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2065A -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2065A
CN117402065A CN202311350933.9A CN202311350933A CN117402065A CN 117402065 A CN117402065 A CN 117402065A CN 202311350933 A CN202311350933 A CN 202311350933A CN 117402065 A CN117402065 A CN 117402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nitroaniline
dichloro
temperature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0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航
丁兴成
艾庆腾
曹志强
高立江
章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ntu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Runt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ntu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Runt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ntu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Runt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ntu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09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20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2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20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1/00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nitric or nitrous acid or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 or nitros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1/06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 C07C201/12Preparation of nitro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nitro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45/00Compounds containing chains of at least two nitrogen atoms with at least one nitrogen-to-nitrogen multiple bond
    • C07C245/20Diazonium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重氮化步骤: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亚硝酰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稀释步骤:将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得到稀释液;去氮化步骤:将所述稀释液与醇类化合物混合,并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去氮化液;最后通过后处理步骤得到3,5‑二氯硝基苯。本发明的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产物纯度高、收率高,产物结晶状态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5-二氯硝基苯可加氢还原成3,5-二氯苯胺,可作为二甲酰亚胺类、有机氯等农药的化学中间体,也广泛应用于橡胶和染料的合成。目前,工业上通常采用重氮化脱氨基还原法生产3,5-二氯硝基苯,但该方法普遍存在产品收率低或产品聚集现象严重的问题。
引用文献1中公开了2,6-二氯-4-硝基苯胺、硫酸和亚硝酸钠在硫酸铜的催化下经重氮化,去氨基合成3,5-二氯硝基苯的合成工艺,该工艺的产品收率为54%~79.6%。
引用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一步法合成工艺,在乙醇介质中,2,6-二氯-4-硝基苯胺、硫酸和亚硝酸钠通过硫酸铜的催化进行重氮化脱氨基合成3,5-二氯硝基苯,反应一步完成,该工艺的产品收率为70.8%~77%。
引用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一锅煮”合成方法,在乙酸乙酯介质中,2,6-二氯-4-硝基苯胺、硫酸和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和还原脱氨基“一锅煮”方法合成3,5-二氯硝基苯,该方法的产品收率为70%~83.3%。
引用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生产工艺,其对传统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采用亚硝酰硫酸作为重氮化试剂,以2,6-二氯-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脱氮得到3,5-二氯硝基苯,该方法无需加入催化剂,所制得的3,5-二氯硝基苯收率在88%左右,纯度可达到97%以上,但该方法制备的3,5-二氯硝基苯团聚现象严重,产物多呈球状、黏性固体,分布不均匀,导致纯度不均。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1:杨秋菊,孔凡茂.有机中间体产品3,5-二氯硝基苯合成条件的研究[J].四川化工,2011,(5):1-4.
引用文献2:赵晖,蔡春.3,5-二氯硝基苯的合成工艺改进[J].精细化工,2003,(09):567-569.
引用文献3:孟晓燕,蔡春.乙酸乙酯介质中脱氨基反应[J].化学试剂,2005,(10):625-626.
引用文献4:CN112500295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备3,5-二氯硝基苯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在提高产物纯度和收率的情况下,优化产物聚集现象,产物结晶状态较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重氮化步骤: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亚硝酰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将所述稀释液与醇类化合物混合,并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去氮化液。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重氮化步骤包括:
将所述亚硝酰硫酸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得到亚硝酸溶液;
将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并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优选地,所述亚硝酰硫酸与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时的温度为0~5℃;
更优选地,在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前,将所述亚硝酸溶液的温度调整为15-25℃。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3~2,优选地,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中,所述酸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为40%~85%,更优选为60%~7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重氮化步骤中,所述亚硝酰硫酸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03~1.2:1,优选1.03~1.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重氮化步骤中,所述重氮化反应的温度为20~45℃,优选20~30℃;和/或
所述重氮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9h,优选4~6h。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还原性溶液包括还原性物质和冰水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还原性物质包括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铵、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稀释液中,所述还原性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时的温度为-2~3℃;和/或,所述还原性物质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003~0.1:1,优选0.007:1~0.1: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去氮化步骤包括将所述稀释液滴加至醇类化合物中;优选地,所述滴加的时间为20~70min,优选30~60min;和/或,所述滴加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更优选地,所述醇类化合物包括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去氮化步骤中,所述醇类化合物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4~6:1,优选5~6:1;和/或
所述保温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和/或
所述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9h,优选5~7h。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后处理的步骤,所述后处理的步骤包括冷却、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产物纯度高、收率高,产物结晶状态较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1所制得的3,5-二氯硝基苯;
图2示出了对比例1所制得的3,5-二氯硝基苯;
图3示出了对比例2所制得的3,5-二氯硝基苯;
图4示出了实施例4所制得的3,5-二氯硝基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器材和步骤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如无特殊声明,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位均为国际标准单位,并且本发明中出现的数值,数值范围,均应当理解为包含了工业生产中所不可避免的系统性误差。
本说明书中,使用“可以”表示的含义包括了进行某种处理以及不进行某种处理两方面的含义。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另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等是指所描述的与该实施方案有关的特定要素(例如,特征、结构、性质和/或特性)包括在此处所述的至少一种实施方案中,并且可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或者可不存在于其它实施方案中。另外,应理解,所述要素可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各种实施方案中。
本说明书中,使用“数值A~数值B”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端点数值A、B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使用“常温”、“室温”时,其温度可以是15-25℃。
本发明提供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重氮化步骤: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亚硝酰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将所述稀释液与醇类化合物混合,并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去氮化液。
重氮化步骤
本发明先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亚硝酰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在酸性条件下,不仅可加速反应的进行,并且重氮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此外,还可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具体地,所述重氮化步骤可以包括:将亚硝酰硫酸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得到亚硝酸溶液,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并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亚硝酰硫酸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时的温度可以为0~5℃,例如1℃、1.5℃、2℃、2.5℃、3℃、3.5℃、4℃、4.5℃等。在本发明中,亚硝酰硫酸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的混合方式可以为将亚硝酰硫酸溶液滴入酸性物质的水溶液中;其中,所滴加的亚硝酰硫酸溶液中,亚硝酰硫酸的质量分数可以为20%~35%,例如22%、24%、26%、28%、30%、32%等。
对于所述酸性物质,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所述酸性物质可以包括无机酸,例如:盐酸、硫酸等本领域常用的无机酸。
进一步,对于所述酸性物质的用量,2,6-二氯-4-硝基苯胺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3~2,例如:1:1.4、1:1.5、1:1.6、1:1.7、1:1.8、1:1.9等;优选地,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中,所述酸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为40%~85%,更优选为60%~70%,例如:45%、50%、55%、60%、65%、70%、75%、80%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在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前,将所述亚硝酸溶液的温度调整为15-25℃,例如16℃、17℃、18℃、19℃、20℃、21℃、22℃、23℃、24℃等,当温度为15-25℃时,有利于重氮化反应的进行,当温度过高时,一方面,会导致亚硝酸分解的速度加剧,从而导致重氮化反应不完全,另一方面,会导致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为苯酚,当温度过低时,容易导致反应不完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亚硝酰硫酸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03~1.2:1,优选1.03~1.1:1,例如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1.12:1、1.14:1、1.16:1、1.18:1等。当亚硝酰硫酸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03~1.2:1时,能够经重氮化反应获得所需的重氮化产物。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重氮化反应的温度为20~45℃,优选20~30℃,例如22℃、24℃、26℃、28℃、30℃、32℃、35℃、40℃、42℃等;重氮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9h,优选4~6h,例如3h、4h、5h、6h、7h、8h等。当所述重氮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45℃,反应时间为2~9h时,能够反应完全,得到所需的重氮液。
稀释步骤
本发明的稀释步骤是将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得到稀释液。具体地,所述混合的方式为:将重氮液滴加至还原性溶液中。本发明通过稀释的步骤降低重氮液的浓度,防止在后续反应步骤中重氮液生成3,5-二氯硝基苯的过程中发生团聚现象,从而降低3,5-二氯硝基苯的团聚程度,有利于3,5-二氯硝基苯形成颗粒状。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还原性溶液包括还原性物质和冰水混合物,本发明通过在稀释步骤中添加还原性物质,可以消耗重氮液中过量的亚硝酸,防止后续反应步骤中的由过量亚硝酸产生的副反应,有利于提高产品纯度。
对于还原性物质,本发明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将过量的亚硝酸还原即可。优选地,还原性物质可以包括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铵和尿素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对于所述还原性物质的用量,本发明不做特别限定,主要取决于亚硝酸的剩余量,优选地,还原性物质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003~0.1:1,例如0.005:1、0.01:1、0.03:1、0.05:1、0.07:1、0.09:1等,优选0.007:1~0.1:1。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稀释液中,还原性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1%,例如0.2%、0.3%、0.4%、0.5%、0.6%、0.7%、0.8%、0.9%等,优选0.3%~0.5%。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时的温度为-2~3℃,例如-1.5℃、-1℃、-0.5℃、0℃、0.5℃、1℃、1.5℃、2℃、2.5℃等。
去氮化步骤
本发明的去氮化步骤是将稀释液与醇类化合物混合,并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去氮化液。具体地,所述混合方式为:将稀释液滴加至醇类化合物中,防止生成的3,5-二氯硝基苯快速从反应液中析出,导致析出固体发生聚集,从而降低产品纯度。
对于所述醇类化合物,本发明不做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可以包括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等常用的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对于所述醇类化合物的用量,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优选地,醇类化合物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4~6:1,优选5~6:1,例如:4.2:1、4.5:1、4.8:1、5:1、5.2:1、5.5:1、5.8:1等;醇类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既是溶剂又是还原剂,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醇类化合物需要适当过量,当醇类化合物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4~6:1时,可以使反应物料高度分散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收率,但当醇类化合物用量过大时,则会增加醇类化合物的回收负荷。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滴加的时间为20~70min,优选30~60min,例如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等;所述滴加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例如25℃、35℃、40℃、45℃、50℃、55℃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保温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例如25℃、35℃、40℃、45℃、50℃、55℃等;所述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9h,优选5~7h,例如2.5h、3.5h、4.5h、5.5h、6.5h、7.5h、8.5h等。当保温反应的温度为20~60℃,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9h时,有利于获得所需的3,5-二氯硝基苯。
其他步骤
在获取3,5-二氯硝基苯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对去氮化液进行后处理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冷却、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对于冷却,具体可以将产物温度冷却至15~25℃,例如16℃、18℃、20℃、22℃、24℃等。
对于固液分离,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常用固液分离方式,例如:过滤、离心分离等。
对于洗涤和干燥,本发明不作特别限定,只要是本领域常用的方式即可。
进一步地,本发明制备得到的3,5-二氯硝基苯为棕色颗粒状固体,无聚集现象,结晶状态好。
另外,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3,5-二氯硝基苯的一种反应方程式如下: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中,浓硫酸指的是浓度为98%的硫酸。
实施例1:
重氮化步骤:将21.3g水和43.6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93.5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41.4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1.7g氨基磺酸溶于372g冰水混合物中,将重氮液滴加至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温度控制在0.5℃左右,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64.1g异丙醇搅拌升温至30℃,将稀释液缓慢滴加入异丙醇中,滴加时间60min,温度控制在30℃,滴加完成,30℃下保温反应7h,冷却至20℃左右,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棕色细颗粒状固体(平均粒径小于1mm),详见图1,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8.66%,收率为89.41%。
实施例2:
重氮化步骤:将21.3g水和43.6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93.5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41.4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1.7g氨基磺酸溶于372g冰水混合物中,将重氮液滴加至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温度控制在0.5℃左右,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64.1g异丙醇搅拌升温至20℃,将稀释液缓慢滴加入异丙醇中,滴加时间60min,温度控制在20℃,滴加完成,20℃下保温反应7h,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棕色细颗粒状固体(平均粒径小于1mm),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8.00%,收率为86.67%。
实施例3:
重氮化步骤:将42.6g水和87.2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187.0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82.8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3.4g氨基磺酸溶于600g冰水混合物中,将重氮液滴加至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温度控制在0.5℃左右,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128.2g异丙醇搅拌升温至30℃,将稀释液缓慢滴加入异丙醇中,滴加时间60min,温度控制在30℃,滴加完成,30℃下保温反应7h,冷却至20℃左右,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棕色细颗粒状固体(平均粒径小于1mm),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7.36%,收率为88.58%。
实施例4:
重氮化步骤:将21.3g水和43.6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93.5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41.4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1.7g氨基磺酸溶于372g冰水混合物中,将重氮液滴加至氨基磺酸水溶液中,温度控制在0.5℃左右,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64.1g异丙醇搅拌升温至45℃,将稀释液缓慢滴加入异丙醇中,滴加时间10min,温度控制在45℃,滴加完成,在45℃下保温反应7h,冷却至20℃左右,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平均粒径为1~3mm的棕色球状固体,详见图4,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6.81%,收率88.49%。
对比例1:
重氮化步骤:将21.3g水和43.6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93.5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41.4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去氮化步骤:64.1g异丙醇搅拌升温,将重氮液缓慢滴加入异丙醇中,滴加时间60min,温度控制在45℃,滴加完成,45℃下保温反应7h,得到去氮化液;
稀释步骤:在2.5℃左右,将250g水加入去氮化液中,保温反应6h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平均粒径为8~10mm的球状黏性棕色固体,详见图2,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2.74%,收率85.16%。
对比例2:
重氮化步骤:将21.3g水和43.6g浓硫酸混合搅拌均匀,滴加质量含量为28%的亚硝酰硫酸93.5g,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升温至20℃,缓慢投入41.4g 2,6-二氯-4-硝基苯胺,温度控制在22.5℃左右,反应5h,得到重氮液;
去氮化步骤:64.1g异丙醇搅拌升温,将异丙醇缓慢滴加入重氮液中,滴加时间60min,温度控制在45℃,滴加完成,45℃下保温反应7h,得到去氮化液;
稀释步骤:在2.5℃左右,将250g水加入去氮化液中,保温反应6h后,抽滤、洗涤、干燥,得到3,5-二氯硝基苯。
所制得的产品3,5-二氯硝基苯为平均粒径为5~8mm的球状黏性棕色固体,详见图3,经气相色谱纯度检测纯度为93.03%,收率85.10%。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具体实例介绍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应不限于此。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重氮化步骤:将2,6-二氯-4-硝基苯胺与亚硝酰硫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稀释步骤:将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得到稀释液;
去氮化步骤:将所述稀释液与醇类化合物混合,并进行保温反应,得到去氮化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氮化步骤包括:
将所述亚硝酰硫酸与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得到亚硝酸溶液;
将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并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重氮液;
优选地,所述亚硝酰硫酸与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混合时的温度为0~5℃;
更优选地,在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亚硝酸溶液混合前,将所述亚硝酸溶液的温度调整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6-二氯-4-硝基苯胺与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3~2,优选地,所述酸性物质的水溶液中,所述酸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为40%~85%,更优选为60%~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氮化步骤中,所述亚硝酰硫酸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03~1.2:1,优选1.03~1.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氮化步骤中,所述重氮化反应的温度为20~45℃,优选20~30℃;和/或
所述重氮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9h,优选4~6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还原性溶液包括还原性物质和冰水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还原性物质包括氨基磺酸、氨基磺酸铵、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稀释液中,所述还原性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1%。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步骤中,所述重氮液与还原性溶液混合时的温度为-2~3℃;和/或,所述还原性物质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003~0.1:1,优选0.007:1~0.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氮化步骤包括将所述稀释液滴加至所述醇类化合物中;优选地,所述滴加的时间为20~70min,优选30~60min;和/或,所述滴加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更优选地,所述醇类化合物包括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氮化步骤中,所述醇类化合物与2,6-二氯-4-硝基苯胺的摩尔比为4~6:1,优选5~6:1;和/或
所述保温反应的温度为20~60℃,优选20~30℃;和/或
所述保温反应的时间为2~9h,优选5~7h。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后处理的步骤,所述后处理的步骤包括冷却、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CN202311350933.9A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02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933.9A CN117402065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933.9A CN117402065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2065A true CN11740206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0933.9A Pending CN117402065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20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0699B (zh) 制备分散染料的研磨偶合方法
CN111217764B (zh) 一种制备6-硝基-1,2,4-酸氧体的方法
US4035350A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water-soluble azo dyestuffs by reacting an aromatic amine and a coupling component with alkali metal nitrite or alkyl nitrite in the absence of acid
CN117402065A (zh) 一种3,5-二氯硝基苯的制备方法
KR950009539B1 (ko) 아조안료의 제조방법
CN111253280A (zh) 一种重氮盐连续生产快速转化的方法
CN100363434C (zh) 纳米级红色有机颜料的制备方法
CN105670339A (zh) 一种c.i.颜料黄12的制备方法
KR960008248B1 (ko) 아조 안료의 제조방법
US2538431A (en) Preparation of aminoazobenzenes
CN108623442B (zh) 一种四氯苯醌制备中降低二噁英的方法
CN106277477B (zh) 一种2,4-二氨基苯磺酸及其盐生产过程中含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5837452B (zh) 2-甲基-5-硝基苯酚生产工艺
US11512006B2 (en)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preparing iron oxide red pigment and aromatic amine
DE2533603A1 (de) Herstellung von azofarbstoffen unter zerkleinerung
CN115286933B (zh) 分散红染料的合成方法
CN106046844A (zh) 环保型有机颜料红170的生产方法
WO2019085876A1 (zh) 一种吡唑酮系列产品连续流清洁生产工艺
CN111263791B (zh) 反应性深黑颜料的一锅合成法
US4874847A (en) Process for the diazotisation of primary aromatic amines which are sparingly soluble in water
US4920205A (en) Process for making azo pigments
US4395264A (en) Azo coupling process
CN111662207B (zh) 一种采用微通道合成4-甲氧基-3-联苯基肼盐酸盐的方法
CN1224709A (zh) 三光气合成工艺的改进及利用
CN110283475B (zh) 一种颜料红146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