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0180B -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0180B
CN117360180B CN202311656703.5A CN202311656703A CN117360180B CN 117360180 B CN117360180 B CN 117360180B CN 202311656703 A CN202311656703 A CN 202311656703A CN 117360180 B CN117360180 B CN 117360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power
vehicle
cavity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67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60180A (zh
Inventor
王光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wei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67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0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0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60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0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07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 B60H3/0035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methods for adding the sub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71Electrically conditioning the air, e.g. by ionizing
    • B60H3/0078Electrically conditioning the air, e.g. by ionizing comprising electric purif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60R1/23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 B60R1/24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eld of view in front of the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包括启动钥匙及气雾生成装置,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弹性吸附套管及雾化装置,弹性吸附套管的下端与雾化装置的下端形成吸附腔。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储液组件、多孔吸液件、雾化组件、摄像头及微处理器,储液组件内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的上端与吸附腔连通。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并将路况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在获取启动信号时,控制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以及在当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雾化组件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二雾化功率大于第一雾化功率。本发明具有固定稳定可靠,可提高安全性,便于用户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生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通常采用气雾生成装置对呼吸的空气进行调节或处理等。例如,IPC分类号为B60H,申请号为CN202021686226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
震动或陀螺仪传感器,其配置于车辆内,用于感应车辆的状态信息;
震动感应控制电路,其信号输入端耦接于震动或陀螺仪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接收状态信息;
主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震动感应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状态信息,并根据输入的状态信息转换为控制信号;
雾化控制电路,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当车辆处于移动或震动状态时,主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高电平用于触发所述雾化控制电路动作,以驱动雾化装置工作。
然而,上述现有的雾化装置在车辆行驶经过颠簸路面时,固定不稳定,容易倾倒并掉落下来,不便于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上固定稳定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包括启动钥匙及气雾生成装置,所述启动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及控制器,所述钥匙本体用于开启车辆;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钥匙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钥匙本体插入所述车辆时受所述车辆触发,以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气雾生成装置;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弹性吸附套管及雾化装置,所述弹性吸附套管的上端套设在所述雾化装置上,所述弹性吸附套管的下端与所述雾化装置的下端形成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用于吸附所述车辆;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储液组件、多孔吸液件、雾化组件、摄像头及微处理器,所述壳体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弹性吸附套管内,所述储液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储液组件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上端与所述吸附腔连通;
所述多孔吸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用于吸附雾化液;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多孔吸液件内并与所述多孔吸液件接触,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并将所述路况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用于在获取所述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以及在当所述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二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功率。
优选地,所述多孔吸液件包括第一吸液棉柱及第二吸液棉柱,所述第一吸液棉柱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位于所述第一吸液棉柱内并与所述第一吸液棉柱相接触,所述第一吸液棉柱与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之间形成有第一形变空间,所述第一形变空间与所述吸附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液棉柱内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液棉柱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吸液棉柱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部分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接触,所述缓冲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形变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形变空间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形变空间相互间隔。
优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凸起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所述冗余槽的槽壁与所述收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形变空间。
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朝垂直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当所述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三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雾化功率。
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抽气件,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时,控制所述抽气件向所述吸附腔抽气,并将抽得的气体与所述雾化组件雾化的气雾一起从所述壳体内驱出。
优选地,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固定套管及活动套管,所述固定套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活动套管外周面处连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风扇叶,活动套管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螺旋槽;
所述固定套管的上端插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固定套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活动套管外;所述壳体贯穿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壳体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贯穿所述限位缺口并延伸至所述螺旋槽内,以在所述活动套管相对所述固定套管旋转时,所述壳体的上端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调节气雾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启动信号;
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
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计算所述车辆距颠簸路面的距离;
当所述车辆距所述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功率。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根据所述车辆启动信号,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朝垂直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
当所述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向所述吸附腔抽气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三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雾化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弹性吸附套管与雾化装置之间的巧妙配合,储液腔的上端与吸附腔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吸附腔吸附在车辆上,摄像头实时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当车辆在平整的路面行驶时,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当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雾化组件以大于第一雾化功率的第二雾化功率工作,以加速消耗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使储液腔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促使吸附腔内的空气向储液腔内流动,以增强吸附腔对车辆的吸附力,使其固定更稳定。因此,当车辆行经颠簸路面时,气雾生成装置不会因抖动而从车辆上掉落,而且变化的气雾可以提醒驾驶员即将经过颠簸路面,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此外,在启动钥匙插入车辆时,气雾生成装置自动开启,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去开启时,容易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最后,由于储液腔内设置有多孔吸液件,雾化组件位于多孔吸液件内并与多孔吸液件接触,外部的空气能够缓慢地通过雾化组件流入储液腔内,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腔对车辆的吸附力逐渐减少。因此,在长时间不使用雾化装置后,当需要将雾化装置从车辆内取出时,较易于取出。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启动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气雾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多孔吸液件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图6所示本发明的气雾生成装置的活动套管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包括启动钥匙100及气雾生成装置200,启动钥匙100包括钥匙本体a及控制器b,钥匙本体a用于开启车辆。其中,车辆可以为轿车、大客车或者货车等。控制器b与钥匙本体a连接,用于在钥匙本体a插入车辆时受车辆触发,以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气雾生成装置200。
控制器b与钥匙本体a连接,用于在钥匙本体a插入车辆时受车辆触发,以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气雾生成装置200。其中,控制器b嵌设在钥匙本体a的侧面,其包括按键开关c、单片机d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按键开关c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均与单片机d电连接,且按键开关c突出钥匙本体a的侧面,以在钥匙本体a插入车辆时受车辆钥匙孔侧壁的挤压,从而触发单片机d,则单片机d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气雾生成装置200。可以理解的是,单片机d可以是PIC单片机或者51单片机等,其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气雾生成装置200包括弹性吸附套管300及雾化装置400,弹性吸附套管300的上端套设在雾化装置400上,弹性吸附套管300的下端与雾化装置400的下端形成吸附腔500,吸附腔500用于吸附车辆。弹性吸附套管300内壁处设置有支撑台阶301,支撑台阶301与雾化装置400的下端面抵接。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吸附腔500吸附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下方的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吸附套管300呈喇叭状结构,弹性吸附套管300下端的直径大于弹性吸附套管300上端的直径,因此,吸附更稳定可靠,不易因外力作用而倾倒。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吸附套管300可以为硅胶管或者橡胶管等。
雾化装置400包括壳体1、储液组件2、多孔吸液件3、雾化组件4、摄像头5及微处理器6,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喷雾口11,壳体1的下端插设在弹性吸附套管300内。壳体1的侧壁插设有沿横向延伸设置的进气管7,进气管7用于将外部空气导至雾化组件4。弹性吸附套管300的内壁夹持在壳体1的外周面处,壳体1的底壁处设置有导气孔13,导气孔13与吸附腔500连通。
壳体1内收纳有电池81及控制板82,电池81与控制板82及微处理器6电连接。控制板82处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单元83。第二无线通信单元83与微处理器6电连接,用于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进行通信。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83可以为蓝牙单元或者WIFI单元等,只要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微处理器6也可以通过导线与控制器b的单片机d进行通信。
储液组件2位于壳体1内,储液组件2内设置有储液腔20,储液腔20的上端与吸附腔500连通。其中,储液组件2包括储液管21、通气管22、密封底座23及密封顶盖24,储液管21位于壳体1内,储液管21的上端设置有过气孔211。通气管22位于储液管21内并与储液管21同轴设置,通气管22与进气管7导通连接。储液管21与通气管22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20,储液腔20通过过气孔211与吸附腔500连通。通气管22的管壁处设置有导液孔221,导液孔221与储液腔20连通。密封底座23套设在通气管22上并插设于储液管21下端。密封顶盖24盖设在储液管21的上端并与通气管22插接相连,密封顶盖24上端的外周面与壳体1的内壁面弹性抵接。
多孔吸液件3位于储液腔20内,用于吸附雾化液。雾化液可以为负离子水或者其它雾化后可以调节空气的液体。多孔吸液件3包括第一吸液棉柱31及第二吸液棉柱32,第一吸液棉柱31位于储液腔20内,第二吸液棉柱32位于第一吸液棉柱31内并与第一吸液棉柱31相接触,第一吸液棉柱31与第二吸液棉柱32之间形成有第一形变空间33。因此,车辆在急弯的道路中奔驰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第一吸液棉柱31与第二吸液棉柱32可能会发生变形,通过第一形变空间33进行缓冲,因而可避免雾化液被甩出。较佳地,第一形变空间33与吸附腔500连通,因而利于空气流动,避免第一形变空间33气压过高,因而更好地避免雾化液被甩出。
其中,第一吸液棉柱31内设置有收纳腔311,收纳腔311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312,容纳槽312延伸至第一吸液棉柱31的两端端面。第二吸液棉柱32位于收纳腔311内,第二吸液棉柱32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321,缓冲凸起321部分插入容纳槽312内并与容纳槽312的槽壁接触,缓冲凸起321的外壁与容纳槽312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形变空间33。因此,不仅导液效果好,而且车辆在急弯的道路中奔驰时,减少第一吸液棉柱31与第二吸液棉柱32相互挤压,以致将雾化液挤出的问题。
第一形变空间33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形变空间33相互间隔。每相邻的两个缓冲凸起321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322,冗余槽322的槽壁与收纳腔311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形变空间34。因此,更好地避免车辆在急弯的道路中奔驰时,第一吸液棉柱31与第二吸液棉柱32相互挤压。
雾化组件4位于多孔吸液件3内并与多孔吸液件3接触,用于雾化雾化液。雾化液雾化后形成的气雾从喷雾口11喷出。雾化组件4包括导液棉柱41及电热元件42,导液棉柱41位于通气管22内并与通气管22同轴设置,导液棉柱41通过导液孔221与多孔吸液件3接触,以吸附多孔吸液件3处的雾化液。电热元件42位于导液棉柱41内,并与微处理器6电连接。电热元件42用于雾化导液棉柱41内的雾化液,以形成气雾。其中,电热元件42可以是电热丝或者电热片等。
摄像头5固定在壳体1处并与微处理器6电连接,用于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并将路况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6。微处理器6与雾化组件4电连接,用于在获取启动信号时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以及在当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二雾化功率大于第一雾化功率。第一雾化功率可以为6瓦、8瓦或10瓦等。第二雾化功率可以为16瓦、18瓦或20瓦等。微处理器6可以包括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芯片。
本发明还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陀螺仪84,陀螺仪84与微处理器6电连接,用于检测气雾生成装置200朝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微处理器6还用于在当气雾生成装置200朝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三雾化功率大于第二雾化功率。第三雾化功率可以为30瓦、33瓦或35瓦等。朝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及第三雾化功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因此,车辆在较大的凸凹不平的颠簸路面行驶时,将雾化功率调整为第三雾化功率,因而可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包括位于通气管22内的抽气件85,抽气件85与微处理器6电连接。微处理器6还用于在当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时,控制抽气件85向吸附腔500抽气,并将抽得的气体与雾化组件4雾化的气雾一起从壳体1内驱出。因此,不仅可以增大气雾量,对驾驶 员进行安全驾驶提示,而且还可以使气雾生成装置200固定更稳固。在本实施例中,抽气件85为风扇。风扇与导气孔13的气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86,单向阀86安装在通气管22的下端,当风扇开启时,吸附腔500内的空气通过单向阀86朝雾化组件4流动。当风扇关闭时,吸附腔500内的空气受到单向阀86的阻挡而不能向雾化组件4流动。
请参阅图6至图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气雾生成装置200还包括固定套管87及活动套管88,固定套管87设置有第一容纳腔871,第一容纳腔871的腔壁设置有限位缺口872,限位缺口872沿固定套管87的纵向延伸设置。活动套管88外周面处连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风扇叶89,活动套管88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881,第二容纳腔881的腔壁设置有螺旋槽882。固定套管87的上端插设在第二容纳腔881内,固定套管87的下端位于活动套管88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套管87为透明管,活动套管88可以由聚氨酯泡沫等轻质材料制成。
壳体1贯穿第一容纳腔871设置并与固定套管87过盈配合连接,壳体1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12,限位凸起12贯穿限位缺口872并延伸至螺旋槽882内,以在活动套管88相对固定套管87旋转时,壳体1的上端伸出或缩回第二容纳腔881内。现有的气雾生成装置200在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若疾驰经过急弯路段,则雾化液容易从喷雾口11甩出来,为了避免出现此问题。本发明通过固定套管87与活动套管88及壳体1的巧妙配合,当车辆疾驰经过急弯路段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及车辆在转弯时形成的气流变化,则风扇叶89受惯性及气流作用下而带动套管旋转,使活动套管88上升,当动套管上端面的高度高于喷雾口11的高度时,则可以阻挡至少部分雾化液从喷雾口11甩出,从而降低雾化液被甩出的概率。
请参阅图9,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适应于上述实施例的自动调节气雾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启动信号;
当将启动钥匙100的钥匙本体a插入车辆时,按键开关c受车辆钥匙孔侧壁的挤压,从而触发单片机d,则单片机d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e将启动信号发送给第二无线通信单元83。第二无线通信单元83将接收到的启动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6,以使微处理器6获取启动信号。
S2、根据启动信号,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
微处理器6获取启动信号后,便获知用户使用车辆,从而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雾化组件将雾化液雾化后形成的气雾流动到车辆内,则可调节车辆内的空气。
S3、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摄像头5实时拍摄车辆前方的路面图像,并将路面图像发送给微处理器6,微处理器6根据路面图像分析车辆前方的路况,以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
S4、根据路况信息,计算车辆距颠簸路面的距离;
摄像头5可以实时拍摄车辆前方十几米到几十米的路面图像,微处理器6根据获取的路面图像获取的路况信息,便可计算出车辆距颠簸路面的距离。
S5、当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二雾化功率大于第一雾化功率。
当微处理器6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时,则可以加速消耗储液腔20内的雾化液,从而促使吸附腔500内的空气向储液腔20内流动,则吸附腔500对车辆的吸附力更强。其中,空气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的箭头指向。此外,此时从喷雾口11喷出的气雾更大,则提醒驾驶员即将经过颠簸路面,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较佳地,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
获取熄火信号;
根据熄火信号,控制雾化组件4停止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当将启动钥匙100的钥匙本体a从车辆拔出时,则启动钥匙100将熄火信号发送给气雾生成装置200,气雾生成装置200根据熄火信号,控制雾化组件4停止工作。因此,较便于用户使用,避免忘记关闭气雾生成装置200的问题。
较佳地,在步骤S2之后还包括:
获取气雾生成装置200朝垂直于车辆行驶路面方向的速度;
通常地,当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时,气雾生成装置200朝垂直于车辆行驶路面方向的速度大于0。
当垂直于车辆行驶路面方向的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向吸附腔500抽气并控制雾化组件4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三雾化功率大于第二雾化功率。
车辆在较大的凸凹不平的颠簸路面行驶时,将雾化功率调整为第三雾化功率。则吸附腔500对车辆的吸附力更强,因而可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弹性吸附套管300与雾化装置400之间的巧妙配合,储液腔20的上端与吸附腔500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吸附腔500吸附在车辆上,摄像头5实时获取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当车辆在平整的路面行驶时,雾化组件4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当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雾化组件4以大于第一雾化功率的第二雾化功率工作,以加速消耗储液腔20内的雾化液,使储液腔20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促使吸附腔500内的空气向储液腔20内流动,以增强吸附腔500对车辆的吸附力,使其固定更稳定。因此,当车辆行经颠簸路面时,气雾生成装置200不会因抖动而从车辆上掉落,而且变化的气雾可以提醒驾驶员即将经过颠簸路面,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此外,在启动钥匙100插入车辆时,气雾生成装置200自动开启,避免在驾驶过程中去开启时,容易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最后,由于储液腔20内设置有多孔吸液件3,雾化组件4位于多孔吸液件3内并与多孔吸液件3接触,外部的空气能够缓慢地通过雾化组件流入储液腔20内,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腔500对车辆的吸附力逐渐减少。因此,在长时间不使用雾化装置400后,当需要将雾化装置400从车辆内取出时,较易于取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钥匙及气雾生成装置,所述启动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及控制器,所述钥匙本体用于开启车辆;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钥匙本体连接,用于在所述钥匙本体插入所述车辆时受所述车辆触发,以将启动信号发送给所述气雾生成装置;
所述气雾生成装置包括弹性吸附套管及雾化装置,所述弹性吸附套管的上端套设在所述雾化装置上,所述弹性吸附套管的下端与所述雾化装置的下端形成吸附腔,所述吸附腔用于吸附所述车辆;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储液组件、多孔吸液件、雾化组件、摄像头及微处理器,所述壳体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弹性吸附套管内,所述储液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储液组件内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上端与所述吸附腔连通;
所述多孔吸液件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用于吸附雾化液;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多孔吸液件内并与所述多孔吸液件接触,用于雾化所述雾化液;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并将所述路况信息传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雾化组件电连接,用于在获取所述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以及在当所述车辆距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件包括第一吸液棉柱及第二吸液棉柱,所述第一吸液棉柱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位于所述第一吸液棉柱内并与所述第一吸液棉柱相接触,所述第一吸液棉柱与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之间形成有第一形变空间,所述第一形变空间与所述吸附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液棉柱内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腔壁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吸液棉柱的两端端面;所述第二吸液棉柱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二吸液棉柱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部分插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接触,所述缓冲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形变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空间的数量为若干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形变空间相互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凸起之间均形成有冗余槽,所述冗余槽的槽壁与所述收纳腔的腔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形变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陀螺仪,所述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朝垂直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当所述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第三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雾化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抽气件,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在当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大于第二预设速度时,控制所述抽气件向所述吸附腔抽气,并将抽得的气体与所述雾化组件雾化的气雾一起从所述壳体内驱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生成装置还包括固定套管及活动套管,所述固定套管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限位缺口;所述活动套管外周面处连接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风扇叶,活动套管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腔壁设置有螺旋槽;
所述固定套管的上端插设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固定套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活动套管外;所述壳体贯穿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所述壳体的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贯穿所述限位缺口并延伸至所述螺旋槽内,以在所述活动套管相对所述固定套管旋转时,所述壳体的上端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启动信号;
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
获取所述车辆前方的路况信息;
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计算所述车辆距颠簸路面的距离;
当所述车辆距所述颠簸路面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二雾化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二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雾化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根据所述车辆启动信号,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一雾化功率工作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气雾生成装置朝垂直于所述车辆行驶方向的速度;
当所述速度大于第一预设速度时,向所述吸附腔抽气并控制所述雾化组件以第三雾化功率工作,其中,所述第三雾化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雾化功率。
CN202311656703.5A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360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6703.5A CN117360180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6703.5A CN117360180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0180A CN117360180A (zh) 2024-01-09
CN117360180B true CN117360180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400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6703.5A Active CN117360180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018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7320A (ja) * 2007-12-03 2009-06-25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4477008A (zh) * 2014-11-18 2015-04-01 常州市宇声电子有限公司 旗杆散香型汽车香水座
CN11123162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空气消毒功能的汽车出风口
CN211335530U (zh) * 2019-12-03 2020-08-25 深圳市亿泽鑫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空气雾化器
CN213108922U (zh) * 2020-08-13 2021-05-04 深圳宜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震动触摸出风口背夹香氛雾化装置
CN115298880A (zh) * 2020-06-05 2022-11-04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水壶、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8209994U (zh) * 2022-06-01 2023-01-03 山东诚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雾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7320A (ja) * 2007-12-03 2009-06-25 Denso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4477008A (zh) * 2014-11-18 2015-04-01 常州市宇声电子有限公司 旗杆散香型汽车香水座
CN211335530U (zh) * 2019-12-03 2020-08-25 深圳市亿泽鑫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空气雾化器
CN11123162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空气消毒功能的汽车出风口
CN115298880A (zh) * 2020-06-05 2022-11-04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水壶、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3108922U (zh) * 2020-08-13 2021-05-04 深圳宜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震动触摸出风口背夹香氛雾化装置
CN218209994U (zh) * 2022-06-01 2023-01-03 山东诚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雾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0180A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79649B (zh) 一种自动扼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RU244025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спарения летучих веществ, реагирующее на движение
CN117258091B (zh) 一种助眠气雾生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3669994B2 (ja) 車載用空気浄化装置
US8889082B2 (en) Apparatus for metered dose of odor control substance
CN117246108B (zh) 一种自调节姿态的气雾生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00001431A1 (en) Self cycling breast pump
CN117360180B (zh)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气雾生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260474U (zh) 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2274810A (zh) 分离式超声波雾化器
CN117224792B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35914B (zh) 自流式加湿器
CN114698875A (zh) 一种带儿童锁的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87113B (zh) 一种精油香薰器
KR101308408B1 (ko) 차량용 피부 보습기
CN202675521U (zh) 自流式加湿器
US20060113687A1 (en) Remote control HVAC air freshener
CN218021151U (zh) 雾化装置
KR20200101088A (ko) 발향장치
KR102550365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20831922U (zh) 一种双发热结构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92121U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车载香薰机
CN220360094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081537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9781581U (zh) 一种可调气溶胶浓度的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