷凝液L2从第二导流孔311排至第一收纳腔40内。
具体地,控制器90在获取雾化结束信号后,控制器90驱动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的第一叉指换能器32及第二叉指换能器33工作,冷凝液L2的液滴位于第一压电基片31上,第一叉指换能器32及第二叉指换能器33之间的声表面波在输入功率增大超过预设临界值时,就会使位于液滴内的压力梯度(即体积力)大于液滴接触线上的表面张力,从而驱使液滴沿着声波传播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压电基片31上的冷凝液L2移动到第二导流孔311内,并通过第二导流孔311排至第一收纳腔4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声波器件3与第二表面声波器件982及第三表面声波器件983同时工作。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发热组件包括导液棉柱61、电热丝62及若干第一气球63,导液棉柱61位于导气腔内并覆盖进液孔541,以吸附第二收纳腔内的气雾生成液,导液棉柱61内设置有雾化腔611,电热丝62附着在雾化腔611的腔壁内,第一气球63位于导液棉柱61内,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气球63相互间隔,若干第一气球63形成环形,所有的第一气球63到雾化腔611的距离均相等。因此,当电热丝62工作发热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液棉柱61与电热丝62相接触的区域的气雾生成液因雾化而变少,此时,由于第一气球63受热而逐渐膨胀,第一气球63受热膨胀时将导液棉柱61内其它区域的气雾生成液驱动至电热丝62,因此,较好地避免气雾生成液供应不足以致气雾变少的问题,本发明可实现气雾排出量相对均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嘴、壳体、第一储液件、第二储液件、发热组件及控制器,所述喷雾嘴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喷雾嘴设置有出雾孔;所述第一储液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储液件内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孔相连通的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二储液件位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储液件内设置有导气腔及用于收纳气雾生成液的第二收纳腔,所述喷雾嘴与所述导气腔连通,所述导气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收纳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第二收纳腔环绕所述导气腔设置;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导液棉柱、电热丝及若干第一气球,所述导液棉柱位于所述导气腔内并覆盖所述进液孔,以吸附所述第二收纳腔内的气雾生成液,所述导液棉柱内设置有雾化腔;所述电热丝附着在所述雾化腔的腔壁处,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球位于所述导液棉柱内,用于受热膨胀时将所述导液棉柱内的所述气雾生成液驱动至所述电热丝,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气球相互间隔,若干所述第一气球形成环形,所有的所述第一气球到所述雾化腔的距离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保护套管,所述第一保护套管插设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轴向的不同位置处,所述第一气球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同一径向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阻液环,所述第一阻液环盖设在所述导液棉柱的端面处并套设在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液环为硅胶环,所述硅胶环的外周面与所述导气腔的腔壁弹性抵接,所述硅胶环的内周面夹持在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套管及若干第二气球,所述第二保护套管插设在所述雾化腔内,所述电热丝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之间,所述第二气球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位于所述雾化腔的同一径向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球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气球的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控液片,所述控液片与所述导气腔的腔壁活动连接并盖设在所述进液孔上,所述第二气球与所述控液片接触,以在受热膨胀时,推动所述控液片朝所述第二收纳腔内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管与所述第二保护套管均为金属套管并均与所述电热丝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及气流感应器,所述第一收纳腔底部收纳有可逆相变凝胶及用于加热所述可逆相变凝胶的凝胶加热元件;
所述第二储液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并能够沿所述气雾生成装置的横向摆动,所述第二储液件的底部与所述可逆相变凝胶相接触;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横向的加速度;所述气流感应器用于在用户吸气时产生雾化触发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雾化触发信号及所述加速度,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及所述凝胶加热元件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表面声波器件,所述喷雾嘴包括嘴套,所述嘴套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嘴套设置有出雾口,所述出雾口的边缘朝所述壳体内延伸形成有通气柱,所述通气柱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口连通的所述出雾孔,所述通气柱的外周面与所述嘴套之间形成有用于将冷凝液导入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第三收纳腔,所述通气柱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出雾孔及所述第三收纳腔相连通的第一导流孔;
所述第一表面声波器件包括第一压电基片、第一叉指换能器和第二叉指换能器,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和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均附着在所述第一压电基片上,所述第一压电基片覆盖所述出雾孔的内壁并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与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叉指换能器位于所述出雾口与所述第二叉指换能器之间;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雾化结束时控制所述第一表面声波器件工作。
CN202311752975.5A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Active CN117433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2975.5A CN117433085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52975.5A CN117433085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085A true CN117433085A (zh) 2024-01-23
CN117433085B CN117433085B (zh) 2024-04-23

Family

ID=89553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52975.5A Active CN117433085B (zh) 2023-12-20 2023-12-20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308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055A1 (zh) * 2015-04-13 2016-10-20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3455722A (zh) * 2021-06-24 2021-10-01 深圳市九号云朵科技有限公司 不漏油的雾化器
WO2021223762A1 (zh) * 2020-05-05 2021-11-11 Zhao Hexiang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
CN116831325A (zh) * 2023-07-26 2023-10-03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982741A (zh) * 2023-09-04 2023-11-03 深圳市五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调节出雾压力的电子雾化器
CN117246108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姿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65055A1 (zh) * 2015-04-13 2016-10-20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21223762A1 (zh) * 2020-05-05 2021-11-11 Zhao Hexiang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
CN113455722A (zh) * 2021-06-24 2021-10-01 深圳市九号云朵科技有限公司 不漏油的雾化器
CN116831325A (zh) * 2023-07-26 2023-10-03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982741A (zh) * 2023-09-04 2023-11-03 深圳市五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调节出雾压力的电子雾化器
CN117246108A (zh) * 2023-11-17 2023-12-19 深圳市康唯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姿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085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46108B (zh) 一种自调节姿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978706B1 (ko) 전자 담배의 분무기
CN117258091B (zh) 一种助眠气雾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1205198A1 (en) Aerosol drug-dispensing device with bleed valve for controlling vacuum during dispensing
CN117224792B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79649B (zh) 一种自动扼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JPH09192555A (ja) 液体噴霧装置
CN117433085B (zh) 一种供液量自动调节的气雾生成装置
JP5091924B2 (ja) 霧化装置
US11660366B2 (en) Air scenting appliance for a vehicle
KR101308408B1 (ko) 차량용 피부 보습기
US12011519B2 (en) Air scenting appliance for a vehicle
US4125959A (en) Soap bubble blowers
JP3710340B2 (ja) 超音波噴霧装置
CN117599288B (zh) 一种可提神的气雾生成装置
CN117462801B (zh) 一种抗震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360180B (zh)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427247B (zh) 一种防漏液电子雾化装置
CN212481565U (zh) 一种带消声组件的静音加湿器
CN2206751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JPH04266762A (ja) 香り発生装置
JPH0536535Y2 (zh)
TWI485005B (zh) 用以去除氣泡之封閉式霧化系統
KR20220153916A (ko) 자동 분무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차량용 공조 장치
KR100487953B1 (ko) 입자 분리 장치가 구비된 무화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탈취장치 및 탈취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